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張善政:大數據應立專法,但不是現在” 與新的 1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張善政:大數據應立專法,但不是現在

Posted: 17 Jul 2015 05:04 AM PDT

張善政:大數據應立專法,但不是現在

昨日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出席經濟日報舉辦的「數位金融 3.0 論壇」,以 〈大數據應用新思維——從政府施政談起〉 為題發表演說,除了分享行政院與各部會運用資料的心得之外,也表達了政府對於資料運用的態度。他鼓勵金融業者放棄對部分資料的控制以擴大影響力,並表示行政院正在推動數據運用的相關國家標準,而大數據運用雖說應該立法規範,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政府做大數據分析是實作科學

張善政表示,要談數位金融 3.0,除了讓消費者可以更方便享受金融服務,他也想從業界的角度來談資料的收集和運用,因此將行政院過去半年推動大數據的經驗拿來和與會者分享。他表示,大數據分析是實作科學,政府在做大數據分析,也是邊做邊學,邊做邊調整。

上個月張善政曾經發表過民間企業薪資大數據分析報告,1統計 2014 年約 484.5 萬人,其中薪資所得在年薪 55 萬元以下約占 65%,發現過去三年,企業間的薪資調幅僅約 3%。他進一步解釋,行政院使用的分析方法,是比對了勞保和所得稅資料進行分析,而過去主計處進行統計,取得的資料是來自於問卷調查,準確度不足。「看得出來,低薪狀況確實存在。」張善政說。

而且,這次運用的數據,還可以讓政府了解低薪狀況的年齡分佈,除了大家比較容易想到的年輕人(剛出社會),其實部分中高齡人士也屬於低薪族。

沒資料=沒輒

張善政分享的另外一個例子是追蹤不同科系大學畢業生和碩、博士的就業/待遇情形,這些資料除了可以做為研究學用落差、教育資源安排(例如關閉大學)等等的參考。「可惜,這部分有點遺憾,原本我們對於這份資料的期望很高,後來有點失望。」他解釋,因為教育部從全國各大專院校收集而來、經過電子化之後的資料,是從民國 100 年開始,換言之,只有四年的資料。「可惜教育部沒有早 10 年想到,不然我們就有 14 年的資料,這太有用了,但四年的資料不夠,只能繼續收集。」

其他還在進行的,像是新住民和新住民第二代的發展,以及追蹤吸毒人口的成長歷程,另外也在規劃低收入戶家庭背景分析、銀髮族就業供需等等,並且做出因應。張善政特別提到,在分析低收入戶資料時,就會出現個資問題。

跨部會問題,需要輔導

張善政表示,在進行這些數據分析工作時,遇到的困難之一是各部會的技術能力參差不齊,因此需要成立大數據技術輔導小組。

過去,曾有一派人士提出:當大數據分析發展到極致,要分析特定領域的問題時,是不是就不需要該領域的專業知識了呢?2但是在張善政的經驗裡,至少目前還不是這樣的。他說,以現在進行中的吸毒人口成長背景分析為例,他發現自己大概只能聽懂一半,顯然不能插手太多,只能交由衛福部、內政部和法務部去進行。「越往下做,非專業的人能介入的空間越少。」

張善政特別指出跨部會問題也是在做大數據分析時的障礙。以前面提過的民間企業薪資分析為例,他建議財政部整合勞動部的勞保資料,得到的回應竟然是「不想,因為很麻煩。」然而光是依靠所得稅資料來看的結果,就是怎麼做都做不出來。「做大數據分析,要勇於跨出部會間的藩籬。」

制定國家標準

大數據議題在實做時經常伴隨著個資問題。如同張善政在前面提到的,如要追蹤低收入戶或是新住民第二代的發展情形,就會牽涉到個資問題。真的要做,數據上來說都能追蹤到,但這就是目前政府還沒有結論的地方。「政府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有時人家就是不願意讓你知道自己是新住民。」

因此,政府正在準備大數據分析的國家標準,2011 年,ISO 已經推出個資國際標準,去年六月,政府也推出了「CNS 29100 資訊安全個資管理國家標準」,3七月底會完成另一項 CNS 制訂工作。

資料先收集再說,以免用時方恨少

如同前面教育部資料收集不足的案例,張善政認為資料應儘早收集,或許一開始看不出用途,但大數據的特性之一就是往往能在分析之後發現原本我們觀察不到、聯想不到的東西。

「現在硬碟便宜的不得了。」張善政說:「先別問資料要幹嘛,先收集再說,未來會有人想到資料的用途。」

他舉例,像是行道樹在市區的分布圖,有人問說為何要收集這樣的資料,但後來發現,在花季的時候,這項資料對於容易過敏的人來說卻很有用,因為他們可以避開過敏原密集的區域。這樣的應用在日本也相當常見,例如就有「あなたの街の花粉情報(你家附近的花粉症情報)」、「花粉症ナビ(花粉症導航)」等 app。

鼓勵發想

張善政提到,過去他任職於科技部時,曾經提出由科技部出預算、資料所屬不會出資料(有限度開放的資料,非 open data),讓大學教授提出研究計畫,提出過去「沒資料就不能做」的研究,後來學校提出的題目大約有 100 項之多。張善政表示,這些專案如果能做出結果,他相信政府的資料分析會因此跨出一大步。

廣結善緣,放棄控制,擴大影響力

「Give up control to gain influence.」這是張善政對在場金融業者的呼籲,他說銀行現在手上握有許多客戶的資料,應該思考該如何運用,去擴大影響力。他舉例,本週稍早中國信託與 PChome、7-ELEVEN 合作發展行動支付,以及台達電注資歐付寶申請第三方支付業者執照,4雖然一方不能掌控所有資料,但影響力可以擴大。「金融界的資料分享出來與產業結盟,產業其他公司的資料也可以分享作為回報,影響力才能擴大。」

大數據運用可立專法,但不是現在

最後,對於大數據專法,張善政表示,可立專法,但現在還不是時機,由於大數據分析對我們來說還是比較新的東西,應該先給業界幾年時間,觀察各界如何運用,再來立法,而不是在發展都還沒開始之前,訂出未必符合實務運作的法規。

「各位可以回想一下個資法。」他說當時法律走得太快,訂出了許多實施後沒多久即需要修訂,甚至有些至今仍不敢實施。

「現在大數據案例還不多,大家都在起跑點,趕快做吧!」張善政說。

Uber 的大數據旅程沒有終點

Posted: 17 Jul 2015 03:07 AM PDT

Uber 的大數據旅程沒有終點

本文由 Yahoo 奇摩贊助

從您打開手機、啟動 Uber 的那一刻起,這個 app 背後龐大的系統就開始記錄你的資料,叫車的地點,司機前來接你花費的時間,整趟路程的行進距離、路徑與總時程,最終抵達的目的地。

如您一樣的千百萬名乘客,在近 300 座城市、每天平均百萬趟次、截至 2014 年 1.4 億趟次,累積起來的巨量資料,讓 Uber 成了一家名符其實的大數據公司。

服務的根基:配對、共乘、價格

在 Uber 的工程團隊裡面,有 15 個人專職負責數據分析的工作。他們是你手機中精準計算「司機將於 5 分鐘之後抵達」的功臣,也是惡名昭彰的浮動定價操縱者,Uber 駕駛握有的熱點地圖,亦由這個團隊生成。

從使用者與駕駛蒐集到的資料,Uber 得以開發演算法分析供需關係,他們必須確保在各個區域中的每個時段,都有足夠的司機數量可以承接所有使用者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Uber 為雙方創造了價值:乘客能夠氣定神閒在幾分鐘之內搭上一台黑頭車,駕駛也不必在街頭亂繞碰運氣,app 在手,隨時會有生意上門。

另一方面,Uber 共乘服務 UberPool 雖然被許多國家嚴加管制,但 CEO Travis Kalanick 聲稱,這項共乘服務能在未來幾年,讓倫敦街道少掉 1/3 的車輛,解決惱人的交通堵塞問題。UberPool 能夠找到路線類似的幾名乘客,安排同一個司機順路接送。根據 Uber 部落格,推出 UberPool 的原因也是因為他們從數據中發現,在紐約有大量的使用者上車、下車的地點與時間其實都很相近,因此推出共乘服務是很自然而然的策略。

偶爾遇到耶誕夜、跨年、颳風下雨的日子,急著搭車參加派對或返家的時刻,打開 Uber 卻赫然發現價格漲了 4.5 倍,這也是大數據演算即時交通狀況與旅程時間,在叫車使用者突然暴增時,調漲價格吸引更多司機上街消化需求。

大數據非神話,別用它來使壞

不過,數據畢竟缺乏人性,開趴節慶要消費者多付點代價是合理的,然而過去就曾發生過紐約暴風雪、雪梨挾持人質等不幸事件,大批人們匆忙逃命之餘,Uber 價格照漲不誤,被罵得狗血淋頭,每每造成公關危機。

畢竟,大數據不是神話,它服務的終歸是人,還是有賴各部門協調適時按照各種不同情況反映。只是 Uber 這家公司一直以作風大膽著稱,雖然「自動化」帶來教訓,但 Uber 居然又自己挖坑給自己跳:毫不遮掩他們怎麼分析使用者的數據。

今年初 Uber 發表了一篇「榮耀之旅」的調查,文案寫著「我知道,我們不是你們生命中的唯一愛人,我們也知道,你們會在別的地方尋找愛情」——Uber 對使用者的數據進行過濾,專門挑選夜晚 10 點到凌晨 4 點,在 4-6 個鐘頭內連續叫車的使用者,記錄他們的上下車地點,繪製成「一夜情地圖」,引發軒然大波,Uber 隨即撤掉該篇部落格文章。

真正的金礦:把使用者數據賣給其他企業

縱使爭議多,仍不妨礙 Uber 擴張全球版圖的野心,當然,也不構成他們深度利用使用者數據的絆腳石。

用 Uber 用得很兇的富比士雜誌特約作者 Ron Hirson 描述,現在全世界只有四個人/公司掌握他每分每秒的行蹤,一個是他妻子,一個是 Siri 語音助理背後的蘋果公司,一個是美國老大哥國安局 NSA,另外一個就是 Uber 了。他住哪裡、於哪裡工作、在哪裡用餐、到哪裡旅行、所有他曾造訪的地點,全逃不過 Uber 的法眼。

「我不再只是一名乘客或旅人,而是一座大數據的金礦。」Ron Hirson 形容 Uber 將轉變為一家與 Google、Facebook、Visa 等企業,使用從你我身上挖掘出來的大量資訊打造新服務,並且把這些數據賣給其他公司,賺取營收。

最近 Uber 就和美國高級連鎖飯店集團喜達屋合作,使用者可以把自己的 Uber 帳戶與喜達屋會員帳戶聯繫起來,搭乘 Uber 的同時也可獲得喜達屋的積分,交換條件是把自己所有 Uber 的帳戶,包括姓名、email、搭乘 Uber 的所有行為與路線,完完整整交給喜達屋。於是,當作者飛往西雅圖出差,坐上 Uber 抵達一家「非喜達屋集團」旗下的飯店,他們就會同步收到通知,得知自己痛失一名客戶,下次就會搶先以贈送優惠等方式,殷殷期待 Uber 送來這位曾經錯過的客戶。

Uber 可以和航空公司、餐廳、夜店、酒吧等地展開類似的合作模式,讓合作公司可以「預知」你的行程,擄獲更多潛在客戶。使用者對 Uber 的重度依賴,也為 Uber 累積大量可貴的資料,它知道每座城市最受歡迎的餐廳與酒吧或玩樂地點,如果使用者也願意交出自己的私人資料換取優惠,這就表示 Uber 的「大數據」技術不只發揮在核心業務上,更能在營收上創造額外的巨大貢獻。

參考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