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鼓勵創新?或許只是說說而已” 與新的 5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鼓勵創新?或許只是說說而已

Posted: 04 Jan 2013 02:43 AM PST


照片來源:Wired Photostream

本文轉載自科學松鼠會,作者為 Lithium。科學松鼠會是一個致力於在大眾文化層面傳播科學的非營利機構,成立於 2008 年 4 月。

你也許曾被蘋果前 CEO 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的演講所鼓舞:「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在重復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條束縛——那說明你活在別人設定的框框裡。」人們推崇創新嗎?答案似乎是肯定的。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的一項涵蓋 1500 名 CEO 的調查顯示,他們認為在未來成功組織中最重要的領導能力,正是「創造力」1

但現實卻給出近乎矛盾的答案。許多偉大的創意,都曾遭受過同時代人的嘲笑與摒棄。相信你也曾有過費盡唇舌展現創意,卻被他人無情否定的經歷。這到底是因為創意本身不靠譜,還是人們對於創新的態度,本就表裡不一?

不確定讓人們排斥創新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珍妮弗.穆勒(Jennifer Mueller)等人,發現人們有一種反創新的傾向2。他們設計了兩個實驗。在第一個實驗中,參與者被分為兩組,其中一組能獲得隨機的獎金。這種方式被證明能喚起這部分參與者一種不確定的感覺。而在第二個實驗中,兩組參與者首先分別撰寫一篇小短文,來支持觀點「對於每個問題,有多種正確的解決方式」或「只有一種正確的解決方式」。研究者認為,第二種觀點能激發參與者去主動減少不確定的感受。

在兩個實驗中,研究者除了直接詢問參與者對於創新和實用的態度,還採用了一種「內隱聯想測驗」的方法,挖掘參與者自己可能也沒有察覺到的潛在想法。參與者要按要求將表示創新(如新奇的、原創的)、實用(如有用的、建設性的)、好(如彩虹、陽光)、壞(如嘔吐、醜陋)的這四種詞分到螢幕上呈現的詞對中。通過比較他們將詞分到「創新/好」、「創新/壞」、「實用/好」、「實用/壞」這四種詞對的反應速度,就可判斷他們對於創新和實用的潛在態度。


如果參與者潛意識地認為創新好而實用壞(和左邊螢幕呈現的兩個詞對「兼容」,
和右邊正好相反),那麼他在左邊情況下的分詞速度就會更快,在右邊則慢。

結果顯示,面對創新,人們常常口是心非。直接詢問參與者,並不能看出他們對創新或實用有什麼偏好。但內隱聯想測試(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卻表明,當人們體會到沒把握的感覺,或是想要減少不確定性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排斥創新而傾向實用。

類似於種族、性別或年齡歧視,人們對創新這種意味著變革、風險和不穩定的事物,也有內在的偏見。這種偏見儘管難以察覺,卻會讓人們對新想法或新產品產生抗拒。在第二個實驗中,那些想要減少不確定性的參與者,對某個具體創意(如採用奈米技術自動調整材料厚度的跑步鞋)的創新性評價更低。

創新,比不過實用

在心理學研究中,創新常常在實用面前敗下陣來。在格羅寧根大學的一項研究中3,參與者既要從原創性和可行性兩方面對 50 項改進心理系教學的建議做出評價,還要從中選出四個「最具創意」或是「最好」的主意。分析發現,那些考慮「最具創意」的參與者,其選擇遵循著原創性的標準。但需要選擇「最好的」建議的人,卻更加關注主意的可行性。所以,當在實際做決定時,人們還是著眼在計劃的實用價值,而並未將創意作為考核標準。

這種對於創新的偏見,甚至在一向標榜培養「創造性思維」的課堂中也不例外。美國聯邦學院的一項調查讓老師們評價他們最喜歡和最不喜歡的學生4。結果那些被認為代表創造力的特點,諸如「堅決的」、「愛冒險的」、「個人主義的」,並不受老師歡迎。相反,代表著實際傾向的品質,如「實際的」、「容忍的」、「善解人意的」,卻是老師心目中的理想學生。俄勒岡大學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在課堂討論中,教師更喜歡那些與主題有關,而不是獨特的回答5

創新,和挑戰共舞

當然,這樣的研究並沒有否認創新無可替代的價值。知道創新與生俱來的劣勢,踐行者反而更有可能武裝自己,說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當你在老闆或同事面前展現自己絞盡腦汁的創意卻得不到積極回應,或在創投面前口若懸河卻換來一個冷眼,也許情況沒那麼糟糕。聽眾可能只是沒有理解你的想法(1999 年新浪在摩根史坦利面前談到未來的戰略是建設「門戶(入口)網站」時,一位高層卻嘀咕:「他們要個門做什麼?」),他們排斥的僅僅是創新本身。既然創新常常比不過實用,那麼詳實的計劃、可行的措施和具體的實踐,一定能為創意增分不少。

正如一位特立獨行的美國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所說:「如果你不是經常遇到挫折,這表明你做的事情沒有很大的創新。」所以說,當你選擇創新的時候,也就選擇了一條充滿挑戰、險象環生的道路。創新不僅需要創造者的靈光乍現和奇思妙想,還需要他們運用毅力和技巧,去挑戰人們蘊含在潛意識中對創新的抗拒。

參考文獻


  1. What Chief Executives Really Want
  2. Mueller J S, Melwani S, Goncalo J A. (2011). The bias against creativity: Why people desire but reject creative ideas. From Cornell University,
  3. Rietzschel E, Nijstad B, Stroebe W. (2009). The selection of creative ideas after individual idea generation: Choosing between creativity and impact.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0(1-23).
  4. Westby E L, Dawson V L. (1995). Creativity: Asset or burden in the classroom?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8(1), 1-10.
  5. Beghetto R A. (2007). Does creativity have a place in classroom discussions? Prospective teachers』 response preferences.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1), 1-9.

宅宅類新聞火紅,獲得千萬美金投資不是問題

Posted: 04 Jan 2013 01:00 AM PST

圖片來源:Flickr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註一),在近年興起又算是比較有意思的新聞網站之一的 BuzzFeed,於昨晚宣布在新的一輪募資中拿到約一千九百萬美金。

BuzzFeed 是一個社群化資訊網站,根據 Alexa 的數據(註二),BuzzFeed 目前網站流量排名為全美第 131 名,全球前五百名。這一輪募資是由創投公司 NEA 領投,其他跟隨的投資者有:RRE、Hearst、SoftBank 和 Lerer Ventures。另外,社群媒體管理公司 Buddy Media 的創辦人 Michael 和 Kass 也有參與。BuzzFeed 表示,這一筆錢將會被用在行動裝置領域和影片的開發、雇用編輯以及國際擴張上。

Inside 先前也曾經談過 BuzzFeed 的成功

「當一家公司取得這樣好成績時,媒體,競爭者還有社會都會存有疑問:他們究竟怎麼做到的?可惜的是,這種猜測通常是不懷好意且不公平的。潛在想法是那家公司肯定用了什麼小伎倆來提高流量或收入。」

然而,BuzzFeed 卻從讀者、合作夥伴及媒體身上得到了很積極的回應。BuzzFeed 指出目前他們每個月四千萬的獨立訪客,去年六月時這個數字還只有三千萬。也就是說,獨立訪客量在半年內成長了 33%。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這些指標是由 BuzzFeed 本身所提供。

 圖片來源:Cheezburger

最近還有另外一個內容網站也募到了相當可觀的資金,就是 Cheezburger Network。Cheezburger Network 是一個專門傳播幽默和搞笑內容的網站,和 9GAG 有點類似。根據 GeekWire 去年 12 月底的報導(註三),Cheezburger Network 每個月有兩千五百萬的獨立訪客,最近還募到了五百萬美金,他們表示這筆錢將會繼續用在創造幽默上。

要經營好內容網站已經不能再只單靠做出好的內容,還要思考這些內容該如何傳播、如何取得閱聽者的信任並增加留存率,甚至更進一步創造讓閱聽者不願離開的專屬條件。也許這兩個網站都做了不錯的 Growth Hacking。身為閱聽者或者部落客的各位讀者不曉得有沒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在底下留言討論。

 

(註一)News startup BuzzFeed raises millions in new round
(註二)Alexa site info: BuzzFeed
(註三)On the prowl for more laughs, Cheezburger gobbles up cash

淺談網站企劃的工作

Posted: 03 Jan 2013 10:57 PM PST

本文轉載自「紀香思考、觀察與感受」,作者織田紀香,喜愛分享,對於行銷、管理、銷售有莫名的狂熱。平常最愛瘋狂打字寫文章,各種題材不拘。 目前擔當數位行銷講師。

開會時,討論到「網站需求」。對方問我,一般來講,到底是要稱作網站還是網頁,因為在內部溝通時,有時候像是一些機制,這些由很多個頁面串連起來的功能,算是網站嗎?另外,好比活動或宣傳用的頁面,那是所謂的網頁嗎?

事實上,「網站是眾多網頁集結起來的組合體」,至於細部怎麼分,一般我是分成:

  1. Official Site 官方網站
  2. Web Site 一般網站
  3. Event site 活動網站
  4. Small Site 小型網站
  5. Web System 網站系統

『官方網站』一般來說都是以公司或品牌為內容導向,提供各式服務資訊,包含了關於我們、門市地點、線上問答、服務項目、產品說明、案例見證、人才招募、線上提案、線上支援、客服諮詢、投資人專區之類的,簡單的說就是某公司的主要品牌宣傳網站,用來對外溝通及傳遞資訊為主要目的。

「一般網站」涵蓋面相就很廣了,什麼樣的網站都算在內。在這邊說明一個觀念,網站提供的各種功能就是所謂的服務,不論是會員、訂閱、購物車、購買、付款、加入最愛、評價、討論、回饋點數、訂位劃位、CMS等,說都說不完的各種功能,一般來講都是服務。

理解一個重點,一個服務背後是由許多功能所組成,而每個功能又是由很多各式各樣的頁面所串接起來,頁面上則是佈滿了許多欄位、表單、表格與圖片跟文字,這些眼睛看到的具象內容背後均有可能是大量不同的小程式所組成。至於這些小程式有的是做看得到的反應、有的處理運算、有的做溝通、有的做橋梁、有的像資料庫去索取資料、有的則是排序,每個任務都不一樣。

相對的,不是每個功能都會對應到頁面,同樣,程式也不一定全在頁面上,因此很重要的觀念是「功能不等於網頁,網頁也不會是功能」。

「活動網站」特色是壽命短、架構小、但是視覺設計上彈性空間較大,強調的是「Catch Eye Ball」為目的,所以大多來講其內容不外乎就是活動說明、注意事項、得獎公告、參賽成員、活動贈品、線上討論、產品介紹、以及一些特殊設計過富含高濃度創意成分的單元於其中。

「小型網站」通常是用來作為短暫或是次品牌、次事業體發展用的一種延伸設計,比方說線上EDM可能就兩三個單元,一個是相關資訊、一個可能就是與我連絡,而大多數的資訊再首頁裡就說明清楚了,這種線上 EDM 首頁所包含的內容就較多、較長,懂得玩小網站的人,還會用來做為操作 SEO 的關聯附屬網。

再來舉一個小型網站的例子,比方說 SONY 有自己的官方網站,但旗下針對 VAIO、BRAVIA 等品牌也會在成立次品牌網站,此時還是「官方網站」的層級,但每個品牌下會有很多用來區隔不同目標族群的產品,這些產品各自都會有自己的網站,這些產品網站就是「小型網站」,那些網站架構會相對單純點,一般都是以產品介紹、規格說明、購買方式、線上服務、產品型錄、維修聚點之類的單元較多。

「網站系統」不完全是網站,網站只是一種承載的型體,透過網路的方式將各種功能串接在一起,而『網站系統』一如「一般網站」涵蓋面相廣泛,也有一種說法稱作「線上系統」,比方說大家常用的 Google Analytics 是一種系統,但也是網站,而這不過是冰山一角的例子,還有像是流量偵測系統、安全管理系統 、金流交易系統、會員營運系統,這些系統只是經用網路透過網頁的方式來呈現,所以成為多數人眼中的網站。

談論網站系統時,會時常聽到所謂「前台後台」的說法,所為前台就是使用者眼前看到的各個不同網頁,而後台則是控制、管理的工作,不論是不是用來作為前台介面內容的管理,大多時候後台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是由數以千計、萬計的程式所組成。

更進一步的說,後台聚集了所有的功能,不論是會員管理、資訊管理、基礎設定、進階設定、產生報表、帳務管理、倉儲管理、出貨管理、發送排程管理、訂單管理等,管理的功能之多,一樣是依照不同狀況跟不同的需求而產生,只是設計管理功能也是一門學問,要把管理功能設計的好,通常必須考慮到幾個因素:

  1. 數量
  2. 頻率
  3. 控制項
  4. 提醒項
  5. 防錯項
  6. 檢核項
  7. 通知項
  8. 緊急處理對策項

這些因素攸關於使用管理功能的人所要面對之問題。比方說一個管理一萬人的功能與一個管理 10 萬人的功能,可能數字只是差 10 倍,但要是每個人每天的管理會員之作業得花在反覆點擊與流程往返操作上,其工作效率肯定會相當低落,甚至是為此感到挫折。這時候,考慮到使用人的需要,其功能就會因應而做出改變跟調整。

舉個簡單的例子,像是要發送Mail給會員,一般來講都會採用勾選的方式來選定會員後發送,會員少的時候這麼做可能還可以將就著用,但是當到了要勾選1萬人之後可能就會有點煩人,要是沒有溝通清楚,每一頁可以勾選的人只有 10 名,然後只要切換分頁則原先勾選的 10 名就會自動取消,這樣子會造成使用者操作上的困擾,因此才會有人提出使用全選方法來一次選擇全部要發送之對象。不過這麼做又會發生令外的問題,比方說要特別剔除掉某些人,難到還要回頭一頁一頁去找然後再勾掉取消嗎?

使用者經驗談的大多是具體使用者眼前所面對的問題與現況,而使用者介面則是去找出如何消除跟化解這些問題成因的方法,能不能夠給予網站使用者好的體驗,這不僅只是前台的工作,後台管理的使用者其實負擔更重需要更多。

回過頭來,網站並不像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對嗎?是的,不論是什麼類型的網站,都是為了符合某個需求、某種需要而產出,至於背後支撐的理由是創意、創新、想像力或其他因素,重要的是網站設計,不單單只是我們口中所謂「Visual Design」,富含了更多複雜元素於其中。

要認清楚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網站本身是由許多網頁所匯聚起來,這些頁面有的是功能性導向、有的是閱讀性導向、有的是使用性導向,每種不同的導向均看設計者是用什麼樣角度來進行。

組成網站的對應工作要素如果就一般最基本來說,可以分成:

  1. Purpose
  2. Concept
  3. Plan
  4. Structure
  5. Unit
  6. User Interface
  7. Circulation
  8. Content
  9. Visual Design
  10. Prototype

如果在加上功能性的考量,則有時候會再追加一些項目,來確保在開發功能的時候,能夠盡量逼近彼此所想像的需求:

  1. Use Case
  2. Function Description
  3. System Analysis
  4. System Architecture
  5. System Design
  6. Quality Assurance
  7. Testing Case
  8. Bug Tickets

不過在此強調,當網站做到功能開發時,大多的團隊或公司一般來講也不會通盤將上述8點要做的事項考慮進去,因為每個項目所需耗費的心力跟時程都很長,而通常要做到好又得花上相當長的時間先進行溝通與協調,直到認知平衡後再走下去。既耗時又耗人力,非必要性的狀況,大多不會做到如此多的工序。

所以,比較簡單的線上功能或系統開發做法不外乎是:

  1. 企劃人員提出說法性的概念
  2. 企劃人員草繪出功能介面的輪廓
  3. 工程人員給予相對應的回饋
  4. 將回饋補足在缺少的頁面或項目上
  5. 設計人員提出介面動線改善的看法
  6. 企劃與工程人員依照介面跟動線進行溝通
  7. 底定一個版本請網頁製作人員試作Prototype
  8. 檢討Prototype的使用性、可用性以及串接關聯性
  9. 進行相關設計與開發作業

過去經驗,一般網站企劃人員的作法比較淪於純粹的去描述與形容一項需求,而大多需求的細節全都交給工程人員去想像,導致最後工程人員開發出來的結果跟企劃人員所想有很大的落差,這問題不僅在此,包含視覺設計人員因為不了解具體介面的操作特性跟重點,以至於將所有心思放在美觀的安排上,最後做出來好看卻難以操作的介面。

問題不是出在網站企劃人員沒有經驗,而是沒有將工作任務明定清楚。通常,網站企劃人員大多會是彙整需求的第一線人員,透過許多會議將需求累積下來,經過整理與消化,此時要知道,企劃人員所要做的事情包含:

  1. 需求具體文字化
  2. 文字具體畫面化
  3. 畫面具體流程化
  4. 流程具體資訊化
  5. 資訊具體結構化

以上幾件基本功沒做好,當然就會發生與工程師或是視覺設計人員產生溝通上的落差。這種不如預期的落差,不外乎都是從一開始的需求分析時就難以掌握各方的想法,不是被牽著鼻子走,再不然就是順了姑意逆了嫂意,不想得罪任何一方又不敢用專業來說服對方,最後就是所有人一起承擔錯誤的苦果。

架設一個網站可以很容易,當然也可以很困難,但理解網站與網頁的本質後,最重要的關鍵是能不能平衡各項條件,令網站真正推出去的服務或是想要傳達品牌之訴求可以被人們所接受,這些也蘊藏了點行銷在裡頭。

一個沒有人要使用的網站或是服務,空有再多的想法與技法,依然只能放在原地孤芳自賞。理想的狀況還是得回歸原頭,去理解需求之於目標對象的需要,兩者之間能不能互得平衡,還有接觸的過程跟方法存不存在。假設,毫無思考過任何這類型的問題就貿然去製做任何網站,到最後功能沒人會用、介面被人批難用、網站根本沒有人來用,這不過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產品經理和開發人員溝通的五點建議

Posted: 03 Jan 2013 08:28 PM PST

圖片來源:Flickr

編按:轉貼自雷鋒網。作者簡介:吳偉,資深產品經理,曾任職於新浪,現任職於約瑟網絡,旗下有一款創業者的問答類社區產品「企業問答」。

與技術人員溝通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口才、溝通能力和數據,而是專業。專業就是你要用內行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和處理方式來思考、溝通和執行。如果你平時的表現讓技術人員覺得你很外行,哪怕你說的是對的,也聽不下去。所以作為產品經理,只有盡量多且深入的了解上下游相關工作者的專業知識,並且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才能顯現我們的專業。在與相關工作者的溝通中,才能獲得對方的信任感,進而採納我們的意見。

以下是幾個小技巧供大家參考(但技巧畢竟只是技巧,別幻想透過小手段就能讓自己脫胎換骨,自身的努力還是最重要的):

盡量說術語

在我們與研發人員溝通的時候,盡量不要用白話,而是用術語。這樣會讓人家感覺我們很懂技術。例如有一次我和一個客戶端工程師說:「我希望彈出的視窗是 lightbox 的。」工程師聽完後很詫異的說:「你還知道 lightbox?」我說:「當然啦,這對互動設計很重要啊。」於是工程師立刻就把視窗改成 lightbox 了,根本沒問我為什麼。那麼什麼叫 lightbox 呢?用白話說就是跳出一個視窗,視窗以外的地方都是黑的,或者不可以操作,只有這個視窗可以操作,類似於 Windows 裡面經常跳出來的討厭的錯誤提示。但是你要是跟工程師這麼描述,碰上脾氣好的說不定還會幫你改,碰上脾氣不好的包準會反問一句:那多麻煩啊,我就是討厭 Windows 跳出錯誤提示的方法。

思維要周密

在說話之前要盡量把所有可能的情況及其解決方案想清楚。例如你要修改一個按鈕的位置,人家自然會問你空出來的位置怎麼辦、改過去之後會不會影響現有的功能、使用者能不能習慣等等,如果你能胸有成竹的一一化解,別人自然會聽從你的建議。這裡就涉及到專業的知識了,若不具備的話,是時候該好好學了。

讓對方自己得出結論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都希望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決定,如果你總是說「你這樣是錯的,我是對的」必然會引起別人的反感。所以你可以先把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在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後說:「這方面你是專家,如果你覺得這個方案能用就用,如果有更好的方案我也沒什麼意見。」如果是懂得說好聽話的人,也可以拿一個方案出來給老闆,分成幾個不同但層級明顯的選擇讓對方「挑選」。人通常都是比較懶的,既然你能提出一個還算說得過去的解決方案,而且又讓對方覺得是他自己的選擇,通常也就不會為難你了。

看人挑話講

對每個人不能都用同樣的話說服,人和人都有所不同。以我的經驗,對待工程師、設計師和老闆是不同的。

對待工程師要有條理,邏輯要清晰,講究數據。例如:方案一會造成伺服器負荷過重,並且至少要佔用 10G 的儲存空間,最重要的是,我們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其實只滿足了 20% 的使用者,而且這部分基本上都是不付費的使用者。這一大堆話說完,研發人員會認真想一想:「也是啊,萬一伺服器當機責任就大了,還是用方案二吧。」

對待設計師要動之以情,因為設計師一般都是學美術出身的,特別感性。

例如:姐姐,你就幫我改一下吧,為了畫這個原型我昨天都加了一個晚上的班了,你今天不改,明天說不定又冒出什麼其他的事情呢,我這個專案得趕在什麼時候上線呢。再說也不是我想改啊,是業務部門那邊一下子說使用者喜歡這個,一下子說使用者喜歡那個,我們也說不過他們啊。設計師一聽,都是同事,誰沒有難處啊,大不了加個班,還是幫忙吧。

對待老闆要學會畫藍圖,例如:根據競爭產品的研究結果來看,我們的這個產品非常有前景,剛上線一個月,就已經有 100 萬的使用者,10 萬人同時在線,收入也差不多有 400 萬左右。我們在技術、通路、政府關係都比對手強,我覺得只要能夠在兩個月內推出,各項領先指標一定會比他們好。更何況,我們的產品線目前缺乏的就是留住使用者的功能,而這個產品正好提供了強大的社群功能,彌補了產品線的空缺。

人格魅力

做人要有幽默感,要學會緩和氣氛。沒必要每次需要討論的時候都板著臉。說說笑話,給設計師倒杯水,給工程師捶捶肩膀,送給營運部的小女生幾塊巧克力。你平時這麼注意別人的情形,在你有需要的時候別人自然不會為難你。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做了。

最後再強調一次:所有的技巧都是一種手段,真才實料才是王道。

Pinterest收購食譜分享網站 Punchfork

Posted: 03 Jan 2013 07:22 PM PST

 

美國圖片社群網站 Pinterest週四宣佈,該公司已收購食譜分享網站Punchfork,這是該公司第一樁併購交易,但具體收購金額並未揭露。

Punchfork基本上可以說是線上食譜領域中的Pinterest,這個網站在併購完成後,短期仍將繼續營運,但最終將關閉網其網站、行動應用程式以及開發者工具。Punchfork 的 CEO Jeff Miller在官方部落格上表示:「我們認為,統一的終點站能在長期內讓我們的會員從中受益。

Punchfork主要在從各種流行的食譜網站或者美食部落格上發掘最新、最受好評的食譜,比如Epicurious、先鋒女性(The Pioneer Woman)、美食52(Food52)、101本烹飪書(101 Cookbooks)、正經飲食(Serious Eats)、簡單食譜(SimplyRecipes)和瑪莎斯都華(Martha Stewart)等。Punchfork的更新速度相當即時。最新食譜在上述網站上發佈幾分鐘後就會出現在Punchfork上。

Punchfork 將來自這些網站的食譜按照流行程度,從1到100進行評分,主要以它們在網上被討論和分享的次數為準,這些即時數據都來自Facebook、Twitter等社群網站。分數越高,食譜在網上被討論的次數就越來多。Punchfork還可以現示出社群網站分享中的潛在情緒。

搜尋是Punchfork的另一個特色。傳統的食譜網站的搜尋可能只會把結果以一種辨識度不高的方式排在搜尋結果中,但你在Punchfork上搜尋之後就會只看到評價最好的食譜,而且是以一種非常美觀的雜誌的形式呈現。而且,以食材的搜索方式也很有特色。當你搜尋某類食材,它出現的並不是單一使用這種食材的食譜,而是把相近食材的食譜也一併提供。

網站創辦人Jeff Miller是矽谷的一位開發者兼天使投資人,創辦 Punchfork 前在紐約和東京從事十餘年的對沖基金交易工作。2010年5月,米勒請世界上最大的美食社群Cookpad創辦人兼CEO 佐野陽光(Akimitsu San)作為顧問創辦 Punchfork,並將其「使命」定義為把算法與分析引入美食領域。

Pinterest發言人表示:「Punchfork幫助人們以視覺化的方式發現新的食譜,鼓勵他們與家人和朋友共享這些食譜。人們到Pinterest是為了找到日常生活的靈感,而我們認為Punchfork的使命跟這點也相當吻合」

「 Facebook 即時通」將推出免費通話功能

Posted: 03 Jan 2013 06:15 PM PST


Facebook 即時通傳送語音訊息的畫面。

iOS 版的 Facebook 即時通在今天更新了,除了修改程式的的 bug 之外,還新增了「語音訊息」功能,更重要的是另一項功能——讓使用者透過網路「免費撥打電話給您的朋友(Call friends for free right from Messenger)」。


新增了「錄音」功能

不過先別高興得太早,Facebook 在 App Store 上為語音通話功能後面加註說明,表示這項功能會在幾週後推出。科技部落格 The Verge 指出 Facebook 正在加拿大測試語音通話功能1,Android 版的 Facebook 即時通應該也會在不久後加入這項功能。(Android 版的 Facebook 即時通今天也有更新,但並未提到免費語音通話的功能。)

即時通訊 app 領域競爭非常激烈,Facebook 最近先是解除即時通綁定 Facebook 帳號的限制,又在聖誕節前推出複製自 SnapChat 的秘密傳訊 app「Poke」(儘管不是那麼成功),現在又為旗下即時通 app 加入語音通話功能,足見他們對即時通訊的重視。

相關連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