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職場新鮮人,別犯了作品集的五個大忌”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職場新鮮人,別犯了作品集的五個大忌

Posted: 15 Jul 2013 04:25 AM PDT

螢幕快照 2013-07-15 下午7.18.48

史上最爛的作品集
設計師怎麼達成沒人要的成就

本文譯自〈The Worst Portfolio Ever〉,作者為 Firespotter Labs 創辦人兼設計師 Alex Cornell。請讀者先點此看過這個作品集,您覺得超棒、還可以,還是爛透了?這是 Alex Cornell 所做的負面示範,為什麼糟?原因如下:

這是史上最糟的作品集,它集所有最爛作品集設計趨勢之大全,它是面目全非的設計罹難者。

空泛的自述

p01

噢,嗯,所以你的作品在哪裡呢?你的自述透露你是個創造者、思想者、寫作者、也是訴說故事的人⋯⋯感覺真是太了不起了!我想你一定歷經無數次的冒險。幸運的是,你放了 10 個社群網站連結,所以我得一再離開你的作品集網站,耗整天時間觀察你的社交生活。

這些 Twitter 式的自我介紹彷彿閃爍著明日之星般的光彩,我理解這位求職者想要營造謙遜親切的個性,不過我唯一的感想是,好懶惰。我並不在乎你是不是嗜咖啡成癮、舊金山陽光普照又怎樣?我想看的是你的作品,現在就想看。我並不想花半個小時在網路上遊蕩,最後只看到一張 400 像素手持 iPhone 的自拍照。

沒有根據的「技能」圖表

p02

喜愛放上「技能圖表」的設計師比比皆是,但這實在是一股令人費解的趨勢:列出各式各樣的技能,以武斷的圖表來顯示每種技能的精通程度。實際上它們滑稽得毫無參考價值——範圍的標準在哪裡?商標設計略懂 55%?這究竟代表什麼意思?Adobe Illustrator 的熟練度大概有 80% 左右,我應該要覺得優秀還是憂心?

我瞭解了,你想表達你既擁有那些技能,也順便展現一點設計感。這很合理,不過這些圖表只顯示了你只不過是能做些窮極無趣、支離破碎的資訊圖表設計。

貼滿便條紙的照片

p03

一面貼著便條紙的牆壁,這張照片看起來多有幹勁!我假設你大概是想告知,你很熟稔「反覆打磨(iterative)的過程」以及「設計思維」。或許你也知道怎麼用一張「人們看著畫滿潦草創作的白板」的照片來說明「團隊合作無間」。

「便條紙貼牆照」對求職的幫助,大概就跟你的電腦照片一樣。這張照片傳達的訊息是,你跟所有地球上的設計師相同,都曾把便條紙貼到牆上,除此之外,你什麼都沒有說。

你並不為蘋果工作

p04

若你真的在蘋果上班,那儘管繼續滔滔不絕你的蘋果經驗。不然,手持 iPhone、iMac 展示設計的照片已經夠多了。淺景深不是不好,但請確定你的設計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且能夠讓他人評估真正由你創作的成品。倘若你所呈現的只是扁平設計 UI 工具包,最好不要這麼張揚。

版權宣告

colphon

這些「關於/版權宣告/閱讀更多」的形式千變萬化,但結果都是分散焦點:把讀者的注意力從作品轉移到版權或你自己身上。顯然你很著迷字距,顯然你「用手設計」,但是這些都是身為設計師理所當然的愛好,無需再於「作品集網站」上特別強調,它是一個你應該只用來展現實力的平台。「我有一本 Moleskine 筆記本、熱愛色彩、運用字型」,在他人眼中都是累贅的訊息。

這是爛得登峰造極的作品集,你的網站如果與此相仿,請改造它。非常簡單:廢話少說,秀出你的真材實料。

「為你好」 app 經常使人半途而廢的原因

Posted: 15 Jul 2013 12:44 AM PDT

origin_3751290597

照片來源:Flickr

編者按:本文作者 Nir Eyal 在 NirAndFar.com 上撰寫結合心理學、科技和商業內容的文章。
覺得本篇文章太長沒時間細讀的讀者,他很貼心的濃縮本文精華,在文末寫下幾點簡單的備忘錄。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當你走進一個繁忙的百貨公司,有人走進你伸手向你要錢:「請問可以給我一些零錢搭公共汽車嗎?」如果這個人不是乞丐,而是一個博士呢?

作為法國研究的一部分,研究者想要知道,只是通過一些特別推敲的話,他們是否可以改變人們給予一個陌生人多少錢。他們發現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可以讓人們給出雙倍的錢。

這個詞句的改變不僅增加了人們給陌生人搭公共汽車的錢,也有效地提升了慈善捐款和志願調查的參與度。事實上,最近一個包含 42 項研究、涉及超過 22000 名參與者的總結分析指出,在請求最後附上的隻字片語可以獲得人們的認同,使接受請求的可能性提高一倍。

那麼,研究者發現的神奇詞句究竟是什麼呢?那就是:

但是你可以自由選擇接受或是拒絕。

這個發出請求的技巧表明了,如果我們確信選擇是自由的,則更有可能被說服。這種效果不僅在面對面的互動中被觀察到,也存在於電子郵件交流中。儘管研究沒有直接關注產品和服務如何運用這種方法,但是研究提供了幾個具有操作性的觀點來指導公司影響使用者行為。

「想要」,還是「不得不」

卡內基美隆(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大學娛樂技術中心的 Jesse Schell 博士,研究了人們娛樂背後的心理。在擔任自己遊戲工作室的 CEO 之外,Jesse Schell 花了數十年時間來潛心研究為何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玩「憤怒鳥」或「魔獸世界」玩得入神,而不是用這些時間做些別的事情,諸如他們的日常工作​​或是填報稅表。

在今年的設計創新溝通娛樂(DICE)峰會,Jesse Schell 敘述了行為是一種「想要」vs. 一種「不得不」的差別。Jesse Schell 認為,我們想要做的事情與你必須做的事情之間的差別就是「工作與娛樂……約束與自由……效率與歡愉之間的差別。」

此外,Jesse Schell 堅信自主意識是享受某種體驗的關鍵所在。Jesse Schell 指出了 Edward Deci 和 Richard Ryan 的研究,他們的「自我決定理論」確認了一種觀點,那就是個體自主選擇是保持主動的關鍵要求。

不幸的是,太多「處心積慮」的產品失敗了,因為它們讓人感覺是「不得不」,人們有義務做的事情,而不是他們「想要」做的事情。Jesse Schell 指出,神經科學研究顯示「大腦裡有不同的管道尋求著積極的結果並避免消極的結果。」

當面對「不得不」,我們的大腦將它們認定為懲罰,所以我們採用捷徑、作弊、逃避的方法,或是在很多 App 或是網頁的情況下,我們移除它們或是點擊別的以便遠離被掌握的那種不舒適的感覺。

為何有選擇就行得通

那麼,在法國公共汽車費研究中,為什麼提醒人們他們有自由選擇權這樣的方法被證實很有效呢?

研究者認為「你可以自由選擇」這句話解除我們本能的對於被要求做什麼的抗拒。如果你曾經抱怨過你媽媽叮囑你穿外套,或是在你的上司對你「微管理」時感到血壓上升時,那麼你就體驗了心理學家所謂的「抗拒」心理,對於你自主權的威脅的汗毛豎起的反應。

但是,當一個請求伴隨著選擇權的確認,抗拒心理就不會出現。它將人們從認為一種行為是「不得不」中解脫出來,讓他們覺得這是一種「我要做」。

但是自主原則和抗拒可以運用到產品中使其改變行為並塑造新的習慣嗎?以下是兩個例子,但是當然,你可以自由地做出你自己的決定。

計算卡路里

以建立良好營養習慣為例。在蘋果的 App Store 裡搜尋「節食」會出現 3235 個 App,所有這些都承諾幫助使用者減掉多餘的體重。列在第一位的是 MyFitnessPal,它的 iOS App 被超過 350000 人評價過。一年前,當我決定要減掉一些體重的時候,我安裝了這個 App 進行了嘗試。MyFitnessPal 用起來很簡單。它要求節食者記錄下他們吃了什麼並且基於他們減肥的目標顯示出一個卡路里數值。

fit01

在一些天裡,我堅持著這個計劃並且用心地輸入我吃的每一樣食物的信息。我曾經以紙筆記錄食物信息,MyFitnessPal 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改進。

但是,在使用 MyFitnessPal 之前,我不會追蹤卡路里數,儘管一開始出於新奇使用這個 App,但是很快它變成了一種累贅。堅持做飲食日記不是我日常生活安排的一部分,也不是我裝 App 想要做的事情。我想要減肥,App 透過嚴格追蹤卡路里的攝入和消耗告訴我怎麼做。不幸的是,我很快發現忘記輸入了一餐飯,這讓它不能再回到原有計劃——剩下的時間就成為我健身計劃的空白。

很快,我開始感到有義務向我的手機承認我進餐的「罪過」。MyFitnessPal 變成了 MyFitnessPain。沒錯,我起初選擇安裝這個App,但是事與願違,我的積極性消退了,用這個 App 成了一件討厭的事。接受一種奇怪的新行為,比如我的事例裡的追蹤卡路里,給人感覺是一種「不得不」。我唯一​​的選擇就是要嘛遵循 App 要求我做的事,要嘛放棄。所以,我放棄了。

交友

另一方面,另一款叫做 Fitocracy 的健康類 App 以不同的方式改變著使用者行為。這款 App 的目的與它的競爭者類似:幫助人們樹立更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但是,這款 App 影響熟悉的「我要做」行為而不是要求人們「不得不」做記錄追蹤。

fit02

起初,Fitocracy 的體驗與其他健康類 App 相似,無非就是鼓勵新成員記錄食物攝入和所做的運動。但是 Fitocracy 不同的地方在於它認識到大多數使用者很快就會故態復萌,就像我用 MyFitnessPal 那樣,除非 App 可以深入已有的行為中。

在我抗拒警報消失之前,我在輸入第一次跑步之後開始接受來自其他成員的稱讚。因為好奇想知道誰發送了虛擬的鼓勵,我登入進去了。在那裡,我隨即看到一個來自名為「mrosplock5」使用者的問題,一位婦女在尋求關於跑步造成的膝蓋痛該怎麼辦的建議。因為幾年前我經歷過類似的問題,我留下了一個快速回覆。「赤腳跑(或者穿最低跟的鞋)減輕了我的膝蓋痛。很奇怪但確是真的!」

我很久沒有用 Fitocracy 了,但是很容易看到其他人也會喜歡上它。Fitocracy 首先是一個線上社群。這款App最初通過盡力模仿真實世界健身房裡朋友間的閒聊而吸引了我。在 Fitocracy 之前,聯繫有類似想法的人的習慣存在已久,這家公司利用這一潛在行為,使得互相打氣、交換意見、接受表揚等行為更容易和更具有激勵性。事實上,荷蘭一項最近的研究發現社會因素是人們使用服務並且推薦給其他人的最重要的原因。

社會認同感是我們都渴望的,Fitocracy 利用這個普遍需求來帶領使用者健身入門,提供新工具、特性來滿足使用者建​​立新習慣的需要。Fitocracy 使用者的選擇因此就變成了在已有的做事老方式和公司特製的解決方案之間的選擇。

結論

公平地說,MyFitnessPal 確實有意圖留住使用者的社群特性。但是,與 Fitocracy 不一樣,它的社區互動的特性出現地太遲,或者甚至根本沒出現過。

很明顯,在眾多的健康類公司中,現在說哪家會勝出還為時太早,但是事實仍舊是,我們這個時代裡大多數成功改變了上百萬人的日常行為的使用者技術公司,是那些沒有人要求我們使用的公司。可能,在 Facebook 上偷看幾分鐘或是在 ESPN 網站上查看得分的部分吸引力就在於實現了一個完全自主的時刻——一種遠離被上司和同事要求做事的解脫。

不幸的是,太多的公司製造它們的產品時賭定使用者會做他們應該做或是必須做的,而不是他們想要做的。它們沒能改變行為因為它們忽視了讓它們的服務本身令人愉悅,它們常常要求使用者學習新的、陌生的行為而不是讓過去的習慣變得簡單化。

相反地​​,那些成功改變行為的產品展現給使用者的是,在他們做事的老方式和新的、更便捷的對於現存需求的解決方案之間的一種含蓄的選擇。讓使用者保有選擇的自由權,產品就能夠促進新習慣的接納以及行為的永久改變。

備忘錄

  • 當我們的自主權遭到威脅,我們因為缺乏選擇而感到束縛,並且常常反抗新的行為。心理學家稱之為「抗拒」。
  • 要改變行為,產品必須確保使用者感覺到自身的掌控權。人們是想要用服務,而不是感到他們必須這樣做。
  • 試圖創造全新的行為很困難,因為這些舉動往往讓人覺得是「不得不」。比如,除非某人已經形成了計算卡路里的習慣,否則一款告訴使用者做什麼,並且如果使用者出了錯就無法回到正常記錄的 App 讓人覺得很不好用。
  • 但是,讓既有行為變得更操作更簡單,產品更有可能被接受的可能。透過讓既有行為更簡單並且更有激勵性,產品賦予了使用者在做事的老方式或是讓習慣獲得更好的新解決方案之間的選擇權。
  • 透過迎合既有的習慣,產品更有機會改變使用者的行為,因為經過時間推移,它們讓使用者有了更加複雜的行為和新習慣。

VIA: techcrunch.com

開發者該學會的善意謊言:製造速度假象

Posted: 14 Jul 2013 09:57 PM PDT

origin_993506789

圖片來源:Flickr

我們都喜歡漂亮的 app,但是,當我們實際使用它的時候,第一要求是速度。沒有人能夠忍受 app 速度慢,即使它設計一流。問題是,由於資金、技術,或者網絡、平台的限制,應用的快速並不總是那麼容易。這時候,一點心理學知識就很有用了。

在追求更好的用戶體驗時,一流的 app 開發者常常會製造一些假象,緩解使用者在速度的急切心理。比如,Instagram 的開發者透過一些「善意的謊言」,為使用者製造「app 速度很快」的錯覺,可算成功的案例。

最近,Google 工程師 Steve Souders 在 O'Reilly Velocity 大會上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認為,對於使用者體驗來說,速度的假像比速度的真相更加重要。

Souders 說,「人們對速度的感知,與現實世界中的真實速度是完全不相關的。」他舉例說,紐約的行人按鈕多數早就不工作了,但是行人仍然願意去按它,享受一種虛假的控制感,好像這樣就能夠快速通過一樣。另一個例子是,他妻子的飛雅特 500 上有一個「運動模式」按鍵,但它的馬力其實只有福特嘉年華的一半。這個按鍵的作用其實就是一種「安慰按鍵」。

他還提到飛機場行李領取處的排隊問題。休士頓機場解決問題的方法是,把門口到領取處的距離增加了 6 倍。當你走到那裡的時候,行李也就到了。「人們不會站在那裡感到無聊,」Souders 說,「這改變了對速度的認知。」另一種解決方法是,在人們等待的時候,提供一些娛樂。

Souders 說,他非常喜歡數據、指標,不過那並非最重要的事情,「我們真正追求的是,​​創造一種使用者喜愛並且感覺快速的體驗……我們真正的角色是知覺中間人」。

Facebook 粉絲多值錢?研究指出平均每個 174.17 美元

Posted: 14 Jul 2013 08:49 PM PDT

Facebook

本文出處為 Dimension 〈 Facebook 粉絲多值錢?研究指出平均每個 174.17 美元〉。Inside 獲 Dimension 授權轉載。

企業經營粉絲團,多少會希望藉此通路行銷好為公司帶來更多一些的營收。那麼有誰清楚每個在 Facebook 上為企業按讚的粉絲值多少錢嗎?

社群行銷公司 Syncapse 為此提出了一個數字:174.17 美元。

當然不同品牌的粉絲價值有高有低,這數字是平均後的價值,較 2010 年當時的估價增加了 28%。這項研究的對象為美國 2,000 名加入各種品牌粉絲團的 Facebook 用戶,根據其對品牌的忠誠度、願意消費在該品牌上的金額、與其它網友推薦的可能性、和粉絲互動的行銷價值、吸引新粉絲的成本以及品牌情感等多個面向進行綜合評分。

研究發現,加入粉絲團的社群成員比起沒加入該品牌粉絲團的網友更願意掏出鈔票購買產品,粉絲們平均每年會多花 116 美元在自己按讚的品牌上。不僅如此,當中的 43% 還會愛屋及烏地將錢花在支持品牌所屬產業的其它產品上。

pngbase64b42ab012654f841c

除了實質金錢支持外,粉絲們對品牌的滿意度也比非粉絲高 18%,願意持續使用品牌產品的比例也多出 11%。

帕累托法則(也就是熟知的 80/20 法則)告訴我們,一個企業 80% 的營收通常是由 20% 關鍵客戶貢獻而來的。Syncapse 的研究也支持這個看法,同時也建議品牌企業要多聆聽粉絲們的需求,適時提供合適的訊息給粉絲,藉此維持粉絲們的忠誠度以創造更多的營收。

Facebook 粉絲通常也是社群網路中較活躍的份子,勇於說出個人的喜惡並樂於和別人分享各種事物。當他們有好的品牌經驗,或是收到促銷優惠等正向的資訊,這群粉絲們就是各品牌最好的傳教士。相對的,當品牌帶給粉絲們不好的經驗時,引起的反彈也會特別的大,臭名傳播的速度也不容小覷。

因此企業要好好分配社群媒體的行銷預算,投入更多的預算在粉絲經營上以確保這群死忠的客戶們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並不斷提供各種討論自家品牌的話題與機會,讓粉絲們能夠將訊息散發出去。畢竟能讓更多的人接收到企業品牌的正面資訊,就是最好的口碑行銷。

(參考來源:BusinessNews DailyMashabl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