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新創公司創辦人該領多少年薪?”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新創公司創辦人該領多少年薪?

Posted: 16 Jan 2014 05:24 AM PST

新創公司創辦人該領多少年薪?

Inside 介紹過許多新創公司與創業故事,各位會不會很好奇新創公司的創辦人領多少薪水呢?最近有一份來自 Compass 的調查報告指出1,73% 的新創公司創辦人一年的收入是五萬美金以下,矽谷的話則是 75% 的創辦人年收入在七萬五千美金以下。

2008 年,PayPal 共同創辦人 Peter Thiel 曾表示他過的猜測2,認為創辦人領的薪水越高,其公司最終的成就就越低,兩者之間有相關性。理由是,犧牲越多、投入越多資源到自己公司的創辦人,越能專注於實踐自己的理念,為團隊樹立榜樣,燒錢速度也會慢一些。五年多來關於這點的爭議依然持續著。 Compass 分析了來自全球 1,1160 多家新創公司的資料,試圖證實這樣的說法。 png_base6458db5d7225be329e 雖然 Compass 雖然不認為這次的調查可以終結這方面的討論,但是他們透過調查發現創業者們生活大多很簡樸,而這樣的確很可能加速他們的成功。

Screen Shot 2014-01-06 at 5.24.11 PM ▲ 無論公司有沒有被投資,73% 創辦人自己領的薪水在五萬美金以下。(不包含股權的價值或是其他附加利益)

Screen Shot 2014-01-06 at 6.10.06 PM

如果將觀察對象集中到矽谷,那麼年新在五萬美金以下的創辦人比例則是 66%,七萬五千美金以下的則是 75%,平均薪資是 57,203;另一個創業風氣興盛的特拉維夫,創辦人平均年新是 47,500 美金;在印度,新創公司創辦人的平均薪資是三萬美金,在澳洲則是 72,363 美金。

Screen Shot 2014-01-07 at 8.08.27 PM Screen Shot 2014-01-07 at 8.11.54 PM

以下是幾個城市新創公司創辦人的薪資分布情形:

Screen Shot 2014-01-06 at 6.12.21 PM Screen Shot 2014-01-06 at 6.11.43 PM Screen Shot 2014-01-06 at 6.11.01 PM Screen Shot 2014-01-06 at 6.08.50 PM Screen Shot 2014-01-06 at 6.07.56 PM Screen Shot 2014-01-06 at 6.07.00 PM

Founder-salary-by-product-phase-2 ▲ 而隨著產品成熟度越高,創辦人的薪水也會越高。

Founder-salary-by-funding-level ▲ 創辦人的薪水高低也與募資的規模息息相關。

當然,創辦人的薪資一開始雖然不高,但是所有人都明白,他們手上最值錢的還是那些股權——如果公司最終成功的話。

Nest Labs 創辦人 Tony Fadell 談如何設計好的產品

Posted: 16 Jan 2014 02:41 AM PST

Nest Labs 創辦人 Tony Fadell 談如何設計好的產品

medium_7598296320photo credit: Fortune Live Media

作者為 Paul,Wondero 共同創辦人,一個記錄不同想法的共筆部落格,作者同時是一間綠色科技企業的粉絲團經營者。
近日 Google 以 32 億美元的天價收購由 iPod 之父 Tony Fadell 與其夥伴一同創辦的 Nest Labs,關於此消息,只要在搜尋「32億」這個關鍵字就能找到了,Inside.com 亦有完整的報導:「Google 將以 32 億美元現金收購 iPod 之父創辦的 Nest Labs」。 當下我便開始感到好奇:Tony Fadell 何許人也?有感於國內媒體對於他的討論甚少,我便在 Behance.net 的相關網站 99U.com 上找到了 Tony Fadell 的一場即席演講,便透露了 Tony Fadell 對於產品設計上的許多看法。

Behance 99% Conference 是什麼活動?

Behance 是由 Scott Beslsky 所創辦,專門用來發掘好點子跟創意人才的網站,國內近似的服務有「ㄇㄞˋ點子」。Behance 在 2006 年創辦,Scott 在 2010 年也被 Fast Company 選為「商業界裡最有創意的一百人」其中之一。2012 年被 Adobe 收購後,Scott 現在也在Adobe 擔任 VP。 而 Behance 每年的一個重頭戲,就是99% Conference,取自於那句「Genius is 1% inspiration, 99% perspiration.」,活動旨在讓更多人能在創意的時代實踐好的創意。 而在 2012 年的 99% Conference,Behance 邀請到了 Fab.com 的創辦人、哈佛商學院的名教授、Reddit 的創辦人等,Tony Fadell 亦是其中之。(完整清單) 因為影片沒有字幕,以下是我對於影片的一些筆記,關於裡面提到的每一個問題,我並不是照字面完全翻譯,而是以方便理解的方式記錄下來,所以如果可以的話,非常建議親自把影片完整看過一次。

(Tony Fadell的演講)

99% Conference 主要是來討論「如何把創意化為實踐」的活動,故準備了許多問題給 Tony Fadell。他在當中討論到了自己的職涯,當中包涵了一下要素:
  • 最早對於「動手做東西」感到熱情,是因為小時候跟爺爺一起做些傢俱之類的玩意。
  • 對於不同領域的好奇心——音樂、軟體、工業設計、藝術、設計、科技以及產品的不同概念等。
  • 發現要學習一個東西最好的方法,就是跟對的人共事,才會學到對的方法(他提到了像Steve Jobs)
  • 他花了十年學習、十年和對的人共事,去應用所學、第三個十年出來獨當一面。
  • 在他從學生時代、其他公司任職、在蘋果開發 iPod 2,在他一系列的設計歷史當中,一個極重要的事件深深影響了他的設計:網際網路的誕生。
而對於什麼「對」的方法,他提到就像是能夠看穿一個計劃、一個產品的黑盒子裡頭,會有哪部份的想法有效,哪些則沒有效。 接著他對七個不同的問題展開了回答,回答調理分明,而且值得任何有志設計產品的深思,以下是我對這七個問題的筆記。

第一個問題:你的創意來源於何處?

因為對於現狀感到很沮喪,為什麼那麼多垃圾在市面上?為什麼生活於今天是長這個樣貌?於是懂得要創要與眾不同的產品——那些真正處理問題的產品。而在學習的階段,發覺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跟對的人共事,學習對的方法,去揭開黑盒子。

第二個問題:設計原型(Prototype)最好的方式是?

設計原型沒有所謂最好的方法。只有最適合的方法。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方法的原型,沒有最佳解,只有最適解,但有一個原則很重要:什麼是你做的東西的「不同之處」,你必去要去看到那個不同之處的關鍵細節(Hard Details)。 你可以懂設計、搞硬體、搞軟體,很多人拿著一些有趣的東西給我看,但他們的東西沒有直搗問題核心(Attack the real problems)。到底什麼是那關鍵之處呢?就是人(使用者)——人怎麼想你的產品、用你的產品、與你的產品互動,而 Prototype 更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之下,幫助你決定要投入多少的預算、時間、人力。所以當你要做原型的時候,請去注意那些細節(Hard Details),這樣子才會有效。

第三個問題: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如何知道何時該轉換方向,何時該持續進行(意指,如何知道這是對的方向,或不對的方向)

這分成兩種情形。第一種情況,你對你做的東西有經驗,你是上帝,你大可以按照你的感覺走。但是,如果你對自己在做的東西沒有經驗,這就是第二種情況,你做了一個原型,也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的事,你正在做中學,所以你需要各個領域的專家給你建議。但有時候專家也會給錯的建議(比如一個專家曾經說 iPod 這玩意做不出來,儘管這位專家開口的同時,iPod 已經做出來了),在跟專家請教意見時,這要很小心。

第四個問題:關於產品開發上的長期策略與敏捷性(agility)的建議?

有,要給自己限制( Constraints),不能一直漫無目的的把願景(Vision)擴大下去,擴大到最後團隊會失去熱情與方向。 要規定好每個階段的時間,把假設寫出來,接著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驗證,並實踐不同階段的里程碑。這有兩個重要的原因:第一個,要讓團隊的每個成員知道你在做什麼,有時候當里程碑達到了,效果卻不如預期,就可以大家一起回頭檢驗假設,思考為什麼失敗,這樣才能重新設定下一次的里程碑與時程。「讓每個人都知道我們為何成功、為何失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第二個,一定要把按時把在做的事情ship出去,大家才能看到成果。大家把一、兩年的時間花在這個團隊上,並不想到頭來被自己(與別人)發覺是一場空。

第五個問題:有沒有些具創意的方式,讓一個專案被認可(approved)?

有三個 P,第一個 P 是 Passion,你的與團隊的 Thoughtful Passion(深思熟慮的熱情),而非盲目的相信,要能夠去想清楚每一件事的熱情。 第二個 P 是 Presentation,必須要確認自己是否釐清了每一個細節,必須要讓桌子對面的人理解說:「這些人不是說說而已,他們理解每一個風險、細節、以及如何把想法落實。」因為去做些與眾不同的東西,會非常的困難,成功不會自然而然的發生,所以要去告訴對方「充滿挑戰」的地方到底是哪裡。 第三個 P 是 Partnership,要去確保跟你對談的是「對」的人,這樣的人是貨真價值的決策者(Decision Maker),而不是只會聊數據、功能、產品上市要花多少預算的人,當你遇到這種滿口天花亂墜的數字的人,你必須瞭解那不是對的人。不論是給怎樣的建議、或是給 Funding,只有對的人才會真正幫到一個計劃。 在當中,如果一個專案通過,Tracker 便至關重要。在其他的公司裡,專案很容易成立,但許多胎死腹中。在蘋果,幾乎沒有一個專案胎死腹中,我們會不斷在專案中學習、進步,直到成功。所以你跟誰合作一個專案是個關鍵,當一個專案得到認可後,Tracker 也很重要。

第六個問題:什麼是產品設計成功之道?

(我此處所寫的與影片中所提問之句子略有不同,想知道主持人原本問的句子為何的人,可以參考影片 18:16 的部份。)
  1. 設定限制(Set Constrains)。比如安排時程,定期把產品推送出去。
  2. 意見導向決策(Opinion-based Decision)。事實導向決策(Fact-based Decision)很容易,但那在產品推送出去之前不會有用,因為在有產品之前,使用者還不瞭解你在幹麼,這樣候的資料不管用。Opinion-based Decision 就是為什麼一個團隊需要領導者的原因,他要能假設、解釋、驗證每一個為什麼,尤其在沒有「Data(數據資料)」的時候。

第七個問題:你什麼時候懷疑過自己

我無時無刻不懷疑自己。如果你是在「與眾不同」的東西,你應該要不斷懷疑自己,你是否處理了真正的問題如果每天沒有活得像雲宵飛車,早上起床很美好,但下午覺得一切都變成災難,那代表你還沒把自己推出極限。你必須不斷的鞭策自己,超越極限。 在看完筆記之後,再回頭看看影片,相信對你的產品設計之路會很有幫助。

即便加入 10 億美元俱樂部,新創公司依舊脆弱

Posted: 15 Jan 2014 08:43 PM PST

即便加入 10 億美元俱樂部,新創公司依舊脆弱

large_7007689829 照片來源:Theodore C

創業風險極大,使用者習慣、外部環境的快速變遷總是拋出各種難題,哪怕新創公司做到了十億美金規模,也不能確保成就基業。前兩天 Nest Labs 被 Google 收購,有了後者保護,至少抵抗風險能力大得多。而那些獨立發展的新創公司,即便擁有 10 億美金甚至更高的交易前估值,前進過程中依舊顫顫巍巍。 Dropbox、Uber、Snapchat 都有相當高的估值,但他們絲毫不能掉以輕心。 上週末,Dropbox 伺服器升級過程中當機,數百台伺服器停工,導致 Dropbox 暫停服務數小時,在之後功能才陸續放開。然而這次問題不僅於此,這次當機引發諸多猜想,一度被懷疑是遭到駭客攻擊,甚至可能破壞使用者的資料。 Dropbox 很快澄清這是內部問題造成的,並確信使用者資料沒有問題,但傳言已經蔓延開,這次當機無疑會損害使用者對他們的信任。 Dropbox 的優勢在於跨裝置、跨系統的資料同步,這也是使用者選擇它的核心理由。不過市面上類似 Dropbox 功能的產品五花八門,不乏很多大公司推出的產品,很多使用者往往是多帳號同時使用,如果 Dropbox 發生問題,使用者很容易改用別的產品,除非你是一名重度(或付費)使用者。 其共同創辦人 Drew Houston 曾向 WIRED 承認,公司沒有任何出錯的餘地,哪怕只是搞丟了一個使用者的資料,也會摧毀所有使用者的信任,「這就像控制飛行的程式一樣,一個 bug 足以致命。」 Uber 也是如此,雖然它提供了高標準服務的叫車服務,但是它有太多的矛盾與危機。Uber 有一個「Surge Price」政策——在高峰時漲價,尤其是在前年紐約遭遇颶風、下雪天氣之後,Uber 即時調高租車費用,聲稱調動司機們的積極性,滿足紐約激增的用車需求,但這一舉動被認為有趁火打劫的嫌疑,遭到輿論猛攻。 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辯解道,如果不加價,司機則不會輕易過去,使用者就等不到車,進而怪罪 Uber,如果使用者叫不到車,那 Uber 價值何在? Uber 的核心優勢在於高質量的叫車服務,這也是其努力在維繫的核心功能點,但一方面,許多當地車行的抗議使得政府出台措施,限制 Uber 的使用,從而讓它的功能變得不那麼完美。比如法國的法令規定,Uber 使用者從叫車到上車,其等候時間不得低於 15 分鐘,而前幾天的巴黎計程車司機的激烈反抗,提出的一個條件就是把這個時間延長到 30 分鐘。 花 30 分鐘去等一輛車,顯然這會讓 Uber 喪失體驗的優越感,使用者的流失也很容易,Uber 需要努力維繫價值。 Snapchat 也是如此,儘管一度風光無限,但也相當脆弱。前些時候它遭到駭客攻擊,被盜取了 460 萬使用者的帳戶資訊,並散播到網路上。對於企業來講,使用者資料洩露並不是無可挽回的事情,但 Snapchat 的核心功能在於資料限時燒燬銷燬,如果使用者資訊可以洩露,那麼也會懷疑其發送私密資料的安全性。 Snapchat 對於安全問題的公關手法過於稚嫩,一開始 CEO Evan Spiegel 拒不道歉,直到頂不住輿論壓力,在事發一週後才發出道歉信。這種傲慢、「冥頑不靈」給 Snapchat 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Dropbox、Uber、Snapchat 都以簡單易用的服務留住使用者,做到了十億美金等級的規模,但它們的支柱並不扎實,新創公司是脆弱的,稍微出錯,便有可能傾覆。

Window PC 和 Mac 競爭格局中的「決策者」

Posted: 15 Jan 2014 06:32 PM PST

Window PC 和 Mac 競爭格局中的「決策者」

001 儘管憑藉 Mac 蘋果在桌面市場馳騁了數十年,但 Mac 佔據的市佔率卻非常有限。直到今天,Windows PC 的銷量依然遙遙領先於Mac,2012 年前者銷量是後者的 19.8 倍。 而 2013 年這個倍數是 18.8,略有減少。Asymco 的 Horace Dediu 認為,差距縮小的根源在於 Windows PC 出貨量的大幅下滑。根據 Gartner 的數據,2011 年 Windows PC 的出貨量為 3.44 億,2012 年下滑至 3.37 億,2013 年僅有 3.09 億。 從 Asymco 的這張 PC 對 Mac 出貨量圖表中可以看出,近 20 年來,相對於 Mac,Windows PC 的出貨量都可謂壓倒性的優勢。在巔峰時期 2004 年,PC 出貨量甚至達到 Mac 的 56 倍。 002   003 那一年,Mac 售出了 320 萬台,Windows PC 為 1.82 億台。這意味著蘋果的市佔率只有 1.7%。 可即便只有微不足道的 1.7%,Mac 卻頑強地生存下來。320 萬台並不起眼,卻維持了 Mac 後續的研發和投入。當 iPhone 和 iPad 誕生後,蘋果在行動平台上開始爆發出驚人增速。 2013 年,蘋果全平台的產品(iPad、iPhone、Mac、iPod touch)出貨量達到 2.6 億台,蘋果總使用者數也突破 5.5 億。 從下圖可以看出,到了 2012 年,Windows PC 的優勢之於蘋果全平台產品(Mac+iPad+iPhone)的優勢已經急劇縮小,甚至快要達到平分秋色的地步。即便是單獨針對於 Mac 的優勢,也下滑至 19 倍左右。 Horace Dediu 認為,這一趨勢將在整個 2014 年繼續下去。但問題在於,它會持續多久? 在 Windows PC 和 Mac 競爭這對爭論不休的話題前,Dediu 提到了一個有趣的關鍵字——「決策者」,他認為決策者身份的變更是影響雙發競爭格局的主要因素。 他進一步解釋道,Windows PC 的優勢源於上時期80 年代「電腦採購上升期」,這時的決策者是大公司、企業人員、開發人員,他們共同培育並壯大了 PC 市場,此後政府、普通消費者便跟隨了這種潮流。然而,到了今天,決策者已經成為了海量的消費人群,所謂 500 強企業已經難以左右什麼了。 「大企業資訊部門的採購決策,已經變成為數以億計的普通消費的選擇……而最終的轉變,仍取決於決策者的數量和決策的品質。」Dediu 這樣總結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