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台灣網路圈大團結——TIEA 成立記者會” 與新的 5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台灣網路圈大團結——TIEA 成立記者會

Posted: 13 Dec 2012 05:29 AM PST


照片提供:TIEA

今天是台灣網路圈的大事——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aiwan Internet E-Commerce Association,TIEA)成立的日子,除了國內各大網路公司的領軍人物、創業家和媒體,總統馬英九先生、政務委員張善政先生、經建會主委尹啟銘也都應邀出席。


左起為麥肯錫顧問公司董事林璟驊、TIEA 第一屆副理事長簡立峰、
TIEA 第一屆理事長詹宏志與 TIEA 第一屆副理事長陳建銘(照片提供:TIEA)

協會第一屆的理事長由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先生擔任,兩位副理事長分別由 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博士與 Yahoo!奇摩董事總經理陳建銘先生擔任。

詹宏志:集中力量,為整個產業發聲

擔任 TIEA 第一屆理事長的詹宏志先生表示,台灣過去受益於 80 年代大學引進網路,造就後來台灣第一波的網路產業。他表示 TIEA 成立的宗旨,就是希望能夠將產業分散的力量集中,作為與政府溝通的窗口。

協會成立的另一個目的,詹宏志指出未來網路相關的議題會需要全球產業的力量共同解決(例如資安議題),因此未來協會也會代表臺灣網路產業積極參與國際上的相關組織。

詹先生在受訪時表示,目前協會的第一要務是先彙整產業內大家希望與政府溝通的議題,溝通出未來的願景。他認為國內電子商務在服務上的細節做得很好,但仍要國內、外市場並重,利用在國內已經磨練好的 know-how 與細節去做國外市場。

總統:現在成立協會正是時機

總統在致詞時說:我以為早就有類似的組織(協會)了。這或許反映出一個情況:雖然你我的生活都與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上網看新聞、購物、關心朋友…… 但其實網路產業在我們的社會獲得的理解與重視恐怕是不成比例的。

針對網路與產業結合的議題,總統提到今年十月政府提出的「三業四化」,以下是經濟部的詳細說明1

  1. 製造業服務化:可提供高度客製化服務、可產生服務營收或衍生其他服務業者。
  2. 服務業科技化:可運用 ICT(資通訊)等科技工具、提升服務之品質、降低服務成本,或可創造其他服務需求者。
  3. 服務業國際化:具備國際競爭力、可達成服務業外銷之實績,且對台灣經濟有實質貢獻者。
  4. 傳產業特色化:可運用科技、美學、新材料、新營運模式等創新元素加值傳統產業,發揮具特色化及提升。

總統並指出,今年台灣的網路購物較去年成長 17%,產值估計達新臺幣 6,605 億元,2015 年可望突破兆元。

張善政:社會應該要更加認識電子商務

張政務委員指出,電子商務會是帶動台灣新一波出口貿易的關鍵。至於阻礙一部分網路發展的相關法規,他說目前政府單位正在努力了解,因為有許多政府官員其實連第三方支付是什麼都不太清楚,自然不明白它在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性,而且不只是官員,一般民眾、民意代表等也應該要明白電子商務與第三方支付對於台灣下一波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我們非常高興台灣終於有一個網路產業專屬的協會,期望未來在這個產業努力的大家能為台灣的網路產業發展做出貢獻。


照片提供:TIEA

以下是協會發佈的完整新聞稿:

TIEA 台灣網商協會成立 迎接網路新經濟

促進網路與電子商務產業發展 提倡培育人才創新力

(2012 年 12 月 13 日,台北訊)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aiwan Internet E-Commerce Association,TIEA)今(13)日宣布正式成立並舉辦成立大會,提倡網路成為台 灣經濟發展重點,並協助打造鼓勵創新、投資的網路產業環境。大會除邀請馬英九總統與 政府相關部會官員蒞臨現場,展現對台灣網路產業發展的期許和對 TIEA 的支持,同時也 藉由「網路新經濟 培育人才創新力」高峰論壇,匯聚產、官、學重要意見領袖的建議, 作為共同推動台灣網路及電子商務產業正向發展的力量,期許台灣利用網路引領產業轉型、 帶動國內經濟成長。

TIEA 第一屆理事長(PChome 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表示:「網路為台灣下一個關鍵產 業,也是帶領經濟成長和社會成長的動能,未來台灣網路產業持續發展將可以帶動其他產 業改變的力量。這一個月以來,已有來自金融、旅遊、物流、內容產業等領域的國際網路 公司、本土電子商務公司、社群網站、新創公司、網路媒體等約 60 個團體會員,TIEA 已成為台灣網路產業最熱絡的組織,網路界許多重要且活躍的公司都有加入,透過 TIEA 將可清楚描繪台灣網路產業的樣貌。」

在 TIEA 成立大會中,麥肯錫顧問公司更揭示《網路大未來:網際網路對先進開發中國家 的貢獻》研究報告,深入剖析網路產業如何為台灣經濟成長創造關鍵優勢。研究顯示,網 路產業貢獻台灣 GDP 的比率(iGDP1)高達 5.4%,超越美國(3.8%)、日本(4.0%)並與英國(5.4%)不分軒輊。報告亦指出,台灣電子商務市場成熟度已超越鄰近的南韓並追平日本, 顯示台灣電子商務產業極具國際競爭力。但台灣的電子商務產值仍落後已開發國家的英國 及美國。台灣的 iGDP 的主要來源為 ICT 製造業出口,而非其他先進開發中國家的私部門 消費,表示台灣在發展電子商務和其他網路產業上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TIEA 第一屆副理事長(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表示:「台灣的網路產業一直保持 成長動能,而且有越來越強勁的趨勢。若能策略性推動網路發展,台灣將可結合既有的硬體創新能力、軟硬整合及內容產業優勢,發展出具國際競爭力的高產值新興產業,突破全球經濟不景氣。政府與企業應重視網路的投資與國際化發展,擴大電子商務的市場規模,推動台灣品牌透過網路行銷全球,並促進台灣網路產業成為創業和培育人才的搖籃。」

TIEA 第一屆副理事長(Yahoo!奇摩董事總經理)陳建銘表示:「台灣網路與電子商務發展 應該『鬆開來、走出去』,台灣不該僅有資訊硬體產業走出去,政府需適度鬆綁政策法令, 結合台灣網路產業,將國家軟實力推展出去。所有產業都可以擁抱數位,透過網路科技應 用,刺激並促進產業發展,加速服務創新與應用。根據麥肯錫報告指出,網路及電子商務 產業可望成為台灣下一個關鍵產業並為經濟成長最佳驅動力,呼籲政府制訂產業法規時以 開放的心態,著眼整體策略性發展,協助台灣產業跳脫內需市場思維,與業者共同引導網 路服務走出台灣,目標國際市場。」

麥肯錫研究報告同時指出,台灣坐擁貿易樞紐的絕佳地理位置及創新潛力優勢,可推動網 路生態系統持續成長,然而在網路人才培育方面的投資仍顯不足。網路蘊含潛力並可帶來 無窮機會,除了扮演台灣產業轉型的最佳觸媒角色,亦為新創事業的入門首選。TIEA 呼 籲政府及企業重視網路人才培育,並鼓勵台灣年輕人勇於嘗試,利用網路激發創意與創業 家精神。

「網路新經濟 培育人才創新力」高峰論壇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 張善政、國家實驗研究 院長陳良基、appworks 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FlyingV 群眾創意募資董事長 林弘全以 及碩網資訊總經理邱仁鈿等產學先進,與 TIEA 第一屆理事長詹宏志、副理事長簡立峰及 陳建銘,分別以「迎接全球商務,開創網路新經濟」及「培育創新思維,擁抱網路新人才」 兩大主題探討台灣電子商務於全球市場所面臨的機會與挑戰,以及如何厚植台灣網路人才 實力,期許為台灣產業注入新穎思維、開創不一樣的創新格局。

關於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TIEA)

2012 年 10 月,TIEA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召開第一屆會員大會,目前已募 集約 60 個團體會員,其為全台灣唯一且匯集最多網路及電子商務業者的公協會組織。TIEA 台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協會致力於推動網路與電子商務經濟發展並擴大市場 規模,期許成為政府與產業的雙向溝通平台,並為網路及電子商務產業爭取合理友善的經營環境。此外,TIEA 鼓勵培育創新人才及網路創業能力,並善用網路資源協助台灣產業 全面升級。

Windows Phone 開發者的未來

Posted: 13 Dec 2012 02:38 AM PST

圖片來源:Flickr

Hacker News 是一個由國外著名的創投公司 Y Combinator 創辦的討論網站(註一),內容多為創業與創投議題,以及全世界頂尖的駭客們齊聚討論許多的駭客技術。本篇文章便是集結自一篇駭客們討論 Windows Phone 開發的議題(註二),包含該平台的趨勢以及現有問題。

把開發者當白老鼠

許多開發者認為微軟平台的開發工具依然不夠好,造成開發上的困難,例如 Visual Studio 2012 常發生程式崩潰、XAML 在 ARM 處理器上的表現水準平平……等。在不同的平台發生的問題自然有所不同,但普遍而言,開發者認為微軟的平台和整個 Windows Phone 的開發生態系統還不夠好。即便這些缺點在未來都會改善,但是現況就是如此,有些微軟平台上的開發者認為自己現在就和 Beta 版的測試者差不多。

即便微軟平台的確有些許缺點,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現在微軟的平台還不夠好,但是遲早會變好。當初所有程式都是用 C++ 寫出來的時候,我也曾經想過 Java 會成為未來的趨勢。只是因為微軟的這個趨勢太過龐大,以至於我們目前還很難去相信它。」

趨勢確實可能存在,但是 iOS 和 Android 兩大平台早已遙遙領先,Windows Phone 該如何創造趨勢呢?

使用者人數太少

如果是在 Android 或 iOS 平台上的 app 出現下載量成長 100%,一定一堆人會想問開發者是怎麼辦到的。但 Windows Phone app 的下載量如果出現成長 100%,大家會問的第一句問題卻是:「下載量的實際成長數量是多少?」

Windows Phone 的使用者目前依然是小眾,app 數量和下載量也遠遠落後他的兩大競爭者。於是有些人認為在 Windows Phone 上面讓自己的 app 進入排行榜是相對容易的,希望在這個平台還不算成熟的時期就先佔有一席之地,當然也有人認為這根本沒有用。

對於擴大 Windows Phone 平台的市佔率,開發者幾乎可以說是使不上力。

Windows Phone app 價格過高

有相當多的開發者認為,目前在 Windows Phone 平台上還不需要自己原生創意,只要將別的平台上的點子移植過來彌補 Windows Phone 平台的不足就可以了。因此部分開發者認為,如果使用者在其他平台上使用過了這個 app,到了 Windows Phone 平台如果依然想要使用,那麼這個 app 對他的價值顯然就不只一、兩塊美金,那麼把 app 賣貴一點似乎也是合理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個觀點就是剝削消費者剩餘。

提出此論點的該為開發者還認為,app 的訂價是基於購買風險的期望值,如果買了卻幾乎不使用,那這個 app 對使用者的價值就是零;如果買了又常常使用,那這個 app 對使用者的價值就不只是購買價格。

當然也有開發者認為價格提高對於購買意願會有影響,而導致使用者不再願意使用,但這部分的因素是否造成 Windows Phone 平台成長緩慢還不得而知。

小結

Google Apps 的產品管理部門經理 Clay Bavor 曾說過(註三):

We are very careful about where we invest and will go where the users are but they are not on Windows Phone or Windows 8.

我們對於我們的投資目標非常謹慎,我們會朝著使用者的方向前進,但不會是 Windows Phone 或 Windows 8。

Windows Phone 的開發生態體系在全球市場上尚未成熟,台灣也沒有看見特別不錯的開發例子。從駭客們的討論中看來,這個市場目前還有很多變數,而且大家普遍都不抱持樂觀態度。但就像前面提到的某一位駭客所講的:「微軟的這個趨勢太過龐大,以至於我們目前還很難去相信它。」究竟這個平台未來會不會失敗,或是成為一個巨大的商機,現在想斷言似乎就有點言之過早了。

 

(註一)Hacker News
(註二)Ask HN: Anyone Making Money on Windows Phone 8 Apps?
(註三)Google rules out Gmail and Drive apps for Windows 8

《數位時代》創業之星 Demo Show(下)

Posted: 12 Dec 2012 11:30 PM PST

照片提供:《數位時代》

昨天我們參加由《數位時代》主辦的「創業之星 Demo Show」,由二十多組入選「創業之星」團隊上台 demo,上半場有「行動服務及應用」與「企業及行銷應用」兩組,讀者可參考「《數位時代》創業之星 Demo Show(上)」。

接著本篇將繼續分享「網路服務及應用」的上台 demo,和八組「觀摩展示組」,以及最後獲得前三名的創業團隊。

網路服務及應用

BuyForYou

BuyForYou 是一個 B2C 海外購物網站,透過與海外供應商串連,讓國外廠商直接將商品上架於 BuyForYou,讓消費者能夠以原價購買海外商品,省去以往被中間商加收的手續費用。網站上架一年以來,引進超過 200 個國外品牌,上架 15 萬筆商品,目前會員數達 30 萬人,平均回購率為 40 %。

EZprice(比價網)

EZprice 比價網將自己定位為消費的前一站,利用資料庫的建構提供消費者比價資訊,同時也提供商家進行價格監控。目前的商業模式為導購分潤,未來預期從消費者端了解產品需求,進而提供資訊給商家以把握消費者需求。

FlyingV

台灣最大的群眾募資網站 --- FlyingV,採用國外相當盛行的群眾募資模式,讓提案者能從網站中募得資金,並且找到創業初期的客戶。網站上架 220 天以來,FlyingV 已完成 26 個項目,募資總額逾 700 萬。

gigade(吉甲地)

堅持提供台灣好物的吉甲地,以提供台灣在地特色商品為主,從中落實環保概念、整合創新與創意,並協助農民供應商的銷售、包裝與物流問題。透過故事行銷與特色商品,吉甲地期望成為全球華人台灣好物的第一品牌。

iKala(愛卡拉)

iKala 成立於 2007 年,抓準亞洲市場的卡拉 OK 商機,iKala 打破傳統形式,訴求只要有網路就能線上 K 歌,還能與朋友共同分享。目前會員數逾 53 萬人,此外 iKala 跨足智慧電視市場,與三星、LG 合作,推出內建 iKala 的智慧電視。

imlLearning(學思科技)

學思科技於 2008 年成立,致力於數位化知識教育,透過知識節點化將知識串連整合,發展專屬學習平台,目前使用者橫跨國高中學齡層。未來預期拓展知識範疇至財金、語言與生活知識類別,開發更全能的知識學習平台。

Justaple(我樂活科技)

Justaple 提供隨時存取網頁內容的服務平台,概念近似 Evernote,但不同之處在於即使日後網站關閉,仍能在 Justaple 讀取完整的網頁資料,另外 Justaple 提供社群功能,能多人共同蒐集與收藏網頁,並同步於各個裝置。

miiiCasa

miiiCasa 聚焦在軟硬體產業中,提供雲端系統服務,讓產業各界能得到整合資訊。miiiCasa 能將各式儲存設備的空間雲端化,並透過各種連網設備及時存取分享,提供個人、家庭與企業的私有雲平台。

Womany(女人迷)

Womany 女人迷集合文章、商品與女性議題,打造專屬女性的電子商務平台。網站上線至今16個月,註冊會員數為 2 萬人,Facebook 粉絲人數超過 9 萬人。

過去 inside 曾經專訪過 Womany,讀者可參考:「女人,你可以不一樣:Womany 專訪

如何和日本企業展開合作?台灣創業家的機會來了!

在結束網路服務及應用組的 demo 後,我們聽到來自香港商日本亞細亞投資顧問公司的 許倩瑜 執行副總經理的演講,內容談到日本創投市場現況,其中特別提到近來日本對中國的投資合作態度的轉變,由於國際敏感議題之爭,日本投資人漸趨保守,成為台灣創業家的一大機會。面對台灣創業家要如何與日本企業展開合作,許倩瑜 執行副總經理提出以下三點:

1. 耐心,日本人的嚴謹是天性,要有耐心面對冗長的洽談過程

2. 嘗試與本身規模相當的日本企業合作,「大」不見得好

3. 要有創新的商業模式l,找出核心競爭力,不要侷限在台灣市場

觀摩展示組

在最後的觀摩展示組可以看到,這次 Demo Show 不只有網路服務應用,還邀請到不同範疇的實體產品業者。

Nexdoor

2009 年成立至今的 Nexdoor,已經是第四次參加 Demo Show。主要致力於 app 開發,種類遍及金融、製造、媒體等多項,目前新開發五款企業內部行動應用,包含線上會議、資料庫、即時營運狀況、內部社群應用與數據資料蒐集。

dawoko

木酢達人主要營業項目為清潔用品,主打無添加產品的安全性。在 2004 年經工研院輔導轉型,2008 年進入電子商務市場,今年營收達 1000 萬元。

ERH

十藝生技,創辦人以身為母親對女兒的愛,開發天然無毒害的化妝品,成立以來獲得多項政府獎項,期許將開發產品的堅持與品牌精神傳達到全球,成為新東方美學。

北緯 23.5

樂灣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堅持結合台灣農產品,開發自然無添加的美妝品,幫台灣農產品找到新方向,同時透過故事行銷傳遞品牌意念,期許成為台灣特色伴手禮。

oringoshoes

林果良品,品牌 slogan:「回到鞋工藝的美好時代」點出當年台灣曾是製鞋大國,在產業日漸委靡之際,林果良品開發虛擬通路,打破傳統銷售疆界,並結合文創重新為品牌定位。

yantouch

結合音樂與燈光效果,yantouch 為一居家 3C 產品,透過藍芽無線傳輸播放音樂,同時可自由調節燈光依不同情境做更換。

阮的肉干

從環南市場發跡到成為網路人氣商品的阮的肉干,導入電子商務模式,採接單後生產,提供最新鮮的產品給消費者,目前與支付寶、銀聯合作拓展海外市場至中國與香港。

myDress

myDress 以韓系服飾販售為主,多進口韓國服飾或是尋找設計師合作,提供穿搭教學與會員互動,並透過名人穿搭自家商品之曝光吸引消費者。

最終得獎前三名名單

評審團首獎:eLand 意藍科技

評審團貳獎:GO-Trust 動信科技

評審團參獎:Adonit 與 ikala

Google 正式推出官方版 iOS Google Maps

Posted: 12 Dec 2012 11:18 PM PST

圖片來源:App Store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iOS 版本的 Google Maps 終於在 App Store 上架了。(下載連結

Apple 這麼做必須付出代價——接受自己的地圖比不上 Google 的事實,面對所有來自消費者的抱怨他們也只能閉嘴,埋頭苦幹把產品做好,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也勢必會面臨使用者出走的情況。至於這樣對 Apple 的損害有多嚴重,就要看他們要花多久時間才能把地圖功能做得「好用一點」,因為他們得跟時間賽跑。萬一幾個月之後 Google 真的推出 iPhone 與 iPad 版的 app,而 Apple 的地圖還是缺乏競爭力,那麼可以預料會有大批的使用者轉用 Google 的地圖 app,這對 Apple 完備自家地圖服務可是一點好處也沒有。

 

時至今日,這個預言成真了,Google 於台灣時間 12/13 釋出 iPhone 版本的 Google Maps App ,這對許多 iPhone 使用者來說,是好消息。 Apple 在 iOS6 作業系統中,沒有使用 Google Maps 而是使用自家的地圖,而受到使用者的反彈聲浪,Apple 的執行長 Tim Cook 甚至為此事感到極度抱歉

 

Apple 沒有使用 Google Maps 除了身害到自身以外,也對 Google 造成不好的影響,讓 Google 損失了近千萬的使用者。因為 Google Maps 必須仰賴大批的使用者資料,才能建構出更完備的地圖系統,因此開發 iPhone App 是必然之舉,而同時,Apple 也需要 Google Maps 的 App 來讓使用者開心。

 

 

是韓國的三星,還是三星的韓國?

Posted: 12 Dec 2012 08:52 PM PST

圖片來源:Flickr

本文轉載自虎嗅網

對三星的讚揚就如同對三星的恐慌一樣,兩者都成為了全球性的話題。在《華盛頓郵報》最新的一篇文章「韓國─三星共和國」中,以政治的視角,討論了凌駕於法律之上的三星對韓國政策無所不及的影響力,這該如何制約?如何平衡?文章評論稱三星已不僅是在操控國家,而是已經超越了它,公司造成的影響幾乎可與政府匹敵。

虎嗅選摘原文如下。感謝 C114 中國通信網的翻譯。

三星的帝國如今已如此廣闊,以至於一些韓國人認為,人們將來有可能住在一個僅有三星品牌的世界。你可以使用一張三星信用卡購買一台三星電視,把它放在由三星製造的公寓的臥室,然後你將看到三星的職業棒球隊的比賽,三星是韓國最偉大的經濟成功。

經濟學家、中小型企業業者和一些政界人士表示,三星已不僅是在操控國家,而是已經超越了它,該公司造成的影響幾乎可與政府匹敵。討論如何控制三星的規模和勢力以及其他家族營運的企業集團,已經成為了 12 月 19 日韓國總統選舉的一個關鍵議題。民意調查顯示,約 3/4 的選民表示,他們對國家的少數巨頭企業發展感到消極。候選人們正在接受考驗,看還要多久才能控制它們。

三星經歷了最大的詳細審查,因為它是目前為止最大的財閥(chaebol)─韓國的企業集團形式。三星創業之初受到政府支援,但在經濟發展漸緩的情況下,三星依然瘋狂地繁榮發展。三星集團為韓國的 GDP 貢獻了約 1/5。三星在全球範圍內以其電子產品聞名,它是全球最大的企業集團之一。

但是在韓國微小的本國市場─大小僅相當於維吉尼亞州,三星表現得更像是一個無所不作的龐然大物,它建設道路、開採油井、經營酒店和遊樂園、賣保險,不僅製造全球最暢銷的 Galaxy 系列智慧型手機,還向 iPhone 出售關鍵零件。在韓國國內市場,三星遙遙領先於蘋果。僅 1/10 的韓國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使用 iPhone。

批評人士表示,當三星擠入新行業,它會淘汰較小的企業,進而限制韓國消費者的選擇。有時它還會與同行的大公司聯合操縱價格,同時對那些調查者們施以欺壓。他們還看到了三星內部的財富分配,該公司董事長李健熙(Lee Kun-hee)正向其兒子交接權力。一位頗受歡迎的經濟評論家 Woo Suk-hoon 表示:「你甚至可以說,三星董事長比韓國總統的權力還要大。韓國人認為三星立於不敗之地,並且凌駕於法律之上。

意見的反轉

近年來這股情緒已經越演越烈,三星阻礙了對價格操縱的調查,但僅接受輕微的罰款,並且三星的董事長因涉嫌金融犯罪而被控告,最終卻因「國家利益」而被總統特赦。

韓國在民主國家的腐敗排行中排名不佳,並且政府與大公司之間的傳統保護關係一直被廣泛視為是該國經濟崛起的推動者。但 2009 年底對李健熙的赦免,促使人們的想法開始轉變。

當時,該國總統李明博正在推動韓國申辦 2018 年冬季奧運。李明博先前也曾領導過財閥企業,在其五年任期內一直保持著那些有利財閥的政策。李明博認為,三星公司董事長作為國際奧會成員,將能使韓國贏得資格。在李健熙獲得赦免之後,2010 年他為韓國爭取申辦冬奧資格在全球出訪了 11 趟。平昌(Pyeongchang)最後贏得了冬奧會的主辦權。根據一家研究機構的預測,這對韓國經濟帶來了 200 億美元的福利。

雖然韓國人對此感到歡欣鼓舞,但是國際奧會的選擇並未緩和大多數韓國國民對赦免李健熙這一事件的消極看法。韓國的主要總統候選人表示,該國對待富人們一直過於寬容。那些犯罪的財閥們應該被嚴厲懲罰,而不應該被赦免。

韓國的主要總統候選人表示,韓國應該阻止包括三星在內的企業集團透過「交叉持股」將眾多公司聯合在一起,在這種富有爭議的擁有權結構中,家族財團透過將股份濃縮在一些核心公司中,然後再投資集團中其他的關係企業,最後使這些家族能夠控制大量的業務範圍,甚至是那些他們持有股份非常少的企業。

雖然關於一些改革已有廣泛的認識,但在政黨派別中關於財閥的擔憂程度仍是完全不同的。保守派候選人朴槿惠(Park Geun-Hye)認為這些企業集團只不過是難以駕馭和控制。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觀點有鑑於朴槿惠隸屬於李明博的親商執政黨,並且她的父親─獨裁者朴正熙(Park Chung-hee)透過 1961 年發動的軍事政變建立了財閥體系。

朴槿惠最近表示,財閥往往從較小的創新者身上竊取技術,並強迫對供應商進行不合理訂價。她說:「在經濟領域,我們強調效率的概念,並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對公平的概念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

但極左政黨卻認為,財閥企業尤其是三星,其影響是非常危險的。一名前三星法律顧問在 2007 年控告該集團有系統地從一個行賄基金中分配資金給那些有影響力的人物之後,這點便得到了關注。在隨後的調查中,一位特別調查員並未發現任何賄賂的證據,但揭露了李健熙的金融犯罪,後來該董事長卻被赦免了。一位幾乎沒有獲勝機會的自由總統候選人 Lee Jung-hee 表示:「三星將政府掌控在其手中。」此外,他在星期二韓國的全國電視辯論中說道:「三星控制著法律界、新聞界、學術界和官僚機構。」

推動發展

三星始於 1938 年,當時該公司以出口蔬菜和韓國干魚為主要業務。在軍事獨裁者朴正熙控制了該國的銀行並決定誰能得到貸款之後,三星創始人李秉喆(Lee Byung-chull)借此開始嶄露頭角。但是該集團現在的蓬勃發展,部分是因為它製造優秀的產品─這對韓國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點。韓國人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並且在三星的產品當中看到他們自身想要的一些特質:野心、速度、適應能力以及保持自身地位的能力。

大多數的財閥企業都沒有存活下來。韓國 30 家最大公司中的 14 家在 1997 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中銷聲匿跡。,但三星卻在幾十年間穩健成長。它旗下有 79 家子公司,是 25 年前的兩倍以上。它對韓國的經濟貢獻規模也在增長:該集團佔據著韓國出口產品的 28%,是其在 1987 年的兩倍。三星的出口額已從 1987 年的 63 億美元增至 2012 年的 1567 億美元。該集團佔據韓國總出口產品的比重也從 1987 年的 13.3% 增至 2012 年的 28.2%。

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

一個強大的三星有助於國家的發展,三星的新聞發言人 Kevin Cho 表示,因為它「為韓國的出口、稅收和就業做出了重大貢獻」。Cho 還特別強調,三星是一家全球企業,而不僅僅是一家國內廠商。2011 年,三星電子產品收入中的 84% 來自於韓國以外。三星靠著電子公司獲得了蓬勃發展,在這之前三星已經在微型電池、低價平板電視和智慧型手機上投入了十年之久。

在日本公司迷戀裝飾性和昂貴的家用電子產品的時候,三星購買了成熟的技術,並迅速開始生產更便宜、更高品質的產品。在智慧型手機方面,這樣的策略使它與其最大競爭對手─Apple 在全球範圍內的專利戰。但是這同樣改變了三星,使其從行動手機市場中一家無足輕重的公司,在三年內成為全球領先的製造商。

三星集團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永遠不要過久地做任何一件事情。」(李健熙曾經說過:「除了妻子和孩子,一切都要改變!」)並且,李健熙常說,他的員工應該感到一種永久性的危機感,即使在其光彩奪目的企業概況中,三星也表現得充滿憂慮。三星表示:「我們目前所擁有的位置在 10 年後將會是過時且不能維持的。」

「在全球的業務發展中,迷戀於固步自封是愚蠢的。」該集團正在綠色技術、醫療設備和製藥上投資數十億美元。三星是競爭中的一個「倖存者」,韓國產業聯盟為大企業進行遊說,且公司政策團隊負責人 Lee Cheol-haeng 表示:「現在許多韓國人對財閥持有雙重觀點。他們說:『我恨財閥,但我希望我的兒子能為財閥之一工作。』」。

《財富》雜誌專訪 Larry Page:用更大的野心影響世界

Posted: 12 Dec 2012 07:02 PM PST

照片來源:Robert Scoble

編者註:Google CEO Larry Page 剛剛接受了財富雜誌的專訪。這是他自2011 年擔任CEO 以來第二次接受平面媒體的長篇專訪。在媒體面前靦腆的他此次侃侃而談,所涉及的話題十分廣泛,討論到了行動運算、搜尋的發展、Google 的未來、與蘋果的關係、對摩托羅拉的整合,以及對管理的認識等話題,我們編譯如下供大家參考。

Google 的未來之路

Larry 說未來還是一片未知,沒有歷史可以借鏡,Google 正在嘗試很多事情,想要成為與眾不同的公司。他還希望給所做的事情增加更多社群成分。Google 希望大家喜歡Google 的產品,也希望員工樂在此工作。關於選擇做什麼,Google 的目標是做能夠激勵全世界最優秀的人願意從事的事情。

自動汽車

自動汽車能帶來哪些改變?他認為自動汽車不僅會對交通做出貢獻,也能提供更多的工作選擇。這對社會和經濟是有利的。技術能夠發揮巨大影響的大東西就是Google 要尋求的。對於這類東西的投入再多,也無法跟從中獲得的回報相比。比如自動汽車可以解決停車問題。Larry Page 認為停車場的建造費用太大,有了自動汽車,哪怕只有一部分比例也能節省巨額的停車場建造費用(光是Google 自己就能省幾億美元)。同時自動汽車還能提供極大的便利,你要去那裡都可以接送,剩下的事情都不用你煩惱。

管理風格的改變

Larry 擔任 CEO 開始的一個重大改變,是圍繞著產品部門來重組公司。雖說永不滿意是Larry 的信條,但是他對這種改變取得的成績還是感到非常高興。他認為這改變提升公司的專注度,這是很有幫助的。至於重組是否改善了執行效率,Larry 認為改善了很多,但很難精確衡量。

搜尋的發展方向

Larry 說完美的搜尋引擎應該能夠真正理解使用者的需要,應該深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然後準確顯示你想要的東西。

Google 做購物相關的事情也跟這一點有關。Google 轉向購物的競價模式,部分是為了確保獲得更好建構購物方式的訊息。Google 在獲得精確訊息和結構化數據方面投入很大的精力。Google 地圖已經做了7 年,其目的很大一部分是為了獲取諸如街道、企業、建築物輪廓之類的確切數據。精確程度越高、細節越詳盡、數據越結構化,效果就越好。這也是Google 收購ITA 的原因:為了確保獲得更加結構化的旅行訊息。

行動和獲利化

Google 是一家大公司,收入很大,人非常多。所以要非常重視核心業務搜尋和廣告。Larry 認為這兩個領域正經歷著翻天覆地的改變,而且這種顛覆也是件好事情。這正是技術的好處,技術總能夠做出比舊事物更好的新東西、新軟體。這是一種機會。然後Google 很早就把寶壓在Android 身上,認為需要反思行動體驗,事實證明Google 這一步走得非常成功。至於獲利,Larry 認為目前尚處在早期階段。同時他認為手機有定位對於獲利非常有幫助。

Larry 說行動可以做很多以前做不了的東西,有這些東西Google 未來一定能夠比現在更賺錢。他認為在行動廣告、獲利的變革與創新方面沒有人能比得上Google。現在Google 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Google 搜尋未來的競爭對手

桌面時代Google 的競爭對手主要是Yahoo 和微軟。在被問到現在的對手是不是Siri 或者Amazon(商業搜尋)時,Larry 說自己並不這麼認為。

他說競爭雖然也要考慮。但是自己的工作更主要是讓大家不去考慮那些競爭。Larry 認為大家往往去思考一些已經存在的東西,而Google 的工作則是思考大家還沒有想到但是卻是自己需要的東西。正所謂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因此,如果其競爭對手也明白這一點,也不會把自己的看家本領展示出來。Google 僅僅是優勢、劣勢和機會跟別人不同罷了。

跟蘋果的關係

如何看待Google、蘋果及Amazon 三種不同商業模式的競爭?

Larry 說他對以這種方式看待競爭感到羞恥。大公司之所以大是因為它們做偉大的東西。從使用者角度來說,他希望看到的是更多的合作。網路是大學發明出來的,其設計目的就是為了可以互相操作(interoperate)。可是隨著網路的商業化,孤島式的方案越來越多,他為使用者感到慚愧(是不是在影射蘋果的封閉體系呢?)。

鑑於此,《財富》說,那麼蘋果既是合作夥伴又是競爭對手。而Larry 與賈伯斯斯相互友好。Larry 的回答是:偶爾。在被問到Android 陣營對此表示憤怒是不是擺擺樣子時,Larry 說這種說法不完全。他不會以蘋果這種方式去凝聚公司。他說看人要看對方現在做什麼,而不是看對方未來做什麼。

蘋果是Google 某些服務一個龐大的銷售夥伴,如何去看待雙方的關係?Larry 說人人都和平共處當然更好,這樣使用者不會因為其他人的活動而遭殃。這一點Google 試圖以身作則,嘗試著讓他們的產品盡可能推廣到各個地方。這是Google 的哲學。不過他認為,有時候Google 可以這麼做,但有時則不行。

至於Google 是否就這些問題與蘋果進行協商解決時,Larry 只是說Google 跟蘋果有著很大的搜尋合作關係,事情一直在談。

70-20-10

Google 一直以來都按照所謂70-20-10 的模式進行組織,即 70% 精力投入到搜尋和廣告、20% 投入到app、剩下的10% 則投入到全新計劃。這種模式目前仍然延續。Larry 認為目前的Google 正處在一個獨特的歷史位置,某些處在20% 中的事情正在朝著70% 發展。Android 現在的影響力已經屬於70的陣營,只不過獲利尚處在早期階段而已。而談到20 的陣營還有哪些時,Larry 說這要取決如何去衡量,所以他無法舉出具體的例子。但是10 的陣營就比較明確,Google X(自動汽車、Project Glass)肯定在其列。

然後Larry 談到了投資者對10 陣營的擔心。他覺得這很有趣。投資者總是說「噢,天吶,他們要把錢全部砸到自動汽車上,」他認為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讓那10% 變得更大,因為人們是很難被說服去相信那些真正具備雄心的東西的。人們往往更容易接受漸進式的改進。這就是所謂的舒適區。

Google+

接著Larry 談到了Google+。他承認這是一個大賭注。在被問到做Google+ 的目的是為與Facebook 競爭還是為讓所有的Google 產品有一個統一的會員身份標識時,Larry 說,好的共享方式對Google 的產品使用非常重要,此前Google 嘗試過18 種不同的共享方式,終於在Google+ 上取得成功,現在Google 還在不斷對它做出改進。

採訪中還提到了Google+ 早期被置入搜尋服務受到的質疑。稱有人認為這違背Google 永遠提供最好的公正的搜尋結果的承諾。

Larry 的回答是,創造出令人驚嘆的產品是Google 長期的關注目標。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理解很多東西,包括 App、可以購買的東西、機票等。Google 需要理解使用者想要搜尋什麼。人當然也是大家想去搜尋的重要東西之一。Google 把人視為搜尋的頭等對象。但是要想要好的搜尋結果就必須有數據類積。你不可能產品剛發佈就能提供最好的結果。而累積的最好方式就是跟 Google+ 互動並提供自己的身份給它,好讓它為使用者工作。對於Larry 來說他認為這不存在任何問題,提出這種質疑的人屬於短視。他再次強調了滿足使用者的資訊需求需要理解和掌握一切必要的東西重要性。而人肯定也在需要理解的行列。

競爭對手的質疑

Google 的許多競爭對手都談到了Google 是如何以犧牲它們為代價來展現Google 的服務。Larry 認為應該這樣看,客戶才是Google 的最終使用者。大家都希望獲得訊息,獲得誠實的、精確的、排名合理的訊息。這是Google 的工作之一。其他公司也在做各種各樣的工作,有些工作是跟Google 做的事情一樣的。但是Google 做的事情更加綜合全面。他以假期規劃作為例子來說明,他說如果有一個系統可以幫助進行假期規劃當然是最好的,這個系統應該可以知道你的喜好、了解天氣、同時還應該知道機票價格、飯店價格、了解物流情況,並將這些東西糅合到一起。這才是Google 對搜尋的看法。而所謂的競爭對手只是做這件事情裡面的一部分。

同時他還提到了Google 對於人們的數據盡量做到沒有排他性。Google 的搜尋結果裡面包含有各個搜尋引擎以及旅行提供商等的結果。他說Google 盡力做到將這些東西很好地呈現。Google 的優勢體現在跟每個人都能很好地合作上,但是同時也要確保最終使用者的體驗以及為其提供詳盡的訊息。有時候這些事情會很複雜。

Google Wallet

Google Wallet 的進度似乎有點慢。這主要是技術原因還是生態體系的問題?Larry 並不認同Google Wallet 進展緩慢的說法。他說如果得到允許的話Google Wallet 會更普及。他希望業界在這方面有更多的合作。

此外Google 還有其他拿手的支付方式。Google 有很多的小廣告主。通過Android 的Google Play 也可以接受支付,不受地域、連線方式(有線、無線)、和接受方(如通過系統商帳單)的限制。Google 在這方面的能力也許受到了誤解。

摩托羅拉(Motorola)

摩托羅拉有一些很好的產品,但卻沒有一個出現在Google 自有品牌Nexus 的產品線。Google 會不會跟摩托羅拉合作生產硬體產品?如果會什麼時候開始做?儘管Google 承諾保證中立性,其他Android 合作夥伴會不會對此感到害怕?

Larry否認了Google發布Nexus Motorola裝置的可能性。說Google掌握摩托羅拉的時間還不夠長。對於何時確定合作生產設備一事,Larry沒有明確答覆。只是泛談了這件事情的性質。他說事情應該這樣看,Google考慮的是怎樣才能以最好的成本效益、最高的品質將令人讚嘆的產品交到大多數使用者手裡。Google就是這樣做生意的,Android也是如此。以前考慮做Nexus主要也是想將Android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讓開發者能夠早點開發,把一堆重要的事情做完。做什麼、做什麼設備、什麼時候做、如何發佈軟體等等,所有的事情都在變。

Larry 強調,Google 無時不刻不在考慮幫助合作夥伴,如何選好路線,如何做出令人叫絕的創新設備、如何發佈、如何將這一創新帶進生態體系,帶給廣大用戶,如何讓合作夥伴高興等等Google 都有考慮。而且Larry 認為迄今為止這一切Google 都做得相當好。

管理

擔任CEO 的Larry 當然每天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在日常事務的管理上。但是他認為這是件好事情,而且也得到了包括Sergey、Eric(施密特)以及董事會成員等在內的幫助。尤其是施密特令他受益良多。現在管理已經比較順暢。在做新事情、開拓新領域,需要做出變化時,Larry 會確保有合適的團隊、合適的人選就位。然後就放手讓他們去做。重要的是要知道做哪些事情有效。

現在Larry 更關注的是整體的結構性問題。Google 5 年後會怎麼樣?現在做什麼事情?誰在做?如何進行組織?手頭有哪些人?他說這些問題有的已經有了答案,但是重要的是如何讓這家技術公司不斷擴大影響、不斷提高志向。雖然Google 現在已經頗具規模,但是他找不到任何理由說Google 不能變得更大、更有影響。他已經有了很多想法去實現這一點,現在要做的就是日有所進,慢慢擴大規模。為股東,也為使用者創造價值就是他的工作。

CEO 還要做多久?

Larry 沒有給出答案。但是只要能夠讓Google 更加出色、影響力更大的事情他很積極。他說Google 現在還只是想要成為的那個Google的 1%。他對推動公司前進具有很強烈的責任感。他要努力讓Google 成為案例研究的對象,讓Google 的雄心不斷勃發,大到可以對世界和技術產生積極變化。他強烈感覺到現在的Google 與其終極目標還很遙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