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全球玩家瘋玩、台廠朝氣蓬勃” 與新的 9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全球玩家瘋玩、台廠朝氣蓬勃

Posted: 16 Feb 2015 02:43 AM PST

全球玩家瘋玩、台廠朝氣蓬勃

作者尚清林,本文出自財訊 470 期,Inside 獲授權轉載。

App Store去年10大賣座應用程式,9個是遊戲;在台灣,Android用戶中,超過7成玩遊戲。手遊大戰,透過最貴的廣告正式開戰。其中,也蘊藏無數的投資機會。

商機上兆元 遊戲股就是旺

在最後20秒,年僅24歲的菜鳥巴特勒不可思議的抄截,終結海鷹隊二連霸美夢,最終愛國者以28比24分,奪下一五年超級盃冠軍……」。

電視直播畫面不斷重播著歷史上最神奇的冠軍戰逆轉秀,酒吧裡球迷們狂野般的嘶吼著,這就是永遠讓人血脈僨張的NFL(美式足球)超級盃。

財力雄厚 砸錢買最貴廣告

今年超級盃估計至少有1.2億人次收看轉播,30秒的廣告要價450萬美元,正因為是全球最貴的廣告,總長也僅有2100秒,不凡身價也成為電視圈、廣告業的指標。而今年,新增業態的廣告得主讓人覺得意外而特別。

「從3D效果動畫震撼登場,雙方人馬殺聲隆隆,在鏡頭緩緩拉遠,只見到被譽為史上最強老爸的大明星連恩尼遜,埋著頭專注看著手機的動畫場面。」這一刻謎底終於揭曉,哇!原來是去年大賺18億美元的《Clash of Clans》手機遊戲。

據USA Today《今日美國》報導,時代真的不同了,顯然手遊廠商對營收相當有自信,才有本事花費千萬美元買廣告,展現資本實力雄厚,這是其他產業不敢做的事。

小資本的手遊公司敢花大筆廣告預算,別以為這只是老美的風格,現在只要你打開電視機,一到了廣告時間,見到了歌手蔡依林代言手遊廣告,緊接著霹靂布袋戲也化身手遊英雄,從新聞台、電影台到綜藝台,手遊廣告無所不在。

「眼尖的民眾早已發現,平日搭公車、捷運時,最顯眼的地方,幾乎都是最萌、最華麗的手遊廣告。」數字科技總經理吳聰賢指出,由於遊戲生命期短,如何在最短期間內出現最大效應,遊戲廠商選擇用鋪天蓋地的廣告手法,背後都有強而有力的營收作為後盾。

最具有創意的手遊公司,選擇用最傳統、花最多錢的方式登廣告,看似非常衝突,但也形成一股強迫閱聽大眾全面接受的聲勢。

中國積極併購 搶食大商機

1月底剛結束的台北電玩展,儘管寒流來襲、陰雨綿綿,但五天展覽的總參展人數突破43萬人次,再度刷新13年來新高紀綠,展場中人氣超旺的《神魔之塔》,依舊被人潮擠得水洩不通。

從人氣不難看出手遊商機實在太誘人,根據市調機構NewZoo估計,全球遊戲市場產值由2014年的752億美元,預估一五年將增至919億美元,其中,行動遊戲占比3成,達300億美元左右,超越主機遊戲的264億美元,正式躍居主流地位。

從蘋果App Store公布的資料顯示,一四年10大最賣座應用程式,9個是遊戲,只有一個是非遊戲應用程式。數據顯示,手遊為App Store貢獻75%收入,答案很明顯了,手遊大餅自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在台灣情況亦是如此,台北電腦公會經理吳文榮表示,一三年台灣遊戲市場453億元,一四年增加至506億元,最重要的成長力道就是來自手遊。吳文榮還透漏,據調查台灣Android用戶中,超過7成在玩遊戲,充分顯現出手遊市場的盛況了。

全球最瘋手遊的中國市場,成長速度驚人。根據《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去年中國遊戲產業產值首度破千億元人民幣,達到1144億元,相較前一年成長37.7%,其中,手機遊戲產值首度超越網頁遊戲。

不僅如此,中國手遊市場自去年開始進軍海外市場。報告指出,中國手遊出口增長幅度達366.39%,達12.73億美元,其中,去年騰訊大手筆以5億美元購韓國CJ Games,以及騰訊、盛大、完美世界等遊戲廠商海外併購動作頻頻,今年這股力道將持續。

畢竟,中國手遊市場競爭激烈,國際市場相較於中國,不僅玩家付費意願及付費金額都高出許多,且競爭性相對較小。這也讓台灣、日本、南韓等手遊下載及收入排名較高的地區,都和中國廠商有密切合作關係。

手遊當靠山 騰訊股價飆高

至於中國手遊熱潮的最大受益者莫過於中國行動通訊龍頭廠商騰訊,據摩根大通1月最新報告指出,對股價已改寫分拆後新高的騰訊,持續發出買進評等,認為未來還有3成漲幅,目標價調升至160港元。

關鍵就在於占了半數營收的手遊,未來將成為廣告收入的重要來源。摩根大通認為,擁有微信的騰訊是中國社交網代表,未來兩三年,行動廣告將貢獻騰訊很大的利潤,從這角度觀察,現在騰訊的本益比和 Google、Facebook 相比,仍有很大成長空間。

「看似前景一片大好的手遊市場,股價卻不給力。」負責文創產業的中加創投黃俊凱博士,用中國慣用語回應著。

檢視中國手遊股表現,1月才好不容易在香港IPO(首次公開發行)的手遊股藍港互動,上市首日就遭到破發窘境,同樣是才剛在香港IPO的飛魚科技,也一路走跌,至於去年初大放異彩的IGG、雲遊、博雅互動等,最近都重重回檔。

再拿第一批遠赴美國那斯達克(Nasdaq)掛牌上市的老牌遊戲廠,第九城市在去年跌幅超過兩成,暢遊跌幅10%以上,完美世界跌幅6%,但去年那斯達克指數大漲15%,直逼歷史新高。

「躺著就能掙錢的時代已經過去。」黃俊凱指出,全球手遊市場競爭激烈,遊戲種類大同小異,如何做出差異化成為各家努力的方向,否則遊戲本身的黏著度太低,很難吸引到玩家。

手遊廠商另一個大敵就是生命週期太短,還記得風靡一時的《Candy Crush》,現在還剩多少人在玩?如何在幾個月內爭取最大效應,這艱難任務考驗著資本額不大的手遊廠商。

簡單來說,就是不斷被新產品給替換了,遊戲機被網遊給取代了,網遊被手遊給搶走了,現在在中國統統被微信一站化服務給包了。因此,當騰訊大好之際,卻成為所有中國手遊廠商的噩夢。

相較於中國手遊市場有騰訊這超級怪物在前面擋著,資本額多數不到百億元的台灣手遊廠商,就顯得生氣勃勃。

兩岸手遊攜手 前景很美好

去年股價表現亮眼漲幅超過一倍的樂陞,最近更因併購老字號糕點品牌一之鄉,再度受到市場關注。其實,回歸到遊戲本業上,樂陞過去一年動作頻頻,除了去年首季花30億元、間接投資全球最大行動休閒遊戲平台Tiny Piece9成股權,得以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沒多久時間,樂陞又再花五十億元,取得中國手遊分發、聯運及管理平台的Tongbu股權;去年底再攜手台灣遊戲橘子合資成立手遊營運平台瘋糖數位,全力衝刺手遊商機。

樂陞一連串出招,都獲得資本市場認同,帶動股價大漲一倍。至於國內遊戲龍頭廠智冠,股價雖未如樂陞亮麗,但近來卻接連拿下手遊超級大作,帶動營運動起來。

法人指出,遊戲展上人氣最旺的《神魔之塔》,以及三個月內就衝上App Store及Google Play下載冠軍的 《刀塔傳奇》,皆由智冠代理,這兩款手遊也是台灣唯2單月營收破億元的行動手遊,由於目前後端金流服務及點數儲值都和智冠配合,預估這將帶動智冠業績至少旺到寒假旺季結束。

此外,智冠與文創產業霹靂合作開發手遊《霹靂江湖》,此款擁有台灣本土文化背景的手遊,自去年底上架以來,短短2個月,在App應用程式的下載量已超過100萬,估計累計營收逼近2億元,這不只為智冠加分,連霹靂布袋戲現在都沾上手遊光環,股價熱了起來。

就如一五年亞太遊戲高峰會上,智冠董事長王俊博、樂陞董事長許金龍、宇峻奧汀總經理劉信、CMGE中國手遊資深副總裁胡震宇、上海駿夢網絡科技執行長許斌等兩岸遊戲老闆所言,兩岸手遊業相互合作截長補短,手遊產業未來的想像力將無限大。

大神工程師教你怎麼練就「coding 速度快、bug 數量少」的境界

Posted: 16 Feb 2015 02:41 AM PST

大神工程師教你怎麼練就「coding 速度快、bug 數量少」的境界

本文轉自合作媒體伯樂在線,英文原出處 Quora

有網友在 Quora 提問,如何把自己訓練得「coding 速度快,Bug 數量少」?下面是 Glyn Williams 精彩的回覆。

三個工程師被要求穿過一片田地,到達另一側的房子。

菜鳥工程師目測了一下之間很短的距離,說:「不遠!我只要十分鐘。」

資深工程師看了一眼田地,想了一會,說:「我應該能在一天內過去。」 菜鳥工程師很驚訝。

大神工程師看了一眼田地,說:「看起來要十分鐘,但我覺得十五分鐘應該夠了。」 資深工程師冷笑了一聲。

菜鳥工程師出發了,但只過了一會,地雷爆炸了,炸出了巨大的洞。這下他必須偏移預定的路線,原路返回,反复嘗試穿過田地。最後他花了兩天到達目的地,到的時候顫顫發抖,還受了傷。

資深工程師一出發就匍匐前進,仔細地拍打地面,尋找地雷,只有在安全的時候才前進。他在一天的時間內小心謹慎地緩慢爬過了這片地,只觸發了幾個地雷。

大神工程師出發之後徑直穿過了田地,十分果斷。他只用了十分鐘就到了另一邊。

「你是怎麼做到的?」 另外兩個人問道,「那些地雷怎麼沒有傷到你?」

「很簡單,」 他回答道,「 我最初就沒有埋地雷。」

當我們遇到我們(或其他人)給自己埋下的邏輯炸彈,寫程式會變得很困難。我們天天在編寫邏輯炸彈。它們就在地表下靜靜地待著,等著爆炸。一旦爆炸,通常就帶來不可預測的嚴重後果。

隨著新的程式模組被加入到專案中,專案的複雜度會上升。這種上升不是線性的,而是呈某種指數形式。

工程師的精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所以這種爆炸式增長的複雜度最終會淹沒工程師。你的大腦最終會不堪重負,這是一個轉折點。

這就是炸彈開始爆炸的時刻。有各種各樣的炸彈:在遍歷時修改數組,數組下標偶爾變成負數,另一個線程在你的函數執行的起點和終點中間改變對象的狀態。轟,轟,轟……

我認為最快捷可靠的程式設計需要培養一種避免這些問題的風格。

編寫明確表達行為的程式。選擇有意義、準確、無歧義的符號名字。嚴格執行命名方案,不要用不同的單詞描述同一個事物。

如果有,採用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不要為速度優化,而是為可讀性和透明度優化。

如果你在最初編寫程式時沒有註意可重用性,不要欺騙自己相信程式可以很神奇地被重用。相反,應該從一種情形著手,保持程式的具體性。如果值得修改程式讓它一般化,那麼應該做好徹底重寫的準備。

另外一種回答:

網友 William Emmanuel Yu 言簡意賅的寫了兩行,你懂的。

要投資 Google 還是蘋果,聽聽 PayPal 共同創辦人 Peter Thiel 怎麼說

Posted: 16 Feb 2015 02:27 AM PST

要投資 Google 還是蘋果,聽聽 PayPal 共同創辦人 Peter Thiel 怎麼說

今天下午,PayPal 共同創辦人、《從 0 到 1》作者 Peter Thiel 來台發表演講,演講中他談到了書中前段的內容,包含從 0 到 1 的意涵、關於競爭的迷思,以及他那著名的問題:「有什麼是你跟其他人有不同看法,但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事實上,演講的大部分內容各位讀者可以參考這篇 〈【從0到1】Paypal 創辦人:失敗者才去競爭,成功企業走的是壟斷之路〉,或是買書來看。

不過 Peter Thiel 的確在問答時間回答了幾個我們覺得有趣的問題。

其中一題是「Google 跟蘋果,你比較願意投資誰?」

Peter Thiel 首先提到自己不會投資上市公司。但他還是就 Google 與蘋果之間的差異闡述了他的想法。

Peter Thiel 認為,許多當初打著科技的旗號起家的企業,最終都成了反科技的公司,例如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這家創立於 1920 年代的企業一開始是科技公司,但是到了 1970、1980 年代,卻忙著抵擋來自德國的競爭對手,成為一家反科技的公司(更不用提他們對於電動車的態度)。另一個例子是微軟,1980、1990 年代的微軟是一家科技公司,到了 2015 年,他們的作業系統還是在桌上型電腦運作著,他們的世界沒有改變。

對 Google 和 Apple,兩邊面臨了相同的問題,他們要對抗對手的入侵,Google 做搜尋、蘋果賣 iPhone,這些都已經很久沒變了。

Peter Thiel 提到,1985 年蘋果趕走了賈伯斯,執行長史考利以為桌上型電腦不會再有什麼創新,於是又開始把電腦當糖水來賣。後來賈伯斯回歸後,iMac、iPod、iPhone、iPad 接連推出,一直到賈伯斯在 2011 年過世,這段期間蘋果變得很穩定,股價一直漲。Peter Thiel 認為,今日的蘋果,有點像是當初 1985年時的蘋果,但是卻不斷地在變化,並且保有最重要的元素——品牌。Peter Thiel 認為蘋果的手機業務還是可以很持久的。

但是 Google 今日在歐洲則面臨了微軟過去在美國面臨的反壟斷壓力。Peter Thiel 比較了Google 與蘋果的定價策略、利潤率等等,最後他說:「可能還是(傾向投資)蘋果多一些。」

「但我不會投資。」Peter Thiel 不忘再補充一句。

媒體的困境不在技術,而在商業模式

另外,主持人也問及媒體產業的問題,Peter Thiel 指出,媒體的挑戰不在技術,而在商業模式。他直指,很多媒體圈工作者都不明白他們所面臨的系統性問題,而執著於「我們不懂怎麼做網站,所以很難在數位時代中生存」的迴圈之中,事實上,做出一個新聞網站不難,如何從中獲利才是需要深思的地方。

Peter Thiel 說,媒體曾經「壟斷(monoply)」市場,獨佔廣告收入,就像電信、瓦斯等民生事業一樣,定價權掌握在自己手上,「所以媒體是個好工作」。他所認識的主流報業朋友曾經問道,「我們很懷念過去,該怎麼奪回這種壟斷權」,媒體一直錯誤認知自己的工作價值在於「製造有創意的內容」,廣告收入便會源源不絕,但是這個模式已被網路破壞。

此外,他對優秀記者現在竟也必須抽時間在 Twitter 上與網友互動、或者製作好笑(silly)的影音抱持懷疑的態度,Peter Thiel 說,媒體這樣做就是把自己置放到與網路上數百萬業餘者在網路上製造的長尾效應競爭狀態,言下之意,他並不認為當前流行的「多功」會是媒體產業的解答。

他說,很多媒體搞不清楚狀況,把自己鎖在「不嫻熟技術」的假議題之中,而非發想新的商業模式。

PayPal 共同創辦人 Peter Thiel 給你 300 萬創業,條件是你得輟學!

Posted: 15 Feb 2015 07:59 PM PST

PayPal 共同創辦人 Peter Thiel 給你 300 萬創業,條件是你得輟學!

去年六月,平均 18.4 歲的 20 個少男少女分別得到十萬美金,讓他們輟學去改變世界,他們是 Thiel Fellow。

17 歲到 20 歲不等的這 20 個人中,各個是身懷絕技,有人是 WWDC 的 Apple Design Award 得獎者,有人創造了一個生化手套,還有人正嘗試終結癌症。他們從 MIT、Harvard 或 Stanford 輟學,加入 Thiel Fellowship 獎學金計畫,究竟是什麼,能讓這些天才少年們選擇從一流菁英大學輟學?

十萬美元的輟學獎學金

Thiel Fellowship 是一個專為 20 歲以下的年輕人設計的獎學金1,由矽谷資深創投家 Peter Thiel 在 2010 提出,目的在給有潛力的青年做出突破性創新的機會,但任何 Thiel Fellowship 的受獎者都必須輟學才能正式進入這個計畫。Thiel Fellowship 在每年年初從申請者中挑選出 20 到 25 位的青年,進行為期兩年的計畫,其中除了十萬美元的獎學金,受獎人也會得到其他相關的資源,如人際關係拓展、顧問諮詢和結合上百位科學家和企業家社群的指導,另外還有參加定期工作坊和被稱為「科技圈的模聯Thiel Foundation Summits 等的相關機會。
▼WIRED 紀錄片 Teen Technorati

Thiel Fellowshipt 每年的申請競爭都極為激烈,來自各地的申請者必須經過嚴苛的審查篩選,最後挑出 40 位參加決賽,WIRED 在去年推出了一系列的短片,紀錄去年的決賽歷程,決賽內容包含了著名的「電梯簡報」和與矽谷業界投資客會談等讓參賽者表現專業能力的機會。WIRED 的紀錄片 Teen Technorati 紀錄了 2014 年 Thiel Fellowship 的決賽經過。

「有些點子是等不及的」

今年的 Fellowship 中有生化手套製造公司 IntentSense 共同創辦人的 Stanford 休學生 Adithya Ganesh、Apple Design Award 得獎人 Ishaan Gulrajani、小學六年級就開始寫網頁賺錢的 Lucy Guo 和從 14 歲就開始研究癌症的 Thomas Hunt。自 2011 年開辦以來,Thiel Fellowship 每年的受獎人都是各自領域的精英,FastCompany 報導介紹了第一屆的受獎人

在第一屆的受獎人中後續發展成功的不在少數,James Proud 在 9 歲時自學開發網頁,在 12 歲時開始為可口可樂及環球音樂等知名廠商製作網頁,高中畢業後,Proud 直接進入 Fellowship,並在期間創立現場音樂會情報平台 GigLocator;在 2012 年,當 Proud 完成了 Fellowship,他馬上以數十萬美金的價格將其賣出,之後,Proud 成立 Hello,並於去年在 Kickstarter 上為他們的第一個產品——睡眠追蹤器 Sense——募到超過 200 萬美金

Dale Stephens 的童年都在「校外自學(Unschooling)2」,在進入大學一個學期後輟學,隨後進入 Thiel Fellowship,在 Fellowship 期間,他創立了 Uncollege,推廣除了大學等正規學制以外的學習方式,並每年舉辦 「Gap Year」 計畫,提供一整年的職業訓練以及實習機會;2013 年,他寫了一本關於自學的書「Hacking Your Education」。

14 歲便進入 MIT 進行老化相關疾病研究的神童 Laura Deming,在進入 Thiel Fellowship 後決定成為一名創投,加入老化疾病相關研究創投公司 The Longevity Fund 並成為合夥人,目標用更創新的方式推動相關科學發展。

除了第一屆受獎人外,之後幾屆的受獎人也有許多突出的人物,如去年剛離開 Fellowship 的 Noor Siddiqui 創立了 Remedy,藉由穿戴裝置或行動裝置,提供醫護人員快速診斷的工具

2013 年進入 Fellowship 的 James Schuler 在 10 歲創立第一間公司,在 16 歲時自學寫程式推出多款 iPhone 程式與遊戲,高三那年,他共同成立 Eligible,並開發了一款醫療保險價格計算程式,之後他再童童成立了政治候選人及非營利組織募資平台 FundElevator.com,進入 Fellowship 後,他共同成立了 Atlas Card,一個以 BitCoin 為主的金融卡。

同是 2013 年進入 Fellowship,Zachary Hamed 不同於其他受獎人是大學輟學生的地方是,他在 17 歲便拿到 Harvard 電腦科學學位,並在多間矽谷公司實習後,和朋友共同創立專投資哈佛學生的創投公司 Rough Draft Ventures,並投資了至少 30 間新創公司;進入 Fellowship 後,他創立了軟體公司 Bowery,並在去年得到超過 150 萬美金的投資
▼紀錄片「20 Under 20」紀錄首屆 Fellow 在進入計畫、計畫期間和計劃之後的生活

Chris Rueth: Fellowship Complete (Episode 3 of 3) from The Thiel Fellowship on Vimeo.

誰是這個 Thiel ?


你或許會好奇,Thiel Fellowship 背後的冠名推動者 Peter Thiel 到底是誰,Peter Thiel 在 1992 年畢業於 Stanford 法學院,並在 1998 年共同創辦了 PayPal,PayPal 後來與 Elon Musk 的 X.com 合併,並陸續雇用了多位之後在矽谷闖盪出一番名聲的企業家,後稱「PayPal 幫(PayPal Mafia)」,四年後,eBay 以 15 億美元收購 PayPal。2004 年,Thiel 天使投資了草創之初的Facebook,並加入其董事且取得 10.2% 的股份。除了 Facebook,Thiel 也是許多新創公司的早期投資者,例如美食評論網 Yelp、商業社群網站 LinkedIn和社群問答網站 Quora 等。目前,身價 22 億美元的 Thiel 依然持續透過多間創投公司挹注新創公司,並在 2013 年,被 TechCrunch 獲選為年度創投。
▼PayPal 幫

同時 Thiel 非常重視科學或教育,除 Thiel Fellowship 外,經由 Thiel Foundation,他陸續投資且舉辦了對抗老化以及對海洋資源利用的研究,另外,他還成立了 Breakout Labs,旨在提供贊助金給過於激進或前瞻的科學研究。在 2012 年,Thiel 在 Stanford 開了一堂創業課程「CS 183: Startup」,並在去年九月推出以其為中心的書「從零到一(Zero to One)」,Thiel 將於下週二、三(2/16、2/17)來台演講

Thiel 在 WikipediaCrunchBaseForbes 400

教育革命?

從 2010 年 Peter Thiel 宣布 Thiel Fellowship 以來,這項計畫便飽受爭議,而到這幾年這個辯論仍持續進行中。Chronicle 追蹤報導了第一屆的 Thiel Fellow
們,其中有些成功有些失敗,而之後幾屆的許多人依然在進行實習工作,而未來依然是不定數,雖然 Thiel Fellowship 受到許多學術界的批評,不過也有人認為,就算這不能大規模革新教育制度,但這至少已經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大眾正視它,並且激勵年輕人走在學校傳統方式以外的道路來追逐改變世界的夢想。

美國的教育體制在近幾年受到非常激烈的討論,台灣的教育制度也一直都是一項的熱門話題,你有什麼想法呢?評論告訴我們!

延伸閱讀:


  1. 傳統上,在英文裡面 Scholarship 和 Fellowship 都是獎學金,但 Scholarship 比較注重學生生活需求或基本開銷,Fellowship 較指提供學生進行某項計畫的獎學金,許多 Fellowship 也提供金錢以外的協助。
  2. 校外自學(Unschooling)指的是以非傳統的方式,讓學習者自主學習感興趣的事物學習的一種自學模式。

flyingV發表2014年募資紀錄,總募資金額超過1.1億新台幣!

Posted: 14 Feb 2015 12:27 AM PST

flyingV發表2014年募資紀錄,總募資金額超過1.1億新台幣!


國內群眾募資平台 FlyingV 於今日發表 2014 年度報告,報告指出,去年flyingV總共募集了超過一億元以上的贊助金額,較2013年成長三倍,更有將近八萬人共同參與,這個數字也比2013年多了兩倍以上。提案數量的部份,在今年更是暴增到523件,其中成功達標的有238個專案。

2014年可以說是台灣群眾募資真正被大眾所認識的一年,由於太陽花學運的關係,flyingV在318期間流量創下新高,相關的政治募集事件,前十名中即占據了五名,也讓平台上其他類別的募資專案因此獲得大量曝光。去年共有112個專案募集了超過原本門檻的2倍資金。

在2014年,flyingV除了協助許多募資計劃之外,也群聚社會正義的力量,以「《集資廣告》台灣,這次妳一定要撐下去」來說,該專案成為台灣首次由民眾自發性購買國外報紙廣告的提案,史上規模最大的立委罷免運動「割闌尾計劃」則創下flyingV最多贊助人數的記錄。這些社會類型的專案透過flyingV平台發聲,開啟公民覺醒序幕,也讓每份看似微薄的力量聚沙成塔,傳遍每個角落。

除了社會類型專案,「沃草」、「OVO電視盒」、「新聞e論壇」等專案為媒體界改革的反應之聲,公益性質的「南迴基金會」和「白色的力量」則使更多人看見不同面向的台灣,改革,可以說是2014年flyingV的代名詞。

把各個專案類別細分來看的話,社會文化類別的募資案件不僅在總募資金額、參與人次甚至成功率上都有較佳的表件,但值得一提的是,音樂影視類平均獲得的單筆贊助高達2336元,48%的成功率也排名第二。flyingV於日前亦推出專屬音樂群募功能FreeBird,以莉高露為FreeBird第一個專案,上線不到48小時就突破35萬的目標金額。

同時間,flying 也表示將在 2015 年底推出Venue展演空間,預計將會是一個結合酒吧、音樂展演、沙龍活動的複合式空間。

即時通大頭照太呆板?Smile 讓你傳送「: )」的時候順便笑一個!

Posted: 13 Feb 2015 02:36 AM PST

即時通大頭照太呆板?Smile 讓你傳送「: )」的時候順便笑一個!

如果您已經玩膩貼圖,又不喜歡視訊,或許過年期間可以玩玩看「Smile」這個由台灣團隊開發的即時通 app,傳訊息的同時可以用手機的前置鏡頭錄影一起送出。

Smile 的註冊很簡單,輸入完 ID 與密碼即完成註冊,接著再拍個頭像就可以開始用囉。

不過大家很快就會遇到一個問題:我的朋友哪裡來?

Smile 可以透過各種形式發送好友邀請,例如 Email 或 Facebook,但是並沒有常見的輸入通訊錄、社群網站帳號等快速加入朋友或是立刻找到使用 Smile 的朋友。

Smile 的使用方介面如下,輸入欄位左側是可以切換前後鏡頭的錄影區,會在使用者輸入文字或是長按右上邊表情符號時開始錄影,之後連同文字一起送出。而點擊聯絡人頁面上方的笑臉可以快速進入「Story」影片錄製介面。

總是需要微笑

作為一個主要功能是傳遞訊息的 app,Smile 的策略在這邊與一般即時通訊 app 有非常大的不同,不過共同創辦人之一的馮彥文在 Product Hunt 上回答問題時提到,Smile 並不想要成為另外一個 iMessage 或是 WhatsApp,Smile 希望能夠創造出一個使用情境:大部份的情況下都用 iMessage 溝通,但仍會想要與朋友用一下 Smile,因為那樣的體驗更加親近,也更加有趣。

正如 Product Hunt 創辦人 Ryan Hoover 所指出,Smile 的互動方一開始很有趣,但使用者未必會想要在打字的時候被錄影,這樣只會讓人減少溝通的意願。

不過 Smile 背後的公司「Zaoo」兩位創辦人馮彥文(@tempofeng)跟李紹剛(@wraecca)都是圈子裡的熟面孔,前者上一個新創公司做的正是全球使用者破千萬的即時通 app「Cubie」,而李紹剛則是原型製作工具「POP」app 母公司 WOOMOOO 的共同創辦人。馮彥文說,Smile 是他跟李紹剛的「學習專案」,兩人正在開發其他功能,或許大家可以期待 Smile 之後的變化。

智商160的「婉君」導師––翟本喬: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喜歡偷學!

Posted: 13 Feb 2015 01:12 AM PST

智商160的「婉君」導師––翟本喬: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喜歡偷學!

作者李宜儒,本文出自財訊 470 期,Inside 獲授權轉載。

從一名科技人,一夕之間躍為政府高官的網路導師,智商160的翟本喬說,「無論與任何人相處,我想的都是如何從他身上學到東西?」

一頭飄逸的長髮,是和沛科技總經理翟本喬給外界最鮮明的標識。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九合一選戰過後,這一位特立獨行的科技人,突然一躍成為廣受矚目的網路名人,行政院更力邀他為政府官員上網路課,讓滿堂的政府高官乖乖坐在底下,安靜的聽他暢所欲言。

面對台下主掌政府機器的高官,翟本喬環顧四周,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今天講的內容,一定是你們不想聽的,但我就是要你們聽這些話,如果講你們想聽的,那就不用我來了!」

「我不認為我是一個天才!」外界常以「天才」形容智商160的翟本喬,但令人驚訝的是,翟本喬本人卻不那麼認為。「我覺得別人和我沒有不同,只是處理某些事情上有差別而已,」翟本喬說,「我的確做的事很多、很快,但我在和任何人相處時,我都會想著一件事:我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只問對錯 不問立場

不斷地從別人身上學習,正是翟本喬成為別人眼中「天才」的關鍵。有一次翟本喬去某中學資優班演講,台下一位學生提問,其他學生程度不好,反而拖累聰明的學生,這該怎麼辦?面對這個問題,翟本喬眼光掃了一下所有台下的學生,不疾不徐地回答,「聰明的人可以從別人身上學到東西,只有笨蛋才沒有辦法從別人身上學到東西,如果一個人開始瞧不起別人,那就表示,其實他沒有那麼聰明,」這就是翟本喬對於天才的看法。

天才和笨蛋的分野,只在有沒有學習改進的意願,在翟本喬心裡,這是衡量對錯的唯一一把尺,而不是立場。

訪問當天,翟本喬會議不斷,因為前一個會議延誤,一進會議室翟本喬向記者說聲抱歉,隨即就打開筆電,暢談他對政府的建言。回想之前上課的心得,翟本喬頓了一下,「政府願意聽、願意學,就是好事,但如果只是想聽他們想聽的話,那就沒有意義。」

儘管翟本喬常站在批評政府的那一邊,但是支持政府的言論,翟本喬也不是沒有發表過,「之前交通部出來打Uber(叫車軟體),我就支持啊!這是我第一次百分之百站在政府這一邊!」翟本喬甚至還在個人臉書上發文,要求公司員工搭乘Uber不得報帳,以實際行動抵制Uber。

開誠布公 唯快不破

雖然不認為自己是天才,但翟本喬也坦承自己反應的確很快。最近常被政府單位請去開會的翟本喬,常常在會議上一聽到問題就回應說,「這樣做就可以啦!」迅速的反應往往讓與會官員有一種「對啊!我們怎麼沒想到」的茅塞頓開之感,這也是翟本喬建議政府與民眾溝通的重點──快速反應,公開資訊。

就連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要求政府部門不好的官網要打掉重練,翟本喬也忍不住提出建言,「把資料公開讓民間去做,一定會比政府好,政府只要提供獎金就好,就不用擔心圖利的問題。」

從事IT產業多年,翟本喬深知民間力量的強大,資訊流通愈來愈快,人民雖然不一定愈來愈聰明,但一定愈來愈大聲,隨之對於訊息的反應時間也愈來愈縮短。翟本喬順了一下頭髮說,政府即時反饋的速度,必須跟著愈來愈快,如果數小時甚至數分鐘內就回應的話,負面消息就不會傳那麼廣,而且愈傳愈錯。

不過,一位跟翟本喬經常接觸的事務官私下透露,翟本喬上課的東西其實官員也都知道,但礙於科層體制,事情得層層往上報,問題要即時反映,實在有難度。但這位事務官也指出,現在政府官員都開始重視,第一時間就要把事情說清楚。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同樣擔任行政院網路講師、台北市長柯文哲選戰網路操盤手之一的王景弘的看法也跟翟本喬一樣,對行政體系而言,一定要「快」,提早做好準備、主動思考。對於翟本喬、王景弘這群善用網路的先鋒來說,他們的一席話,的確給笨重如大象般的政府,一記當頭棒喝。

台大數學系的訓練讓翟本喬深刻體認到,數據的重要性,尤其是公開資料。「等到數字公布,網路也就不會再炒作,因為網民已經知道真相了,」翟本喬以自己因媒體誤解發文,點名媒體更正就在媒體總部發雞排,說明即時反應的重要。

鴻海集團 搶著入股

「更重要的是,如果政府做到open data(公開資料),一開始就有人看到正確的東西,甚至主動幫你傳正確的消息,這就是開放政府,也是我給政府官員上課的主軸。」翟本喬簡單的做了一個總結。

某種程度上,翟本喬的確身體力行「公開資料」的想法。身為網路名人,翟本喬除了在臉書上發表針貶時事的文章外,也不吝於分享生活大小事,與網友互動已經是翟本喬幾乎每天的活動,不管是他的寶貝兒子「翟小兔」的生活趣事、自己生活的糗事,充分透露出翟本喬親和的一面。

現在身為一個創業家,翟本喬當然要為公司成敗負責到底,不過翟本喬也曾發文,點出很多問題的解決關鍵不在科技,而在制度。翟本喬回想,自己第一篇最廣為流傳的文章,就是「不是你自己擁有的公司, 憑什麼要你用責任制?」

相較於科技人多從技術角度談事情,翟本喬想事情多是從制度出發。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個人特色,其實很大的原因來自於翟本喬的大哥翟本瑞。擔任大學社會學教授的翟本瑞,是翟本喬成長路程的指標,「我自己興趣廣,什麼書都看,因為我大哥的關係,我會去多想一些人文社會的問題,包括制度面,而不是只有科技面。」翟本喬這樣分析了自己與其他科技人的不同。

成立還不到兩年的和沛科技,是翟本喬在雲端領域的心血結晶,而深受谷歌(Google)企業文化影響的翟本喬,在管理上則是標準的美式作風。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翟本喬沒有自己的辦公室,辦公桌就跟其他同仁在一起,那些科技公司高階主管的豪華派頭,在翟本喬身上都看不到。

一四年9月,和沛獲得鴻海集團旗下鴻揚創投、鴻佰科技共入股40%。翟本喬托著腮幫子對記者說,引入鴻海投資,當然有綜效考量,因為鴻海是硬體專長,和沛的強項在軟體技術,可以搭配鴻海的硬體一起銷售,和沛也可以針對鴻海需求設計專用軟體。

擴大版圖 展望國際

「很多人說,鴻海做通路沒成功、想投資夏普也沒成功。不過郭台銘做這些事情,背後都有策略性的目的,或許生意沒成功,但是得到了其他的東西,沒有在裡面的人是看不出來的。」翟本喬想的,依然是如何從別人身上學到東西。

雖然有鴻海這個大集團撐腰,但和沛辦公室依然在當初創業的地方,44名員工的辦公桌椅,把40、50坪的空間擠得滿滿的,整間辦公室除了電腦設備,其他的擺設就只有一塊白板,上面寫的是人員出缺勤紀錄。和沛完全沒有因為獲得大集團的注資就亂花錢,就像翟本喬一樣,總是一件襯衫搭配牛仔褲,乾乾淨淨、簡簡單單。

辦公室看似簡單,但仍然沒有局限翟本喬進軍國際的雄心。近來知名度增加了,外部投資人也陸續出現。翟本喬挺起身子,語氣堅定地說,「要站上國際舞台的話,必須有國外的大公司投資;譬如,如果英特爾投資,即使投資金額不大,但也表示技術至少已和英特爾是同等級。」

上天賜予翟本喬一顆聰明的腦袋,讓他擁有比平常人更多的機會,但要掌握住機會,直到闖出一番事業與名聲,到頭來還是得靠翟本喬不斷地學習和努力,無愧這個「天才」封號。

一名中國工程師在矽谷的求職全攻略

Posted: 13 Feb 2015 12:54 AM PST

一名中國工程師在矽谷的求職全攻略

本文轉自虎嗅網。作者董飛,大學就讀中國南開大學,畢業後於中國新創公司酷迅工作,而後前往杜克大學進修碩士學位,畢業後先後在美國 Linkedin 與 Coursera 擔任工程師。本文為他分享自己在美國矽谷的求職經驗。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查看他的 LinkedIn 連結,他的知乎也提供很多相關心得。

大家好,我是來自矽谷的董飛,應國內朋友邀請,很高興跟大家交流一下美國大數據工程師的面試攻略。

個人介紹

先做一個自我介紹,本科南開大學畢業後,加入了一個創業公司 kuxun(酷迅機票),做即時資訊檢索,後來進入百度基礎架構組,搭建了 Baidu App Engine 的早期版本,隨後去 Duke 大學留學,在攻讀碩士期間,做跟 Hadoop 大數據相關的研究專案 Starfish,之後在 Amazon EC2 部門實習,了解它們的內部架構,畢業後加入 Linkedin,做廣告組的架構,涉及 Hadoop 優化,Data Pipeline, Offline/Online, 即時系統。最新是在 Coursera 從事數據工程師工作。

在多年工作中,除了對技術的不懈追求,也積累了大量的面試經驗,從國內的一線網路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奇虎、人人,到美國一線公司 Facebook、Google、Linkedin、Twitter、Amazon ,到熱門 Startup、Uber、Pinterest、Airbnb、Box、Dropbox、Snapchat、Houzz,拿到 10+ offer,並且在 Linkedin 期間也面試過 100+ 候選人,參與面試題制定,樂於分享並幫助很多人成功求職,實現目標。

矽谷高科技公司介紹

我們看一下這張矽谷地圖,它坐落於美國加州,從聖荷西到舊金山的狹長地帶,中間是 San francisco bay,簡稱灣區。它的由來是這邊有電腦核心處理器中離不開的矽,30 年來,矽谷就發展成為無數技術性創業公司的搖籃。在 20 多年前,這裡就有很多硬體公司成功上市,如 Intel、Oracle、Apple、Cisco。10 年前,網路的興起,造就了 Yahoo、Google、Ebay 的神奇。而如今 Tesla、Facebook、Twitter、Linkedin 正扶搖直上,成為美股高科技股的領頭羊。這些公司的市值從幾十 billion 到幾百 billion,PE 從負數到上千,瘋狂的估值背後也改變了世界。

如果說矽谷成功是有原因的,我覺得有兩點:

一方面,地理位置是得天獨厚吸引大量人才,這裡有 Stanford 和加州州立高校提供智力庫的支持,在矽谷可以看到來自全世界的最聰明的人,中國、印度人、猶太人是構成這些工程師的主力。雖然國內做技術自嘲為碼農,但在矽谷成為一個優秀工程師還是收穫頗豐的。

另一方面,創業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史丹佛大學有個說法——空氣中都飄揚中創業的味道,一些早期員工通過上市套現又積累經驗成了天使投資,Y Combinator、各種技術 Forum、Meetup 、創業導師等都很活躍。資本的力量功不可沒,早年 VC 通過投資、收購、上市放大形成一個雪球效應。大家總喜歡問什麼是 next big thing,哪一個是下一個 Facebook,下一個 Musk,根據統計 10 年能成就一個千億以上的公司,目前這個進程正在縮短。

我就拿 Linkedin 作為例子,介紹高科技公司(FLG)是什麼樣子。它是成立於 2003 年的職業社群網站,在 10 年的發展中,也不是一下子爆發的,目前有 3 億的全球使用者,雖然跟 Facebook、Google 10 億+使用者沒法比,但是它有很好的護城河,使用者定位高端精準,單位價值高。這張照片中左邊這位是創辦人 Reid Hoffman,是 Paypal 黑幫成員,在矽谷也是呼風喚雨的大佬,目前是董事和投資人。中間這位是 CEO Jeff,2013 年被 Glassdoor 評為最佳 CEO,作為職業經理人,成功幫助 linkedin 高速成長,他最喜歡提到 transformation,希望我們每個員工能挑戰自我,在各自崗位上進化。

Linkedin 提供了員工很好的福利,有號稱灣區最佳的免費食堂,每個月一次的 In day、Hack day,幫助員工內部創業的 Incumbator 計劃。它特點是數據驅動的開發產品,比如 「People you may know」、「Job you may be interested」。我做過 Sponroed Ads 都是需要很強數據背景和資料科學家的支持。它的商業模式也很獨特,有 3 個屬性:針對公司的招募服務、針對廣告商的市場服務、針對個人的訂閱服務,還有最新 Sales Solution,因為這麼多可能性,成為華爾街的寵兒。

矽谷最新的創業動向

說矽谷,除了那些已經成功的大公司,不得不說一下現在最新的創業動向,這些代表了未來下一個 FLG。我總結了一些領域和代表公司:雲端運算(Box, Dropbox)、大數據(Cloudera)、消費網路(Pinterest)、健康(Fitbit)、通訊(Snapchat)、支付(Square)、生活(Uber)。

這裡是華爾街網站更新的最新融資規模,比如 Uber 就達到 180 億美金的估值,我當時拿到 Offer 沒去,還是覺得很瘋狂,如果細看這張表,大家可以看到矽谷(藍色)尤其是舊金山它們的融資規模遠遠大於其他地區,還是地理決定論。而在國內的兩家小米,京東都是在北京,而最近大家看到一些泡沫論,說什麼阿里巴巴上市是否美股到頂,經緯 VC 創辦人也提醒我們泡沫的風險,我無法判斷。如果能參與到下一波浪潮裡面去是很過癮的。我推薦大家去看看《浪潮之巔》、《奇點臨近》,我還是很期待未來 20 年的技術革命。

大數據相關技術

我個人熱愛大數據,在矽谷這也是大家津津樂道的,有個笑話:大數據就像青少年的性,每個人都說得頭頭是道,卻沒人真的知道該怎麼做(big data is like teenage sex: everyone talks about it, nobody really knows how to do it.)其實大家還是興趣驅動就好,不要那麼功利,大數據技術涉及太多,平常工作中也是慢慢積累,有無數的坑和技術細節需要克服。並不是說那個技術最熱就要用哪個,如果你用不好,你的壓力很大的,舉個例子,你用某個開源數據庫,發現它偶爾有數據丟失怎麼辦,如果這是線上服務,你不斷收到報警,這時候你當時選用它的優點 scalable,容錯性都沒意義了。

接著說大數據,這裡面 Hadoop 作為產業標準,我面過的除了 Google、微軟不用,幾乎所有的公司都在用,建議大家利用這個機會。這裡面有三巨頭,Cloudera 是老牌 Hadoop 諮詢公司,Hadoop 的創辦人做 CTO,Hortonworks 也是很多 Hadoop 的 committee,MapR 是提出 hdfs 的 erasure 編碼方式高效而著名,它們都是融了巨資,模式也很像,先推出社群免費版,但有個商業版提供更好的管理。而今年出現一匹黑馬 Spark,簡單說就是記憶體級別的計算,比 Hadoop 框架裡能節約 IO,利用快取、能適應批次處理、迭代、江河運算(stream computing)。

這裡看一下它的生態系統,如何學 Hadoop 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要理解學習它的 Core 系統,HDFS, MapReduce、Common,在外圍有無數的系統工具方便開發,我個人用過的是 Avro 作為數據格式,Zookeeper 作為選主的高可靠性的組件,Solr 作為搜尋接口,Pig 搭建工作流,Hive 數據倉庫查詢,Oozie 管理工作流,HBase 作為 KV 分佈式存儲,Mahout 數據挖掘的庫,Cassandra nosql 數據庫。我建議初學的考慮 Chinahadoop 的課程。

而 Hadoop 本身也是個進化過程,幾年前 0.19 版本,到 0.20、0.23 分流成 Yarn 架構,最後進化成 Hadoop2.0, Hadoop1.0 和 2.0 它們的界面和組件是完全不同的,但總體上 Hadoop 2.0 是趨勢,因為它有 Yarn 這樣分離的資源管理平台,可以以插件的方式開發上面的 Application,解放了生產力,而像 Spark,Storm 這些新型處理器也是支持 Hadoop 2.0 的。

這裡是 Hortonworks 它們提出來的社群版本架構,可以說標準的製定者,一流的公司製定標準,其他的公司一般用只能用它們提供的穩定版,沒有多少話語權。但從事大數據,並不見得是要去這些制定標準的公司,大量的應用也是非常考驗架構的靈活性,並且能看到實際的產品,很有成就感。

說到 2014 年最紅的,還是要看 Spark。已經開了 2 屆 Spark 大會,上千人的規模,無數人對比 Hadoop 100 倍的性能提升而興奮。這裡說它的背景是誕生於 Berkeley 的 Amplab,它們有個很有名的 BDAS(Berkeley Data Analytics Stack),目前 Spark 已經成為 Apache 的頂級專案。去年這個實驗室的教授跟學生出去成立 Databricks 公司,拉到兩輪上千萬的投資,有人問 Spark 是 Hadoop 的終結者嗎?我看 2014 年 Spark 大會上,所有的 Hadoop 大佬公司都是鼎力支持,像 Cloudrea 甚至放棄 Impala 的一線支持而轉變成 Spark。

如果這麼發展下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它裡面用到 Scala 是一種函數式語言。裡面的組件也很多,有 Shark 支持 SQL 類似 Hive,有 Spark Streaming、MLlib、Graphx、SparkR、BlinkDB。它的核心數據結構是 RDD,可以跑在各種分佈式系統上。總體上是個包容性+侵略性的系統。我個人也很看好它們的發展。

我在 Linkedin 做過一些大數據的廣告系統,我就簡單提一些我學到的。

  1. Linkedin 有特有的開源數據系統,包括 Voldermort (分佈式 KV 存儲), Kafka (分佈式實時消息隊列),Espresso (基於 mysql 的海量存儲),Databus(數據變化捕捉),可以查看 linkedin.com
  2. Lambda 架構,離線使用 Hadoop 做 pipeline,near online 做高效聚合,提供混合式架構,達到實時和一致性的妥協。
  3. Kafka 在 linkedin 起奠基作用,一方面所有實時 tracking 都是通過它,另一方面 data bridge,比如圖中通過 kafka 可以實現數據的無縫銜接,否則很難想像每個數據源異構系統,它們的通信將是 n^2 級別的複雜度。
  4. 分佈式並不酷,如果考慮到高可靠性,強一致性而數據量並不是想像的大,不見得要使用;否則自討苦吃。盡量使用成熟的,可靠的,例如 MySQL、Memcached

求職經驗

根據我的求職經驗,我給出幾點建議:

如果面試的話,我先看他們的經驗是不是 match,對應屆生看有沒有實習經歷,如果你在 Google、Linkedin 實習,絕對加分,學校當然也需要,比如我們招人 UC Berkeley 機會是大一些。

我看過很多簡歷,不推薦用 .doc 格式,因為在不同系統中排版不一樣。簡歷也不要寫太長,不是真強者就不超過 2 頁。盡量突出你的技能如何匹配公司的職位,比如這個公司都是用 C++,你上面都沒 C++,是不太合適。我也很不喜歡看到精通,如果你這樣寫,就很容易引起麻煩,最好寫多少年經驗,對具體技術的掌握。

面試當然需要準備,但到底是事倍功半,還是事倍功半。我建議把你的經歷精選 1、2 個準備熟練,包括如何團隊分工、技術細節、遇到困難、如何克服。不要貪多,就把你現在用的東西準備好,沒人關心你 5 年前幹啥的。

社交很重要,最簡單是去招募會就可以跟人認識,如果你在網路多利用有些網路招募網站,如 dice、indeed,你還要巧妙利用 Linkedin,加入高級帳號,可以查看有些校友的資源,發站內信,透過關係比你網上瞎投效率要高很多。

如何找到面試題?

網上有很多資源,比如 Glassdoor 是個匿名發佈網站,經常有面試題,有些技術論壇 Stackoverflow、Careercup 也會有很多參考題。

如何知道一些可靠的公司?

可以看你知道的強者都選擇去哪些公司,如果名氣不大,可以去流量排名上去看他處於什麼地位,如果沒有上市,可以看它的融資規模,還可以從 Linkedin 看它的員工是否優秀。

什麼時候才知道準備好面試?

  • 演算法是否過關,是否能寫出遞歸和動規;
  • Coding 是否過關,是否能在 IDE 中寫出 Bug Free;
  • Design 是否過關,是否能給出 Tradeoff;
  • 專案經歷整理,能夠流利說出架構、難點、自己的貢獻;
  • 加分項:Github、Blog、參與 Open source。

如何回答行為面試問題?

比如你有沒有過失敗的經歷,如果你老闆給你不喜歡的任務怎麼辦,你想像中成為什麼樣的人。這裡一方面可以結合自身精力,另一方面多關注公司的介紹頁面,包括公司創辦人背景、企業文化、招募的要求。這些都是可以提前做好功課,盡量體現出來你的熱情、負責、勤奮等優秀品質。

如何拿到美國工作簽證?

要來美國工作,一般是要求 H1B 的身份,是有雇主向勞工局提出申請 Sponsorship,根據現在的形式,每年的名額都是一搶而空,那麼這樣就需要抽籤決定。在 4 月 1 日之前提出申請,4 月 1 日之後開始抽籤,如果是在美國獲取碩士以上的學位,可以有優先級,抽取機率更高,而根據 2014 年情況,普通的抽中機率是 50 %。

如果沒有抽中,如果是美國有碩士學位,可以使用 OPT 照樣工作,並且可以省社會安全稅。而如果是海外的,只能等來年在抽。像 Google、FB 這種全球性公司,他們也會提供其他國家辦公室的機會,然後比如工作一年後再通過 L1 或者 H1B 繼續到美國工作。另外如果你抽中名額,在跳槽期間是可以 transfer 而不需要依賴名額,每 3 年可以續一次,最多 6 年。如果 H1B 期間申請綠卡,還是可以延長的。

面試流程

如果你拿到面試機會,下面的流程是先電話面試,對於工程師,演算法 coding 基本功是必須的。還是準備好你的小白板,根據面試官的題給出思路和程式,說起來容易,但就是那 10 多行的程式,80% 以上的人都掛了。

然後就是 onsite,美國公司為了體現人才為先,都會來一次 onsite,如果是遠程過來,報銷機票、車費、酒店、吃飯,聽起來也是免費旅遊的機會。但 onsite 也不容易,基本上 4-6 輪,每輪 45min 到 1 小時,也會讓你挑戰極限的,經常是頭痛欲裂,我最狠的一次 10 天面 7 家 onsite,連續飛,連續面,真是折磨。

他們都考察什麼呢,簡單說是你到底聰不聰明,是否經過工程訓練,是否能夠合作。整體分成 3 塊,一類是技術問題,比如演算法、系統經驗;一類是交流能力,你個人經驗、興趣;一類是人資喜歡問的行為面試,比如你有沒有過失敗的經歷,如果你老闆給你不喜歡的任務怎麼辦,你想像中成為什麼樣的人。

面試準備

技術面試這裡面涉及面也挺廣。看似簡單的 coding 不見得能過關,不信,你寫個字符串查找,我不需要你知道 KMP,就是暴力解法,可是 90% 的人都掛在這道題上面。算法方面,常見的 hashtable、heap、trie。系統設計也是很多同學害怕的,很多人說我沒設計過那些系統。

如果大家演算法都過關,系統設計就能繼續篩選,體現出來你的層次。還要一些很隨機的問題,數學上的概率組合,Linux 的常見命令都有可能觸及。

我這裡列出考察 Hadoop 的一些基本問題,都比較簡單,大家 Google 一下,知乎(中國社群問答網站)上也有我的詳細題目。

對於演算法,是考察的重中之重,我總結了一些高頻率題目,同樣參見我的知乎。

這兩道題是我真實中被問道的,雖然不是常規,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其中求面積的,是 Apple 當時問的,同學們能在 15min 內演算出來嗎?

選擇工作

假設你經歷過面試的考驗,拿到 offer,下面就要面對如何選擇的問題。在考慮 offer 之前,先對公司做個研究,比如這公司是什麼規模?產品是什麼?Glassdoor 員工如何評價的?你的職位你喜歡嗎?這就跟選學校一樣,如果選錯了,也是需要走很多彎路。

我個人的參考是,首先這公司是不是處於上升階段,產品是否有愛,團隊強不強,學不學得到東西。對公司分類,Hortonworks 這種是純技術性的,主要客群為企業,可能沒多少人知道;而 Uber 是大眾消費性,很多朋友都用過。現在的熱點是行動網路,大家也可以多考慮這一塊。

大家都很關心矽谷公司的待遇福利,這邊我也做個介紹,待遇分成基礎工資,根據 Glassdoor 排名,大概在每年 10 萬 -- 20 萬美金,矽谷目前也是水漲船高,獎金有些大公司有(Google、 FB 15% - 20%)。如果是上市公司,會給限制性股票,分 3-4 年行使,創業公司一般給期權,不同就是限制性股票是白送的,不需要自己掏腰包,期權需要自己買入,不同時期價格不同。但股票交的稅非常高,期權是有些長期避稅。

最後也要考慮你的興趣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如果去大公司做個螺絲釘,實現共產主義生活也無可厚非。去小公司壓力大,成長快。但也要做好失敗的準備,看看當年 Zynga 教訓。

職場感觸

矽谷生活著一群不在乎別人怎麼看,但有很瘋狂的想法的人。大家在這談創新、談技術、談創業,資本湧入,人才競爭,導致大家都是很高的期望值,迫不及待的去改變。這種浮躁也許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我這上面的都是最熱的話題,每個領域都是百億甚至千億的價值。最近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創造最大 IPO,讓大家看到中國網路的野蠻成長,中國的發展速度和廣闊市場讓大家想像無限。而百度在矽谷設立人工智能研究院,阿里巴巴也準備在矽谷招上千人研發團隊,越來越多的人才拼搶。中國的一些網路產品也走出國門,微信、小米、360 都在廣泛佈局投資未來。有時候會想當大家都是談論技術改變世界,做個小 App 就值上億,甚至上百億,但真的世界因為你改變了嗎?我們也要多些獨立性思考。

註:本文首頁特色照片來自 Flickr 使用者 Mike Mozart

巨量資料的時代:7 個你不可不知的大數據定義

Posted: 13 Feb 2015 12:33 AM PST

巨量資料的時代:7 個你不可不知的大數據定義

本文由 Yahoo 奇摩贊助。

在大多數人根本不知道大數據(Big Data)到底是什麼的時候,不可否認的是,大數據已經在 21 世紀掀起一場驚濤駭浪。根據研究機構 IDC(國際數據資訊公司)的分析,這個世界上的資料正在以每兩年就翻倍的驚人速度增加中。了解大數據、如何利用巨量資料,成了人人關心的重點議題。

儘管大數據的定義各家歧異,但基本上,大數據領域裡的每個人都同意一點:大數據不僅僅是指更多資料而已。這篇文章整理出 7 個重要的大數據觀點,希望大家不只是看著大數據的表皮,而能用不同的角度深入檢視大數據。

圖片來源

1) 最基本的大數據定義 The Original Big Data

大數據的 3Vs 定義是目前為止最受推崇且最廣為人知的說法。3Vs 由 Gartner 的分析師 Doug Laney 最早在 2001 年時提出,分別代表資料量 Volume、資料傳輸速度 Velocity、資料類型 Variety。從那之後,便有人在 3Vs 之外陸續提出更多「V」, Veracity、Validity、 Value、Visibility 等,其中又以 Veracity (真實性)最被普遍認同。

3Vs 定義在上一篇文章中有仔細介紹,在這就不詳述了,請參考《巨量資料的時代,用「大、快、雜、疑」四字箴言帶你認識大數據》

2) 大數據即科技 Big Data as Technology

大數據並不是什麼嶄新的概念,好幾十年前 CERN 的科學家就在處理每秒上看 PB (Peta Bytes)巨量資料。那為什麼一直到近幾年「大數據」這顆原子彈才被投到科技圈,轟得人人三句不離大數據?

現今要處理的資料量更龐大、資料產生跟處理速度更驚人、資料來源更多樣,於是處理、儲存大量資料的新技術跟工具快速發展,像是開源軟體 Hadoop 跟 NoSQL 資料庫。新科技誕生後,開發者跟使用者需要一個專業名詞來與之前的科技作出區別,於是「大數據」一詞因應而生。

因此大數據不只是指資料,也指這些用來分析、處理巨量資料的新興科技。

“Big Data is the new tools helping us find relevant data and analyze its implications.”

3) 大數據即不同的資料類型 Big Data as Data Distinctions

現今「大數據」所涉及的資料已經和過去的資料已經不同了。根據 Hortonworks 公司戰略副總裁 Shaun Connolly 的說法1,過去的資料大部分是人工手記下來的交易紀錄(Transactions),現在則是機器替我們記錄下來的交易資料;除此之外,還有人們跟事物、企業間的互動資料(Interactions),例如人們在網路上點擊網頁跟連結的紀錄;最後則是機器自動生成、累積下來的觀察資料(Observations),例如智慧型家居產品記錄下來的室溫變化等。

因此 Shaun Connolly 定義大數據是由交易、互動、觀察資料所組成的資料型態。

"Big Data = Transactions + Interactions + Observations"

4) 大數據即訊號 Big Data as Signals

SAP 公司的高管 Steve Lucas 不以資料型態來看待大數據,而是以目的(intent)跟時機(timing)。在過去,企業收集到的資料只能在事情發生後引以為鑒,但現在企業收集到的是「新訊號」2,可以在事情發生前得到前兆跟提示,進而做出行動來影響事情結果。例如某品牌廣告在社群網站上的「讚」數、點閱率如果跌落谷底,公司便可以預期接下來產品銷售量一定也會慘不忍睹;同樣的情形在過去時,公司所得到的數據就是產品發售後的銷售量。

“Big Data is the new signals.”

5) 大數據即機會 Big Data as Opportunity

根據 451 Research 的數據專家 Matt Aslett,他將大數據定義為「以前因為科技所限而忽略的資料」3,這個說法也受到許多人的贊同,因為多半提起大數據時,都是在討論這些以前無法分析處理、囊括其中的資料。

"Big Data is data that was previously ignored because of technology limitations."

其實他在文中並不是用 Big Data 一字,而是使用「Dark Data(暗數據)」。事實上許多公司都使用暗數據這個字,因為當資料變「暗」了,便表示一個漏掉的訊息、錯失的機會,在企業策略中留下一個盲點4。一直以來,各企業雇用數據專家的目的就是希望能「點亮」這些暗數據(illuminate the Dark Data),觀察到以前不曾注意過的趨勢、做出更全面的考量。

也因此,SAP 曾經做過一個調查顯示,將近 76% 的企業高管們視大數據為「機會」。個人也滿喜歡這個觀點,畢竟現在各公司在推動大數據的原因,就是希望能掌握全面的訊息、把握住這些機會!

"A new survey by SAP suggests that nearly 76 percent of executives see “Big Data” as an opportunity" 5

6) 大數據的哲學定義 Big Data as Metaphor

著名的攝影師和出版人,前《Time(時代)》、《Life(生活)》、《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負責過有史以來最大攝影項目的 Rick Smolan ,在他的著作《大數據的人性面孔》(The Human Face of Big Data)一書中,則給了大數據一個最完美的哲學定義 ——「大數據是幫助地球建構神經系統的一個過程,在這系統中,我們(人類)不過是其中一種感測器。」6

“Big Data is the process of helping the planet grow a nervous system, one in which we are just another, human, type of sensor.”

深奧吧?如果你讀過《大數據的人性面孔》一書,相信你應該會對這個比喻點頭如搗蒜。求方便的話,這本書也提供了 iPad App 版本可以閱讀,有興趣可以到這裡下載

7) 大數據是舊東西的新噱頭 Big Data as New Term for Old Stuff

也有部份人認為,「大數據」一詞被嚴重濫用,大數據只是商業智慧(Business intelligence)或商業分析(Business analytics)演化後的新字7

從 Google Trend 裡可以看出,從 2004 年到現在,「Big Data」一字的搜尋次數從 2011 年開始飆漲的同時,人們對「Business intelligence」的興趣則是持續降低。「Business analytics」趨勢雖然小幅上漲,但短時間應該不可能趕上另外兩個字的風潮。

結語

以上七個定義/觀點無論認同與否,相信大家都同意的是:Big Data 絕對是個「Big Deal」,接下來幾年裡,大數據將帶來無限商機。

中學生女神紀卜心也愛用——專訪韓國情侶私密 app「Between」台灣團隊

Posted: 12 Feb 2015 11:05 PM PST

中學生女神紀卜心也愛用——專訪韓國情侶私密 app「Between」台灣團隊

via Between Blog

情人節到了,你脫團了嗎?如果你已順利尋得戀人,不妨試試情人專屬 app「Between」,在無垠的網路世界中築起兩人世界的私密城堡。

韓國 VCNC(Value Creators & Co.)旗下的手機 app Between,目前全球已經突破 1000 萬使用者,也就是約有 500 萬對情侶,透過這款 app 交換只有兩人才懂的悄悄話,不怕外洩、也不用怕誤傳充滿愛心的貼圖。此外還能分享相片、建立專屬的相簿,或者張貼愛的小紙條,以及共享行事曆,記下每個過去或未來的紀念日,如果女朋友隨口問起「我們交往多久啦?」身為男朋友的你只要瞄一眼 app 就能說出「397 天」這麼精確的數字。

柔軟的愛意蔓延,是驅動消費最強悍的力量,Between 去年中旬,順理成章的在 app 裡面開起商店,與當地禮品商家 10X10、Wincube 合作在線上販售適合情侶互相贈送的禮物,並發放手機優惠券。既然有了情侶專屬月曆加上推播促銷,所有該贈禮的節日與紀念日當然都不會再遺忘。不過這項服務目前僅在日韓推行。

Between 去年進入台灣,累積 79 萬下載量,40 萬對情侶已在他們的秘密花園裡面享受兩人世界,「中學生女神」紀卜心也把自己與男友在 Between 上的對話公開在 Facebook 上放閃。我們透過電郵訪問 Between 台灣媒體公關陳偌先,請她談談如何在台灣推廣這款私密 app。

1. Between 決定進入台灣市場的原因?

Between 在進入任何市場前會先仔細研究市場成熟度,以下幾個標準是做為決策的動要考量:

智慧型手機市佔率

這當然是任何 mobile app 進入新市場都會參考的數據。以台灣來說,智慧型手機市佔率已超過 70% 且每年都大幅成長中。而大部份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皆為18歲以上使用者,也正是 Between 目前的主要目標族群。
病毒傳播潛能

根據 Flurry 公開數據,台灣目前平均有 150萬對年滿20歲上下情侶; 這對 Between 來說也就是300萬潛在用戶。Between 在2014 年初決定來台灣 hire 前,在不到一年內靠 WOM (word of mouth) 已達 30多萬註冊用戶。以目前台灣 app 市場走向來看,我們認為這代表 Between 有一定的新鮮度與吸引力。

尋找 Between「基因」

Between 韓國工程團隊(圖/陳偌先提供)

Between 大部份的員工也都是靠 WOM 招才。每位新成員在正式加入都需經過多次的面試。面試完成後還需至首爾總部完成至少一個月的訓練並熟悉團隊。在確定找到適合的當地人選後才會正式進入市場進行拓展。

2. 相較韓國,台灣市場與使用特徵有什麼特殊之處?

韓國與台灣手機 app 市場有許多相同處也有許同迴異之細節:

Android 與 IOS 使用比例

以整個市場來看,韓國與台灣使用者在 Android 與 IOS 智慧型手機使用比例上,皆是 Android 系統較多。以2014年數據統計,在台灣 Android:IOS 約是 6:4 韓國則近 8:2, 以國民牌三星手機佔最大市場。

App/Startup 產業

LINE vs KakaoTalk: 在韓國,非本國產品較難打入,而在台灣,對於其它國家開發的商品會有比較開放的態度。韓國喜歡用 Naver、KakaoTalk、Samsung 等國民產品。在台灣,Google、LINE、iPhone 等他國產品較為普遍。

在網創產業,投資者佔重要角色。台灣較少中級投資。以 Between B輪投資來說,大部份投資來自美國、韓國和日本。這也會影響許多抉策上的考量。母公司本身會對於投資者來源市場也會相對較了解,也會在拓展上獲得其它支援與協助。

韓國習慣打群架

韓國 Startup 很擅長打群架,以 Yello Mobile 為例,整合所有旗下 app 一起行銷。Between 也希望在台灣帶起這類型的合作。打團體牌結彼此資源與知識。如之後的 Womany X Between X LIVEhouse‧in 的網路節目為例。

Between 韓國辦公室走溫馨風格,休憩空間甚至備有漫畫供員工閱讀(圖/陳偌先提供)

3. Between 2014年6月來台,你們這些時間做了什麼事情?哪些事在吸引使用者上的效益最高?韓國總部有給你們什麼幫助或建議?在地化的過程中,韓國掌握主導權還是你們有很自由的發揮空間?

在地化之前我們需了解公司理念與前進方向:

VCNC 六大主義(VCNC Code of Conduct)

  1. 自由而有責任心(Free, but Responsible) -- 公司信任每位成員的專業能力與責任心。當團隊每一個人都能夠尊重自已,不濫用公司給予的自由與權利,每項任務與 KPI 就能夠更有效達成。
  2. 快速失敗、重整與改善(Fail Fast, Iterate and Improve Faster) -- 我們鼓勵失敗,但不鼓勵在同性質問題上失敗兩次。強調「快速失敗」 並「更快速調整+進步」。
  3. 開放溝通,快速決策(Open Communication but Fast Decision-Making) -- 每位 member 都有機會將自已的想法/建議表達出。為達到高效,我們會快速將最適合的方案討論出並整合好建議,去掉不適合的。
  4. 少點爭執,多點替代方案(Less Arguments, More Alternatives) -- 遇到問題時,因為每為成員的背景/想法都不同,故有爭執在所難免。重點是遇到爭執時能夠找到更好的替代方案,並不衍成爭吵。
  5. 清楚闡釋問題的來龍去脈(Proactive Asking, Explanation with Contexts) -- 因為成員散播在世界各角落,故主重提問,詳細解釋的態度就更為重要。
  6. 信任、尊重、支持(Trust, Respect & Support Other Members) -- 每個人的角色與定位都不同,故尊重彼此做的決定、並表現支持與鼓勵,能讓團隊運轉更理想。

VCNC 在地化(VCNC Localization)

從招募做起:除了道地的翻譯與事先的市場調查外,VCNC 習慣顧用「百分之百」的當地人。除了更了解當地文化以外,公司也比較信任當地人會做出正確的行銷決策。

找當地導師(mentor):進入新市場前,VCNC 會請益當地「大老」。除了跟前輩學習如何更有效進入市場外,也能夠更了解以往的產品是如何成功的在地化與行銷。

Between Viral 活動

在台灣,Between 最常配合臉書來玩 viral 活動。除了能有更多的露出外,也能使用臉書數據來 target 正確的族群。但相較於其它社群平台,臉書較不容易追縱也較多變化與限制。跟著 Instagram 的風行,Between 日後會將更多資源與目標轉向年輕族群更喜愛的 Instagram

4. 在台灣市場進行在地化跟在其他市場有沒有什麼特別不一樣的地方?

外來產品接受度高:如同前面所途述的,台灣使用者對於外來產品接收度較高。故較其它國(如日本、中國大陸)的在地化較容易處理。

app 市場成熟:在台灣, app 市場已經成熟發展,故若以 app 的角度來打知名度則較困難。Between 希望藉由「生活」、「時尚」等題材推廣產品。打造一種新時代交往文化。

較容易飽和:由於台灣市場較小,產品發展曲線會較短,故需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市場比例。

5. 在地化過程中遭遇的最大困難是什麼?怎麼解決?

建立關系與知名度。不論是尋找合作伙伴或是與媒體朋友建立關系,都較少像一般公司,已有前輩幫你建立好資料庫,一切都需從起跑點開始。解決辦法就是需要耐心花時間打造知名度,與能見度。

6. 目前覺得哪個地方還不夠在地化?

速度。由於 Between 使用的是 AWS 伺服器,目前位於日本,故產品在某些服務上速度較慢,如使用者接收訊息的速度等。

7. 台灣兩位成員各自主要的職責?未來會擴大編制嗎?需要哪些/哪種人?

Roshen Chen (陳偌先) :廣告/異業合作、媒體公關、社群平台
Stephanie Hsu (許莉汶):廣告/異業合作、數據分析、企劃文案

未來規劃:目前沒有規化要在台灣擴大編制,不過視成長情況而定,日後或許會有需要在台灣顧用更多人才。

8. 韓國團隊最近紛紛進入台灣,彼此的合作情況?你們跟韓國團隊的合作情況會比跟台灣本地團隊更緊密嗎?

資源分享:各韓國團隊之間會常常連絡分享資源與合作心得。但大致上由於產品性質不一,故目前還未有緊密的合作。
網狀精神:公司鼓勵我們在台灣與不同團連結,也希望除了有公司資源外,拓展其它連結,形成 startup 網狀精神。

Between 介紹影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