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二十五年研磨台灣字體之美—專訪文鼎科技”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二十五年研磨台灣字體之美—專訪文鼎科技

Posted: 08 Jan 2016 03:12 AM PST

uda1

各位讀者還記得,去年在網路與設計圈紅極一時的「金萱」募資案嗎?的確,金萱讓越來越多的台灣人重新注視與思考我們每天所使用的「字」。不過,能足以代表台灣本土的字型絕非只有「金萱」一者。受到聶永真的工作室與蔡英文設計團隊青睞,並榮獲 2013 《Good Design Award》BEST 100 大獎的文鼎晶熙黑體,就百分百完全來自台灣。INSIDE 本次專訪文鼎公司,為讀者細數晶熙黑體與文鼎至今 25 年的故事。

從台灣字體的來源談起

一切得從漢字的印刷體演變與傳播史開始談起。我們現在一般所稱的「宋體」的確開端於宋朝,然而,它是從明朝中葉開始為了因應專業大量印刷,將仿宋刻版書楷體轉化為橫細直粗、四角整齊,專為印刷所發展出的字體,並在明末發展逐至成熟,這也讓日本事實上將宋體稱為「明體」(就是新細明體的明體)。而到了清末日本步入現代化道路時,出現對漢字印刷大量需求後為日人本木昌造從中國上海的美華書館導入包括鍍字法、字模等完整技術。因此中國與日本同時保存並發展自己的漢字設計與印刷體系至今。

然而就跟過去是部「殖民史」一樣,文鼎董事長楊淑慧為我們解釋過去台灣一直沒有源自本土的字型設計,而在殖民歷史脈絡下,字體設計與其技術皆傳承自日本,例如照相排版、鉛字模等都是學自日本的技術;至今也因日本現代化較早,在技術、機器設備的發展都較為先進,台灣字型的「日本血統」一直都相當濃厚。

直到數位排板崛起,進入電腦時代有了中文化電腦需求,台灣才真正開始發展自己的字型。換句話說,與日本與中國不同,台灣本土字型從一開始就是 80年代 的「資訊時代」產物了。無論從傳統的出版、印刷,到電視螢幕或甚至是電腦裡所顯示的每個字元,資訊時代從頭徹尾改變了人們的用字需求。

A PROMOTION WOMAN DISPLAYS A SOFTWARE FOR PLAYING VCD▲台灣本土字型設計業,直接發跡於電腦興起年代,Photo Credit: 路透社

但也正是晚至電腦時代才開始發跡的因素,台灣字型設計在初期確實缺乏自己的色彩,楊淑慧敘述當時環境:「由於剛開始台灣從事字體設計的人就是軟體工程師,雖然一方面沒有包袱,但也沒有文化傳承,這讓台灣初期的字體缺少了『底蘊』。」文鼎就是在這特殊歷史背景下,因應數位字體需求開始出現而生。他們察覺數位化即將徹底顛覆過去出版業,並體認台灣到確實缺少自己的字型而選擇「字型設計」作為立業的契機。

「這一行是軟體與設計的結合,一方面需要編寫造字系統,並適用在各種裝置與軟體上;另一方面設計端必須同時考量不同的環境、載體,依照實際需求與美學因素設計。數位字型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工業藝術,字體本身要被工業化大量採用,但同時必須富含設計能量。」楊淑慧如此形容數位字體設計這一行。

台灣失落的環節

不過,台灣有著雖然因半導體蓬勃迅速發展,卻同時缺乏版權概念,被世界稱為「海盜王國」的那個年代。這讓字型設計這行在台灣一路以來並不好走,其中最關鍵的一刻就在於 Windows 3.1 中文版發表後,對中文世界而言從此樹立「字型」定義成公開的資源,以檔案與軟體的形式存在於數位世界,這也讓字型設計在當時台灣被定義成「純軟體廠商」。

原先在 1985-2000 年間,台灣前後總共出現了十幾家研發數位字型相關業者,可是在當時台灣社會盜版風氣盛行也缺乏執法手段的環境下,最後只剩下有能力擴展國外市場的個體得以存活。楊淑慧語重心長的說:「這不光是字型設計業者的問題,2000 年前整體在國民普遍愛用盜版的狀況下,軟體業根本很難練兵啊!這也是台灣科技業先前缺乏內容,只能往硬體製造端發展的主因之一。」

這也是為什麼文鼎會在 2000 年後轉入日本的主要原因。原先在 2000 年以前,文鼎還有相紙輸(RIP)的小型市場,一套字型尚有幾千台幣的收入,但也發覺這並非長久賴以為生的方向。到了日本後,無論是 MP3 Player 、音響、印表機、冰箱電鍋或是晚近的車用螢幕大大小小電子產品,甚至到工業使用的人機介面都有用字需求,文鼎就是以「嵌入式」服務,也就是提供這些電子裝置數位字型作為營收主力至今。

uda2

▲「嵌入式」字型需求埋藏各大大小小的電器裡

楊淑慧也坦白表示,文鼎是被日本市場給「磨」出來的。在整個亞洲中,日本業界非常追求排版印刷精緻度,這也他們的相關產業遠遠領先其他國家,連帶讓整個社會相當肯定設計與美學所帶來的價值。在這極高要求的環境下,文鼎自然而然必須在每個環節上符合日本所要求的品質。不僅如此,對文鼎而言 2000-2010 在日本十年之間是非常重要的發展期。由於日本電子商品本身就是全球導向,對字型需求也不只限於漢字或日文,文鼎也必須同時開發拉丁文字與其他語言所需要的字型,供給全球的消費者使用。換句話說,進入日本對文鼎而言也等同面對全球,進而發展世界級的開發能量。

晶熙黑體:二十年集大成

曾榮獲 2013 年《Good Design Award》BEST 100 大獎,並由名設計師聶永真的工作室精選,受蔡英文競選團隊青睞的「晶熙黑體」,則是文鼎在經歷進入日本的十年轉型期後,預見「行動閱讀」時代將來臨的心血結晶。特別是智慧型裝置興起後,人們的閱讀重心將瞬間從紙本閱讀轉移到數位閱讀上,這也直接讓字型設計發生新一代的需求。

文鼎設計所藍健維為我們說明了晶熙黑體的設計理念。從漢字的字體上來看,過去的標楷、明體都強調「中宮緊收」,讓字體盡量往內部收攏;不過進入印刷甚至後來的數位化時代以後,字體發展朝向圖像化、符號化的方向發展,數位用途所流行的「黑體」,就會將中宮放鬆,讓字體符合字面框滿足數位閱讀效果。而晶熙黑體中宮放鬆的程度相當飽滿,比起其他黑體字腔更外擴,讓字體在數位環境下具清晰且不易糊字的顯示效果;同時縮小漢字、符號字面大小的差距,有效降低視覺落差。

uda3▲晶熙黑體字腔外擴,中宮放鬆飽滿,盡量填滿字框

但真正讓晶熙黑體受到《Good Design Award》大獎青睞的主因,並不是只有將字腔外擴這麼簡單。嚴格說起來完整的「晶熙黑體」是一整套響應式的字體系統,其中蘊含文鼎自己開發的「Arphic Infinity Font」字體引擎,能將單獨一組的字型資料依照螢幕大小、解析度甚至到光線明亮等外在環境,自動調整字體粗細與大小。

uda4▲晶熙黑體內載 Arphic Infinity Font 引擎,能依照外在環境自動調整字型

同時整個「晶熙黑體、系列不是只有英歐文字母、繁簡中文或日文漢字這麼簡單,就連泰文、阿拉伯、印度文,甚至到波斯與希伯來文等全球一共 90多國文字。一套字型家族有 粗細、長平、標題或內文等 48 套字體組合都含括在內;但更吃驚的是與一般 TrueType 字型比起來卻只有半套,壓縮比將近百分之一資料量。楊淑慧進一步表示,未來 Google 的主設計概念「Material Design」,其賦予電子介面物理特性之概念,正好與晶熙黑體的響應式功能不符而合

本土又時尚,讓晶熙黑成蔡英文設計團隊首選

談到晶熙黑體被蔡英文設計團隊選為競選主字體的故事,正好就是文鼎「重回台灣」歷程中的一段奇遇。文鼎在 2012 年進行組織調整,並開始將視角重新拉回台灣。初期文鼎在同時推廣晶熙黑體與雲端 iFontCloud 字型租賃服務時,就認為在台灣該主動找尋設計師洽談合作。

uda5

▲因兼具時尚與本土,晶熙黑深受蔡英文團隊青睞

「就連我們自己也嚇了一跳!」回憶起當初文鼎團隊第一時間接到聶永真工作室通知時,還不知道是要跟蔡英文設計團隊合作,只知道是要有比較時尚、雅緻的黑體需求。但過了幾天才知道,原來是蔡英文團隊拍板決定,要採用來自本土,具有在地化意義的字體。在這點上,晶熙黑確實是百分百從字體設計到程式開發,一切皆由文鼎自主在台研發所完成的字型。同時,這也讓蔡英文團隊成為 iFontCloud 個人化雲端字庫服務的首位購買者。

賦予傳統新生命:書苑宋與方新書

為了再度回到台灣與中文市場,他們所做的努力不僅只有推行晶熙黑與 iFontCloud 這麼簡單。文鼎的新字體「書苑宋」才在去年 12 月獲得 2015 年金點設計「視覺傳達設計」以及「年度最佳設計」兩個獎項。然而,因應數位閱讀的黑體已成為時代主流,那麼為什麼文鼎會反其道而行,去推行應停留於書本印刷世代的「宋體」?

從功能上來看,宋體的高比差讓印刷後每個字都具有較強的辨識率,實質具有讓閱讀的認知率的功能。像我們看一般閱讀的文學、學術書籍或課本,會使用宋體印刷就是因為「唸起來比較快」。但換個地方,豎粗橫細的印刷宋體就相當不適合數位閱讀環境 (尤其橫筆視覺效果會隨解析度提高越來越弱,就好像斷掉一樣)。

文鼎因此採用響應式設計的獨門技術,讓書苑宋橫筆可以依照環境自動調整粗細,以符合電子閱讀的需求;同時加大字腔結構,放入更多楷體元素,試圖為過去機械感較重的宋體添增更多圓潤感與人文色彩。換言句話,文鼎正是想使用新的技術與設計,讓已有千年歷史的宋體重新活躍於數位閱讀時代。

uda6▲書苑宋同時融入較多楷書元素,配合響應式設計,讓宋體重新活躍於電子閱讀

同樣被文鼎寄以厚望的字體還有方新書。他們認為黑體視覺效果太重,並且已佔據大眾的眼球長達 15 年,方新書就是想「各取所長」,融合宋體清雅與黑體穩健所設計的新字體,讓字體有同樣的辨識效果,但又能減低視覺負擔。

uda7▲董事長楊淑慧,守護台灣文化的美感跟話語權,是台灣字型設計者的理念與使命

眼尖的讀者不難發現,其實最近「文鼎」二字也越來越常出現在台灣人的面前。確實轟動一時的「金萱」募資案讓許多人開始重視字體的應用與發展,不過文鼎也從未在本土字體中缺席,甚至可以說是帶著豐沛的海外經驗再度踏回台灣。「擁有自己的字型設計,就等於取得自己文化的美感跟話語權。」楊淑慧最後這一席話,道盡台灣字型設計者的理念與未來。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2016 行銷人不懂就落伍的五大社群行銷趨勢!

Posted: 08 Jan 2016 02:50 AM PST

8022682955_421bc6ff5aPhoto credit:yaph

每逢歲末年終,行銷人最關心的,不外乎是在接下來新的一年當中,他們最可能會面臨到什麼樣的行銷戰役,尤其社群行銷這塊的變化又特別快速,舉凡各種平台的興與衰、用戶行為的轉移,又或各種千奇百怪的網路爆紅議題等,都是行銷從業人員必須因應和面對的挑戰。

為此,2013 年曾獲 Business Insider 評選為前 30 大社群媒體行銷產業中最有創意者的美國數位代理商 Big Spaceship 社群媒體副總裁 Victor Pineiro 在最近發表了五個他認為在 2016 年絕對不可忽視的社群行銷趨勢。

一、一對一通訊平台將戰勝社群網路

通訊平台將持續爆炸性成長,儘管現在使用通訊 App 的人口,以註冊用戶數來說,已經比社群媒體多 25%,但未來全球用戶數預估還會在 2018 年從 25 億成長至 36 億

當然,一對一通訊的興起,引發越來越少人貼文的現象,Facebook 也早就注意到了,事實上,現在只有 20% 的千禧世代會在社群平台上發表照片和文章

而這也為行銷人員帶來嚴峻的挑戰,因為大家必須嘗試在以不打擾用戶的前提下,把品牌融進一對一的通訊平台中。以中國的 WeChat 和韓國的 KakaoTalk,甚至多數台灣人使用的 Line 來說,許多品牌就正在嘗試運用各種方法,為其平台上的用戶創造價值。但除此之外,行銷人員還有其他可以嘗試的方式嗎?

Victor Pineiro 認為,emoji 表情貼圖行銷將可以是品牌切入通訊平台很重要的一步,但是我們仍需要更多的創新,只可惜現在檯面上比較大的通訊平台 WhatsApp 和 Facebook Messenger 還沒有夠多的選項和玩法提供品牌。

二、行銷人須認清 Snapchat 不是社群,是電視!

持續遞減的收益,將讓行銷人員認清把 Snapchat 作為自然流量的社群管道並不符合成本效益。況且,Snapchat 本來就不會成為下一個 Facebook 或 Instagram,它算是一個新型態的電視。

Snapchat 在去年 1 月所推出的「發現」(Discover)功能,是一個由包括喜劇中心(Comedy Central)、CNN、BuzzFeed、美食頻道(Food Network)等內容供應商所組成的平台。

Discover_screenshot2-91140742

它有別於 Twitter、YouTube,又或現在的電視台,在這個「發現」(Discover)功能裡的內容共 15 個頻道,且其內容每天更新,不過最特別的是,用戶是沒有辦法在內容播出之後,再轉回去重播的。

Snapchat Discover 希望創造給用戶的是,一個線上內容看到飽的體驗,而這樣的策略也成功為公司聚集了 6000 萬的每月收看觀眾數。對此,Fast Company 資深作家 Austin Carr 也曾經評論,Snapchat 這招簡直就像是在智慧型手機上提供用戶重溫 1970 年代大家收看電視的體驗。

Victor Pineiro 預測,未來眼球爭奪之戰不再是社群經營的擴展、媒體刊登計畫或即時行銷。新型態的電視將採用不一樣的語言,它仍會有新奇的電視廣告,但不會是像過往一樣採系列式、固定的插播廣告。

三、廣告阻擋的盛行讓品牌把資源轉移至社群上

現在連蘋果都加入封鎖廣告的行列,且廣告阻擋軟體使用人數的成長更在過去一年中增加 48%,品牌現在被迫得將其更多的資源轉投注在社群媒體、原生廣告和影響力行銷。

2016 年將是數位展示型廣告(Display Ad)生死存亡的一年,這表示品牌在媒體購買上,必須重新思考有關的數位策略,以及其扮演的角色。數位將可能成為拉式行銷(Pull Marketing),意即由用戶主動尋求、抓取其有興趣的品牌內容或訊息的唯一空間,甚至等同於社群的代名詞。

四、「加州旅館效應」將改變遊戲規則

「加州旅館效應」一詞取自老鷹合唱團名曲《加州旅館》(Hotel California)的經典歌詞「You can check out any time you like, but you can never leave」,Victor Pineiro 指出,接下來將會有愈來愈多的社群網路成為加州旅館。

這個比喻的意思是,許多的社群網路目前正努力透過封閉式系統培養用戶黏性,使用戶們不會輕易離開該系統、成為他們真正忠實的用戶。舉凡 Snapchat、Instagram,還是 Facebook 最近所推出的 Instant Articles 功能,都是很好的例子。

111

不過更令人驚訝的是,Twitter 雖是一個相對友善,且願意提供用戶連結至外部網站的社群平台,不過根據 The Atlantic 的報導,可以發現用戶本身點擊連結至外部網站的意願其實並不高,而這樣的情況也就幾乎可以判定 —— 即便平台本身不屬於封閉性質,但用戶本來就不喜歡或不習慣在不同的平台上切換。由此可見,未來品牌應該做的事是,努力優化平台上和用戶之間的溝通,並盡可能減少以點選廣告次數和以 CTA 作為計價的廣告。

五、社群影片的內容與傳播形式將變得愈加複雜

單靠一支影片打天下的時代已經不再,品牌不能再像過往,僅製作一支影片廣告就發表在各種不同的平台上。畢竟每個平台都有不一樣的主要用戶群和文化,因此放在 YouTube、Twitter、Instagram、Vine,或 Tumblr 上的影片,也許可以元素一致,但每一支影片最好都能夠經過微幅的調整和修改,創造各自不同的風格和形式。另外,每個平台上不同的收費和所需擬定的意見領袖行銷策略不同,亦增加了影片廣告傳播的複雜性。

最後,由於 2016 正是虛擬實境和直播串流急速發展和應用的一年,這兩者也同樣是影響品牌內容發展愈加複雜化的因素之一。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人生總是原地踏步?Spotify 產品設計主管:不願冒險比失敗還糟

Posted: 08 Jan 2016 01:25 AM PST

wire walk(Photo Credit:  《走鋼索的人》電影劇照)

本文作者 Tobias van Schneider 為 Spotify 紐約產品設計主管,Semplice 創辦人,AIGA/NY 董事,本文發表於 Medium,分享勇於冒險的重要,以及如何藉由設想最糟的情形來克服不安。

我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常喜歡討論我們的夢想,但夢想總是伴隨風險,這些未可知的風險我們通常避之唯恐不及。

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沒有勇氣承擔風險,只好繼續照舊,害怕任何改變,最後情況變得比承擔風險還糟糕。

生存的恐懼深深刻在我們人類的腦中,全力阻擋我們的成就。還記得我每次承擔所謂的「重大風險」前,肚子都會連續痛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冒險」的壓力會影響我的身體,讓我生病。

我以前高中輟學時經常失眠,由於在經濟拮据的家庭中長大,母親無法獨力負擔 5 個孩子的生活開支,所以我年紀輕輕就必須搬出來自力更生。當時我在飯店清理餐具,試用期月薪 100 美金,三個月後我得到晉升正職的機會卻拒絕了,因為我認為自己能有更好的成就。這可以稱作盲目的愚蠢和野心吧。

然後我肚子就痛了好幾個禮拜。我知道我需要這份工作,推掉它是不理智的行為,我沒有高中學歷,我什麼條件都沒有,推辭這份工作是我人生第一個「大冒險」。

在這之後我又冒了更多的風險,每一次我都會胃痛,而且通常是好幾個月前就開始痛。我辭了一份又一份工作,最後開了自己的公司,銀行裡一毛錢都不剩,一年後,又把工作室關了,然後在沒有任何計畫下搬到紐約,在紐約又辭了三份工作,現在我又回到了原點。幾個月前我剛離開一份做了 3 年,在紐約知名科技公司裡穩定又還不錯的工作。這次我還是會肚子痛,並且自我質疑了好幾個禮拜,不過這些年來我已經發展出一套面對風險的策略。

eating noodles(Photo Credit: Tri Nguyen)

我稱之為「最糟情況」測試

我拒絕第一份工作的時候,面對人生第一次的巨大風險,我設想了最糟糕的情況,不論如何我隨時可以找到洗碗、擦餐具的工作,我也了解靠補助金吃泡麵度日是怎麼樣的生活。

這樣一想我就輕鬆許多,我的腦袋頓時清醒並接受了無限的可能。沒錯,我沒錢沒也特殊才能,履歷表上一片空白,但我已經預見了最糟的情況。

從此以後,每當我要做冒險的決定,肚子又開始痛的時候,只要問一個簡單的問題:

要是失敗得一蹋糊塗,我本人能有多慘?真的有那麼糟嗎?

我已經知道答案了,最糟的情形就是回去擦餐具,這我早就做過了,而且糟不到哪去。直到今日我的最糟情形都沒有變,我知道要是在紐約混不下去,還是可以回到某個山村洗盤子。

身為一個老頭,我瞭解各式各樣的麻煩,但它們大部分從沒發生過。(I am an old man and have known a great many troubles, but most of them never happened.

—— 馬克吐溫

我認為當我們談到「巨大風險」的時候,其實都沒看起來的這麼嚴重,我們會在腦內把它放大。通常描繪最慘和最恐懼的事物要比描繪目標更有幫助。

不敢冒險帶來的痛苦通常遠超過我們設想的最糟情形。

所以問問你自己,最糟的情形是什麼?每個人心裡的答案都不一樣,不過通常都沒我們想的嚴重。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苦惱怎麼創造爆紅文章?神經學、心理學解釋人們分享的秘密

Posted: 07 Jan 2016 11:21 PM PST

本文轉自合作媒體 tech2ipo,編譯自 Buffer Social

你為什麽會津津有味地閱讀一篇網路爆紅文章,又為什麽會在讀完後意猶未盡地將其分享到社群網站?

是邏輯的判斷,是情緒的控制,還是其他未知的因素促使你按下了分享的按鈕?其實你樂此不疲地往朋友圈裏分享爆紅雞湯文章的行為動機是可以從心理學與腦神經科學中得到解釋的。

人類的大腦有著奇怪的本能,它能夠解釋為什麽我們熱衷於在網上與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辯論一件醜裙子到底是藍黑還是白金,為什麽我們在分享了一個悲痛的妻子於丈夫去世後寫的紀念文章後會感覺心裏舒服一些,以及為什麽當我們看到一個狗吃冰淇淋的影片會迫不及待地要將其分享給自己愛狗成瘋的長輩。

上述種種行為當然不是出於邏輯思考,而是發自內心的情緒化反應與情感需求。如果你不能理解這一點,就無法解釋為何在 YouTube 上觀看量高達 820 萬次的音樂影片底下留言區裏卻有大批人聲稱他們根本就不喜歡這個影片。

如果你希望自己產出的內容也能夠廣為流傳,被眾人爭相分享,那麽深入理解人們隱藏在社群分享行為背後的動機與做法,將有助於你打造出被讀者喜愛的爆紅文章。為了做到這一點,可能想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 弄明白人們為什麽要分享內容
  2. 搞清楚人們最喜愛分享哪一類型的內容
  3. 自己動手創造出能夠滿足人們情緒化需求的內容

本文針對以上三點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分析與技巧總結,理解讀者想要什麽,你才能對症下藥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人們進行社群分享的五大理由:

1、腦神經科學解釋:人們分享內容是因為能從中得到娛樂、激勵,以及感覺對他人有用。

儘管使用社群媒體會讓人有越來越關注自身(自戀)的趨勢,但是經研究顯示,人們積極地在自己的 Facebook 與 Twitter 上分享內容的主要原因是想讓成為一個利於人民的、有用的人。

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於 2013 年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們首次確認了人類大腦中哪一些區域會讓你充滿好奇、積極分享、樂於交流。

在對大腦進行核磁共振掃描時,研究人員發現當人們接觸到新想法並且想要將其分享出去的時候,位於大腦頂部的顳頂交界區域就會亮起來。

UCLA 大學精神病學與生物行為科學教授 Matthew Lieberman 對這一現象做出了解釋:

根據我們的研究表明,人們經常會在閱讀內容的時候同時判斷這些內容對別人來說是否也同樣有用或有趣。根據大腦的數據顯示,人們似乎總是在尋找那些能夠幫助他人、愉悅他人的內容。當首次接觸新訊息時,人們就已經在腦中快速地判斷這些內容是否也能讓別人感到興趣盎然。我們十分迫切地想要與別人分享有用且有趣的訊息,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確立社會屬性的行為。

002

2、心理學解釋:人們分享內容是為了塑造自我

在 1986 年,心理學家 Hazel Markus 與 Paula Nurius 發現了在人的「真實自我」與「可能自我」之間存在著差距。

在當時兩人發表的研究論文中,他們進一步細化並提出了「可能自我」的概念:「可能自我」當中包含了我們想要成為的理想型自我,現實中能夠成為的真實自我和以及害怕成為的自我。

在這當中第一個理想型的自我就是人們通常會在社群網站上通過分享內容而塑造出來的形象。

研究人員特別指出,這就表示了我們在社群網站中刻意營造出來的形象其實與我們的真實自我並不相關。關鍵是在人們的想象中,這個被營造出來的社群形象就應該是我們的真實代表,或者說人們期盼著自己有一天能夠成為自己塑造出來的人,正因為如此人們要在社群網站上分享一些符合這個理想型自我的訊息去強化印象。

當我們處於這種思考模式當中時,通常我們所分享出去的內容就是理想型自我的投射,這些內容代表了我們內心渴望成為的那種人。這就是為什麽有些人會分享時政評論、對於特定問題的慷慨陳詞以及他們所想要成為的人生贏家的心靈雞湯。

正如當年論文作者所指出的那樣:

可能自我的存在讓我們的人格具有流動性與可塑性,因為這些自我形成於不同的社會形勢當中,是由我們自己決定出來的。於此同時,個體內心的希望、恐懼、目標、所受到的威脅以及認知結構都參與了自我的塑造:這些特點提供了一些最有說服力的證據,表明了自我的形成具有跨越時間的延續性。

3、形成社群:人們分享內容是為了培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無論何時當我看到關於拖延症的有趣漫畫,我都會將其分享給我一個最好的朋友,他就是一個驕傲的拖延症患者;每當我發現了關於狗狗的搞笑影片,都會將其發給我的狗奴朋友。

每一次當我看到了某些特定內容時,我都會立即想到與它們有關的人。當我想起這些人之後會急著與他們分享我找到的他們會感興趣的內容。

這並不是我的單一案例。

在《紐約時報》針對人們為何分享內容的調查中,有 78%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之所以要在網上分享訊息,就是為了與那些可能無法時時刻刻保持聯繫的人產生聯繫。此外還有 73% 的人表示在網上分享訊息是為了找到同樣對其感興趣的人。

4、動機:人們分享內容是為了提高社群參與感

在我還在當日報社記者的時候,一位負責在地新聞的編輯曾經告訴我他挖掘題材的秘訣——萌犬與萌娃。

「這兩者都很可愛,看一眼都動人心弦,沒有人能抗拒得了一只萌犬或者一個萌娃。尤其把兩者結合起來,效果更好。」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媒體的形式或許已經大變樣,但是消息用以吸引人的本質依然沒變。人們還是喜歡看萌犬與萌娃,如果將兩者結合自然再好不過。

事實上,早在五十年以前,一項針對人們為什麽要談論品牌的研究就已經得出了與我們今日相似的結論。在 1966 年,在被《哈佛商業評論》報道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 Earnest Dichter 發現有 64% 的分享行為都是出於分享者滿足自身的動機。

Earnest Dichter 指出當一個人談論某品牌的時候通常有以下四種動機:

1、有 33% 的人談論品牌是因為獲得了 良好的產品體驗 ,由於使用體驗是如此的特別或者新奇,因此他們想要與別人分享。

2、還有 24% 的人談論品牌是想要 獲得關注 ,因為這樣可以顯示出你是上流社會的一員,或者是掌握了某些內幕消息。

3、大約有 20% 的人談論品牌是為了幫助他人,表達關愛並且維繫友誼 。

4、還有 20% 的人談論品牌是想要 傳遞訊息 ,因為這些訊息如此有趣好玩,值得被分享出去。

motivations

5、利他主義:為了特殊的目的而分享內容

在《紐約時報》針對客戶的調查報告中發現,有 84% 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之所以在社群網站中進行分享是因為「這是一種對他們關心的社會議題表示支持的方式」。

在這份調查報告中還發現了有 85% 的人表示通過閱讀他人對於社會事件的反應,可以幫助自己理解並處理訊息、追蹤事件。因此人們在分享訊息的時候不僅僅是因為他本身對於這個話題有所關切,還因為他知道將這個訊息在社群媒體上分享出去可以影響到其他人看待該問題的態度。

還記得曾經紅極一時的 ALS 冰桶挑戰嗎?

人們喜歡分享何種內容?如果才能打造爆紅文章?

在一項名為「為什麽能夠一夜躥紅」的研究中,華頓商學院市場行銷學副教授 Jonah Berger 與 Katy Milkman 對於 7000 篇刊登於《紐約時報》上的文章展開了研究,他們想要找出何種類型的文章能夠獲得最高閱讀量以及最多分享次數,並且挖掘其中原因。這一項研究的目標是找出那些能夠讓內容一夜躥紅的必備要素,並且看看是否能夠運用這些要素如法炮制出類似的爆紅內容。

從研究結果中可以提煉出使內容廣為傳播的 3 個關鍵點:

1、正能量勝過負能量

你可能從自己的 Facebook 訊息流中並不能感受到這一點的威力,但是 Berger 與 Milkman 發現,相比於負面消極的新聞與故事,人們更願意分享積極向上的內容與充滿正能量的故事,這些正能量文章也更有可能在網絡走紅。

這個研究發現是否讓你大吃一驚?大多數人都會感到難以置信。我們的大腦之所以輕易忘卻好消息,牢牢地記住壞消息是因為「消極偏見」。人類的大腦對於壞消息更為敏感,相比聽到好消息,當獲知壞消息時大腦傾向於做出更多的反饋。這就是為什麽你在一天當中可能聽聞了上百條正面積極的消息,都如過眼雲煙,到頭來你唯一記住的是一則關於病重孩子的新聞故事。這也可以用於解釋為什麽你對於多年前曾經遭受的人身攻擊和侮辱難以忘懷,而曾經得到的讚美與榮譽卻都已經記不起來。

然而研究發現,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內容能夠被更多人閱讀,一夜走紅,那麽選擇一個積極向上的主題與表達方式才更有可能達到你的目的。

如何創造正能量內容?

嘗試使用一種積極的框架去構建內容,研究顯示在標題中使用強有力的詞匯通常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說:最好的、最大的、最偉大的。

2、能夠喚起高度情感共鳴的內容更有利於傳播

對於這一點或許你就並不驚訝了。但是 Berger 與 Milkman 發現一片文章越是能夠喚起高度情感共鳴,例如敬畏、憤怒、焦慮、恐懼、悲傷、幽默或者希望,就越有機會被分享出去進而成為爆紅文章。

這就是為什麽往往反直覺的卻能夠發揮作用,為什麽你通常會發給朋友的文章都是那些讓你氣得冒煙的文章。這是能夠被我們的研究證明的結論,在最近的試驗中,我們還發現如果圖片型內容想要被病毒式傳播,其中的關鍵要素就是它能夠讓人吃驚。

在針對《紐約時報》7000 篇文章的研究中發現,那些得到了最高閱讀量與分享次數的文章往往都成功地喚起了人們的情感共鳴:

  • 積極——《天真爛漫的新移民將愛上這座城市》
  • 敬畏——《據報導一種罕見的療法可以治癒愛滋病患者》
  • 憤怒——《為何赤字?皆因華爾街為其雇員支付高額獎金》
  • 焦慮——《股票市場遭遇 20 年來單日最大跌幅》
  • 悲傷——《歐巴馬在祖母去世後向其致敬》

如何創造出情緒化的內容?

一篇文章想要打動讀者往往先要從標題上就喚起讀者高度的情感共鳴。有一些特別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你在起標題的時候正確使用情緒化語言,當一個優秀的標題殺手。

CoSchedule 標題分析器 :這個神奇的工具可以迅速教會你如何通過正確選用詞匯來提升標題醒目度。它能夠檢查你使用在標題中的每一個單詞,並且將其分為四類:常用,少用,情緒化,有力度。如果你的標題中包含的清晰化詞匯與有力度詞匯越多,就越能成為一個吸引人眼球的好標題。

進階版行銷機構標題分析器 :這個免費的工具不僅可以分析你的標題,還能確定它的情緒化行銷價值(EMV)分數。這個工具能夠分析出一個標題中所包含的 EMV 單詞的總數,以此給這個標題打分。

3、實用訊息總是奏效

這最後一點對於任何人來說都不難理解,你看完本文也會想要分享出去的,真是多謝啦!那些能夠幫助你解決問題的文章、為你提出可行建議的文章以及向你提供生活實用小竅門的文章總是能夠大受歡迎,因為這一類文章通過新奇有趣的方式滿足了很多人的需求。

如何打造實用內容?

知名部落客 Amanda Gallucci 分享了一些打造實用內容的可行建議:

與讀者加強互動 :這就意味著你需要在文章中多多引用讀者的評論,做一些讀者調查,提出問題供讀者討論,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讓你與讀者的互動也成為內容的一部分。加入一個互動模塊可以充分地利用起讀者自行創造的內容。

將研究發現轉為實用指導 :科學研究和一調查數字當然是很了不起的,但是你要向讀者展示這些研究成果能夠如何運用到他們的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你的文章才對他們來說才是有價值的。

不要一味轉述本行業專家意見 :當你在汲取寫作靈感時,不要讓行業專家的意見成為你為讀者打造有用內容的唯一來源。如果你的文章針對的是保守嚴肅的金融與研究話題,那麽就試著從富有創意的新興商業模式中汲取靈感,反之亦然。

寫作時早早地謀篇布局 :無論何時當你在創作內容的時候,都應該事先想好如何謀篇布局,安排好你的讀者在看到文章末尾時能夠得到何種啟發。你總得在文章中教會或者指導讀者做一些事情,這樣他們才會覺得有所收獲。

提前做好發稿日程安排 :在創作內容的時候有一招非常好用,那就是設置一個發稿日歷用於指導你的每日內容寫作,這會讓你在寫稿時更具靈活性與轉圜空間,每當發生了突如其來的行業新聞,或者是遇到了特殊的紀念日,你都可以就這些發生在相關領域的新聞大事為讀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評論。

最後讓我們總結一下,選擇積極正面的文章題材,引發讀者的內心情感共鳴,給出實用的指導意見,掌握了這三招內容創作殺手鐧,寫出爆紅紅文指日可待。

文章來源:buffer social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