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前華盛頓郵報總編輯加入「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擔任董事” 與新的 4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前華盛頓郵報總編輯加入「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擔任董事

Posted: 11 Dec 2013 03:36 AM PST

前華盛頓郵報總編輯加入「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擔任董事

1404884_529891147080379_616723640_o 後排左三為鍾子偉,前排右一戴眼鏡者為楊士範

由前中國三麗鷗總經理鍾子偉與前 CNET Taiwan 執行主編楊士範共同創辦的新聞與專欄平台「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今天宣佈邀請了兩位國際媒體圈的知名人士——前華盛頓郵報總編輯 Marcus Brauchli 與媒體發展貸款基金創辦人 Sasa Vucinic 加入董事會,並擔任國際顧問董事。 Marcus Brauchli 過去亦曾擔任華爾街日報前執行副總編,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間曾在亞洲擔任長達 15 年的特派記者,也曾長期待在台灣;而 Sasa Vucinic 創辦的媒體發展貸款基金則是曾於全球 20 個多國家中以買賣「新聞自由債券」的方式資助超過 80 個新聞計畫。

今年年中成立的新聞與專欄平台「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目前在台灣的 Alexa 排名已經上升到 245,共同創辦人楊士範也表示網站每個月的獨立訪客接近 150 萬人。

螢幕快照 2013-12-11 下午6.43.10

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子偉表示,未來國際顧問董事將會提供編輯和業務團隊諮詢和建議。 以下為新聞稿全文: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今日宣布將邀請兩位國際媒體圈知名人士:前華盛頓郵報總編輯布勞奇利先生(Marcus Brauchli)和媒體發展貸款基金創辦人维基尼克先生(Sasa Vucinic)進入董事會,並擔任國際顧問董事。 台北(2013年12月10日) 台灣近期成長最快速的新聞網站關鍵評論網(The News Lens ),今天宣佈將邀請兩位國際媒體圈知名人士:布勞奇利先生(Marcus Brauchli)和维基尼克先生(Sasa Vucinic)進入董事會,並擔任國際顧問董事。 關鍵評論網在過去六個月來流量成長快速,每月不重複到訪人次(MUV)已近150萬人。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子偉表示,未來國際顧問董事將會提供編輯和業務團隊諮詢和建議。 布勞奇利先生是華盛頓郵報前總編和華爾街日報前執行副總編;维基尼克先生是媒體發展貸款基金(Media Development Loan Fund ,現改名為媒體發展投資基金Media Development Investment Fund)的創辦人暨前執行長,該基金起於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開放社會研究中心(Open Society Institute)之合作。 鍾子偉說:「布勞奇利和维基尼克已同意幫助我和我們的總編輯暨共同創辦人楊士範,構思如何管理一個快速成長的且兼具獨立性的新聞品牌。」 媒體發展貸款基金過去在20個多國家中資助超過80個新聞計畫,它的創辦人维基尼克說:「 關鍵評論網想成為台灣獨立媒體領導品牌的企圖心很棒,而透過新聞整合和專欄內容的方式也很有道理,另外他們執行方式也很新穎 。」 布勞奇利曾在1980到1990年代在亞洲當特派員超過15年,他表示:「做為一個曾長期待在台灣的訪客,我很高興能有這個機會和TNL的創業團隊合作,一起打造一個矢志成為創新且有雄心壯志的新聞平台。」 布勞奇利和维基尼克也將成為關鍵評論網首批外部策略投資者。 鍾子偉表示,他們兩位均已來台灣拜訪過關鍵評論網團隊,而且會經常回來。鍾子偉也計畫在近期內邀請其他人進入董事會。

巴黎將建全球最大創業育成中心 1000 Start-Ups

Posted: 11 Dec 2013 02:00 AM PST

巴黎將建全球最大創業育成中心 1000 Start-Ups

paris01 隨著年輕世代創業成為顯學,世界各地紛紛建立起各種育成中心1。2002 年 Santa Clara 大學成立 GSBI 給予有志的社會企業家實現讓世界變好的夢想,休士頓有全球首創的釀酒人育成場所,還有先前我們曾刊登過的 Blueseed,無法拿到工作簽前進美國矽谷的外國人士,能夠先在海洋上發展事業。 不過這些育成中心都著眼於利基市場,相較法國即將建立、目標成為全球最大育成中心的「1000 Start-Ups」,規模算是小巫見大巫。 巴黎哪來這麼大的空間,能夠容納 1000 家新創公司?這座佔地 322917 平方英尺的育成中心前身是廢棄的火車站,未來即將改頭換面,成為孵化夢想的巨大園地。育成中心內,協作區域、大型會議廳、會議室是不可少的,還有最近正熱門的自造空間(Fablab),以及 24 小時不歇息的酒吧餐廳讓人們暫時放鬆釋放創意。 1000 Start-Ups 的主要投資者是現年 46 歲的 Xavier Niel,他是法國行動通訊 Free 執行長、億萬富豪,並且共同擁有法國第二大全國性日報《世界報》,法國第一個網路服務公司也是由他成立,有法國「網路之王」之稱。將這座廢棄火車站轉變為育成中心的代價是付給巴黎市政府 9400 萬美元,未來投資金額估為 1.08 億美元。 1000 Start-Ups 最快 2014 年才會開始動工,預計 2016 年正式揭幕。許多細節也尚未公諸於世。如此壯闊的空間,再加上法國迥異於美國的文化,未來想必會塑造出與人力密集型態的矽谷育成中心 Y Combinator 相當不一樣的育成風格。

並非十全十美

的確,美國科技媒體 TechCrunch 作者 Romain Dillet 就直言不諱批評2「1000 Start-Ups 是有缺陷的」,認為它其實不算「育成中心」,充其量僅是協作空間,因為 Xavier Niel 並未說明如何挑選團隊進駐,也未透露往後是否投資 1000 Start-Ups 的新創團隊。此外,1000 Start-Ups 似乎不求獲利,與傳統的育成中心「找到有潛力的團隊、投資它們、幫助它們成功」的模式相當不同。Romain Dillet 說,創業者可把 1000 Start-Ups 當作辦公空間,但就別奢望從這邊得到關於事業經營的建議了。 無論如何,看看它的模擬情境圖,是不是會令你希望可以獲得一方角落,立刻開始上班呢? paris02 paris03 paris04 paris05 paris06

以後買得到「微蘋果」?分析師預言微軟、蘋果 10 年內合併

Posted: 10 Dec 2013 11:46 PM PST

以後買得到「微蘋果」?分析師預言微軟、蘋果 10 年內合併

apple-and-microsoft-windows-image來源:Wallpaper passion

本篇來源編譯自CNETApple, Microsoft may merge one day, says analyst. Wait. What? 〉

週一,專業財經評論網站 Money Map Press 首席投資策略師 Keith Fitz-Gerald 接受福斯商業電視台採訪時,表示「未來的 5 至 10 年兩大科技巨頭將會合併,目的是打擊共同對手」,這看似古怪的看法,背後其實潛藏道理。

Fitz-Gerald 告訴商業節目 Varney & Co. 節目主持人 Stuart Varney ,說道:「這是那些我們從來沒想過,但是很可能成真的交易之一...我覺得蘋果和微軟不僅僅會在接下來幾年共同合作,還有可能在 5 到 10 年內會合併成同一家公司,因為它們雙方都需要與 Google/Android/Facebook 等公司競爭」。 主持人 Varney 試圖消化 Fitz-Gerald 的合併理論,隨後提到了一個相當實在的論點委婉否定這個理論:他不確定政府會不會允許這兩大科技巨頭的合併。 Fitz-Gerald 也同意他的說法,承認他的理論是基於現況的純粹猜測,但試圖為這個論點提出更多支持。 Fitz-Gerald 說明:「看看蘋果想要在行動市場達成什麼,看看微軟的計畫。看看裝置之間的互相結合。內容為王、安全為王。而市場上也已經建立堅實的使用者基礎,從 Y 世代至老年人都必需要有既好用、具功能性、可以在各裝置間互通的產品。」 CNET 的記者 Lance Whitney 評論道: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理論,然而很抱歉,我沒有被說服。我同意科技巨頭們會需要學習,如何互相合作來創造讓所有科技工具和狀置與更加無縫而且密切整合的空間。但蘋果與微軟的徹底結合,我是抱持疑問的。即使是這兩個公司發現已經到了不合併不行的慘境時,美國與歐洲政府絕不會允許這項交易。 儘管這是項非常有趣的猜測,但各大國際媒體都將這項預言視為無稽之談。不過在現實生活中, Google  執行董事長 Eric Schmidt 曾經在 iPhone 的首度發表會開過這樣一個玩笑說:蘋果和 Google 可以合併為一家公司,稱為「 AppleGoo 」,可以看看影片回顧一下當時的情境。

美國人,印度人,與華人在積極程度上的差異

Posted: 10 Dec 2013 05:32 PM PST

美國人,印度人,與華人在積極程度上的差異

Harold-Kumar-Escape-from-Guantanamo-Bay-harold-and-kumar-14889884-853-480圖為電影〈Harold & Kumar Escape from Guantanamo Bay〉(豬頭逛大街)劇照

本文轉自 Winston Chen @ 飛向科技美國人,印度人,與華人在積極程度上的差異〉。作者 Winston 為在矽谷工作的台灣工程師,Inside 獲作者授權轉載。閱讀作者先前文章:〈人脈為王:矽谷發展 B2B Startup 的方式〉。
(以下的故事中,所謂的印度人與華人,都是成年以後才到美國讀書的,第二代以後的移民,我都把他們歸類成美國人) 故事是從我某個朋友 MBA 學程參加的創投投資競賽(VCIC)說起。 有別於台灣大學的常見的行銷提案賽,比如說 ATCC創投投資競賽(VCIC)讓學生扮演創投的角色,分組討論並衡量真實的創業企劃書,並與創業家面對面進行提案審核,Due Diligence 與投資條款的談判(Term Negotiation)。 比賽的裁判們是當地業界的創投們,從他們的專業角度衡量各隊伍在投資案的選擇,Due Diligence,與條款談判這三個項目中的表現,給出分數,最後決定贏家。 VCIC 依序分成校內,區域與美國全國這三關,一直是美國想當創投的 MBA 們的敲門磚。 強者我朋友去年的團隊打進區域比賽,今年當然就成為了新參賽者咨詢對象的首選。

校內初選一個月以前

美國人領導的團隊來了。 約了強者我朋友整個團隊的整個晚上,預約了某個教室面談咨詢。 強者我朋友跟我說,從他們問的問題中可得知他們很早就開始組織,搜集資料,與討論。也因為他們有事先準備,整個咨詢面談進展得很快,也很深入。美國人的團隊很快就搜集到他們想要的資訊,往下一階段邁進。 因為結束的很有效率,強者我朋友的團隊就打電話來問我要不要去喝啤酒 XD ,身為酒鬼的我,怎麼可能拒絕呢?

校內初選兩週以前

印度人領導的團隊來敲門。 同樣也是經過精心準備而來,但是時程上比上一個團隊晚了兩週,已經失去先手的優勢。

校內初選前三天

華人參賽者終於出現了。 不過華人參賽者要的不是全面的面談(也已經沒有時間了),他們透過簡訊與電話想要得到的,是「所有之前比賽的相關資料」與「比賽小技巧 (tips)」。 這團隊感覺上有點危機,而且為時已晚。

比賽結果

不出所料,是美國人領導的團隊贏了。另一隊印度人(非上列討論到那組)緊咬在後。 我們先不要考量其他的因素,單以積極準備的程度而言,該隊算是當之無愧。 積極度一直是在美國主流社會成功的最基本條件,在這個例子的取樣裡面,美國人 > 印度人 > 華人,那華人在大公司裡面多位居技術性職位,比較少升上管理者的職位的現象自然是可想而知。 其實這現象根傳統的華人教育有很大的關係,從小到大我們被教育:
  •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 勸進,而後進
  • 那是別人家的事
久而久之,我們處理事情的態度就變成要人「推動」,要等待指示,要等待允許,而不是自己「自動」了。 「推動」與「自動」的差異,正是能不能打進美國公司決策圈的「不積極」與「積極」的區別。

另一個簡單的報告專案

強者我朋友又跟我分享了一個分組專案報告的小故事。 當組上的成員敲定,身為台灣人的我們會假設大家會在第一次討論中,大家坐下來決定報告的走向,進行分工。我們會假設每個人都可能有當組長的機會與意願,因此會在第一次的討論中,跟所有人一起決定 Leadership 是誰,等等。在大家不熟的時候,我們會採取「共識決」。 不在其位,我們不會跳出來領導。 他們組中的老美可不這樣搞。 第一次討論之前,他就已經把報告幾個可能的走向與分工都想好,並用 Email 寄出。第一次討論讓大家直接針對他提出來的東西進行討論。 成員當然有說不的權利,但是討論之前,整個報告就已經被老美想過了,討論的走向當然會在他提出的框架下進行,除非有人強力反對,整個團隊的領導也會是這位老美先生。 一樣的,在團隊領導方面,這位老美先生很自然地掌握了先手之勝。如果這時候有某位華人朋友想當組長,第一次討論時才出手,根本沒有辦法服眾,大勢已去。 要跟美式的積極對戰,就要爛熟美式的積極才行。

美式升遷,我怎麼知道你能把事情做好?

就我認識,身居要角的朋友或是上司告訴我,他們這裡的哲學是:
We promote whoever that can do the job well. 我們提拔可以勝任該職缺的人。
但是重點是,到職該職缺以前,他們怎麼知道你能把該職務做好? 答案很明顯,你要讓他們感覺「你已經在做了」,之後升你只是讓他們能夠名正言順的把責任扣在你身上而已。 你對某個職位很有興趣,不要害羞,跳進去做就對了(當然你原來的工作還是要做好),要等到有 Title 才做事, Title 就絕對不會是你的。 「你已經在做了」,這就是美式的積極。

蘋果對比特幣的態度:滾出 App Store

Posted: 10 Dec 2013 05:17 PM PST

蘋果對比特幣的態度:滾出 App Store

bitcoin 比特幣的風潮愈演愈烈,最近匯率和成交量都成長迅速,引得各方關注。但不管各方的態度如何,比特幣的發展已經不可逆轉,成為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 不過,比起世界各地湧起的比特幣創業公司,作為大平台的蘋果則表現出異常謹慎的態度。比特幣的保存都是放在電子錢包裡,這些錢包可以以 app 的形式存在於手機上,也可以用手機來交易比特幣,但蘋果對比特幣錢包 app 的態度則是「一律封殺」。 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有不少比特幣錢包的 app 相繼遭到蘋果 app 商店的拒絕,包括獲得融資的比特幣兌換平台 Coinbase,以及主打比特幣錢包的 Gliph。Gliph 的 CEO Rob Banagale 對此特別在部落格上發表文章講述此事。 拒絕的理由,根據 Banagale 的部落格,來源於蘋果 app 商店審核指南的第 22.1 節,其中寫道:「app 必須符合使用地區的所有法律,了解並遵守當地法律是開發商的職責。」 Gliph、Coinbase 雖然都是關於比特幣的錢包 app,但兩者又有不同,前者只作為地址(一大串數字和字母)保存,但不涉及交易,後者會偏重交易。Gliph 不涉及交易,理論上並不涉及違法,不應被蘋果封殺,但是蘋果似乎更願意採取一刀切的手段,來阻止任何可能的越界。 比特幣是不是合法的?現在還沒有定論,有些國家比如德國,承認比特幣的合法貨幣地位,但更多的國家還沒有對其表態,因為它的影響還沒有那麼大,所以理應是非法的。 最重要的兩個經濟市場美國與中國,呈現出相反的言論,美國政府對其表達了積極的觀點,認為它不是非法貨幣,能夠給金融帶來一些好處(儘管壞處也有),但仍然沒有明確把它「扶正」為合法貨幣。而中國政府則嚴厲指出,比特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不應在市場上流通,需加強監管備案。此言論一出,中國百度加速樂、果殼電子立刻停止接受比特幣支付。 對比之下,Google app 商店的政策要開放得多,由於 Google Play 並不審核,他們的 app 都順利上架,除了一些特殊 app(色情、侵犯版權等)。迄今 Google 也沒有要求任何比特幣相關的 app 下架,這使得該平台上誕生了大量的比特幣 app。 Google董事長 Eric Schmidt 曾公開稱讚比特幣是偉大的傑作,但是仍然表達了對其合法性的不可捉摸。而 Google 對比特幣 app 的「放任」,一方面源於平台的開放性,一方面 Google 可能是在表達樂觀的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