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沒什麼是原創的:把知識連起來就是創意”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沒什麼是原創的:把知識連起來就是創意

Posted: 01 Jul 2014 02:56 AM PDT

沒什麼是原創的:把知識連起來就是創意

本文編譯自 Belle Beth Cooper 發表於以社群媒體內容為主的部落格 buffer 的文章,Belle Beth Cooper 是 buffer 的編輯同時也是 Hello Code 與 Exist 兩間新創公司的共同創辦人。

某天 Belle Beth Cooper 透過部落格 buffer 的官方帳號在 Twitter 上分享這張圖片時,很快地就有超過 1,000 次以上的轉推,代表這相當能引起大眾的共鳴,也讓她開始思考該如何將知識連結。這張圖片清楚地點出知識與經驗的不同:

Photo Credit: Hugh MacLeod

圖片出自漫畫家 Hugh MacLeod,以相當清楚聰明的方式傳達這個通常不那麼容易理解的概念。圖中清楚地指出:單一的知識是無法發揮效用的,除非我們能將之與我們過去累積的其他知識加以連結。

許多優秀的作家、藝術家或是科學家都曾談論過蒐集點子、知識的重要性,並且將每個知識、點子視為一個點,想辦法加以連結產生更有創意的想法。

Belle Beth Cooper 認為這類的文章相當有趣而且俱有啓發性,於是她從最喜歡的創意思考家當中,蒐集一些與在腦內產生連結有關的句子和建議,並整理出重點提供讀者參考,同時,她相當鼓勵讀者能大量閱讀,自己發掘連結腦中知識與點子的連結奧秘!

用連結增添無限創意:沒有什麼是原創的

Steve Jobs,毫無疑問地是充滿創新與創意想法的,他曾在 1996 年的採訪中說道:

創造力就是把事情連結起來。當你問有創意的人他們是怎麼辦到的,他們會感到有點心虛,因為他們並不是真的在「發揮創意」,他們就只是看到了某些東西並把他們連結起來。

接著 Jobs 進一步說到,能穩步地將想法與知識做出連結的祕訣就是經驗:

因為有了經驗後,便能將過去經驗加以連結並綜合成全新的事物。而某些人之所以能輕鬆產生連結的原因是他們擁有更多的經驗,或者他們比起其他人更懂得去運用過去經驗。

Brain Pickings 創辦人 Maria Popova 可以說是「組合式創意」的最佳表徵,也就是將某些事物加以連結並創造新的點子:

為了讓我們能真正地創造或對這個世界作出貢獻,我們必須連結那些數不盡的點,從過去大量的知識中交互作用出全新的想法,並且把想法結合再結合,打造更豐富龐大的創意。

Maria Popova 在一次創意早晨聚會中分享她對於連結的想法,其中她認為能大量閱讀不同領域主題的文章是增強連結能力的關鍵,她還談到每個人的自我是如何影響我們的意願去投入那些別人已經在做的事情:

有些事對於我們來說早已是天經地義,但我們充滿創意的自我有時不願去接受,而這正是組合式創意——沒有什麼是原創的,所有新的想法都建立在過去發生的事物之上。

最後 Maria Popova 用樂高積木進行比喻,她把每個知識點比喻成一塊塊等待被拼湊起的樂高積木:

當我們擁有更多的積木,我們就會有更多種形狀、顏色,而最後拼湊起的積木城堡也會更加豐富有趣!

《點子都是偷來的:10個沒人告訴過你的創意撇步》一書作者 Austin Kleon 是 Belle Beth Cooper 決定寫本篇主題時馬上想到的人選。點子都是偷來的一書是這樣起頭的:

每位藝術家都會問:「要從哪裡得到點子?」
誠實的藝術家會說:「我是偷來的。」

Austin Kleon 也同樣相信:

每個看似全新的點子其實只是將過去的點子混搭組合。

如果你正在尋找更多的建議,以幫助你連結腦中的知識並蒐集更多知識,Austin Kleon 的書是很好的開始,他提供了許多建議,像是隨身帶著一本筆記本、大量閱讀等等。

科學家怎麼看連結這件事

在《科學之路( The Art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一書中,來自劍橋大學的 W. I. B. Beveridge 寫道,成功的科學家通常是充滿好奇並有廣泛興趣的人:

獨創性(Originality)通常來自連結各種想法,而且連結的方法不易被人猜想。

他建議科學家應該多加閱讀自己專業領域之外的文章,以增加他們知識的豐富性(因此未來要進行連結時就有更豐富多元的知識點)。

開始連結,變得更有創意吧!

接下來 Belle Beth Cooper 提供一些建議幫助使用者提升自己的能力並產生連結:

1.增加知識——全新經驗的力量

無論如何,當你擁有更多知識,你能做出更多連結。從閱讀開始,更大量、更廣泛。並且探索能蒐集知識的每個機會(嘗試全新的體驗,例如旅遊、參加聚會或培養全新的興趣)。

唯有全新的事物能激發中腦區域強烈的活動力。

所以,試著挑戰全新的事物,對你的大腦施點壓力,讓大腦稍微超載吧!不僅有助於開發大腦,或許還能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結果呢!

2.保持留意每件事——特別是在洗澡的時後

Photo Credit: Aqua Notes

 

如同剛剛 Austin Kleon 提供的建議,隨身帶上一本筆記本(或你的智慧型手機)並隨時作筆記。不要期望你的大腦能記住所有事情,動手記下腦中閃過的點子或想法。當你開始這麼做,你可能會記得過昨天、過去你記下什麼,這將有助於日後進行連結!

你甚至可以在洗澡的時候這麼做,根據研究指出,洗澡是相當有助於能激發創意的時刻呢!

3.每天複習你的筆記——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方法

每天審視自己的筆記,有助於在未來需要時能更容易地回想起它們。這正是富蘭克林培養 13 個美德的方法之一,圖為富蘭克林當時每天審視自己的表格,每天早晚他都會重新審視自己一天做了哪些事,並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

我今天做了哪些好事?

Photo Credit: buffer

 

相信各位讀者一定也有自己超棒的點子來幫助蒐集知識並加以連結,歡迎讀者與我們分享。

只有矽谷才會是夢想的搖籃嗎?(下)

Posted: 01 Jul 2014 02:25 AM PDT

只有矽谷才會是夢想的搖籃嗎?(下)

HBO 影集《Silicon Valley》

>>矽谷真的是夢想的搖籃嗎?(上)

作者 Roy Lin 為 Credarp, Inc 共同創辦人、台大網路創業社群 Dreamers’ Day 創辦人,現兼任台大校男籃助理教練,Credarp 為網站及 iOS App 開發公司,目前產品是 elbum -- Moneyball for Basketball,提供科學數據化服務提升球隊運動表現。

原文刊於作者部落格 MAKE GREAT THINGS第一篇是行程中參訪的公司或是加速器介紹

一年多前曾經寫過〈台北永遠不會成為是矽谷,除非…〉這篇文章,當時有不少人轉貼分享,我還以此得意,可是不久後回顧,只有感到慚愧不安。我一輩子沒到過矽谷,對於矽谷的了解都是從別人轉述中想像出來的,我憑什麼武斷的說台北永遠不會成為矽谷?幾個月前 104+ 夢想搖籃舉辦了一個比賽,贏的 104 人力銀行贊助你前往矽谷參訪 13 天。敝團隊以些微差距拿下優勝,帶著 elbum 這個產品飛往舊金山。( 上篇行程介紹請點此,敝公司另外一位夥伴也在 blog 分享他的心得)

回來後不少人問我心得,總結來說有三個,分別是那裡人與人相處的模式、對工作的態度以及結束後自我的期許。

Network, Network and Network.

參訪 500Startups 認識一個同樣做 Sport 相關的的 Chris。在我 pitch 結束後他來找我聊天,彼此給一些 Business 上的建議。聊天的時候我看到他 Mac 頁面停留在 Angel List 上,就很好奇問他如何善用 Angel List,沒想到他回了一長篇的 email 講了很多 Tips,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結尾的一句話貫穿全文:

Just remember it is a game of social psychology. You need to hack the game.

說穿了就是社會心理學的遊戲,你得破解它。

創業到現在我常常埋頭在做產品,忘了說到底這還是一個 Business,最大的差別就是後者必須要有很多面向的 Networks (人際網絡,原先翻成人脈就感覺很功利)。像是跟投資人的 network,找到 distribution channel 的 network,尋找合作夥伴的 network,找人才的 network。這並不是說產品不重要,而是產品是最基本的部分。不管你的 business 在哪個領域,你都必須明白他的遊戲怎麼玩。「凡遊戲必有規則,但規則未必明說,明說的又未必當真」,所以要馬你憑一己之力顛覆原本的規則,不然就是參與其中。怎麼做? Network.

在矽谷很多場合和別人 social 時,最後他們都會問說有 Linkedin 嗎?加一下。儘管是在工作新認識的朋友,在台灣大多還是用 Facebook 作為建立人際網絡的平台,在這邊完全不同。有一晚在念史丹佛的台大同學來飯店敘舊,雖然早就是 Facebook 好友了,但他和一起來的朋友仍然問我加一下 Linkedin。後來,參訪 Linkedin,同樣來自台灣的資深設計師 Albert 用很簡單的概念說明 Linkedin 整個模式建立在兩件事:1. 履歷線上化 2. 把現實生活的 network、connection 搬到網路平台。為什麼會 work? 因為美國就是個非常注重社交的的社會。他們敢要、敢問、敢積極建立關係,再透過“關係”去 leverage 達成雙贏的局面。

Work hard or smart?

為了打發 13 小時的飛行時間, 在飛機上用 Kindle Paperwhite 閱讀 37signals 出的 Rework (中文譯作工作大解放) 一書。我時常很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或是經濟體系可以讓西方社會有這麼高的人均產值?是我們工作不努力嗎,還是我們真的就是不夠聰明?不對呀,在美國所謂的 IC 產業的就是 Indian & China industry. 但在 Rework 裡面講的好像一周只要工作 35 小時就能夠發揮很大的產值。這次終於有機會到現場一探究竟了解真相 (雖然 37Signals HQ 在芝加哥⋯⋯)。

幾家新創公司,如 Inside Social、Loopd、Skilljar 在拜訪的時候可以感覺出他們是非常認真在工作,位置上都有坐著人正目不轉睛的 coding 或回 email。畢竟新創公司還沒找到可以穩定獲利的模式,得不停的嘗試。而有穩定獲利且團隊人數較多的公司情況則不同,像去 One Kings Lane 時大約是下午五點多,五十幾人的辦公室大約只剩下不到十個人。Google、Twitter、Linkedin 等大公司由於接觸不多,不敢妄下評論。

不過有一點很有趣,SVT Angels 的會長 Jessie 陳勁初在向我們勉勵的時候說了,「矽谷的 Business Model 只有一個,那就是 work like a crazy.」; 我史丹佛的朋友也說他們學校每個人都聰明又 work hard.

你如果問我當然是選擇 work smart,就像 Treehouse 一周只上四天班卻創造 120% 的營收。建立一個體系,讓身處其中的人能夠用 60% 的力氣就能創造 100% 的價值,就像今天 NBA 總冠軍馬刺隊那樣 ( 建立一個體系,而不只是一個團隊 )。所以,建立這個體系的人要 work hard 又 work smart,才能讓體系的其他人 work smart.

English is important.

不管有沒有要到美國闖蕩,英文的重要性絕對超乎你的想像。你有沒有信心在 30 秒鐘 pitch 你的 idea?不只是講出來而已喔,要讓人聽得懂然後有興趣。你有沒有把握別人用英文問你問題時,你聽得懂而且回答得出來?更別說如果你是在做一個 Business,得要不停的說服人,不停地溝通,不停的建立 network。這需要的英文能力就不是能夠點點餐問問路的等級了,尤其不是 native 的 speaker 更需要下苦功練習。

在 Plug and Play pitch 時受到一個不小的打擊,收到的很多 feedbacks 中有一項是這麼講:accent -- hard to understand.(腔調 -- 難以理解) 明明我根本聽不懂前面那個印度腔的英文,結果他們卻覺得沒問題。後來問人才知道因為矽谷印度人太多了,那裡的人聽不懂也得聽懂印度腔英文⋯⋯所以回來後下定決心開始練習英文,尤其是說和寫這兩項最弱的部分,我目前是用 Voicetube ,如果有其他建議的學習方式,請分享給我吧。

如果有機會去矽谷發展你去不去?去,就像伊斯蘭教徒一輩子一定要去麥加朝聖那樣。

矽谷真的是夢想的搖籃嗎?(上)

Posted: 01 Jul 2014 02:20 AM PDT

矽谷真的是夢想的搖籃嗎?(上)

HBO 影集《Silicon Valley》

作者 Roy Lin 為 Credarp, Inc 共同創辦人、台大網路創業社群 Dreamers’ Day 創辦人,現兼任台大校男籃助理教練,Credarp 為網站及 iOS App 開發公司,目前產品是 elbum -- Moneyball for Basketball,提供科學數據化服務提升球隊運動表現。

原文刊於 Roy Lin 的部落格 MAKE GREAT THINGS,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第一篇是行程中參訪的公司或是加速器介紹,心得在下篇。

一年多前曾經寫過 < 台北永遠不會成為是矽谷,除非…> 這篇文章,當時有不少人轉貼分享,我還以此得意,可是不久後回顧,只有感到慚愧。我一輩子沒到過矽谷,對於矽谷的了解多是從別人轉述中想像出來的,我憑什麼很武斷的說台北永遠不會成為矽谷?幾個月前 104 + 夢想搖籃舉辦了一個比賽,優勝者 104 人力銀行贊助你前往矽谷參訪 13 天。敝團隊以些微差距拿下優勝,帶著 elbum 這個產品飛往舊金山。

13 天的觀察不會有很深度的頗析,但我想用一個短期參訪的角度切入介紹:

Co-Working Space, Incubator, Accelerator

  • 500 Startups : pitch 給 partner 之一的 Marven 聽,他很客氣的沒有問太多 tough 或尖銳的問題,只針對 Business Model、Revenue Model 等部分提出疑問。其實對於沒有機會多了解 500 startups 如何篩選、運作有點失望,不過還好認識了一個同樣做 Sport 相關的澳洲人,算是一個不錯的收獲。
  • Rocketspace : 由他們的 CRO (Revenue) 接待,Rocketspace 不是育成中心或加速器,而是單純的 Co-working space。另外一個特色是他們只收已經有 seed fund 的團隊,所以比起來團隊成熟度也較高。我非常喜歡裡面的工作氣氛,除了團隊共用的大桌子外,還有許多 meeting rooms and phone rooms。 CRO 還特別強調他們獲利方式很簡單,就是向團隊收錢及辦 Camp,而不是來自投資團隊的收益。
  • Innospring:由中國公司支持的孵化器,不過裡面辦公室的空間及介紹讓我覺得興趣缺缺。唯一的特色就是有許多中國團隊,像當天有和中國天氣類最大下載量的 App 墨跡天氣交流。
  • Runway:負責接待的 Brian 是 Runway 第一位員工,不過或許是他個人的特質,讓我感覺 Runway 是一個比較偏向藝術相關的 Co- working space。No comment.
  • Plug and Play:他們邀請我們在當天的 international session 做 pitch,原先以為台下會是 startup 團隊,沒想到當天坐在下面的清一色是投資人,讓英文破破的我有點小緊張。還好 slide 有埋一些梗對到他們胃口讓氣氛輕鬆不少,事後也給了不少建議及評論。

Company

  • Google:跟在實習大叔看到的一樣,福利好、工作空間舒適就像個校園。要有內部的員工保證才能申請訪客証,是自動用機器申請 (Twitter & Linkedin 皆是人工)。有看到一些傳說中的設備:睡覺機、游泳機、超級大螢幕,不過裡面是禁止拍攝所以都只能留在腦海中了。
  • Linkedin:不同於 Google,整個園區給人的感覺就像個公司。我們參觀的那棟 Building 有很東方面孔,員工吃的福利也不錯,我吃了四球冰淇淋。負責接待的台灣人 Albert 在 Linkedin 待了四年半,員工編號比 98% 的還要小, 他用很簡單明瞭的方式介紹了 Linkedin 的核心業務及收入來源。將個人履歷及現實中的 network 搬到網路上,並利用這兩項基礎延伸的服務獲利。
  • Twitter:位於 Market Square,Square 的辦公室就在附近。先到頂樓參觀員工餐廳,同時也是高層與員工談話的地點。接待的 Jimmy 說 Twitter 很強調透明,所以有重大事情 CEO 就會直接面對面向大家宣布。我很幸運的在上完廁所出來就遇到 CEO Dick Costolo,不過我一時間沒認出來 XD
  • Amazon : 維持一貫低調的風格,沒有一棟 Building 外觀有 Amazon 的 Logo,很可惜不能進去參觀。

Startup

除了大公司外,也有與一些當地的 Startup 做交流。

  • Modify Watches:主打可以更換手機樣式,售價約 $40,和不少品牌、公司合作。像是有 MLB, NBA 球隊 Logo 的手錶,或是大公司送給員工專屬公司的手錶。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發現 CEO Aaron 很清楚什麼不該做,他也大力推薦 The Lean Startup 這本書。
  • Loopd:Wearable & iBeacon 產品,讓你去參加活動不再需要名片就可以管理你的 Network。有趣的是 Loopd 工作的地方:The hero city 裡面有個 program 專收 Bitcoin 相關的團隊做育成。
  • One Kings Lane:站在女性角度的傢俱版 Fab,其實已經不太算小公司了,員工應該已經超過 50 幾人。辦公室很有 Apple 的感覺,簡單、乾淨、有質感。幾個月前很夯的站立工作也在這徹底實現,大多數的辦公桌都可以像椅子那樣調整高度,不愧是做傢俱的!
  • Inside Social:CEO 是個徹底的 Business Man,從華爾街辭職後決定自己創業。Inside Social 是 Techstars 的團隊,他們協助品牌公司分析在社群媒體上的數據,以利做行銷策略調整。CMO 現場 Demo Dashboard 果然非常 Fancy.
  • Skilljar:CEO Sandi 在介紹時說他們 Rebrand 過兩次,Skilljar 是最新的名字。一樣是 Techstars 團隊,製作線上課程。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在西雅圖的團隊他們的 Style 和在 SF 的很不一樣,像是前者感覺是以公司為主體,而後者就像是以產品為中心。

Organisation

  • SVT Angels:全名 Silicon Valley Taiwan Angels 18 位來自台灣的天使投資人共同組成的,目標移植矽谷創新創業文化到台灣。這個組織是我到矽谷才知道的,在天下獨立評論很受歡迎的主題「點矽成金」作者鄭志凱 CK 即為副會長。這次只有接觸到幾位成員而已,他們大多數是早期在矽谷創業成功的前輩,退休後想要盡自己的力量回饋台灣。會長 Jessie 特別提到他們正在設計一個 program 讓台灣的團隊有三個月的時間在矽谷徹底感受這邊的創業環境。敬請期待。

>>只有矽谷才會是夢想的搖籃嗎?(下)

效忠一家公司超過兩年,還不跳槽你就虧大了

Posted: 30 Jun 2014 10:18 PM PDT

效忠一家公司超過兩年,還不跳槽你就虧大了

圖片來源:bradleypjohnson

 編譯自富比士《Employees Who Stay In Companies Longer Than Two Years Get Paid 50% Less》。

美國有個最糟糕的秘密,在同一家公司年資兩年以上的員工,平均年薪都會較低。在同一家公司待兩年的人,一輩子的薪水平均會少 50%。

50 % 已經是最保守估計的數字。減少 50% 代表著您一生只工作十年。您工作的時間越長,一生薪水的差異會更劇烈。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原因有上百萬個,但讓我們先聚焦在可以控制的部分。

換工作的論點

2014 年美國平均員工可以期待的薪水增加幅度是 3% 。表現最不好的員工,可以期待 1.3 % 的加薪,表現最好的人則可以期待 4.5%。然而,根據美國勞動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所統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的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 2.1%,這代表人們的加薪幅度實際上小於 1%。

2014 年平均每位員工的加薪幅度都小於 1 %,而我們對管理階層的薪水決策束手無策,但我們可以決定是否要留在給我們加薪少於 1 %的公司。平均被挖角的薪水是比原來的薪水再增加 10% 到 20%。 根據個人情況與所屬產業,有些人可以加薪到 50%。

在美國,假設一個人的職涯持續十年,他每年平均加薪 3%,換工作的待遇則平均加薪 10%。

為什麼跳槽的人被獎勵,而對公司忠誠的人反倒被處罰呢?答案很簡單,經濟衰退使企業能夠根據「市場趨勢」凍結並降低新進員工的薪水。可以理解企業因為經濟衰退而採取這些做法,但問題是這些做法應該是「暫時性的」,然而現在卻變成就業市場的「常規」。更重要的是,我們習慣了它,甚至接受它成為新的「常規」。

Workforce.com 的前總編 John Hollon 指出,他還記得過去美國年薪成長幅度平均是 5% 的時候;媒體長期創造出整個社會對經濟恐慌的恐懼,反倒成了企業長期縮減薪水,降低員工的預期待遇之最佳藉口。

曾在 Intuit 工作的矽谷資深人資經理 Bethany Devine 以及其他全球財富 500 大的公司這麼解釋:我常常會看到人們的履歷有這樣的情形:

在每家公司都只待短短的幾年。我發現經常換工作的人們,通常都要求更高的薪水。待在同一家公司的問題是,您從基本薪水開始做起,通常加薪也只能就您現在的薪水乘上xx百分比,有加薪上限。然而,若您換工作,您通常會拿到更高的薪水,因為企業為了搶到最好的人才不吝付出高薪。在升遷上也是同樣道理,若您待在同一間公司,升遷通常很困難,因為通常都需要排隊,很有可能一年前就該升遷的同事,還沒升遷,您就得等待,而且通常等待的時間沒有下限。然而,若是您換工作,您的能力將會和新職稱更匹配。我曾經看到很多同事在等待升遷,等到升上某個理想的職位,馬上走人。

Bethany Devine 表示,她認為許多在同一家公司待上兩年的員工,很多都有能力高過薪水的問題,許多人還有能力拿更高的薪水。

Jessica Derks 第一份工作是擔任 YMCA 的行銷經理(薪水一小時 8 美元,年薪 16,640 美元)。十年後,他換了五份工作,最近的一份行銷職務年薪 72,000 美元。

反對換工作的論點

許多人擔心「太常換工作」可能會給雇主負面的印象。這是可能的,某些人太常換工作可能會影響到企業雇用他的意願。

然而,重要的是換工作的風險有沒有大過於它的好處。TechniSearch Recruiters 的總監 Christine Mueller 指出:「任何人在過去的十年間做過三份工作的人絕不考慮。」即使是如此,Christine Mueller 仍然推薦每三到四年換工作的員工。因此,問題不是員工是否應該跳槽,而是他們應該等待多久的時間才可以為了增加薪水和達到目標而換工作。

Mr. Burke 絕對是對的,大多數的公司並沒有「快速」升遷並獎勵最好的員工,可能有許多原因:例如公司政策。

上述都在談錢的部分, Andrew Bauer 執行長 Royce Leather 指出跳槽是極具壓力的一件事,員工也需要考慮他們的生活品質、身心健康以及道德標準等。 薪水很重要,但是保持生活每個層面平衡更為重要。


給我個你不主動為自己提加薪的理由

員工的能力高過薪水是事實,不過與其將注意力放在沒辦法控制的地方,例如經濟景氣或管理階層的決策,把眼光放在我們可以改變的地方會更好。員工可以藉由談判,大膽地要求自己想要的薪水。

每個人都有獲得更好工作的機會,我不會把責任都推給雇主和企業,因為他們有權力去最大化利益;但作為一個員工,您也有責任使您的收益最大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