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自造精神人人愛,美國已被「創客運動」攻陷!”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自造精神人人愛,美國已被「創客運動」攻陷!

Posted: 22 Jan 2016 03:36 AM PST

mmarePhoto Credit: SparkFun Electronics

「創客」特指那些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造的人。在台灣,「創客」的概念尚未達到白熱化程度;但在美國,「創客運動」卻已經攻陷了多個領域。創客運動究竟有什麼魔力?「THE HUSTLE」的作家 ZARA STONE 特意撰文為我們解釋了美國的「淪陷」全過程,原文譯自 tech2ipo,Inside 獲權刊載。

我並沒有喝下任何和創客運動相關的神奇藥水,這一切的的發生令我感覺非常意外。我已經被所謂的「創客媒體公司」(Maker Media)徹底征服,它在成功路上所採取的路徑和其他媒體企業完全相反。

在今天,創客媒體公司已經成為了一台具備多目的性的機器。每一年,這家公司都會出版一定數量的雜誌和書籍。創客媒體公司非常注重維持自身在網頁和 YouTube 等平台的存在感,最終透過在線上平台「創客棚屋」(Maker Shed)銷售產品。他們還會定期為被稱為「創客盛典」(Maker Faires)的節日舉行慶典,為「DIY 精神」慶祝。他們會在慶典中展示藝術品、電子產品和手工藝品,最早的一屆舉辦於 2006 年。現在全世界已經舉辦過 151 次「創客盛典」活動。

2015 年度的「創客盛典」吸引了超過 110 萬名參與者,幾乎和 Taylor Swift 1989 年世界巡回演唱會的觀眾總人數持平。

每一年,創客媒體公司都會舉辦一定數量的活動,其中旨在激發孩子 DIY 精神的「創客訓練營」(Maker Camps)活動可以免費參與,而所謂的「創客精英」(MakerCon)活動則旨在為專業的創客工作者全職營運創客企業所需的工具。

為了找到創客媒體公司的創辦人 Dale Dougherty,我特意前往《Make: Magazine》雜誌位於舊金山(San Francisco)的聖誕用品商店。 Dougherty 在 10 年前創辦了《Make: Magazine》雜誌,並在無形中成為了風靡美國的「創客運動」的教父。去年的「創客盛典」活動於白宮草坪舉行,盛況為歷年之最。

「創客」指的是那些自行創造或生產物品的人,所創造的物品範疇並沒有限制,包括科技創業公司、手工製品、機器人、木製品等等。基本上,創客們的創造興趣完全是自發的。有些創客甚至會打造一條 LED 巨龍,而常人在看到 LED 螢幕的時候所想到的或許只是《真實主婦》等電視劇。

我在筆記本上潦草地記下了許多問題,例如:「向他詢問和出現在他葡萄園中的無人飛行器相關的問題」、「向他詢問以 60 歲高齡生活在一座以年輕人為主的城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向他詢問為何他要在數位化時代堅持出版印刷刊物」等等。

我終於如願以償得見到了 Dougherty 和創客媒體公司的新 CEO Gregg Brockway,他在 2014 年被任命為創客媒體公司的 CEO。看到這兩個人的那一刻,我已經被他們的熱情和激情所傾倒。我瞬間便失去了應有的冷靜和沉著,那股一直被壓制的興奮感覺開始從內心深處慢慢湧出。

這兩位仁兄活像是瘦版的聖誕老人,他們透過打開成年人和小孩的「腦力」為整個世界帶來了美好的祝福。

「人們希望可以在聖誕節上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我有義務去滿足人們的期待。」Dougherty 說道,「這並不是一次授權,在創造的過程中,人們開始了解玩樂的真諦。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這才是最重要的。」

每當 Dougherty 露出笑臉的時候,他的雙頰都會泛紅,這讓我萌生了想要擁抱他的衝動。但創客運動究竟是如何從一項非主流的「小眾」活動演變成一場風靡全球的現像級運動,並成功躋身城市詞典(Urban Dictionary)的呢?

創客運動的誕生

在 2005 年,Dougherty 決心進行一項實驗。當時 Dougherty 還在 O'Reilly Media 擔任科技作家,並出版了以硬體駭客為目標讀者的《Hacks》系列圖書。

「我創建《Make: Magazine》雜誌的念頭來自於撰寫《Hacks》系列圖書期間。」他在 LinkedIn 上寫道,「在當時,我意識到許多駭客正在玩味硬體產品。他們的野心顯然並不僅僅是電腦,而是整個世界。」

他將其稱為「geek 界的 Martha Stewart 事件」。

Dougherty 希望《Make: Magazine》雜誌可以成為記載創客知識的綱要。我曾經向其提問為何沒有選擇創立數位雜誌,在聽到這個問題後,Dougherty 顯得有些尷尬。「這是一本和實物相關的雜誌」他說道,「因此,創立印刷刊物完全是一項自然而然的選擇。這是一個不錯的商業模式,因為人們會收藏我們的雜誌。」

第一期《Make: Magazine》雜誌的主題是生活竅門和一些專案,內容包括製造詞條閱讀器的指南、會玩魔方的樂高(Lego)機器人以及如何巧用風箏拍攝航拍圖片等等。《Make: Magazine》雜誌共有 181 頁,售價為 14.99 美元,每年出版 4 期。Dougherty 預測第一年的銷量為 10,000 本,但現實遠超他想像。

Fo-nWP3iOSg6kkif97rE41z0CZLR

前三期雜誌的總銷量高達 70,000 本,有超過 35,000 人訂閱了《Make: Magazine》雜誌。到了雜誌推出的第三年,訂閱人數甚至達到 130,000 人。雜誌的原創內容和廣告比例為 90:10。

「這完全是一個本末倒置的結構。」Dougherty 在 2005 年對 FOLIO Mag 說道,「我們的工作重心是為讀者提供他們感興趣的內容。至於廣告商,我們只會和那些合得來並且理解我們的廣告商進行合作。」

次年,Dougherty 在舊金山舉辦了第一屆「創客盛典」。這個活動讓人們可以親身體驗機器人、電子設備等科技類產品的魅力。第一屆「創客盛典」的參與人數高達 22,000。截至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已經舉辦了 151 次「創客盛典」,每年的參與者已經超過 100 萬人。

Robocop_ED209_and_Master_Chief_at_MakerFaire_2014Photo Credit: Steve Jurvetson

世界各地的創客將凝聚成一幅怎樣的圖畫?

「創客」的概念最早由創客媒體公司所提出,現在這個詞彙已經被廣泛用於描繪那些喜歡動手創造的群體。在概念提出不久後,「創客盛典」也逐漸成型,同期出現的還有另一個與創客運動息息相關的網站——「Instructables.com」。

Instructables 於 2006 年發表,其創辦人是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工程師 Eric Wilhelm,Eric Wilhelm 希望數不勝數的創客專案提供一步一步的教程。Instructables 的口號是「分享你的創作成果」,網站上有關於成百上千個專案的訊息,不論你是希望創造出極具個性化燈具還是希望創造出式樣新奇的燭台。Instructables 都會為你提供相關的操作指引。在免費模式下,Instructables 上面會插入一些廣告,你可以透過註冊成為付費用戶去除頁面上的廣告。據《紐約時報》報導,Instructables 於 2011 年被「Autodesk」公司以 3,200 萬美元收購。

「Alexa」所揭示的數據顯示,Instructables.com 目前在全球所有網頁中排在第 548 位,在美國本土的所有網站中的排名則為第 318 位。

在這個領域中,另一個參與者是「TechShop」,這個公司成立於 2006 年。TechShop 的口號是「在這裡構建你的夢想」,它會為參與者免費提供 3D 印表機、激光切割機以及木工車床等設備。目前 TechShop 在全美有 10 個辦公區域,甚至連一些美國當今最熱門的創業公司都是從 TechShop 的工作室中誕生的。Jack Dorsey 正是在 TechShop 的工作室中創造出了「Square」的原型。

「這完全是一次革命」TechShop 的執行長 Mark Hatch 在接受《Fortune》雜誌的採訪時表示,「只要你敢想,你就能夠實現你的夢想,這對於當時的世界而言完全是一個全新的理念。」

「Google Trends」的數據顯示,自 2008 年以來,人們對於創客運動的關注程度一直在穩步攀升。

「在剛開始的時候我確實可以找到一些創客,但創客運動的指標又是什麼呢?許多人在我看來壓根就不是創客。」Dougherty 說道。

在今天,一旦自己所從事的活動被別人稱為「創造」,當事人普遍會感到非常驕傲。目前世界上已經有數百個場所用於展示人們的創造成果。

創客的教育革命

Dougherty 相信創客的未來和他們所接受的教育息息相關,他認為年輕的一代需要外界的幫助,以便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創造和技術水平。這正是 Dougherty 和他的團隊目前的工作重心。

「當孩子們在玩耍《我的世界》(Minecraft)這款沙盒遊戲的時候,他們所做的並不僅僅是娛樂,他們同時也在進化。」Dougherty 說道。對於那些懂得這個道理的人而言,《我的世界》這款遊戲可以幫助玩家在虛擬世界中建構 3D 模型,你可以透過遊戲中的設計和調整活動獲得一定的創造經驗。目前已經有超過 2,100 萬人下載了這款遊戲。

為了更好地推進這類學習方法,Dougherty 對非盈利企業「Maker Ed」發起了投資(Dougherty 本人也是這家公司的創辦人之一)。這家公司的口號是:「每個孩子都是一位創客」。它的目標是讓所有孩子共同體驗創造的樂趣,並為所有社區提供體驗條件。

Dougherty 本人非常信奉「訊息教育」,他認為我們有必要將訊息教育推行到「草根階層」。Dougherty 認為,訊息教育的推行也可以為家長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他們可以透過有趣的方式學習到一些技能。取得家長的認可非常重要,畢竟他們才是具備購買力的人群。與此同時,Dougherty 還設立了「創客訓練營」,這是一個可供孩子接受體驗式教育的免費專案,專案的經費由 Google、NASA 和白宮(The White House)提供。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意識到了創客技能的重要性。」Dougherty 說道。身處這個時代,相信我們不難理解為何會有那麼多高回報的工作要求求職者具備創客技能。

「由於資金門檻已經大幅降低,目前人們對於創造行為的感興趣非常濃郁。」執行長 Gregg Brockway 表示,「現在像『Raspberry』這樣的迷你電腦的售價甚至還不足 10 美元,這在幾年前完全是不可想像的。」

聖誕期間的創客

在 2015 年,創客媒體公司在舊金山地區開辦了一家實體聖誕用品店,店鋪就在大名鼎鼎的「獨角獸」公司 Square 隔壁,位於當地的高級購物區。這家商鋪的店面非常敞亮、通風。由於貨架上所陳列的都是 Maker Shed 平台上的產品,因此顧客也可以選擇透過線上管道購買。商店的床邊堆放著一些「Large Parrot」飛行器,許多別致的小型機器人會在商鋪的地面上疾馳而過。

在這家商店中,你可以購買全手工打造的 LED 燭台,或者是可以讓你透過光線作畫的機器,你甚至可以購買可用於打造復古電子遊戲的一整套工具。在決定購買之前,顧客可以先到現場對商品進行試用,他們可以盡情體驗自己在線上看到的商品。

Dougherty 表示他們會在全世界範圍內所舉行的「創客盛典」中篩選出一些產品,被選上的產品包括來自中國的「機械積木」(Makeblock)機器人,以及來自加拿大的「littleBits」等作品。其中最「奇葩」的產品來自日本,這款產品似乎是書和模型的混合體,它可以為用戶打造出一個專屬的迷你天文館,但這款產品沒有附帶英文說明書。

兩位男士向我介紹了他們最喜歡的幾款產品。Dougherty 是產品「無用機器」(The Useless Machine)的粉絲,這款產品其實是一個可寫程式的盒子,每當你撥動控制杆打開盒子的時候,從盒子內伸出來的一條機械臂會將控制杆復位,從而關閉盒子。「這款產品幾乎沒有任何作用,但你還是可以將這樣的產品制造出來。」Dougherty 說道。Brockway 稱這是他和他的兒子一起打造的第一款產品。

Fg97kPh5FWOGLZzm8czb5fu8gjoh

其次是「Roominate」電子玩偶之家,這款產品的設計初衷是希望吸引女生們多關注電子產品。「想要女生們關注電子產品並不容易,手工製品似乎是唯一可行的途徑。」Dougherty 說道,「這款產品可以教育女孩如何運用科技完成一些事情。」

「這個商店的作用是讓人們體驗創造的世界。」Brockway 表示,「在這裡,我們完全以任務為先。」

實際上,創客媒體公司之所以選擇開辦實體商鋪,部分原因在於顧客消費行為的轉變。現在,更多的客戶會追求產品的「實質」,他們不再容易對「風靡一時」的一次性玩具動心。

「這是一次試驗。」Brockway 說道。至於他們是否會在下半年開辦更多的實體商店,還得看市場的接受程度,儘管 Brockway 本人非常願意將開辦實體商店的步伐繼續下去。

目前,商店最受歡迎的產品是飛行器、3D 列印機、3Doodler 2.0 以及可寫程式的 L3D 魔方工具箱。

創客媒體的未來

Dougherty 本人將會如何定義未來十年的「知識目錄」呢?創客媒體正在展望未來,為了確保創客運動的繼續繁榮昌盛,創客媒體的團隊正在專心致志地計劃全新的行動。

在 2014 年,他們在白宮舉辦了一屆「創客盛典」活動,歐巴馬總統(President Obama)公開宣稱美國是一個「創客的國度」。在 2015 年 6 月,歐巴馬總統甚至還設立了一個「創造周」。在 2015 年 4 月,創客媒體發表了「創客空間」(Maker Space),這是一個可供創客們對專案進行分享並對創造理由進行交流的線上社區。

在今天,想要營運一家媒體公司並不容易,要營運像創客媒體這類以實體產品為主的媒體公司更是難上加難。在 2009 年,「AdAge」公布的數據表明《Make: Magazine》雜誌在後蕭條時期的銷量為 125,000 本。但到了 2013 年,這份雜誌的銷量已經大幅增長至 315,000 本,2014 年的銷量也高達 300,000 本。由此可見,《Make: Magazine》雜誌的銷量非常穩定,這樣的成績對於今天的媒體公司而言已經非常令人吃驚。Dougherty 表示創客媒體公司在 2013 年所取得的收入約為 1,500 萬美元。創客媒體在 2015 年還募集了 500 萬美元的資金,用於拓展其網路業務。

在 Dougherty 眼中,創客這個群體將會在未來打造出更多的保健和可穿戴產品。「這個過程絕不會停留在實驗階段,整個過程將會以用戶的體驗作為側重點。」他如此說道,「我們將會看到 3D 列印的肢體,我們將完全沉浸在一個創客的世界之中。」

Dougherty 特意提到了他在東京(Tokyo)的「創客盛典」上所看到的一個創意:一位創客為一塊床墊配備了多個傳感器,將其改造成為了一款電子遊戲控制器。遊戲的螢幕被設置在房間的天花板上,你可以透過在床墊上滾動來對遊戲進行操作。「這個設計可以說是愚不可及,但這種操作方式在現實世界中卻大有用處。」多爾蒂說道,「行動不便的人群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來體驗遊戲的樂趣。」

創客運動正在席捲全美

創客運動顯然已經攻陷了美國,但這並不是一件嚇人的事件,因為你自己很可能就是創客當中的一員。你或許會對此不以為然,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請記住,「創客」的定義適用於任何從事創造工作的人,因此,只要你曾經創造過任何東西,那麼你就是一名創客。很多人會將創客群體想像成是一些喜歡在地下室擺弄各種線路板的「呆子」,但這顯然並不是事實。

據估計,僅美國本土就有大約 1.35 億名創客,這個數字大概是美國人口的一半。這實在是一則振奮人心的消息,因為這意味著參與到創造過程中的人群基數非常龐大。

甚至連我最欣賞的一些 CEO 也向我「兜售」了這場運動,我很榮幸自己可以參與到這項規模龐大的運動當中。Dougherty 的成功表明了成功的路徑絕不侷限於按部就班得執行計劃,畢竟誰又能想到在數位時代印刷實體雜誌居然也會成就一個天才的創意呢?

不論我們是設計師、塗鴉手還是工程師,我們都是創客。只要我們能夠攜手共進,排除萬難,我們終將會創造出一個更好的世界!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當機器聽得懂人話:2016 通訊軟體將成商務新戰場

Posted: 22 Jan 2016 01:49 AM PST

phone and hands(Photo Credit: Gilles Lambert)

原文為《2016 will be the year of conversational commerce》,作者為 Chris Messina,Uber 開發者體驗主管。Inside 獲授權編譯。

我將截至 2016 影響力最大的消費者 app 趨勢,稱之為對話式商務(Conversational Commerce),並訂了#ConvComm 的標籤來方便大家追蹤, 去年此時,我也寫了一篇文章,盤點了一些對話商務的早期產品。

最能展現這個趨勢的,非去年 Uber 和 Facebook Messenger 的整合莫屬:

而 Business Inside 也指出,即時通訊 app 侵蝕了社群網站的每月活躍用戶。

MonthlyActivity

就在昨天, WhatsApp 突然卻不意外地取消了 1 元美金的年費,也是為了發展對話式商務:

我們未來將開發新的產品進一步提供用家更好的通訊服務,並也會繼續提供沒有廣告和沒有垃圾訊息的通訊體驗。今年起,我們將開發企業應用工具讓用戶們通過 WhatsApp 跟企業直接溝通。這意味著用戶們未來可能可以使用應用程式跟銀行溝通查核最近的銀行交易或通過 WhatsApp 收取航班資訊。

科技媒體似乎都從此舉看出端倪,因為擁有近 9 億用戶的 WhatsApp,實力總是被低估。

同一天,Sam Lessin 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他認為未來的機器市場中,究竟誰輸誰贏,文內談及對話式經驗「將再次造成矽谷開發應用程式和服務根本上的改變。」

我同意他的觀點,因此我可以這麼說:

2016 將成為對話式商務元年

我問了一下領域內的新創和 app,和媒體聊過,也觀察了行銷人員、廣告事務所、平台開發者還有風險投資人,都得到一樣的結論,我們正一頭栽進對話式商務的新世界,在過程中得到許多心得。

在開始之前先講清楚,就我觀察到的對話式商務,大部分利用聊天、訊息或其他自然語言介面(比如聲音),來和人、品牌或服務和機器人互動,而之前在雙向、非同步的訊息內容上是無法達成的。

接下來你我將能透過 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Telegram、Slack 等工具與公司和品牌溝通,而且在今年結束前,這將會變得稀鬆平常。沒錯,現在已經有居指可數的一些例子,但實在稀有又遙遠,它們比較像稀奇的熱門募資商品,而非遍布整個 App Store(但可以等著看)。

另外,我不太在乎對話式服務是由人類、機器,還是兩者混合提供的,如果我交錯使用這幾種名詞,並不是誤用,只不過隨著時間過去,程式機器人會變得和人類愈來愈像,到時候人類對機器和對人類的互動模式將不再有差別。

探索和發表

這種模式的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該如何讓用戶接觸新的對話式服務。

該像 Snapchat Discover 或 Slack’s App Directory 一樣,每個通訊軟體都自己提供 app 商店嗎?那這些對話式服務該不該完全依靠熱門通訊平台來發表呢?

Slack market

或者,這些服務是不是應該要結合在通訊軟體內,透過資訊偵測程式連接,或像 Facebook Messenger 在軟體內設置擴充專區呢?

facebook messenger and uber▲透過 Facebook Messenger 呼叫交通工具

還是機器人程式應該用更「有機」的方法,比如朋友在對話中提到機器人的名字,或是邀請機器人進入對話?這個方法會更自然,不過要有人了解該在什麼時候呼叫哪隻機器人出來才辦得到。

這些對話式服務的呈現方式還沒有定論,而且會如影隨形地跟著每個即時通訊軟體,我期待在 Facebook F8 開發者大會的時候,能看到更多做法,因為去年在大會上發表了 Messenger 擴充平台以後,就一直無消無息。

對話式指令之戰

如果使用者慢慢被訓練成,會用工程師的邏輯來思考或打字的話,那探索新服務就不再是什麼大問題。也就是說,如果用自然的語句和機器溝通常常失敗,那使用者就會慢慢熟悉程式的表達方式,然後就會認同直接下指令更有效率。

你可以看看這篇 《Office 小幫手的逆襲》(Revenge of Clippy)和《未來只有一種介面》(The Future Is One Simple Interface),這個介面並不是這樣:

15217591075_7dd040428e_k(Photo Credit: Chris Alban Hansen)

而是這樣:

command line

兩者都有同樣的結論,就是未來人們將會學著在通訊軟體內直接輸入指令,暗示了 Slash 訂出標準化的 Slash Commands,和電子郵件服務 Mixmax 將 Slash Commands 加進郵件,都是相當重要的一步,以及為何像 Peach 社群軟體要創造 Magic Words 指令,幫使用者用最簡單省力的方式達到最高的效率。

討論串、多裝置同步,以及極致的個人化

iCloud 開始讓我們體驗到跨裝置的服務該長什麼樣(當然它也嘗試了好幾次失敗),不過 Facebook Messenger 和 Slack 感覺更像超越 iMessage 的新一代通訊 —— 即時而不間斷地從雲端同步最新的變動。我在它們的桌面版和行動 app 間穿梭自如,不會漏掉任何內容,而且對話機器人會根據我說的話做出反應,上一秒我還在電腦上跟機器人聊天,下一秒切換到手機,也能接續剛才的對話。不用設定,不用安裝,就是這麼直覺。

因此對話式 app 更能融入我的生活,而非一定得按照設計好的規則來走。

這減輕的負擔是很深遠的,比如我現在換了工作,得換一台新筆電,我就得重新安裝一堆用慣的程式,來營造熟悉的工作環境,但 Facebook Messenger 還是沒變,我打開它以後所有東西已經準備好了,就像之前一樣。消除轉換裝置的過程中產生的落差,會大大的影響使用者對這項服務的觀感,雖然這很難量化,但我相信這對使用者忠誠度有相當大的幫助。

這樣的一致性,是由對話式介面帶來的極致個人化體驗,我想當你瀏覽別人的 Facebook Messenger、Twitter 訊息、 iMessage 、OKCUpid 或 Snapchat,你會發現從排序、內容到速度感覺起來都相當陌生,而且通常很無趣。比較一下遊戲平台之類的介面,所有的使用者都經歷類似的使用過程,你就能感覺到這極致的個人化細節為什麼是對話式服務的核心。

對話式軟體使用的詞彙

我們用在傳統軟體上的動詞和對話式模式很不一樣,在軟體上我們習慣用「買」「下載」「刪除」,在對話式的情境下就是「加入」「邀請」「聯絡」「靜音」「封鎖」「傳訊」等偏向人類社交的詞語,也離科技遠了一點。這些詞語用途更廣,對話式助理因此將比桌面軟體更容易適應。

你不用說服使用者「下載並安裝」軟體,他們只要邀請機器人進入對話,就可以開始互動,而且它們遲早就會像真人一樣,沒有進入障礙也沒有裝到惡意軟體的風險。

而收到機器人傳的通知,會像收到朋友的訊息一樣,你會期待而非避免這些通知。你可能會覺得新聞 app 一直發出「有新聞」的提醒很煩,但如果是一個友善的新聞機器人,傳了個人化的推薦新聞給你,你可能就會感謝它。

還有,Uber 和 Messenger 的整合,有很大部分要歸功於聊天 app 中常見的的付款機制,因為你可以直接在 Facebook Messenger 內付款,所以付款機器人就能幫你付錢給 Uber。

messenger payment

此外,對話式的行動 app 擁有更多使用者資訊,包含地點、健康狀態、感應器、社群等資料,這些資訊有助於打擊詐騙,而且還能用來推送商業或購買訊息到對話中,而取代 Google 那種問一堆問題的模式。

同時,聰明的開發者們也能利用這些資料,作出更有趣更個人化的助手和機器人,因為每一筆對話互動都有紀錄,對話串越長,它們就愈能猜中使用者的特殊需求。也就是說你愈常跟機器人聊天,他對你的瞭解就越深!

生活中的運算和硬體

我在去年的文章中有提到,大公司們做的聲控硬體尚未真正被大眾接受,雖然我也沒有實際的數據支持,所以也可能不是這樣,但以我的觀察來說,像 Amazon 的 Echo 或 Google 的 OnHub 都還在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

穿戴式裝置和物聯網方興未艾,類似的「對話式家電」,如果跟 Xbox 360 比的話,還是沒有消費者吸引力。而且大部分的人已經有智慧型手機了,所以這些人工智慧家電可能需要瞄準那些到現在還沒用智慧手機,或是只用了最基本的功能,很少用 app 的人。

閃電般的開發週期、愈來愈多的競爭,還有客戶服務

Lessin 指出,打造對話式機器人比創造並維護跨平台 app 還要快又省成本,這點相當關鍵。

(要處理)安裝好的客戶端要花很多時間,因為同一個軟體有多種不同版本再多種不同平台上運行,而且這些軟體無法輕易召回來,修掉 bug 或錯誤。新創通常費了很大的力氣才能贏得這場遊戲。未來機器人對話模式將會再度加快開發的速度。

速度更快再加上成本更低,代表將來真正的「機器人企業」其實很少,因為你不需要資金,只要找個機器人模板,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發表了,可能不用花你一個週末的時間。你可以蒐集大家的回饋,等到產生了固定的使用者,再來考慮成立事業來支援這隻機器人。

這又代表了開發者對於使用者和機器人的互動要更敏感,對話要有人味,內容要在地化,還要提供有意義又差異化的服務。機器人程式的探索和發布對最快、最聰明,互動最好的機器人有利,因為口碑效應在用來溝通的通訊軟體散播,要比 app 商店明顯多了。

有組織的開發團隊可以即時滿足用戶的需求,不再受 app 商店不透明的審核拖累。只要新版的程式碼完成發表,馬上就會推到每個使用者,不用更新,不用安裝,也不會延遲。

這代表戰場將從行銷預算和 app 商店排名,轉移到朋友間的口碑推薦。

平台、開發、阻力與明日之星

最後,我們將進入一個時代,那裡沒有絕對的贏家,而如何同時贏得開發者和使用者的心,則是未知數。

Slack 的 API 顯然很受歡迎,Facebook Messenger 的平台和 WhatsApp 下載量很高,卻面對亞洲競爭對手如 WeChat 和 LINE 的威脅,Telegram 的機器人 API 也不容小覷。 Google 可能會提供他自己的聊天機器人通訊平台(進化版 Hangouts?)。

其他平台則針對開發者提供資源,並對想進入這個市場的企業收費。 Intercom 和 Smooch 讓品牌和公司透過他們的 app 傳訊息給客戶,Twilio 和 Layer 提供基礎元件,來幫助建構愈來愈複雜的方案。

現在要說誰是贏家還太早,不過看他們如何形成對話式平台,進而差異化,過程一定很精采,也可以看看他們如何控制、並像使用者推廣、授權第三方服務。

所有的服務都會搬上對話式平台嗎?

答案是不會,但有很多 app 其實不應該獨立存在,這樣無法發揮它的功效。對話式商務模式推動了小型實驗的新紀元,減少嘗鮮的成本和阻力。漸漸地,透過大家熟悉的對話管道,服務提供者能更專注在他們想要創造的價值上,不用先強迫使用者適應新的介面了。

這樣的轉變,不管對服務提供者還是使用者來說,都是好消息, 2017 我們到底能走得多遠?我已經開始期待了。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為總統與科技鉅子工作,是什麼樣的體驗?

Posted: 22 Jan 2016 01:18 AM PST

Tesla Motors Inc Chief Executive Elon Musk pauses during a news conference in TokyoPhoto Credit: 路透社

原文刊載於 the Hustle 《How People Describe Working for the Most Powerful Leaders on Earth》,TECH2IPO 編譯,作者為 Breena Kerr,以下為第一人稱描述,Inside 授權轉載。

人們往往會將社會中頂尖的領導人理想化:他們無所不能、百折不撓、雄才韜略、銳意進取,甚至還帶有一點點病態的偏執。這樣的形象在很多雜誌媒體上面屢次出現。但同樣還是這樣一批人,還存在著另外的一番表述,一種更加接近現實的,從他們身邊工作人員嘴裡說出的故事。

開啟對科技界領導人「地毯式轟炸」之前,讓我們先看一個永遠處於話題中心的人物:美國總統歐巴馬。為他工作是怎樣的感受呢?

Barack Obama

obaPhoto Credit: Marc Nozell

歐巴馬總統優秀的演講能力和個人魅力是他身上的標籤,在年度白宮記者晚宴上面的一番脫口秀式的演講更是贏得了滿堂喝彩。但是沒有人是完美的。歐巴馬過去的私人助理 Reggie Love 在他的新書中透露:歐巴馬有些時候也挺混蛋的。

作為私人助理,Love 需要將歐巴馬的行李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幫他點餐,幫他買衣服,照顧他的小孩子等等一系列的雜事, 那個時候當競選活動中出了一些問題的時候,歐巴馬會以冷戰的方式對待他,對他不聞不問,不理不睬。 這樣的方式對他的工作本身構成了不小的壓力,心情自然是惴惴不安的。

有一次,行程上面的銜接出現了問題,但 Love 明顯覺得這個責任不是自己的。他給歐巴馬解釋道:「如果不是你在這個場合待了太久的話,我們現在一定能趕得上去下一個地方。」而歐巴馬一言不發。按照他書中的原話就是:「整個空氣都凝固住了,就好象是颶風來臨之前那種詭異的寧靜似的,而這場颶風似乎要把你的整個房子都掀翻。場上沒有一個人說話。」

有些時候,Love 表示歐巴馬會有些剛愎自用,對人苛求甚高。

Steve Jobs

jobs

Photo Credit: thetaxhaven

Apple 曾經的 CEO 賈伯斯是很多果粉心目中的「教主」。他在科技領域確實是當仁不讓的智者,創意大師。太多的鮮花與掌聲向他涌去。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似乎淹沒了他性格中的一些缺點。

筆者的朋友曾經供職于 Apple,我曾經聽她說起這樣一件事:一天,她經過會議室,忽然聽到裡面傳來了似乎能刺穿耳膜的吼聲,她快速地向裡面打量了一眼,看那個人是誰。沒錯,就是那時候的 CEO,史蒂夫賈伯斯。

另外,史丹佛大學的教授 Robert Sutton 曾經訪問了很多矽谷的行業領導者,他們都非常篤信領導者在管理公司的時候確實需要做到刻薄,不留情面,就像是賈伯斯那樣。

Sutton 表示:「甚至有些曾經跟賈伯斯共事過的人過來告訴我:『他們親眼看到某些員工在賈伯斯的壓力下哭了很多次,但事實上每次都是賈伯斯是對的。好像現在確實有這樣一種觀念存在:只要你是對的,那麼你可以心安理得的去當一名混蛋。」

Apple 的前員工 Brett Bilbery 在 Quora 也分享了自己第一次見賈伯斯的情景。當時他正在準備演講,因為他是生面孔,賈伯斯很快發現了他,徑直走上前問道:「你是否聰明?你是否知道你現在演講的內容是什麼?你是不是在浪費我的時間?」 他當時一下就愣住了,還沒來得及反應。賈伯斯立刻轉移了話題,好像之前的問話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好吧,讓我們開始吧!」

賈伯斯傳記的作者 Isaacson 曾經采訪過 Apple 的設計總監 Jonathan Ive,他也透露了一下賈伯斯性格裡的陰暗面。

Ive 回憶起來之前他和賈伯斯一起出差去倫敦,他來訂酒店,選了一個五星級的安靜酒店,想著賈伯斯肯定能非常喜歡。誰知道等他們入住,5 分鐘後賈伯斯打來電話:「我恨透我的房間了!簡直是一堆屎!我們趕緊走!」賈伯斯說完掛了電話,直接前去大堂大發雷霆,酒店人員一個個嚇的動都不敢動一下。

Ive 在傳記中這麼寫道:「賈伯斯是一個非常,非常敏感的人。這也促使他有了反社會的一些行為。他有時候行事粗暴狂野,有時候連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社交上的一些正常簡單的規則在他這裡不適用。」

Elon Musk

Tesla Motors Inc Chief Executive Elon Musk pauses during a news conference in Tokyo

Elon Musk,Tesla Motors 以及 SpaceX 的創始人,科技界另外一個殿堂級人物。

筆者認識很多在 Tesla 工作過的朋友,他們都不約而同地表示出工作的辛苦。Tesla 公司上下的工作方式和態度就是完全按照新創公司的模式來的。我也曾聽說 Musk 是一個非常會激勵別人不顧一切工作的人,這也許就是他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吧。

曾經的員工 Carden Bagwell 在網上這麼說道:「他總是能夠有一種方式把複雜的問題簡化掉,然後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他在跟人溝通時從來不粗魯,也不會說外行話。而且更關鍵的是他從來都無懼權威,對于一個大家普遍認同的假設提出自己的質疑。」

2002 年,Musk 創辦了 SpaceX,這家設計、制造以及發射火箭以及太空梭的太空航空公司。Dolly Singh 曾經是 SpaceX 的人才招募部門的負責人,她就表示 Musk 的領導力簡直太能鼓舞人心了。

在 2008 年 8 月,公司試發射太空飛行器 Falcon 1。據報導Musk 自己掏腰包 1 億美金投資下去,這筆資金只能最多試發射三次。三次不行就宣告失敗。前兩次確實都失敗了,第三次發射峰回路轉取得成功,然而緊接著火箭再次遭遇失敗。

「當時整個公司上下都籠罩在沮喪的氣氛當中。那個時候 SpaceX 已經 6 歲了,很多人每個星期工作 70 個小時到 80 多個小時,跟各種逆流做著搏斗。它有可能是技術上的一些瓶頸,政府監管條款上的一些阻力,又或者是單純財務上的一些限制。所有人都可以說是嘔心瀝血地往前推進,付出了那麼多,但是眼前的這次失敗似乎要將公司永遠地推入黑夜。」Singh 這麼寫道。

但是,Musk 有能力讓艱苦的時刻轉化成為人們再次奮起的一次契機,要知道本來這個時候大家都士氣渙散,隨時有可能卷鋪蓋回家的。

他給人們列舉了之前有多少國家曾經嘗試過都失敗了,最後成功的那幾個國家也是遭遇了各種的挫折。他這麼說到:『如今 SpaceX 早已經完成了之前別人想都不敢想的壯舉。我們現在需要重振旗鼓,趕緊收拾好一切重頭再來,時間寶貴,我們還有那麼多的工作要做,容不得我們再在這裡沮喪了。對于我來說,我是永遠不會放棄的!我是說永遠!』 這樣的話說完之後,似乎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大家意識到只要跟在他身後往前繼續走下去,就一定能夠看得到曙光!

Richard Branson(維京集團創始人)

4573383041_627d43ed23_bPhoto Credit: Jarle Naustvik

筆者曾經跟 Richard Branson 見過一面。當時是在咖啡店,他非常主動地走上前來,微笑著同意我想跟他合影的請求。當時我就感覺他是那麼的隨和,人非常好。 而當我跟他進一步深入接觸的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他在努力讓不可能變得可能上所充滿的激情。

Alex Dormandy,24 歲的時候加入 Virgin Group,28 歲是公司新業務的開拓負責人,29 歲就已經在公司擁有了自己的席位。他在接受 Business Insider 采訪時這麼評價 Richard:「這個世界上最能調動起他熱情的話就一句:『這不可能!』如果跟別人說:『 這不可能!』 他也許就會聳聳肩說道:『好吧。那我不做就是了。』 但是 Richard 不一樣,他會跟你說:『我們如果不找出一條路徑來解決掉這個問題,我們就無法獲得商業上的成功!』」

Dormandy 還爆料稱:「這種視不可能為可能的理念也應用在了時間底線上。一個項目本來按道理來說需要 20 個星期,但是 Richard Branson 就會將這個時間底線壓縮到 12 個星期。當然也有逾期的時候,不過緊迫的任務讓團隊裡面每一個人都全力以赴。」

另外,Branson 對他的員工還有著非常堅定的信心。

新的員工剛到公司的時候一開始只是上手一些小的項目,但是一旦這些項目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他就會快速的將權力下放給這些人。

「這聽起來非常不現實。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獲得他們的信任,你首先得把信任叫出來。」Dormandy 這麼總結。

Mark Zuckerberg

2697308876_c30779cb87_bPhoto Credit: Brian Solis

在 GlassDoor.com 上,Zuckerberg 擁有 97% 的認可率,高居榜首。

Facebook 的工程經理 Tom Whitnah 曾經在 Quora 上面寫道:「很難想像一名 CEO 竟會如此的好相處。他前傾身子,非常專注地去聽每一個人的聲音,對每項工作的來龍去脈都做到令人吃驚的熟知度。另外,Zuckerberg在對待員工上面一視同仁,不管是董事還是新入行的實習生。」他後來又補充:「另外,他對自己想要什麼產品有著非常清楚的認識。」

當然,還是那句老話,人無完人。

Facebook 前員工 Yisha Wong 就向人們揭示了 Zuckerberg 的另外一面,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吹毛求疵,狂熱偏執。」

這并不是說他為人刻薄,相反,在私人層面他真的是一個蠻不錯的人,但是如果從工作層面來談,他專注于把事情干好,不容許任何人在心態上出現一絲一毫的懈怠。

有些時候他會把人逼到極致。

Yisha Wong 這麼形容:「有些時候他確實給人一點『亞格斯伯症』。尤其是在他聽你說話的時候,不會主動給出過多的反應以及確認。」

Jeff Bezos

bezosPhoto Credit: Steve Jurvetson

那麼 Amazon 的創始人 Jeff Bezos 又是怎樣的人呢?

Amazon 的企業文化一直存在著爭議:它以殘酷無情的態度追逐著大企業中的高效率,有些時候確實是以犧牲員工生活乃至健康為代價的。在 2015 年 8 月份紐約時報刊載的文章中我們已經見識到了。

文章大意是:在 Bezos 的領導之下,公司摒棄了商界主流的管理文化,打造出一臺精密的機器迫使每一個人都達到自己的極限,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滿足 Bezos 先生那日益膨脹的野心。

Amazon 前員工 Willie Morris 曾經在 Quora 上面爆料:「 我可以告訴你,他從來不旁敲側擊使用什麼迂回戰術。他有什麼想法就直接說出來,并且要求每一個站在他面前的人都是有備而來,對于「為什麼這麼做」有這非常靠譜成熟的答案。」

逐漸的,Amazon 的員工似乎也發現了 Bezos 身上讓人喜歡的一面。 比如他非常知道怎麼講笑話,讓每個人能夠瞬間放鬆下來。曾經的員工 Marven Krug 向我們揭示了 Bezos 另外的一面:他超級聰明, 但是往往在午飯之前的會議上因為饑餓而變得沒有耐心,容易發脾氣。

「Jeff 應該算是公司上下最聰明的人了,他對每一個工作的每一個細節都了若指掌。另外,他對笨蛋的容忍度是 0,且非常珍視自己的時間,對任何錯誤都是 0 容忍。最後,他在饑餓狀態下很容易發火。熟悉他的人都把會議放在午餐之後,這時的他要比沒吃午飯時的他顯得可愛許多。」

他們只是人而已

圍繞著他們誕生了多少的流言蜚語,多少的電影傳記,普通人總覺得他們是怪咖,上升到世界頂尖的位置肯定是出于某些不為人知的原因。但是根據筆者的觀察,他們有些方面甚至還沒有普通人做的好。最後用 J.K 羅琳的話來總結一下吧:「如果你想真的知道這個男人怎麼樣,去好好觀察一下他是怎麼對待自己的下屬,而不是同輩。」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數據發現:HTTPS 優先佔 Google Search 結果首頁 25%

Posted: 21 Jan 2016 05:21 PM PST

google-485611_960_720Photo Credit: HebiFot

還記得我們曾報導過,Google 調整演算法,會優先搜尋 HTTPS 網頁嗎?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整後,現在的數據發現 HTTPS 將固定佔 Google Search 首頁結果的 25%。

根據外媒報導,MOZ 的行銷研究員 Pete Meyers 博士在他的 Twitter 上公開這份數據。從去年 12 月 17 日調整演算法以來,到今年 1 月 13 日可以發現 HTTPS 的首頁佔比都在增加。

mozcast-10k▲可以看到 HTTPS 搜尋結果首頁佔比均在 25% 左右,

先前我們也介紹過,這次修改演算法被優先搜尋 HTTPS 網頁須符合幾個前提,包括不得有不安全內容、不得封鎖 Google 爬梳、不得引導不安全 HTTP 網頁,以及須具備有效之 TLS 憑證等等。根據網路安全公司 Lucent Sky 之前的調查,台灣在去年初還有高達 53% 一般性網站尚未採取 HTTPS。如果網站經營者想要增加可見度的話,趕快改成 HTTPS 通訊協定是個魚與熊掌兼得的好方法。

via:Small Business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