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32萬人追捧 「黃阿瑪」暴紅經營術” 與新的 1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32萬人追捧 「黃阿瑪」暴紅經營術

Posted: 05 Sep 2015 08:19 PM PDT

Hunag

文●單小懿

志銘( 左) 和狸貓( 右) 原本記錄7 隻流浪貓生活的臉書,又萌又療癒,變成台灣人氣最高的寵物粉絲頁。 (攝影者.程思迪)

 

上午7點,百貨公司前出現排隊人潮,一開門,人龍迅速朝手扶梯奔跑上樓;同時,另一條人龍從13樓威秀影城往下跑,搶拿號碼牌。

這是8月發生在台中大遠百的情景。人群奔跑不是為了新年福袋、不是明星簽書會,而是為了搶在前150名,拿到「牠」的限量海報。

流浪貓「黃阿瑪」,牠的粉絲團——以7隻貓日常生活為主軸的「黃阿瑪的後宮生活」,粉絲團團長分別是2名30多歲、經營小型影像工作室、自稱「阿瑪奴才」的志銘和狸貓。他們寫的《黃阿瑪的後宮生活》一書,居今年博客來單日銷售的前2名。

一隻被棄養的流浪貓、兩個平凡的年輕宅男,如何打造出「喊水會結凍」、擁有32萬「子民」的阿瑪王國?

 

擬人化的角色設定 霸氣貓拍片,惡搞宮廷劇

黃阿瑪臉主之一的志銘表示,會把貓取名為「黃阿瑪」,是因為收養者姓黃、牠又是黃色花貓,加上本身個性霸氣、老大,很像皇帝,但叫「皇上」太老,不如叫「黃阿瑪」有趣親切。搭配後來連續收養的流浪貓,順勢聯想到有皇后、妃子、皇子的「後宮秘辛」;偏偏這群後宮成員是隨處可見的混種貓,而非出身高貴的品種貓,演變成一齣平民版的《後宮貓嬛傳》,更讓人感覺親近。

台灣專業社群經營、米斯特六創辦人劉威麟分析,黃阿瑪的角色設定,反映出近幾年台灣的粉絲團流行「擬人風、公仔風」,「但黃阿瑪不光賣萌,還有有趣易懂的故事情境,情境從網內延伸到網外跟粉絲互動,粉絲都自稱為子民,讓大家一起玩角色扮演。」

 

紀律化的餵養粉絲 定時Po文,週五上傳影片

「黃阿瑪的後宮生活」從2013年底開張,內容至今並沒有太多變化,為什麼到今年1月,粉絲數才破1萬,但到今年7月底共半年時間,粉絲數能突破30萬?

志銘、狸貓的做法很單純:Po文和影片的時間固定。

粉絲數破萬後,他們開始意識到陌生粉絲變多,臉書不再只是好友間的生活分享,不能再任憑己意,於是決定從今年2月起,固定每天中午12點和傍晚6點,各Po一篇文章,每週五傍晚上傳一支影片。

 

除了有紀律的更新內容,與粉絲穩定的互動也很關鍵。

例如近期短片《後宮吸毒(草)記》,記錄七隻貓吃「貓薄荷」,結果被粉絲反映「吸毒」二字不妥,臉主立刻解釋貓薄荷俗稱貓大麻並道歉。不但無人打臉,反而超過2萬粉絲按讚,並有上百則留言支持臉主。

 

有號召力的周邊商品 600份明信片,8分鐘賣完

今年3月底,「黃阿瑪的後宮生活」開始正式用周邊商品測試粉絲行動力,推出手繪插畫紙膠帶搭配一張黃阿瑪酷卡,限量1千卷,當晚全部完售;接著7月底新書預購,搭配限量版明信片,博客來首批600份在8分鐘內完銷。

「未來想把流浪貓變成一個品牌,不是只有品種貓才有品牌辨識度,」志銘說。唯一要避免的是,過度商業的操作,諸如置入或業配文。商業化雖是必需,但要兼顧粉絲的情感,「最大的風險就是粉絲反感。」

8月底,就在黃阿瑪首度與「子民」見面當天,粉絲數再突破32萬,未來如何拿捏粉絲情感與商業行為,成為兩位「奴才」下一步考驗。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你知道 App 開發什麼功能才能真正提升客戶留存率嗎?

Posted: 05 Sep 2015 08:04 PM PDT

1441435161127(photo by Juhan Sonin)

本文來源:andrewchen.co 譯文創見首發由TECH2IPO/創見花滿樓編譯轉載請註明出處

 

App 開發人員經常會陷入到這樣一個錯誤之中,當各項後台數據表現不佳的時候,總是覺得再給 App 添加一個功能就能提升客戶留存率!但事實是這樣的嗎?是不是什麼功能添加進來都能提升客戶留存率?如果不是,那麼應該怎樣對 App 進行改良,才能讓後台的數據圖表變得好看一些呢?

 

「下一個功能執念」:一種相信通過開發新的功能來維持客戶留存率的思維錯誤。

對於那些喜歡開發產品的項目經理來說,當項目的進展不是很順利,他們下意識地都想要在這個產品身上多做些什麼。 「發布-失敗-再發布」的循環一再上演,但人們往往忽視的事實是,這樣的法子根本行不通,除了浪費了開發人員的精力和時間之外幾乎沒有什麼用處。

讓我們還是拿數字說話吧。為什麼說「下一個功能執念」是一種錯誤的思維誤區,請看下圖。

Screenshot-2015-05-31-19.50.54

 

上圖顯示出來一款產品從剛開始人們的瀏覽狀態,到註冊成為用戶,再到接觸產品一個月後,顯示出來了客戶的留存率變化情況。從圖上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它是如何呈現斷崖式的下跌的。這是一個標準的、最為普遍的客戶留存率演變過程,有大量的案例和數據可以做以支撐。

而對於一款網頁 App 而言,平均數字如下:

假設有1000 名用戶訪問了首頁,體驗了你的產品

  • 20% 會註冊
  • 上述人群中 80% 的人會完成新手指引
  • 上述人群的40% 的會在註冊後的第二天再次登錄上來
  • 上述人群的20% 會在註冊後的第二個星期登錄
  • 上述人群的10% 會在註冊完30 天后再次登錄
  • 換句話說,30 天之後,1000 名訪客的基礎下,只有20 名用戶成為真正的日活躍用戶。

當然,偶爾也能出現比上述情況更好的局面,尤其是這款 App 已經打造​​了非常棒的品牌,不僅流量很高,而且還能在流量中實現更高的真實用戶轉化率,又或者是在第一天、第七天、第三十天這幾個節點的數據,會是我上面公佈的數字的2 到3 倍。 (往往出現在通訊 App 領域)。但是即便有這樣的例外存在,幾乎每一個人都會看到這些數字還是會皺眉頭,深感憂慮和沮喪。

正是因為這一點,「下一個功能執念」就趁虛而入。它讓人們很容易就相信了只要將產品的新功能開發出來,那麼一系列的數字指標就會相應地變得好看。但是,人們往往在開發新功能上面犯瞭如下的兩個錯誤:

  1. 太少人會用到這個功能了。往往是這個功能針對的目標群體是已經在 App 內活躍的,或者說已經駐留下來的用戶,而不是非用戶或者新用戶。
  2. 它無法幫助人們更加投入到 App 的使用中。尤其是將這款功能定位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性」的功能,但是卻在新手教學的環節之外,成為了一個對用戶來說可有可無的選項。

這些功能背後的開發理念都是好的,它們都是想要提升用戶的參與度。但是如果人們都不經常用它們,那麼它們就無法讓那條糟糕的曲線變得稍微好看一點點。換句話說,一款在「第七天」推出來的新功能,絕對不會比在「新手環節」中出現的功能更經常使用。因為上面的圖表已經顯示結果了,最終只有4% 的用戶能夠看到這個新功能的存在。

開發功能的著力點應該放在「新手環節」

說到這裡,「新手環節」到底有多重要就無需贅言了。如果產品經理沒有在這個環節用一種最正確的方式,向用戶傳遞出這款 App 的用處,怎麼使用的,那麼後續再怎麼努力的做修補工作都無濟於事!

Twitter 剛開始推向市場的時候,新手教學環節是當你註冊完畢後,直接就進入到一個空無一物的訊息串流頁面,然後給你留一個文本框框,讓你填寫任何你想說的東西。當然這能方便你摸索整個產品到底是什麼樣子,並且給你後續的行為留有了充分的自由度,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個設計是非常差的。如今,Twitter 會在新人註冊進入後引導新人去關注一系列的帳號。這個功能設計就在一開始表明了 Twitter 的定位,它著眼於成為一個閱讀器。

「投入度之牆」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將新功能的訴求點瞄準在提升產品內用戶投入度上面。這裡要提到一個「投入度之牆」的概念,也就是在產品不斷地引導用戶來深度使用這個產品的過程中,是有著一條涇渭分明的界限的。在這個「牆」後面,功能追求的都是用戶真正與產品合二為一的行為,比如發布招聘、建立一個新的項目,又或者是將文件存放在文件夾裡。而在「牆」的前面,功能都不需要多少投入度就能帶來價值,比如瀏覽訊息串流、給某些照片評等、點擊一個連結等等。如果你在「牆」的後面打造了一大堆功能,這些功能也確實讓讚賞有加,但是只有非常非常少的人在這堵牆的後面能夠用到這些功能,這些功能並不能修復曲線,也就是提升客戶留存率!

 

那麼如何選擇「下一個功能」是什麼呢?

如果想要修復上圖曲線,那麼必須對用戶對產品的使用周期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首先必須考慮的問題,就是盡可能地去擴大這個功能的覆蓋率,也就是受益人群。只要接觸到產品的人,幾乎每一個人都會受到這個新功能的影響。這是黃金第一法則!換句話說,應該開發的新功能必須瞄准在非用戶、以及隨意瀏覽的用戶身上。這裡面的道理太簡單不過。因為這部分人群的基數實在太大,擁有很大的開發潛力。這也意味著要將精力、焦點放在登錄頁面、上手環節的順序,最初「開箱即用」體驗上面。這些功能都非常非常關鍵,但是往往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

同樣的,需要真正地去了解用戶在接觸了產品之外,下一步他們的行為究竟是什麼,從而真正在某個環節「激發」他們,使其成為真正的活躍用戶。對於社群網絡平台而言,引導他們關注或者添加朋友是最關鍵的環節,因為這樣做很容易帶來正向循環;對於一款「軟體即服務」(SaaS)應用而言,應該是在正確的頁面加載 JavaScript 標籤;對於一款 Blog 產品而言,應該是方便人們去給 Blog 取名字,選主題,寫第一篇日誌。將新人上手環節單獨拿出來做各種設計和引導,並儘可能保證環節的精簡,傳達出來的產品訴求足夠明確、就越能確保一個相當不錯的用戶轉化率。

當產品還在開發初期的時候,產品開發人員在接下來的功能研發上有著太多的選擇和自由度。人們往往將太多期望寄予在了「下一個功能」上面,換回來的往往是令人失望的結果。事實上,「下一個功能」必須需要有著更加體貼入微的設計,更加縝密用心的思考,更加詳實可靠的調查研究做其支撐,才能給一款應用帶來漂亮的真實用戶轉換率。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