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為了體會印度人上網有多艱辛,Facebook 要員工用 2G 上網!” 與新的 6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為了體會印度人上網有多艱辛,Facebook 要員工用 2G 上網!

Posted: 27 Oct 2015 12:01 PM PDT

12183846_10102443799727551_7403144323940257596_oMark Zuckerberg

為了攻入開發中國家,Facebook 真是卯足了勁!

Business Insider》報導,為了在新興市場推廣 app 與服務,Facebook 拚了,從本週開始執行「星期二,用 2G(2G Tuesday)」任務。員工每星期二打開 app,都會看到「要不要試試用 2G 網路上網一個小時看看啊?」的提示訊息,一旦按下 Yes⋯⋯

一旦按下 Yes,就開始了漫長的銅鋰鋅同理心之旅,「接下來他們就能體會,原來全世界有好幾億人用 2G 上 Facebook 的感覺。他們終於察覺,產品還有什麼地方需要改善,但也會知道,自己在某些部分做得很好!」Facebook 工程總監 Tom Alison 說。

想當然爾,對平常享用高速網路「養尊處優」的工程師來說當然如坐針氈。但這就是這項計劃的本意,不是每個員工都會到網路基礎設施還很脆弱,載入網頁要等 2 分鐘的國家旅行,他們對那數百萬人民的感受毫無所悉。Tom Alison 形容他第一次在 2G 環境下連上自家 app,「這根本就是在測試我的耐性,好像 app 的什麼地方壞了。」

雖然 Facebook 已經是個居住超過 14 億人口的大帝國,但整個地球有 72 億人!新興市場如印度或肯亞是 Facebook 努力突破的地方,網路基礎設施不足,Facebook 就推出「internet.org」提供免費網路,並開發專屬輕量版 app。上個月 Mark Zuckerberg 到聯合國演說「上網是人類權利」,更把指標性國家印度總理莫迪請到總部。不過進展得似乎還是不太順利,最近《紐約時報》就詳述了為什麼 Facebook 的「善意」一直碰壁

而此刻,Mark Zuckerberg 在中國用中文演講完之後,旋即飛到印度,留下一張仰望泰姬瑪哈陵的背影。他用 Facebook 征服全世界的霸氣,也許正以強悍的實踐力,一點一滴的成真。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創業者,都已經到了矽谷就別再跟台灣人混——專訪 Quest Venture Partners 合夥人 Maarten ‘t Hooft

Posted: 27 Oct 2015 07:26 AM PDT

15 - 21Quest Venture Partners 合夥人 Maarten ‘t Hooft、Asia Community Partner 陳泰谷

Quest Venture Partners(下稱 QVP)是美國矽谷主要投資早期階段新創公司的風險投資機構,2008 年由美國、日本混血的兄弟檔 Andrew Ogawa 與 Marcus Ogawa 創立,2013 年,在 Google 擁有 6 年工作經驗的 Maarten ‘t Hooft,也加入了合夥陣容,提供 10 萬美金到 100 萬美金的資金。

2013 年,QVP 聯合 500 Startups、Floodgate Fund 等機構,投資了從台灣本土出發、在歐美市場大放異彩的 PicCollage。這一年來,QVP 更大力押注香港與台灣,不只頻頻來台與創業團隊交流,擔任競賽評審,更於今年中旬招募了素有「創業甘道夫」之稱的陳泰谷,希望他能擔任「轉譯者」,在台找尋有著相同理念與目標的基金,為夾在中國與日韓之間,創業資金較為枯竭的港台,注入新興的創業活水。

趁著 Maarten ‘t Hooft 來台灣的機會,我們請他談談台灣與自己,以下為訪談摘記:

我們要和團隊並肩作戰

Maarten ‘t Hooft 非常強調 QVP 青睞的團隊,是可以跟他們一起工作成長的,而不是把錢丟過去之後就不聞不問。「比起錢,科技公司更需要的是支援」,尤其是處於早期階段、羽翼未豐的公司。比如他們就運用廣大的有限合夥人(LP)人脈,協助 PicCollage 與日本第二大電信商 KDDI 牽線,進入日本市場。

我們不想跟團隊狀況脫節,想要給予最即時的幫助,我們想要知道更多、我們要怎麼幫助你們,我們把自己當作團隊一份子。

跟團隊能否「快樂工作」是考量投資的第一點,另外,則是「點子夠不夠大」,而投資條款與結構也是很重要的細節。

相較部分台灣創投喜愛「立即見效」的創業類型如電商或遊戲,Maarten ‘t Hooft 指出,有些人「把晚期投資的期待錯置到早期投資」,如果希望看到具顛覆性的事物,不太可能今年開公司明年就賺錢。

Screen Shot 2015-10-27 at 10.14.59 PMQuest Venture Partners 投資過的公司

他強調,他們深知「big ideas take time,我們會讓 LP 們知道,我們投資的是會在未來造成強大改變的點子,不期待在投資前幾年就看到獲利數字,我們想看到的是成長性、事情朝著對的方向前進。」

Maarten ‘t Hooft 認為,台灣在硬體、行動、iOT 甚至機器人、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 )具有很強的優勢。近代科技史的重大移轉,台灣都扮演要角,且毗鄰全球強權中國、日本與美國,且關係都很深,「如果我們給創業家機會,肯定大有可為」。只是,也許是環境使然,台灣人素質不輸矽谷,但相對缺乏野心,「你必須想著我要大破大立(think big)。」

對非家用 iOT 情有獨鍾

近年 iOT 成為最熱領域,不過 QVP 對非家用物聯網情有獨鍾。在剛結束不久的 SeedStarWorld Taipei 活動中,Maarten ‘t Hooft 便展現出對工業用 iOT 新創公司 SmartXLab 的高度興趣。他解釋:

iOT 成了一個所有東西都能套用的名詞,只要接上網路就突然是 iOT 了。你必須提出更好、更清晰的定義。而消費型 iOT 市場太競爭了,人人都想分一杯羹。Google、蘋果、三星、英特爾等巨人都在賭這一把時,小型新創公司此時切進來,很容易被殺得片甲不留(squish)。

工業用 iOT 則是垂直的利基市場,你可以從頭開始茁壯,這會是很有趣的過程。

不過問到是不是的確會考慮投資 SmartXLab 時,Maarten ‘t Hooft 說,「我喜歡你的創業專案跟真的挹注投資之間,有很長的路要走。」

台灣人到了矽谷,就別繼續縮在舒適圈

矽谷是全世界科技發展的聖地,也有愈來愈多年輕的台灣人前進矽谷「朝聖」,無論是短期旅行,或是直接落地成立公司。Maarten ‘t Hooft 也認為,找機會讓自己置身在這個具有無限可能的地方,對創業者來說是很重要的事,但他強調,「必須以正確的方式」。

他觀察很多台灣人到了矽谷,只是出現在社交場合不斷聊天,「通常是很廉價粗淺的內容。」

8668050852_0986605738_z跑來矽谷如果只是玩樂,就太可惜了(photo credit: Patrick Nouhailler)

一同受訪的陳泰谷補充,許多台灣創業者到矽谷,往往是仰賴台灣的人脈,到了當地還是跟台灣人玩在一起,「結果整個行程像在旅遊,而不是在探索這個市場。」

Maarten ‘t Hooft 也深表認同,也指出「脫離舒適圈」正是 QVP 的價值,它可以引領創業者到矽谷,與來自世界各地四面八方的人正面交流。

如果你是台灣人,要到矽谷兩個禮拜,千萬別再跟台灣人說話。矽谷非常國際化,你應該盡可能跟英國來的、法國來的、印度來的、或美國本土的科技圈人士說話,就是別跟台灣人。你得改變心態,光是美國中部跟東岸文化就差很多了,商業模式完全不一樣,你應該去了解這些事情。

我從創業者的 deck(簡報)結構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是從哪邊來的。是香港、是英國還是台灣,矽谷有自己的風格,光這件事就能讓你學習。

如果你最迫切的任務是流量成長(growth hacking),那就去問不同國家的人,他們是怎麼做流量成長的。你該珍惜到訪矽谷的機會,接觸愈多人愈好,問正確的問題,接著分析、理解,並且自己做出最終的決定。

當你認真想跨出海外⋯⋯

去年 Maarten ‘t Hooft 接受《數位時代》專訪表示,鑑於巨大的人口基礎、年輕優勢,他認為下一個新的產業將出現在亞洲,iOT、O2O、金融科技是最看好的領域。而較開放、較靈活的政府也在其中擔綱關鍵支持角色。

亞洲許多國家還是有很多人使用現金,政府一方面是出於利益,理所當然樂於接受實驗性的嘗試。比如印度農民沒有銀行帳戶,但若能使用行動支付,反倒可以進行追蹤、收稅等事務。

不過,針對現在台灣有一大批創業者把東南亞視為海外征戰的目標,Maarten ‘t Hooft 提醒創業者還是需要認清,「每家新創公司都該有自己的策略,東南亞有很大的潛力,在那裡發展行動支付就比在美國有優勢,但媒體或廣告技術就不見得。如果你進入該地的原因是『東南亞是下一個爆發的大市場』,那就不怎麼聰明了。」

另外,他也建議,如果新創公司準備好拓展海外市場,領袖能否維繫「組織」是很重要的能力。像是 PicCollage,主要業務都在美國,但工程師與產品設計都在台灣,長期駐美的 CEO 能不能掌握雙邊組織的狀況,確保兩方默契良好,運作順暢,是最關鍵的問題。

Googler 變創投

最後,藉著採訪創投的難得機會,我們也跟 Maarten ‘t Hooft 聊到,身為前 Googler,為什麼選擇走上創投之路?

Screen Shot 2015-10-27 at 10.16.27 PMQuest Venture Partners 三名投資合夥人

他的答案跟很多從 Google 等大企業離開自己開幹的創業者一樣,「我喜歡在小團隊工作,我熱愛解決問題,我想看到進展,享受事情被完成的感覺。我到 Google 工作時還不是很龐大的組織,我被賦予重責大任,但後來不再是這樣,一件事我得跟 8-10 個人 check,Google 長大了,速度也慢下來了。我想專注在解決問題上。」

那麼,為什麼不創業呢?Maarten ‘t Hooft 非常坦白,「我還沒找到一個我真的很有熱情、『Shit I gotta do this(不做會死)』的問題。剛好我遇到了 Ogawa 兄弟,聽聞他們怎麼幫助早期團隊,我真的很心動。」

他覺得,「當一名創投最棒的事,就是可以跟新創公司一起工作」。工程背景出身的他,有時甚至會動手協助公司「改進程式碼」,也會當產品的測試者,幫忙指出盲點。

但是,創投不比創業者輕鬆。Maarten ‘t Hooft 說,自己一樣會有恐懼與不確定感纏身的時刻。畢竟把錢放在新創公司裡,心臟的確要很大。新創公司的成長過程就像雲霄飛車,儘管是從 A 點到 B 點,但中間一下子俯衝到 C、一下子又攀升到 D、E、F⋯⋯今天創辦人意氣風發,每件事都一帆風順,成長率像發了瘋一樣的飛天,隔天馬上哭訴,客戶對我們大吼、另外一個創辦人決定不幹了。這類事情層出不窮,不只創辦者難過,也是宛若拉拔孩子長大的投資人,最傷腦筋的事。

延伸閱讀: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Instagram 台灣用戶, 18 至 34 歲最活躍、女性多

Posted: 27 Oct 2015 04:50 AM PDT

IMG_0006▲左起為 Facebook Creative Shop 創意策略師 May Seow、Instagram 亞太區品牌發展主管 Paul Webster、
EFShop 衣芙日系行銷經理陳佑倫、EZTABLE 亞太區產品經理 Lucas Hsieh、
P&G 寶僑家品台灣及香港傳播與公關總監梁斯怡、Facebook 大中華區台灣業務總監梁曉芸。

用戶人數近來已突破 4 億大關的 Instagram 今天公布了有關台灣用戶調查數據,發現 18 至 34 歲是最活躍用戶、Instagram 女性使用者居多、較活躍,且大部分的用戶多擁有大學以上學歷、並有三分之二是在職人士。不僅如此,他們也提供企業經營 Instagram 的小撇步,包括風格須一致,圖片要能說故事。

Instagram 用戶,年輕人多、女性為主

這份數據由 Instagram 委由尼爾森以網路問卷方式進行調查,時間在 8 月 6 日至 14 日、樣本數 800 份。

根據調查,女性用戶有兩項特徵,包括熱愛時尚事務、關注潮流趨勢,且會追求經常發布新奇有趣事物的其他用戶;男性用戶則同樣對新產品充滿興趣、喜歡嘗鮮試用,並且有 82% 的男性用戶曾經參加各種運動。

對 18 至 34 歲的用戶來說,他們熱衷於冒險、刺激、娛樂;對 25 至 34 歲的用戶來說,他們鍾情於更好的生活品質和創意。

Instagram 對台灣用戶的印象,56% 覺得好玩、44% 充滿創意、51% 覺得新奇有趣、37% 認為可以啟發靈感。另有 36% 的用戶喜歡運用 Instagram 表達自我。

而台灣用戶在 Instagram 上,喜歡追蹤的帳號,除了親朋好友之外,用戶最感興趣的追蹤對象依次為名人、品牌、經常分享新奇事物的陌生人、媒體。

經營 Instagram,打造品牌、風格一致、會說故事

為了 幫助企業更有效的運用 Instagram 和消費者溝通,Instagram 亞太區品牌發展主管 Paul Webster 提供了三個重要原則,包括「打造品牌」、「風格一致」、「會說故事」,提供給企業主參考。

他說,同樣一樣拍美食的照片,你可以技巧性的融入品牌名稱,風格則可以依據品牌的標誌性顏色、圖像做統一;而 Instagram 輪播廣告(carousel ads),則適合拿來說一個好故事。

IMG_9941

▲品牌可以在照片中,巧妙融合品牌名稱。

螢幕快照 2015-10-27 下午6.52.29

▲Tiffany & Co.Instagram 上的圖片,都貫徹了品牌的顏色風格。

從品牌定位出發,沙宣讓品牌更具設計感

目前在台灣已有多家企業運用 Instagram 經營品牌。

而提供民眾更方便得在網路上進行餐廳訂位的 EZTABLE,就成功運用圖像作為語言,觸擊了包括泰國、印尼、台灣的 170 萬民眾。

P&G 寶僑家品台灣及香港傳播與公關總監梁斯怡則分享了旗下品牌沙宣如何運用 Instagram 接觸年輕消費族群。

螢幕快照 2015-10-27 下午6.27.10

她說,沙宣雖是一個擁有多年歷史的老品牌,但其品牌定位既不甜美、也不走日本風格,反而強調的線條、不拘束的設計師風格。

而為了吸引不看報紙也不看電視的年輕消費族群,他們透過以年輕族群用戶為主體的 Instagram,大幅提升民眾對沙宣的廣告印象(Ad Recall)和品牌喜愛度。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新聞彙整、鄉民互動、數據分析,Google 打造全方位 2016 總統大選選情平台

Posted: 27 Oct 2015 02:49 AM PDT

2016vote2

現在已經是網路與社群媒體深入社會各層面的時代,不只政治圈越趨重視網路與社群媒體的操作成效,反之新型態的訊息傳遞方式,也不斷形塑政治與社會的新局勢。其中近年來 Google 一直致力在世界各個地區經營政治與選舉層面,不斷推出新的訊息平台讓網路使用者能即時關心選舉。而台灣就是 Google 在選舉議題持續致力經營的地區之一。

從 2010年五都選舉開始,Google 在台灣就結合在地新聞事件,提供選舉資訊中心給民眾使用,並在去年進一步升級,自蘇格蘭之後,在台灣推出全球第二個「 Google 政治與選舉」網站專頁,提供「一站式」的選情平台。

目前則隨著各黨候選人陸續就位,2016 台灣總統大選進入緊鑼密鼓的白熱化階段,Google 也對加強去年「 Google 政治與選舉」的設計與功能,針對本屆選舉推出Google 2016總統大選」網站,準備讓台灣民眾隨時隨地都能一手掌握總統選戰最新動態。

本次Google 2016總統大選」網站雖仍然延續三大主軸的設計,但在「政治與選舉」部份更改為最新訊息」,民眾現在在單個ㄧ內就能將候選人新聞、Google 搜尋指數、重要活動時程與直播、影片等重要資訊一覽無遺。其中新聞與影片即時完整囊括台灣各家大型媒體新聞與 Youtube 頻道,凡指讓民眾能在設計簡便且易於閱讀的平台上將不同媒體的選戰報導盡收眼底。不僅如此,平台也提供便利的使用環境,使用者甚至能馬上就把連署公告、號次抽籤、政見發表等重大活動迅速整理在Google行事曆

local

▲「選民發聲」可以看到全台民眾發問地圖

選民發聲」這次開放讓台灣所有民眾,公開針對經濟、外交、內政、勞工與教育等15項議題提出意見,並設計提問民眾所在各縣市圖示,反映不同地區在地民眾最關心的問題。並且將會從中選出熱門問題,在接下來的 Hangouts 線上直播活動中提問,讓候選人親自回答;不僅如此,「選民發聲」也結合PTT Watchout沃草Google+社群意見牆,使用者馬上就能一覽鄉民們最火熱的意見。

vote3

 ▲各候選人搜尋量隨著新聞事件產生變化

選情趨勢」則是延續利用 Google 核心的搜尋業務,合併使用Youtube的搜尋數據,經由演算法分析後產出候選人的「Google指數」反映候選人每天在網路上的搜尋與討論趨勢變化。網站還會進一步結合 Google 指數、民調指數與重大事件製作資訊圖表,藉由簡單且清晰的數據,讓民眾可以清楚觀察網路上的選情變化。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進度落後不是開發者的錯,工作流程可能才是兇手!

Posted: 27 Oct 2015 02:40 AM PDT

3596406125_cfb365acd2_z

「為什麼趕不出來?」

專案錯過死線的時候,管理者總覺得就是開發團隊的錯。不過真的是開發者動作太慢嗎?

專案管理服務 Sprintly 的產品行銷經理, Justin Jackson 在部落格內說,他們利用 Sprintly ,追蹤開發人員執行各項工作的時間,並依種類和大小細分,得到了以下結論。

有什麼共通點?

第一點就是,開發人員表現非常平均。根據軟體搜集的資料,75% 的開發週期都在 175 小時左右。

第二,在 ticket 開始前變數最大,這就是廠商開出規格和安排工作的時間,也就是當 ticket 從出現到安排作業所需的時間。這個階段浪費了很多時間。

variability

第三,從「完成」轉換到「測試完並準備好分配」對團隊而言也很困難。

進度落後的原因?

如果不是你的開發人員特別慢,那為甚麼開發會逾期?答案可能是:你的流程有問題。

需求不明

確定技術規格很重要。如果開發者不懂一項功能的目的,那他要怎麼開發這功能?

絕大多數的技術規格開出來時,沒經過審慎思考,通常等到我們開始設計或開發,就會碰到一堆麻煩,因為很多規格都有漏洞。

— eagerMoose on Stack Exchange

廠商太常開出自己沒仔細想過的功能,所以開發者一定要去了解,為什麼使用者需要這個功能、這個功能是做什麼的、要怎麼用。你可以用固定的格式來描述使用者情境。

user-story-on-dashboard-cropped-1024x373

使用 Sprintly 時,你得用這個格式來寫:我是一個 ___,我想要 ___,所以 ___。(要把事情做對)一定得這樣。

— Darren Rogan, the Hack and Heckle podcast

這個形式為特定功能設定了方向,也維持小規模的情境設定,不會過度展開。

不斷變更需求

開發者第二大抱怨主因就是,專案開始後,不停變動的技術規格。Hacker News 的一位使用者形容得很貼切:

開發者:「我們把屋頂和牆都裝好了!」

廠商:「我們現在想要把所有的牆都移開。」

這大部分是安排工作前沒有好好規劃功能,所產生的症狀。

避免在流程中途變更需求的方法之一,就是在真正開始開發前,先做互動模擬。我們用靈活的方式工作,不代表我們可以隨時變更規模。最理想的情形是,你在過程中得到的點子,都該立刻紀錄下來,並考慮日後放進更新。

progress另一個防止變更需求及規模的方法就是盡可能預測進度。Sprintly 內有項功能,就是根據進度,預測完成一項功能還須多少天。

切換工作

eye roll_0影集 Mazel tov, Dummies! 劇照

Justin Jackson 提到,流程中最後一塊絆腳石,大概就是工作的切換,而這可能有以下幾種常見形式:

  1. 開發者已經完成 A 工作的一半,此時你走到他的辦公桌旁,要求他切換到 B 工作。
  2. 開發者已經完成 A 工作的一半,此時你走到他的辦公桌旁,要求他同時處理 B 工作。

舉例來說,Sprintly 的開發主任時常需要檢查程式碼、幫員工分組、開會、緊急狀況出來救火。dev-who-switches-contexts1

開發主任不斷分心做其他事,導致他完成一項工作的時間要比其他人來得長。

當管理者讓開發人員中途切換到新工作,就會產生問題,而如果工作時程一直在變,將讓團隊付出重大代價。

Stack Overflow 的 CEO,Trello 共同創辦人 Joel Spolsky ,也在部落格中提到切換工作的傷害:

從這些事件中你會學到,別讓人同時處理兩件工作,並確定他們清楚工作內容。優秀的管理者會承擔責任,替人移除障礙,讓他們專心於一件工作並完成它。若有緊急事態,在打擾全心沉浸於專案的工程師前,先看看你能不能自己處理。

擔起責任

管理者的工作就是提供一個環境,讓開發者能成功完成專案。在指責開發人員,要他們為延遲行程負責前,應該先檢驗你自己。

這裡提供一些簡單的步驟,可以檢查看看你有沒有拖累團隊:

  1. 讓你的團隊了解目標:和你的團隊一起定義,如何讓使用者的生活更好,搞清楚使用者需要的結果。讓開發者接受與否很重要,對功能的熱情程度,會大大影響開發速度。
  2. 設計使用者情境要有明確規範。每項工作都使用同一個模板創造,除非充分敘述工作細節,否則開發者都有不接這項工作的權利。
  3. 減少切換工作成本,不要打擾你的開發者!寄 email 或提出任何要求前,先衡量一下對生產力造成的影響。

重點是,怪罪開發人員「太慢」前請三思,很有可能是你的工作流程拖累了他們。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新舊世代交替的美好寓言——電影「高年級實習生 The intern」觀後感

Posted: 26 Oct 2015 11:14 PM PDT

Intern-2

我決定申請貴公司的實習生職務,我嚮往人際關係、興奮感,我希望被需要…雖然你們是網路科技公司,而我打電話問了我孫子才搞清楚什麼是USB連結線,但是我會努力學習⋯⋯

在電影「高年級實習生 The Intern」裡,勞勃狄尼洛飾演的班,用平實、誠懇但是自信的應徵影片,如同片中人事主管形容的「我給其他同事看這段影片,還有人竟然哭了」,為自己的第二生涯拉開序幕。這個段落是這部電影第一個引我會心一笑的情節,「內容行銷就是要這樣做呀」,我心裡這樣想。

時尚、高成長、科技、多金,安海瑟威所飾演的茱兒代表著目前被稱頌的主流價值展現。而老派、傳統、落伍、衰老,劇中的班看似其強烈的對照。和另一部有著「LKK大叔進到高科技公司的世代衝突」類似設定的「實習大叔 The Internship」相較,「高年級實習生」更著重在描寫「經驗與思考所累積的洞察如何跨越世代,交流與傳承」。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也是目前產業所遭遇到的共通境況—除了已經持續了20年的「實體產業vs. 網際網路」進行式,即便在科技產業裡,行動網路所帶來的衝擊與革命、當社群遇上內容、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不同的領域裡,新與舊的對照與衝擊不斷在發生,這些轉折變化也不過就十幾二十年而已。

在二十多年前的科幻經典「回到未來第二集」裡,即便設想出空浮汽車、廢棄物再生引擎、隨身材變化的特殊纖維這類天馬行空的點子,但是對於通訊的想像,不過也只是「未來到處都有傳真機」(竟然連行動電話都沒有耶)。我們所處的時代,完全無法被預測。

環境是高速變化的、資訊是不對稱的、經驗是斷裂、創新是跳躍的,如何確保事情往對的方向發展?班是這麼說的「You're  never wrong  to  do the right thing. 做正確的事,絕對不會錯」。而「正確的事」在電影中的兩個世代分別以不同形式展現。

茱兒由愛好與品味出發,從分享時尚觀點跨入電子商務領域,短短一年半成就了屬於自己的電商王國。她重視顧客服務(經常客串電話客服與秘密客)、在意美感與品味(頁面設計都要親自確認),對事業的創意與熱情是她最大的強項(如同她先生說的「我沒有見過比妳更不需要有個老闆盯著妳的人了」)。而班,四十多年的職場歷練使他洞悉世情、進退有據,感性敏銳的個性讓他的世故不致淪為權謀算計,而是溫厚的寬容諒解,也懂得要給年輕一代成長與發展的空間。他們分別都用自己的方式,堅持「Do the right thing」。

不同的世代也分別有其不足之處:茱兒的快速成功讓她因而少了可以學習依循的對象。而缺乏組織與條理(會議永遠晚一個小時)、不放心授權(讓高學歷的助理接電話做雜務)、只相信自己的經驗(和班爭論開車的路線,但沒想過比她多走了40年紐約的人也許更知道路),除了讓投資人擔心之外,甚至危及了她的婚姻。而班畢竟也需要設法努力跟上時代的變化,時間所累積在他身上的經驗,必須嘗試讓年輕一代理解與接受(「你說你是做電話簿的?但是電話號碼不是Google一下就可以了嗎?」),才可得以展現其價值。

如何結合彼此的價值以補不足呢?「高年級實習生」所提供的解答來自於溝通。好消息是,要讓溝通發生,只需要有一方願意先開始就可以了。從班踏進這個新領域開始,他就積極的不放過任何一個與新環境產生連結與溝通的機會。他的練達也讓他了解在這個新環境裡他必須先被接受才可以發揮價值,年紀大資歷深在這裡並不管用。當他持續的溝通與展現所長,這個環境也因而接納了他,包括挑剔龜毛的茱兒。

溝通之外,當然也少不了行動。對於新加入的班來說,「新參者」的身份加上他所慣有的「給對方適當的發揮空間」作風,讓他用適當的行動漸漸融入這個組織:「高年級實習生」裡有另一個很棒的隱喻情節:辦公室的正中央堆滿了雜物的桌子,即便茱兒覺得看到就礙眼,不只一次想去解決這個問題。而也不是不可能整理,但是它就是在那裡,直到班動手去整理了。除了在劇情中扮演適當的轉折點之外,這段戲背後值得思考的還有:

  • 這個桌子是怎麼變成那樣的?
  • 大家怎麼看待它?
  • 誰讓這一切越來越嚴重?
  • 老闆雖然看不順眼,但是?
  • 最後怎麼解決的?
  • 解決問題之後,如何維持?

這段情節背後,原有的年輕工作者反而扮演了「因循苟且」的「老人」角色,而積極開放的長者,反而成了革新的動力。創新與守舊,有時候只是想法與心態的問題,無關資歷與年紀。

兩代不同的價值代表者,彼此間也能夠辨識出對方的優點,進而產生啟發與激盪:當班看到茱兒細心指導包裝人員如何裝盒時,他就理解茱兒經營的不只是一個生意,而是全心投入的事業。而當茱兒在體會到班的細膩敏銳背後的同理心時,她就知道可以倚賴他的這項特質協助解讀藏在數字背後對顧客的洞察。不同的溫度、強度,速度,因而產生了微妙的融合與平衡。

也許可以這樣說,「高年級實習生」算是對於新舊世代交替與衝突的一個美好寓言。看到報導,本片在這一波上映的國家中台灣是除美國之外票房第二高的國家,也許可以解讀為台灣人對這樣的衝突強烈的心有戚戚焉?

寓言也將慢慢成為我們熟悉的真實,除了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之外,身處在變化中成長的一代,也勢必不會安於自己的餘生只是平靜度日安養天年。以我本身為例,我46歲,生涯前半都在出版業,隨著第一波網際網路崛起,我進到電子商務網站:B2C、C2C,接著轉作社群經營,現在我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出版集團數位部門工作者。在我七十歲的時候,天知道雖然世界也許已經變得翻天覆地,但我也隨著這時代的變化累積更多的經驗希望能夠繼續發揮所長。也許未來,越來越多人會像是不甘寂寞的班,努力的與那個時代的茱兒合作,持續的創造更多美好的新事物與價值。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平凡矽谷人的中年危機,35 歲以後可以幹嘛?

Posted: 26 Oct 2015 08:10 PM PDT

KFWRX電影 Lost In Translation 劇照

本文轉自合作媒體虎嗅網

虎嗅註:跟矽谷差不多,我們也有一句被說到爛的張愛玲名言:「出名要趁早」,好像人們過了可以自稱年輕的年紀之後,就不再擁有創下一番事業的資本。即使你仍可中年成就,也不能免俗地愛說自己「永遠18」「永遠25」,仿佛話中蘊含著「我成功因為我年輕」的論調。而最近,太多20歲出頭的年輕人因為創業而進入了大家的視線,尤其有人還帶著「獨角獸公司創辦人」這種鑲著金邊的光環。

所以,有些過了而立之年或者不惑之年的人,變得羞於說出自己的夢想,以為自己已步入創業的黃昏。但下面這篇節選自Quora的提問及回答(矽谷人35歲以後會幹嘛?)可以為你強行註入雞血,重燃你的創業之夢。

截止發文時,這篇原文已有超過168萬的閱讀量,2620人「關註」了此問題。

提問:

如果你在35歲時還沒有一番大成就,或者沒有轉為公司管理層,那你的矽谷生涯可能要就此結束了(你簡單推理一下就能明白,大部分人都無法在35歲之前取得那樣的成就的)。所以我很好奇那些無法在35歲跑到成功終點的矽谷人們,他們是怎樣設想自己35歲以後的生活的。

實際上,這個問題的所有答題人都用分析或者例子指出,一個典型矽谷新創公司的創辦人都是35歲以上人士。很多答案也指出35歲以上的職工具備更多優點。——Answer Wiki

所以不要急著在35歲「死去」,你的春天才剛開始。在這個問題下,出現了以下幾個答案:

回答 1

回答者:Susan Wu,駭客、創業者、投資人,答案寫於2013年9月26日。

這個問題挺笨的,但比這更笨的是我們都會毫不懷疑的接受一種文化——對於年輕、搖滾明星、男性創辦人的極度崇拜。

這個問題的前提也不符合企業家精神的邏輯。如果你相信自己若不能在35歲前做出一番成就或者成為管理者,職業生涯就會就此結束,那你不算是一個真正的企業家。因為成為一個企業家就意味著,即使在你前進的道路上充滿了艱難險阻,你也要勇於開始、勇於推動、勇於發展,而這些艱難險阻之一可能就包括年輕離你遠去。

但事實上,總有一些聰明又野心勃勃的年輕創業者會能刺激到中年創業者,後者捫心自問,「我真的需要繼續忍受痛苦,以扭曲自己為代價來適應大家對於創業者的刻板印像麼?」謝天謝地,我從很多的回答中看到了大家對此說不。

我看到了很多三觀正確的回答,既開心又感激,是他們揭秘了「成功者要是年輕人」這一神秘的偽命題。但這些例子中都只涉及男性企業家。為了避免某些敏感的人認為「以高齡成於矽谷」僅限於男人,我便自告奮勇地列出了一份35歲+的女性企業家清單。

*較為不知名的公司已被標註

* Sandra Lerner,29歲時成為了Cisco的共同創辦人,40歲時創立了Urban Decay Cosmetics
* Rashmi Sinha,在37歲時創立了Slideshare
* Caterina Fake,在35歲之後聯合創立Hunch(註:一個幫助你做決定網站)和Founder Collective(註:一家投資公司);創立Findery(註:一個基於地理位置分享照片的應用);成為Creative Commons(註:一家非盈利的知識共享組織)的董事會成員
* Robin Chase,在42歲創建了Zipcar(註:美國最大的租車網站),在52歲創建了Buzzcar(註:法國點對點汽車租賃公司),在53歲創建了Veniam(註:一家Wi-Fi熱點公司)
* Mitchell Baker,在35歲之後創立了Mozilla
* Helen Greiner,在23歲時創立iRobot,在41歲時創立CyPhy Works(註:無人機公司)
* Linda Avey,在46歲時成為了23andMe的共同創辦人,51歲時成為了Curious(註:個人數據平台)共同創辦人
* Janet Kraus,在28歲是創立了Circles(註:營銷解決方案公司),40歲創立了Spire(註:社交媒體),47歲時成為了Peach(註:內衣品牌)的CEO
* Jules Piere,在48歲時創立了Grommet(註:產品發布平台),曾發布過Fitbit和SodaStream
* Jean Hammond,在41歲時成為了AXON Networks(註:雲端服務公司)的共同創辦人,48歲時又共同創辦了Quarry Technologies(註:網路安全公司),現在又成為了Learn Launch(註:波士頓的教育類公司)和Learn LaunchX(註:教育孵化器)的共同創辦人
* Lisa Gansky,在34歲時共同創辦了GNN,39歲時共同創辦了Ofoto(註:全攝影畫廊),在51歲是創立了Mesh Ventures(註:創投公司)和Mesh Labs
* Katie Rae,在42歲時創建了TechStars Boston(註:創業加速器)
* Sukhinder Singh Cassidy,在35歲後創立了JOYUS(註:影音電商平台),這之前是Google APAC(註:Google亞太區)和LatAm(註:Google拉丁美洲地區)董事長
* Mariam Naficy,在28歲時創建了Eve.com,37歲時創建了Minted(註:禮品電商)

1.35歲後仍可成功的理論不僅限於科技界,這個信念也存在於所有的創意類行業:寫作、音樂、科學研究等。

2.若讓我解釋「矽谷」這個詞的話,我認為它與快速發展的科技創新有關,往往需要風投的滋養。

回答 2:

已如此振奮人心了,再給你一個註入一管雞湯——Netflix的CEO留下的短短的一段話:

唔,我37歲的時候開始以Netflix這個名字搞DVD租借生意...然後我在47歲的時候才擁有了第一條視訊串流...所以其實35歲之後的日子也還不太糟,除了熬夜這個難度系數滿分的動作無法完成以外。

回答 3:

回答者:Steve Blank,被《哈佛商業評論》譽為當代的「創新大師」,曾先後8次創業,著有《矽谷秘史》,《頓悟的四個步驟》,寫於2014年11月9日。

我43歲才開始我的8家新創公司之一的Epiphany。
我49歲時開始了我事業的第二春,在史丹佛和柏克萊大學教書。
我50歲時寫成了《頓悟的四個步驟(Four Steps to the Epiphany)》這本書。

我發現我坐「紅眼航班(指深夜出發、第二天凌晨抵達的航班)」的興趣在40歲之後就迅速變小了。但幸運的是相應地我也領悟到了與之前完全不同的人生道理。

回答 4:

另一位名叫Morgan Ramsay的答友在2014年4月7日的時候,留下了下面這段話:

我曾經採訪過Atari(註:雅達利,風靡全球的電腦游戲)的共同創辦人Nolan Bushnell(註:29歲時創立了Atari,也曾是賈伯斯和 Woz的老板),我將這個採訪的一段話貢獻給 「很多企業家都是單槍匹馬地成名於20代」這個話題。

Nolan當時說:

現在有個怪現像。企業家們都不會選擇在人生的40代再開始自己的創業生涯了,甚至30代時開始都算高齡。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我曾是矽谷最年輕的創業者。我的經歷可能為像蓋茲、賈伯斯這樣的年輕創業者們鋪平了創業之路,畢竟如此年輕的創業者在當時看來真的太奇怪了。

回答5:

然後,又活捉一名大咖,他就是Padora的創辦人兼CEO Tim Westergren。這條回答寫於2013年10月24日。

我35歲的時候創立了Pandora。我認為無論是30代還是40代,都是開始做事業的黃金年代。因為這時你更成熟、有更多的人生閱歷、肚子裡有了更多的墨水...

回答6:

還記得上文第一個回答中提到的名叫Robin Chase的女性嗎,她在2013年9月25日留下了自己的一段經歷。

我在42歲是創立了Zipcar。
47歲時,創立了GoLoco。
52歲時,創立了Buzzcar。
54歲時,創立了Veniam。

我在這一系列的經歷中學到了很多新東西,也接觸到了很多新領域。哦對了,我也順手養大了三個孩子,他們才真真是極為折磨人的小妖精。總之,我在35歲之後可做了不少事。

當然,除了以上這些,Quora的這個問題下還有很多很多勵志的答案來反駁 「在矽谷成名要趁早」的言論。雖然,有如果一事無成都沒有立場貢獻答案的感覺,但讀完類似上面這些觀點,你總能收獲滿滿的正能量,更加積極地面對未來生活。

所以你是否也是即使不再年少,但對自己的中年感到驕傲的人呢?或者,你是否仍在努力中?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