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資深行銷人織田紀香領軍,PAGANINI+ 與 KKBOX 合作推出「BeatMatch」首曝光”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資深行銷人織田紀香領軍,PAGANINI+ 與 KKBOX 合作推出「BeatMatch」首曝光

Posted: 07 Sep 2015 05:30 AM PDT

001

由台灣資深數位行銷界人織田紀香領軍的新創公司 PAGANINI+,過去一年多來,一直致力於環繞 KKBOX 串流音樂服務打造新型態廣告平台,今天正式公開。其實早在今年六月,就已陸續服務過幾個品牌客戶,更準備好進軍國際。織田紀香今天在 Facebook 公布了 PAGANINI+ 產品「KKBOX BeatMatch」的 Sales Kit,讓我們從這份精彩的簡報一窺端倪吧!(完整版附於文末)

002首先,台灣 15-34 歲音樂消費者有 66% 都使用串流服務聽音樂。

003

004全球趨勢當然也是如此,數位音樂不但已超越實體音樂收益,串流音樂平台營收也成長了 42%,市調機構預測串流音樂廣告營收持續上漲,2017 年上看 10 億美金。

005

市場橫跨台灣、日本、泰國、新加坡等地的 KKBOX,目前付費用戶有 200 萬,總註冊用戶達 1000 萬,且非常吸引 25-34 歲的年輕族群。

007008009看完串流音樂蘊藏的大量金礦,接下來,就是 PAGANINI+ 出場的時間了。根據 KKBOX 的數據,在不同的情境下放送最適當的廣告,比如早餐時間聆聽音樂,可以看到麥當勞的電子兌換券,抑或健身時看到 Under Armour 健身主題歌單,跑步結束恰巧跳出黑松大容量飲料,補足水分。精準掌握聆聽者的狀態與情緒,投其所好,線上線下融為一體。

012BeatMatch 使用者輪廓:超過 100 萬的觸及人數、35 萬活躍聽眾、3 次平均回訪次數。

kkbox-beatmatch-sales-kit-28-638

kkbox-beatmatch-sales-kit-30-638

廣告主可運用的形式有 Welcome Page、品牌歌單、品牌影片、品牌主題影片。

kkbox-beatmatch-sales-kit-34-638全版展示型廣告、浮動式廣告的範例。

kkbox-beatmatch-sales-kit-41-638

目前已有 BOSE、nanoblock、台新銀行、Fitty、LANEIGE 等客戶使用 BeatMatch。除了 BeatMatch 精準數位廣告投放之外,品牌還可選擇加值方案:KKBOX 自有媒體行銷宣傳、每月發行量達 6 萬本的音樂誌、每月 1-2 場 LIVE 演唱會線上直播。

織田紀香在 Facebook 表示,PAGANINI 與 KKBOX 共同合作推出的「Sponsored Premium」商業模式,「期望在KKBOX服務裡,品牌客戶不是粗魯、隨意、無端的接觸用戶,而是可以細膩、緊密的與用戶連結在一起。品牌,應該要有溫度,甚至要能夠成為使用者生活的一部分」。未來,他們也將持續在 DSP、DMP、SSP 的領域裡推出產品,PAGANINI+ 將為競爭激烈的台灣數位廣告領域呈現什麼新風貌,我們拭目以待。

完整簡報檔: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大數據結合客戶關係,不可不知的四大優勢

Posted: 07 Sep 2015 04:01 AM PDT

yahoo本文由 Yahoo奇摩贊助

隨著科技發展,品牌能夠收集到顧客資料的方式變得愈來愈多,像是除了過往最基本的個人資料、消費明細,現在連顧客的行為資料、習慣、興趣等過往連想都不敢想的資料,統統都能一手掌握。

19688146585_7619a85aa6_bPhoto credit:Joe The Goat Farmer

而這些大量且多樣性的數據,一旦經過分析,運用在客戶關係管理上,將可使其從以往「管理」顧客關係的層次,進一步提升到「服務」顧客的層次。

因為在大數據的幫助下,消費者輪廓將變得更加全面和立體,這也促使行銷人能更精準得找出最值得花費心力、投注資源的顧客,並提升他們的使用經驗,增加顧客黏著度、創造忠誠度。同樣的,行銷人若是發現有顧客已然對品牌失去信心,正準備擁抱其他品牌,我們也能透過大數據抓出問題點,努力挽回顧客的心。

讓消費者輪廓更加立體

從前,我們只能知道顧客的年紀、性別、種族、家庭狀況、收入、職業、宗教;現在,透過電腦和行動載具等科技產品,我們可以知道更多關於顧客的資訊,包含最常逛的網站、最常消費的平台、最常使用的軟體,甚至經常出沒的地點、愛用的App、最喜歡什麼時候滑手機、對什麼樣的議題最有興趣等。

一旦我們將上述資料,結合過往顧客的個人資料,以及消費明細,進行資料的交叉分析比對,行銷人員將可以更加全面的認識消費者,跳脫過往只有媽媽才愛逛超市、男人才愛買車等刻板印象,洞察出消費者最真正迫切的需求,提供最適當的產品和服務。

找出最值得經營的顧客

過往,行銷人員經常遭遇的問題是——僅能以誰是花最多錢的顧客,去判斷誰最值得品牌投注心力,然而有時你卻會發現,這類型的顧客讓品牌花了最多錢,但忠誠度卻不一定是最高的一群人。

但如今,當品牌掌握了更多關於消費者的資訊,行銷人員除了參考上述的單一指標,更能以消費者的平均購買量、顧客終身價值、顧客的取得成本、客戶保留成本、顧客滿意度等指標,找出最適合自己投注資源維繫關係的顧客,並針對不同程度的顧客,提供相對應的資源和服務。

挽回近乎失去的顧客

偶爾,當品牌發現行銷策略並無法創造出預期中的投資報酬率,甚至抓住顧客的心,行銷人員這時也無需喪氣,因為這也恰好是一個能讓品牌重新認識消費者的機會。

怎麼做?行銷人員首先必須檢視手上握有的數據,並在推測出問題點後,親自和顧客聊一聊,傾聽他們的心聲,最後進行實際的測試;而一旦測試成果出爐,行銷人員可別忘了將成果告知顧客,好讓他們重新體驗,並感受改善後的商品或服務,把握機會挽回顧客的心。

提升消費者的使用經驗

在提升使用者經驗之前,品牌必須做的功課,即是將收集來的大數據,透過類似如Hadoop技術進行分析,找出顧客最常談論你的哪項產品或服務、內容又是什麼,又或找出他們當前最需要的品牌建議為何,還有包括在所有的顧客當中,誰又是當中的意見領袖。

然後針對需要改善的商品或服務,進行改善;針對顧客需要的意見,給予個別的建議,提高轉換率;並隨時掌握意見領袖的動態,在必要時刻,透過對方,發揮品牌影響力。

另外,利用大數據分析做出預測,同樣可以提升使用者經驗。舉例來說,以後我們每半年車子就得進廠維修的規定,未來在物聯網的支援下,每台車可以依據車主的使用狀況,提供專屬適合的進廠維修時間,大大提升了顧客的使用者經驗。

最後,儘管大數據在客戶關係管理上的應用,看似神奇又好用,但必須提醒的是,一套真正有價值的客戶關係管理,除了得學會收集、處理和儲存正確的數據,也要學會使用正確的工具和技術,進行分析。

而最重要的一點,則是品牌必須擁有一個專門處理資訊和數據的組織,避免大數據由IT部門領導,因為那僅只是取得數據分析後的一種手段,後續的如何分析和運用,又會是另外一門學問。

參考資料: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林宇輝專欄】台灣物聯網創業者別再擠 B2C了!要挖的金礦在 B2B

Posted: 07 Sep 2015 01:39 AM PDT

goldrush(Courtesy of Georgia Archives, Vanishing Georgia Collection)

最近台灣股市動蕩不安,政府基金紛紛進場護盤。短期上來看股市相對止穩回漲了,但是若把時間拉長又如何呢?影響股票市場短線波動的因素太多了,但長線則大部分都是看一件事,「本夢比」,也就是金融市場對某個經濟體未來發展的預期。上個月主計處公布第二季的經濟成長極其慘淡,只有成長 0.64%,下半年甚至可能呈現負成長。我不是財經專家,這篇文章當然也不是討論股市或總體經濟,但是數據中我比較在意的是三角貿易(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衰退,暗示著台灣的電子產業已遇到極大的瓶頸。

台灣身為一個電子製造強國,當電腦、手機在全球產值走下坡的時候,未來如何在物聯網市場與國際接軌將會十分重要。大家可能會問,那會有多重要呢?或許沒有波波卡或是高中課綱重要,但總之還是很重要。從另一個角度看,當產業快速變遷的時候,台灣的新創團隊也許可成為接軌國際物聯網的契機?

這一年來觀察台灣創業圈的趨勢,物聯網的創業比率確實越來越高,也看到多家物聯網加速器成立、或是正在籌備中。策略上來說,善用台灣在電子領域的優勢,完全是個正確的方向,可是,許多團隊的產品原型做出來後的問題是,然後勒?熱血歸熱血,但創業畢竟是人生上的一場豪賭,既然要賭,無論輸贏都要賭得漂亮、賭得精彩,既然如此,首先就要搞清楚物聯網創業的本質,了解如何提高自己的勝率。

首先,我在台灣看到的團隊大多都從「硬體產品」來切入市場,尤其是 B2C 的產品居多,也就是消費性產品。一個消費性產品的公司要成功需要的因素非常多,除了產品設計、功能、品質、通路、物流、市場定位、疊代開發、售後服務、銷售預測、庫存控管...等等的基本功外, 在我看來另外有一個極度重要,而台灣又極度缺乏的要素,那就是經營「國際品牌」的能力、資源、與經驗。我當然不是否定台灣 B2C 物聯網創業家的努力,台灣傳統上不擅長的事情,不代表特定的公司不會創出先例,但是這是身為一個創業家必須問自己的問題「我的產品如何成為國際品牌?」。這是個極難回答的問題,但也正因為極度困難,所以創業成功才是這麼的難能可貴。就我看來,要回答以上問題,不外乎三個方向:

  1. 技術領先:產品有極強大的研發技術或專利做後盾,讓別人極難模仿(eg: Tesla, SpaceX)。
  2. 全新產品或服務:第一個進入市場,趁競爭者進入前打出品牌口碑(eg: Fitbit, GoPro, Pebble)。
  3. 創新商業模式:顛覆傳統的收費對象和獲利模式 (eg: Nest, DropCam, 小米)。可是通常創新的產品或服務比較有機會做到這點。

若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市場,要在國際市場打消費性品牌是很花錢的,而台灣又極少成功案例,所以要從創投那裡拿到資金當然困難重重。在我看來,物聯網目前最大的機會點反而在於 B2B 或是 B2G(G for government) 市場,像是智慧城市、交通、運輸、大樓、工廠...等等。因為只需要找到產業中的痛點,說服決策者,把生態圈中的關鍵廠商串起來,就事半功倍了,少了許多市場上的不確定因素。

舉個實際的案例,Mesh Ventures 近期投資了一家在美國做智慧停車的團隊。他們是 B2B & B&G 的營運方式,在客戶的每一個停車格上安裝一個 Sensor,然後把資料傳輸到雲端的 Platform,除了可以提供管理者營運分析和車流預測外、更可以提高收入,另一個重點是,安裝成本低到趨近於 0。對於使用者來說,則可以提供多項便利的服務,像是建議車位、車位預約、自動扣款、車子定位(我就整天忘記車停哪)...等等。

這家公司在歐美已經取得很不錯的成績,或許會成為下一個 unicorn 也說不定(Unicorn 泛指估值超過 US$1B 的公司)。你可能會說「等等,老外創業和台灣有什麼關係?莫非這是篇炫耀文不成?」。當然不是。Mesh Ventures 的想法是「借力使力」,既然這樣的服務在歐美已開始快速發展,而台灣又缺乏這樣的服務,那下一步當然是設法幫這樣的服務在台灣「落地」囉。

對於這家美國團隊而言,在大舉進入亞洲之前,台灣無疑是個很好的 Pilot field。但是要搞懂台灣的生態和文化,對於人生地不熟的老美來說是極其困難的,所以 Mesh 就開始幫他們了解台灣的市場,以及幫他們找在台灣落地的關鍵夥伴們,像是電信商、停車設備商、停車管理業者、以及公家機關等等。我們的期望是在不久的將來,可以協助把台灣智慧停車生態圈的形成,這樣不但可以讓民眾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務,新的生態圈也可以讓台灣有新的創業商機。

另外還有一種將 B2C & B2B 結合的 hybrid,也可以參考看看。B2B 一般來說,缺點在於比較需要花時間去開發客群,第一筆收入會比較晚發生,因此我看到有些國外的新創團隊一開始先走 B2C 的銷售,透過群募或 pre-sale 來賺取初期營運資金,更重要的是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去做 B2B 的客群開發,也更容易獲得客戶的信任。對於創投來說,產品初期在 B2C 預售狀況良好的話,投資者對團隊技術能力以及市場接受度的風險疑慮都會降低,對募資來說當然是大大的加分。

image00

講了這麼多,我想以上面這張圖作為這篇文章的結論。萬物聯網的時代來臨,我們過去的強項「硬體」只占整個價值鏈的冰山一角,真正的價值在於 Data & Services。若創業家們可以跳脫出產品 Form factor & Features 的思考框架,把目光更拉大拉遠,從一個智慧城市、智慧企業的角度去思考 B2B 或 B2G 更專業以及創新服務,去挑戰企業或政府過去的營運模式,或許這裡面會存在著更多可能與無限想像。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蘋果共同創辦者:Apple I 並非由賈伯斯設計

Posted: 06 Sep 2015 08:36 PM PDT

photo.php

本文原刊於《聯合新聞網》。

對於蘋果推出的經典個人電腦Apple I、Apple II,不少看法均認為與Steve Jobs宛如天才般創意有關,但蘋果共同創辦人Steve Wozniak並不這樣認為,強調諸多設計都是自己一手包辦,並且說明當時Steve Jobs對於電路設計基本上一翹不通,但卻十足想刷存在感。

Steve Wozniak在近期接受訪談時,說明當時設計蘋果經典個人電腦Apple I、Apple II時,諸多功能、設計均由個人一手包辦,並且讓當時的Apple I不像當時其他個人電腦均以零組件形式銷售,使用者只要準備可安裝電路板的機箱、電源供應器、鍵盤與顯示器即可運作 (註)。針對世人經常認為蘋果經典個人電腦Apple I、Apple II的成功,主要源自Steve Jobs天才般的創意,Steve Wozniak則直言當時Steve Jobs只想讓自己顯得重要,但實質上卻沒有任何貢獻與功勞。

註:由於當時Apple I本體僅為電路板,因此當時並沒有固定外殼造型,目前許多Appl I電腦外型多半為使用者自行加裝,直到Apple II才有固定機殼。

根據Steve Wozniak的說法,表示個人僅只是喜歡鑽研科技產品,Apple I與Apple II完全是以自己設計理念所打造,其中Apple II更成為蘋果初期10年內最為成功產品。

不過,不少看法也認為雖然Steve Wozniak設計Apple I、Apple II,但實際讓這些產品成功銷售卻出自Steve Jobs的商業頭腦,同時也是基於Steve Jobs諸多不同創新想法促使蘋果持續推出iPhone、iPad等產品,並且籠絡眾多忠實使用族群。

而被人稱作「科技頑童」的Steve Wozniak,在近幾年來始終持續關注各類科技話題,例如過去曾說明喜好微軟Windows手機動態磚設計,同時也曾批評市面上推出的智慧型手錶無法稱作科技產品,另外針對人工智慧發展看法雖然曾認為無法對人類造成威脅,但近期似乎改變其看法,認為人工智慧強度持續發展情況下,或許將全面改變人類生活模式。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