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維基解密創辦人 Julian Assange:現在是民主死於科技戰爭的時代” 與新的 6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維基解密創辦人 Julian Assange:現在是民主死於科技戰爭的時代

Posted: 04 Feb 2016 03:05 AM PST

Wikileaks founder Julian Assange speaks a news conference at the Frontline Club in central LondonPhoto Credit: 路透社

創辦維基解密而聲名大噪的 Julian Assange ,今天在 Twitter 發出聲明若明天聯合國對其訴訟判他敗述,他將於明天(週五)將離開匿藏他 3 年多的厄瓜多駐英大使館,並自行向英國警方投案。

而在他「準備投案」的前幾天,Julian Assange 接受了一場與德國柏林即時視訊的訪談,其談話內容均為圍繞在西方民主國家如何透過科技展現新的權力,以及難民庇護、異文化衝突等議題上。

民主機制正被科技吞食殆盡

Julian Assange 認為目前的民主與社會機制,正受到 Facebook、Google 等巨型矽谷科技公司嚴重威脅。他以自己的生命故事為例,年輕時曾自稱「cypherpunk」(密碼叛客,請注意跟 cyberpunk 有微妙的差異),希望透過科技解碼的力量,讓更多真相浮現於大眾眼前,這也讓他最後成立維基解密。

不過他指出這種青年人對於科技與技術追求的熱情,很容易最終被周遭的文化論述導向到保守的權力結構所吸納,例如現在美國科技菁英對於矽谷的熱烈憧憬,是透過一篇篇「科技創業成功」的矽谷傳奇所構成的,但這些故事卻讓菁英們紛紛投入科技業,並在有意或無意中,創造了「網路控制一切」的時代。他甚至挑明目前科技業界琅琅上口的「智慧城市」與「物聯網」概念,並不是社會真正有巨大需求存在,而是科技業希望由上而下在群眾中獲得更大的控制權所創造的現象。

更嚴重的是,「科技即未來」已成為無法撼動的價值觀

而且現在的公共領域中,並沒有足以與「科技代表未來」這種霸權思想抗衡的思想論述存在。再簡單一點說,社會普遍都相信科技會帶給人們更好的未來,但就是這種論述在資本主義下,助長了科技業控制社會的力道。即使像 cypherpunk 這種反烏托邦的願景,也無法真正具有與之抗衡的力量。我們往往就直接將科技引領社會進步的關心,直接投注在矽谷上,並且藉由風險投資者和媒體記者讓這種價值觀進一步擴散。

他也提醒大家,雖然現在包括維基解密自己在內有許多零散組織試圖跟這種權力結構抗衡,但不足以構成威脅。目前矽谷已經擁有單一公司就可買下整條產業鏈的驚人購買力,像是 Google 日前就購買了包括軍事用途在內,世界上最先進的無人機技術。如果哪天這些權力結構真的投入戰爭呢?別忘了,矽谷一開始就是從海軍研究基地所形成的聚落,至今一直支援戰爭的科技發展。

而現在那隻控制大眾「看不見的手」,很可能已從傳統的五角大廈或白宮中,變成由機器與演算法中所伸出,這些技術被很小的特定集團所掌握,他們揮舞的力量,就是對民主價值觀的冒犯。

Julian Assange 最後給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結論:這種趨勢最壞的結果,就是人們在無時不刻被科技監控的狀況下,有意無意都隨時在進行「自我審查」。Inside 日前也曾對《被科技威脅的未來》作者 Martin Ford 來台進行報導,科技全面取代、控制人類,並且權力被少數科技業菁英全面把持的未來並非危言聳聽,而是社會每個人都該認真審思的一件事。

via:The Shape of Things Blog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不好意思 , 專業當然需要付費!

Posted: 04 Feb 2016 01:47 AM PST

kimiko(Photo Credit:  KIMIKO 粉絲專頁)

原文刊載於 KIMIKO 粉絲專頁,Inside 獲授權轉載。

作者林睿君,藝名 Kimiko,台灣著名的女性舞蹈老師,以姣好的外貌、性感的舞蹈成為台灣電視節目矚目的焦點,因擔任眾多藝人舞蹈暨肢體開發之老師,媒體以「巨星指定的老師」及「舞蹈界的謬思」稱呼。近日來則因熱門舞蹈競賽節目「舞林大道」及「舞力全開」,成為家喻戶曉的舞蹈評審。專長是舞蹈編排暨肢體開發課程,目前擔任廣告肢體指導及多位藝人專屬舞蹈編排暨肢體教師。

常常收到一些來信,內容提及:

「只是想要老師幫忙拿個我們家產品拍個照片或影片,讓我們使用照片當廣告會很難嗎?」

「我們已經提供一個商品交換,為什麼還需要付費用?」

我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這些年來的,我的廣告拍攝工作準備流程,當作回答:

拍照當然不難,但是想拍出有質感,並能在一張照片中自然且清楚傳達訊息又呈現出品牌價值的照片,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這部份,以我自己多年作廣告肢體指導的前置作業内容來作為說明,一般來說會分為以下四個必經階段: 

  1. 當接到一個品牌的邀約時,第一時間,我會麻煩廠商提供此商品的所有相關資料和這個商品在其品牌集團中的廣告定位及方向訴求。再來,我會花上一至二個月的時間,收集這個品牌之前的所有電視廣告及平面廣告的以及廣告相關文宣的露出畫面,並按照年份一一整理。到了這時,就已經大致了解品牌想要傳達的品牌精神和以往呈現的畫面風格。這個階段的工作,都需要沒日沒夜也沒得睡的好幾個星期的時間。
    .
  2. 開始大量的採集各種類型的音樂範例(古典、流行、熱門、地下、人聲、樂團 ⋯⋯ 等,在此不一一列出。反正所有的音樂類型都有被考慮進來當作襯樂參考方向的可能)。而廣告肢體動作和背景音樂音效的關係密不可分,所以這個部份也是我的工作範疇之一。而為了作好這個部分,我的工作室購置了三台 Mac,其中的二台必須維持接近 1T 的音樂容量(我必需擁有美國,日本,亞洲地區的 iTunes 帳號,還有接近上千張的音樂 CD 專輯。因為我的個人原則是只購買也只支持使用正版音樂。)

    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尋找出可能適合品牌廣告風格的音樂範例。然後再經過無數的開會討論,和廣告公司及廠商一起訂出廣告襯樂方向後,交由專業音樂製作團隊開始製作那其實只會播出短短 15 --- 20 幾秒的廣告背景襯樂。(再一次清楚說明,每一支廣告我都得先自費購買 300 --- 500 美金不等的音樂來後製處理,因為開會時需要實際呈現出我腦袋中想要表達的畫面成果,這部份無法紙上談兵。但是實際使用的音樂版權和創作內容一定是經由其他專業製作團隊處理,這個部分是另一塊專業了,在此不深談。)

  3. 接下來就進行最重要的一個階段,開始設計廣告的肢體動作。由於每一個表演者的優點和特質都不相同,(不管是明星、舞者、模特兒、素人⋯等)同樣的動作,在不同的人的身上會呈現出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每個人對動作的掌握速度也有快有慢,如何在短時間內讓演出者進入狀況,精確的呈現出導演想要的畫面動作,是最困難的一個部分,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品牌會希望自己和它牌的廣告內容重疊。我知道,看到這兒,很多人已經一頭霧水。接下來,就讓我以飲品廣告來舉例說明吧。

    在一個電視廣告中,主角該如何自然表現出,拿起瓶身喝了就會快樂的開心樣子?而這個畫面中應該只有一個人?還是三個人?還是很多人才能營造出有朝氣的快樂氛圍?

    在同一個畫面中,每個人手抬的高度、指尖抓瓶身的位置,為什麼需要經過設計和調整?因為在特定畫面,特定格數下,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小差異,會決定一個商品在觀眾心中所留下的印象。

    由於毎個演出者表演能力也不盡相同,要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將他的肢體動作調整到最佳狀態,(這個最佳狀態是指:同時達到讓演出者本身作起來自然又討喜,其經紀公司也覺得符合他的個人形象,然後導演和廣告公司及廠商滿意也適合產品定位,這樣無敵難達到的一個大家都 OK 的狀態!)

    都寫到這兒,最可怕的部分才正要開始來!

    廣告拍攝現場溝通和指導的速度要非常的精準而明確,因為拍攝廣告當下的毎一秒都代表著錢錢錢在燒,時間就是金錢在這時候的感覺額外深刻。所以,現場只要任何人,拖延了任何一個環節,就是又一筆數十到數百萬的額外巨大金錢損失!

    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下,(其實是製片壓力最大)每一個動作我都必須事先設計好至少十個不同版本,提供給導演選擇,再依據分鏡腳本,現場狀況斟酌改變 & 調整動作。一般來說一支廣告,事前就必須設計好上千個動作來備用,對於我來說其實是家常便飯的一件事,所以最高紀錄中,我曾經為了一支國際大廣告,幾乎吃不下飯,根本沒有辦法睡覺的整整連續三天都待在片廠工作。而這當然不包括拍攝前長達三個多月的前置作業準備時間(累的不是只有我,因為導演 + 所有團隊也都壓力大到沒有人想要休息。)

  4. 接下來要聊到廣告平面形象拍攝環節了,先說個題外話。私下的我,其實不是個喜愛拍照的人。(我知道你們一定不相信 haha。)

    會開始大量的拍照的原因,起初,是為了做好這個肢體設計工作,原本私底下不太拍照的我,硬是強迫自己養成每天一定都要拍上上千張照片的習慣,拍照完將照片一一整理,再一一列出差異性。

    而就因為經歷過這個可怕的自我練習階段(一開始可怕的照片太多 ⋯⋯ 連我自己都不想要多看一眼說⋯⋯唉) 我才能清楚的掌握擺姿勢時的每個訣竅,也才會擁有同理心,能夠理解別人在擺出姿勢時的那個感受那份心情,並清楚的傳達動作要領給表演者。(偷偷告訴大家,這也是我當初會開 FB 粉專的原因啦,不然這麽多張自己的照片,還真不知道有沒有人想看,只好强迫大家看了,羞~)

    言歸正傳,平面拍攝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部份,可能是因為現場的氣氛通常會輕鬆一些,然後攝影師通常都很有型又風趣(喂~)而且平面攝影棚大都在市區內,外送及探班食物通常源源不絕。(好⋯⋯我離題了⋯⋯)

    Anyway,因為平面拍攝時所面臨的挑戰,比較不像動態拍攝現場那麼多,也比較不會有那麼多臨時狀況需要臨場反應,這個時候的我,會先指導演出者一些熱身動作(因為好看的 pose 都不太符合人體工學,所以 warm up 是很重要的)再來,就是視攝影師事前所準備的道具,配合服裝、髮型、化妝的成果作出最後的動作調整,這時候的現場氣氛就會開始嚴肅一些了。舉例來說,同樣的一個 pose,腳尖的擺放方向是會影響腿的視覺長度的,而同樣一個姿勢如果擺了太久太多次,最後拍出來的效果也一定不好看。我的工作職責就是,預先設計出讓代言人拍起來好看,又能不著痕跡的自然帶入商品的各種 pose。這部份的事前溝通也很重要,我之所以在現場可以帥氣的下指令呈現出各種氣定神閒的樣子,都是因為拍照前已經歷過十數次的開會討論,清楚知道所有要拍出的照片 size、產品大小位置、廣告文宣圖相露出模式⋯⋯等。一個廣告的成形就是必須通過這些過程,而這些必經過程,看著廣告時的大家其實不會有機會接觸,但是並不代表它不存在!(請不要在内心 os 說:幹嘛這樣麻煩?修一修,貼一貼不就好了⋯⋯有差嗎?這樣隨便說出口的一句話,對所有專業人士來說,都是一個響亮的大巴掌,會讓我們傷心氣餒到不行的⋯⋯所以,請別說!謝謝。)

    一口氣寫到這兒,相信大家的眼睛也有點累了(我的食指也好酸~甩)。我想說的是,任何一個作品,其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和熱情都是不容小覷的。集結了許多專業人士與專業團隊的力量,而這些專業人士在做很多事時可以呈現「看起來」輕鬆愉快的原因,不是因為這些事情真的輕鬆簡單,而是因為多年下來,長期不斷的重複專注作好同一件事的付出所換來的。這些自我投資的代價不菲,付出的時間金錢無法估計,可能大到努力了一輩子都回收不了。可是,就算自知回收不了,我們還是會為了「專業」這二個字繼續為難自己,逼迫自己進步。

所以,能不能別再對我們說:

「為什麼隨便拍張照還要費用?」

「不是本來就會拍照還要這麼計較?」

「照片借用一下就好那有這麼麻煩?」

 這些所謂讓人不想面對 & 不知如何處理的麻煩事能獲得解決的方式,都是基於所有專業人士在背後努力的把關與付出所換來的。

 你想要的不麻煩,是因為有我們的不怕麻煩,把你的麻煩當成自己的麻煩在面對處理。結果之所以輕鬆愉快,是因為我們的專業技能可以讓你不需要去面對這些麻煩。

看不到的,不代表不存在! 

我知道很多人只是不理解我們的工作內容,不是不想要尊重專業。而誤會,往往來自於不瞭解。所以,我決定花一些時間來寫出我平常時的工作內容,也謝謝願意花時間看完文章的每一位朋友。

希望,我們可以學習彼此尊重。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知道專業的價值。

謝謝。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小編看過來!Instagram 測試新功能,讓你切換帳號免登出

Posted: 04 Feb 2016 12:26 AM PST

instagram 1(Photo Credit: )

 

根據 The Next Web,應眾多使用者要求, Instagram 開始在 iOS 上小規模測試多帳號切換功能。此舉對於需要管理官方帳號的管理人員來說,大大提高了方便性。

instagram 2(Photo Credit: femsplain via Instagram)

根據 Latergramme,有許多網友紛紛表示現在他們可以在不登出的情況下,切換多個帳號。

多帳號功能尚未對所有用戶開放,未來可能會慢慢推出,目前大概只是針對 iOS 的做了一些測試,而 Asndroid 的測試早就展開,而且根據 Android Police,在 7.12.0 版本上都能用得到,若使用 beta 版 Instagram 的用戶已經可以使用多帳號功能了。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這是病毒不是更新!Google 幫你揪出偽裝詐騙廣告

Posted: 03 Feb 2016 11:41 PM PST

warning flash.png(Photo Credit: Google Blog)

今天 Google 在官方部落格宣布, 現在 Google 的安全瀏覽將會在偵測到網頁內有欺騙或誤導性的廣告時,警告使用者。Google 會偵測可疑的嵌入內容。

像是騙你下載不想要的軟體,會偷竊個資的廣告出現時,Googwatle 便會警告「你將要進入可疑網站。」

SBWarnBlur.jpg(Photo Credit: Google Blog)

 

你可能看過假裝成下載鈕的廣告,或是騙你系統需要更新、你的電腦中毒之類的圖片。

download.png(Photo Credit: Google Blog)

Google 表示會引發警告的內容,包括任何試圖「透過行為、視覺或感覺偽裝成可信任的對象」,或是「騙你做一些只會對信任對象做的事。」

warning.png(Photo Credit: Google Blog)

這項功能包含在 Google 安全瀏覽的專案裡,在 11 月的更新後,安全瀏覽已經開始為可疑內容提出警告,並且在 Chrome 中為預設開啟功能。

如果你是網站管理者,而你的網站持續出現含有可疑內容的警告,請先檢查網站內有沒有欺騙性內容,並向 Google 搜尋提報。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urAD 是如何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讓年營業額成長六倍?

Posted: 03 Feb 2016 11:27 PM PST

IMG_0423▲ 圖為 urAD 優愛德五位創辦人,由左至右依序為商務開發部總監張天豪、媒體企劃部總監姚皓倫、共同創辦人劉至剛、資料科學部總監顏明哲、研發部總監劉詩彥。

數位行銷圈的人最近可能經常聽到或看到「urAD 優愛德」的消息,但大家對於這家成立不到兩年,員工人數一路從 10 人成長到 70 多人、公司為此搬家搬過兩次,去年的年營業額相較於前年成長了六倍,今年更預估還會成長兩倍的數位廣告公司,肯定充滿了好奇。到底這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核心業務是什麼?成長快速的關鍵又在哪裡呢?

urAD 只有五位創辦人,沒有天使

urAD 背後沒有投資人,靠的全是五位創辦人,而我們就是一家只想把廣告成效優化做到最好的技術公司!

沒有其他業務,公司包括商務開發、資料科學、業務、研發、媒體企劃、行銷公關、管理、美術設計八個部門,全部七十幾人都只努力做好「廣告成效優化」這件事,受訪的共同創辦人,同時也是商務部總監的張天豪強調。

他說,urAD 最早的誕生,除了他和劉詩彥兩人是對於網路技術 Know-How 知之甚稔,更另外結合了顏明哲、劉至剛、姚皓倫三位本身對於廣告產業,尤其是媒體購買這塊充滿熱情和專業的專家。而在他們五人的分工合作下,urAD 才得以在 2014 年五月正式成立。

而他主要負責商務開發部;姚皓倫負責有關媒體企劃、優化廣告投放精準度;劉至剛專責公司業務;劉詩彥帶領研發部門,負責平台開發等工作;顏明哲則帶領資料科學部,作為銜接研發與企劃之間的橋樑。

目前,公司主要客戶群則包括遊戲商(像是大宇資訊、英屬維京群島商樂透遊戲公司等)、品牌商、垂直型電商和大型廣告、媒體代理商(像是奧美、貝立德、實力媒體等)以及中小企業。

urAD 活用數據分析,成為公司成長關鍵

近幾年,國內數位廣告市場興起,多家業者皆主打廣告精準投放和高廣告成效,urAD 最能獲取客戶信任的關鍵在哪?

張天豪特別以兩個部分進行說明。他說,其實不管如何,客戶最在意的,總歸一句——就是他們有關數位廣告的問題能不能被解決,而以此核心延伸,urAD 為此自行開發自己的廣告追蹤系統,再加上他們透過成為 Google Partner、從 Facebook API 取得的資料,以及所代理的第三方行動追蹤服務公司 AppsFlyer,還有成為全球最大行動工具開發商雪豹科技的全球首位數位廣告合作夥伴等,都讓 urAD 比起一般單純操作廣告系統的公司,所能掌握和獲取的資料更加大量、多元。

而資料數據的多元,所帶來的好處是,假設他們曾經操作過同屬於三國類型的遊戲廣告,今天一旦遊戲客戶上門,他們就能綜合過往操作的結果,快速找出適合該客戶的目標族群進行廣告的投放。urAD 不會侷限在單一客戶的資料裡,他們活用手上的所有資料,以此進行分析,藉此幫客戶找出最精準的目標顧客。

這與同業最大的差異在,許多同行往往僅專注於自己手上所擁有的數據,可能有的代理商專做 Ad Network,就會專注在自己的廣告平台上的資料,有人專做 Facebook,就會專注在 Facebook 平台上資料的收集和分析,但 urAD 做的,則是收集所有不同管道上的數據後,再進一步進行分析。

另外,若以資料分析解讀這塊來看,即便現在每家代理商都朝著「如何在對的時間投放廣告給對的人」的方向而努力,但 urAD 除了素材文案的效益分析,還會把客戶旗下所有管道像是網站、 App 等加入,進行綜合性的評估和效益分析。

公司起步最大挑戰——國際資源難取得

一家成長快速的新創公司,最令大家值得學習的,莫過於他們如何面對困難、擁抱挫折。

urAD 只遇過挑戰,沒碰過困難。

對張天豪來說,公司成立至今,他說自己看到的是一個個的挑戰,不是困難。而其中一個最讓他特別有感的是——「難以取得國際型的資源」。

他表示,公司剛起步時,不僅默默無聞,再加上廣告預算不足,無論他們做出多少努力,寫出去的業務合作信件,往往落得石沈大海的下場。再不然,也有業者回覆要求,一個合作的行銷活動,起跳價兩萬美金,讓他們只能看著苦笑,畢竟台灣要有一個月兩萬美金的行銷活動預算根本天方夜譚。

對此,urAD 自去年開始,便積極參與國際型展會,努力向海外當地的數位媒體、客戶介紹自己,他們參與過的展會包括像是美國 E3 電玩展、東京電玩展、新加坡 Tech Asia、上海電玩展 ChinaJoy、韓國的 G-Star、GMGC 等。

而經過一年多來勤跑二十多場的努力,urAD 獲得了包括中國泰奇互動、日本 DeNA、韓國 Com2uS 等合作夥伴,逐漸開啟了自家公司的知名度和業務管道。

除此之外,他們遇到的挑戰還包括台灣法令落後,使得 urAD 以帳務面相對來說,顯得競爭力低落,以及客戶在數位廣告認知與技術能力的不足等,而所有的這些問題雖非在一夕之間就能夠被解決殆盡,但張天豪相信,這些挑戰在他們的努力之下,最終都將會被克服,這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談及 urAD 2016 年發展的最大重點,張天豪說,他們把目標放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和海外電商的開發。

其實早在去年下半年 urAD 就已經悄悄在中國市場展開佈局,張天豪表示,就他所知,他們有許多中國客戶因市場飽和,所以正積極擴展跨境電商,而這恰好是他們很好的利基點,因為 urAD 的強項就包括全媒體佈局。

在東南亞市場這塊,目前他們正在著手進行的,是為當地的客戶做教育訓練,因為當地屬於較早期的市場,許多客戶對於廣告系統的了解並不深。

數位廣告的接下來:數位影音、免下載試玩、DPA

在農曆年節前,urAD 面對台灣的廣告主們,有沒有什麼特別想說什麼?

張天豪說,其實台灣的廣告主都蠻勇於嘗試數位廣告的,唯一可惜的是,大家都容易有錯誤的想像,認為錢一投下去,就應該要立刻看到成效,但行銷需要的是長期且多元的投資,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影響力。

至於,今年度他看好什麼樣的廣告形式或技術會有比較好的發展呢?張天豪認為不外乎就是近來熱烈討論的數位影音廣告(Video Ads)、免下載試玩(try before you buy)和 DPA(Dynamic Product Ads )動態產品廣告,但他也提醒廣告主,流行不是重點,「成效」才是數位行銷真正的關鍵!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鴻夏戀好事已近? NHK表示夏普決定給鴻海優先談判權

Posted: 03 Feb 2016 10:00 PM PST

sharp(Photo Credit: AFP)

原文刊登於鉅亨網,Inside 獲授權轉載。

日本媒體 NHK 稍早報導指出,夏普 (6753-JP) 計畫要接受鴻海 (2317-TW) 提出的收購計畫,夏普股價一度大漲 26%,但夏普隨即聲明表示,目前公司還沒有對財務重整作出確切的決議。

彭博社報導,目前據傳夏普將會提供鴻海優先談判權,鴻海提出的收購價格超過 7000 億日元,遠大於日本官股基金 INCJ 提出的 3000 億日元,目前鴻海也並未對此報導作出任何回應。

若此筆收購案成真,鴻海將會獲得全球最大的手機及平板電腦液晶螢幕生產者的控制權,這對於致力於打造鴻海成為全球最大電子零組件供應商的董事長郭台銘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步。

鴻海與夏普之間的交易攻防已經進行數年,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希望能夠直接併購夏普,然而日本政府支持的 INCJ 也非常積極地爭取,希望能將日本的技術留在國內。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固若金湯!MIT 發表「完美防駭」RFID 晶片

Posted: 03 Feb 2016 09:01 PM PST

MIT-RFID-Chip_0Photo Credit: MIT News

報導本文出自 MIT News《Hack-proof RFID chips》,作者 Larry Hardesty。Inside 依其網路轉載政策,編譯刊出。

麻省理工學院和德州儀器公司的研究人員昨天發表一種新型無線射頻辨識(RFID)晶片,並號稱有幾乎不可能被入侵的防駭能力。

根據該晶片論文的原作者 Chiraag Juvekar 表示,這款晶片是專為防護跨頻道攻擊(side-channel attack)所設計。簡單來說跨頻道攻擊是指並非從密碼之演算法本身漏洞,而是從該裝置的物理性資訊(例如定時資訊,功耗,電磁波甚至到聲音)用來破壞系統。

因此這種新型防駭 RFID 晶片防止跨頻道攻擊的手法之一,就是每次傳遞資訊時隨機生成一組新密碼,而中央伺服器也會運行同樣的密碼產生器,再由 RFID 掃描機核對交易時間,回傳給中央伺服器檢查傳遞資訊是否正確。其實該原理就很像目前已被廣泛在行動支付的憑證化(Tokenization)技術。

不過光是這樣還是很容易被「電源干擾」攻擊手法破解,裝置在改成新密碼前只要電流一斷就無法改變密碼,而後攻擊者就可以用進行上千次的跨頻道攻擊來嘗試破解。由於 RFID 晶片並沒有自己搭載電源,就很容易從電源下手受到這種攻擊。因此 MIT 的研究人員使用兩個途徑來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是實際裝上電源,讓晶片不會突然斷電,第二則是讓晶片即使失去電流的情形下,依然可以記憶新密碼。

為此他們採用一種特殊的鐵電晶體(Ferroelectric crystals)材料來製作新的 RFID 晶片。導入這種材料後,資訊不但藉由電力變化儲存在鐵電晶體材質本身中,它甚至自己就擁有足夠的蓄電能力來防止電源干擾攻擊。目前德州儀器已經開始廣泛運用這種材質在其產品上。

德州儀器的 CTO Ahmad Bahai 也表示這種具高安全性,卻又低成本低功耗的新晶片將會是推動未來萬物聯網時代的重要一步。之前駭客已將攻擊重心放在 Uber、PayPal 甚至 Netflix 等各項網路帳號軟體資訊,而非信用卡帳號這種與硬體連結資料的趨勢,其實也反映以硬體為主的防護技術正更加完善。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 MIT News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