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進攻大眾市場!Slack 砸錢製作電視廣告,因應 Facebook 工作版的挑戰” 與新的 4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進攻大眾市場!Slack 砸錢製作電視廣告,因應 Facebook 工作版的挑戰

Posted: 04 Jan 2016 01:37 AM PST

1
Slack 近來釋出兩支各 60 秒的電視廣告影片「Animals!」和「Spaceship!」。其中,Animals! 在動畫團隊 Smith & Foulkes 和製作公司 Nexus Productions 協助下完成,其影片中可愛動物吸睛的程度,贏得許多網友的讚賞。不僅如此,在官網上,他們也另闢出一個有關動物主題的頁面,延伸品牌話題。

▲ Slack 電視廣告影片「Animals!」。

▲ Slack 電視廣告影片「Spaceship!」。

而 Vator News 的記者 Steven Loeb 認為,這次由 Slack 首次推出的電視廣告不僅傳遞出 Slack 能讓不同種類的生物更有效率得進行團隊工作,甚至上到獅子,下至兔子、囊鼠等,更因為透過了 Slack,彼此能在團隊中更加和諧得交流、工作。

另一方面,有關其電視廣告操作策略上的解讀,Steven Loeb 指出,這兩支電視廣告,主要是 Slack 對於可能正隨時準備推出的 Facebook At Work 企業社群工具正式版所做出的因應。

Facebook At Work 自去年 1 月釋出 Beta 版本,後來逐步開放給其他公司使用;去年 10 月,他們更與蘇格蘭皇家銀行簽約成為合作夥伴,並預估在 2016 年年底將會有十萬名該銀行的員工登入使用,屆時蘇格蘭皇家銀行將可能成為 Facebook At Work 最大的客戶。

slack-4

至於 Slack 最近所推出的行銷活動,包括去年 11 月底,他們在美國 Minneapolis、Milwaukee、 Cleveland、Charlotte 四地所推出,充滿彩虹、冰淇淋、小貓咪等幸福感元素的戶外看板廣告,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也許,我們可以從其執行長 Stewart Butterfield 在去年 11 月舉行的歐洲知名新創大會 Web Summit 上所發表——有關 Slack 接下來將在大眾市場上進行的行銷計畫,一窺其野心和目標。

Slack 正嘗試從維繫成長動能,轉化成刺激、創造新的公司成長動能。

他表示,Slack 是一家負擔得起以高價獲取新付費用戶的公司,而如果可以的話,他亦偏好運用廣告和行銷,去刺激公司的成長。

目前,Slack 擁有 200 萬日活躍用戶與 57 萬付費用戶。而對於行銷的看法,Slack 行銷長 Bill Macaitis 則表示,行銷可以是一家公司在其成長軌跡上擴大成長的燃料,不論是口碑行銷、公關、廣告、內容行銷、轉換率行銷等,都是促使公司進入新階段的關鍵要素。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Mark Zuckerberg 夫妻熱心教育公益,會普澤大眾還是複製階級?

Posted: 04 Jan 2016 01:31 AM PST

Mark Zuckerberg, founder and CEO of Facebook, and wife Priscilla Chan arrive on the red carpet during the 2nd annual Breakthrough Prize Award in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Photo Credit: 路透社

在 2015 年,Mark Zuckerberg 與 Priscilla Chan 夫妻以女兒出生為由,將捐出價值 450 億的 Facebook 股份可說是最大一宗的科技業捐助善款新聞了,Zuckerberg 並宣稱捐款未來將主要使用在「激發人類潛能、促進平等」兩大主軸上。雖然將股票轉捐至旗下有限責任公司的作法引起了不少爭議,不過,若回顧其捐款軌跡,不難發現 Zuckerberg 夫妻特別對捐助「教育事業」情有獨鍾。不少媒體認為,由於 Priscilla Chan 本身專業即為小兒科醫師,加上有由越南避難至美國的家族史背景,深深讓她們特別關心教育議題。

免費教育與醫療資源合一的 The Primary School

The Primary School」算是 Zuckerberg 夫婦最新的公益教育計畫之一,將在加州藍領為主的 East Palo Alt 區成立一所專為窮困家庭設立,學費全免的私立小學,並由 Priscilla Chan 擔任學校的共同發起人。此外不僅提供教育機會,這所學校同時也會為該市區提供免費的醫療資源。預計在 2016 年 8 月開始招生。其學校理念認為,健康和教育其實是緊緊相連的兩個環節,若孩童沒有健康的身體,也沒辦法同時獲得完善學習。

East Palo Alt 雖位於舊金山灣區內,距離 Facebook 的總部 Menlo Park 只有一線之隔,但該區域長期以來一直為幫派、犯罪與低收入的名聲所擾。而事實上 Priscilla Chan 在前年就已開啟跟當地社區一系列的相關合作,這次「設立學校」可說是該計畫的一個里程碑。

科技引領的個人化教育:AltSchool

另一個 AltSchool 嚴格說起來並不是由 Zuckerberg 夫婦自己發動的計畫,而是由前 Google 高階主管 Max Ventilla 所創立的一所學校。這所學校其實與本站曾介紹過的可汗實驗學校有點相像,都是實驗性濃厚,標榜以「翻轉教育」為主軸強調個人化學習的教育機構。Mark Zuckerberg 乃是透過基金會向該校捐助了 1 億美金。

不過 AltSchool 比起 Khan 的實驗學校,更強調「科技運用」層面;學生從上課點名、寫作業到考試,都是使用 iPad 與其他科技設備所進行。師生之間透過「My.AltSchool」平台,討論每位學生的課程進度與教學計畫,並有向外輸出軟硬體技術至其他教育機構的計畫。不過其所費也相當驚人,一位學生的年度學費要價 2 萬美金。

提升全美高速教育網路環境:Education SuperHighway

在 2013 年,Zuckerberg 夫婦曾捐贈 300 萬美金給 NPO「Education SuperHighway」,用以提倡協助公立學校擁有更高速的網路環境,去年 11 月又更一口氣捐了 2000 萬美金給該組織。Zuckerberg 本人說明,此舉是響應總統歐巴馬提倡 2018 年達到全美學校 99% 的網路高速化計畫「ConnectED」,美國教育環境若具有更高速的網路環境,有助於學生進一步透過各式軟體、平台與工具,獲得更個人化的教學內容。

TheDream.US:協助非法移民子女就讀大學

在高等教育方面,目前 Zuckerberg 夫婦捐贈 500 萬美金給 TheDream.US 基金會,以協助非法移民的子女獲得大學教育。由於歐巴馬在 2014 放寬非法移民政策,讓這些居留美國的非法移民後代教育問題浮上檯面。為此 Zuckerberg 本人也表示「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應該無論身份地位歡迎來自各國的青年,並在社會中發揮其潛力。」未來五年內這筆捐款也將從舊金山灣區開始,提供四百多戶非法移民的子女就讀大學的相關協助。

但 Zuckerberg 夫婦的教育公益事業有哪些受批評之處?

事實上,Zuckerberg 夫婦還有其他許多的教育公益計劃或捐助活動,像是 2012 Zuckerberg 就捐給 Silicon Valley Community Foundation 時值 5 億美金的 1800 股 FB 股票,隔年更加碼一倍,向開基金會捐出 10 億美元用於醫療、教育、環保等領域;另外 Mark Zuckerberg 也以 Facebook 官方合作名義,與 Summit Public School 合作,共同開發和優化個人化的教育軟體,並提供給美國其他公立學校使用。不過這些計劃或活動也並非沒有爭議之處。像較早 2010 Zuckerberg 也有捐助新澤西州公立學校 1 億美金,但該案普遍被媒體認為成效不彰,甚至有「除了學生,學校每個人都受惠」的批評出現。

另外其實不難發現,包括 Mark Zuckerberg 本人不斷的鼓吹在內,矽谷已吹起了一股以「個人化」為主的教育風潮,但也有人對其提出更深層的批判。Natalia Kucirkova 與 Elizabeth FitzGerald 兩位學者就認為 Mark Zuckerberg 所謂的個人化教育就是透過演算法,從過去的習慣與行為算出學生的喜好與需求,教師與教育體系再透過分析後的資料跟學生討論課程。他們認為這麼做會對孩子產生三個問題:

  1. 太專注特定領域:教育必須同時兼備「深度」與「廣度」,但是只依照孩子的偏好與特性安排課程,最終很可能教育出只有「專業技能」但缺乏「通才知識」的學生。
  2. 可能缺乏適應能力:由於整個教育過程太遷就學生個人,可能會影響面對現實生活各種挑戰,或是適應較艱困環境的能力。
  3. 孩子的興趣其實是不固定的:事實上孩童時期的興趣常常不會固定在特定領域上,過分依照舊有資料安排課程,其實很可能扼殺孩子更多未來性。

此外 Kucirkova 與 FitzGerald 也對這些矽谷菁英式教育過分倚賴科技的現況提出兩個質問。第一讓科技主導課程,會有忽略學生、家長與教師三方之間原本內在於溝通的「社會化價值」。換句話說,學生與家長還有教師間原本的對話、交流甚至是衝突,原本就是社會化很重要的一環,但如今這些部分很可能被科技化取代,連帶讓「人際關係」變得薄弱。第二則是必須確保個資安全性問題,雖然這些機構都號稱不會濫用孩童的個資,但若缺乏正確的管理,難保不會重蹈 Vtech 孩童個資被盜取的覆轍。

ch2▲倚賴科技的「個人化」教育,真的對孩子成長好嗎?Photo Credit: Brad Flickinger

對 Mark Zuckerberg 的一系列捐贈批判也不僅限於教育面,本站也曾刊出,目前富豪們的「慈善資本主義」風潮很可能對教育、社會甚至政治產生結構性的改變。而且各位眼尖的讀者也不難發現,包括 Mark Zuckerberg 夫妻在內,許多矽谷科技新貴的「公益事業」也多數僅限於舊金山灣區內。

大眾確實該對科技與商業巨人熱心公益的作為給予掌聲,特別是那些真正想讓世界與社會更加美好的偉大遠景。但同時也不該忽視的是,即使他們本意並不是真的刻意去避稅或是圖利自己,但是否就在那無意間,同時在資產與地緣上,為社會畫下了一條新的階級界線。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電子報入門必修:這四種電子報你肯定用的到

Posted: 04 Jan 2016 01:00 AM PST

kuwait-252613_6401

本文原刊登於《電子豹》。

你是否曾經想過:已經邁入 2016 年了,社群行銷才是 / 這個時代的王道,誰會把行銷預算浪費在發送電子報上?根據 Convince and Convert 統計,44% 的收件者每年都會因為促銷電子報而完成至少一次的購買行為。而這也代表了:在質量足夠的情況下,電子報有機會以極低的成本情況下,讓特定目標受眾完成購買行為。

降價促銷 / 節慶促銷 / 其他促銷

這絕對是最常見,也是你在想到促銷電子報時會第一個聯想到的形態。可以看出,這類促銷內容已經塞滿了大部分人的收件匣…

對於這種狂轟濫炸式的電子報,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呢,關鍵在於:

  • 是否有足夠動力促使收件者開信?
  • 收件者開信後,內容的可讀性是否高於繼續閱讀的最低需求?
  • 電子報的內容是否有足夠動力促使開信者完成點擊 / 轉換?

由於品牌、內容的變因太多,因此下面提供一封良好可讀性的電子報供參考。

這封 PiinLife 的電子報雖然內容不少,但是以單欄呈現的情況下,不管在桌機瀏覽器、手機上瀏覽都十分的順暢,是值得參考的編排方式。

01

升級(付費)電子報

一般來說,這種電子報會由提供免費 (或較便宜) 服務的提供者所寄出。如果你已經試用了一段時間,你將有可能會收到一封邀請你升級為付費會員,或是更高級會員的電子報。

一般情況下,SaaS 較常使用這種類型的電子報,例如下方例子中,Evernote 就以不同的方式對自家產品的付費方案進行推廣

在這一封電子報中,Evernote 以十分直接的銷售方式:買一年送三個月的訴求來進行溝通。

02

相較於第一封直接銷售的方式,這一封則是以「你是否已經完全了解我們的產品了呢?」作為訴求,邀請使用者更進一步探索 Evernote 的其他版本。

03

活動、邀請類電子報

每個消費者都會透過社群、訂閱的方式來關注一些特定組織所舉辦的活動。然而,由於觸及程度有所差異,電子報保存時間長的特性可以與社群網路形成有效的互補,避免訂閱者因為錯過通知而難以找到喜歡的活動。

03

這封 ClickZ 的活動電子報是一封十分典型的活動電子報。可以看出,在涵蓋了大量內容的情況下,一個明顯的 call to action 可以幫開信者在短時間內抓出重點並做出決定。

部落格電子報

利用電子報來宣傳部落格文章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這件事情從 RSS Feed 存在就已經十分盛行。差別在於,使用電子報的形式寄送可以追蹤個別的開信、點擊率,同時可以自訂主旨、信件內容,而 RSS 則是以文章節錄的形態寄至訂閱者信箱。

例如:電子豹每個星期都會將最新的文章寄送給會員、訂閱者,邀請他們來查看最新的內容。

newsleopard_blog-e1451458526278

總結

如果你的產品、內容和上面提到的相似,而你目前沒有在寄送電子報的話,不如試試這個看似過時,卻成效過人的舊客維繫產品,它或許可以為你抓回許多舊客戶。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國際化是遊戲產業未來唯一主流 Akatsuki 曉數碼:台灣是我們邁向國際化基地首選

Posted: 04 Jan 2016 12:54 AM PST

1-1

Amy、Chris 共筆

遊戲產業已是全球規模熱戰 只想唯一專注『開發』遊戲的思維已不敷使用

手遊、電競、直播、社交化... 這些熱門詞彙的出現,代表遊戲市場正處於一個變動多端的時代。在邁向 2016 年的今日,遊戲廠商唯有步向更國際化與多元化的道路才能站穩業界前端。根據遊戲市場調查機構 NewZoo 總經理 Wybe Schutte 在『2015手機遊戲趨勢與機會』主題, Google 為遊戲開發者所舉辦的活動中曾提到:目前全球遊戲產業已進入白熱化發展階段,接下來的四大趨勢分別為,1.消費者參與遊戲程度達史上高峰 2.遊戲多角化與多元發展 3.全球化市場趨勢,遊戲產業目前已全面正式進入「全球化市場」年代,以往偏向單一思維邏輯的開發觀念已不敷使用。4.遊戲產業營運模式改變。所有遊戲皆需要發展更多元的獲利模式,使遊戲產業轉型成服務,而非單純商品。

唯有扎根的優質在地化 才是國際浪潮中掌握玩家之心不二法則

整個手遊市場上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眾多同質性高的遊戲彼此競爭分食市場,「差異化」將是它們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只不過在積極「差異化」的競爭下,又出現了第二個「附加價值」的課題。畢竟卡牌、 ARPG 、回合制等遊戲陸續將玩家分眾化後,如何在單一領域中拔得頭籌就要靠「附加價值」。甚至在全球早已高度網路化的浪潮下,一個新遊戲剛上市就必須面對來自整個國際市場的競爭對手,如同小蝦米對大鯨魚一樣。

跨文化與多語言的激盪 讓遊戲開發與內容零侷限

為了站穩其於國際化、在地化的灘頭不被其浪潮打下,目前大廠 3A 級遊戲都會強調其團隊來自多元國家、宗教或種族,以顯示遊戲本身觀點平衡與內容的多元性。像是來自日本但積極深入台灣在地化「Akatsuki 曉數碼」,就是因為它們並不定位自已是單純開發商,而是懷抱「以遊戲的力量,為世界帶來幸福」的國際觀視野,去設計推廣每一款遊戲。因此,從設計師、工程師到遊戲企劃等,特意採用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國籍的人們一同工作,透過各自背後生活經驗與文化觀點在工作中的激盪,讓「Akatsuki曉數碼」從裡到外都呈現多元文化與價值交織的面貌,也讓 Akatsuki 在手機遊戲風起雲湧的四年內,達成成長率高達 2106%,並榮獲了勤業眾信在 2015 年 Technology Fast50 獎第一名的肯定。

辦公室即為小型國際村

『希望打造一個打破種族、文化的限制,能激發出內在更多的想法與靈感產生,讓夥伴們夢寐以求工作環境是我的心願』「Akatsuki曉數碼」的創辦人香田先生這樣說道。從打開大門,看到色彩繽紛、明亮開放,充滿新創氣息的開放工作空間開始,就不能理解「 Akatsuki 曉數碼」 致力消除於工作夥伴們間隔閡的理念,工作團隊彼此隨時討論與發想的氛圍,讓 「Akatsuki曉數碼」儼然就是一個小型國際村。尤其在必須隨時能走在資訊尖端遊戲產業中,這樣的工作氛圍更能隨時為遊戲設計帶來源源不絕的靈感。

1-2

例如 Akatsuki 的一天,就從早上九點的「談心會議」開始。員工會四到五個人圍成一個圈,有人用中文,有人用英文,有人用日文,再加上比手畫腳,開心的跟同事分享前一天晚上有趣的事情或是心得,在這裏,每個人都會雙語甚至三語以上。但是比起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這種彼此充斥你我間的夥伴意識,以及主動喜於溝通表達的氛圍。「英文講不好沒有關係,重點是你有沒有願意表現自己,願意去挑戰自己的精神,願意敞開心胸跟同事分享交流的精神,這才是我們最重視的!」Akatsuki人資如此說。

1-3

人才來自全球 考驗整合功力

在台灣的本土遊戲廠商這幾年面臨到許多轉型的問題,其中不少是因還停留舊PC年代的思維開發遊戲所導致:

『在來到 Akatsuki 之前,我待在台灣本土遊戲公司超過十年的時間,但是這段期間一直苦於思考許多現實層面轉型的問題!』Akatsuki 的遊戲開發企劃表示,在Akatsuki從工作氛圍到文化風氣上都能感受到努力走向國際化與創新的用心。尤其在美式的管理風格之下,每一位夥伴都獲得充分的授權與信任,在自由但緊密互補的默契下各自掌握工作進度,直到季度才進行重點討論與檢討。這樣可大大節省許多溝通上的成本與時間。

除此之外、遊戲開發領域更重視人才的發展,能否做到雙方面的互相溝通與滿足是相當重要的條件之一。在充斥著完全不同國家工作文化 Akatsuki 裡面,有趣的是、大家會找到一個平衡的方法,綜合不同國家的文化,並出取各方優點,融合衍生出一套屬於 Akatsuki 流的新方法。

舉個例子,例如「足球甜心」這款美少女的遊戲,裡面的角色跟故事就是由日本跟台灣兩個國家的員工共同完成。譬如人物定裝,角色的服裝、表情、姿勢、配件,通通都是經由中日雙方的員工一起腦力激盪,因為台灣跟日本的玩家的喜好不同,有時在日本超人氣的角色,在台灣卻賣得不夠好。為了更加抓住台灣玩家的想法,曉數碼每一次新的角色人物上市前,就會進行一場中日討論會,因為是遊戲設計商,跟代理商不同可以有更多在地化的權利跟空間,文化衝擊下往往會有很多有趣跟異想天開的想法會讓玩家耳目一新。

1-4

也的確,在多文化再加上多語言的工作環境中,有助於不同觀點迸出新創意火花,但「溝通」也是一大考驗。不同國籍的同事共事時,除語言能力因人而異外,還要能在不同文化下表達出精準的想法,更是件不容易的事,『但無論是在哪一種情境下,彼此不分國界最佳的溝通解方式就是表達誠意、多溝通、多包容、經過多次的磨合後大家還是能夠產出一套良好的溝通方式』「Akatsuki 曉數碼」的印度籍工程師這樣說道。

1-5

『我以往曾在三間不同型態的公司工作,也有過不少與不同國籍夥伴一起工作的經驗,我認為多元工作環境所指往往不單純只包括不同國家文化,更包括與不同階層、教育與生活背景的人共處,即使用相同語言溝通,依然可能產生誤解的狀況,用心與對方溝通才是最重要的!』另一位來自法國的設計師也稱讚曉數碼所打造的多元工作環境。也是如此這樣需要坐下來好好溝通的環境,讓「Akatsuki 曉數碼」的員工透過充分溝通與包容,彼此磨合培養出高度的團隊合作默契。

開發遊戲並不是單兵作戰,而是團隊成員共同的心血結晶。為了成為一流的國際遊戲公司, Akatsuki 認為需要的人才不只應單純具有技術,而是需要溝通力、包容性、柔軟性與統合能力等特質, Akatsuki 人資如此說明:「 Akatsuki 在徵才時更注重某些人格方面的特質,我們希望尋覓的是能在壓力下保有隨機應變、能表達出自己想法的人才。我們因此在挑選人才中做了很多努力,從不同國籍、不同文化的應徵者中來找尋最適合的人選,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能夠吸收良好部分的『柔軟性』,與不只單靠自己主觀的『常識』來做出判斷的人選,能夠獨立思考自己想表達的想法。」也因 Akatsuki 在挑選人才與培育上有著獨特的用心,才能讓團隊組成具有一流的國際水準,並吸引萬代等遊戲巨人成為合作夥伴。

國際化就是 Akatsuki 最精湛武器

在瞬息萬變的手機遊戲業界,每個月都有數十種遊戲上市,如何快速的開發跟穩定的營運成了各大遊戲公司的課題,就連萬代也不例外。因此他們積極的把一些有名的遊戲IP釋出,交由中小型的遊戲公司負責開發跟營運。 Akatsuki 會被選中,主要是因為他們具有同時具備高度多元性與統合力的全球人才,因此肩負起萬代超人氣手游的海外營運跟行銷。

全球化必備的在地化行銷營運能力,遊戲公司也要讓自己像個小型國際村才可以生存下去。「不行你這樣對法國人來說是很怪的字!」「你這樣設定角色,台灣人不喜歡,應該要更可愛一點!」「啊!我覺得這個顏色不合美國人也不和這個遊戲的風格啦~!」「在印度,這樣的做法會被玩家討厭喔!」這是每一次遊戲營運會議上一定會出現的畫面跟討論,什麼遊戲的內容,會被發行國家的玩家所接受,設身處地思考玩家的想法,是 Akatsuki 的強項也是每天的基本功。

而為什麼 Akatsuki 為什麼選擇台灣?而為什麼又要在台灣打造如此多元熔爐般的辦公室?原因就是在 Akatsuki 的 CEO 香田先生眼中,台灣這塊土地本身就已是多元文化交匯之處:『台灣是個相當特殊的地方!除在與中華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以外,與日本的文化也相當貼近,更具備不少英文程度優秀的人才,因此在發展遊戲全球化時,台灣是我們想到海外發展首選。』目前遊戲產業亟需要更有創意與創新能力的作品,與能推廣至國際舞台的資源與方式,在地化推廣與長久發展的經營策略,發掘出更驚豔獨特不同的思維來開發遊戲。是否 Akatsuki 能在台灣這塊土地上,以豐富的多元性為養份,為玩家們結出名為「好遊戲」的豐碩成果呢?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延伸閱讀:

《跨越國境與組織,串起遊戲開發的美好 – 專訪 Akatsuki Switch 曉數碼黑客松活動》

《「要運用遊戲的力量,把世界變成更幸福的地方」——專訪 Akatsuki 共同創辦人香田哲朗》

《日本遊戲公司看台灣人才:資質很好,可惜較缺乏開發原創遊戲的經驗》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便宜才是真理?美國行動電商 Wish 靠著直輸中國低價商品異軍突起

Posted: 03 Jan 2016 10:15 PM PST

app.pngWish 行動 app,以瀑布流方式直接呈現給最符合個別消費者胃口的商品,同時也有評價機制。

12 月一款行動購物 app 異軍突起,衝上美國 App Store 總排行榜亞軍,只落後 Facebook Messenger,連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 app 都不是它的對手。

Wish,標榜「中國直送」的 app,以超廉價商品吸引眾多「年輕版的沃爾瑪客群」。打開 app 映入眼簾第一個印象就是,好便宜。

一只 12 美金的手錶、5 美金的洋裝、2 美金的彩妝組合,讓位於美國中西部的小鎮居民為之瘋狂。俄羅斯知名創投 Yuri Milner、美國 Founders Fund、GGV Capital 相信聚沙成塔的效應,今年大舉挹注 Wish 母公司 ContextLogic 5 億美金,推升其估值至 30 億美金。

創造行動原生購物體驗

2011 年,分別來自 Google 與 Yahoo 的資深工程師 Peter Szulczewski 與張晟(Danny Zhang 成立 Wish。雖是電商初生之犢,卻反而沒有舊包袱,他們打破桌面電腦倚賴「搜尋」的框架,以演算法創造專屬行動的購物體驗。

IMG_1634

當使用者瀏覽或將某些商品加入購物車後,就可能被 Wish 貼上「標籤」,如果選購了一個 iPhone 5s 手機殼,標籤不偏不倚就是「iPhone 5s 手機殼」,而非「iPhone 5s」或「手機殼」。多而細緻,從一次一次消費、加入最愛與遲遲不結帳的各種動作中進行數據分析,Wish 以如 Pinterest 瀑布流的形式呈現結果,每個商品都精準勾引使用者的消費欲望。

本來他們只打算把商品推薦技術賣給內容網站,不過發現「自己來更快」。他們很快發現來自中國的低價商品異常受到歡迎。這些雜牌商品在亞馬遜或 ebay 上難以用關鍵字搜尋,除非透過價格排序,但往往又不一定能挑到鍾意的,透過 Wish 的演算法卻能把價格合理且合胃口的商品琳琅滿目陳列在消費者眼前,在小螢幕中,直接推送圖片的方法,恰恰嵌合手機零碎的使用特色。

跨境長驅直入,奉便宜為宗旨殺出血路

於是他們橋接起中國賣家與美國買家,讓「價格先決」且容易衝動購買的消費者能夠直接買到便宜貨,而且如果願意在一小時內結帳,還有由 Wish 補貼的額外獎賞。賣家可以自行決定折扣,買家當然也須承擔低價的代價——到貨時間三週是正常、超過一兩個月也不無可能、商品品質參差不齊、顏色尺寸寄錯都是常見的事。

儘管目前看似尚未阻卻撿便宜族群的耐性,不過消費心理學者 Kit Yarrow 認為,低價的刺激將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逐次降低。亞馬遜大舉推進一小時急速到貨的同時,Wish 也試著在中國設立貨品集散中心,並於美國、歐洲開闢倉庫,囤積熱門貨物,補強到貨時間的缺陷。

廣告行銷預算狠砸

「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家兆元電商,我們就要非常激進。」Peter Szulczewski 說。兇猛心態體現在行銷預算上,根據 Re/Code,光是 Facebook 廣告,Wish 一年就狂砸 1 億美金,特別是在美國國定假期期間,Wish 是 Facebook、Instagram 最大的廣告客戶。

根據今年中旬《華爾街日報》的數據,Wish 已有接近 1 億名免費註冊使用者,約有 400 萬個商家提供約 4000 萬個商品。Wish 目前向賣家收取每筆交易 15% 服務費作為收入來源,不過他們並未揭露任何營收數字。從 50 人的規模到現在共有 900 名員工,很多都是為了客服之需。

中國義烏商人 James Wang 說,他一個月在 Wish 的收入可達 20 萬美金;另外一位賣家 Junny Yu 在 Wish 上販售珠寶、服飾、寵物用品,月收入上看 100 萬美金,65% 的消費者來自美國,15% 英國、10% 澳洲。

隱憂

螢幕快照 2016-01-04 下午3.43.14

Wish app 近一個月在美國 iOS 平台的表現,穩居購物類前五名(資料來源:App Annie

Wish 似乎來勢洶洶,也抓住了特定客群的心,走著與 ebay 類似的道路,但以行動原生、廉價商品優勢想與亞馬遜一爭高下。有這般雄心壯志者並不好,如號稱「網路版 Costco」的 jet.com,企圖以會員制換取實惠的價格吸引顧客買單,卻在不到一年就取消 50 美金的會費。近年美國特色電商如 fab.com、Lockerz 都如煙火燦爛但迅速殞落。

「便宜」之外,消費者是不是會想要更多?Wish 的其中一位投資人、曾投資過小米的 Hans Tung 表示,「很多中國商人短視近利,能騙盡量騙。你怎麼說服他們思考與消費者建立長期關係?」

Wish 真是異軍突起的黑馬,還是只能淪為下一個 Fab 傳奇?Peter Szulczewski 信誓旦旦,「如果我們攻佔歐洲、南美,以及贏取北美低價導向的消費者的心,我相信我們能夠成就兆元事業。」

1995 年成立的亞馬遜去年電商總收入預估為 1800 億美金,1999 年阿里巴巴則為 4000 億美金。Peter Szulczewski 建築在低價產品的「兆元」夢想是異想天開嗎,只能等待時間驗證。

參考資料: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