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專訪】Whoscall 半年成長一倍、下載數破 2,000 萬,創辦人郭建甫:「大公司只能追趕半年前的我們!」”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專訪】Whoscall 半年成長一倍、下載數破 2,000 萬,創辦人郭建甫:「大公司只能追趕半年前的我們!」

Posted: 17 Apr 2015 07:05 AM PDT

【專訪】Whoscall 半年成長一倍、下載數破 2,000 萬,創辦人郭建甫:「大公司只能追趕半年前的我們!」

全球突破 2,000 萬次下載

繼二月宣布收購香港競爭對手「小熊來電通知」後,擁有七億筆電話資料、陌生來電辨識服務 Whoscall 宣佈全球 app 下載數只花了半年就從 1,000 萬成長到 2,000 萬,今年更將同時進軍巴西與泰國市場,並且要進一步在台灣深化品牌。

Inside 這次有機會訪問到 Whoscall 開發商 Gogolook(走著瞧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執行長郭建甫(Jeff),讓他來跟我們分享 Whoscall 被 Naver 投資五億台幣後的變化,以及今後的發展。


Gogolook(走著瞧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執行長郭建甫

遠赴巴西拓展市場

眾所皆知,由於作業系統的限制不同,Whoscall 的便利性要在 Android 平台上才能完全發揮,因此 Whoscall 選擇了巴西——這個全球最大的 Android 手機市場之一作為今年市場開拓的重點。

發展行銷策略方面,Whoscall 在經營在地使用者社群、與當地意見領袖合作推出 Youtube 介紹影片、插畫置入等內容,並因應當地民情做調整。由於巴西當地民眾識字率略低,因此他們在當地推出全配音的教學影片,讓使用者用聽的就能了解 Whoscall 是什麼服務。

「不過飛一趟巴西真的很累人。」言談之間也顯露出新創公司全球走透透的辛苦。

東南亞從來不是整體市場

或許是因為不瞭解,或許是為了要簡化,於是有了「東南亞市場」這樣的說法,但也有人發現這個詞彙根本就是錯誤的,郭建甫也是其中之一。他指出東南亞國家的人口組成、宗教、文化其實都很不一樣,不應該視為整體市場。因此要前進東南亞市場,每個國家都需要獨特的策略。

選擇泰國的原因是當地智慧型手機使用比例高,而且對於新的網路服務或 app 接受度也大。舉例來說,早在台灣的使用者愛上 Instagram 之前,泰國就已經有大量的使用者和明星在使用,而每次 LINE 公佈全球最大的幾個市場名單中,泰國也都是常客。郭建甫還說,他們發現有的使用者會在 Instagram 上分享 Whoscall 問題來電的螢幕截圖,算是相當另類的運用方式。在泰國之後就是印尼和馬來西亞。「我們希望能夠稱霸東亞市場。」郭建甫說。

正因文化不同,在當地進行有效的行銷方式成為橫亙在 Whoscall 眼前的難題。目前 Gogolook 有員工派駐在泰國,並在當地雇用員工開始進行推廣。

全球使用者共同編輯的電話簿

今日,沒人會小看群眾力量在網路上產生的影響。郭建甫指出,除了持續精進對垃圾電話的現在 Whoscall 的目標是要與全球使用者共同建立起一個他稱之為「Social Phonebook(社群電話簿)」。

訪談到一半,郭建甫的手機響起,螢幕顯示是某家銀行打來的電話,來源正是社群回報(我觀察到三星曲面螢幕的手機似乎操作上不是太順暢)。他透露,現在光是台灣每天就有 7 萬名使用者 tag 問題來電,而每一個被 tag 的問題來電,平均在一個月之內可以幫助 3,168 名使用者。最新的 Android 版 Whoscall 改善了使用者回報來電號碼的機制,讓單月回報量成長了 30 倍。

深化品牌

今年二月底,影迷們期待已久的影集 《House of Cards》 第三季終於在 Netflix 上架,其中一集劇中主角 Frank Underwood 著迷於 iPad 遊戲「紀念碑谷」短短幾秒的畫面,讓這款售價台幣 120 元的 app 知名度大增,在一天之內「重回」排行榜前 10 名。

而 Whoscall 也在最近分別與電視劇《世間情》和《嫁妝》合作,其中在後者曝光後,撥出時段單一小時的下載數便直逼單日下載數。郭建甫稱這樣的模式「效果意外的好」。

今年 Whoscall 的另外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在台灣深化「Whoscall」這個品牌,除了與三星合作、針對配備曲面側邊螢幕的最新機種調整 app 設計之外,本月份 Whoscall 還會到社區大學進行分享,更加深入社群。

被 Naver 投資之後

目前 Gogolook 約有 40 人,大多是工程師,Android 與 iOS 工程師的比例約是 3:1,但最大的團隊還是後端工程師。想必讀者們很好奇 Gogolook 被 Naver 投資之後會發生何種變化。首先是語言,現在員工們在跨國合作上都必須以英語交流,讓部分員工感到需要額外加強語言能力,也因此 Gogolook 曾請過英文老師來公司上課。

成為韓國企業投資的公司後,文化上的衝擊是難以避免的,Gogolook 在邁向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的就是向大企業學習管理,反過來說,母公司想要學習創新,也可以向 Gogolook 學習。而且一家來自台灣的小公司要進入大市場,有集團的招牌和資源絕對是有幫助的。

溝通問題與透明度

隨著團隊規模擴大,郭建甫在管理上也面臨了挑戰:在擴張的同時維持原本小規模的快速與彈性。而除了前面提到的語言,負責不同工作的同仁也需要明白彼此要如何溝通,因此 Gogolook 也建立了標準流程與文件。「國際化容易,要做得好才是困難。」郭建甫說。

另一個挑戰則是透明化,郭建甫一直擔心規模擴大後,企業的透明度會逐漸消失,現在 Gogolook 依舊每週更新公司產品的數據,對所有員工公開,並且每個月召開員工大會,讓管理層輪流向同仁報告公司的業務,並且接受提問。郭建甫笑著說,員工們發問有時也是很犀利的,例如先前收購香港「小熊來電通知」即受到員工的質疑,但他一樣要向員工說明,不能拒答。

「像這樣,就完美了」

我曾在 〈新創公司,請大方分享你的 logo〉 這篇文章提過,主動在網站上提供「媒體資源(press kit)」有幾個好處:

  • 全球媒體可隨時取用。
  • 給媒體好印象。
  • 確保出現在網路上的會是正確的 logo、最新版本的螢幕截圖。
  • 展現對品牌和細節的重視。

文章後半段我提到媒體資源的提供無關乎公司規模的大小,大如 KKBOX,或是只有兩個人開發的 app「世界迷霧」,在媒體資源的提供方面都做得很棒,而 Whoscall 在這方面也不馬虎,也將媒體資源放在官網首頁上相當容易找到的位置。關於這個頁面,Whoscall 的公關與我們分享了一個小故事:

去年 11 月時,Gogolook 要將接受 Naver 投資之後的產品名稱「LINE Whoscall」改為現在的「Whoscall」,於是 Gogolook 的員工也到維基百科修改產品的條目,沒想到卻被質問:參考資料來源呢?

於是團隊就乾脆為 Whoscall 的產品官網加上了「媒體資源」作為參考資料來源。現在,大家如果在 Google 搜尋「LINE Whoscall」,Google 就會在搜尋結果中標示出為何要改名的原因。

曾被 Google 嚇出一聲冷汗

早期 Gogolook 常以「曾被 Google(前)執行長 Eric Schmidt 點名」來介紹 Whoscall,只是有些人可能不知道,2013 年 11 月,Google 推出的 Android 4.4(Kitkat)有一項新功能「Caller ID by Google」讓 Whoscall 團隊嚇出一身冷汗。

Caller ID by Google 的設計是為了讓使用者更加容易識別出來電者的身分,即便來電的號碼不在您的通訊錄中,Google 也能透過地方商家資訊、Google Apps、Google 使用者等來源讓使用者知道打電話來的是何方神聖。

回想起當時的情景,郭建甫說:「當時我們真的有被嚇到,以為要『回家』了。」不過當團隊冷靜下來後發現,Google 的 Caller ID 與 Whoscall 資料庫中社群建立起來的電話號碼重複性並不高,因為 Whoscall 的資料庫中很多是電話推銷的號碼或是詐騙電話,而 Caller ID 許多是來自商家電話,更重要的是,團隊發現自己的資料庫似乎比 Google 的大了兩、三倍,因此一週後就完成了很完整的分析報告給全公司的人看。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科技圈屢見不鮮。相似的場景也曾出現在 Dropbox 辦公室,那次是蘋果宣佈推出 iCloud 雲端儲存服務——據說 2009 年創辦人 Drew Houston 曾拒絕賈伯斯的收購提議,讓後者說出了「Dropbox 不過是個『功能』罷了」這樣的話。根據 Dropbox 共同創辦人、技術長 Arash Ferdowsi 接受訪問時的說法,團隊在看到 iCloud 發表的消息時「嚇壞了」。1然而 Drew Houston 不愧是 Drew Houston,很快地讓團隊冷靜下來,以一句「Apple 的舉動表示我們做對了什麼」安定軍心,並且更積極地開發出像是同步手機照片這樣貼近消費者需求的功能。

在 Google、蘋果、微軟、亞馬遜和騰訊等強敵環伺的情況下,今天 Dropbox 依舊生龍活虎。順帶一提,Arash Ferdowsi 接受訪問的那篇文章,標題是 〈Dropbox Versus The World(Dropbox 對上全世界)〉。

歌利亞是巨人,但他追不到你

2009 年,Malcolm Gladwell 在紐約客的一篇文章 〈How David Beats Goliath〉 2中以翻案文章的手法重述了一次大衛如何戰勝巨人歌利亞的故事,他認為那才不是什麼奇蹟:

David’s victory over Goliath, in the Biblical account, is held to be an anomaly. It was not. Davids win all the time.3

在聖經的記載中,大衛戰勝歌利亞,被認為是一種不尋常的現象。事實並非如此。大衛們總是會贏。(第二句的「大衛們」是指原本被認為是弱小的一方)

「萬一有大公司要跳下來做一樣的東西,你們該怎麼辦?」是所有新創公司創辦人會面臨的問題,郭建甫自己也被問過相同的問題,他回憶自己當時的答案:「以大公司的規模和資源,要發現這件事、真的要去做,那早就發生了。為什麼會等到小公司出來做呢?是不是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他們就是做不了、做不好?」

郭建甫認為,大公司疊床架屋的組織結構影響了他們的彈性、反應速度,甚至是最重要的創新思維。而且大公司既有成功經驗有時反倒成了甩脫不掉的包袱,大大降低做出卓越競爭產品的誘因,所以大公司要跳下來打垮新創公司有那麼簡單。

他舉例,最常聽到的質疑是,電信公司要做出類似 Whoscall 的服務難道還不容易嗎?「前一陣子韓國有電信商針對類似服務推出新功能,但我們一看,發現那根本是 Whoscall 半年前的功能,而我們的新版本沒幾天之後就推出了,又多了他們所沒有的新功能。」

「他們永遠在追趕半年前的我們。」現在韓國是 Whoscall 全球最大的市場。

Giants are not as strong and powerful as they seem. And sometimes the shepherd boy has a sling in his pocket.

巨人們往往不如看起來的強壯有力,而有時候,牧羊人口袋裡就是有把彈弓。

儘管 Gogolook 還是踩著敏捷、輕快的腳步,但郭建甫不諱言,現在 Whoscall 依舊是以拓展使用者數量為主,目前尚未有明確的商業模式,只希望能在年底前摸索出來。

儘管有了 Naver 的資金與各種資源,從 Whoscall 的發展我們也可以看出要打造一個以全球市場為目標的服務和品牌,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1. 〈Dropbox Versus The World〉
  2. 〈How David Beats Goliath〉,後來 Malcolm Gladwell 將這篇文章發展成了一本書 《David and Goliath(中譯:以小勝大)》。
  3. The unheard story of David and Goliath

拍照搜商品,宜蘭小子獲亞馬遜青睞

Posted: 17 Apr 2015 12:02 AM PDT

拍照搜商品,宜蘭小子獲亞馬遜青睞

創意引晴執行長-黃俊傑(後中) (攝影者.賴建宏)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1431 期,作者朱致宜。

在網路上看到喜歡的商品,想知道哪裡有賣?拿出手機「喀擦」拍照,自動搜尋多家電商資料庫,不到一秒鐘,哪有賣、哪家店最便宜,立刻在螢幕上秀出來。讓京東商城等多家中國電商埋單,全球電商巨擘亞馬遜也認證列為技術合作夥伴。這項「拍照找商品」的獨門技術,竟然來自台灣。

這就是台灣創業力!
網頁設計師跨足影像辨識

創意引晴的客戶,從亞馬遜到IBM,讓它在3月獲得500萬美元投資。影像辨識是近年科技創投的資金寵兒,去年一整年就吸引超過新台幣3億元熱錢。

第一代的網路搜尋是Google大獲全勝的文字介面;第二代的網路搜尋,蘋果端出語音助手Siri驚豔全場,證明在萬事求快的時代,消費者渴求更便捷的搜尋方式。這也是影像辨識發展數十年後再度翻紅的原因,Google、百度、臉書等國際巨擘都想掌握第三代搜尋技術──不用打字、說話,拍張照就能找到目標!

不過,影像搜尋的技術門檻非常高。各廠商比的不僅僅是辨識準確度,還要比辨識速度。

創意引晴執行長黃俊傑說,自己的競爭力是「商品辨識度」領先同業。據傳,好幾位中國創投大咖,造訪創意引晴在宜蘭的研發中心,確認技術確實領先中國同業一年,才敲定這樁投資案。

2008年,許多外籍白領在金融海嘯期間來台工作,一個點子閃過黃俊傑的腦海:「如果對著小吃攤的招牌拍照,就能搜尋到相關資料,老外應該很喜歡吧?」

當時自己開網頁設計公司、營收上千萬元的黃俊傑;毅然拿著這個概念參加資策會的創業比賽,雖然得了獎,卻因為技術不到位、客群不精準,第一次出擊鎩羽而歸,但他仍決定繼續投入研發資源。

他堅持再撐一天就好
,熬五年終有屈臣氏談合作

那是極痛苦的一段日子,黃俊傑掙扎著:「要繼續燒錢、還是要認賠走回頭路?」大家都曾數度想放棄,眼睛一睜開就想:「再撐一天、就不做了。」

不過,蹲馬步練功反而成為最後勝出的關鍵。創意引晴陸續在台灣跟屈臣氏、安麗、中華電信展開合作。這些實驗性的合作案,雖然無法即刻帶來豐厚收入,卻在日後成為說服投資人的最佳推薦人。

他自豪技術贏過對手,
但領先優勢時間只有一年

陳仲璘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黃俊傑要挑戰日本第二大電信商KDDI,爭取與日本最大郵購型錄公司合作。雖然最後沒搶到訂單,但同樣的商品,對手辨識成功要花8秒鐘,創意引晴只要0.5秒;連龜毛的日本人都瞠目結舌。

當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展示著「臉部辨識」上網購物,與黃俊傑同時創業的影像辨識公司,也開始紛紛被收購、甚至公開上市,影像辨識技術的爆炸性成長就在眼前,黃俊傑等的風,終於來了。

不過,西進中國的台灣網路公司,交出的成績單多半不好看,創意引晴的技術領先時間又只有一年,黃俊傑坦言這場仗不好打。資金只是備戰糧草,讓他有資格上場打仗,他也將在台灣成立研發中心、持續保持技術領先程度。

逆風的時候低頭練功,才能在風來的時候展翅飛,黃俊傑一步步獲得亞馬遜等國際級企業青睞,對比現在急於成功、崇拜竄紅的台灣網路創業圈,上了一堂低調而扎實的創業課。

想「轉行」靠寫程式吃飯嗎?一個自學程式語言幾乎將自己逼瘋的親身經歷 – 軟體工程師 Quincy Larson

Posted: 16 Apr 2015 11:32 PM PDT

想「轉行」靠寫程式吃飯嗎?一個自學程式語言幾乎將自己逼瘋的親身經歷 – 軟體工程師 Quincy Larson

軟體工程師薪水正在逐年攀升中,2014 年軟體工程師的平均年薪達 $97098 美元(台幣三百萬)之高1,學習寫程式的熱潮更是席捲全球,下自8歲上自80歲每天都有人「Hello World!」一下,看著矽谷創業公司迅速崛起、一夜致富的空前盛況,相信許多人都正在考慮學寫程式、轉行當軟體工程師。

人人都能學寫程式,這點毋庸置疑。只是在你「轉行」之前,也許你會想聽聽 Quincy Larson 從朝九晚五上班族「轉行」軟體工程師的親身經歷。

Quincy Larson 現在是線上程式語言學習平台 Free Code Camp 的軟體工程師,前陣子他發表了一篇文章描述他自學程式語言而幾乎被逼瘋的過程,也在最後給真心想「轉行」的程式新手們一些過來人的意見。

在此分享 Quincy Larson 的文章《A Cautionary Tale of Learning to Code. My own.》,本文非逐字翻譯,內文細節可能有筆者多加琢磨或改寫以便閱讀,請勿見怪。

一個學寫程式的警世故事 —— 我的親身經歷

我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平時穿西裝、坐辦公室,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但腦裡一直有個模糊的創業想法。有一天我無意間在酒吧聽到隔壁桌的客人大肆討論著他藉由「Ruby」 來自動化他的日常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心想:「『Ruby』,是吧?」回家後我立馬上網搜尋「Ruby」,十五秒後我已經開始學起程式語言 Ruby 了。

一個星期後,我參加了人生中第一個駭客空間(Hackerspace),聽大家討論著程式語言像是 Scala、Clojure 跟 Go,太多新知需要吸收了,當天我抱了三本厚厚的程式語言書回家看,每本都看了 50 頁左右。

身邊的一個朋友聽到我在學程式語言,他建議我應該要先把 Emacs 學好,在我學 Emacs 時,另一個朋友走過我身邊發現我在用 Emacs,他跟我說:「你怎麼會選用 Emacs 呢?!難道你不知道 Vim 比較好?」

於是我開始記 Vim 的鍵盤指令,這個時候的我覺得「下指令下得越快= 寫程式寫得越快」,還甚至因此換了 Dvorak 鍵盤 —— 程式開發者公認最有效率的鍵盤。

一段時間後,我已經用 Linux 作業系統用得很順手,還在 Udacity 上學習 Python。經過七個月的自學,我應徵上人生第一個「軟體工程師」職位。

公司那時決定用 Ruby on Rails 來構建他們的產品,雖然我不會 Ruby on Rails,但公司認為我既然能自學 Python 跟 Django 並贏了一次駭客松,我自然也有能力學好 Ruby on Rails。

前幾個星期對我而言非常的難熬,並不只是因為我要學習一個全新的程式語言、熟悉一個全新的開發環境 RubyMine(整合開發環境,IDE)、而且跟一個陌生的團隊合作,真正讓我覺得痛苦難熬的是:

我發現過去是我自己選了一條特別艱難的路來折磨自己

在自學的那段時間,我花了幾個月獨自坐在圖書館跟咖啡廳裡專研如何在命令列環境下安裝工具、debug Linux 系統問題,有時因為一個漏寫的括號、分號而卡了老半天,我修了無數個 MOOC 課程,但一直到了第五個月我才真正有點「作品」可以放到網路上,這些過程讓我相信程式開發是個永無止境的掙扎之路。

結果看看我身邊的同事們,他們幾乎很少因為語法錯誤、打錯字、漏了個符號這種小事而卡關,因為他們的 IDE 都先把這些錯誤抓出來了;當遇到問題掙扎幾分鐘還解不出來時,他們會直接把問題丟給朋友,互相幫忙 debug;在開發程式時,他們總是在對方的位子隨性的來來去去互通有無。

我的隊友他們十分忠於「自己的一套工具」,當然在許多場合(例如駭客松)裡他們應該都曾玩過許多不同語言、不同框架,但他們主要專注於精進自己現有的工具技能,對於能夠允許進入他們腦中「程式庫」的知識,他們的態度相對保守

就跟 ThoughtBot 等平台一樣,開發者只固定用少數但有效率的工具鏈(在這個例子裡,Rails, Vim, Postgres 跟 Redis),當開發者們只要全心全意的「用好」幾種關鍵工具時,他們全都成了可以互相合作溝通無障礙的專家。

所以我真正的問題是,如果限制一個團隊的軟體工程師使用同樣幾種固定工具可以讓他們擁有超高生產力,那學習寫程式的新手不也是在只學固定幾樣工具的時候能夠學得最好嗎?

其實線上的各種程式語言學習平台、程式營也是這樣教的,雖然聽起來理所當然,但是當你是一個人去面對這麼多的選項時,真的很難選擇該學哪一樣!我懂,因為我就是這樣經歷過來的,像是小狗在十字路口追逐來來往往車子一樣,追著一台又去追另一台,不斷的在原地漫無目的地橫衝直撞。

一名真正優秀的軟體工程師,他的知識領域應該是「T」字型的 —— 對任何領域都稍有涉獵但至少在某一方面專精到底。

結果在幾個月的埋頭苦幹之下,我發現我自己是條底線「 _ 」...。

在我遇過跟我一樣情形的程式自學者們(我遇到非常多),其中大概多數人都在這樣的過程中喪失信心、迷失方向,甚至放棄了成為軟體工程師的目標,我不希望這些情況發生在你們身上。

學程式語言需要你「一心一意」

廢話就不多說,在此分享幾個我認為程式新手最容易犯的錯誤給你們參考:

  • 語言、框架、工具,一個換過一個,而且妄想著自己能夠每樣都精通。

  • 死守著自己「特製」的開發環境,死都不肯嘗試一些「現代工具」—— 被發明來方便開發者們合作交流程式碼、還可以自動除錯、自動填寫的神器。

  • 在還沒把基礎打好時,就想嘗試一些新興的工具,像是 Docker 或 Famo.us 等。

如果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你們一個最重要的建議,那就是:「請一心一意」。

我也想問,如果你正在學程式的話,你認為你的學習計畫夠「一心一意」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不用再往下看下去了,快回去唸書實行你的計畫吧!因為我並不想給一些會影響你現在計畫的建議。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沒關係,好消息是你可以從現在開始「一心一意」。

首先,你得先做出一些決定來起頭:

  1. 選一種你希望能作為未來職業的軟體開發領域:Web、Mobile、Gaming、還是 Embedded?我個人會推薦走 Web 網頁端,因為比較靈活彈性,不過如果你沒興趣走網頁端的程式開發,那就去 Google 「Getting started in ____ development」然後完全的投入你的身心吧!

  2. 選一種程式語言來學:JavaScript、Ruby 或 Python,每種程式語言有各自的網頁端開發工具(分別是 Node.js、Rails 跟 Django),除非你有特別的偏好,不然我會推薦學 JavaScript,因為 JS 是最普遍最受歡迎的程式語言。

  3. 選一個線上平台/課程來跟著學,這邊也推薦你幾個選擇:學 JavaScript 可以到 FreeCodeCamoNodeSchool ;學 Ruby 到 TheOdinProjectTreehouse;學 Python 可以用 Udacity。要相信設計這些課程的專家們,而且依照推薦的流程循序漸進,不要跳來跳去。

  4. 選一個:買一台新的或二手 MacBook,不然就在你現有的電腦裡安裝 Ubuntu Linux。其他工具就按照你課程的需求跟著安裝就好,不要下載安裝一大堆有的沒的。

最後,當你做出上述四項抉擇後,前方的路就只有一條了,請保持清醒,忽略你在這條路上看到的新工具、新語言,他們是會逼瘋你、迷惑你的妖魔鬼怪,要一心一意地往前進,保持高度積極的態度逼自己每天有點進度,一天撥出半小時也好,只要有恆心跟耐心,你也能成為優秀的軟體工程師!

巨量資料時代,變身「大數據企業」的七大原則

Posted: 16 Apr 2015 10:45 PM PDT

巨量資料時代,變身「大數據企業」的七大原則

本文由 Yahoo 奇摩贊助。

大數據時代,你準備好用數據驅策公司了嗎?這並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迅速吸收、整合與分析資料的能力缺一不可,而數據又來自內部原有的數據以及未來源源不絕誕生的海量數據,最終你必須把數據轉化成「洞見(insights)」,並且依此為本,能在各種狀況採取最適當的解決方案。法國凱捷(Capgemini)管理顧問公司「洞見與數據」副總裁 Jeff Hunter 表示,他們調查了 1000 名企業高層,整理出七項企業轉型成「數據為本」的過程中,所需遵循的七大原則

原則 1:從原有的業務與技術中開始著手

想要轉型成以數據為本的公司,首先一定得先確認業務目標,接著便能規劃戰略藍圖,運用新的數據來源,達成你所設定的目標。數據成熟度(data maturity)與技術兩者雙管齊下的起點,將決定未來整趟旅程的行進過程。Hunter 表示:「若能適當的部署業務與技術,就可以堪屎系統性地開展業務流程與商業模式,並且明辨哪些質化元素能被量化元素取代。」

原則 2:從相互連結的物聯網中建造數據景觀

「物聯網」的實現近在咫尺,而且已經產生(而且會持續產生)史無前例的巨大資料。「存活超過 20 年的企業,近來不斷設法制定企業資料策略,因為他們裡頭有數不清的數據市集(data marts)和數據孤島(data silos)」Hunter 說。儘管公司組織努力解決數據孤島的問題,但是宛如瀑布般傾瀉而下的數據,只會一再造出新的孤島,除非你的環境已經準備好應付那些海量數據,畢竟現在數據量產生的速度,遠超 20 年前我們所習慣的步調。不過幸好,大數據熱潮孕育了許多可以協助大企業管理笨重數據負擔的新技術,因此能否好好善用那些新技術,把數據轉化成真正的業務需求,是企業在形塑資料景觀時不可或缺的原則。

photo via wikimedia commons

原則 3:建立資料科學與分析的文化

想靠「數據」發威,光有技術不夠,還得建立一個理解數據、而且懂得利用數據的文化,兩者缺一不可,文化甚至更加重要。「對我們來說,『懂數據』不再只是副產品,而是重要的資產,你要培養『這是一種資產』的心態,你要知道,數據有可能幫你重整業務流程或挖掘出新的收入來源。」因此,資料科學不該只是幾個人的職責,必須灌輸到整間企業的全體成員身上,讓所有的決策都變得更明智。

原則 4:從小做起,不斷迭代

我們可以預期使用者對於資訊與數據洞見的需求會愈來愈多,這表示他們要能隨時隨地獲取這些資訊。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企業可以先從「小事」做起,找到一個可以從數據中直接受益的業務目標,接著反覆改善(iterate),讓團隊不斷汲取經驗,最終能以數據洞悉、解決業務問題,「這個過程可以持續複製、重複消耗,」Hunter 強調,Capgemini 針對技術、人才與分析的投資,總是能被客戶一再使用。

原則 5:用資料科學丈量資料科學的成敗

要讓數據當個稱職的主角,你得採用資料科學的方法來判斷資料科學是否成功,這不是什麼跳針的玩笑話。隨著你的企業從數據洞見取得的營收愈來愈多,你得要能辨析數據政策是否產生重要的改變,要發展一套尺度用衡量成敗。「我們怎麼丈量成功或失敗?『洞察』就是我們最重視也最關鍵的 KPI。」

原則 6:數據的安全與隱私至高無上

只靠直覺行事很糟,但未經篩選、從良莠不齊或不可靠的數據中採集作為決策考量,更糟。倘若你無法處理數據安全以及尊重隱私,將會導致企業暴露在險境之中。「維護數據資產的安全與隱私,是最基本的要務,我們總是盡己所能管理數據。」Hunter 強調,無論資料產生的速度多快,都不能輕忽契約或有違反法律的情事。

原則 7:賦予成員洞察「作用點」的力量

唯有公司內部的成員面對數據洞見時能夠迅速產生反應,數據才有價值。這些洞見在「作用點(point of action)」上必須有所區隔,比方說,如果現階段的目標是優化購物車,反應夠快的人就會想到可以在交易完結之前,提供消費者某些推薦商品。Hunter 以機械操作員來比喻,就是要讓他們能夠預測鑽頭何時可能會損壞。建立數據為本的心態,而且懂得因事制宜,方能搶在事情發生之前預做準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