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邁向新媒體之路(4)攝影棚建置工程(下)” 與新的 2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
![]() |
Posted: 11 Apr 2014 04:16 AM PDT 〉〉聯合報邁向新媒體之路(3)攝影棚建置工程(上) 〉〉聯合報邁向新媒體之路(4)攝影棚建置工程(中)原文 〈 聯合報邁向新媒體之路(4)攝影棚建置工程(下) 〉 於 2012 年 6 月刊登在 Phimedia 通泰媒體部落格。本篇將介紹攝影棚,包含螢幕前看得到的,以及螢幕前看不到的角落。 攝影棚在攝影棚方面,為了讓攝影棚中承載著攝影機的 Robotic 能夠平順流暢的移動,所以要在攝影棚鋪設自平水泥,讓攝影棚的地板沒有任何高低落差。平整度落差必須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內與承載的重量需到 500~1000 公斤/每平方公尺,才算合格。 這張是自平水泥養護過程的照片。 鋪設自平水泥都是為了讓這一系列,全自動的攝影機 Robotic 能夠通行無阻順暢移動,不會因為地板不平,而在移動時出現不預期的加速跟減速,造成設備損毀,或是定位偏移的問題。攝影機的下方角落有障礙物偵測雷達,能確保自己不會撞到角落。小編覺得,這還蠻像超大型高智慧的掃地機器人。 把攝影機裝上去後,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因為 Robotic 是全自動可遙控,所以甚至不需要攝影師喔! Robotic 有好幾種類型,這次聯合報購買了四種不同的設備。因為採購大量採購,日本原廠也因此熱心地派遣工程到台灣協助。 這就是傳說中的新聞主播讀稿機,透過傾斜的半透鏡反射字幕。這就是主播為什麼不會被發現偷瞄字幕的原因了,因為字幕跟攝影機鏡頭在同一個地方。 再來一張 為了在副控室內遙控攝影棚中的 Robotic,所以副控室裡也安裝了 Robotic 專屬的控制台。 如下圖所示,攝影棚的上方裝了一個監視攝影機,讓操作人員能在副控室裡看到 Robotic 如何移動。雖然 Robotic 內建防撞雷達,但是為了做出更靈活的操作,有時會選擇關閉,才能更靈活移動,以免 Robotic 認為間距太窄而自動停止移動。 透過這套設備,就能夠預先設定移動的路徑,因為新聞攝影的運鏡較為固定,利用快捷鍵讓 Robotic 按照原定的路線移動,如此的自動化流程能省下很多力氣。 再將鏡頭交還給攝影棚。 這是攝影棚主播台剛剛做好的樣子 後面的綠幕是虛擬攝影棚必要的設備,主播在綠幕前對著空氣比手畫腳,後製 CG 人員則即時合成氣象圖等畫面,讓觀眾看到更生動的播報畫面。機房聯合報規劃攝影棚時,已經著眼於新媒體跨通路的各種應用,所以我們一併規劃了功能強大的機房,讓未來的節目訊號能順利在網路與各種媒體通路中播出。 規劃機房的時候,就如同先前提到,高架地板必須預留線路的孔洞。這必須特別規劃,萬一鋪設時沒有算好尺寸,可能會發生高架地板掀起來的位置不理想,導致卡住,或設備擺放位置受到牽制的窘況。 再來,為了確保機櫃安全無虞,所以必須將機櫃串起來鎖在一起,讓他們緊緊相抱,才不會因為地震而移位。 聯合報的機房有兩排各十一座機櫃,裡面塞滿矩陣式訊號 Router,多功能訊號處理器,自動化控制系統等設備。 下圖這台,就是 Phimedia 代理的 Miranda 矩陣式訊號 Router,根據聯合報的需要,共有 144 路訊號。![]() ![]() |
Posted: 11 Apr 2014 03:57 AM PDT ![]() 〉〉聯合報邁向新媒體之路(1)聯合報轉型發展新媒體的契機〉〉聯合報邁向新媒體之路(2)攝影棚建置工程(上)原文 〈 聯合報邁向新媒體之路 (3) 攝影棚建置工程 (中) 〉 於 2012 年 6 月刊登在 Phimedia 通泰媒體部落格。本篇將介紹副控室的靈魂:控制台,以及負責控制整個頻道的主控室,以及肩負訊號調整、轉換、分配重責大任的訊號中心。 ![]() 控制台高架地板預留的洞,不僅是為了讓機櫃的線路通過,也為了讓主副控室的控制台線路,也能從地板下經過。 這些線路若不是藏在腳底下,該怎麼辦才好?所幸這些線都可以藏在高架地板底下,除了保護線路,也可以避免運作時工作人員被線絆倒,造成人員受傷和設備損壞,甚至節目中斷的窘況。畢竟運作中的主副控室的燈光是微暗的。![]() ![]() ![]() ![]() ![]() 控制台的設備接著為大家介紹控制台上的設備。 首先是攝影機的遙控器,有了它就可以直接在控制台上操作攝影棚內的攝影機了,讓數位攝影棚更自動化。 這是安裝中的狀態。![]() ![]() ![]() ![]() ![]() ![]() ![]() 主控室與訊號中心主控室控制整個頻道播出狀況,訊號中心則處理各種訊號輸入輸出轉換與切換的工作。通常這兩個房間是分開的,但由於科技進步與空間限制,所以聯合報的主控室與訊號中心是合而為一的。![]() ![]() ![]() 〉〉聯合報邁向新媒體之路(4)攝影棚建置工程(下) |
Posted: 11 Apr 2014 03:57 AM PDT ![]() 〉〉聯合報邁向新媒體之路(1)聯合報轉型發展新媒體的契機原文 〈 攝影棚建置工程 (上):主體建設、冷氣電源規劃、副控室、高架地板與電視牆 〉 於 2012 年 6 月刊登在 Phimedia 通泰媒體部落格。攝影棚不同於一般辦公室或工廠,空間規劃、電力、空調、燈光、設備的安置都有特別的要求,並不是一般的裝潢工程,只需將設備塞進現成的空間裡。因此電視台為了滿足攝影棚使用上的各種特殊需求,通常選擇建立自己的大樓。 接下來,我們將從聯合報攝影棚的主體建設講起,帶大家了解專業的新聞攝影棚。 圖文記錄開始2010 年 8 月,聯合報新大樓六樓的工地,未來的攝影棚和主控室,副控室所在地。如同先前所提,蓋攝影棚不是裝潢,需要獨立的完整空間,聯合報的攝影棚是利用新建大樓剩餘的容積空間進行規劃。![]() ![]() ![]() ![]() ![]() ![]() ![]() 副控室副控室是整體節目進行中重要樞紐之地。 副控室變身前,畫面中這片牆,將是兩間副控室共用的電視牆(加強結構,以利承載)。![]() ![]() ![]() 開始安裝玻璃注意到了嗎? 仔細看,這片玻璃略為傾斜,並不是垂直的,否則反光會映入攝影機導致穿幫。![]() ![]() ![]() ![]() 高架地板主副控室的線路多到令人瞠目結舌,所以必須以鋪設高架地板的方式,將線路和空調藏在地板下。![]() ![]() ![]() ![]() ![]() 電視牆![]() ![]() ![]() 〉〉聯合報邁向新媒體之路(3)攝影棚建置工程(中)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