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CA 創投分享會活動紀要——談「國內、境外公司設立」” 與新的 2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CA 創投分享會活動紀要——談「國內、境外公司設立」

Posted: 21 Jun 2013 03:18 AM PDT

螢幕快照 2013-06-21 下午6.00.45

日本創投公司 CyberAgent Venture (下稱 CA 創投)台灣分公司從今年四月開始舉辦「CA 創投——與創業者對話」系列活動,共將辦理五場分享會,與創業團隊分享該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問題。第二場活動「境外 vs. 國內公司設立」邀請 Fidelity Law Group 創辦人方倩芬、Plurk CEO Danny Lin 就新創團隊於國內或海外設立公司的不同考量與優缺點進行說明與討論。

外資投資台灣公司面臨的問題

10592_10151674434529728_2108726713_n

CyberAgent Ventures台灣區總經理方倩芸(Alice)

作為日本創投,CA 創投台灣總經理 Alice 首先分享外資進入台灣投資可能面臨的問題。她認為先前在網路圈爭執不休的「面額」在實務上對他們來說不構成困擾,比較特別注意的是以下三者:

  • 投資者對網路公司的估值:基金優惠措施減少,很多創投基金變成公司內部,導致對網路公司的理解愈來愈薄弱。
  • 台灣公司法普通股對投資者較無保障。她舉例:假設投資人投資兩千萬,佔 20% 股權,卻提供公司所有資金,投資者會擔心團隊賣股票、公司不見。公司法中規定團隊可自由買賣股份,對外來軟體業投資者而言較無保障。
  • FIA(Foreign Investment Approval)的取得:由於主管機關對法人與基金型態認定標準有別,導致 FIA 核準時程不一,CA 創投以同樣的基金投資愛評網與 iCook,前者三天就拿到 FIA,後者卻等上兩個月。

給有意於海外設立公司的台灣團隊:

Alice 接著分享 CA 創投投資公司設立於英屬維京群島(BVI)與開曼群島的團隊經驗。

  • 團隊於開曼設立公司可以技術作價,無需花大錢進行技術鑒定。
  • 優先股對於投資者的保障,團隊無法轉賣股票。
  • 股權彈性對於投資者或團隊都是較有利的設計。
  • 若公司設立在這兩個地方,國際性投資者跟進投資的機會較大。

她也給台灣團隊幾項建議:

  • 如果服務主要著重在台灣,比如 SNS 或 O2O 服務,建議先在台灣設「有限公司」。
  • 有投資者後,再設股份有限公司。
  • SNS 或 O2O 服務在台灣都有被併購或上市上櫃的機會。

如果想往海外發展,她仍不建議一開始就將公司設在開曼或 BVI,先在台灣設立有限公司並且專注做好產品還是較好的選擇;有投資者後才於開曼或 BVI 開設公司,前者法律約束性較嚴格、費用也較高,BVI 相對寬鬆,只是 BVI 無法掛牌。她認為,如果資金非常充裕(比如說,400 萬美金以上),可以直接選擇開曼。原來於台灣的公司則變成開曼或 BVI 持有的子公司。

OLYMPUS DIGITAL CAMERA

Fidelity Law Group 創辦人方倩芬

設立境內外公司應考量的條件

接著,方倩芸分享,新創團隊考慮在國內或境外設立公司應該考量的面向:

  • 股權分配比例設計:股權比例是要佔到 1/3 或一半,不同屬性的投資人有不同考量。
  • 募資環境與投資法規:當地法規是否支持靈活的募資方式。
  • 業務發展規劃:往大陸發展的可能性、控股公司設立地點、是否透過香港進入大陸。
  • 必要成本:是否負擔得起境外免稅天堂律師費用。

同時她也說明有限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的差異。有限公司一人就能成立,股東彼此互相牽制,無股份概念,股權轉讓的限制十分嚴格,組織形態緊密。而當股東人數開始增加,想法彼此分歧,便可考慮走向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額若達 5 億以上須發行股票,股權轉讓相對自由。

另外,她也分析三個主要境外金融中心:

  • 薩摩亞:實務上,網路產業通常不考慮於薩摩亞設立公司,與個人資產有關以及中國對接的貿易較常見。
  • BVI:A 輪、B 輪融資可考慮。
  • 開曼群島:成本最高,制度最健全。通常走到這一步就意味著 3、5 年內準備上市。

Plurk CEO 實務經驗分享

最後,Plurk CEO Danny Lin 分享 Plurk 的實務經驗。Plurk 誕生於稅率較高的加拿大,獲得投資後,直接到開曼群島設立公司,並於台灣設立子公司。他建議,團隊若無融資機會,在台灣成立公司仍是最便利經濟的方式,除非開始募資,再考慮於境外開設公司。他透露 Plurk 於開曼群島開設公司一年得花費 3、4000 美金,對網路新創公司來說可能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分享會有接近一小時的時間開放參與者提問,不少問題都偏向賦稅方面,在場專業人士均對這些問題作出解答。不過 Alice 建議新創團隊,按部就班專注產品,不要花太多時間在節稅或避稅等問題上,若真有需要,可向專業財務經理咨詢或專門處理法務、財務審查問題。她並強調:不要太聽信朋友的說法,請相信自己的投資者以及律師。

CA 創投分享會從四月開始已舉辦兩場,第一場的報導可見此。接下來幾個月還會有三場不同主題的分享,有興趣的朋友請隨時密切關注 CA 創投Inside 的粉絲團或者 Inside 網摘,掌握最新活動訊息。

中國第三方支付的真相

Posted: 21 Jun 2013 01:45 AM PDT

原文刊載於 Circle,作者為 Circle 董事長小黑,本名邱煜庭,不過還是希望大家稱呼他為小黑,臺灣網路行銷操作者,接觸網絡多年,曾任MIS、網站企劃、網路行銷企劃、行銷顧問。 專精於 Google、Bing及百度白帽 SEO,Inbound Marketing(集客式行銷)推廣者。 著有《 網路集客力 》一書(臺灣城邦集團 PcUser 出版),目前旅居上海,致力於集客式行銷及雙向O2O(Online to Offline, Offline to Online)於中國網路行銷的推廣。

補充在前面:感謝網路前輩 Jimmy 給本篇的指點,不過我想既然本文是在討論「中國第三方支付」,對於「第三方支付」的定義會依據中國這邊的定義為基準,而根據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對於第三方支付的定義為下表,明顯的我們看到這是關於線上線下,只要不是直接買家賣家直接互相付款的,都會包含「第三方支付」其中。另外,有網友另外提到「那蘇寧易購呢?」,蘇寧易購的特色就是有實體商店,所以對於蘇寧來說,他們也是不斷的往貨到付款或是門市取貨為主,至於實際比例我沒有查到數據,但大方向是不會變的。

螢幕快照 2013-06-13 上午1.40.44

許多人在討論第三方支付的時候總是充滿著一個幻想:第三方支付可以拯救台灣電子商務市場或是台灣經濟(不誇張,當金管會封殺非金融機構作儲值的時候,真的有人說:台灣經濟完了),在這麼久以來跟網路上跟人討論第三方支付的時候,我發現台灣的朋友不知道是沒用過,還是太久以前用過,還是活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裡,不知道現今中國現況是如何,普遍誇張錯誤的認知是:

  1. 中國第三方支付 = 支付寶
  2. 支付寶 = 餘額支付
  3. 支付寶是中國最主要的網路付款方式
  4. 中國網路購物都靠第三方支付才能撐起一片天
  5. 台灣金管會不准台灣人經營第三方支付
  6. 覺得「第三方支付」的定義只看線上,卻刻意不看線下的支付手段

我直接先講結論:中國支付方式近七成為線下付款,而線上的部份中,有近五成為信用卡(及借記卡)付款,其中支付寶刷卡的又將近七成,所以嚴格來說,中國靠支付寶餘額支付僅占整體支付的1.8%,網路支付的15%,而當世界線上的支付都在往信用卡、借記卡以及直接綁定銀行帳戶方式轉變,台灣早已是如此的交易環境,為何我們要倒退回因為不信任環境而產生的第三方支付模式(錯誤認知1+2)呢?

接著針對這幾點我們來看看到底問題點在哪。不可否認的,當年支付寶的出現,的確替中國網路不信任的購物環境,帶來許多的幫助。但是我們看一個例子,在中國僅次淘寶跟天貓的B2C購物商城 – 京東商城(不論營業額或 Alexa排名),現在根本不需要支付寶的支持一樣嚇嚇叫。雖然剛開始他也是有接支付寶,但是在2011年,京東決定把支付寶拔掉的時候,京東商城超過80%的銷售額都是通過貨到付款完成的,在線支付的結算比例僅佔其總銷售額的10%[1],光看京東來說,你就其實中國的網路購物環境根本不是以網路支付為主要的手段。從這個比例來說,網路購物現在還是非線上支付為主,這值得我們深思的是:許多人常把第三方支付視為電子商務的萬靈丹,事實又真是如此嘛?為何在支付寶這麼發達的中國,大家依舊會選擇貨到付款或是其他付款方式呢?

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简版資料來源: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简版2012-2013年/iresearch

不過當然京東有80%的貨到付款完成有他的道理存在,畢竟人家有著是品牌,有問題反應就好,但如果是其他平台呢?所以我們看到以2011年來說,中國網上支付的網民比例為32.5%,而來到了2012年的時候還是成長至39.1%[2]。不過你覺得這個成長完全是因為第三方支付嘛?其實不然,網路支付的比例的確是在成長沒錯,但其成長的動力,其實來自於信用卡支付方式的成熟與成長,如果你單看「線上支付」的話的確是支付寶佔據大多數,但是綜觀整體的支付市場,其中「銀聯商務」佔比45.9%[3]。如果你對銀聯商務陌生的話,我簡單講,他就是中國銀行聯合組成的一個組織(當然正式名稱不是這樣),所以透過銀聯的話,就是信用卡跟借記卡(VISA金融卡)付款。這還不包括獨立的上海銀聯的2.1%及廣州銀聯的2.0%,所以嚴格加起來,靠信用卡或銀行卡支付的比例約為50%。

單純討論網路支付呢?

那支付寶佔比?17.5%,不過這中間還有一個小數據,我們來看支付寶的付款方式結構,去年雙11的時候,支付寶快捷支付交易筆數占到所有交易筆數的約45.8%,鼓勵用戶提前充值帶來的餘額支付占到31%,而傳統的網銀支付,所有銀行渠道相加也只占到23.2%。

什麼叫做「快捷支付」,也就是把你的支付寶帳號跟銀行卡作綁定,以後扣款就直接扣銀行帳戶裡的錢就好。而到了2013年的時候,快捷支付的比例已經來到了50%[8],所以嚴格來說,支付寶的餘額支付這一塊只佔了30%左右(而且是在有利多的情況下),以支付寶佔了網網路交易的49.2%的比例來計算,嚴格來說支付寶的餘額付款僅占整體網路支付的15%左右。如果以Jimmy提供的「支付寶 18,600 億」來說的話,餘額支付的金額大約就是2,790億。在過去幫支付寶支付金額大於淘寶的民生轉帳(水電煤)也開放快捷支付,或是其他有使用支付寶的網購平台習慣改變轉為信用卡付款的時候,這個儲值支付的比例會不會再下降,我們拭目以待。不過我可以先在這邊預言一下:肯定會下降。

螢幕快照 2013-06-13 上午2.06.09

為什麼?畢竟沒有信用卡或是銀行帳戶的人,在整體網路購物環境來說是小眾,加以中國的信用卡及借記卡持卡比例的上升,餘額支付的比例只會慢慢被銀行相關金融業務壓縮空間。你說第三方支付儲值是否可以便利網路購物交易,這點我是贊同,但是儲值誰都可以作,台灣已經發生過多次發行禮券(或儲值卡)然後惡性倒閉的案例[5],[6],你還會相信非銀行或是安全性不足的第三方機構來作儲值嘛?

支付寶的確有他的歷史價值存在,也可以說是第三方支付的奇葩,當全世界都在要求Paypal要有銀行執照的時候[7],中國推出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當然沒有絕對作法完美的管理方式,要怎麼管理第三方支付,目前金管會的態度是不開放「非銀行」,但是銀行要作是可以的(目前政府已決議開放非金融機構從事第三方支付儲值作業),所以你也看到早有銀行獨立服務的第e支付,永豐金的豐掌櫃,玉山eCoin(已終止服務),或是紅陽跟安泰合作的Paynow,或是附身在Yahoo拍賣,中國信託提供的輕鬆付,這些都是台灣第三方支付的形式。也都跟Paypal一樣方便,申請就能用。未來新加入戰局的非金融機構我們也很期待他們能夠替台灣使用者找出另外的一個市場。

關於第三方支付,其實早在2007年藍新的ezpay早就有了,只是說多年來政府對於這方面的事情總是管的比較嚴,站在曾經參與這場網路金流戰爭,現在轉變為使用者及電商經營者的我角度來看,對於金融的事情嚴謹並不是壞事,前有雙卡風暴,後有多次禮券惡意倒閉事件。畢竟政府要保障的是絕大多數人的權利,而不是少數公司的利益。當然或許你會說:能給銀行作,為什麼不能給非金融機構作?可以啊,如果你公司資本額有100億,我就相信你(附註:在台灣設立商業銀行,資本額最低為一百億)

 

參考資料:

  1. 网银在线易主刘强东 京东突破在线支付瓶颈
  2.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p.33 图 23 2011-2012 年中国网上支付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3. 机构称第三方支付超10万亿
  4. 不管願不願意,銀行都沒法拒絕對手支付寶
  5. NOWnews【地方新聞】紅蟹將軍總公司無預警倒閉 加盟店苦撐不換店名
  6. 社群新聞/紅景天涉詐 網友譏「紅幾天」
  7. PAYPAL歐洲總部遷至盧森堡 拿到歐洲銀行執照
  8. 支付宝水电煤缴费开通信用卡快捷支付

延伸閱讀

a. 第三方支付:還在跟罵法令落伍的,可以滾了

b. 有位朋友的回覆很有意思,請讓我轉貼給大家參考一下:

其實台灣第三方支付的客群跟大陸的一樣,也就是不信任銀行,不信任信用卡,不信任網路的那群人—目前年齡55-65歲那群人,這些人在銀行機制不完整時創業,習慣現金支付,也許一輩子都沒有信用卡,當然上網對他們來說是毒蛇猛獸(網友都是色狼,與網友出門就會失蹤),當十年前(2004)大陸推出支付寶時,這批人剛好是45-55歲,這時剛好是社會的中堅,掌握了他們的消費,就掌握了大部分的經濟,支付寶就是讓他們安心有信心進行網路購物的媒介,不需網路公開個資,不用跟銀行有往來,也不用擔心信用卡盜刷問題,加上大陸地域廣大,大家不得不利用網路購物,有了支付寶,大大縮短了地域的距離,減低了展店的難度,所以第三方支付在大陸風行了10年;

現在,社會的中堅向下了一個十年,現在45-55歲的人,信任網路,每個人都有十幾張信用卡,至少跟銀行有一項的借貸往來;這些人使用網路+信用卡購物已經如同呼吸喝水一樣,他們不需要支付寶也可以在網路上完成購物,所以我們這些人在這邊用這代人的觀點討論第三方支付,怎麼論都覺得沒有意義,而且,以台灣的地域大小,就算十年前推第三方支付,我想當年的中堅可能不會選第三方支付,搞不好覺得親自送貨收錢還比較簡單。

以歷史的觀點看歷史才有意義,不要以過去的案例直接套用到現在的世界,這句共產黨的名言剛好可以套進這裡;以上都是我昨晚作夢夢到的

圖片出處:wikimedia

編按: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欲投稿,請來信至 hello@inside.com.tw

iOS 7 的設計

Posted: 20 Jun 2013 10:23 PM PDT

本文轉載自 Evendesign 部落格,作者 Even Wu 是專業的網頁設計師,同時也是 RGBA 活動創始人之一,有 13 年的網站設計和資訊架構經驗。喜歡宣導初學者應使用現代工具、提升設計品質、致力於設計師程式化能力。曾協助上百位平面網頁設計師從 Dreamweaver 或 GUI 工具轉換為手寫 HTML/CSS/JS 開發方式。

Apple 日前在 WWDC 2013 公開 iOS 7,是 iOS 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的改版,包含最令人注目的全新 UI 設計,但之後馬上蜂擁而來一片批評與反感。

iOS 7-1

其實過去 Apple 只要大幅更動任何產品的設計,都有相同的狀況發生。包含 MBP 使用玻璃螢幕變成黑眼圈外框、iPhone 4 機身變得方正、iMac 從白色 pizza 盒變為鋁殼,都有大量的批評聲浪。但現在去回想,就會發現久了、理解後都不是問題,改版帶來的好處大過不習慣,搶購缺貨、財報新高、人手一隻、愛不釋手。

這次 iOS 7 也面臨了相同的狀況,有許多人認為 app icon 設計風格沒有統一,但你為何會有 app icon 要有統一調性的概念?

iOS 7-2圖來自 Things I wish iOS7 to change by Zhusee

事實上,絕大多數人幾乎都是從 OS X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學到這些 icon 設計概念,即使是在別的地方學到,概念也幾乎都源自於 apple 早期的資產。當我們從 apple 學了這麼多 GUI 設計理念,只覺得被擺了一道。用 apple 過去的理念反 apple 的新設計,自相矛盾。

扁平與擬真並不互斥,只是過度擬真 UI 設計,漸漸失去了在背後支撐的理論。而為了扁平而扁平,也不是好現象,如同 dribbble 那一堆自認為很好的 redesign 事實上只是在緬懷老 HIG 走一些回頭路的好處。

iOS 7-3via iOS 7 Redesign by Leo Drapeau

你會發現他們不約而同把 icon 內容縮回原本的大小、恢復統一漸層方向,甚至將彩度與明度下降,看似恢復以往榮光的好景象。

難道 apple 內部或 Ive 找的設計團隊做不到這些?就我看來,做到 dribbble 上面那些看似美好的 redesign 反而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花個一小時也能做出有數百人按讚、一堆人留言說你做的比 iOS 7 還要好的取暖假象。

所以這次 apple 在幹嘛?讓我們來回顧一下 iOS 6 的 home screen:

iOS 7-4

我們可以發覺過去 iOS 6 為了讓 icon 有凸出螢幕的錯覺,利用擬真的概念—反光以及陰影,讓使用者有這種感覺:

iOS 7-5

而新的 iOS 7 home screen icon 也是一樣的道理,只不過使用了更高階的平面設計技巧,讓你以為 icon 是浮出來的。

iOS 7-6是否覺得右邊 iOS 7 版本的 icon 更有凸出螢幕的感受?

除了 icon 從原本 114 × 114 放大到 120 × 120 以外,在圓角的繪製上,使用了類似於字型設計、工業設計、道路設計上常用的羊角螺線、超級橢圓或各種過度曲線方法,緩和了直線與圓角線之間變化幅度

iOS 7-7圖來自 Wikipedia 羊角螺線

如此一來,解決了人類在視覺上誤認兩個圓角之間的直線是凹陷的錯覺,不只這樣,還變本加厲的把主視覺的圓形參考線,膨脹加大至幾乎碰到 icon 邊緣,製造出icon 幾乎要跳出螢幕的感受

因為 icon 形狀的新規範,就能夠達成很尖銳的設計語言,我們便不需要在內容多加限制,而能夠根據不同的應用,來做不同的設計,像是最多人反對的兩個 icon 漸層方向:

iOS 7-8

其實這兩個 icon 的漸層方向,是暗示了背景是天空,幾乎所有天空的照片都是上面較暗、下面較亮的:

iOS 7-9
iOS 7-10
iOS 7-11

而天空暗示了雲端的概念,所以我們可以推斷,iCloud 這次的 icon 也是一樣的狀況,果不其然:

iOS 7-12

如何從規則中解放,卻又不致於造成亂象,就是新的 grid icon design 語言的用意。而在易讀性方面,也因為使用更簡潔的設計語言,達到更高的易讀性,這邊用分享功能的 icon舉例:

iOS 7-13上方為 iOS 6 下方為 iOS 7 的分享按鈕

人眼錐狀細胞集中在視網膜小窩,幾乎只有 1° 視野能夠辨識形狀與閱讀,因此需要不斷的掃描場景,在辨識完成之前,所有東西都是模糊不清,且手持裝置會因行走或行車的關係而有移動。所以下面這張圖做了三個特效:模糊、移動模糊、降低對比:

iOS 7-14

圖中上方 iOS 6 的版本幾乎看不清楚 icon 內容是什麼了,而 iOS 7 依然可以辨識 icon 形狀。而這只是在電腦上觀看,若是在 iPhone 的高解析度螢幕,會更加銳利而明顯。

舉例就先到此為止,我認為 iOS 7 的多數設計都遠遠優於以前的版本。我們不必因害怕改變,就只看到不喜歡的點。更何況只單看設計外表的喜好,不如去探索整個設計背後支撐的整套邏輯,究竟是否對人們使用上有任何實際的幫助。

Apple 只是一間也會犯錯的公司。當某公司換了整套設計語言,你只是嚇到了,請提醒自己並沒有任何損失。就像當初 IKEA 把年度型錄使用的 Futura 字體改為 Verdana,你也可以不買單。不滿意時,試圖換一個信仰,或創造另一個公司文化、語言,而不是老是做一些小部分的 redesign 到處取暖,得到短暫「喔,你做的比較好」又如何呢?

話說回來,大家對於小小螢幕中的改變,有這麼大的反應,為何對生活中各種的垃圾設計沒有反應呢?這更是一大謎題了!你尚未付費購買 iOS 7 ,但有些設計可是花了你辛苦繳的稅金。

iOS 7-15
iOS 7-16
iOS 7-17

跟了解天空的漸層一樣,請多注意真實世界吧!

編按: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的話,不妨也到作者的部落格為他按個讚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