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巧克力加牛肉?超級電腦「華生」說這樣味道剛好” 與新的 2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巧克力加牛肉?超級電腦「華生」說這樣味道剛好

Posted: 16 Sep 2014 03:39 AM PDT

巧克力加牛肉?超級電腦「華生」說這樣味道剛好


台灣IBM公司軟體事業處總經理賈景光(右)、台灣IBM系統暨科技事業處總經理魏大洋(左)

想必不少讀者都看過「電腦會選花生」的廣告,那麼,會設計食譜的電腦有沒有看過?今天中午,IBM 舉辦了一場不同以往的記者會——地點在廚房,發表四道由超級電腦華生(Watson)所設計的食譜!(詳細的食譜可以參考文末的資料)

大廚華生

相較於人類廚師通常一次僅能想像有限的食材搭配與味覺體驗,華生先是取得巨量的已知食譜,分解出食材的類別,再進一步分解成化學成分,以及人類的感知模式來 判斷何種搭配會讓人感到美味和驚喜,放入「食譜資料庫」中。光有資料還不夠,華生發展出一套異味的運算邏輯(Novel Algorithm),從中分析食物的分子結構,如:表層、重原子數、旋轉鏈數、氫鍵受體數等,再用這些化學特性的「營養資料庫」與「食譜資 料庫」進行分析,推薦合適的食材搭配,因此會出現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食材組合!例如「瑞士泰國混搭風味蘆筍鹹派」的食材是多香果、酸莢、高良姜、九層塔、奶酪、薄菏,其中有些人們不甚熟悉的食材,也難以想像混到一起是什麼味道。

華生也與美國知名美食雜誌 Bon Appétit 合作,分析 超過 9,000 道食譜,並推出食譜 App。使用者只需輸入想使用和不喜歡的食材,再指定 想嘗試的風味(如義大利或亞洲風味),以及希望做的菜式(如捲餅或麵食),華生即可產生大約 100 種同時考量食材搭配、營養以及份量的食譜,還包括傳統與實驗性的菜色,這將解放廚師們的大部分工作。Bon Appétit 雜誌主編 Adam Rapoport 表示:「華生主廚讓科技與食物激發出新想法,讓廚師能發揮更多想像力挑戰不同食材與菜色,就連一般大眾也能親手嘗試這些獨具巧思的食譜。」

對於大廚華生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到 IBM 的「Cognitive Cooking」網頁閱讀更多相關資訊。

海量資料分析 造就華生創意大腦

華生的幕後推手是由 90 台 IBM Power 750 伺服器,結合 IBM DeepQA 深度分析軟體 所組成,是 IBM 整合軟硬體,發揮商業分析絕佳效能的重要里程碑。共計有 2880 顆 POWER7 處理器核心以及 15TB 記憶體,能同時運行逾千項數據分析工作,具備每秒能運算 500GB 的資料能力,相當於 1 秒閱讀 100 萬本書,不僅能火速搜索、瀏覽、對照,交叉分析文章段落,還能用數百種演算法搜尋出每個可能的答案。台灣 IBM 系統暨科技事業處總經理魏大洋認為,智慧運算是 IBM 近年來強調的業務重點之一。華生的核 心系統─IBM Power Systems 系統專門針對海量資料而設計,不但能支援大規模平行分析、資料處理、資源優化、省電節能等,還內建安全基礎,符合今日商業環境對於整合資源、提升效率、風險管控、掌握投資報酬率(ROI)、創新服務模式等需求。

醫生要看 192 年的履歷,華生 15 秒看完。

現今資料量急遽增長,單憑過去我熟知的系統架構與分析方法,已無法滿足資料處理需求。以醫療為例,一位醫生要看完 1,000 萬份病歷,需花上 192 年時間,但同樣任務交由華生執行,卻僅需 15 秒即可完成,完全突破人腦理解資訊的時空限制。台灣 IBM 公司軟體事業處總經理賈景光指出:「2014 年已是海量資料(Big Data)經濟時代,全球企業面臨海量資料關鍵變革,加以社群媒體、手持裝置和行動力改變了企業與消費者的互動模式,讓企業 IT 系統的效能、效率與成本效益面臨極大挑戰。為加速從海量資料挖掘價值,IBM 賦予華生過人深度分析能力(Deep Question-Answering,DeepQA),加快了科技進程,不只幫助人們快速搜尋,也能打破思考框架,更快速獲得精確解答。」

然而,賈景光也補充道,這並不代表華生就能成為獨立看診的醫生,目前華生的能力僅止於擔任人類醫師的助手。不過近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例子顯示,就連我們傳統觀念中「無法被取代」的工作將逐漸面臨來自電腦的挑戰,例如律師和醫生等等。當然,像影集《Suits》裡的頂尖律師和《怪醫豪斯》裡總是能抽絲剝繭解決怪病的豪斯醫生,他們還不會面臨來自電腦的立即威脅,但是那些負責檢視文件的初級律師/律師助理和執行例行工作的醫生們,處境恐怕就不是這麼安穩了。

Watson 跨足新領域:金融、醫療和行動領域

華生所具備的各項能力,將可廣泛運用在商業環境,創新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華生目前已跨足許多領域,2012 年與花旗銀行合作分析金融資料,協助簡化並改善金融體驗,提供顧客需求分析和個人化數位銀行金融服務;它亦可以優化律師的併購策略訂定,提供更快速且全面的盡職調查和文件分析。華生也已成功運用在醫療服務方面,例如屈臣氏、醫療保險商 WellPoint(WLP)和醫療機構 Seton Health Family 等。

步入 2014 年,IBM 成立 IBM Watson Group,此一新的事業部將專注於發展與商業化其雲端認知服務,並打算投入逾 10 億美元的資金。另一方面,IBM 也宣布推出 IBM Watson Developers Cloud,將向更多開發者開放,IBM 將會提供 Watson API 開發者工具包以及相關的學習資料,讓全球的 App 開發商利用華生的強大的知識處理能力打造新一代的應用程式,進而建立全新的華生生態體系。目前已有多家商業合作夥伴,例如,Fluid 正在打造 Fluid Expert Personal Shopper App,以協助零售產業提高與客戶之間的互動及顧客轉換率;MD Buyline 運用華生提供更明智的醫療設備採購建議;而 Welltok 則正在開發個人化的健康行事曆 App。

此外,華生電腦提供三項新服務,包括可研究及分析大量內容的 IBM Watson Discovery Advisor、可視覺化巨量資料的 IBM Watson Analytics,以及讓企業員工能更容易發現與分享資料的 IBM Watson Explorer。今年九月初,美國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發表一份研究報告,在 Watson Discovery Advisor 的協助下,針對癌症研究提出 6 種值得深入探討的研究路徑。華生分析超過 7 萬份有關 p53 的科學論文—— p53 是一種涉及多種癌症的蛋白質。透過華生實現了自動分析,有助於貝勒醫學院的生物學家與資料科學家找到 6 種可改善 p53 的蛋白質,可望展開更深入的新研究。更重 要的是,原本科學家通常得花一年時間才能找到一種相關蛋白質,這次的發現只花了幾週的時間。全球著名醫療研究與治療中心 Mayo Clinic,也預計於 2015 年初導入華生,以加快臨床試驗研究速度。

應付小孩子無止盡的「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為什麼一年只能過一次生日?」「為什麼糖果不能當正餐?」等等「為什麼」開頭的問句是兒童最容易把成人逼瘋的招數,但是用來對付華生可就未必有效了。

目前 IBM 正與 Majestyk 公司合作,設計了一個可愛絨毛玩具的原型「小方」(Friendly Anthropomorphic Network Genome,FANG)。「小方」是個可以連上華生電腦的玩具,當小朋友對著小方說話,小方就會回答。這個過程中 IBM 的專家們要做的事情則是:訓練華生用小朋友能聽懂的語氣說話。

有趣的是,父母的手機裡有個 App,可以追蹤與記錄孩子與小方之間的對話,萬一小孩子問了什麼「怪怪的問題」,「小方」就會通知家長。換句話說,華生的數據分析能力可以幫助父母掌握孩子的身心發展狀況。

目前台灣已經有一些開發者和公司希望能夠使用華生的 API,賈景光表示,只要到網站上登記,IBM 就會與登記者聯繫,共同討論可行性。華生的 API 與一般網站的 API 不一樣,例如前面提到的小方,顯然他只能透過英語和小孩子互動,而不能使用中文。此外,華生的運算能力要用在特定領域前,都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training)。

除了前面提到的醫療(問診、製藥)、金融和網路/行動應用,賈景光指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也是華生能夠一展所長的領域。當所有的感應器與智慧型裝置搜集到了巨量資料後,華生強大的運算能力就可以接手後續的分析工作。

後記

今天 IBM 介紹了四樣食譜,並且讓與會者試吃。老實說,當你知道這道菜是電腦設計出來的時候,感覺有點奇特。我不是什麼美食專家,但其中一道食譜「奧地利風巧克力牛肉捲餅」我認為屬於「電腦才會想吃的食物」。同事說,也許電腦也不想吃 XD

讓世界看見台灣,樂天推「跨境服務」前進東南亞

Posted: 16 Sep 2014 03:15 AM PDT

讓世界看見台灣,樂天推「跨境服務」前進東南亞

左為資策會台日中心主任翁建一,右為台灣樂天市場營運長羅雅薰

網路拍賣的盛行,讓中小型賣家群集在電子商務平台中,在特定範圍內實踐個人經濟。只是,儘管網路無遠弗屆,商品卻始終難以在國與國之間流通無阻。畢竟,消費者雖能透過網路三秒下單,但眼前馬上浮現支付與運送的難題。就算再怎麼喜愛舶來品,考量昂貴的代價(運費甚至可能比商品本身還貴!),多半還是只能放棄交易,店家也做不成這筆生意。商家即使有意自行拓展海外市場,不止容易在金流物流卡關,文化層面的語言隔閡與行銷知識更難以跨越。

台灣產品「跨境」東南亞,首站新加坡

作為日本樂天第一個海外市場,擁有較為成熟的生態系,台灣在最近成為第一個樂天試驗「跨境服務」的基地,一次解決複雜的金流、物流問題,協助台灣中小型賣家將創意遠播世界,多出一個營收管道,人人都可賺來自全世界的錢。

華人人口多、文化近似的新加坡是第一站,目前先以女性服飾、鞋包配件以及運動休閒品類試水溫,如男性潮流品牌Transaction、Destroyland,以及運動休閒品牌Drago等。未來也會擴及農作、美食、3C 等台灣人引以為傲的產品。除了新加坡之外,今年底台灣商品也可望在馬來西亞上架,明年第一季預計前進日本,歐美也在計劃之內。

新加坡、台灣團隊聯手,提供四大主要服務

台灣樂天市場營運長羅雅薰表示,新加坡樂天已成立一支專為台灣賣家服務的「跨境電商先鋒團隊」,角色包含在地商業顧問、在地行銷專家、在地客服、在地金流,加上台灣本地的台灣樂天電商顧問與跨境物流團隊,幫助台灣賣家選擇商品、協調定價策略,而後續的客服與最麻煩的退貨、倉儲管理等等事務一手包辦。

「跨境計劃」一向賣家揭曉,立刻吸引 5、600 名賣家希望參與,經過新加坡當地電子商務團隊評估之後,選出 27 個品牌、5000 多項商品作為「先行者」。羅薰雅說,新加坡團隊「嚴格審核」,以降低失敗風險,但她也希望標準能夠放寬,讓更多台灣產品有被驗證的機會。具體而言,樂天跨境電商服務主要包含四大部份:

  1. 商品翻譯上架:新加坡樂天市場將協助產品上架及翻譯,量身打造更能吸引當地顧客的產品文案。
  2. 產品行銷:台灣商家的產品將被曝光在專屬的「Rakuten Taiwan Direct」頁面,同時也會有客製化的行銷活動協助店家向新加坡消費者推薦台灣商品,並且參與 9 月15 日至 9 月 25 日的新加坡樂天市場首度舉辦的Super Sale,並為台灣跨境商品設立專屬的銷售館別。
  3. 金流:購買台灣商品的新加坡消費者,可在新加坡樂天市場上以自己最常使用的金流方式直接付款,因此台灣店家無需考量麻煩的跨國金流問題。
  4. 物流、通關與倉儲:台灣店家只需將商品送至台灣樂天的物流中心,台灣樂天市場在集結訂單商品後,將商品裝箱配以國際配送(目前與順豐快遞合作)直送新加坡後,再透過當地物流送達消費者手中。對店家而言,不但可以大幅降低單獨運送國際的成本,透過樂天市場也可省去處理國際金流的麻煩。對海外消費者而言,目前的運費優惠方案,讓消費者可以划算的價格取得台灣精選優質的商品。

而在費用方面,目前並不會向參與「跨境商務」的賣家收取額外費用,僅以單品抽成。羅雅薫指出,台灣商品的關鍵優勢在於價格實惠,對於物價較高的新加坡來說具吸引力,然而相對來說,新加坡品牌就比較難切入台灣市場。不過台灣作為全球「跨境服務」首站,通常半年之後其他市場也會跟進,屆時我們也可以期待在樂天購物平台上買到「各國直送」的特色產品。

「跨境」成電商關鍵下一戰

目前台灣樂天共有 3000 多個商家,羅雅薫預期將來共會有 20% 賣家參與跨境銷售。羅雅薰表示,早在 6 年前樂天進軍台灣之初,就有「將台灣商品帶到日本」的構想,當初也的確引領一批賣家前進日本,然而外國人要在日本樂天上架做生意,必須申請營利事業登記,種種繁瑣的手續與法令規範令多數賣家卻步。

而這 6 年來樂天已在歐、美、亞洲等 13 個主要市場建立在地電商服務,並在 28 個市場擁有據點,2014年年初,台灣樂天市場開始嘗試跨境電子商務,提供日本直送美食到台灣的服務;此外,樂天集團也分別在 2013 與 2012 年收購美國物流公司 Webgistix 以及歐洲的 Alpha Direct Services (ADS),並建立「樂天超級物流」,可提供在地店家全套解決方案,協助跨境電商所面臨的問題。

羅雅薰表示,樂天對跨境電商寄予厚望,隨著全球生態系擴張、跨業態併購,跨境服務將成為樂天全球第三條成長曲線。至於為何選擇在台灣首發跨境服務,羅雅薫表示,台灣擁有相對完整的樂天生態系,且市場規模大小適中,測試不必耗費天價。

先前我們專訪的台灣新興電商品牌 uitox 同樣對跨境服務野心勃勃,創辦人謝振豊發下「我們要做地球的服務」豪語,透過強大的物流體系串聯每座城市,達成貨暢其流的理念。

「跨境」無疑已成電商領域觀戰重點之一,無論是 uitox 或樂天,台灣賣家能否藉助平台的力量「站起來,走出去」,我們拭目以待。

Yahoo!奇摩調查:網購族逾半使用行動購物,手機點燃 O2O 新商機

Posted: 15 Sep 2014 04:54 PM PDT

Yahoo!奇摩調查:網購族逾半使用行動購物,手機點燃 O2O 新商機

台灣智慧型手機普及率由51.4%成長到58.7%1,台灣消費者每天花197分鐘2用手機上網等現象,促使台灣電子商務領導品牌Yahoo奇摩發表的2014年「Yahoo奇摩電子商務紫皮書」3特別聚焦於行動購物趨勢。這份針對全台4,470位網購族行為的調查發現,台灣網購族用手機逛購物網站及APP的比例為44.6%,年成長近30%4,代表幾乎每兩位網購族就有一位使用手機購物。以台灣現有534萬活躍網購人口推估5,已有高達238萬網購人口習慣用手機購物,正式宣告手機購物時代來臨。

Yahoo奇摩電子商務事業群總經理王志仁指出:「以手機購物族年成長近30%的驚人成長速度來看,預期網購人口中行動購物族群的比例在年底將會過半,這份調查也發現,台灣手機購物族黏著度高、消費力強,輔以手機O2O(實虛整合)創新應用所提供的無縫接軌購物體驗,不僅將帶來下一波強大的電子商務商機,也將為台灣電子商務產業帶來絕對性的變化。」

手機購物黏著度高 帶動網購平台人氣與交易量高度成長

Yahoo奇摩2014年電子商務紫皮書報告顯示,實際使用手機在網購平台下單的受訪者中,用手機網購頻率一個月一次以上高達七成,超過一次以上也超過4成5。另外,超過3成的手機購物族對使用手機購物的金額無任何限制,展現網購族積極擁抱手機購物的趨勢。

同步比對Yahoo奇摩電子商務平台的表現,也獲得印證。自Yahoo奇摩超級商城APP上架以來,透過手機造訪Yahoo奇摩超級商城的訪客人數激增160%,交易數量成長62% 。手機購物也同時為Yahoo奇摩購物中心帶來亮眼的流量及交易量,使用手機的訪客人數與交易數量分別飆升107%與70%。另舉業績佔比為例,Yahoo奇摩超級商城手機購物下單量已佔平台整體業績的38%,在在顯示手機購物的成長力道強勁。

手機強勢串聯虛實整合 O2O勢不可擋

台灣零售業與電商業者近年雖積極推動O2O,但是缺乏即時性線上與實體店面的串聯機制,因此消費者對於O2O 體驗仍相當陌生。本次調查發現,今年因手機購物應用快速發展,消費者可利用手機上所提供的即時線上服務至實體店頭消費,同時也可運用店頭收集的資訊透過手機串聯到網路上消費,O2O已從概念轉成實際虛實串連的消費者購物體驗。

根據2014年Yahoo奇摩電子商務紫皮書,藉由智慧型手機串聯網路與實體店面的應用趨於多元,「Barcode/ QR Code掃碼購物」、「LBS定位服務」和「匯集折價券」等三大類應用服務皆受到消費者關注。從調查數據發現,37.1%的手機購物族認為直接掃Barcode/QRcode就可進行比價或購買會讓他們更常購物。

以LBS定位服務來看,手機購物族中有高達54.1%希望在實體店面裡透過手機主動獲得相關優惠;24.4%期待透過LBS主動提示附近店家優惠;38.4%期待透過手機定位功能在實體店面中找到想要購買的商品。此外,在折價券部分,也有51.6%的手機購物族表示匯集所有實體與網路的優惠折價券會刺激購物意願。消費者隨著多元的手機O2O應用日漸成熟,透過真正虛實整合的購物體驗,在可預見的未來更常買、買更多。手機儼然成為電子商務成長動能的關鍵推手!

Yahoo奇摩超級商城APP消費者有感 O2O成績表現亮眼

Yahoo奇摩電子商務事業群總經理王志仁表示:「相較於筆電或平板等其他裝置,Yahoo奇摩觀察手機因為介面小,具及時、行動性高等特色,為滿足網購族更便利的生活購物需求,因此在行動購物的服務上早一步從使用者觀點發展出虛實整合O2O體驗並朝幾大面向發展: 包括完整流暢地串接瀏覽商品到付款流程,高度個人化的商品內容,方便的線上線下無縫整合的消費體驗,商品追蹤及優惠方案的及時推播通知等。」另外,搶先業界推出結合O2O購物功能的Yahoo奇摩超級商城APP,讓消費者可透過掃Barcode/QRcode直接上線購買商品,短短上線三個月,已有2萬件可掃Barcode/QRcode的商品數, 預計今年底將可達5萬件商品。

與一般的購物APP相較,Yahoo奇摩超級商城APP擁有高度的個人化功能,且具有無縫整合線上線下通路的服務。因應手機介面小的限制,Yahoo奇摩超級商城APP透過內部數據資料、用戶喜好與特定行為如瀏覽歷史紀錄分析,於預設首頁提供大圖面及使用者個人喜好連結與關連性更高的商品內容。此外,使用者也可在應用程式內蒐集店家折價券,透過手機在實體店面使用,進一步落實O2O購物體驗。及時性的購物車追蹤清單到期及優惠商品的推播通知,也獲得消費者好評。使得這支APP從今年三月上市,短短三個月就在這次調查中擠入最受手機購物族歡迎的第二大網購APP,且在iOS及android 各獲得4.3與4.1顆星的評價。

活動折價券刺激消費也有實例。今年中秋連假,Yahoo奇摩超級商城APP有五個女裝店家開放合計4萬張以上100元折價券,成功創造較8月日平均多出50% 的成長業績。另一家實體連鎖通路名店在8月透過Yahoo奇摩超級商城APP推出3波折價券贈點50元活動,成功帶入約5000名新客,業績高達300萬元,成長超過3成。

30-39歲為行動購物主客群 50歲手機購物潛力高

本次調查也清楚看到30-39歲族群在手機購物活動上的活躍程度。48.2%的30-39歲受訪者會用手機逛購物網站,是全年齡層最高。這群30-39手機購物族中更有42.2%每天都會以手機逛購物網站,「黏度」也高出其他年齡層,凸顯出高消費意願。

隨著年齡在50歲以上民眾持有智慧型手機的比例平均增加1~2成6,這群使用者也明顯開始擁抱手機購物。33.4%的50歲以上受訪者有以手機逛購物網站或使用APP,和去年相較成長7.8%。值得一提的是,50歲以上族群有35.3%對於在手機購買商品沒有任何金額的限制,比例超過其他年齡層,儼然已成為另一個潛力市場。


  1. 資策會FIND於7月發佈 2014年上半年消費者行為調查,調查國內民眾12歲(含)以上的數位行為,發現目前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口佔比已高達58.7%,推估持有人數為1,225萬;在過去半年,臺灣智慧型手機普及率由51.4%成長到58.7%,仍維持明顯的成長。
  2. Millward Brown 2014年發佈AdReaction研究,觀察全球32個市場中消費者的多媒體使用行為發現,台灣每日平均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的時數為世界第一,長達三小時多(197分鐘),較全球平均數值高出55分鐘。
  3. 2014年度「Yahoo奇摩電子商務紫皮書」深度探討行動購物消費行為,並歸納關鍵現象,作為台灣電子商務業者的參考。本研究是在市調公司創市際及Yahoo奇摩合作下於2014年6月23日到7月18日針對具有網路消費經驗的網友進行線上問卷調查,並進行交叉分析而成。其中創市際樣本來自創市際大型樣本群 (CyberPanel),Yahoo奇摩方面的樣本則來自Yahoo奇摩拍賣、Yahoo奇摩超級商城,以及Yahoo奇摩購物中心使用者。問卷共回收有效樣本數4,470份。
  4. 比較2013與2014年度「Yahoo奇摩電子商務紫皮書」,2013年手機網購族比例為34.2%,2014年提升至44.6%,年成長率為30%
  5. 根據2014年第二季尼爾森媒體大調查,台灣現有活躍網購人口為534萬。
  6. 資策會FIND於7月發佈 2014年上半年消費者行為調查,觀察不同特徵消費者持有智慧型手機的情況,智慧型手機普及率成長的動力主要來自於「年齡在50歲以上的民眾」,持有智慧型手機的比例平均增加幅度約為1~2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