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設計的科學:讓使用者只需眼睛看、不用大腦想” 與新的 5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設計的科學:讓使用者只需眼睛看、不用大腦想

Posted: 03 Jan 2014 02:42 AM PST

設計的科學:讓使用者只需眼睛看、不用大腦想

本文譯自〈Design: Seeing Without Thinking〉。譯者為愛料理實習生。
在創造階段,設計師最需要問自己:這是什麼感覺? 透過怎樣的設計可以讓你的觀眾不用想就知道你想要表達的訊息? 有些設計師可能會覺得我講的是 Call to Action(CTA,召喚使用者採取行動),但事實上這篇文者較 CTA 更為深入。 在「這是什麼感覺?」的問題背後,其實隱含了一些有趣的科學,當你應用這些科學在你的工作時,它會讓你的成果非凡且滿足你的顧客。

前注意處理程序 (Preattentive Processing)

0001 前注意處理程序為大腦低階視覺系統中會發生的現象。簡而言之,前注意處理程序就是你腦中快速處理的訊號集合的過程,而這些可以被快速處理的訊號可以讓你不用想也知道「這是什麼感覺」。 前注意處理程序會過濾並偵測你「覺得」重要的圖形。 其中一個前注意處理程序訊號是「色彩」,色彩是多數人容易感受到的訊號且其與我們的環境密不可分。 學者已經發現18種以上我們腦中可以接受的視覺訊號,而目前仍持續開拓中。這些訊號從直線的方向、厚度和閃爍,到物件移動的密度、速度等。以下為訊號的範例:

訊號 (The cues)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 0010 你的眼睛瞬間被這些訊號中不同之處所吸引,你的腦袋開始發問:為什麼它跟別人不一樣,它想要表達什麼? 身為一個設計師,了解這些訊號並且靈活的應用它們,讓使用者更容易連於欲傳遞的訊息,就可以改善你設計的使用者經驗。 若要更深入這個主題,我建議你看這一篇

資料視覺化 (Data Visualization)

0011 這個概念影響我的設計作品良久,加上我的企業背景,應用它替我增加了不少優勢。 我在14年前偶然知道前注意處理程序,infoviz的巨頭Edward Tufte不經意的提到可以朝這個現象做應用,至此我致力於資料視覺化。設計出許多視覺化複雜資料的方法。 「你感覺到什麼?」是最關鍵的問題,在大多數的案件中,我們必須為視覺化的資料做排序、排名。有許多感覺是要使用者感受到的,而我們將決定藉由什麼訊號才能夠將這些感覺完整的傳遞給使用者。 前注意處理程序提供一個良好的架構支持這些設計的決定。 值得一提的是,你會發現BigData的出現將會使資料視覺化的概念更加被重視。

讓他可行吧! (Making It Work)

0012

應用前注意處理程序 從紙上談兵到真的實作出一個符合需求的介面,資料視覺化概念的了解和應用將舉足輕重,這是所有設計師都必須考慮到的。 排序與排名的重要性(Sorting and Ranking Priorities) 你曾耳聞「別讓我思考(don’t make me think)」。大部分優秀的使用者介面讓使用者「不用想就知道」這個物件想要傳達的訊息,你應用程式中的活動、功能和目標對使用者而言有不同的重要程度。若你能多利用以下視覺化程序,你的使用者將想得更少、另他們更開心。 你必須做 (To do)
  1. 列出你的應用程式想要傳達給使用者的訊息,並列出目的。
  2. 將這些訊息依重要程度評1~10分並排序它們。
  3. 思考用哪些訊號可以合理的視覺化這些訊息。
  4. 將選用的訊號依據適合程度做排名。
  5. 做「瞬間測試(blink test)」並記錄「感覺到什麼」
舉個例子: 警告 - 若你將應用程式中高度重要的警告評為10分,你可能會選擇用閃爍的訊號來呈現。若非重要的警告則評為5分,並且改以顏色的訊號來表達此警告訊息。 再來,你必須確認你有將「感覺」傳遞給使用者嗎?

思考模組 (A Mental Model)

0013 知道就好,不要默守成規 我放在這邊只是為了刺激思考及討論。另外一個重點就是不要默守成規。如果問我每次設計是否都有按照以上流程走,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但是這取決於我的需要視覺化的資料的複雜度。如果換個思考模型,另一種設計方法也無傷大雅。 隨著 Google Glass 和 Leap Motion sensor 的出現,偵測觸碰和手勢的互動性介面越來越普及,而這些設計原則將會有更多的延伸與利用。 所以就跟著感覺走,一起設計美好未來吧!

從 Shopify 推出行動開店 app 看硬體的網路思維

Posted: 03 Jan 2014 02:32 AM PST

從 Shopify 推出行動開店 app 看硬體的網路思維

Screen-Shot-2014-01-03-at-7.14.08-AM-1024x651

國外知名的網路開店平台 Shopify 推出行動版 app,在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跟行動網路覆蓋率持續成長的市場條件下,可以看到國外的新創服務也不斷在浪頭上有所創新,Square 早就推出自有品牌的手機/平板電腦專用信用卡讀卡機,即使不是新創服務、存在市場已經多年的 PayPal 也搞出自己的 PayPal Here 讓店家可以直接將手邊的 iPhone、iPad 等裝置升級成商業用的 POS 系統(Point of Sale)。今天又看到 Shopify 這個開店平台格局大到不僅推出自己的 app,還順便奉送一台專用的信用卡讀卡機。國外這些服務在創新的腳步上,身在台灣的我,除了羨慕,還是只有羨慕。 不過 Shopify 的格局可以這麼大,也是有其道理在,從 2005 年成立以來、經過了幾輪的募資,目前募資的資金總額已經高達 1.22 億美金,服務超過 60,000 個分布在超過 100 個國家的零售商,光以最膚淺的 Alexa 流量排名來講,Shopify 也是個全球 1,000 大、全美 500 大的網站。 從國外這些網路服務的發展可以觀察到兩個有趣的趨勢:
  • 人家的行動化,是真正的行動化,一出手就相當到位,Shopify 從純 Web 公司跨足 app 領域顯然是做足了準備,過去兩年來分別併購了一家專門開發 app 的公司以及一家專門研究使用者經驗的公司,也因此做出來的 mobile app 看起來就有一定水準。
  • 人家的 O2O,是真正的 O2O,從純軟體公司出發,透過硬體的整合,跨足 PoS 的戰場,結合過去在網際網路戰場的服務整合經驗,我相信這對於既有的 PoS 業者會帶來不小的衝擊。時代正在改念、觀念也正在改變,過去我總認為傳統的硬體業者沒那麼容易受到軟體業者的威脅,但沒想到現在改變硬體產業、硬體思維的人,越來越多都是軟體人出身。
小米手機的創辦人雷軍說,他是用網路的思維在做硬體,所以求新、求變、求快,品質要好、追求極致、速度要快、口碑要好、價格要便宜,他不僅是這麼想的,也真的是做給所有人看;再看看國外像是 Jawbone、Fitbit、Square 這些公司,甚至是 Nike、Google 或 PayPal 這些有錢的大公司是怎麼做硬體的,其實脈絡也相當類似於用網路思維做硬體,我個人除了感到佩服,也希望未來可以在台灣看到更多硬體廠能夠開始引進更多網路的思維,透過軟硬整合把服務做到位。 目前在 Kickstarter 上可以發現非常多的專案,在募資影片中都會提到團隊前往深圳尋找硬體製造商,過去我總以為尋找這類機會時,台灣會是個很容易被聯想到的地方,但至今我只看過兩個專案有提及台灣,身在台灣的我,總希望能有更多出自於台灣的成功案例。台灣的硬體廠,萬一錯過這一波,是相當可惜的。

為什麼你找不到一個會寫程式的共同創辦人?

Posted: 02 Jan 2014 10:09 PM PST

為什麼你找不到一個會寫程式的共同創辦人?

a01
本文由 LaunchBit 共同創辦人兼 CEO Elizabeth Yin 撰寫,從精實創業的角度分析了創業者為何如此註重尋找一位技術合夥人的原因,而對於一位非技術的創辦人,與其抱怨找不到技術合夥人,不如自己好好優化想法,先動手做起來,就像很多成功的創業公司一樣,創業並不只是關於產品。
嗨,我有一個很棒的想法,你認識什麼開發者可以介紹給我嗎?我想找他一起創業。 我經常會被這樣問道,這讓我和我的共同創辦人 Jennifer 很好奇,隨後我們做了一些關於開發者的調查,詢問他們什麼原因才能讓他們願意與一位非技術的共同創辦人一起創業。 結果讓我們很驚訝。雖然我們的調查不是用於科學研究,我們仍然得到了 104 個開發者的回覆,其中 35 個正在全職做自己的專案。我們將他們可能用來衡量是否與一個非技術共同創辦人合作的標準分為 5 個等級,1 = 不重要,5 = 非常重要。

地點距離並不重要

a02 我本來以為距離是一個壞事者,所有技術人員都應該傾向於在同一個城市里合作。但只有大約一半的開發者認為這個很重要。

想法共識(idea validation)才最重要

a03 相反的是,技術人員更看重與共同創辦人的想法共識(idea validation)。你作為一個非技術創辦人,你並非向開發者販賣一個夢想或是願景,你販賣的應該是吸引力。在一些參與我們調查的開發者眼中,最理想的想法共識是已經有了一定銷售額證明了其市場潛力的想法,即使對於一些早期的 MVP(最簡可行產品),使用者也願意在上面消費。

個人關係並不重要

a04 另外一個有意思的點在於,本來我認為開發者更願意和之前認識或者共事過的人合作,但我們的調查中顯示有近 40% 的開發者對此並不太在意。 把這些因素整合起來看,如果你正在苦苦尋找一個技術合夥人,你最應該先搞清楚的便是你的想法究竟有沒有吸引力、市場價值到底在哪裡,也就是說你最好能先做好市場調查,甚至能夠以傳統方式先展開業務。

沒有產品也能先有業務

如果最先沒有開發者為你打造產品,你該靠什麼吸引他們或是使用者呢?其實和精實創業(Lean Startup)的概念一樣,市面上有太多在早期沒有靠任何程式便成功開展業務的創業公司,下面我來給大家舉三個具體例子。

Yipit

a05 「一夜成名」的美國團購導航網站 Yipit 在2010年開始時只是一個沒有任何程式的項目,創辦人 Vin Vacanti 和 Jim Moran 則想要先開展業務,於是他們決定手動地整合像 Groupon、LivingSocial 等大型交易平台上的團購訊息。 於是他們放出了一個登陸頁面來收集使用者 email 和他們的購物喜好,然後他們手動地將每一個交易分類並且給相應的訂閱者發送團購券,這樣的過程從每天凌晨三點便開始。之後當 Yipit 開始有了一定的吸引力,他們的手動操作開始無法應付增多的交易時,他們並沒有去招攬開發者來開發相應的平台,而是招募更多的員工來進行手動整合,就這樣持續了 9 個月,在這期間他們也成功融資約 700 萬美元。

Beat the GMAT

a06 這是一個專為 MBA 學生使用的社交平台,在 2005 年以部落格的形式開始運營。創辦人 Eric Bahn 用自己的部落格來解答一些關於 GMAT 的問題,同時也為他自己的考試做準備。後來他的部落格越來越有名,人們開始給他發郵件問問題,雖然 Eric 也會回覆他們,但當他每天都會收到 50+ 的郵件時,他意識到可以將這個業務拓展開來,所以他便將部落格換成了論壇形式,讓大家可以相互幫助。 但之後的訪問量一直不是很高,論壇活躍度並不理想,所以他繼續不停地回答使用者在論壇上提出的問題。他想要讓訪問者感到誠意和震驚,於是他盡量確保所有的問題都會在發布一小時之內得到回答。但對於一些未來的MBA 學生,很多都是來自亞洲,所以 Eric 僱用了一位約聘員工,讓他在有問題發表的時候打電話提醒他,這讓 Eric 不得不在半夜起身上網回答問題。這樣持續了一年之後,論壇的流量開始上升並保持穩定,使用者之間也能夠相互解答彼此的疑問。 隨著使用者基數的增加,論壇社群開始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所以 Eric 團隊決定將論壇徹底變為一個社交平台。由於他們中間沒有技術人員,所以他們將開發任務外包出去。最後 Beat the GMAT 靠著僅有的四位全職員工就達到了年收入 100 萬美元的業績,最終在 2012 年被 Hobson 收購。

AngelList

a07 創辦人 Naval Ravikant 和 Babak Nivi 在創立 AngelList 之前已經是比較成功的創業者了。作為一個天使投資者的社交平台,他們在一開始就打造了一個全功能的網站,但發現根本沒有使用者。所以他們決定倒退一步,重新使用 Wufoo 和一些 email 列表打造了一個虛擬社群,他們讓創業者和天使投資人都填寫關於自己公司或是投資的訊息,然後他們以中間人的身份手動幫他們進行對接。 慢慢地當創業者和天使投資人有了一些交流和互動之後,他們才決定推出 AngelList 這個平台,也就差不多是現在這個樣子。Naval 表示:「我們之前一直都是手動在操作,直到我們了解了整個過程是怎樣進行的,我們才將它自動化了」。現在入駐 AngelList 的創業公司已經超過了 1000 家,並且據說 AngelList 的估值現在也已經達到了 1.5 億美元。 所以最終回歸到一點就是:吸引力。如果你是一個不懂技術的創辦人,心中只有一個想法並不能幫你找到合適的技術合夥人,你需要將你的想法變得有吸引力,並且不能是紙上談兵,你需要以 MVP 的形式去嘗試著先開始做起來,這樣才能吸引到技術合夥人。 [本文編譯自:andrewchen.co ]

科技界老兵的 Google Glass 八個月使用心得:這東西註定失敗

Posted: 02 Jan 2014 05:49 PM PST

科技界老兵的 Google Glass 八個月使用心得:這東西註定失敗

large_9003308709 Robert Scoble(照片來源:JD Lasica

先前討論過,儘管「可穿戴裝置」的概念已經炒熱至讓人有點厭煩的地步(他們背負著「智慧型手機之後的下一個大趨勢」、「顛覆生活方式」等巨大期待)然而很大一部分的裝置還處在發展的早期階段,還需努力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其中一個好例子,就是 Google Glass。不久前,WIRED 作者 Mat Honan 在使用 Google Glass 一周年後發表了他對這款裝置愛恨交織的感受,他覺得戴上 Google Glass 有種被旁人認為是「異類」的不適感。

scoble_shower 當初有人問 Robert Scoble 有多愛 Google Glass,洗澡也戴著嗎?上圖就是他的回答 XD

而 Robert Scoble——科技圈名人、Rackspace 創業團隊聯絡官,先前他認為 Google Glass 是自 iPhone 之後最有趣的產品,卻也接力發表了一篇吐槽 Google Glass 的文章。當大家都在展望 2014 的科技新進展,他卻預言 Google Glass 「完蛋了(Doomed)」。身為使用 Google Glass 八個月的科技圈人士,他的吐槽或許有些不準確,但應該比較中肯,同時也很有趣。我們挑選了一些跟大家分享: (人們對 Google Glass)期望太高。這款戴在我臉上的裝置,是我人生中所擁有最具爭議性的產品。而大家都將會把 Google Glass 和蘋果的 iWatch 拿出來一起比較,到那時就會有很多「Google Glass 不流行」的文章出現了。 太難以買到了。由於需要綁定帳號,而且有一個全新的使用者界面,人們需要經過訓練才知道如何使用Google Glass。Robert Scoble 稱,如果你需要花上 1-2 小時在 Best Buy 與 Google 的工作人員學習如何使用這副眼鏡,成本就更高了,這也是 Google Glass 難以成為暢銷產品的原因。 app 數量卻不足。不少開發者為 Google Glass 的產品感到振奮,但其他很多開發者還沒有看出該裝置的市場前景,因此 2014 年為此投入開發的人依然是少數。很多專業開發者對該產品還處在觀望階段,而 Google 卻沒有積極地推廣 app 商店,而是設定不允許廣告內容的奇怪規定,也沒有詳細解釋什麼東西可以允許使用。 電池續航力問題。Robert Scoble 稱,如果用 Google Glass 來錄製影片,電力就只能維持 45 分鐘,而且裝置會持續發熱。 照片的使用流程很糟糕。當你興奮地用 Google Glass 拍了一堆照片,卻不能直接在 iPhone 上看到,需要接上電腦或者在 Wi-Fi 環境下同步。那能否通過 Glass 分享照片?當然可以。那麼照片描述呢?抱歉,在演唱會、球賽這些使用者最想要分享照片的地方,由於環境過於吵雜,語音識別功能容易失效。 缺乏內容過濾機制。Robert Scoble 抱怨,Google Glass 在他站上講台的時候依然給他推送 Twitter 的內容。「為何他不能夠識別人在會議當中?Google Glass 真的需要在不同的環境中推送適宜的東西。」例如在滑雪當中,就應該推送和所在地雪山相關的訊息,而如果在購物場所,則應推送商家相關的折扣券,還有使用者的購物清單。「Google Glass 現在挺笨的,導致各方面的使用體驗都很糟糕。」 售價非常重要。有傳言稱,2014 年 Google Glass 的售價將會在 500 美元以上,Robert Scoble 認為這樣會讓產品賣不掉,除非能把價格壓在大眾接受的 300 美元以下,或者有兩個版本,才能在市場上嶄露頭角。雖然 Robert Scoble 最後又繞回來,稱 Google Glass 相當具有前瞻性,繼續發展的話到了 2020 年或許會不錯,不過最後他還是留下了這樣的評語:
說實話,如果在 2014 年這東西賣 600 美元而且長成這副呆樣(dorky looking),那麼前景將會一片暗淡,因為大眾期待實在是太高了。

Pencil 開箱評測:史上最好用的 iPad 觸控筆

Posted: 02 Jan 2014 05:44 PM PST

Pencil 開箱評測:史上最好用的 iPad 觸控筆

本文轉自〈史上最好用的iPad 手繪觸控筆Pencil 開包評測〉。
在 Pencil 出現之前,我用的是壓感觸控筆 Wacom Creative Stylus(不是Stylus,是 Creatvie Stylus,而是貴的那款)來畫 Paper,現在我毫無疑問的會選擇和 Paper 搭擋的 Pencil ,在沒有見到實物前,我就相信這一點,Pencil 將是史上最好用的 iPad 手繪觸控筆。如今拿到了 Pencil 就更加驗證了我的觀點。 除了 Wacom Creative Stylus 之外,我還用過超過 10 款不同種類型的 iPad 觸控筆,其他的全部都栽了、廢了:有的頭爛了,有的膠開了,有的筆頭的塑膠墊掉了,有的插在耳機孔就丟了,有的還沒用兩天裡面的零件就叮叮噹當響…這些筆的品牌包括很多,包括蘋果店裡賣的 Disney 品牌的,包括 Stylus …價格從幾百到幾千都有。 Wacom 還是不錯。憑藉它在手繪板專業市場的實力,它不會看著市場就被這樣瓜分的。它應該後期還會有進步的。 除此之外,Adobe 也在研究 iPad 觸控筆,有一款結合筆和尺的智慧型觸控筆,原型已經公佈,儘管預計價格要數千甚至上萬,但是還是很令專業設計師期待。 好吧,那我們就看看 Pencil 有何神奇之處! pencil 介紹 Pencil 之前,要首先介紹一下 FiftyThree 這家公司,以及他們出品的一款 iPad App Paper53。這款 App 囊括了包括蘋果年度最佳應用、蘋果設計大獎等在內的各種獎項。 螢幕快照 2014-01-03 上午9.40.26 與各種iPad 繪圖/塗鴉工具相似,Paper 結合了幾款不同功能的畫筆,藉由手指觸控呈現不同的軌跡效果。不同之處,Paper 的設計就是簡潔到極致。舉例:
  • Paper 只有5款畫筆,且沒有粗細調節,調色工具也非常簡單易用。
  • Paper 所有建立新檔、開啓、翻頁、合頁的功能,都只需要最多兩個手指滑動完成,不需要找尋各種複雜的按鈕。Paper 只提供了 3 個最簡單的按鈕:刪除、分享、建立。
如此簡單的工具,卻能創造出非凡的作品,Paper 沒有用複雜的功能綁架使用者的創意。 13.05.08-Paper_Update FiftyThree 一直採用 Paper app 內付費的機制,提供畫筆、色彩等付費套件。兩年前,FiftyThree 開始與一家公司合作,推薦 Pogo 藍牙觸控筆。之後 FiftyThree 又與 Moleskine 合作,提供了 Book 定製印刷服務,將作品提交,即可獲得精美的客製化畫冊。 p04 FiftyThree 的最新產品,就是 Pencil 這款藍牙觸控筆。 官網從 2013 年 11 月開始發售,11 月 20 日左右下訂單,聖誕節前才收到 Pencil 的快遞通知,然後委託朋友在元旦節到來之前拿到。而其實在聖誕節後,官網就已經宣布,胡桃木色的 Pencil 已經完售。 p05 與 Paper 完美融合的 Pencil 的精妙之處在於:

環保外包裝:

全部為環保紙質外包裝。所有品項,全部都裝到了一個筆筒裡,最大限度的節省包裝空間。 s01

外觀設計自然:

兩款筆都採用了完全擬物化的設計,胡桃木款的 Pencil 類似木工鉛筆,石墨黑款的 Pencil 類似畫素描用的碳鉛條。 胡桃木款為木質材料,較輕;石墨黑款為金屬材料,表面有金屬拉絲圖案,手感穩重(我的男性朋友很喜歡)。外觀很乾淨,唯有筆桿上方一處金屬商標,內嵌到木質或金屬的材料裡面,結合處也做的很精細。 s02

藍牙配對:

Paper 軟體內「Kiss to pair」的連接配對方法,提供非常直觀的操作體驗,用筆尖輕按螢幕即可完成配對。 s03

防手掌誤觸:

如一般的書寫一樣,手自然的放在 iPad 螢幕上,依然不會影響 Pencil 的靈敏表現,手掌碰到螢幕也不會破壞畫面,Paper 可以自動忽略手掌觸控。

橡皮擦:

筆尖畫畫,筆頭就是橡皮擦。免去切換的操作,翻轉畫筆的動作,更加自然、擬物。 s04

手指暈染:

當使用Pencil 時,手指再觸控螢幕,就是暈色效果。 s06

低功耗:

Pencil 內置藍牙 4.0BLE 低功耗技術,沒有所謂的開關簡單到拿起即用,而且可以保持一個月續航。

USB 充電:

拔下 Pencil 筆頭,可以直接以 USB 為 Pencil 充電,免去更換電池的煩擾。 s07

配件更換:

橡膠的軟筆頭和頂部的筆擦,均可拔下替換。原包裝提供了一套可更換的橡膠筆頭和筆擦​​。 s08 如果你想擁有這樣一款「神器」,那麼很遺憾的告訴你,目前全世界都在缺貨中。心動不已的讀者來看影片稍微止饑吧!

寶刀未老,「莫博士」Walt Mossberg 創辦「Re/code」再戰科技媒體

Posted: 02 Jan 2014 04:52 PM PST

寶刀未老,「莫博士」Walt Mossberg 創辦「Re/code」再戰科技媒體

recdoe-welcome

《華爾街日報》科技專欄作者、綽號「莫博士」的 Walt Mossberg 在去年 9 月宣布年底結束與老東家的合約。去年 12 月,彭博社引用知情人士的消息稱 Walt Mossberg 已經與 NBC 環球集團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他與 Kara Swisher 離開《華爾街日報》後成立一個新網站。 就在昨天,Walt Mossberg 和 Kara Swisher 發表聯合聲明,稱他們創立一家名為 Revere Digital 的科技公司。Revere Digital 的投資方包括 NBC 環球和溫莎傳媒(Windsor Media)。兩家公司大約持有 Revere Digital 三分之一的股份,其他股份則由 Walt Mossberg 和 Kara Swisher 共同持有。 剛上線的科技網站 Re/code 就是 Revere Digital 旗下的一款產品。Re/code 網羅了原本 AllThingsD 大部分的編輯,包括 John Paczkowski、Ina Fried 以及 Liz Gannes 等多位知名作者。

Re:code-m Re/code 網站

另一款產品則是類似 AllThingsD 大會的 The Code Conference 科技活動。The Code Conference 的舉辦時間和地點與 AllThingsD 大會相同,首屆會議邀請到了 Google 創辦人 Sergey Brin、知名分析師 Mary Meeker 與黑莓新任 CEO 程守宗(John Chen)。英特爾 CEO Brian Krzanich、高通 COO Steve Mollenkopf 等多名科技公司領袖也將出席這項活動。 NBC 環球董事長 Patricia Fili-Krushel 在聲明中說,與 Walt Mossberg 的合作可以讓他們借助科技和數位媒體這兩個管道來拓展他們在矽谷的業務。 而同樣投資 Re/code 的溫莎傳媒 CEO Terry Semel 則表示,他之所以對 Walt Mossberg 和 Kara Swisher 的新專案很感興趣,部分原因在於這是一個「全球性的機遇」。「我認為他們將完成一項創舉,這不一定只在美國發生。」Terry Semel 說,「我們應該想想世界上的其他地方。」 失去 AllThingsD 大部分主力的《華爾街日報》也在昨天上線了最新的科技專欄 WSJD。《華爾街日報》主編 Gerard Baker 說:「我們去年做了一項戰略性決策,準備對科技新聞報導注入大量投資。WSJD 是投資的第一個成果。對讀者來說,沒有什麼話題比科技更重要的了。」現在進入 AllThingsD 網站後會直接轉到 WSJD。 《華爾街日報》還取消了原有的 AllThingsD 大會,他們將啟用最新的「Where the Digital World Connects」大會。新活動將在今年 10 月 27 日 – 10 月 29 日舉行,儘管《華爾街日報》表示活動會「帶來科技領域最優秀和最聰明的玩家」,但現在還沒有列出具體的嘉賓名單。 《紐約時報》的評論認為,剛成立的 Re/code 可能會面臨重重競爭。他們的潛在對手包括成立多年的 TechCrunch、《華爾街日報》記者 Jessica Lessin 剛創立的付費媒體 The Information 以及 Vox Media 旗下的 The Verge。此外,《紐約時報》科技專欄作者 David Pogue 在去年 10 月宣布加盟 Yahoo,將來會負責雅虎的消費電子新聞報導——今年的科技媒體可真是風起雲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