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red Wilson:創投產業面對的市場已發生改變”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red Wilson:創投產業面對的市場已發生改變

Posted: 26 Nov 2012 02:55 AM PST

圖片來源:Flickr

本文譯自「What Has Changed」一文(註一),作者為 Fred Wilson,現為創投家和 Union Square Venture 創投公司的總裁。

當我讀到「VCs Still Chasing Web Companies, But With Less Cash」(註二)這一篇文章的時候,我認為我們都只看到表面上的症狀,而不是實際上的病因。就如同華爾街日報所說的,相較去年同期,創投在今年的前九個月投注在以消費者為主網頁和以行動裝置為訴求的公司的資金減少了 42%。而這個現象並不是發生在仍然可以完成的種子募資,而是發生在後續幾輪無法完成的募資。

所以過去幾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事實上,變了非常多。

  1. 以消費者為主的網站已經成熟
  2. 使用者正從桌面和網頁轉移到行動裝置和 app
  3. 動能投資者和後期投資者已經從以一般消費者為主的公司移向企業

以消費者為主的網站已經成熟

以消費者為主的網站已經發展了 20 年,至今我們有了相當大的平台去吸收養分。Google、Facebook/Instagram、Amazon、微軟、蘋果、Twitter、eBay、Yahoo! … 等這些公司佔了大部分使用者的上網時間,特別是對英語系國家而言。當然這份名單也會改變,像近幾年 Tumblr、Pinterest 的崛起和 Myspace 的沒落。然而,消費者的行為正在定型,也就更難在一開始創造出大量消費者。

消費者正從桌面和網頁轉移到行動裝置和 app

這是目前網路世界裡最大的改變趨勢,大多數新的以消費者為主的網路創業都必須要同時打造 iOS、Android 和網頁平台,這讓網路創業越來越耗資又費時。在行動裝置上推廣比在網頁上更困難,我們看到很多以行動為訴求的新創公司讓產品成功後卻無法吸引到大量使用者。現今產品若只是適合市場則無法創造大量使用者,你還必須要克服「使用者必須下載 app、使用 app、持續使用 app、將這個 app 放到手機的主螢幕上」這些難關。

動能投資者和後期投資者已經從以一般消費者為主的公司移向企業

有一大筆創投資金是來自於一些機會主義者、動機驅動者還有不可知論者,而持有這些資金的人都受大眾市場的變化驅動。這一些資金在 2009~2011 年時全數投入了以消費者為主的社群網站和一般網站,這帶動了很多發生在創投市場的活動,因為每一輪創投投資(天使投資、種子投資、首輪募資、第二輪募資、第三輪募資…...)都必須注意下一階段投資人的投資偏好。當動能投資者和後期投資者想投資網頁和社群,接下來幾輪投資都會出現網頁和社群。而現在他們想投資以企業客戶為主的服務,我們就應該要預期到接下來幾輪投資的情況。

以上這三個因素使得以消費者為主的網路公司越來越難募得資金,但前兩個因素還使得這些公司難以達成募資的先決條件。既然投資組合中都是有前景、有實體產品但卻還在突破點之前掙扎的公司,創投家自然會更偏好那些正在突破的公司,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那這對我們 Union Square Venture 又代表什麼呢?事實上這對我們並不造成太大影響,我們是受理論驅動的,我們相信我們所相信著的結果,不論好壞。這是一個很大的網絡,裡面的使用者都有力量去破壞這個大市場。我們正以一個相當快的速度在投資,我們做了很多的首輪募資和第二輪募資,因為這是我們看到的市場上最大的不足。我們很久沒進行種子投資或天使投資,但這不表示接下來我們不會。

但我們是個小公司,我們每年投入 400~500 億美金到所有的核心基金、初始投資和接下來的投資。這是創投市場中一個很渺小的部分,我們是故意讓規模這麼小的,因為我們不希望自己成為市場。我們想要在早期的生態系統中投資一部分絕佳的、獨特的團隊並打造不同的產品。

以上這些想要說的是,這三個趨勢影響著我們的投資組合。我們有五十個投資組合的公司,在消費者網路圈中有大量且主要的地位。我們在 2011 年時鼓勵我們的投資組合的公司去募集大量資本,而許多公司也的確這麼做了。但即便如此,我們仍在許多地方看見集資的困難,即便是在我們最棒的投資組合的公司當中。我們也同樣看見許多年輕的公司在我們的投資組合裡,他們自 2010 年夏天後創業並正在我先前提到的突破點之前掙扎著。我們是有耐心的投資者,且相信著我們投資組合的公司和投資的團隊,而在部分的行動市場中我們看見了這些耐心得到了回報。但比起 2001~2004 年,這是一個早期以消費者為主的網路公司更艱困的時刻,而且我認為現在只不過是更多挑戰的開始。

情況已經改變,就如同科技總是在變一樣。那些已經適應改變型態的公司將會成功,但過去 7~8 年間站在消費者網路這邊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現在以及不遠的未來將會是更艱困的環境。

 

(註一)What Has Changed
(註二)Venture Capital Dispatch

Dave McCLure:別聽樓上的,讓我告訴你什麼沒變!

Posted: 26 Nov 2012 02:55 AM PST


照片來源:Eva Blue

昨天創投家 Fred Wilson 寫了一篇文章 〈 What Has Changed 〉 回應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導1,該報導指出了創投產業最近幾年發生的變化,認為新創公司在募資上越來越困難。

而育成機構 500 Startups 的創辦人 Dave McClure 也針對這件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有一件事情沒變:網路一直在持續變得更大,而這也讓消費型的網站(相較於服務企業的網站)有更多的機會。本文編譯自他的文章 〈 What Hasn’t Changed: The Internet Keeps Getting Bigger. 〉2

最近有幾篇來自華爾街日報、Fred Wilson 和其他人的文章,提到最近幾年投資人的興趣從消費者為主的網站轉移到了以企業為服務對象的網站。如果他們真的這麼想,那是很嚴重的錯誤…… 至少對創業家、天使投資人和一些小型基金而言這樣的說法是錯的。再也沒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適合打造便宜、容易規模化又能賺錢的軟體服務了。

身為一個在矽谷混了二十幾年,投資了大約十家新創公司的人,我看過至少兩個從消費型網站轉移到企業使用者導向網站然後再轉回來的投資循環。我同意 Fred Wilson 所說,了解那些下游投資人在投資什麼是有益的。但恕我直言,那些從消費型網站轉換到企業使用者導向的網站的投資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少數在特定領域擁有專業知識的投資人,我有信心他們會繼續投資在那些他們熟悉的領域,無論市場的走向是好是壞,或是未被重視。

常言道: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那任何一條路(對你來說)都可以走。

儘管我很尊敬 Fred Wilson,但我想表達一下我的看法,我認為消費型的網站和中小企業導向的網站,他們的機會大得不了,任何認為機會不再的評論都是愚蠢、完全錯誤的。(不過確實,對那些想弄個類似 Y Combinator 或 500 Startups 早期育成的大型創投,你們沒機會了。)另外,我要質疑那些「現在要吸引大量使用者超難」的說法,沒什麼錯得比這個更離譜了。幾乎所有網路上我們知道的管道,都擁有前所未有、比過去更多的使用者,不管是搜尋、社群、行動、影片、本地化、簡訊、E-mail 和即時通等等。對那些投資矽谷和紐約以外的人來說,亞洲、拉丁美洲、中東和其他網路快速成長的市場來說,全球消費者所帶來的機會非常多。

事實上,那些斷言消費型網站更加難搞的人,他們根本就錯了,這是可以被證實的。我甚至不懂他們為何提出這樣的說法。最近使用者從零到數億人的網路服務表現得非常好——Pnterest、Instagram、Groupon、Zynga,他們全部都是在這幾年內竄起來,迅速擁有上億使用者,其中一些的營收也達數十億美金之譜。當然你可以說 Groupon 跟 Zynga 正在下墜中,但他們的快速成長、從搜尋、社群跟其他管道蒐羅使用者的速度依舊令人感到驚訝。或許行動平台這個管道比較有爭議,因為像 Google、Apple 等公司都還在學習如何讓這個管道成長。但無論如何我們投資的新創公司已經有很多擁有數百萬使用者,甚至數千萬,少數幾個更是在一年內即達到這樣的成績(例如 9GAG、PicCollage、Cubie 等)。

我認為這些討論都忽略了一點。從歷史上來看,有兩個關鍵,是創投產業早就習慣進行高風險投資、投注大量資金換取快速擴張的:打造產品和客戶開發。但是在今天的世界,大造產品變得便宜、快速許多。而且由於消費性平台其接受度有了爆炸性的成長,客戶開發所需的成本也變得更加便宜(當然,越大的創投越有能力協助新創公司進行擴張)。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說對創業家而言再也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機會了——大部分的網路或行動事業 bootstrapping(不募資的創業模式)起來都變得很容易,你只需要少量的資金。

在早期,資本的重要性遠不如新創公司在該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而那些本身沒有打造產品或網路行銷經驗的創投不應該在投資消費型網站的早期發展上太過活躍。聰明的創投會這麼做,他們跳過種子階段,放眼第一輪或第二輪融資,因為他們要等到新創公司已經「做出什麼」,需要資金在財務方面有所成長時才加入。然而,這些晚期投資人也明白有些新創公司或許能在不募資的情況下即收支打平,這樣他們就很可能決定要自己來,或是轉向金融機構借貸。因此,大型的創投就會錯失許多中小型、早早開始獲利的投資機會。

最後,有個趨勢很可能會迫使創投放棄消費者為主的網站:新創公司的獲利模式越來越好,這讓創投可以常常提早退場。儘管在美國或歐洲,消費者可以在網路上付費然後等待貨物送達,但線上支付還是很麻煩。這在亞洲、印度、拉丁美洲、東歐和中東市場可能還要再幾年之後才會比較常見。

隨著線上支付和營利模式的進步,我們會發現新創公司對創投資金的需求減少了,對成功的網路事業來說,他們不再需要大筆的創投資金協助他們開發客戶。對大型創投來說,投資在那些專注於消費型網站和中小型商務網站越來越不符合成本效益。如果這麼做,或許會賺一些小錢,但是大型創投不會想去處理這麼多小投資。

所以,我很高興有人已經準備放棄投資消費型的網站,這表示我們競爭會變少。而我們深入經營、投資的這些網站會在未來稱霸全球。

 

WeChat,We War!微信在亞太市場的戰局

Posted: 25 Nov 2012 10:19 PM PST

微信,我們熟悉的明星 app 正以 WeChat 為名步入國際市場,這對微信團隊和行動網路觀察者來說,進軍中國大陸以外的亞太市場也許更加重要。我們試圖在本文分析微信和它兩個實力派競爭對手 Kakao Talk Talk 和 LINE 的戰績及策略,這是一場真正的戰鬥——WeChat,We War。

雖然 Kakao Talk 和 LINE,這兩個 App 在中國大陸的影響程度和微信無法相比。但是,如果站在亞洲市場的競爭格局看,兩者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對微信構成了絕對的威脅。以中國大陸習慣微信的使用者群來說,LINE 和 Kakao Talk 的使用方式和微信基本相同,不過在很多細節上的設計三者都有自己的特點。

先說說目前 LINE 和 Kakao Talk 的整體發展情況。Kakao Talk 有 6200 萬的註冊使用者數,每天發送訊息 21 億則,這個數量是韓國所有電信商每日簡訊發送總數的三倍。韓國市場超過 95% 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數都是 Kakao Talk 的註冊使用者。海外市場的情況,截止到 2012 年 9 月,大約為 1800 萬的海外註冊使用者,其中日本和美國是他們最大的海外市場,兩個市場相加的總和佔海外使用者規模的一半。大中華地區則是繼中東市場之後排名第四。

而 LINE 的發展速度同樣迅速,NHN Japan(LINE 所屬的公司)在 10 月 25 日宣布了全球使用者數突破 7,000 萬,其中日本使用者約佔 50%。剩下的海外使用者中,最大的市場為台灣和泰國。

Kakao Talk、LINE 以及微信,在各自本土市場都交出了驕人的成績單。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隨著各自國內市場的規模和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數量成長遭遇瓶頸,向外發展成了他們共同的選擇。尤其在最近一個月時間,三家公司都各自吹響了正式進軍海外市場的號角,Kakao Talk 已經宣布下一站會進軍印尼市場,LINE 進入大中華,特別是大陸市場,而 WeChat 則會先進入到港澳台的華人市場。

亞洲市場的競爭情況

在海外市場的選擇上,LINE 在今年年初就已經進入了台灣市場,並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憑藉桂綸鎂代言的清新氣質電視廣告和強烈日本細膩可愛風的界面設計、表情符號,迅速攻佔台灣市場。在台灣, LINE 使用者數量約有 600 萬,平均每兩款智慧型手機中就有一台安裝了 LINE,在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達 50%。而在 10 月份,微信也正式宣布以「WeChat」進入了台灣、香港的市場。微信此次在台的宣傳策略之一,則是找來了羅志祥與楊丞琳為 WeChat 做代言(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這則廣告)。另外,我在參加台灣網路界的聚會時,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在台灣市場的名稱會主打 WeChat 品牌,這與大陸市場「微信」的中文名稱有所區別。

編按:剛剛 LINE 的官方 Facebook 專頁宣布:台灣的 LINE 註冊使用者已經超過 1000 萬。


圖片來源: LINE Taiwan

在電視廣告的影響下,WeChat 目前在台灣市場的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下載排行榜都衝得很快。以下左圖是今天在我手機裡 Google Play 熱門免費下載的截圖。這份榜單中,今天 WeChat 的排名是第 4 名。但是在幾天前,微信還是排在第一名。不過隨著 11 月 19 日 LINE 於台灣市場在自己的平台上發表了四款遊戲之後,這些遊戲在一個星期之內,迅速衝到榜首,形成現在前三名都是 LINE 旗下遊戲的情況。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上圖顯示的是 LINE app、WeChat 和微信三個關鍵字在 Google Trends 裡面的熱度排行。下圖紅線代表的是關鍵詞「WeChat」,可以看到搜尋次數在近期的成長速度驚人。

而 Kakao Talk 在 10 月宣布進入印尼市場。策略上,Kakao Talk 與當地最大的電信商 Telkomsel 和三星印尼分公司合作,Kakao Talk 產生的流量會被包含進電信商提供的某些上網方案中。除此之外,Kakao Talk 也計劃發表符合印尼本地市場需求的表情符號及 K-Pop(韓流)文化為主題的表情符號。

商業模式

下圖為三款 app 的幾種收入方式比較。日本的 LINE 和韓國的 Kakao Talk 進行了更加多元的嘗試。

企業帳號這塊,目前三家都有在運作。至於「虛擬道具」和「表情符號」的商業化運作,日韓的使用者接受度較高。韓國的 Cyworld 等社群網站已經驗證過這樣的模式在韓國是行之有效的,同樣,日本市場也較為接受這種模式。因此,虛擬道具和表情符號在日韓市場獲得了初步的成功。

而第四種商業模式就是遊戲平台。這一模式剛一推出,就取得了驚人的成績。Kakao Talk 遊戲平台服務,最先是在韓國本國發表,三個月內總下載量為 8200 萬次,下載人數 2300 萬,換句話說,幾乎所有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都有過從遊戲平台下載遊戲的經驗。而從收入來看,三個月產生的收入總計 5160 萬美元。因此,Kakao Talk 官方也宣布他們 10 月份已經有獲利,並預計今年全年會有獲利。

和 Kakao Talk 類似,LINE 的平台模式所帶動的下載量同樣驚人。LINE Birzzle 這個 app,只用了 97 天就超過 1000 萬次下載量。還有剛剛在文章開始提到的,LINE 在 本月 19 日台灣市場新發表的四款遊戲,短短一週擠掉WeChat,攻佔排行榜前三名。另外再細看這份榜單,前 14 名,有 7 名是 LINE 相關的 app,佔了一半。

 
左圖為 Kakao Talk 界面,右圖為 LINE 的 Channel Service 界面。

下一步的策略走向?

LINE 面臨內憂外患的問題,鑑於 LINE 在日本國內大獲成功,也因此目前日本國內也有大公司覬覦國內的 IM app 市場。Yahoo!Japan 宣布和 Kakao Talk Talk 進行合作,由 Yahoo!Japan 投資,獲得 Kakao Talk 日本分公司一半的股權。而日本移動遊戲界的巨頭 DeNA,也在 10 月份推出了自己的一款通訊 app,名字叫「Comm」。而在國外市場,儘管在台灣和泰國市場取得成功,下一步的海外擴張儼然有著很大的難度,一方面是受日本文化影響,較小的市場是否會接受 LINE 的模式,另一方面是面臨 Kakao Talk、WeChat 激烈的海外競爭。

而 Kakao Talk 準備進入的印尼市場,雖然有一億人口的市場規模,但其市場環境與韓國大大不同。Kakao Talk 主要強在 Android 版本,畢竟韓國本土市場是以 Android 手機為重,在黑莓機為主流的印尼市場上是否能做到和 Android 版本相同水準的使用者體驗,另外就是韓國市場的虛擬道具模式是否可以複製到印度尼西亞市場,這些都有待驗證。

而騰訊除了進軍港澳台地區外,其實也已經進入到印度尼西亞市場。除了 WeChat 微信品牌外,據國外媒體報導,騰訊之前有專門針對印尼市場推出一款即時通訊 app,名字叫 Qute,其使用者規模在今年 5 月份據說超過 100 萬。在未來,這兩個品牌是分開發展,還是合二為一,以及在未來和 Kakao Talk 直接競爭結果如何,有待進一步觀察。

縱觀這三家的發展模式,LINE、Kakao Talk 以及微信,都是以即時通訊作為切入點,發展起龐大的使用者規模,從而成為一個重要的平台。即時通訊 app 的價值凸顯,當電信商、網路公司、手機製造商或 app 商店都想成為流量入口的時候,這三大即時通訊 app 是否會成為實際上的手機入口?大家可以想一下,一天當中是打開 App Store 的次數多還是聊天 app 的次數多,一天之中一共會使用多少 app?如果說入口流量在 PC 時代是來自瀏覽器的話,那麼在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會是這些即時通訊 app 嗎?

目前,亞洲這三大巨頭憑著既有的大量使用者基礎,都在奮力衝刺海外市場。未來這些平台運作的成功與否,不僅將決定我們的溝通樂趣,也會決定產業的發展走向。

【感恩節認證】iOS 使用者愛敗家?

Posted: 25 Nov 2012 08:48 PM PST

圖片來源:Flickr

本文轉載自虎嗅網

感恩節的購物情形是美國零售與電子商務景氣與趨勢的一個年度指標。IBM 的 Benchmark Service 對 500 家零售業者,約 100 萬項交易進行調查後,得出美國感恩節線上交易的相關數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行動裝置購物方面。

行動裝置購物比例迅速增加

數據顯示,與去年相比線上銷售增加了 16.4%,其中 26.5% 的消費者都是透過行動裝置在網路上購物(去年是 15.8% )。在 2012 年約有 14%  的消費者使用行動裝置來購物,去年這個比例僅為 4%。

行動裝置購物的平均銷售額增加至 132.57 美元,而消費者的平均點閱頁面數也增加至 7.3 頁。另外不論是在行動裝置或其他平台上,消費者下訂單購買的產品數平均為 3.67 件。

iOS 的消費能力壓倒性勝過 Android

在這些消費者中,71% 使用 iPhone 和 iPad(分別為 36% 和 35% ),28% 使用 Android,其他行動平台的裝置僅佔 1%。雖然 Android 的市佔率高過 iOS,但是很明顯大部分 Android  使用者不使用他們的行動裝置來購物。

社群平台給電商導流極其有限

但是社群平台並非消費者購物的主要入口——僅 0.2% 消費者直接從社群網站下訂單。

以下為完整的視覺化資訊圖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