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別傻了,重點在於商業模式——Founder Space 創辦人旋風訪台紀實”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別傻了,重點在於商業模式——Founder Space 創辦人旋風訪台紀實

Posted: 04 May 2015 10:40 AM PDT

別傻了,重點在於商業模式——Founder Space 創辦人旋風訪台紀實

本文作者 Gary,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第一屆實習生。熱衷於新創、創投、金融、國內外經濟議題。現任職於生技顧問公司,負責標的公司投資價值、代理權價值評價及產業分析。

亞洲創業風潮正快速崛起,08年以後,歷史悠久的產業巨頭紛紛被金融海嘯沖倒,產業重新洗牌的情況下,頂大畢業生不再一頭熱的往管顧、投行、大型企業丟履歷,考量機會成本較低的情況下,許多學生畢業後會直接選擇創業。在美國的創業生態中,育成中心以及加速器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因此亞洲的育成中心也雨後春筍的冒出來,甚至,這兩年來,就如同美國Top 20 MBA一樣,矽谷的加速器紛紛在亞洲設立「分校」,台灣也是他們考量的地點之一。除了500 Startups之外,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也與Founders Space 形成戰略同盟,導入矽谷的教育訓練、導師制度、創投資源協助台灣搭建更國際化的新創舞台。

老頑童+冷面笑匠 擦出新火花

Steve Hoffman

這次透過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邀請,Founders Space 創辦人Steve Hoffman 以及他的合作夥伴David Lane旋風訪台一週,我就好像擔任經紀人的角色,帶著這兩位大明星雙北走透透,作巡迴拜訪以及演講,一方面介紹台灣的創業及創投生態、一方面也請他們分享國際募資及創業經驗給台灣的新創團隊,作雙向交流。 Steve 自己是一位多次創業家及產品主管,成立了 LavaMind,開發多款娛樂教育App,之前的新創企業Playkast ( 線上影音公司) , Zannel 也被併購成功出場,在創業之前,在日本擔任過Sega的設計師。同時Steve也是一位天使投資人及新創企業育成家,創業及創投經驗豐富。David則像是Steve的導師,協助Steve成立Founders Space,在此之前,David是一位創投家,操作哈佛大學的校務基金、ONSET Ventures經理人,同時也是Diamondhead Ventures的合夥人,閱覽過無數早、中、晚期新創團隊。

David Lane

做了一週的貼身護衛,發現這兩人除了背景外,個性也相當迥異。Steve就像一個老頑童,常常掛著一個招牌月勾型笑臉,很能跟創業家們成一片,在車上時,Steve還跟我討論:「Hey Gary 你有玩過Call of Duty 4 嗎? Assassin’s  Creed最新一版的你有沒有玩? 我也有玩Company of Hero 我喜歡那類的戰略遊戲…」,我聊到累了,他還興致勃勃的圍繞在電動的話題上,但跟他聊起天來很輕鬆自在,也難怪他會自稱自己像Captain,他知道年輕人正在流行什麼,很能收服創業水手們的心。David相對看起來就比較老陳,但是卻非常喜歡接觸不同文化,第一天來台灣,David絲毫不受時差的影響,跟著我們一同去吃永和豆漿、玩刮刮樂、搭捷運、還請我們帶他進去傳統市場逛逛,他說他想要真正的「接地氣」,了解台灣人一般去哪裡休閒、如何交通、台灣當前最紅的話題是什麼、最火的政治人物是誰,在中正紀念堂參觀時也問到國共內戰的起因後果,現在兩黨的關係等等兩岸議題…就像一位球探要來台灣尋找有潛力的球星一般,調研得非常仔細,一絲不苟。但其實David是一位冷面笑匠,不時展現一下美式幽默,偶爾諷刺一下聽眾、挖苦一下自己,總能搏得哄堂大笑,帶來不錯的效果。

做最好的準備 呈現給最優秀的創業團隊

Founders Space四月中這週來台行程滿檔,政府單位、科研機構、加速器、Meet up活動演講非常多,每場都看似有趣的兩人互動,但是看過重覆兩場演講以上的聽眾一定會發現,就算演講主題相同,但呈現方式或是內容,差別很大。他們從一個場趕往下一場的車途中,兩位就會開始自導自演的排練一次下一場講演的流程及舉的例子、誰要當主講人誰要來附喝,這些都是精心安排過。就讓我想起Apple創辦人賈伯斯每次在I phone新品推出時,簡報看起來是多麼自然卻充滿驚喜,也是台下無數次的安排與演練。Founders Space 兩位除了事前排練外,連飲食都非常注意,堅持只喝瓶裝水,以確保一定乾淨安全,深怕行程中生病了,沒辦法把最優異的一面展現給台灣的創業家、投資者。所以這次來台一週的巡迴演講,才能場場直接切入聽眾想聽的重點,效率地給予意見及反饋。

政府部門積極合作 台灣比日韓更具優勢

簡單把Founders Space 這次來台行程分成三大類。第一,政府部門學研單位 ; 第二,創業團隊以及加速器 ; 第三,機構法人。

政府部門對於這次Founders Space 來台格外的重視,行政院毛治國院長以及國發會杜紫軍主委、葉欣誠政委、顏鴻森政委等人特別找了一個時段與Steve 和 David 會談,討論Founders Space 如何跟日本、韓國政府合作,以及Founders Space 要如何與台灣政府協助台灣的新創團隊國際化。

David提及韓國經驗,韓國經濟的推動力是來自於三星、LG等大型企業,在產業快速變動下,成長力道已經不如以往強勁,因此新創企業也是一一冒出來,韓國政府認知到韓國市場太小,團隊勢必要往國際市場拓展,因此便與Founders Space 簽約,註冊Founders Space  線上課程,現已有上千家的團隊線上使用過該課程,消除了教育的地域性限制。這是台灣政府可以參考的合作模式。

Steve補充道,跟韓國、日本新創團隊相比,台灣佔了更多的優勢:

  1. 台灣的英語溝通能力普遍比韓國人強,這對於要攻打國際市場的團隊來說非常重要 ; 對於要引入國際資金的企業,英語能力也是基本的門檻。
  2. 台灣因為歷史及地理位置的因素關係,我們與日本廠商的關係很好,又有與中國相通的語言及華人文化,不管是協助日本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抑或是台灣團隊直接開發適合華人使用的軟體或服務,市場都有很大的潛力。
  3. 台灣技術能力強,在拜訪完工研院的展示館後,David對台灣的技術以及研發能力讚賞有加,每樣產品都是有前瞻性、可以改變使用習慣、對社會有重大改變的發明,非常具有競爭力。他特別舉了一個濾水幫浦作為例子,該產品可以直接應用在非洲、印度等水質不佳的地區,當地人民可以直接抽取河水飲用,有極大的貢獻。

毛院長也認為Founders Space 是一個很好的Hub,匯聚了多元的文化是其重要資產。不管台灣的團隊是要進軍美國市場,或是要轉戰歐洲市場,Founder Space 就像一個轉運中心,透過他多國整合資源,台灣團隊有辦法直接接觸歐洲的創業合作夥伴、熟悉歐洲市場的導師,甚至歐洲的天使投資基金直接進駐該團隊,一次就解決了許多的麻煩與問題。院長同時也指示相關部會

與Founders Space 進一步討論合作,看Steve 及David與多國政府合作的經驗,如何協助政院更具體落實「Innovation」以及「Entrepreneurship」

聯合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以及新北創力坊 共同引進台灣團隊

拜會了政府部門之外,這幾天最多的活動就是直接與新創團隊交流,這也是他們這次行程中最重視的部分。Steve在車上就一直問我,台灣年輕人對於創業的熱衷度如何? 用英文說他們聽得懂嗎? 需不需要找翻譯? 他們最想要知道什麼內容? 合作簽約時長官會說些什麼….等等一連串的問題直接轟炸而來,往往不知從何回答起。

但直到到了現場,所有問題迎刃而解,我們行程第二天就到新北創力坊,進行Founders Space、新北市、交大三方簽約,未來新北創力坊以及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投資的團隊,可以運用Founders Space 所提供的創業線上課程,經篩選後也有機會前往美國矽谷Founders Space 中心進行移地訓練,短期進駐接受輔導。簽約儀式由新北市朱立倫市長親自用流利的英文主持,強調新北市是高科技產業的聚集地,擁有25,000家公司以上,國際型企業的匯集地(HTC、ACER),認為現在國際資源豐富,政府的工作就是應該把資源引進,讓台灣創新與國際市場接軌,接受國際級的輔導,培育顛覆市場的團隊。由此可見,雙北對於新創體系的建立非常的重視,柯市長呼籲要建立如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之類的天使基金,投資北市的潛力新秀,讓市府扮演天使的角色;新北則著重於育成平台的搭建以及軟體的協助,銜接國際資源,兩者互補的支持,提供創業家最優的創業生態環境。

在市府的鼓勵下,更多新創團隊勇於跨出第一步,無論是新北創力坊、還是在創業小聚的演講,場場爆滿,台下都至少200個創業家以上,各個聚精會神的凝聽Steve 以及David 分享矽谷募資、打造矽谷的創業生態等等議題。

顛覆傳統生態體系 結合設計、智能及技術的產品 Founders Space 最愛

還在唱衰台灣年輕人,不像西方青年勇於問問題的人,也應該來到演講現場看看,絕對打破你的刻版印象。Steve及David演講完後,台灣的新創企業家各個爭相恐後的舉手,表達自己意見以及展現對於追求答案的渴望,發問絡繹不絕。創業家們最感興趣的無外乎Founders Space 的特色在哪裡?我要怎麼進去Founders Space?Founders Space 偏好哪類型的公司?

Steve表示,他們歡迎所有能改變體系的前衛公司,改變現有的使用習慣,結合設計以及智能科技他們最歡迎。包括Fin-tech (Finance Technology)、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社群媒體、遊戲(這部分相信是跟Steve的休閒嗜好有很大的關係) 等等。這是台灣的強項也是台灣的弱項,強的點在於,台灣有很扎實的研發能力,許多創業家之前都擔任科技公司的工程師,技術能力無庸置疑,甚至相對於矽谷,這部分是台灣的優勢,矽谷往往必須要花很大的成本去聘請一位技術人員,台灣這部分的人事費用壓力就不這麼大。但是相反的,Steve認為台灣的思維較於傳統,教育體系訓練了很多工程師,卻忽略了設計及藝術的重要性,非常可惜,如何把科技包裝以及整合設計與行銷,抓住國際天使投資人的眼球,是現階段台灣創業團隊思考的問題。

別傻了 重點在於商業模式 要有Market Sense

另外一個重點,Steve 及 David 提出台灣工程師思維應該要轉變,很多工程背景創業家問他們說,要怎麼保護專利? 如何不被抄襲? Steve皺了一個眉頭, 認為台灣創業團隊太重視IP保護,花了太多的精神跟時間去保護他們發明出來的技術,卻往往忘記了對於新創團隊來說,「市場」才是重點。

矽谷的創業家們不會花太多時間去跑專利流程,因為他們知道新的產品最重要的是要病毒式的侵略市場。相較於以前,現在的市場變動非常的快,縮短了產品的生命週期,有很大的機會精心設計了一套防拷貝機制後,市場流行另外一樣產品或技術了,得不償失。也因此精實創業的理念被廣為支持,寧願花時間來思考好的商業模式或產品,把商模拿出來應用於市場端,看看接受程度及蒐集反饋,並且快速做出調整,贏得消費者喜愛及市場,變成快速爆發的企業,短時間壟斷市場,造成後進者或競爭者的進入門檻,再用賺來的資金去併購對手或購買別人的技術或專利,「攻擊是最好的防禦」這句話才是矽谷的創業家信守的教條。

別把靈魂出賣給資本家 別花時間討好投資人

再者,很多創業團隊有了一個好的商業模式,缺乏資本來規模化複製或發展,因此矽谷能有機會培養出改變遊戲規則的「獨角獸」,願意承擔風險以及提供資源和經驗給新創團隊的創投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代表我們的創業家應該去為了要不要跟創投多拿幾十萬,花許多時間跟創投瞎攪和?那倒不見得,David一直強調,跟創投拿的資金是用來做這一階段的「規模化」,拿太多的錢會扼殺了一支有潛力的團隊,所以錢拿得剛剛好,資本才不會變成創業過程的毒藥丸。另外,具備好商業模式的創業家們,募資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創投在選你,更重要的是,你也是在做抉擇,到底誰才能在創業路途推你一把?誰才有經驗提供你不僅僅是財務上的資源?誰才是真正想要跟你共同成長的資本家?

因此,Steve提醒台灣的創業家,你的時間更重要,不要把時間花在只注重短期財務報酬的套利者,在跟投資人pitch之前,應該先了解該投資人最近所投資的三個標的現況如何,永遠不要急著把你的想法及商模賣給沒經過你認可的資本家。

大企業也應該注重創新 給予優秀團隊機會

除了與政府部門以及創業團隊的見面外,這幾天也拜會了許多大型機構法人和投資人。Steve並非鼓勵人人出來創業,甚至更欣賞團隊創辦人中,有人能待過國際型企業,並願意放棄高薪,投入自己夢想。因此他要推銷的並非是創業課程,而是一套矽谷創新精神。這不僅僅適用於新創團隊,對於大公司如何突破成長瓶頸也至關重要。所以許多大型機構法人也會派遣業務開發團隊、企業策略團隊、新事業部門團隊到Founders Space 訓練,訓練後回到公司不管是內部創業,或是切割出去成立一間企業,對母公司都有正向的幫助。

這幾天我們也與凱基銀行、台安生技以及交大天使投資人們交流,這些金融或是投資機構不像我以前想的一樣,只投資上市前的標的,以凱基銀行為例,就積極與國際大型加速器合作,希望能投資下一代科技領導企業,也投資台灣早期階段的公司。也期望台灣能有越來越多的投資或是創投機構,與政府的配套措施做搭配,願意承做更多的風險投資。

矽谷最重要的精神: 我們接受並鼓勵失敗

到底Steve 和 David一直強調的「矽谷精神」是什麼 ? 矽谷精神是一種統稱,它融合了冒險、嬉皮、跨文化及無畏失敗。矽谷人很瘋狂,文化開放及思想奔放,路上不是遇到在作夢的人,就是遇到在圓夢的人,而且矽谷就像一個縮小版的世界,裡面各國的人都聚在一起,大家彼此討論,互相交流,這種感覺非常好。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亞洲國家認為失敗是可恥的、不能容忍失敗,但相反的,矽谷人對於失敗習以為常,並清楚了解真正的成功的「獨角獸」勢必要經過多次跌倒,創辦人並從中吸取經驗,蘋果、Facebook 都是最好的例子。因此在最後一晚的Farewell Party中,原本演講的主題「How To Prevent Failure」David一張簡報都沒有使用,因為他認為題目訂錯了,台灣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應該去追求及早失敗,並從中學習,政府提供的天使基金或是補助計畫,不應該期望他有多少回報,應該要接受這筆錢就是要拿來給創業團隊承擔失敗風險用的事實。

跳脫製造業及追隨者的思維 台灣應重返世界舞台

 一整週瘋狂卻充滿收穫的行程隨著Farewell Party圓滿結束,送他們到機場的車途中,Steve 已經疲累加上感冒整個趴倒在車上,尚有一絲體力的David隔著車窗欣賞著圓山飯店橙紅相間的夜景,有感而發的提到,台灣真的是富含文化的寶島,保有中華又融合日、韓及西方化的特點,獨樹一格成為特有的台灣文化圈,跟矽谷其實非常相近,應該把這文化優勢融合在新創企業,輸出國際,產生附加價值。經過一週與政府、科研、產業以及民間單位深聊過後,他認為台灣有許多有遠見及有智慧的前輩以及懷抱衝勁的團隊,他相信台灣若價值觀能從製造業轉移,肯定能成為亞洲新創的樞紐,並信誓旦旦的在機場大喊:  Taiwan, I’ll be back!

Founders Space 小檔案

Founders Space 是矽谷的加速器,有別於一般矽谷的育成中心,他更著力於全球性的資源連結與整合。富比世針對國際加速器設定了幾樣評比條件,包括海外實務經驗、簽證問題包辦、協助外國公司設立、線上課程以及線上協助、強大的顧問與人脈網絡、簡報能力以及應變能力訓練…等等不同標準,Founders Space 是唯一符合所有條件的育成加速器。

 

[專訪] 音樂人看過來,台灣數位發行服務「Packer 派歌」幫你把音樂派送到全世界

Posted: 04 May 2015 06:27 AM PDT

[專訪] 音樂人看過來,台灣數位發行服務「Packer 派歌」幫你把音樂派送到全世界

2004 年,Chris Anderson 在《WIRED》雜誌一篇文章〈The Long Tail〉首次提到他創造的名詞「長尾」,後來這篇文章發展成《長尾理論》一書,書中最知名的例子之一就是唱片市場的長尾現象,拜網路發達所賜,音樂接觸消費者的成本大幅下降,讓音樂人的作品可以接觸到更多消費者。

但長尾真如 Chris Anderson 所描述的那樣美好嗎?

其實未必,尤其對獨立音樂人來說更是如此。要接觸消費者,除了要將音樂上架,更重要的是:打入市場。

近年 KKBOX、Spotify 等線上串流音樂服務的興起,對樂迷來說的確是一大福音,數千萬名 Spotify 使用者甚至可以免費收聽自己喜愛的歌曲。然而,音樂人也逐漸發現到,Spotify 所擘畫的世界看似美好,實則不然,不僅大牌音樂人反對免費模式,獨立音樂人分到的收入更是少到不行。

來自台灣的數位發行平台:Packer 派歌

有鑑於此,StreetVoice 去年開始規劃自家的數位發行服務「Packer 派歌」,希望能提供音樂人更好、更便利的管道去接觸市場。

我們有機會訪問到 StreetVoice 副總經理,同時也是回聲樂團主唱吳柏蒼、營運總監林以潔和技術長曾明賢,請他們來談談這項頗具雄心的數位發行服務。

簡單來說,派歌的特點有三:

  • 免費快速上架
  • 音樂賣全球
  • 整合線上線下行銷資源

免費快速上架

前面提到,現在市面有非常多的數位音樂平台,有的是串流,有的是付費下載,每一家服務所需要的歌曲格式、素材和資料都不盡相同,對資源較為缺少的獨立音樂人而言,只需上傳一次資料,剩下的由派歌搞定。派歌也會提供後台讓音樂人查看各項銷售資料和宣傳通知,並且定期更新報表。

目前,派歌只會跟獨立音樂人分拆數位音樂的銷售收入,上架工作、後台服務、宣傳策略和顧問服務都是免費提供。

音樂賣全球

派歌的數位發行幾乎涵蓋了全球各大主流的數位音樂服務,尤其是台灣和中國的部分。這點對於派歌來說相當重要,後面會再提到。

整合線上線下行銷資源

吳柏蒼解釋,派歌可以視為是 StreetVoice 的延伸,過去音樂人在數位平台上往往「發行完就沒了」,欠缺發行後的曝光。但現在獨立音樂人透過派歌完成數位發行之後,還享有許多線上和線下的行銷資源。

登上 StreetVoice 去年 8 月推出、專注於報導音樂產業訊息/介紹音樂人的線上媒體「Blow 吹音樂」

林以潔用下圖為我們解釋從派歌出發,獨立音樂人可以享有的資源:

除了作為國內外各大音樂服務平台的橋樑,在派歌發行音樂,還能登上 StreetVoice 去年 8 月推出、專注於報導音樂產業訊息/介紹音樂人的線上媒體「Blow 吹音樂」,其他像是 Yahoo奇摩、蘋果日報等等,也都是派歌為獨立音樂人準備好的曝光管道。此外,絕大多數線上音樂平台所欠缺的,就是線下的資源,例如 Park Park Carnival、音樂花房、Simple Market 等音樂活動,其他像是新光三越和日本航空(機上娛樂系統)也都是派歌能夠提供的行銷資源。(不過像 HiJack 樂團就上不了日本航空,原因你懂的 XD)

目前派歌已經有 25 個廠牌、130 組音樂人在使用,主要還是集中在台灣,以及少數香港和中國的音樂人。吳柏蒼說,去年剛開始推廣派歌時,的確廠牌跟音樂人都會有一些疑慮,畢竟是新的東西,不過去年底開始逐漸發展起來,今年底預計整體的規模可以加倍。

「時代變得太快了,前幾年做數位發行時,還會考量到實體與數位的分配,現在沒人管實體唱片的銷售了。」吳柏蒼說。

一條音樂絲路

派歌固然是從台灣市場出發,但他們可不只滿足於服務華語音樂人,他們還有更大的目標——做為西方音樂進入中國市場的橋樑。今年,StreetVoice 帶著派歌到「SXSW 西南偏西」大會參展,將這個平台介紹給西方音樂人。

SXSW 一般譯為「西南偏西」大會,在為期大約十天宛如嘉年華的活動中,集結最有才華的音樂人、最前衛的實驗電影、最酷炫的 Geek、最頂尖的品牌商,共聚德州首府奧斯丁,以數位科技為中心,帶給上萬與會者目不暇給的狂歡盛宴,科技創新與人文創意的界限消融在空氣中,兩者交織瀰漫在街道每個角落。

更多關於 StreetVoice 與回聲樂團參加 SXSW 的經驗分享,可以參考這篇 〈一場 SXSW,看見台灣文化輸出與日韓的差距

根據吳柏蒼、StreetVoice 技術長曾明賢描述,派歌在 SXSW 參展期間獲得不少目光,一些全美前十大、曲庫數量是 StreetVoice 數百倍之多的大型音樂廠牌也顯露出興趣,原因無他,正是由於派歌打出的「The gateway to Chinese market(通往中國市場的大門)」口號令國外音樂人心馳神往。

吳柏蒼表示,對於國外的音樂廠牌來說,派歌最為吸引人之處就是他們能夠打通中國的數位音樂零售管道,又能在當地提供線下的行銷資源(簡單生活節去年已經在上海首度舉辦)。「像派歌這樣的數位發行服務在國外不是沒有,但他們打不進中國市場。」吳柏蒼認為,對於整體華語市場的了解、接觸,StreetVoice 從去年起就開始在中國佈局,有信心能夠提供音樂人更好的服務。他指出,這次參展,一些來自巴西、南非等市場的音樂人,對於中國市場的機會都展現出高度的興趣,而且除了音樂之外,他們甚至還希望能提供 MV 服務。

反過來說,除了將音樂帶進華文市場,StreetVoice 也希望最終可以將台灣的好音樂銷往國際。目前先藉由派歌平台與外國廠牌在數位音樂上建立初步的合作關係,但線下的合作難度較高,恐怕還是需要未來再規劃。

Chris Anderson 在《長尾理論》中引用了新聞集團董事長 Rubert Murdoch 在 2005 年一場演講的話,他說:「年輕人不喜歡有人扮演上帝的角色,從上面告訴他們該看些什麼,他們想控制自己的媒體,而不是為媒體所控制。」

而在這個數位發行的年代,(獨立)音樂人也同樣不需要有人扮演上帝,他們可以自己決定歌曲發行的市場和平台、採用哪一種宣傳策略。

起步

然而,派歌的人力相當精簡,只有 3 人全職負責,一旦有需要全面性宣傳策略的專輯要上,吳柏蒼等人也會提供免費的顧問服務。。曾明賢表示,礙於各大平台的資料格式問題,還無法做到完全自動化,但會是未來的目標。現在的人力負責每週 4–5 片的發行量還沒問題,但還是會繼續在台北和上海找人,兩邊的業務人力應該會是一比一。

這次派歌的參展讓吳柏蒼感到台灣廠商的勢單力薄,比起日本和韓國的團體戰,台灣顯得有點零落。他認為台灣廠商參展的態度顯得比較消極,一些台灣數位平台可能會覺得自己擁有的版權只有台澎金馬,少部分中國的版權,因此覺得沒有參展的必要(或是不了解 SXSWSxSW,但作為「數位」音樂平台,如不了解 SXSW 未免過於誇張),未來應該設法連結更多音樂相關產業的成員共同參展以壯大聲勢,對於吸引參觀者也更有幫助。

其他更多派歌與回聲樂團到 SXSW 的參展心得,請讀者們參考另一篇 〈一場 SXSW,看見台灣文化輸出與日韓的差距

後記

數位音樂「太便宜了」

在採訪之餘,我們也跟本身就是音樂人的吳柏蒼聊了一下其他話題,例如前一陣子聲勢很浩大 Tidal,以及先前一波藝人反對 Spotify 的聲浪。林以潔表示,站在獨立音樂人的立場,她反對免費的串流音樂服務,因為獨立音樂人在大型數位音樂平台上不僅不像大牌藝人可以拿到預付,結算時能分到的收入也少,曝光的效果也沒什麼保障。

而吳柏蒼甚至認為,要有健康的數位音樂環境,現有的數位音樂服務還是太便宜了,台灣消費者長期習慣的月費(KKBOX、Spotify 在台灣的 149 元)讓業者和音樂人都難以得到更好的收入,對於獨立音樂人來說幾乎難以作為主要的收入來源。「付費下載應該還是最好的。」但吳柏蒼也承認:「但它不實際,難以抵擋現在的浪潮。」他又補了一句:「但 CD 我是真的不會再買了。」

一場 SxSW,看見台灣文化輸出與日韓的差距

Posted: 04 May 2015 05:52 AM PDT

一場 SxSW,看見台灣文化輸出與日韓的差距

右起 StreetVoice 街聲副總經理吳柏蒼,營運總監林以潔、技術長曾明賢

如果你喜歡科技,CES、Computex 或 Web Summit 是你不容錯過的盛會,如果你喜歡音樂,Coachella、Glastonbury 大概都會放在此生的朝聖清單裡面。如果你同時喜歡科技與音樂,那每年春天在美國南方舉辦的 SxSW,肯定能夠讓你一次滿足兩個願望。

SxSW 一般譯為「西南偏西」大會,在為期大約十天宛如嘉年華的活動中,集結最有才華的音樂人、最前衛的實驗電影、最酷炫的 Geek、最頂尖的品牌商,共聚德州首府奧斯丁,以數位科技為中心,帶給上萬與會者目不暇給的狂歡盛宴,科技創新與人文創意的界限消融在空氣中,兩者交織瀰漫在街道每個角落。一個又一個明日之星就在這裡誕生。2007 年熱愛嘗試新事物的人們就在那十天成了觸發 Twitter 140 字狂熱的引爆點,Foursquare、Gawallo(後被 Facebook 收購)也都是發跡於此。今年直播 app Meerkat 繼承 Twitter 的萬丈光芒,也在 SxSW 上一鳴驚人。

台灣獨立音樂平台 StreetVoice 街聲副總經理吳柏蒼,率領營運總監林以潔、技術長曾明賢等人,也帶著他們的重點產品 Packer,在文化部的補助下,前往 SxSW,希冀為西方音樂人搭起前進華人市場的橋樑。除了上篇關於 Packer 的報導之外,我們也請他們分享自己在 SxSW 的觀察與回顧。

接觸到全世界的人,文青、Geek、朝聖者都來了

林以潔向與會者介紹 Packer

除了身為 StreetVoice 的一員,吳柏蒼也是回聲樂團的主唱。過去他曾參與的音樂盛典不下幾十場,年輕時矇矇懂懂聽到可以出國,當然覺得非常興奮,但往往只是興沖沖的換個場地表演,唱完就打道回府,沒有什麼特別的收獲。不過,這次 SxSW 肩負宣傳 Packer 的重任,他們整整準備了三個月,並且善加利用會前就已發佈的「Southby Social」app 聯繫外國廠牌與媒體,產生的效益超乎想像。

可愛的派歌巨型玩偶,大人小孩都搶著跟它合影

與台灣一般商展不同,SxSW 的「Tradeshow」不准發傳單、不准拿大聲公製造噪音。因此在偌大的會場中要吸引人潮,首先展場攤位要吸睛。吳柏蒼說展場的攤位守則只有一條:「be weird」,愈怪愈好。3 公尺 x 3 公尺要價 4000 多美金的場地寸土寸金,又花了 560 美金在亞馬遜買了一台 LG 電視(比直接租現場「雜牌」加上工作人員安裝便宜一半!);更從台灣帶了一隻超巨型派歌玩偶,許多小朋友或身材一樣「壯碩」的美國人搶著跟它合照,另外供人免費拿取的紀念小物如「T 恤、貼紙都是比猛的」,但他們設計的「招財進寶」的紋身貼紙,也不遑多讓。

最重要的收獲,當然是與熙來攘往的人群建立聯繫,種下未來合作契機的種子。就算網路再怎麼發達、就算大家做的都是網路服務,但是,網路依然難以取代「見面三分情」。與其隔著螢幕一鍵發送罐頭信癡等回音,不如到現場親自與參展者、與與會者交流。上篇說過,Packer 團隊打出「前進華人市場的入口」,許多只能遙望亞洲卻難以騎門而入的歐美獨立音樂人或廠牌,都彷彿看到了救星,況且「當地不只是美國廠商,而是接觸到全世界的人」,與會者也不只是 Geek,SxSW 特殊的活動性質,文青、派對魔人、朝聖者,各式各樣的人都來了!

另外一個與科技相關的重頭戲,當然非名人齊聚的論壇莫屬。2008 年 Sarah Lacy 訪問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在 SxSW,引發話題。彼時於社群佔有一席之地的 MySpace 創辦人 Tom Anderson 採訪英國龐克團體性手槍。Craigslist 的 Craig Newmark 、維基百科創辦人 Jimmy Wales 都曾是座上賓。倡導女性寫程式的美國超模 Karlie Kloss,今年也出現在 SxSW,暢談她的理念。

最左為 Google 董事長 Eric Schmidt,中間為現任美國科技部長 Megan Smith

StreetVoice 一行人,則親眼目睹了上個月傳遍網路的科技論壇場景。今年 Google 執行董事長 Eric Schmidt 與前下屬、現為美國科技部長的 Megan Smith 受邀在 SxSW 上以性別多元為主題進行對話,但諷刺的是,Schmidt 不斷於言談之間打斷對方,在座同樣任職於 Google 的 Judith Williams,在現場直接公開發言詢問 Schmidt 矛盾的作為,贏得熱烈喝彩。

這就是 SxSW。藝術與科技領域不同思維在此交錯綻放;外界稱頌的矽谷企業文化不見得完美,但難能可貴的是下屬勇於挑戰上司。什麼事情都可能發生,光是親身經歷這些,也許就值回票價了。

對於最需與不同人物擦出不同可能性的文創產業而言,參加一場活動,就能接觸形形色色的群眾,實在非常划算。除了業務本身有所斬獲,這趟美國行,也著實讓他們見證科技無所不在,已然徹底改變美國人的生活風景。

首先,在台灣光是 4、50 人的小聚會,網路就可能龜速運行,Inside 編輯經常參與的大型科技盛會更不用說,網路大多時候都是徹底掛點的。不過林以潔說,雖然他們第一天開始「擺攤」時,網路一度的確不太穩定,不過馬上恢復正常,改善速度很快。他們也觀察到,「美國人再也不用現金了」,這或許有點誇大,但在 SxSW 會場中,就連在餐車消費,也都是直接刷卡,交易體驗行雲流水,完全省去掏錢找零的步驟。此外,每天凌晨兩點會展、表演準時結束,人群蜂湧搶搭計程車時,他們也讚嘆能用 app 順利的叫到 Uber、Lyft,確知自己究竟何時能夠搭上車子踏上歸途,是多麼幸福的事。儘管價格漲了 4 倍之多,依然折服在帶來的便利,錢花得心甘情願。

台灣團隊在 SxSW 上看到世界,世界卻難以看到台灣

走向世界,也看到世界。

人稱「海總理」的曾明賢說,在現場「真的會被國力嚇到」。與同為亞洲國家的日本、韓國、新加坡都擺出大陣仗,分別擁有十幾個攤位、佔據整條走廊相比,台灣兩攤顯得勢單力薄。其實台灣大中小企業都相當熱衷參與商展、貿易展,不過對於藝術性較強的活動興致相對貧乏。然而像 SxSW 這種彷彿派對、滿山滿谷年輕人的大會,卻是各國摩拳擦掌、無不趁著這個機會使出奔放創意,強化品牌印象,塑造科技即生活的態度,企圖吸引千禧世代的目光。根據他們觀察,在場許多參展團隊,都是政府「集體帶隊」過去。比如韓國文創振興院、德國經濟能源部,傾力利用難得機會,以軟硬體、音樂、科技宣揚文化國力,擺出如此聲勢,後續產生的媒體效應當然更大。

身為第一手參與者,吳柏蒼、林以潔、明賢三人帶來第一手觀察,倘若未來台灣有團隊、品牌、甚至政府願意參展,以下是很寶貴的過來人經驗:

1. 單槍匹馬成本高,集結各家公司「打群架」

這次 StreetVoice 自費前往,所費不貲。前面說過,一個小小的 3X3 攤位,換算成台幣的代價是 12 萬,加上機票食宿,一整趟六、七天行程,對於一般新創公司來說是非常龐大的負擔。但若能集結不同公司、不同品牌一同踏上征途,既能節省經費,當然也能壯大聲勢,形成如日韓般的「豪華」場景,自然更能吸引目光,達到宣傳的目的。

2. 提升科技品牌贊助的意願

YouTube 包下一整個場館,提供啤酒無限暢飲,誘引大家一起來玩

美國電影製作公司 IFC Films 把會場弄得像是遊樂園!

台灣大型的科技公司對於 SxSW 的認知度似乎沒有 CES 或 Computex 高,也許仍以為它只是單純的「音樂祭」,因此當他們尋求贊助時,往往沒有回音。但是吳柏蒼就說,無論是美國的 YouTube 或韓國三星,雖然都已是全球家喻戶曉的品牌,仍不放過在這個年輕人聚集的場合曝光的機會,不只大手筆租下整個場館,以互動式科技展示未來產品。YouTube 更是使出演唱會贈送免費啤酒的大絕招,讓大家玩得超 HIGH 超盡興。

3. 文化部缺乏完整體驗,視野不夠全面

韓國文創振興院率領好幾個新創團隊前往美國參展

林以潔透露,雖然在她的認知中,「文化部比起其他部會更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過可能鑑於經費不足等原因,只在最後一天「Taiwan Music Night」(台灣音樂之夜)才出現,並未體驗 SxSW 整整十天的活動,對 TradeShow、科技或電影的部分,都沒有著墨,音樂演出場次相較日韓也偏少。SxSW 音樂祭六天共有 2000 多位藝術家與樂團同時演出,韓國的音樂表演可是努力向主辦單位申請,辦了三、四場,極力爭取曝光機會。「只好寄望林昶佐(閃靈主唱,現正投入立委選舉)當選」,吳柏蒼與林以潔開玩笑的說。畢竟唯有真正置身產業之中的人,才知道「出國表演或展覽幾百萬也要被嫌」的酸楚。

4. 參展團隊事先設定明確目標

如果真有機會前往 SxSW 參展或表演,吳柏蒼建議,最好事先設定清楚的目標。比如日本的攤位上主打機器人,有踢足球的機器人、可以留言的機器人,還有 VR 裝置與 3D 列印義肢,在場即有真正的肢體障礙者親身示範,他們都是希望登上 Kickstarter 等募資平台集結網友力量,因此主要目的便是積極向來訪的參與者宣傳。而 Packer「進口、出口」音樂的目標也很明確,不會到了現場還搞不清楚該怎麼向上門的人解釋自己希望對方了解的事情。

當然,無論準備得再怎麼充足,還是有美中不足之處。曾明賢說,他們在宣傳上未能把握社群網站的功能,事後回想起來,其實如果跟「Packer」合照加的人們將照片傳到 Facebook 或 Twitter 上加上 hashtag ,勢必會有更好的傳播效果。

5. 音樂人當發揮母雞帶小雞的精神

回聲(Echo)在 SxSW 上的表演(回聲的表演是自費參與演出)

音樂是 SxSW 最 HIGH 最歡樂,也最引人共鳴的元素。韓國發揮「母雞帶小雞」的精神,EPIK HIGH、Crayon Pop 等天團欣然加入韓國獨立音樂人的行列,一同飛到德州造勢。由於音樂難以從西方的框架跳脫,為了吸引向來不輕易接受外來音樂的美國人的注意,他們特別以女性為主角,並在造型上煞費苦心,穿著全身金色洋裝,擺出復古姿態,營造與當地藝術家不同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吳柏蒼觀察到,韓國無論是主流團體或獨立歌手,英文程度都很不錯,可以自在的「挑逗」觀眾情緒,面對媒體也能應答如流,這些都是台灣人可以學習的地方。

儘管台灣對韓國總有千絲萬縷的複雜情緒,但實在不能否認,韓國是我們很好的學習對象,特別是他們捕獲國際目光的企圖與方法。身兼樂團主唱與新創公司創辦人,吳柏蒼認為,無論哪種角色,都別再一味因便宜行事,只想錢進中國。各種國際交流場合就是走向全世界的絕佳窗口,若因計較眼前短暫效益拒絕參與,或者因為世界的路比較難走而未戰先降,無疑失去了未來更寬廣的舞台。

芝加哥在 Tradeshow 現場就已開始歡樂的表演

NASA 也來參展,與會者可以上車體驗太空人生活

春日暖陽下,最令人期待的 SxSW

[舊金山現場] 微軟開發者大會 //Build/ 2015 第一天火力展示完整看!

Posted: 04 May 2015 02:25 AM PDT

[舊金山現場] 微軟開發者大會 //Build/ 2015 第一天火力展示完整看!

本文作者為上官林傑,原文刊載於微軟中文技術部落格,Inside 獲授權刊登。

上官林傑,網路代號 ericsk,曾在中華電信從事網站以及 App 的開發工作,亦曾組織 Taipei GTUG 社群,並且積極參與台灣各種社群,熱愛軟體開發技術,特別在 web、cloud、mobile 領域有所涉獵,現任台灣微軟的技術傳教士(Techincal Evangelist),持續與開發者社群互動。

//Build/ 是 Microsoft 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從 1991 年開始,//Build/ 的前身是 Microsoft PDC (Professional Developer Conference) ),今年 //Build/ 2015 依然選在許多大公司經常辦開發者大會的 San Francisco 舉辦,目前課程已經全部錄影(含課程投影片)上線到 Channel9 平台上,如果有興趣看看或複習課程,都可以從這一頁開始。按照往例活動前兩天的上午各有一場 Keynote,宣佈 Microsoft 的新佈局、以及與各個開發社群、夥伴合作的進展,內容非常豐富,接下來我用兩篇文章各自完整探討 Keynote 上宣佈的內容及其意義。

索引


開場及 Microsoft 的使命

今年第一天的 Keynote 由 Microsoft 現任 CEO --- Satya Nadella 主持,他很快就切入重點,說明已經創立 40 年 Microsoft 現今的核心價值就是致力於「Empower every person and every organization on the planet to achieve more」(使這個地球上的每一個人、每個組織能夠達成更多的目標),這裡他邀請了一位英國的作曲家(同時也是一個 app 開發人員) David William Hearn 上台示範,Surface Pro 3 及它所創作的 StaffPad 這個 Windows app 如何讓他在音樂創作上更具生產力(可從 Keynote 影片的 6 分 1 秒處開始看這段展示)。

David 展示他的 StaffPad 時,用 Surface 的觸控筆在譜上作曲,這裡應用了 Surface Pro 上特殊的筆觸及油墨 API 來讓填寫音符更加生動。

並且藉由 Surface Pro 3 的特性區分手指及觸控筆分別進行不同操作,完成一個複雜寫譜的需求。

為了讓這個目標成真,Microsoft 必須要與更多的開發者合作,不論是學生、新創團隊、企業、軟體開發公司、寫 web 的、寫手機應用的、做 IoT 等,Microsoft 都希望能夠一起創造更多的應用來達到使命。而為了要能滿足眾多開發人員的需求,Microsoft 的平台、技術及開發工具都必須更積極擁抱並整合開發人員喜愛的技術與需求,並且圍繞著三個目標前進:Build the intelligent cloudReinvent productivity & business process 以及 Create more personal computing

這三大目標剛好就對應了 Microsoft 目前的核心平台:Microsoft AzureOffice 365 以及 Windows。接下來就是分別解釋這三大目標的願景,以及目前的開發進展。

打造智慧雲端平台(Build the intelligent cloud)

Microsoft 打造的雲端平台,不希望只是談論資料中心、虛擬機器、還是儲存體,而除此之外,還提供是一個能讓開發人員做更多事的各種雲端服務,像是能夠快速打造網站 app、手機 app 及商業邏輯的 App Service、能夠處理大量資料並且建立智慧的大數據服務、機器學習服務等,讓各種需求的開發人員,都能快速地基於這個雲端平台打造應用服務、系統的基礎。接下來的這個部份就由 Microsoft Cloud and Enterprise Group 的老闆 Scott Guthrie 來介紹 Microsoft Azure。

Momentum 及平台多元性

首先介紹了 Microsoft 持續投資在 Microsoft Azure 這個雲端平台,並且在世界各個角落盡可能地佈建資料中心來提供服務,截至 2015/04 Microsoft Azure 在全球已經有 19 座資料中心,這個數字還超過競爭對手 AWS 以及 Google Cloud 的總和。這也讓開發人員完全不必擔心 Azure 的服務延展性。

而除了在硬體上不斷地擴建資料中心、投資運算設備基礎設施以外,軟體上的研發也沒閒著,為了讓 Microsoft Azure 能夠滿足各種開發情境、語言、技術的需求,光是過去一年,在 Azure 上就推出了超過 500 項大大小小的新服務。

也因為如此,Microsoft Azure 的用戶及使用量也是逐漸成長,除了能負載巨量的使用需求之外,這之中有超過 40% 的使用是來自於新創公司(Microsoft BizSpark 計劃讓新創公司能夠有使用 Microsoft Azure 的優惠)及軟體開發商,足以證明愈來愈多新應用新服務的開發以雲端平台為基礎、或是運用雲端平台的各種好處。

而受到這麼多開發人員的支持,也是因為 Microsoft Azure 不斷將開發人員喜愛的技術整合進來,所以近來火熱的 Docker container 技術,Microsoft 就與 Docker 有很深的合作,在這場 Keynote 中也邀請了 Docker CEO --- Ben Golub 來談與 Microsoft 的合作:除了讓 Docker 的技術更順利地在 Microsoft Azure 使用、可將更多的 Windows-based app 給 "dockerize"、也與 Windows 及 Windows Server 有更多密切的開發合作等等。

而 Microsoft Azure 的 CTO -- Mark Russinovich 也展示了在 Visual Studio 中如何容易地將應用程式包裝成 docker image,接著部署到 Microsoft Azure 上運作,而且還能直接在 Visual Studio 中管理及偵錯這些運作中的 docker containers。而這些功能只需要在 Visual Studio 2015 中安裝 Visual Studio 2015 Tools for Docker 這個擴充套件就可以完成。

這裡展示可以在 Visual Studio 中直接將除錯器接到 Azure 虛擬機器上的 docker container 來進行除錯,並且可以設置中斷點。

在看完精彩的 Demo 之後,Scott Guthrie 回到台上宣佈,剛才展示的 ASP.NET 應用程式執行在 Linux 的 docker container 中,是因為之前宣佈開源的 .NET Core 已經推出 for Windows/Linux/Mac OSX 三大平台的預覽版本的執行環境,所以才能這麼順利地把 .NET-based 的應用程式給 "dockerize",而且馬上就可以下載使用(參考 coreclr 這個專案的說明頁)。

高生產力的平台及開發工具

更進一步來說明,Microsoft Azure 究竟如何幫助開發人員有更高的生產力,所以推出了可以幫助開發人員快速打造 Web 應用程式、行動應用程式、以及商業邏輯服務化的 Azure App Services

而這個平台服務讓開發人員不必再煩惱要去管理底下的伺服器作業系統、運作環境的安全更新等等,直接把時間專注在應用程式的開發上,而且支援許多語言(撰文此刻支援 .NET, Node.js, PHP, Python, Java)讓開發者可以自行選擇。

並且可以整合各種線上的版本管控系統(撰文此刻支援 GitHub, Visual Studio Online, BitBucket)來做持續整合(continuous integration)。

同時不但不用自己管理機器的系統,還能夠支援根據使用量自動延展運算資源(有需要就增加,沒需要就減少),也不必擔心如何處理系統的延展問題(前提是應用程式有為系統延展考慮而撰寫)。

當然,雖然 Azure 上的服務是在公有雲的平台環境,但還是提供了虛擬網路(virtual network)的服務,讓你可以將企業內或自建機房的伺服器環境與 Azure 上的服務設定在同一個網域內,以便互相溝通串接。

另外,我們也減化了應用程式與其它 SaaS 服務的介接流程,Azure App Service 中的 Logic App 可以讓開發人員不必撰寫程式碼,只需將介接流程定義明確,就能轉變成一個服務來運作。

接著就是由 Scott Hanselman 來展示如何用 Azure App Service 來打造一個網站服務(有興趣看 Demo 可以在 keynote 影片的 31 分 32 秒處開始),說明如果要做一個電子商務網站,又要結合行動應用(包含消費者使用或營運人員使用),還要能夠與一些像是客戶關係管理的商務應用整合,要怎麼使用 Azure App Service 來完成。

而在這個展示中最讓人驚豔的部份,是在最後介紹這個應用程式是使用開源的 .NET Core 為基礎開發,然後整個開發流程當然可以在其它平台(如:Mac OSX)上來進行,但如果要在這些非 Windows 平台上開發沒有像 Visual Studio 那麼強大的 IDE 要怎麼做呢?這時就讓 Visual Studio Code 這個新開發的編輯器亮相了。

Visual Studio Code 是基於 Electron(舊稱 Atom Shell) 這個專案所開發的一個跨平台編輯器,與大家熟知的 Visual Studio 不同,Visual Studio 是 IDE(整合開發環境),除了編寫程式碼的編輯器之外還有其它的功能,如:套件管理、建置部署等等,Visual Studio Code 就是一個針對開發情境所設計的編輯器,它融入了許多過去在 Visual Studio 編輯器中的強大功能(如:語法亮度、自動完成、函式定義索引等等),而且不僅適合 C#/VB.net 這些語言,同樣的編輯器功能也適用於 HTML、CSS、JavaScript (包含 Node.js, TypeScript 等),同時還整合了 git 工具、除錯工具,企圖讓原本在 Visual Studio 中的程式碼高生產力帶到更多平台上,現在就可以下載 Windows、Linux 以及 Mac OSX 的版本。而更重要的是,Visual Studio Code 完全免費!

所以不僅是平台服務希望能提升開發者開發應用的效率,連編寫程式碼的效率也要一併提升!最後以一張圖來解釋 Visual Studio, Visual Studio Code 以及 Visual Studio Online 的功能定位:

  • Visual Studio 是功能最完整的 IDE
  • Visual Studio Code 是針對編寫程式碼情境最佳化的編輯器
  • Visual Studio Online 提供軟體開發流程所需要的各種線上服務
  • 當然,任何開發工具都能使用 Visual Studio Online 這個線上服務

宣佈 Azure 新功能及增強

打造雲機制的 Azure Service Fabric

首先宣佈的是 Azure Service Fabric,Azure 上的 PaaS 服務,如:App Service、SQL Database、Media Services 等,在使用這些服務時,不必管理底層的系統配置,只要專注在應用程式的開發就好了,若想要把手伸到底層的系統,Azure 上也有虛擬機器這樣的 IaaS 服務,可以直接從虛擬機器開始做所有的事。而 Service Fabric 就是介於 PaaS 及 IaaS 間的平台,你可以在 Service Fabric 中實作多一點細節來滿足應用程式的需求,又不必碰觸到底層的虛擬機器,甚至還可以跨雲平台、跨資料中心來整合,事實上 Azure 上許多 PaaS 服務已經是使用這項技術來提供的,所以這次的宣佈就是把這樣的平台技術開放給開發人員使用,詳細的技術細節可以參考官網上的這篇文章

SQL Database 功能強化

另外,一個應用程式總是免不了要處理資料,而且在 Azure 上 SQL Database 服務是許多應用程式開發人員的最愛,為了提升使用 Azure SQL Database 的效能,這次大會上先公佈了 SQL Database 的新功能包含:

  • TDE: Transparent Data Encryption 可以幫助你自己定義資料欄位加密的規則。
  • Full text search: 強化全文搜尋的能力
  • Elastic Database Pool (下面詳述)

值得一提的是 Elastic Database Pool 這個功能,過去當我們開發像是 SaaS 服務這樣的應用時,通常會有兩種設計資料庫的方式,一種是大家共用一顆 Database(下圖左),然後有不同的 table name 或是使用欄位區分不同用戶的資料;而另一種則是每個用戶有獨立的資料庫(下圖右)。

但這兩種方式很難延展資料庫,所以 SQL DB Elastic Database Pool 的功能就是用來解決這種多用戶 SaaS 服務的資料庫利用率問題,你可以將多個資料庫都置放在一個 pool 中,然後 pool 中的資料庫可以共享 pool 的效能,減輕管理多個資料庫的麻煩。

Azure Analytic Service

有些資料是用來應用程式中不斷操作的(如:電子商務網站的商品資料、客戶資料的),但也有些資料是專門用來分析的(如:log 或用戶行為等),資料在經過分析後才會產生智慧,Azure 上現有與資料分析有關的服務,我們給它們一個新的包裝,稱為 Azure Analytic Service,涵蓋以下這些服務。

HDInsight 就是 Hadoop,用來處理大數據的操作;Event Hub 及 Stream Analytics 是用來處理大量資料要輸入到雲端的通道;Data Factory 服務可以進行資料的搬移及轉換;Machine Learning 服務可以根據輸入的資料,套用到對應的模型後建立智能模型,可以用來反應一些問題;Power BI 則是將資料變成圖表的工具。

SQL Data Warehouse

而光是上述的服務還不夠,SQL Data Warehouse 這個新服務,是用來解決聚合多重資料來源的問題,試想你想要做一些大數據的操作,但有些資料儲存在 HDInsight 中,有些在 SQL Database 中,更有些資料可能是儲存在自建機房內的資料庫裡,SQL Data Warehouse 可以讓你設定這些資料來源,將資料匯集在一處,接下來便可以很容易地對這些集結起來的資料進行互動式的查詢、或是將這些資料視覺化,而且也可以再結合其它的分析服務(如:Machine Learning)來使用。

如此一來,為你的應用程式或服務增加智慧也不再需要複雜的架構,也不再是非常困難的事。以下圖為例,你的應用程式可能在多處(Hadoop、SQL Database)產生或儲存資料,但統統集結到 SQL Data Warehouse 後,再一併送到 Machine Learning 平台上建立智能模型,然後再回饋給應用程式使用。

這裡,Scott Guthrie 也針對 SQL Data Warehouse 與 AWS Redshift 服務做了一份比較表,以瞭解各自提供服務的差異。

Azure Data Lake

另外,下圖是一個典型的 IoT 資料串流分析的架構,資料可能會不斷產出,這些資料要儲存到哪裡也會是一個問題,

根據這樣的情境宣佈了新的服務:Azure Data Lake,它是一個基於 Hadoop File System 所開發的儲存系統,可以讓你儲存大量的資料,並且提供極高的吞吐量,更佳適合拿來儲存需要做分析的資料。同時,資料的保存性及安全性也是以企業水準等級來提供服務。

另一方面,Azure Data Lake 提供了 HDFS API,所以很方便能與原本就支援 HDFS 的分析工具(如:HDInsight、Microsoft Revolution-R Enterprise 以及 SQL Data Warehouse 等)整合使用。

有了 SQL Data Warehouse 以及 Data Lake 這兩項服務,讓 Azure Analytic Service 的圖譜更加完整。

JustGiving 的應用分享

在 Intelligent Cloud 這一節的尾聲,則是由 JustGiving 這個公益網站來說明他們是如何運用 Azure 的服務來進行資料的儲存與分析,幫助他們從資料中挖掘出更多有趣的題目。


重新定義生產力及商業流程(Reinvent productivity & business process)

這個部份,首先提及 Office 從三個方向來轉型成為一個平台。第一是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透過開放 API ,你可以開發程式來改變操作應用程式的行為,完成不同的事;第二點是在 Office 中產生的資料,這些資料透過 API 被開放存取,讓你的應用程式可以根據這些資料來做些動作;最後一點則是提供一些智慧模型,藉此或許可以提升使用 Office 的生產力。

Office 擴充性

接著展示了許多案例,當 Office 成為一個平台能夠開發擴充應用程式時,會是什麼樣的概念。

首先是在 Word 中直接結合 DocuSign 的服務,DocuSign 這個擴充程式可以讀取 Word 的圖文內容,然後呼叫它的數位簽章服務,整個流程就在 Word 應用程式中完成。

而下圖這個 PowerPoint 的例子,PicHit.Me 這個擴充程式可以做為一個圖庫,讓你在製作投影片時能快速地套用一些精美的圖片。

其中一個有趣的範例是在 Outlook 設定行事曆的事件時,當事件的提醒通知在手機上顯示時,就會開啟手機上的 Uber 程式來準備叫車。

這些例子都示範了,當 Office 成為一個平台,開發人員可以在上面製作各種可能的應用之後,也會大大改變人們使用 Office 或者使用應用程式的習慣,同時提升不少生產力。

Office Graph API

為了讓開發人員能夠將 Office 365 當作一個平台來開發類似上面幾個範例的 Apps,Office team 推出了 Office Graph API,開發人員可以根據這套 API 來開發 Office 的相關應用。更多的文件可參考 這個網站。

Delve 服務

最後介紹了 Office Delve 這個新的應用程式,它能夠幫你在 Office 365 的平台上,找到在公司內、同事間與你有關的文件或檔案訊息,這是一個智慧化的平台,它主動分析哪些文件及檔案是你需要的,節省許多搜尋文件的時間。

 


建立更加個人化運算平台(Create more personal computing)

最後的重頭戲來到了 Windows,透過正準備推出的 Windows 10,Microsoft 覺得 Windows 10 不再只是一個單純的作業系統,它是新一代的 Windows,並且是基於更多的個人化運算所設計出來的系統,並且從設計初期,就考慮到 Windows 10 是會橫跨各式各樣的裝置,從 IoT 這樣的開發板,到手機、平板、個人電腦、XBOX One、Surface Hub、甚至是 HoloLens 等等都是 Windows 10,而在裝置間要怎麼讓用戶能夠維持使用情境、體驗、生產力的一致性,又能根據用戶的喜好來提供或調整功能,同時也不造成開發人員在 Windows 10 這個平台上開發應用程式的複雜化,就是接下來的幾項宣佈所努力追求的目標。

Windows 10 Family: One Platform, One Binary, One Store

在一月底一次 Windows 10 預覽發表會的現場已經揭露了一次 Windows 10 的目標就是橫跨不同的裝置,但提供的是相同的平台(One platform: Windows 10)。


並且在不同的 Windows 10 裝置上,提供相同的 Windows 市集(One store)。改良的 Windows Store ,一般消費者有更多的付費機制(如:整合電信商的帳單付費)、也能讓開發人員有更多的收費機制(如:訂閱式收費等)及市集追蹤機刺以便更瞭解用戶。

順勢推出 Windows Store for Business 讓企業用戶可以開發並陳列公司內使用的應用程式,而有更多客製化部署應用程式的空間。

Windows 10 將在正式上市後的第一年免費升級,目標兩三年內達到全球 10 億台以上的裝置執行 Windows 10,這個目標將會使 Windows 10 成為世界上最多消費型裝置的平台,向開發人員宣誓在 Windows 10 上的市場潛力有多大。

而既然 Windows 10 存在於那麼多裝置上,Universal Windows App 讓你只需要開發一個應用程式,就可以在所有 Windows 10 的裝置上運做(One binary)。雖然應用程式可以通用於所有的 Windows 10 平台,但開發人員還是應該要注意不同裝置的螢幕解析度、操作方式的不同而調整應用程式的畫面排版,在 Universal Windows App 的設計建議,畫面 UI 應該要採用 Adaptive Layout 的作法,這就像是網頁設計上的 responsive web design 的概念類似,應用程式的畫面應該要能夠反應畫面大小來調整排版,而不是重做一份或是刪減功能影響一致性的操作體驗。

這是 USA Today 這個新聞應用程式的範例,下圖是在桌上型電腦的 Windows 10 下的畫面:

而如果螢幕的大小是像手機一般的裝置,就會呈現像下圖的樣子:

甚至在 XBOX One 上也能根據更大的畫面來進行調整。

 

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 Bridges

而此次大會的爆點之一,就是宣佈了除了 Universal Windows Platform (UWP) 既有的開發應用程式的方式之外,為了讓更多程式開發人員能夠重覆利用在其它平台已經寫好的程式碼,目標將額外提供了四種方式讓開發人員把這些"資產"帶到 UWP 上來。

第一種,是將豐富的 Web 應用程式轉成 UWP 的應用程式,這個部份會運用 Windows 10 上新的瀏覽器引擎(Project Spartan 或是稍後介紹的 Microsoft Edge)來呈現,所以可以完整地保留應用程式原本在 Web 上的體驗,也可以重覆運用這些已經寫好的 HTML、CSS 及 JavaScript 程式碼。

第二種,是將傳統的 .NET 及 Win32 程式碼帶到 UWP 上,台上講的細節不多,但展示了就像是 Adobe Photoshop Elements 這樣傳統的 Windows 桌面應用程式,它大量使用 Win32 API 撰寫而成,若是這個目標能夠完成,像 Adobe Photoshop Elements 這樣的應用程式要移植到 UWP 上就更加容易了。

第三種,是目標將 Android 應用程式的 Java/C++ 程式碼帶到 UWP 上,由於 Android 系統十分複雜,在 UWP 中還放入了根據 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AOSP) 所開發的子系統以確保平台的移植性,順利移植成功的應用程式,也會適應在 Windows 10 平台上的操作模式,這部份一樣細節不多,過陣子才會詳細地公佈技術細節。

第四種,是將 iOS 上的 Objective-C 程式碼移植到 UWP 上,現在展示了使用 Visual Studio 將 iOS 的專案開啟,然後使用 Visual Studio 直接把它 build 成 UWP 的應用程式:

同時也公開了,前些日子(終於)移植上 Windows Phone 的 Candy Crush Saga 遊戲,就是運用這樣的技術進行移植,而且在 Windows Phone 市集還得到 4.5 的高評分,顯然用這樣的技術進行移植還是有相當不錯的體驗。

雖然有了 Universal Windows Phone Bridges 這樣的技術及目標,但這畢竟只是方便開發人員移植既有的程式碼,若要做到最好的 app 操作體驗,使用 UWP 原本的開發模式會是最佳的選擇。

Windows 10 更懂你(Smart Engagement)

既然說要打造更加個人化的運算平台,Windows 10 當然會根據使用者的習慣,在很多小地方主動給予建議,或者是你可能會用到的功能,像是:

個人 app 推薦

在 Windows 10 桌面上回來的開始功能表中,會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主動推薦 app 給你

更多鎖定畫面的互動

而在鎖定畫面上,同樣也會根據你的個人使用習慣,在鎖定畫面上跑出一些你可能需要的功能或是推薦下載的 app,下圖就是它發現你用的是平板裝置,也許就會建議你安裝一個繪圖的 app,然後體驗觸控筆的威力。

Cortana 的深度整合

當 Cortana 更深度整合 Windows 10 時,它開放了 API 讓 UWP app 可以有更多與 Cortana 互動的可能,當然平常在桌面上就會根據你的"習性"而主動給予各種訊息:

也能夠透過 Cortana 使用完整的句子,不僅是開啟 app 而且還能根據語意來到達期望的位置(深度啟動),以下圖為例,當 Joe B. 說出:「Start a chat with Terry Myerson on viber.」

Cortana 不僅會啟動 Viber 這個應用程式,還會根據語意,打開與 Terry Myerson 的交談視窗:

 

不僅如此,你甚至還能直接叫 Cortana 完成工作,如果 Joe B 改對 Cortana 說:「Tell Terry Myerson I'm running really late using viber.」時,Cortana 會直接幫你送出訊息(當然會先確認):

Microsoft Edge

之前亮相過 Windows 10 上的新瀏覽器,代號:Spartan,在這次大會 keynote 中終於宣佈了它正式的產品名稱 --- Microsoft Edge

因為我們花在瀏覽器上的時間愈來愈多,而且不再只是單純地閱讀網頁內容而已,更多的時候可能要在上面做筆記或是分享內容等等的工作,Microsoft Edge 提供了幾個生產力工具讓你可以輕易完成這些工作。

而除了可以在畫面上做筆記、分享出去之外,Microsoft Edge 的新分頁中會根據用戶的使用行為做各種的推薦,像是可能會關心的新聞、App、天氣及球賽資訊等等: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相容以純 HTML5/JavaScript 寫成的 Google Chrome 擴充應用程式!下圖示範了在 Reddit 網站上的無限捲動擴充套件,在 Microsoft Edge 中可以正常運作。

打破裝置藩籬: Continuum

前面介紹了在 UWP 下設計 app 時應該要考慮到不同裝置的螢幕解析度或操作方式不同而能自適應(adaptive)地調整 UI,但若是一個二合一的平板電腦(如 Surface Pro),或者是平板電腦接上 dock 以後接上大螢幕呢?這裡介紹了 Windows 10 上的 Continuum 技術,它讓應用程式(UWP 及傳統桌面應用程式)"感受"到現在是平板的狀態還是(接上鍵盤滑鼠)的桌面操作模式,讓應用程式可以自行改變 UI 排版或是操作方式。

以下圖為例,接上鍵盤的 Surface Pro 3,畫面中的 3D 繪圖程式有豐富的 UI,這些都是適合使用滑鼠或鍵盤操作的:

而當 Surface Pro 3 拔掉鍵盤後就成為了平板電腦模式,這時這個 3D 繪圖程式就會自動收起這些適合鍵鼠操作的 UI,轉變成觸控(筆)模式:

這樣一來,就不必讓使用者在切換間還要自行調整 UI 的畫面或是觸控功能。

另外,同樣的技術有一個分支 --- Continuum for Phone,當手機接上藍芽鍵鼠,並且輸出畫面到大螢幕上時,原本在手機上執行的應用程式,在大畫面中也會變成適合桌面的 UI

對未來科技的想像: HoloLens

在 Windows 10 的最後,當然是眾所期盼的 HoloLens,在一月底第一次公開這項技術時讓許多人驚豔,擴增實境的概念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在這次大會中,HoloLens 做了更多的展示,除了開發人員可以開發 HoloGrams (HoloLens 裡的 app/widgets)

也可以應用在教學課程:

甚至是能與現實環境中的物體互動。

經由這些展示,雖然還沒有太多的細節,HoloLens 團隊希望開發人員能夠想像更多的應用可能性,而且好消息是,它也是 Windows 10 家族的一份子,所以只要會寫 UWP app,就會寫 HoloGrams 了!


結語

//Build/ 2015 大會第一天的 Keynote 宣佈了非常多訊息,但基本上就是圍繞著三大核心價值(打造智慧雲端平台、重新定義生產力、更多的個人化運算)所推出,Microsoft 除了希望幫助更多使用者完成更多工作目標,也希望開發人員能夠在這個平台上看到各種的機會,打造出更有趣、更能幫助其它人的應用程式系統。有這麼多的平台、技術、還有免費的工具,這真的是一個當軟體開發人員(software developer)最美好的時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