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您也是問題新聞的受害者嗎?試試「新聞小幫手」!” 與新的 6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您也是問題新聞的受害者嗎?試試「新聞小幫手」!

Posted: 20 Aug 2013 05:48 AM PDT

最近烏龍新聞不斷,無論是訛傳無數次的「LINE 要收費」、最近的北極熊屍體照片1、西班牙大樓快完工才發現忘了裝電梯2、藍光光碟的藍光會危害視力等等3,而且這些有問題的內容往往在 Facebook 等社群網站上快速擴散,此類謠言輕則成為茶餘飯後話題,重則讓閱聽者不再信任專業新聞機構。(讀者可參考 〈 謠言的力量連駭客都比不過,部落客成網路最大威脅 〉 )

newshelper-icon
▲ 由 Even Wu 設計的 icon,Ronny 提供

於是台灣零時政府舉辦的「第肆次國民大會黑客松(hackath4n)」活動上,Ronny 提出製作一套由 Chrome 擴充功能、搭配「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概念網頁及 NCC 檢舉功能所組成,協助閱聽人辨明新聞資訊真偽的解決方案「新聞小幫手」。(Ronny 說他不太會命名,所以…… )

newshelper

首先是「新聞小幫手」Chrome 擴充功能,裝了這個工具後,使用者除了會在 Facebook 上有問題的分享訊息上看到「注意!您可能是問題新聞的受害者」的標記,並附上「新聞小幫手」網頁連結,讓使用者可以查看說明或是闢謠新聞等。此外,使用者還可以在 Facebook 上每一則附帶連結的分享訊息看見「回報給新聞小幫手」的連結。更妙的是,如果您最近剛瀏覽過有問題的新聞,一旦「新聞小幫手」網頁的資料更新後,Chrome 擴充套件便會跳出提醒,告知您可能看過有問題的新聞。

newshelper_webpage
▲ 新聞小幫手網頁

而 Chrome 擴充功能之所以能發揮威力,靠的就是「新聞小幫手」讓大家上傳假新聞與連結的網頁。使用者安裝「新聞小幫手」Chrome 擴充功能之後,Chrome 的 omnibox 便會顯示一個內有「偽」字的禁止符號。

fake_news_alert_chrome_extension
▲ 有出現偽圖示,表示您已經安裝成功新聞小幫手


▲ 作者介紹「新聞小幫手」概念
 

然而,這種仰賴眾人力量的工具首先要避免的就是「萬人響應,一人到場」般「萬人按讚,千人分享,百人安裝,10 人使用」,所以如果您受夠周遭朋友、家人討論奇奇怪怪的消息,或許將「新聞小幫手」介紹給他們是個不錯的辦法。作者 Ronny 告訴我們目前大約有 1800 人安裝過「新聞小幫手」。

話說回來,有這樣的網頁與工具雖然很棒,但這同時也表示我們的媒體環境已經惡劣至此,值得深思。

相關連結

Instagram 過河拆橋?帶有「Insta」或「Gram」字眼的 app 要遭殃了!

Posted: 20 Aug 2013 03:15 AM PDT

499840933fafbdb6420bfe978699658d

今天 Instagram 更新了它的「Instagram Brand Guidelines」,明確禁止其他 app 的名稱中帶有「Insta」或「Gram」,並且開始向相關的 app 發 Email,要求他們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修改。

以下摘錄自 Instagram 發給 Luxogram 的 Email :

我們很感激你開發出能幫助人們分享照片到 Instagram 的 app。在我們鼓勵開發者使用 Instargram API 開發 app 的同時,我們真的不允許有任何 app 看上去很像官方版的 Instagram。我們希望你能理解這種保護 Instagram 商標的做法,必要的規則還是要申明,例如,app 的名字不能看上去或者讀起來很像 Instagram,名字中帶有「Insta」或「Gram」的字樣是我們無法接受的,並且絕對不能盜用 Instagram 的 logo,除非有來自我們官方的授權。

中招的 Luxogram,問題就出在它名字中的「gram」,和它與 Instagram 很相似的logo,Instagram 甚至表示相關 app 需要在 48 小時內回覆 Email。

雖然 Instagram 這個名字受商標法保護的,但是根據 Instagram 官方釋出的 API 準則,「Insta」和「Gram」卻沒有,事實上,在這之前,Instagram 的 API 文檔是鼓勵採用它 API 的 app 使用「Insta」或者「Gram」,只要不要同時使用就好。

牽涉到的類似 app 很多,像是 Statigram、Webstagram、Gramfeed、Instadrop、Instagallery 等,現在,它們都需要重新設計名字。這些 app 的使用者數不少,例如 Luxogram 每個月就有超過 100 萬的活躍使用者,而 Luxogram 官方卻表示他不太可能滿足 Instagram 所有的要求,極有可能停止服務。

所以能責怪 Facebook 為了保護 Instagram 的商標而過河拆橋嗎?似乎不能,因為這也不是第一次了。Instagram 現在不僅有 Facebook 撐腰而且擁有大批使用者,反過來當它開始為自己的品牌權益考慮的時候,當年這些在從旁幫助、間接推廣過 Instagram 的 app 們,才反應過來,:自己早該想想一直以來的姿態是否正確了。

Facebook 共同創辦人:或許你不應該創業

Posted: 20 Aug 2013 03:00 AM PDT

large_3495862197

照片來源:Flickr

與 Mark Zuckerberg、Eduardo Saverin 共同創辦 Facebook 的 Dustin Moskovitz,2008 年離開 Facebook,與 Justin Rosenstein 共同創立專案管理服務 Asana,Inside 曾撰文介紹 Asana 行銷團隊使用的工具。最近 Dustin Moskovitz 與矽谷知名創投 Ben Horowitz 等人在 Asana 舉辦了一場談論矽谷文化的座談,根據 Wired 雜誌的報導,與眾多鼓勵年輕人勇往直前的論調不同,Dustin Moskovitz 「你可能根本不該自己開公司」的主張,引來熱烈議論。

Dustin Moskovitz 後來又撰寫一篇文章1,更細緻地刻畫他心目中,走上創業路最堅強以及最不堪一擊的理由。Dustin Moskovitz 強調這篇文章是「矽谷經驗」,不過台灣有意創業的讀者,應該也可做為參考。

他認為,作為一名創業家最棒的動機是,對某個點子擁有極大的熱情,而且相信成立一家公司是將這個點子帶給全世界最好的方式,兩者缺一不可。前者非常重要,因為創業維艱,你得忍受折磨,並且設法說服其他人一起幫助你。後者也非常重要,因為這能確保資源以最有效的方式分配,包括你自己的時間。

創業家多半希冀自己的點子能夠在世界上發揮最大的影響力,但當然有些人並不如此,而以優化個人生活為創業目的。渴望自由、靈活安排時間、渴望與特定的人一起解決某個特定問題,無論自己的點子是否有價值⋯⋯Dustin Moskovitz 固然更欣賞欲「影響世界」的創業家,不過他也無意詆毀這種心態,有遠大志向很好,但並非唯一的路徑。

至於,最薄弱的創業理由究竟是哪些呢?Dustin Moskovitz 認為,如果你的創業欲來自以下想法,那麼或許可以三思:

  • 您渴望當當自己的老闆,擁有一家大公司,自己做主。Evernote CEO Phil Libin 去年將「CEO 到底是什麼樣的職位」描述得恰如其分:

人們創建公司,自己擔任 CEO, 冀望終有一天可以爬到金字塔頂端。有些人被這種欲望驅動,但事情全然不是這樣。

所有人,除了你自己,都是你的老闆——你的員工、客戶、夥伴、使用者、媒體都是你的老闆。我從來沒有那麼多老闆過,也從來毋需這麼戰戰兢兢的顧慮每個人過。

CEO 的生活不屬於自己,而是瓜分給其他人。至少這是我自己的感覺,我認識的 CEO 也跟我的感受一樣。如果你想發號施令,作威作福,去從軍或從政,別來淌創業的渾水了。

  • 你覺得創業這條路充滿魅力。媒體將創業這檔事炒作得很成功,加冕國王、任命教父,字裡行間盡是光鮮亮麗,你沒看見的是多年的艱苦、在未知中盲目摸索的不安。
  • 你相信自己才華洋溢,而想將你的天賦轉換為實質報酬,創業是最有效的方法。這個邏輯有問題,因為 Facebook 第一百位工程師賺得比矽谷 99% 的創業者來得多。假設你真的不同凡響,肯定能夠看出哪家公司具有高度成長的潛能但相對低風險,又能為你帶來可觀的報酬。如果後來發現你的眼光錯誤,你可以再次嘗試,幸運的話第一次就得償所願,或者在第二家、第三家公司,就會產出滿意的結果,並對世界貢獻出自己的價值。倘若你執意創造下一個 Google 或 Facebook,非常有可能徹底失敗,或者迫於各種阻礙,偉大的藍圖萎縮成渺小的成品。況且,創業抵達成敗終點的路途之遙,你沒有太多嘗試的機會。
  • 你聽到 Paul Graham 把非創辦人比做猩猩,而你因為不想被當成猩猩,於是選擇創業。然而,就如 Jeff Atwood 所指,這是 Paul Graham 的自我投射,而非事實。的確有些公司奉行呆伯特原則,以惡劣的方式對待員工,但這並不代表好公司不存在,進好公司工作,或為自己工作,重點是,絕對不要在任何「掏空靈魂」的地方工作。

Dustin Moskovitz 自承,他對創業潑冷水,是有些利己,畢竟 Asana 想要招募優異的員工,只是人才通通想創業,而不考慮投履歷。他念茲在茲的是,假若優秀人才通通當了創業家,對大環境或個人而言,都不必然是好事,當所有人都自立門戶,反而稀釋了合作的力量。不過無論如何,依舊是那句老話,愛你所擇,Dustin Moskovitz 以 Asana 另外一位創辦人 Justin Rosenstein 的話做結:

如果你打算將自己的生命菁華奉獻給事業,給你自己與周遭世界足夠的愛,投入對你來說重要性至深的工作。

Dustin Moskovitz 的觀點來自他對矽谷創業狂熱的省思,台灣的環境背景儘管與之差異很大,但是,他所強調的主旨——別只看見創業表面的美妙浮華便一頭栽入,適得其所才能發揮個人最大價值,或許還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堅定意志,或重新審視自我,總之,少走一點錯誤的路。

搞不懂 12 年國教嗎?讓「MilestoneS 國教通」評估你的戰鬥力!

Posted: 20 Aug 2013 02:15 AM PDT

螢幕快照 2013-08-20 下午3.58.34 拷貝-720圖片來源:MilestoneS 國教通

12 年國教將於民國 103 年 8 月起實施,自消息公佈以來爭議不斷,免試入學與特色招生帶來更綜合性的評比項目,申請人數過多食還有超額比序,不同學區又有不同的比序,繁瑣的細則與複雜管道讓學生與家長無所適從。 「MilestoneS 國教通」推出 12 年國教學力評估系統,輸入基本資料與相關經歷後將產生各項能力值,再按學區、志願分析學力優勢,最後依學生狀況與弱項給予建議,幫助學生適得其所,進入理想學校。

操作簡單,使用無門檻

螢幕快照 2013-08-20 下午3.15.56 拷貝-720

進入「MilestoneS 國教通」,註冊成功後首先輸入姓名、就讀國中、國中入學年度、戶籍地等基本資料,再來進行學習歷程維護,國教通網站列出均衡學習(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成績)、社團經歷、體適能、服務學習等項目,操作方式簡單清楚,履歷輸入完成度越高,最後的分析結果也會越準確。

發現弱項,及早規劃

搶分建議

為了避免在申請學校的前一刻才發現部分分數不足而無法申請的窘境,「MilestoneS 國教通」根據使用者輸入的各項資料,及時給予搶分建議,從國一開始掌握學習規劃。

師長管理平台,掌握全班學習狀況

螢幕快照 2013-08-20 下午4.04.43 拷貝-720

除了給學生與家長使用的學力評估系統,「MilestoneS 國教通」也推出給補教業和班級教師使用的師長管理平台,簡易操作的學生成績匯入系統,讓教師在面對全班數十位甚至上百位學生時,能輕鬆匯入成績並透過圖像化數據了解學生學習狀況,最後根據系統的搶分建議提供給學生與家長參考,讓家長更放心。

12 年國教自民國 72 年開始討論規劃,期間爭議不斷一再延宕執行,眼看明年 12 年國教上路在即,許多學生、家長、甚至教師都還不甚理解 12 年國教,希望適用 12 年國教的學生與家長能透過「MilestoneS 國教通」,更加瞭解學生學習狀況定妥善進行未來規劃。另外「MilestoneS 國教通」提供的學力評估並未經教育部認可,分析結果與建議僅供學生與家長參考。

Google 與亞馬遜的第一位員工

Posted: 19 Aug 2013 07:40 PM PDT

今天,Google 和亞馬遜都是人們嚮往的大公司。但它們也曾歷經過前景不明的草創時期。在那個時候,加入他們其實是一大冒險,因為誰也無法確定它們的未來會怎麼樣。對公司的早期員工來說,他們共同經歷了公司早期的艱辛,也目睹了公司的改變。

最近華爾街日報對幾個大公司的第一名員工進行了採訪,包括 Google 的 Craig Silverstein 和亞馬遜的 Shel Kaphan。

Google 第一位員工 Craig Silverstein

large_218022307
右邊是 Craig Silverstein,左邊是目前  Google's Webspam team 負責人 Matt Cutts
(照片來源:George Kepnick

Craig Silverstein 現年 40 歲,他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去科技產業,但是 Sergey Brin 和 Larry Page 一場關於搜尋的演講引發了他的興趣,於是他和兩個人有了初步的來往。當 Sergey Brin 和 Larry Page 打算成立公司的時候,也問他是否感興趣。1998 年 Craig Silverstein 加入 Google 時,公司甚至還沒有命名。

公司創立的初期是「研究生」風格。他們在 Sergey Brin 的宿舍裡熬夜寫程式。後來,他們搬到了朋友的家裡。這時候,Craig Silverstein 才覺得自己是在一家真正的公司了。他的頭銜是技術主管。直到 2012 年離開 Google 前,他一直擔任這個職務。

Craig Silverstein 說,作為公司第一位員工,他能影響公司文化。他鼓勵軟件工程師寫出清晰的程式碼,做出詳細標註,並進行嚴格測試等。但是隨著公司的壯大,他的影響力也在減弱,因為更多觀點開始出現,而且有時候與他的觀點是對立的。他也承認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別人的想法有時是正確的。他嘗試過管理方面的職位,但發現自己並不善於此道,於是他繼續負責技術相關的工作。

去年 Craig Silverstein 離開 Google,加入教育組織 Khan Academy(可汗學院)。他說自己和 Google 創辦人沒有太多聯繫,但是仍然保持「友好」的關系。他也會和過去在 Google 的老朋友見面。

亞馬遜第一位員工 Shel Kaphan

亞馬遜的第一位員工 Shel Kaphan 的經歷與 Craig Silverstein 類似。他一開始也沒意識到亞馬遜的潛力。他加入亞馬遜的時候,只花最少的錢來裝修自己租的房子,因為他覺得,只要建好系統就可以回南方,之後偶爾登入一下就可以了。但是公司的成長出乎他的預料。

他和貝佐斯是透過朋友介紹認識的。當時他只是想要在網路公司工作。線上書店吸引他的原因是,他喜歡圖書而且曾在實體書店工作過。他並不擔心公司是否會倒閉,只想做些有趣的事情,因為他認為網路是不容錯過的潮流。

亞馬遜技術方面的基礎由 Shel Kaphan 一手打造。最初的一個月裡,他是唯一的技術人員,因此他需要長時間的工作和週末加班。亞馬遜最初的歲月壓力很大、很緊張,但是那仍是一個了不起的體驗。

隨著公司的成長,Shel Kaphan 與創辦人的關系也改變了。最初的時候,他能夠和貝佐斯面對面地友好交談,但後來,兩人交談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他說,自己在公司的最後幾年裡很沮喪,因為公司找來其他人負責他的工作。Shel Kaphan 雖然成了 CTO,但卻對自己的系統喪失了控制權。

如今已 60 歲的 Shel Kaphan 在 1999 年離開亞馬遜,從此與貝佐斯失去聯繫。他沒有去其他公司,而是開始追求個人喜好,從事慈善業。雖然如此,當他看到亞馬遜獲得更多消費者認同,仍然會感到非常高興。

鋼鐵人新計畫 Hyperloop 遭 MIT 教授潑冷水

Posted: 19 Aug 2013 07:25 PM PDT

a

本文轉自〈管道高鐵貼地飛行?MIT專家說不靠譜

Space X 未來火箭和 Tesla 電動汽車發明者 Elon Musk 總是充滿幻想,這次他準備給大家帶來更前瞻的想法:時速 760 英里(約合 1220 公里/小時)的管道高鐵,秒殺飛機。

大約在 10 個月之前, Elon Musk 從 Space X 和 Tesla 兩家公司借調了部分工程師來幫助他研發一種全新形式的交通運輸方式。在本週的Allthingsd 大會上, Elon Musk 宣布了 Hyperloop 管道高鐵的設計方案,在設計方案中,管道高鐵每次可以在座艙內乘坐 28 名遊客,座艙在管道之間的運行時速高達 1220 公里,從舊金山到洛杉磯只需要半小時的車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太空教授兼國際飛航中心主任 John Hansman 說:「貼地飛行不切實際。但不得不說, Elon Musk 是一個聰明的小夥子,他之所以能提出 Hyperloop 來,肯定有不少合理的因素存在。 」

Elon Musk 提出 Hyperloop 管道高鐵的初衷,就是取代美國加州計劃的城際高鐵專案。 Elon Musk 雖然不是高速交通工具方面的行家,但是他在電動車和私人太空飛行領域享有極高的聲譽。據描述,Hyperloop 專案預計耗費資金 60 億美元,約為加州高鐵專案建設成本的十分之一,但是卻比高鐵更快更安全。因為 Elon Musk 在宣布此設計後並沒有過多介紹,Hyperloop 的成本估算只是一個猜測。

Hansman 教授說:「Elon Musk 的管道高鐵專案沒有違背任何物理定律。」但他表示 Elon Musk 的成本估算太過樂觀,「(建設管道高鐵)會非常的昂貴。從我的專業角度來講,我認為管道高鐵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能源,如何高效率的利用能源,如何經濟的使用能源。」

b

管道交通的概念並不是首次出現,利用氣體推動交通工具在管道內運行的設想,早在 150 年前就曾出現。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曾經設想過真空管道高鐵,但是要想管道內一直保持真空狀態實在是太難了,而充滿氣體的管道又會產生很多摩擦力降低交通工具的飛行速度。

Elon Musk 的 Hyperloop 管道高鐵則結合了上述兩種方法。Hyperloop 管道內並非真空而是低氣壓,這樣一來,維持低氣壓的難度要比維持真空狀態的難度小很多。「Elon Musk 非常聰明,他既利用了真空的優點,又克服了維持真空狀態的難題,」Hansman 教授說。然而即使維持低壓狀態也需要耗費大量的能源,究竟要耗費多少能源,還要看管道的密封程度。

因為 Hyperloop 並非完全真空,所以管道內肯定會有空氣存在,為了防止空氣在座艙前方降低運行速度,Hyperloop 的座艙前端可以吸收空氣然後將空氣壓縮到氣墊,再利用這些空氣來推動座艙貼地飛行。

Elon Musk 說他將利用 Tesla Model S 電動車的電動馬達和電池組。但是在Hansman 教授眼中,這種做法並不清晰,因為要在管道內驅動高速交通局需要考慮到航空動力學的各種複雜問題,他也擔心Model S 的鋰電池能不能提供足夠的能源。

同時,像此類不同尋常的交通工具在歷史上也曾慘敗過。早在1990 年代,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榮譽教授Ernst Frankel 曾設計過真空管道高鐵系統,在紐約和波士頓之間穿梭只需要 45 分鐘。Frankel 教授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操場上搭建了實驗管道,並進行了成功的實驗。當時,Frankel 教授也曾預估該專案的成本為 68 億美元,跟 Elon Musk 現在估計的成本差不多,不過最後擱淺。現年 89 歲的 Frankel 教授在聽到 Elon Musk 的設想之後,感到非常震驚,「我希望我們可以做些東西,但是也許無法得到美國政府和相關機構的幫助。」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讓人們相信這種技術,如何拿到這麼一大筆資金來建設一個未經測試的技術。讓人驚訝的是,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美國,居然在高速鐵路技術上遠遠落後日本、法國,甚至是中國,要知道,高鐵技術早就被證明是科學合理的了。

如果說 Hyperloop 管道高鐵要付諸實踐的話,那麼肯定又是 Elon Musk 一個人掏錢。然而最近, Elon Musk 宣布他現在太忙了,可能無法繼續進行 Hyperloop 管道高鐵專案,但是他願意搭建一個展示模型來證明他的想法,然後讓別人來繼續推動這個專案進行下去。「在Space X 和 Tesla 出現之前,我也克服了許多困難,Hyperloop 也一樣,只不過這次沒有那麼快。」

來源:TechnologyReview

一個設計,解決一個問題

Posted: 19 Aug 2013 06:52 PM PDT

本文轉自〈每一個設計都能解決一個問題

我們在進行每一項設計的時候,都應該要以「解決一個問題」為前提。喜歡討論商業模式的人會稱呼其為「賣點」,而對創作的人而言,這就是產品的價值所在。

在整個設計的過程中,我們會進行很多情境假設,但是無論最後的成果如何,我們首先考慮的最應該是「我們是否已成功解決問題」。

感性的功能設計

001

「vRS Mega Man-Pram」是 Škoda(捷克汽車公司)隨著第三代明銳vRS 一起發布的一款嬰兒車。

這款車就像大家看上去的那樣,真的是一款拉風的嬰兒車。根據目前公佈的訊息,這款嬰兒車本身沒有刻意增加多少特殊功能,在宣傳方面也不是針對嬰兒本身,而是主打願意推著酷酷的「車子」照顧小孩的老爸。

非要說他的「賣點」,就是讓老爸有一個耍酷的機會,讓老爸更願意「帶孩子」。

這款嬰兒車到目前為止,還未公開定價和售賣,而就如上述所言,車子本身似乎沒有包含動力系統,因此這台「重量級的嬰兒車」除了可以讓奶爸們耍酷,還有更多機會可以讓奶爸們秀一下肌肉和力氣。

根據官方調查後稱,在 1000 個受訪的「奶爸」中有超過 70% 會因為這款嬰兒車夠酷而花更多的時間推著車出去陪孩子。

這款設計講究的是一種感性上的功能,奶爸們普遍願者上鉤。

周邊功能的設計

002

伴隨 iPhone5 一同面世的EarPods採用了流線形的設計,和我們所熟悉的矽膠耳塞在戴上去時有很多區別。由於沒有借力位,也不能更換不同尺寸的矽膠,因此在使用者發現 EarPods 本身並不適合自己的耳型時,就沒有一個可行的解決辦法。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人就設計出一款加掛著耳機上的夾子。只要將夾子的一端卡在耳廓內,就可以防止掉落,並且在設計上直接加掛在耳機本身。

而針對這種主要的周邊進行使用體驗上的二次開發,就是用一個附加的功能設計,去解決原產品不適合或者壓根不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由於現在智慧型手機以及其它行動裝置的普及程度很高,在使用時,會因使用情景的不同而需要更多的「非必要」功能。因此像 EarPods 出現無法帶穩的情況,我們就需要有那種專門的附屬用品來輔助加強我們的使用體驗。

這種類型的功能仍然依託於行動裝置的火紅,因此「附屬品」最重要的應該是提高產品的體驗,而非獨立增加一個主功能(誰會沒事找事做,為給耳機做一個擴音器?)。

生活細節上的設計

003

垂直於牆面的插座插口,使用起來是令人難受的體驗,設置在牆面上較低處的位置更是帶給人各種不便。而這款插座的改良很簡單,就是插口傾斜了 33 度,令其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這種生活中的狀況我們時常都會遇到,而專門為了這種生活中的小細節進行的開發設計也不少見,但因為成本和政策等因素,這樣的設計事實上很難得到推廣。我們不妨主動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這些設計獨特的產品,改造自己的居家環境。

其實這種「產品」本身不完全是唯一的改造途徑,同樣以插頭為例,我們僅僅需要把插頭的位置安裝的更高即可。

不過,一個設計解決一種問題,相對的就是我們能針對一個問題找出不同的解決方法,並且取其中最可行的方案。比如以下的這款魚竿型燒烤叉,為了避免雙手離燒烤爐太近而設計的一種燒烤叉子。

004

我們為了保護雙手可以選擇很多方法,包括戴上手套、利用燒烤支架或者找個男朋友

當然,這款叉子本身有它獨特的燒烤樂趣,在 homewetbar 上,這款燒烤叉的價格為 29.95 美元。

外殼設計是一種獨立的體系

在生活中我們接觸過的眾多設計中,功能最講究的就是各種裝置的外殼。

行動裝置的外設我們接觸最多的應該就是外殼:iPad 的 Smart Cover、各款手機外殼以及磁性皮套都是日常手機上常見的外設。

當然與上述周邊的設計有所不同,在外殼上的設計要更加簡單直接,除了在外觀上容易辨別以外,更重要的是產品的外殼是與使用者的第一道互動門檻。

005

這個箱子的改造靈感來源於搬運,主要為搬運的人提供一個起始的施力點。除了本身做為一個施力點存在,也能讓使用者在外觀上第一眼就看出來設計者的用意。

上述的這些產品的設計並非是什麼革命性或者顛覆產業的,甚至自己動手都能完成絕大部分,但是這樣的設計卻是我們所有設計中最基礎的思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