“Appier 跨螢行銷致勝術:讓廣告主不再追著裝置跑、改追著消費者” 與新的 6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
![]() |
- Appier 跨螢行銷致勝術:讓廣告主不再追著裝置跑、改追著消費者
- Kickstarter 要小心了!Facebook 募款工具若商業化將成強勁對手
- 社群抱怨「系統難串、客服不佳」,歐付寶老董親上火線道歉
- 逾半數以上的台灣年輕情侶不能沒有它!—— 專訪 Between 執行長 Jake Park
- 台灣老爸研發嬰兒體溫貼片,揮軍中國搶攻二胎化千億母嬰商機!
- 從深圳的創客文化看台灣創業的可能性
- 挾 3 億台幣來台,美國 OnRamp 準備投資早期新創團隊
Appier 跨螢行銷致勝術:讓廣告主不再追著裝置跑、改追著消費者 Posted: 20 Nov 2015 03:20 AM PST
Appier「後行動世代:跨螢致勝」論壇今天下午在台北小巨蛋星光廳登場,會中主要談及 Appier 如何運用人工智慧幫助廣告主找到最適合的消費者,進行跨螢行銷,藉此達到數位行銷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率先登場的 Appier 執行長暨創辦人游直翰首先分享了《Appier 2015上半年亞洲跨螢使用者行為報告》。 亞洲人 2 個螢幕以上的使用情況銳不可擋從數據上來看,可以觀察出,亞洲人多螢幕使用的盛況。因為不論哪個國家的民眾,有接近 4 成的多螢使用者,擁有 3 個以上裝置,其中新加坡、澳洲和菲律賓的 3 螢使用者佔比最高;而日本和台灣的 4 螢使用者佔比,分別高達 32.7% 和 25.7%,高於所有其他亞洲地區。 其他有趣的發現,還包括在大多數亞洲市場中,智慧型手機每週的使用高峰出現在週三,平板的使用高峰則出現在週三與週四;大多數國家的電腦使用量到了週末都降到最低,香港週末的手機使用量更是電腦的 9.5 倍等,而這些愈來愈多元且複雜的數據,在未來已無法透過人工的方式,去進行分析比對。 而這也是人工智慧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因為它能夠幫廣告主從中理出簡單的規則,游直翰說,這其實就像我們會只想要透過一個按鈕,就驅動機器人幫我們做事一樣,廣告主需要更簡單的方式掌握消費者做行銷。 以電子商務的應用上來說,人工智慧可以幫平台做出預測,預測消費者的消費動機、可能喜歡的商品、通常喜歡透過什麼載具下單等;而若將其應用在跨螢廣告上,廣告主就能透過跨螢的方式,和潛在的消費者進行多元的溝通,提升他們對品牌的好感度,藉此提升轉換率。 跨螢行銷,讓廣告主不再追著裝置跑、改追著消費者Appier 資深業務總監李家銘進一步解釋,多螢不等於跨螢,他表示,過往的多螢行銷,廣告主總是花費大筆預算在不同裝置上投放廣告,而這種情況底下,往往他們所接觸到的消費者,可能都不是同一人。 而 Appier 要協助廣告主做的跨螢行銷是,不讓廣告主在追著裝置跑,反而以人為中心,讓同一名消費者,在其不同的裝置上,都可以接觸到同一位廣告主的品牌訊息,讓廣告主把預算花在對的消費者身上,和他們溝通,深化他們對同一品牌的認同、喜好。 對此,很多人好奇的是,那 Appier 所提供的跨螢數位行銷解決方案,與其他家公司有什麼不同?李家銘表示,現有的跨螢解決方案採用既有的 Email 與登入資訊,其所能觸及的範圍有限;Appier 則採人工智慧演算法,觸及範圍較大。 Appier 人工智慧演算法,幫廣告主更精準掌握 TAAppier 的人工智慧演算法運算方式,主要來自將所有造訪過品牌廣告的消費者資訊與 Appier 跨螢資訊庫比對,並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找出對廣告有興趣的跨螢使用者,及其所有裝置。 舉例來說,過往廣告主會在第一波活動投放影音廣告,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並接著舉行行銷活動,不過問題是,廣告主往往不知道在第二波活動舉辦時的參加者是否就是第一波看過廣告,並點擊過廣告的消費者。 但未來在 Appier 的幫助下,廣告主可以針對在第一波影音廣告中,展現出對品牌有興趣的消費者進行第二波的活動,而這第二波活動可從該位消費者所有的裝置上進行廣告訊息的投放或互動。更進一步,Appier 還能幫助廣告主分析消費者的購買行為、購買習慣,甚至消費頻率等行為輪廓,以及找出最適合他們的成交路徑。 「後行動世代:跨螢致勝」論壇,今天有超過 400 名知名品牌經營者、數位行銷人員與媒體、廣告代理商齊聚一堂,會場除了游直翰、李家銘的分享,會場也邀請到 Appier 營銷長 Fabrizio Caruso,以及 Appier 合作夥伴雅詩蘭黛數位經理 Amanda Cheng、印尼網路銷售平台 Bukalapak 數位行銷主管 Bayu, Syerli。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
Kickstarter 要小心了!Facebook 募款工具若商業化將成強勁對手 Posted: 20 Nov 2015 03:03 AM PST Facebook 正在吸收各項網路業務,現在還有可能將觸角伸到群眾募資。Facebook 剛發表了新功能,讓你在上面設立募款專頁、放影片解釋募款背後的故事、收錢,還能在分享文章直接加上捐款按鈕,讓想捐款的朋友不必轉到另一個頁面,就可以按下捐款鈕。乍看之下,很像能讓你在上面募款辦慈善活動的 Crowdrise。 不過 TechCrunch 提到,若把「非營利」的「非」拿掉,那 Facebook 打造的募款平台瞬間就變成 Kickstarter 的最大對手。雖然 Facebook 告訴 TechCrunch,募款現在主要提供非營利組織使用,而且目前,募款服務只限定在美國登錄的非營利組織,但 2013 年 Facebook 做了一個慈善捐款按鈕,一年後就被稍加改造,變成了「購買」按鈕,未來捐款功能很可能也會拿來做其他用途。
Facebook 強大的社群後盾社群網路在募款上有很強的號召力,會特地去 Kickstarter 或 Indiegogo 瀏覽,且捐助大把現金的人少之又少,而根據募資顧問 Plinth Agency ,就算是受到平台強力推廣的主打專案,他們的流量好的時候可以增加 25 %,不過大部分的時候只多了 12%,慘的話 3% 都有可能。大部分的募資者還是得另外透過自己的社交網路推廣,或是放上 Facebook。 TechCrunch 提出,一位透過社群接觸到募資案的使用者,首先要先點下連結,到另一個募款頁面,這裡就產生了阻力,然後可能還要填寫匯款資料,這也是阻力。如果結束匯款後,想要分享出去,還要另外再回到 Facebook ,整個過程經過重重關卡,大大降低了人們資助的意願。 Facebook 就是痛恨阻力。因為它知道以它的規模來說,就算節省一點點時間也會造成可觀的影響。最近 Facebook 的一個新功能 「Photo Magic」,就結合了臉部辨識功能,可以讓使用者在 Messenger 上分享照片的時候,有近三分之一的照片可以多省 5 秒鐘,根據 TechCrunch,每天有 95 億張照片透過 Facebook 訊息傳送,也就是說一天內,Facebook 總共替大家省了約 500 年的時間。
|
Posted: 20 Nov 2015 01:10 AM PST
11/19 在台灣網路與開發圈頗具盛名的鄭伊廷 (XDite) 公開在臉書上痛批第三方支付廠商歐付寶,事情一傳出立刻引起網路圈熱列討論。最後導致董事長林一泓親上火線留言道歉,除保證將全額退費給鄭伊廷的 RocoDev 公司外,並將讓主管帶著該業務專員登門拜訪。 事件的導火線源自鄭伊廷將成立自己的購票系統並申請電子發票,並在八月底就開始向歐付寶申請開通。但申請過一個月也繳完費後,不僅串接程式時問題連連,聯絡客服後也在不同單位內互踢皮球,讓鄭伊廷立刻決定換接智付寶。結果對歐付寶業務一問之下才知道,由於該業務休假根本還沒開通。不僅如此,兩個月後 11/19 當天歐付寶業務才去電給鄭伊廷,問「還要不要申請電子發票業務」,在不友善的客服處理後,鄭伊廷一氣之下將事情始末公開在臉書上。 意見領袖效應熱烈發酵為什麼這件事會立即成為軒然大波,並馬上讓董事長林一泓都親自滅火?最明顯之原因不難察覺,隨著臉書深入生活,現在老早是「壞事立馬傳千里」的年代。特別是在網路圈的人,深知臉書或其他網路媒體擴散是件多麼快速又「有效率」的事;鄭伊廷本身就在網路科技圈頗具名氣,不難想像在圈子裡登高一呼棄用歐付寶引起中小用戶跟隨的效應。 歐付寶的業務品質也是這次風波的根本原因,不少網友在這篇臉書上紛紛回覆他們使用歐付寶經驗,像 API 難串、客服品質不佳、申請流程冗長等問題。或許在技術層面上,各家有其長短之處;但畢竟在以秒計時的網路時代,對使用者而言「唯快不破」,如何將服務最簡便化該是網路公司的基本思維。從這次鄭伊廷臉書上留言不少「民怨」來看,歐付寶的業務處理確實已是長期積累的問題了。 ▲許多用戶紛紛點出歐付寶經驗,圖截至鄭伊廷臉書 第三方支付大戰開打,老董親上火線為護股價?但背後環境的因素可能更令人值得玩味了。隨著今年初《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上路,各家第三方支付紛紛搶著申請執照,國內第三方支付的競爭可說目前進入新的局面。歐付寶自從 10/15 搶得業界執照頭香後,股價也同時跟著水漲船高。因此不難理解會在這競爭激烈,高度緊張的時刻跳下來緊急滅火,防止負面口碑擴散並避免影響股價。不過歐付寶真能成功止血嗎?之後又怎麼扭轉其服務不佳的印象?或許這起事件,有可能會是牽動台灣第三方支付業界變化的「原爆點」。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
逾半數以上的台灣年輕情侶不能沒有它!—— 專訪 Between 執行長 Jake Park Posted: 20 Nov 2015 12:33 AM PST
韓國 VCNC(Value Creators & Co.)旗下的手機 App Between,目前在全球有 1400 萬用戶,其中台灣有 130 萬用戶。Between 執行長 Jake Park 特別來台接受 Inside 採訪,分享 Between 未來的佈局以及他對韓國創業圈的看法。 18-24 歲台灣人,29% 是 Between 情侶Between 成立於 2011 年,是一款專為情侶打造專屬私密天地的 App,上頭可以記錄另一半的生日、兩人約會的時間,甚至分享照片,互丟聊天訊息、利用貼圖傳情等。 目前團隊共 45 人,主要以工程和產品開發人員為大宗,其餘包括行銷、設計等其他部門;營收模式包含貼圖和廣告,但最主要的收入還是來自廣告,Jake Park 說,畢竟對於許多像是珠寶、音樂、電影商等廣告主來說,情侶是一塊很大的市場和商機,至於跨足電子商務的部分,目前他們暫時仍舊專注在韓國進行測試,往後待時機成熟,才會推到海外其他國家。 Between 目前使用者年齡集中在 18 至 24 歲,以台灣來說,每 20 對情侶就有 12 對使用 Between,每 100 人就有 29 人是 Between 的情侶。 以 DAU/MAU、黏著度約 40% 來看,Between 全球用戶的黏著度高。Jake Park 表示,基本上高黏著度的用戶可說是每天都會使用 Between 和另一半聯繫,它其實就像一般人每天都會使用推特或 Snapchat 一樣。 另外,關於 Between 桌機版的使用情況,相較於台灣、日本,韓國用戶是所有國家最頻繁使用的族群,而其主要的原因在於用戶使用年齡層較高、在辦公室工作的比例高,自然桌機版本就會成為他們最好的選擇。 明年發表新產品 Between Date,包辦情侶食衣住行雖然目前台灣用戶還沒有機會在 Between 上購物,Jake Park 還是為台灣用戶帶來了一項好消息,Between 預計在明年推出一款新 App「Between Date」,讓情侶們所有食、衣、住、行、育、樂的需求,都可以透過 Between 一手完成。 Jake Park 表示,
「Between Date」匯集了豐富的生活資訊,提供用戶快速搜尋適合情侶去的餐廳、觀光景點、商圈、飯店等,而其鎖定的目標族群除了情侶,更能擴及到許多想邀約心儀對象出遊、吃飯的單身族群。目前,在「Between Date」中的上萬筆資料,主要以 Between App 用戶提供的為主。不過未來在新 App 推出後,上面也將會開放讓每一位用戶持續分享在他們生活中任何與情侶有關的生活資訊,打造由情侶推薦情侶生生不息的循環系統。 目前,「Between Date」已在韓國推出,受到許多用戶們的喜愛,這也讓 Jake Park 對於明年在台灣推出的發展相當看好,因為他認為,這樣的功能也同樣符合台灣用戶的需求。另外,為了方便舊有用戶的使用,團隊也讓原「Between」上的用戶帳號能夠和「Between Date」相互連接。 至於接下來,Between 還會有什麼新的計劃?未來的主力戰場會放在哪裡?Jake Park 表示,近期他們的重點會放在東南亞國家,尤其又以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為主軸,其次才是菲律賓、印尼。 韓國最夯網路創業類型:P2P 網路借貸平台、娛樂性質產品有別於台灣新創團隊近年來對於發展物聯網或 O2O 服務情有獨鍾,目前在韓國最夯的網路創業類型包括 P2P 網路借貸平台,以及類似於 Youtube、Facebook 等深入民眾生活,主打娛樂性質的產品和服務。 Jake Park 表示,韓國創業風氣盛行,尤其是在政府的鼓勵帶動下,創業環境愈發完善,甚至形成生態系統。正因如此,韓國許多新創團隊在充沛資源的支持下,都能很快得在短時間內打下國內市場,並致力向外發展,而當中又以文化相近的台灣、日本和東南亞為首要目標。就他的了解,最近已有許多韓國團隊,正準備擴展到台灣市場。 至於對台灣新創團隊的看法,他表示,台灣團隊的英文能力相較於韓國人好很多,而這對拓展海外市場,是重要的一環。不僅如此,在他所接觸的台灣團隊中,許多人在面對台灣市場小的同時,也都積極展現出邁向國際市場的決心和企圖心,他感佩這樣的態度。 而被問及有沒有哪個台灣的新創團隊是令他印象深刻的?Jake Park 特別提到了社群照相軟體 PicCollage。他說 PicCollage 是由台灣團隊所開發的軟體,但卻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一路紅到海外,攻進美國、英國、日本等海外市場,表現讓人驚豔;另外,他也提到了前陣子充滿話題的 17 直播 App,Jake Park 說,也許 17 的品牌形象現在並不好,但其在工程技術開發的部分,卻是相當值得大家去學習的。 Jake Park 創業心法: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今年 30 歲的 Jake Park,在創業這條路上,學到了什麼,又有什麼值得和大家分享的? 他說,
而說起自己的創業心法,Jake Park 則引用了 Facebook 辦公室的駭客精神標語「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他表示,唯有不斷實踐自己腦海中的點子,去執行、去證明、去改善,才是創業最讓他享受也最重要的事。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
Posted: 19 Nov 2015 11:39 PM PST 一群有著 8 年以上 ODM 與品牌經驗的台灣老爸,去年一同成立了「愛微科」,研發嬰兒與懷孕母親專屬的智慧型體溫貼片 Temp Pal,取代耳溫槍、溫度計,能夠 24 小時不間斷連續測量家中寶貝的體溫,並透過手機 app 隨時紀錄監測,遇有不尋常的狀況,即可作為醫師看診參考。 目前 Temp Pal 已經進入預備量產階段,預計明年初登上美國群眾募資平台發表首演,同步進軍全球市場。 而更讓這支年輕爹地團隊欣喜的是,愛微科順利搶搭中國二胎化風潮,與中國最權威專業的母嬰育兒門戶─搖籃網進行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署。未來將透過搖籃網千萬級用戶及千名育兒專家的平臺,以及線下婦幼醫療機構資源,提供母嬰健康、教養、成長知識、線上諮詢與用戶互動服務的戰略合作,建構起橫跨中國與台灣的母嬰生態系。 愛微科為台灣 AppWorks 第九屆團隊,已陸續獲得政府SBIR、國發基金天使計畫 的補助,並在今年獲得跨境市場加速平台 HardwarePRO 和啟迪控股環球網絡共同推出的 IoT 加速計畫 FastTrack 支持,協助促成此次戰略合 作,同時近期也入選法國知名加速器 Hardware Club,共同助力將愛微科推向全球市場資源發展。 以下為官方新聞稿: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
Posted: 19 Nov 2015 11:26 PM PST
前陣子參加了由 HPX 主 辦的創新設計交流活動,在深圳地區拜訪了幾家創客公司,雖說這些公司可能不算是最具代表性的創客單位,但很有趣的是,這幾家創客公司都各具特色,並且能代表一種「特殊」的角色。筆者希望除了簡單介紹這幾家創客公司讓大家認識之外,還可以順道探討一下台灣創業的一些機會與可能性。 位於北深圳的星河創客世界是目前幾家占地最大、硬體最新、附近整體規劃最齊全的創客公司之一。他們提供了新創團隊許多必要的協助,像是最基本的「空間使用」,以及依照不同創客需求,可使用共用的許多 lab,這些 lab 內附有許多與硬體相關的機具像是 3D 印表機、木工機具、Ardiuno 等等。 另外一項特別有趣的是,在星河內也進駐了幾家與「科技」較沒有關係的新創公司,像是有一家景觀及室內設計公司,他們參與了園區內所有大大小小的空間設計。另外還有一家工業設計公司,也提供了園區內其他公司在硬體設計上面的協助。 星河也有提供一些與創業前期相關的協助,像是導師、資金等等,創業者加入是以「會員」的身份,不同的身份給予不同的「資源」,這樣是好是壞我無法下定論,就留給大家決定了。 星河最厲害的部份是在於周邊環境的整體開發,除了創客世界外,附近已蓋起許多豪宅、英文實驗學校、公園與佛堂等等,這些環境相對也能給予創業團隊一個夢,這個夢要大或小,就讓團隊自行決定了。 為於世界電子批發市場「華強北」的中心之地,HAX 或許能找到一個特別的需求 – 中國夢。HAX 為世界知名創業加速器之一,這次參觀的 HAX 深圳,氛圍倒比較像是孵化器。
而在 HAX 團隊裡也邀請到了各種不同的專業人員,像是財務、法律、媒體、視覺設計來補足創業團隊中的不足,或是協助創業團隊的其他需求。這些服務都是「免費」提供,而 HAX 也有一套估算創業團隊市值的方式,基本上在投入 10 萬美金並佔有 9% 股權之後,HAX 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提升團隊價值,在將來有融資機會時視情況退場獲利。 基本說來 HAX 的硬體環境並不是最好,但和美國的倉庫創業空間基本上感覺差不多,而 HAX在舊金山也提供了加速器(Boost)的服務,有辦法直接帶著團隊站到前線去 Road Show 打仗,也可以說是 HAX 的一大特色與優勢。 中國三大互聯網公司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剛好就北中南各一間。位於南方的騰訊,員工來來去去,自然造就了許多「前騰訊員工」在各個企業之間遊走。這些員工也具備了許多創業能量,於是南極圈就這樣來了。 南極圈提供新創團隊「最多」六個月的空間使用權,他們相信如果之後連辦公室都搞不定,就不是一個很正常的團隊。所以只要六個 月一到,就必須馬上搬離空間,讓下一批團隊入住。除了空間以外,南極圈也提供了創業團隊在前期所需要的許多知識,這個課程稱之為「極客營」,像是股權分配、法律、談判等等課程。因為南極圈特殊的組成結構,他們可以邀請到許多非常頂尖、知名的導師與講者來協助創業團隊,也算是特色之一。 和前面三個組織不同的是,深圳灣不是給予創業團隊像是空間、現金、硬體等直接資源,深圳灣是透過創業社群給予團隊們與其他創業者的交流機會。 一開始只是透過微信群交流的深圳灣,在社群裡將各地區高品質的創業工作者串連起來,各地的組織會舉行實體聚會,或者是在線上交流。後來漸漸的,微信群的種種限制已經支撐不起整個社群的發展,深圳灣於是自建平台,目前是自有媒體平台與微信雙通路持續成長中。 在開源硬體圈內已小有名氣的 Seeed Studio,找尋到了另一個可能性 – 提供彈性的小量快速定製硬體,讓有需求的其他新創團隊可以在保有質量的狀況下,快速的供貨。 而 Seeed Studio 也不諱言的承認,開源硬件難免碰到抄襲,他們並舉了挪威團隊的迷你無人機在華強北被快速複製,並且被改良的更好做為案例。 另外 Seeed Studio 也帶我們參觀了樓下的加工廠,他們是透過數據保持一定的存貨,最快速可以到 10 天出貨,這樣的彈性的確可以保有保障其他新創團隊,但後面被抄襲之後,或者是被複製給其他有能力大量生產工廠的問題,Seeed Studio 並沒有很有效的策略去面對,但我想這部份應該就不是在他們的商業模式之中。 在很簡單的介紹完五個與創業有關的空間與公司之後,後面來談談台灣的可能性。除了最近新聞報導阿里巴巴的資金目標已經往台灣移動,提出了「中國資金投資、團隊可留台灣」的利多外,像是星河也提到他們想找台灣新創團隊合作,HAX 本來就是串接中國與全世界團隊的孵化器,南極圈也打算到台灣辦創業課程,深圳灣的台灣創業討論群裡也已經超過 200 人,Seeed Studio 表示買滿 50 美金可免運送到台灣(?) 其實台灣仍然是一個有機會的市場。 台灣除了技術之外,較深圳有利基點的是「人文精神」,另外有個說法是,台灣人的作品喜歡做到 70 分,甚至 100 分才敢拿出來,但大陸人做到 30 分就先拿出來了,後面再慢慢改就好。這點和筆者在美國念書時的經驗差不多,幾位大陸同學都很會說,說的一嘴好球,但真的下去做時都不給力。 其實這沒有好跟壞,創業到底為的是錢嗎?如果永遠都是資金掛帥,那麼做出來的產品又如何呢?或許這可以解釋了為什麼在中國市 場大部份都是抄襲而不是原創,他們講求了快速開發改版,一直不斷的跳躍來賺取更多的利潤。或許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不需要盲目的追隨,畢竟拼市場、拼開 發、拼成本,台灣是贏不了大陸的。 我們還擁有些什麼? 很多人說深圳機會很多,在我看來,就好像是一口氣認識了五個女生。第一位的爸爸超有錢,住豪宅,家中硬體樣樣不缺。第二位很國際化,生活多采多姿。第三位曾在大公司待過,線下人脈非常廣。第四位是搞網路媒體的,線上人脈非常廣。第五位念理工科出身,懂技術。 然後就看你喜歡那一位女生了,只有選擇,沒有好壞。 One more thing. 這次也順道去參加了高交會,其中有一區是和創業相關的展區,我就順道跑去晃了晃。裡面除了一些「協助創業」的新創公司外,還有一些很有趣的點子,其中我想特別跟大家分享的是下面這個產品。 一切盡在不言中。 如果我們永遠都只是使用技術思維去開發產品,那我們開發出來的產品永遠都會和別人一樣。唯有跳出技術思考,從問題解決方向去思考可能性,那才有改變的可能。 台灣,加油。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
挾 3 億台幣來台,美國 OnRamp 準備投資早期新創團隊 Posted: 19 Nov 2015 08:28 PM PST 美國Oversee.net共同創辦人Lawrence Ng(吳鎮雄)19日宣布成立OnRamp基金,並在台灣設立辦公室。OnRamp將投入1000萬美金(約3.27億台幣)推出創業孵育器計畫,雖然這支基金的投資對象並不限定國家,但主要將在台灣尋覓早期新創公司。 與一般的創投基金投資極大數量的新創公司不同,OnRamp基金將選擇性的投資創業團隊,深入參與團隊營運,加快新創團隊從概念到規模化的速度,Lawrence Ng表示,「台灣的科技人才是未被開發的璞玉」,將提供每家新創公司最高20萬美金(約650萬台幣)的投資,不過也不排除對有潛力的團隊進行更多資金挹注。
Lawrence Ng目前擔任 LNG資產管理公司總裁,主要投資標的為全球商業房地產以及創投事業。此外,他同時擔任 Simply Bridal 的執行長,Simply Bridal 是一間創新的婚紗公司,提供新人線上購買婚紗跟婚禮相關服務,在上海與洛杉磯皆設有辦公室;另外,由藝人黃立成主導的 17 app 於 11 月初獲得千萬美金融資,Lawrence Ng也以私人名義參投。 OnRamp 團隊成員包括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林之晨,美國方面則有 Legalzoom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Brian Liu,Opposing Views 董事長暨 Adsence 共同創辦人 Eytan Elbaz 等等。 以下為官方新聞稿: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1600 Amphitheatre Parkway, Mountain View, CA 94043, United Stat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