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台灣市場真的小嗎?李開復親自解答你的疑惑!” 與新的 4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台灣市場真的小嗎?李開復親自解答你的疑惑!

Posted: 21 Jan 2015 06:40 AM PST

台灣市場真的小嗎?李開復親自解答你的疑惑!

相信關心科技業與網路創業領域的讀者,對李開復一定不陌生,現在你有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請他親自解答你的疑惑。

自從回到台灣,沉潛一陣子之後,延續在中國與網友頻繁互動的習慣,李開復經常在 Facebook 個人粉絲頁上分享創新創業議題,激起不少討論,難能可貴的是,他時常回覆網友的提問。昨晚李開復甚至在 Facebook 上辦起「Q&A」,相當耐心而仔細的說明。我們摘錄了幾個已經獲得回覆的問題,大家不妨也把握難得能夠親自請教大師的機會

Sandy Lo:台灣市場是不是真的很小?

答:討厭的就是小,但是又不是很小。在大市場(中、美)出生的創業者,最佔優勢,因為先做本土,再做國際化就可。在超小市場(新加坡、以色列)出生的創業者,優勢其次,因為本土市場太小,只有走向國際。在中小市場(台灣、韓國)出生的創業者最難,因為本土市場可以養活團隊也可以賺錢,但是做不大。要在創業的第一天就面向國際,這樣才有希望成就偉大的公司。

Ah Chong:對於教育網路化領域未來創業的潛力您怎麼看?

答:教育是最需要,最能夠,但是也最難顛覆的領域。我們根深蒂固的很多觀念都是錯得:學習新知識和技能不應該被動,而是主動(像玩遊戲一樣, gamification),聽老師講課不見得需要面對面(討論反而需要),大數據可以幫助擬定個性化課程。但是,教育是最難撼動的,因為老師父母思想陳舊,不容易接受徹底的改變,所以應該是從所有教育部管不著的事情開始。收費服務要考慮的是誰來付費?如果是要父母付費,那還是要想他們想得到什麼?最後又回到陳舊社會這個問題。可以看看最近很火的 duo lingo 語言學習軟體,就經過大數據,發現了語言學習其實是需要個性化和遊戲化的,同時也發現了以前的外語學習有很多根本上的錯誤。

Sean Cheng:如果要在台灣做出打進美國市場的網路服務,是不是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現在幾乎沒有團隊做到這件事情,大部分是靠 500 startups)美國的團隊會在台灣找工程背景的人,代表工程面台灣的技術不是問題,是否可能成立組織 (如同 500 startups) 幫助台灣的團隊和美國的媒體、通路接軌,打進美國市場? 又打進美國市場、成立這類型組織輔助團隊,是一個好的方向嗎?

你的觀察是敏銳的,不過「很困難」還沒有到「幾乎不可能」。

(1)其實有不少在美國的成功台灣團隊,也有在大陸的,只是他們都是融入當地環境,並不是在台灣創業圈活躍人士。
(2)500 Startups 做的很好,所以要多鼓勵他們,另外還有把類似的機構帶進來,比較有可能的包括:Techstars, I/O Ventures, Joyful Frog 等。
(3)美國的群眾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indiegogo 又幫助了一批台灣團隊走向世界。這些也要多挖掘,讓台灣創業者知道。
(4)申請以上加速器或者募資平台都有一些基本技巧,雖然不能讓一個不夠格的公司成功進入,但是可能可以幫助一個夠格但是不會表達溝通的公司成功進入。這些技巧應該能夠在台普及所有夠格的創業者。
(5)其實有些創業者,他們就厚著臉皮,搬到美國去,然後自然地打出一片天地。這種我們也要鼓勵。
(6)除了美國,還有大陸、東南亞都是可以考慮的。
(7)雖然困難,但是這是全球趨勢,慢慢走出心得,造出新典範,整個氛圍才能提升,才有希望恢復當年竹科時代輝煌。

涂堂鑾:我想知道台灣創新創業,在面對中國大陸,最大的利基點是什麼?

你是說面對中國大陸市場還是創業者?

1)如果是前者:台灣的服務意識很強(比如說 7﹣11,大車隊,鼎泰豐,誠品,王品),可以看看 O2O 有沒有機會 ﹣ 當然不是說讓這些線下公司去做 O2O,而是說把他們的服務意識用在 mobile internet。台灣硬件能力不錯,這個領域工程師也不錯。台灣在內容設計方面很強。

2)如果是後者,我覺得兩者未必在競爭。大陸的創業者還是主要面對大陸市場,台灣創業者也許可以和他們合作,走向世界(例如傅勝所說)。大陸創業者這五年來突飛猛進,台灣創業者應該把他們當做楷模,而不是競爭對手。

王尚恩:可以談一下高税收高福利國家,創業是否比率較高,失敗也比较有退路!國家政策該往那個方向走比較適合現在台湾的現况?

我覺得國家稅務政策應該沒有太大關係吧。但是國家應該對創業有特別好的政策,比如說:創投基金不應該雙重課稅,甚至可以減稅,對新基金可以有更優惠的稅法。這些我研究不多,不過我理解新加坡是最優惠的國家之一,可能值得學習。

華碩推行車記錄器,將整合影像儲存雲端服務

Posted: 21 Jan 2015 06:32 AM PST

華碩推行車記錄器,將整合影像儲存雲端服務

華碩副董事長曾鏘聲今(21)日出席華碩舉行的華碩智慧城市2018論壇,會後指出,雲端與智慧城市是一條正確的路,華碩與台灣都沒有落後,華碩將持續往下布局,期盼今年就能見到效益,盈餘可持續放大,而他也透露,接下來華碩雲端將與許多硬體裝置搭配,如今年第1季華碩將推出自有品牌的行車記錄器產品,會與華碩雲端的服務結合,提供影像資料自動上傳儲存的功能;華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則透露,除行車記錄器外,華碩也將推出家用監控方案(IP CAM),也將採用華碩雲端的7天與30天影像儲存的方案,供使用者存取備用,並也將與其他監控品牌廠商合作。

曾鏘聲指出,台灣雲端發展環境逐漸成熟,加上無線網路與眾多的終端裝置,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物聯網發展環境,智慧城市則是其最大的應用之一。他強調,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的牽涉層面相當廣,台灣具有許多中小企業可以針對各自擅長的領域發展,需要一個開放平台讓所有廠商能在平台上發揮所長,這個模式與日本、韓國不同,使台灣在物聯網商機發展過程中,具有更多的機會。

就華碩雲端而言,曾鏘聲指出,雲端是一條正確的道路,華碩看長不看短,前期的布局希望能逐漸見到效益,盼盈餘可穩定放大;他也透露,華碩雲端將持續搭配硬體裝置提供後段的雲端服務,如華碩將在第1季推出行車記錄器,除推單一產品外,也會推出與華碩雲端搭配,提供事故影像上傳服務的方案,提高硬體的附加價值。

吳漢章則指出,除行車記錄器外,華碩雲端也與華碩的家用監控方案合作,提供7天與30天兩個方案的影像監控上傳服務,未來將與其他IP CAM廠商合作,希望能擴大合作廠商,提高服務的範疇。

另外,吳漢章也強調,華碩雲端去年在台灣企業用戶累積許多能量與經驗,今年將會把企業雲的服務整合成標準方案,與華碩的硬體銷售一起推廣到其他國家,最快見到採用華碩雲端企業雲方案的區域是歐洲。

藏在趨勢科技的深厚內功

Posted: 20 Jan 2015 10:50 PM PST

藏在趨勢科技的深厚內功

本文轉自〈白領牛仔〉。作者王明聖曾於趨勢科技任職,他成立白領牛仔網站,提供給上班族在早期創業階段所需各種相關資訊,並提供早期創業的顧問輔導。

2015 年 1 月 13 的台北移動互聯網兩岸年會 CSMIC,由小米科技的雷軍當董事長,中國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說,「台灣人在趨勢科技做十幾年,不如來獵豹做一年」。他還在會上宣布,「獵豹將在台灣創立『獵豹創業基金』,投入一億新台幣。」

各種網路報導火速傳開,鄉民整個評論沸騰,居然要換成大陸人到台灣設創業基金,來鼓勵台灣年輕人,而趨勢科技工作十幾年,不如獵豹一年。

我曾在趨勢科技工作數年,剛加入時在 RD 部門,後來是資訊 IT 部門擔任 PM,接下來在台灣區銷售部門任職 BD(Business Development,新事業發展),再進亞太地區 Marketing 部門負責產品行銷。由於橫跨多個不同部門,我對趨勢科技從研發部門,到實際面對客戶的銷售部門以及行銷部門都有接觸,而且範圍不僅限於台灣。還在 RD/PM 時期,就經常在日本 / 美國 / 歐洲出差帶領開發團隊,進亞太 (APAC) 行銷部,更是從澳洲到印度四處去做產品推廣。

我的臉書上有專門設了一個趨勢科技的朋友群,裡面有很多還在趨勢科技的前同事。針對獵豹移動這新聞,很多趨勢科技的朋友,發表了多個極為中肯評論,不過這都是不公開的評論,外面看不到。

我很能理解趨勢科技現任員工的為難之處,不管是員工或是公司官方,的確不適合針對獵豹移動的這番話來做評語。那麼,我就以一個前趨勢科技員工身份,來說下到底誰強。

獵豹移動前身

大陸在互聯網領域,有著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俗稱 BAT 的三大巨頭,夾著龐大中國網民,網際網路公司的確發展成世界級企業水準。因此,一個相對陌生的「獵豹移動」公司名稱,讓人以為這是來自大陸強大的互聯網公司,有著令人覺得行動敏捷迅速形象。

翻開獵豹移動的背景,它的前身是金山網路,為金山軟件 (香港上市) 子公司,知名產品為「金山毒霸」。對在曾 PC 使用上有點經驗的網民,立刻就有聽過了。大概在十年前,中國還有許多防毒產品銷售那年代,「金山毒霸」以及「瑞星」,都是大陸知名的掃毒軟體 (大陸稱殺毒軟件)。不過到 2009 年奇虎推出免費版 360 安全衛士,引爆一場防毒軟體免費大戰,金山被迫加入後,頓失來自「金山毒霸」軟體銷售來源,必須另找出路。

因此,2010 年 10 月金山安全和可牛影像公司合并而成金山網路,再改名為獵豹移動,英文名稱為 Cheetah Mobile,2014 年 5 月 8 日,獵豹移動在紐約證卷交易所上市,代號 CMCM。

獵豹移動產品

了解獵豹移動是來自「金山毒霸」PC 端掃毒軟體,那它改名「獵豹移動」,開發什麼產品,為何四年就達到新創公司夢想,在美國掛牌上市?

獵豹移動洗心革命拋開 PC 掃毒軟體業之後,的確奮發向上,是一段非常勵志的公司變革成功故事。它徹底拋開 PC,擁抱移動,開發手機用的工具類,手機清理 app,就靠這 Clean Master,長期登上 Google Play 的工具類下載第一 (並無 Apple 版本)。

除了 Clean Master,它還開發出手機的防毒軟體 CM Security、手機瀏覽器 CM Browser 以及電池醫生等 app。

也就是說,金山毒霸來自 PC 端的收入消失後,公司改名改方向專攻手機移動端,專注工具類 app,幾年間做到全球第一,美國上市。

趨勢科技產品

提到趨勢科技大家就想到 PC-cillin,這是給 PC 用的盤尼西林 (Penicillin),因此稱為 PC-cillin。從上文金山毒霸的故事,大家應該也知道了,防毒軟體基本上免費版本已經一堆了,在這產品賺不了多少錢了。這就是趨勢科技真正強的地方,它營收老早就是企業級資訊安全產品佔絕大部分,對普通的消費者知名的 PC-cillin 產品,是用來打知名度的。

也就是說,透過 PC-cillin 的知名度,讓公司的 IT 部門員工,很早就對趨勢科技耳熟能詳,再介紹企業級的產品,就順理成章。這是讓趨勢科技在全球打開市場很有幫助,一手打消費者品牌知名度,而真正賺錢來自企業端收入。

讀者也就可以理解,為何免費防毒軟體的盛行,對金山造成致命打擊,但對趨勢科技傷不到筋骨。

企業級軟體難度極高


圖: 趨勢科技 2015 年亞太區業務年度會議現場。(取自趨勢科技臉書)

了解了趨勢科技跟金山網路的發展差別,接著介紹金山毒霸跟後續轉型的獵豹移動 Clean Master,在軟體難易度上的差別。

這麼比喻好了,在趨勢科技的工程師,要練的是乾坤大挪移等級內功,而做在手機端跟 PC 端的軟體,這像是劍法、拳法的外功。

企業級軟體必須要在作業系統的底層,講究高度可靠性、可持續性,在開發階段工程師就要熟知網路跟作業系統底層運作,這種都是要最頂尖的軟體工程師,經過多年訓練,才能有這種能力。所以,你也知道為何趨勢科技舉辦多年程式競賽,目的就是要找熟悉軟體高手中的高手。

等產品開發出來,絕對要經過測試再測試,多方驗證沒問題,才能夠發佈給企業用戶。企業客戶要上新軟體更新,甚至要把伺服器停機,對外提供服務暫停,通常透過凌晨時間,進行系統更新。這都要事先多日安排,模擬過不同狀況,才能順利更新成功。

網路服務跟手機開發要快

企業級軟體開發是「世界越快 心則慢」,在網路服務跟行動手機 app 開發,則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這種軟體服務講究的是快速開發,功能系統不必完整,先推出上線,再根據使用者反饋,快速修 bug,快速開發新功能。

目前所有耳熟能詳的矽谷網路公司,例如 Google、臉書等,都是採用這種方法在開發產品,這也就是為何 Google 推出的服務,通通都是先標註 beta,代表還在測試版,一邊 beta 一邊修改,這個 beta 階段甚至可以持續數年之久。

而這些網際網路跟手機 app 服務,使用者也很習慣這樣的快速開發且戰且走模式,何況使用者都是免費使用,不好用也沒啥好抱怨,不用就是了。

以這種快速推出的模式,軟體開發的技術難度必須要降低,並套用許多現成的開發工具,才能滿足。因為技術不是重點,關鍵的成功因素,是在於營運模式是否正確。而驗證營運模式是否正確,重要指標就是使用者夠不夠多。這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要透過免費,有沒有賺錢不重要,先搶占大量的用戶,有了量自然能夠找出營收模式。臉書、Google、Dropbox 都是標竿型的成功指標。

趨勢科技主打的是企業級軟體練出深厚內功,要沉要穩。獵豹移動是給免費給個人用戶的手機 app,掌法劍法要新要快。

營收跟用戶數量

趨勢科技在 2014 年第三季營收為美金 275Million (兩億七千萬美金),獵豹移動為美金 78Million(七千八百萬美金, Unaudited Result),而獵豹母公司金山軟件 (香港上市),則為美金 137Million (一億三千七百萬美金,RMB 852.2M)。

僅是 2014 年第三季的數字,趨勢科技遠遠超過獵豹移動營收,即使加上獵豹母公司,趨勢科技營收約為獵豹 / 金山軟件集團的兩倍大。

當然網路跟移動產品講求的不是營收,許多情況甚至是公司越虧錢股價越高,這類型公司看重的是用戶數量。在這方面獵豹移動的成果非常傑出,截至 2014 第三季,全球用戶達到 8.6 億,年成長高達 158%。

雖然網路跟移動公司關鍵在搶用戶數量,營收不是重點。但流量衝高後,關鍵性的問題就回到它的營運模式,是不是創造出顛覆的商業模式,成為新產業霸主,能夠創造出更巨大的獲利。這就是AirBnBUberDropbox 等公司成功的地方,它創造的不只是用戶數量,而且是改變世界的商業模式。

回到商業模式來看,獵豹移動強項在手機 app,產品免費提供透過廣告創造收入。據統計,App 的獲利商業模式可歸納為四種:

  1. 免費 app: 是的,完全免費。
  2. 免費 app: 收取月租: 例如 EverNote。
  3. 免費 app: 顯示廣告: 獵豹移動的 Clean Master。
  4. 付費下載 app: 直接下載要收錢。

以 Android 市場來說,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研究指出有 73% 的 app 都是免費,而這些免費 app 中,80% 都是靠廣告。

以獵豹移動來說,以著完全免費靠廣告的模式,可以做到 2014 年第三季營收美金七千八百萬,這是全球領先的頂級 app 公司成果,靠它上市絕對實至名歸。接下來的挑戰,就是要持續的加大下載數量,這是個以量取勝的產業。

行動互聯網熱潮

對軟體工程師來說,趨勢科技一直是台灣首選企業,因為從技術角度來看,在趨勢能夠鍛鍊的是堅強的技術實力,裡面擁有眾多深不可測的軟體高手,想要切磋功力絕對不缺。而以全球化來說,趨勢科技更是極為傑出,總部設在日本,在日本跟美國都上市。因此趨勢科技的工程師,跟跨國的團隊工作是家常便飯,出差外派到日本、美國、菲律賓 (全球資安實驗室大本營),做短中期程式開發是正常,並在南京設有中國研發團隊。再加上來自創辦人張明正 (我們都稱 Steve) 跟陳怡蓁 (我們都稱 Jenny) 所創立獨特的文化,拖鞋可樂瘋狂工作瘋狂玩樂,這基本上是個軟體工程師超級理想公司。

論規模論實力,獵豹移動都遠遠不如趨勢科技,但獵豹吸引軟體工程師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它所處的移動互聯網行業,所謂的「站在風口上, 豬也會飛起來!」。

從 1995 年至 2001 的網路泡沫,到兩千年開始的移動手機 app 浪潮,軟體工程師的夢想,都是做一個新創公司,網路公司或者是 app,再造一個臉書、google、Instagram、Dropbox 這種傳奇,透過智慧手機所引爆的移動互聯,這樣的 startup 顛覆革命,就是讓寫程式成為熱血沸騰的推動力。

獵豹移動雖然僅是提供只能在 Android 系統上,看似不起眼的系統清理,卻也能做到數億的人下載,還到美國上市。這都是乘著移動互聯網的風口,飛起來的勵志故事。

趨勢科技是來自 PC 時代的成功,也快速跟上雲端、大數據,但整個公司的主力核心,是企業數據系統背後的資訊安全。這部份在網路時代跟手機移動時代,並沒有減輕它的重要性,只是從事這些領域的軟件開發,對工程師來說不夠 ”Sexy”。辛辛苦苦開發出程式架構比網路跟手機 app 更複雜,但卻只是默默在企業後台運作,而不是站在矽谷舞台上接受來自創投和用戶的掌聲,以及能夠快速搶占全球市場,帶著成果到美國上市。同時,由於整個資本市場,看重的也是這些網路跟手機 app 新創企業,趨勢科技股價不見成長,也讓工程師看不到能夠握有股票賺大錢。這可說明為何獵豹移動公司,能吸引趨勢科技工程師,看的就是能不能 ” 飛起來 ”。

趨勢科技在網路服務與互聯網投資

事實上,趨勢創辦人張明正在互聯網上非常有嘗試新科技前瞻性眼光,就在上一梯次的網路熱潮 (1995~2001),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就在 2000 年成立子公司新網趨勢,在 Linux 開源碼平台,建立結合郵件、網站、電商遠端委外控管平台。這一服務以現在的眼光看起來,就把它想成是個 Amazon AWS 的入門版,中小企業所有需要用到的雲端服務,都在一台機器且由雲端控制完全搞定。不過那時候剛好就趕上互聯網泡沫末班車,新網趨勢這一結合軟體硬體,以及遠端控管,雲端服務的初級版就沒有飛起來。

雲端服務的真正發光發熱,要等到 Amazon 跟 Google 喊出 Software As A Services (SaaS),也就是 Amazon AWS 跟 Google Apps,成為我們熟知的 Web2.0 產業趨勢,帶動起雲端服務的大量普及,這已經是 2009 年了。

而在這些年間,趨勢科技老早就看準雲端的未來,耗資三億美金 (是的,足足有一百億台幣) 投入雲端技術開發。這是因為 PC 版的防毒只是治標,真正要解決資訊安全威脅,還是要從源頭找起,也就是在雲端做攔截。在此基礎之上,趨勢科技在 2010 年成立了騰雲計算子公司,提供雲端運算建置的企業相關的技術開發、系統整合、支援顧問與教育訓練等服務。

再來介紹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家公司,GOMAJI 夠麻吉的團購服務,很多人都買過。這是趨勢科技創辦人張明正個人投資,為主要股東之一。夠麻吉成立於 2010 年,在 2015 年 1 月上興櫃,股價高達台幣 200 元。

團購的營運模式大家相當熟悉,從來自芝加哥的 Groupon 帶起這風潮,迅速蜂擁熱遍全世界,由於進入門檻低,不管美國、大陸、台灣,過去幾年間都出現無數多的團購網站。但進入容易,做大很難,這個產業考驗的是如何簽下有利基的餐廳或服務提供商,同時也要做大用戶規模,並妥善控制財務。所以產業短期快速發展,也快速的整併,夠麻吉就是最後脫穎而出的明顯領導廠商。

夠麻吉還有一個很特別的投資者,那就是來自聯發科的投資,雖是策略性投資,持股比例不高,但由移動端設備主要晶片提供商,入股移動互聯網概念股的夠麻吉,這策略上的投資非常有意思。

可成立「趨勢創投」

趨勢科技創辦於 1988,成立二十多年來一直專注定位在資訊安全服務廠商,所獲得的成果也極為傑出。在台灣舉辦多年的程式設計競賽,也是眾多資訊科學專業學生志在必得的獎項。這些都是趨勢科技超強實力,作為上市公司,也是需要持續精進以對股東負責。然而隨著互聯網以及移動端的興起,對想要創業有志利用網路、移動 app 等改變世界軟體工程師,以苦練程式內功的趨勢科技,未必成為吸引人才的公司。

上段提到聯發科投資夠麻吉,再加上另一則新聞,聯電投資基亞生技,取得子公司基亞疫苗 8% 股權。聯發科也是屬於聯電集團,台灣的知名電子公司幾乎都會設有自己的創投公司,投資目標當然很多跟本業有關,但也很多屬於策略性投資 (看中未來合作潛力),或者是財務性投資 (看重財務回報)。

再舉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為例,他設立了智融集團,投資台灣多種新創公司。許多這些投資所佔的股份都不多,甚至是屬於站台鼓勵性質,因為被投資的公司有了智融集團的入股,會被認為是有潛力新秀,施先生都認可來投資,對外公司形象就可以大大加分,更容易吸引其它創投公司投資。

趨勢科技似乎並沒有類似的創投公司,專門規劃對外投資。創辦人張明正與陳怡蓁,這幾年花比較多的資源,在於推廣藝術文化,期許科技與人文兩相結合。透過趨勢教育基金會,舉辦多場大師風格活動,例如白先勇、蔣勳等,這也對台灣文化的提升,帶來深遠影響。

就如同前文提到的上市公司成立創投子公司,這是大型上市公司常見作法,跟本業並不違背,例如英特爾創投 (Intel Capital) 就是國際知名的創投。趨勢科技可以考慮成立 ” 趨勢創投 ”,募集基金針對全球新創團隊給予投資,由於台灣是趨勢科技全球研發總部,來自台灣的年輕人當然最有機會能夠得到投資。

由於台灣的產業這三十年來都是以電子產業最堅強,在過去並沒有產生過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或是移動手機 app 公司,這也導致台灣的創投業 (許多是電子業轉投資),並不太投資台灣網路 / 移動 app 新創公司。沒有資金進來,當然也就難扶植新創公司出頭,少了成功新創公司,當然創投也就更不投,接著造成惡性循環。

不過如果是趨勢科技或者是創辦人張明正自己出面,這號召力絕對強悍,要募個五億元台幣資金來做創投根本不是難事。而且這樣創投基金規模,放在台灣生技創投的招募,資金規模都在一億美金部位起跳,五億台幣是相當小的規模,關鍵就是誰出面募集。( 註: 張明正投資夠麻吉,就是透過兒子張友辰代表的 Rose Star Investments)

而以趨勢科技聚集了這麼多軟體界梁山好漢,這樣的趨勢創投,是可以讓有能力也有想法的工程師,可以透過投資或是育成,鼓勵他們用移動互聯網來改造世界,也讓累積了這麼好軟體開發功力的工程師,可以進軍世界盃有更大舞台,也還能讓趨勢科技留住人才。

帶動台灣軟體工程師的世界盃夢

前文所述的「趨勢創投」若概念可行,它可以來自趨勢科技由公司成立,也可以是創辦人張明正以他獨特魅力號召成立,名稱也許是 Rose Star Investments 或其它,但我們就先稱:「趨勢創投」吧。

趨勢科技舉辦多年程式設計競賽,這是鍛鍊並尋找最優秀的軟體設計師,而 "趨勢創投" 的目的,就是把這些優秀軟體人才,提供創業舞台,提供打世界盃機會,提供到美國上市夢想。

以五億台幣的創投基金,可以規劃出一億台幣作為新創公司早期的天使投資。在概念上,為規劃提供一百個團隊,每個團隊一百萬台幣的天使投資,運作方式採用育成 + 天使 + 創投。這整個規劃,都是以能夠打世界盃全球運營新創團隊,如果只是在台灣中午訂便當系統這種小打小鬧就不必參加了。

首先是育成部分,凡是對網路、雲端、移動互聯網等有興趣團隊,都可以申請入駐育成場地,免費提供基礎辦公設備,並有商業模式顧問做營運模式協助。這一部分在矽谷行之有年,最知名的是 Y Combinator 開啟這種育成模式,從它誕生出許多知名企業,Dropbox 就是知名畢業生。

育成中心入駐時間為三個月,並提供種子基金,這些資金是用來提供創業家基本生活開銷,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專心把程式概念原型做出來。三個月育成結束,經評選富潛力團隊,則進入天使投資,也就是再給另外一筆資金,讓創業團隊把產品真正能運作第一版做出來,期間約在 3~6 個月。整個育成 + 天使每個團隊收到的總金額就是台幣一百萬元,這部分的投資部位為一億台幣。

天使投資階段結束後,真正能夠打世界盃團隊,就進入第一輪增資,由所剩下的四億台幣部位來投資,當然能夠挺到這階段團隊,也會吸引外部的投資者加入。

移動互聯網雖然是軟體工程師創業最好選擇,但是一個成功的創業,關鍵會是在商業模式上,技術都有辦法解決。由於趨勢科技的強項是在工程師,整個 ” 趨勢創投 ” 重要成功因素,就是要擁有能協助工程師團隊規劃商業模式,而不僅是在技術上專研。這要具備工程師背景又熟悉互聯網創業商業模式,可以根據工程師創業團隊提出的構想,規劃能夠在全球運作商業模式,而與工程師溝通時能聽懂工程師思維 (若還看懂 SQL statement 就更貼心了),並解釋來自商業模式使用者端需求。

除了針對新創團隊的育成跟投資,還有幾項新創團隊都需要的基礎服務,這是 "趨勢創投" 能夠大大加值。重要關鍵之一就是 L10N,也就是協助創業團隊軟體做全球語言版本。在趨勢科技裡面有專門團隊,替所開發的軟體做全球語言,(例如 PC-cillin 就是明顯例子,需要推出全球版本)。這不僅是語言翻譯,還牽涉到程式架構設計。老實說,能做 L10N 的團隊,台灣應該也就趨勢科技實力最堅強了。另外,還可以加入 App 上架、電商金流、專利規劃等等,每一個新創團隊都將需要的服務,讓育成的團隊無後顧之憂,專心把商業模式所需程式碼開發出。

結語

不管是公司規模、全球化強度、員工技術能力,放眼兩岸軟體公司,趨勢科技難有匹敵對手。只不過趨勢科技產品係在資訊安全領域,這是鍛鍊技術的少林內功,並不重花俏的拳打招式。但是雲端跟互聯網引領的革命,快速的吸引熟悉軟體的青年創業家眼光,它具備話題性、容易全球化、資源不需很多,兩三個工程師也能做出全球注目的雲端或移動端服務,並具備被併購甚至邁向上市的遠景。

趨勢科技連續舉辦多年程式設計競賽,現在已經是亞太規模,共有台灣、大陸、日本與菲律賓隊伍參加,這對學生隊伍挑戰軟體技術成果斐然 (現另有社會組隊伍),但這還是在技術層面上的交戰。如果能夠有由趨勢科技領軍,創立結合育成 + 天使 + 創投,這絕對能夠嚴加鍛鍊台灣年輕創業團隊從技術到商業模式,有實力脫穎而出的團隊,就能有機會獲得天使跟創投投資,一舉打入世界舞台,帶著自己的創業產品邁向美國上市。

台灣的年輕創業團隊,我們技術水平佳,國際化接軌接近,英語能力強,以及自由開明的網路環境,這都是我們的優勢。現在就差給創業團隊,一個跟上矽谷的育成跟創投架構,而這環境做到並不難,資金需求也不多,政府也諸多鼓勵三創,正是該掌握時代機會,一舉帶領台灣青年創業團隊,邁向世界盃舞台。

這樣的願景你心動了嗎?

缺碼農嗎?去監獄裡找一個!

Posted: 20 Jan 2015 07:33 PM PST

缺碼農嗎?去監獄裡找一個!

不用等到下輩子,更生人翻身的機會來了!說起美國時下最熱門的職業,非寫程式的碼農莫屬,免費帶領人們程式入門的課程遍地開花,現在,與社會隔絕的監獄,也跟上了這股潮流!

從監獄裡誕生的創業家

位於科技勝地舊金山灣區的聖昆丁州立監獄裡,有 18 名囚犯們排排坐,正全神貫注盯著電腦螢幕,拚命為自己敲打出獄後煥然一新的未來。由舊金山創投 Chris Redlitz 與妻子 Beverly Parenti 創立的「最後一英里」(The Last Mile)公益組織1,2010 年發起了這個饒富意義的專案,從現代科技開始,為這些在智慧型手機流行之前就已入獄的受刑人暖身,讓他們懂得如何用 140 字在 Twitter 上,跟上世界的節奏。

爾後,由 LinkedIn、Quora 等工程師上陣,授與他們創業精神。穿著藍色制服的囚犯,甚至已能上台侃侃而談自己的點子:有人想成立食物分配的新創公司,把過剩的農產品有效送入貧困社區,也有人希望解決低收入區域的肥胖問題。犯罪的原因往往很複雜,但他們已準備用科技改變自己,以及弱勢階層的未來。

根據 2013 年的報導,6 名已經出獄的 The Last Mile 畢業生,有 5 人找到新創公司的實習或正職工作,最後一位呢,已經成立自己的網頁諮詢公司。更多畢業校友的資訊,可以在 The Last Mile 的網站查詢,20 幾名羅列出的學員,都已展開人生新旅途。

缺碼農的公司 ,這裡有很多洗心革面的更生人

而後,去年 10 月,The Last Mile 開始為有心繼續向上提升的受刑者,提供每天 8 個小時、每週 4 次、為期 6 個月不等的程式課程2,相當緊湊。他們的老師大部份都由矽谷一帶的工程師義務教課,當受刑人順利結業,Chris Redlitz 計劃與 Prison Industry Authority 合作,媒合監獄裡的程式高手與願意僱用更生人的企業。就像烘培蛋糕、製造傢俱一樣,也給懂程式的前受刑者,一個機會。


The Last Mile 畢業校友

Chris Redlitz 說:「我找不到理由不試著教他們程式,聖昆丁有很多聰明人,他們有很大的潛力成為專業的工程師。既然如此,為什麼不把工作留在美國?」

不過,要把程式帶進監獄裡,並不是那麼簡單。特別是監獄內禁止上網,造成許多麻煩。Google 程式教學組織 Hack Reactor 使用 Google Hangouts 遠距教導更生人寫程式,但那是監獄內唯一許可的對外連線。現在最迫切的問題是要生出一套不必上網,卻能營造適合寫程式的環境的課程機制。

用滑鼠、寫 code,同時並進

世界不斷急速流動,待在監獄的光陰卻是恆常靜止。很多受刑人根本連電腦都沒碰過就入獄了。The Last Mile 讓他們與現代科技接軌。很多人自零開始,滑鼠跟 HTML,一起從頭學。

「我因為襲擊被判刑 14 年 8 個月,在我進監服刑之前,我有一支掀蓋手機⋯⋯Nextel⋯⋯不過那實在不是一支聰明的手機。」一名學員 Aly Tamboura 說,The Last Mile 給了他適應社會的技能,讓他得以提前熟悉已因科技發展幾乎變形的職場。

另外一個學員 Larry Hinston 充滿信心的說,「成為從監牢誕生的電腦工程師,是我的目標,我要重拾自信,帶著那些技能返回街頭,我也要找機會創業,它(The Last Mile)給了我希望,激勵我持續勤勉不懈。」

儘管曾經走上歧途,然而,他們正奮力掙脫牢籠,企盼迎接燦爛的未來。

內容農場的假消息末日?Facebook 更新舉報機制及演算法

Posted: 20 Jan 2015 06:35 PM PST

內容農場的假消息末日?Facebook 更新舉報機制及演算法

幾乎每個 Facebook 活躍使用者都曾有過這種經驗:在動態牆裡看到標題聳動的新聞報導,可能還被許多使用者瘋狂轉貼,在動態牆裡頻頻出現,最後才發現大家轉貼的文章內容是捏造的。像是之前台灣訛傳無數次的「LINE 要收費」,或是美國常見的「點這裡來贏得終身免費咖啡(Click here to win a lifetime supply of coffee)」,這些以訛傳訛、或想拐騙讀者點閱的問題新聞往往在 Facebook 等社群網站上如野火般蔓延。

也由於這種事件層出不窮,之前 INSIDE 曾報導過一款 Chrome 的擴充工具可以提醒讀者 Facebook 上有問題的貼文內容,請參考: 您也是問題新聞的受害者嗎?試試「新聞小幫手」!

對於這樣的問題新聞竄升的情形,Facebook 也一直致力於調整演算法、讓使用者舉報垃圾新聞(Spams)來改善。 今天 Facebook 發表聲明,為了減少這些藉由 Facebook 作為媒介的惡作劇、假新聞的曝光率,有效改善使用者閱讀動態消息的體驗,Facebook 今天對其垃圾新聞舉報機制以及演算法做出更新。

現在使用者看到可疑的假新聞,可以將其舉報為「It's a false news story(這是個假新聞)」,Facebook 不會因為使用者舉報而刪除這篇新聞,而是將這些使用者的回饋列入貼文觸及率的算法中,控制這篇文章的散播程度。舉例來說,若是某篇貼文裡包含的連結被許多使用者標記為假新聞,或是被許多人選擇在動態牆中刪除,那麼 Facebook 就會降低這篇文章在使用者動態牆裡顯示的機會。

若是舉報這篇文章的使用者超過一定數量,Facebook 會在文章上方加上一行警告:「Many People on Facebook have reported that this story contains false information(許多 Facebook 使用者舉報了這篇文章含有捏造的資訊)」。對於假新聞的界定,Facebook 也表示,經過調查顯示,使用者通常不會舉報一些幽默取向的諷刺性的內容(Satire)為「假新聞、惡作劇(Hoaxes)」,但像是「民眾在猶他州目擊恐龍」、「點這裡贏得終身免費咖啡」這種便定義為 Hoaxes。

Facebook 憑藉著 13.5 億使用者,已然成為最重要的社群媒體及傳播平台,不但許多出版商、網路媒體利用 Facebook 觸及更多讀者,藝人明星或獨立創作者也紛紛在 Facebook 上宣傳自己、累積粉絲人數。請參考 INSIDE 文章:再出新功能!Facebook 的野心:網路出版商將離不開臉書)

不過這麼成功的社群平台,只怕也吸引到不少的詐騙集團、色情行業。而且「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只希望這次 Facebook 更新舉報機制跟算法,可以真正有效的打擊問題新聞及虛假報導,防止大家濫用 Facebook、誤導民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