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軟體人的心路歷程分享”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軟體人的心路歷程分享

Posted: 19 Nov 2012 01:53 AM PST

圖片來源:Flickr

以下內容是 Ptt 網友在求職板(Job)的心路歷程分享:我選擇性隱藏了一些內容,請大家見諒。分享心得只是希望能幫助一些人,請不要在網路上搜尋我。覺得有幫助就分享,不相信就一笑置之,匿名的原因是因為想儘量真實(薪水等等)。

我是個半路出家的資訊人員,說起來很「見笑」,我沒有資工背景,也不是資管本科或大學,只是個專科畢業的,補個二技/科大文憑,大學畢業後連一個像樣的國立研究所也考不上。台清交成沒有一家我敢投,最後只好報效國家二年去,還順便去外島進修。

我的軟體人生從「巨匠」開始

我的軟體人生從「巨匠」開始。對,你沒看錯,當你大學畢業又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年輕人是很好騙的。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巨匠有所謂的 SCJP/MCSE 說明會。反正畢業了,沒工作又剛退伍,收到這一類的某某進修廣告,又免費,當然就去了。

不得不配服巨匠的講師,詳情我忘了,反正我當天聽完那門課,只覺得一股熱血。覺得有為者亦若是,整個講題跟技術無關,講師一堆引經據典,反正簡單的講:「取得認證你就發了,百萬年薪等著你。」當時回家,硬是跟爸媽要了五萬多元,辦了巨匠白金卡,買了上課卷,然後開始了我的 MCSE + SCJP 課程。至於結果怎麼樣,我想大家心裡有數。我不怪那個說明會的講師,我自己後來也和不少在巨匠兼任的講師變成好友。一小時的說明會領不了多少錢,他如果不是報喜不報憂,我看以後就沒人請了,人家不過是混一口飯吃。當然,這是好幾年後才了解的。

其實巨匠幫了我很多,但巨匠最大的問題是,你報名時,報的是課程,至於誰教你,你永遠不知道。巨匠有不少的好老師,舉個例來說,曹祖聖老師。他講過很多次 Technet,我也聽過他一、二次課,很推薦。可惜的是,因為講師調度或是節省成本,其實一門 200 小時的課,很有可能只有 1/7 是好老師,剩下普普,甚至很糟。我也遇過很差的老師,把電腦課當成英文課在上(英翻中),有上過認證課程就知道我在講什麼(原文教材嘛!)。

當時年輕的我很拼,上課前一定預習。不懂的單字早就查完,上課只想拼命吸收。當你遇到一個很糟的老師,那種挫折感真的很難形容。我和班主任反應了好幾次,每次都是得到「喔~我會跟老師溝通」這一類的回應。別鬧了好嗎,不會教就是不會教,爛老師就是爛,他不會因為一句話就改變。就算他要改變也要時間,不是馬上的。

好像有點離題了,總而言之,對不起我爸媽。家裡沒什麼錢,硬是標會借了五萬給我上課,最後我放棄了。一直到今天,我還是覺得很欠爸媽這份恩情。總而言之,我想分享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管你去巨匠,去 uuu 還是去 iii,最重要的是跟對講師。如果一門課程的講師不事先確定(或是講師不好),不如不要上,真的是好的老師讓你上天堂,不好的老師就…。

(中間就略過了,反正就是覺得人生不該這樣爛掉,然後就一直自修程式,每個假日都在天瓏買書)

其實寫程式這種東西如果有熱情,肯讀書,多多少少、或快或慢都會進步。我的第二個建議就是,不要放棄進修,靠自己雖然慢,但是紮實。話說回來,很多中文書很糟糕,這也不能怪作者。多年後我自己也出版了一本書(賣得很爛),不過作者的稿費其實不高。一刷 1500 本,寫一本書如果花半年認真寫,1500 本賣了 1000 本,然後一本訂價 500,可能連飯錢都不夠。至於比較高的稿費是那種「大師」,像是侯捷老師等級才有可能拿到的價碼。也許大家可以試著打給出版社問問,就知道了。要賣到二刷?那你大概要上天瓏榜才有可能。

那時我評估過一些選項,也試過不少,不過下場都不這麼好。我試過開公司,然後倒掉(沒賠多少錢,就當做白工)。寫程式容易,找客戶難,那時很傻,以為到處都需要 ERP。到 104 接案網去找案子,後來發現做的要死要活其實沒什麼錢,還要應付客戶。

也試過人力派遣,薪水不錯,一個月可以有六萬。不過對不起,沒退休年資,案子結束就走人,短期打工(半年~一年)可以。但後來想想,你以為你賺,其實你只是沒虧,公司只是把你未來的退休金先付給你而已。當然,不算差,很多人中年被資遣更慘,連退休金都沒了。

(還試了不少,就略過了)

我摸摸自己的良心,二十幾歲的我最大的本錢就是年輕的肝。花了二、三年就存了一桶金(一百萬),反正就是二份工作(甚至三份),軟體人的好處就是兼差容易。除了體重直線上升,然後缺乏運動,然後有一天就過勞進醫院了。因此,最後報個科大混個碩士,畢業後考了個鐵飯碗,反正日子也就這樣過了。其實鐵飯碗的日子挺不錯的,錢雖不多,中油、台電、中華電信、一類的,我想公司倒掉到不至於。雖不是公務員的鋼飯碗,但其實不要太混、準時上下班還是過的去。

下定決心走出台灣

我問問我自己,是有一些優點的:

  • 年輕,然後肯拼(那時 26~27 歲)
  • 認份,有責任感
  • 肯讀書,想進修

但我其實對未來感到很迷惘,直到有一天,過到了一個外商的經理(聽說月薪 40 萬),是一個香港人,剛好和我在一個政府標案裡合作。我常常在想,為什麼他可以領 40 萬,他很厲害,但沒有我十倍厲害吧?我也想月領 40 萬,誰不想…

(中間再略,總而言之,因為一些因素,覺得穩定的生活等退休不是我要的人生)

總之,回頭看回去,下面是我當時的結論(冒犯請見諒):

  • 台灣是沒有「軟體」產業的,這幾年好一點,有地圖日記、appworks 一類的軟體(or 創投),頂多有 TrendMicro,或是一些接標案為主的軟體公司。軟體最大的需求大概都在金融業(需要資訊人員)
  • 最大的需求大概都是架網站一類的,這種市場競爭很激烈,然後沒美工合作很難生存,就算是架個網站購物車一類的,也只是跑單幫,很難長久
  • 想領 40 萬,真的不可能,外商也許有機會。如果有 40 萬的工作,那也是萬中選一,輪不到我這個半路出家的巨匠肆業生。那只剩下一條路

「去矽谷」

我爸爸不是什麼高等教育份子,不過他常常跟我說:「不要在山上要吃海產,去海邊才要吃山珍。」他想勸我人要認份,但年輕的我解讀錯他的意思:「想吃山珍我就到山上去。」同理,想走金融業請到華爾街。為什麼?因為市場就是供給和需求決定價格。台灣的需求太少了,軟體公司不可能出高價格。供給不夠(軟體人材),價格自然就上升。分享一下,其實矽谷這幾年一直到現在都很缺軟體人材。我知道很多名校高手,英文好,實力好可以直衝矽谷,不過我不是。我知道自己是什麼料,沒有個五六年,我的英文不可能通得過面試。

所以我放下自己,放下工作,從頭練起。過去的六年間:

  • 我把英文練起來
  • 沒錢我就到系上當助教
  • 一開始助教找不到就四處找幫忙寫程式的研究助理(相信我,這很好找)
  • 美國的物價貴,學校研究助理一個月也不多,大概都只能吃吐司或是微波食品
  • 從頭唸起,把 CS(Computer Science 電腦科學)大學部的課自己需要的部份都修一次或旁聽,然後唸一個碩士,再唸一個 CS PhD
  • 學歷也補起來,沒辦法進 Stanford/MIT,至少也讀個叫得出來的 PhD
  • 每個暑假都去 Intern 賺錢

其它的就略過,簡單的講,認清自己缺什麼,就補什麼。缺英文補英文,缺學歷補學歷等。後來才發現,這些工作反而幫了我很多。當助教免費練英文口說,所以我的口說進步神速。接案或是當研究助理寫程式,逼我學起整套 Linux 及很多的 open source project(學術界沒錢,一律都是open source)然後唸 PhD 讓我到世界各地去參加 conference,認識領域理的大咖。相信我,等你親自見到 internet、python ... 等的發明人,你會發現他們非常謙虛。然後沒錢去 intern(所以很怕對方不要我),所以很拼。最後交了一堆朋友,還沒畢業工作就找好了,然後累積了一堆 Project 經驗。

選擇環境或適應環境

當然,這只是個案例,但畢業時第一份工作,我的年薪含保證的獎金,有 1/3 是獎金,2/3 是本薪。當然,第一年因為有 sign up bonus(簽約獎金),不過之後只要努力,我想薪水比起第一年來說不會差太多。這裡不想討論稅多重、生活費等問題。但繳完稅省一點,一年可以存 8~10 萬左右。如果自己買房,省下租金可以更多(但是要繳房貸)。以一間 3 房 2 衛的獨棟房子,目前好一點的區(不是 Palo Alto 一類的頂級區)矽谷大概 80~100 萬左右。

也就是說,順利的話,不到十年就可以還清。而且我相信只要肯拼,薪水只會更高,不會更低。也有聽過 CS 博士畢業拿 30 萬以上的(當然都只是聽說)。1/3 的走教職,1/3 的去研究單位,剩下去業界的樣本不多。不過我想整個 package 加起來超過 20 萬是很基本(有料的 PhD)。然後工作大致上一天八小時,很少需要加班,不用 on-call。當然,自己決定留在公司唸書或上網吹冷氣不能算加班,我講的是真的工作。

對這些薪水很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一篇「[北美] 2011年各大公司H1B工資全記錄」或是點此下載。有高手拿出來分享,這是去年 H1B 的資料(外國人在美國申請工作簽證)

上面的數據只有「底薪」,另有實拿股票 + 各式各樣 bonus。工程師可能要再加 20~30% 上去,尤其是第一年。現在搶人搶很兇,剛畢業有可能就被開 4~5 萬以上的 sign up bonus,甚至大陸圈子裡在傳 Facebook 最高開到 10 萬的 sing up bonus。如果是高階的職務,底薪可能只佔不到1/3,因為這些工作都會綁績效,而且綁很多。

這裡不是要批評台灣薪水低。每個地方,都有他的供給與需求。如果你想從事軟體產業,然後你的肝還算新鮮。我真的建議「走出去」。我也想回台灣,台灣 Yahoo 的獵人頭有找上我。考量物價後,我開了十萬美元(整個 package)當條件,對方面試都不面試。當然也不是真的非十萬美元不可,不過想當然爾,台灣的供給(軟體工程師)很多,我是他的話我也不想花 300 萬台幣找一個。對他們來說,300 萬可以請 12~13 個 22k。

假設付得起,今天你生病要開刀,一個頂級名醫要價 30 萬,或是你可以請 10 個 3 萬的普通醫生來會診,你會選那個?經驗這種東西不是十個人就打的贏一個的,但是如果是寫網頁,我相信十個人也許有機會寫贏一個專家。但網站掛點,不會動就是不會動,找十個人 debug 不一定比較快。經驗和能力的價值不是勞力可以單純取代的,尤其是對技術和經驗要求更高的工作或專案而言。對未來,我還是有一些想法,但回首過去,我很慶幸我當初有放下身段和收入,然後從頭學起。

我不會去問當初我留下來的話,現在我會怎樣又怎樣。但我知道一件事,人要看下一個十年,然後再下一個十年。有一天,你我都會老,都會 35,都會 45,都會 55。55 歲的人學技術是學不贏 25 歲的好嗎,真的。你要累積那種 25 歲的人不可能輕易複製的經驗。

舉個例來說,想讀 PhD 的話,請在 35 歲前讀,35 歲以後讀起來是很困難的。想創業的話,請在 35 歲以前創,因為你失敗了可以容易再爬起來。我看到很多比我優秀很多的年輕人,在浪費他們的年輕的資本,在浪費他們的 25~35。其實,軟體生涯有無限的可能,Dropbox 的創辦人 24 歲就創立了公司,Google 和 Facebook 的創立,那些人也都才幾歲?(p.s 不是創業都會成功,請別誤解)

總結

我真的想鼓勵那些年輕的肝,如果你真的想改變,Just do it!我當時只想要一個月賺 40 萬台幣,現在我在幻想一個月能不能賺 400 萬。其實密訣很簡單,找一個賺那麼多的人,然後比較你和他的不同,然後給自己十年去追上去,然後不要放棄。

這篇文章寫給年輕人,也寫給我自己,希望十年後能回來再寫一次 :)
大家一起加油吧!

複製 Kakao Talk 經驗,Line軍壓境

Posted: 18 Nov 2012 10:28 PM PST

 

Line 於今天一口氣推出三款新的附屬應用程式,分別是 Line POP、Line PATAPOKO Animal 以及 Line Cartoon War,並且配合 LINE 內的貼圖小舖,讓使用者在下載這些遊戲後,可以獲得對應的免費活動貼紙。在台灣很順利的在上線第一天就順利奪下 App Store 免費榜的前三名,此舉同時也擠下在台灣進行猛烈宣傳的微信。

 

在之前文章「即時通訊軟體 Kakao 所產生的遊戲平台威力,台灣遊戲業者怎麼辦?」一文就已經提到過,

韓國最近有一款手機遊戲「애니팡」 (發音為Anipang),非常的走紅,他是由一個不到30人的公司所開發,上線不到三個月,近1600萬的人曾經下載這款「免費」遊戲,每日產生近2億韓圓的營收(約500萬台幣),眼尖的人或許會直接說,阿這不就是 Zoo Keeper 嗎?

現在 LINE 完全將向這個經驗致敬,將 Anipang 這款遊戲裡頭的動物換成 LINE 貼圖裡頭的大熊等使用者熟悉的圖案,並跟 Kakao Talk 的機制學習,將其與 LINE 帳號綁定,讓其與 LINE 上的聯絡人分享戰績、要求心心(玩更多次),將社群擴散機制綁定在裡頭,


 

 

不過相同的招數在日本進行的稍稍微不順利,目前 LINE POP 進占到第二名,前文「熱鬧的日本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市場」所提到過的 comm 仍然坐著免費榜第一名的寶座,不過在這波來勢洶洶的襲擊下,應該 LINE POP 可以順利擠下comm 才是:)

與台灣雅虎奇摩合作進軍台灣市場的 DeNA ,不僅在台灣開始行動遊戲的業務,在兩天前,他們也推出自己的通訊應用程式「Comm」,提供英文以及日本兩種版本,一般評論認為,Comm 以 LINE 為範本,大量模仿其特色(比如說通話功能、可愛貼紙,不過我覺得 LINE 比較可愛就是了..),由於 DeNA 在日本已經是非常大的手機遊戲平台,如果善用其會員綁定效應,也會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根據 LINE 的官方網站揭露,接下來還會有一款棒球遊戲(已推出?)以及RPG 角色扮演遊戲即將推出,看起來可以再造成一波風潮,而接下來是否能夠順利的擠入台灣以及暢銷金榜,將又是另一個觀察指標。

【Update:棒球的確也進榜了,所以換而言之,前10名有 4名是 LINE】

 

令蘋果擔憂的趨勢,在市佔率與獲利率之間抉擇

Posted: 18 Nov 2012 10:18 PM PST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本文轉載自虎嗅網,編譯自美國科技部落格網站 Business Insider

過去幾年,我們看到蘋果一直處在一個長期風險底下,即行動裝置的市佔率逐漸流失,使用者正從 iOS 移到 Android。這個趨勢在最近幾個月仍在持續,現在蘋果在全球市場上已變成一個「利基市場」的玩家。蘋果丟失的市佔率越多,股東們就越擔心,那麼蘋果就越該考慮制訂新的產品與定價策略。

為什麼市佔率很重要

市佔率之所以重要是因為行動裝置是一個「平台市場」。在平台市場,合作廠商在這上面提供產品與服務。當他們這麼做時,平台才會變得有價值,才能抓住使用者。在多個平台上開發產品與服務對開發者來說代價很高,所以平台市場趨於標準化、圍繞著一個領先市場。當開發者這麼做時,領先市場的力量進一步提升,而規模較小的市場的價值則被摧毀。PC 軟體市場就可以說是一個式微的市場,我們看到 1990 年代微軟有多強大。而作平台的公司 Facebook 和 Twitter 又有多強大。

行動裝置市場是一個平台市場,至少在它發展的初級階段是。這使得蘋果成為全球最賺錢與最有價值的公司。

重要的是,市佔率重要的原因與「當前的利潤」無關。當面對蘋果的市佔率下降,蘋果粉絲們常嘲笑說,蘋果不關心市佔率,他關心利潤。但是這個結論錯過了一點,在一個平台市場,擁有主導地位的市佔率對於保持長期利潤相當重要。現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增長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每家公司都能獲取一定的使用者數量。但在一些地區,市場正比大多數人意識到的更快速地成熟。隨著蘋果的市佔率萎縮,它作為開發平台的能量和價值也在萎縮——至少相對於市場的領導者是這樣。

最終,行動裝置市場上會重演 PC 市場歷史上的一幕:蘋果從一個主導性的創新者淪為一個邊緣的利基玩家。

蘋果持續失去相對市佔率

Android 與蘋果始終主導著全球行動裝置市場,但是蘋果正在迅速丟掉它的相對份額。

根據最近 IDC 的報告,這兩個平台目前約佔有全球市場的 90%。不同的是,Android 正比蘋果更快地獲取市佔率。在第三季,據IDC報告,Android 約佔了 75% 的智慧型手機市場,而蘋果只有 15%,而且前者還在快速增加,這會擠壓蘋果的空間。

在美國,蘋果的市占率很不錯。據 ComScore 統計,Android 在 9 月份占 53%,蘋果為 34%。三分之一的佔有率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接下來的趨勢則不那麼鼓舞人心,「在過去兩年,在美國市場,蘋果的市佔率從 25% 增加到 34%。但是 Android 的市佔率翻了兩倍,從 26% 到了 53%。」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這些增量皆來自其他平台的減量,例如 RIM、微軟和 Palm,他們一共從 49% 減到 13%。因此,蘋果與 Android 享有美國市場 87% 的份額。接下來,從弱小對手獲取市佔率的時期差不多結束了,再來就是兩個平台的直接競爭。在第四季,蘋果的市佔率可能會突然增加,由於 iPhone 5 問世。但是從全球與全美國來看,趨勢是很清楚的,除非在產品策略上有重大改變,否則蘋果的相對市佔率肯定會持續下滑。

蘋果支持者經常基於以下五點無視蘋果的市佔率流失:

  • 行動市場與 PC 市場不同
  • Android 很分裂,所以它並非真正的統一平台
  • 蘋果佔據了高階市場,利潤占整個市場利潤的比重高
  • 蘋果的內容、app 與生態系統比  Android  好得多
  • 開發者在 Android 上賺不了錢

每一條都有些道理,所以讓我們一個個地來看。

行動裝置市場會不會與 PC 市場有點不同呢?

1990 年代的 PC 市場與今天的行動裝置市場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不同,是絕大多數的 app 在所有平台上都可以取得。它們包括:電話、郵件、網路、訊息、遊戲和各種 app。

與此同時,在 PC 市場,除非你有程式裝在 PC 裡面,否則你用 PC 什麼也做不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硬體和作業系統本身是無用的——就像擁有一輛沒有油的車或者是沒有電池的手電筒)。要想 PC 有用,你需要應用程式。當微軟開始主導市佔率後,大多數應用程式都是基於微軟開發的,蘋果次之。當網路時代來了,這一切開始改變。一些應用程式和服務開始基於雲端,在那之後,作業系統的重要性開始下降。諷刺的是,這打開 了蘋果的大門。但在早期,那是 PC 平台控制一切的年代。

行動裝置市場裡,「平台」元件的重要性固然低於網路時期之前的 PC 時期,但它仍然很重要。合作廠商開發的 app 現在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蘋果平台最大的一個賣點,就是蘋果包含內容、app 以及蘋果產品相互連接的生態系統。

現在,大多數開發者仍然優先考慮蘋果平台、其次考慮 Android 平台,但是如果 Android 繼續成長,並改善一些問題,開發者的動機將開始轉變。

Android 不是一個統一平台,它是多個平台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第二個說法就是說 Android 很分裂。確實這是 Android 與蘋果對抗的一大劣勢。Google 沒有能力讓所有的 Android 手機都同時更新到最新版本。Android 的分裂意味著一些新的 app 不能在舊設備運行,以及一些 app 不能充分利用 Android 的新特性等。但是大多數 Android 手機運行的還是 Android app。

Google 正在越來越嚴格的實施 Android 的授權條款,這將減少 Android 的分裂性。

但是蘋果不想賣便宜垃圾手機,它只想要高階市場

蘋果迷們認為:蘋果不在乎底層消費者,他們只求便宜,誰便宜買誰。蘋果只佔據一小部分市場,但是利潤卻不是 Android 能比的。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從當前的利潤來看,這觀點是對的。但從平台與未來利潤的長期視角來看,這是短視。全球超過 10 億的人擁有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接下來 60 億消費者會對價格更加敏感,因為他們沒多少錢。蘋果拒絕提供真正便宜的智慧機,這就是蘋果在印度這樣的國家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在印度,三星遠遠超過蘋果。

蘋果現在賺走了產業大部分的利潤。但是從長期來看,大多數開發者不在乎他們的 app 是用在高階產品或是大眾產品上。他們在乎的,僅僅是他們在這個平台上是否能比在別的平台找到更多的潛在消費者。而且,這種看法也忽視了 Android 在高階市場上的努力。三星最近的手機把這種說法粉碎得一乾二淨。如果 iPhone 5 真的比三星的 Galaxy S3 強,也強不了多少。此外,亞馬遜的 Kindle 生意看上去也做得不錯。

蘋果很清楚,賣更便宜的產品將意味著在每個產品上賺更少的錢,這會減少蘋果的毛利。但是消費者才不管蘋果賺多少錢。當便宜的 Android 產品變得更好,而高階的 Android 產品繼續向蘋果看齊,蘋果將面對更高的價格壓力。如果堅持以犧牲市佔率來保護獲利率,將可能失去更多的利潤。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蘋果過去這些年做得不錯的一個原因,是他從 1990 年代的困境中學到了關鍵一課。特別是,他學到如何在一個大眾平台市場保持高價(在舊 PC 市場,蘋果的產品總是比 Wintel 聯盟的 PC 貴)。蘋果決定讓 iPhone 和 iPad 的價格與其他高階產品持平,在過去是很聰明的。而且他降低了競爭對手相當大的潛在優勢。由於蘋果非凡的效率,在提供市場高階產品的同時,保住了高價格和高獲利率。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但是當高階市場變窄,更多的像亞馬遜與 Google 這樣的低價產品湧進來,這將對蘋果的優勢造成威脅。隨著行動產品市場的成熟,蘋果不可能既保持市佔率又保持高獲利率。如果他決定保護獲利率——正像他現在做的——他將冒著失去更多市佔率的風險。

蘋果最近決定賣 329 美元的 iPad mini 是有啟發性的,幾乎每個人都認為這個價格相對昂貴了。在這種情況下,蘋果顯然是試圖保持獲利率,而不是開拓更多的市佔率。更多像這樣的決定,可能會嚴重削弱蘋果平台的價值。

但是蘋果的內容與 app 生態更好

是,除了比分裂的 Android 更統一,蘋果還有更方便的支付系統,而 Google Wallet 還不是隨處可見。

但 Android 的產品在這方面變得更好了,特別是 Google。隨著亞馬遜現在也是平板(也有可能是智慧型手機)的大公司,很快就會有一個比蘋果更令人印象深刻與方便的生態系統冒出來,至少在內容方面。所以,這再次說明競爭對手的趨勢正在對蘋果產生影響。後者的領先差距在縮短,他不能倚靠一個相當的市佔率大進而擊敗競爭者。

但是開發者在 Android 上賺不了錢

這一點是不是可否認的。到目前為止,這是蘋果競爭優勢一個相當大的來源。

除了蘋果生態系統更統一且便於支付,還有一個原因是,Android 使用者更接近科技產品的專業玩家,他們認為一切都應該免費,他們沒有時間、興趣或者金錢為 app 付費。這些因素仍在起作用,但是 Android 的支付系統正在改善。

而且現在蘋果仍顯得很貪婪,要收取 app 30% 的銷售費用。現在蘋果還可以拿任何他想拿的,但是當 Android 的支付系統變得更加可靠,很難解釋開發者為什麼不去一個收取費用更低的地方。如果蘋果極力保護它的獲利率,仍在費用價格上堅守,那麼他會逼走一些開發者。

總結

市佔率攸關平台發展,而蘋果正在丟失它的市佔率。隨之而來的是,蘋果產品與生態的發展空間正在縮小。隨著市場成熟,蘋果不可能既維護市佔率又保持高利潤,他被迫要在兩者中做出抉擇。考慮到市佔率的重要性,聰明的策略應該是保護市佔率。不幸的是,保護市佔率意味著蘋果的高利潤將在接下來幾年中下降得會很厲害。

這比蘋果在 1980 年代末或 1990 年代初面臨的情況好得多,那時由於蘋果在平台戰中失利,被邊緣化的很厲害,幾乎破產。但是接下來的情況也不會讓那些關心蘋果獲利率的投資者們感到開心。

美國 2012 總統大選,歐巴馬的數值分析中心

Posted: 18 Nov 2012 08:06 PM PST


照片來源:Twitter

本文轉載自黑雨部落格,作者為 Echo

2007 年,當年輕的歐巴馬出馬要爭取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的時候,幾乎沒有人看好這個在全國政壇少為人知的晚輩。他的從政經歷是只當過一任參議員,在民主黨內,他必須打敗強勁的對手希拉蕊克林頓。希拉蕊是之前兩任總統克林頓的老婆,不但『白宮資歷』豐富、個人能力超強,而且,克林頓執政時期是美國經濟最好的時期之一,以克林頓的政治力量與民間支持度,以經驗、財力、物力來比,沒有人會認為誰有可能在民主黨初選中打敗她。

但是歐巴馬做到了。他靠的是一個做事效率非常好,紀律非常嚴明(保沒有人爆料,記者都挖不到秘密),而且了解現代網路力量並能夠充分加以利用的競選團隊。台灣的讀者應該記得蔡英文競選 2012 總統時用的小額捐款。歐巴馬在 2008 年的大選就使用過這一招。

當年歐巴馬贏得民主黨初選之後,一路把共和黨的老將麥肯打得毫無招架之力,結果以懸殊比數打敗麥肯而拿到總統寶座。

那是 2008 年的事。底下要介紹的是歐巴馬這個競選中樞經過四年的演變與升級,成為今年效率驚人的高科技競選神經中樞。

一開始就決定使用科學化數值分析

歐巴馬的團隊很早就在各地進行地方組織的佈建工作(ground work),這是早為人知的。但極少人知道的是,這些地方佈建工作只是表面上的,在那背後,是一個高度保密的資料蒐集、匯總、分析、研究的數值分析團隊。

在今年晚春的時候,這個資料中心發現一個現象:在美國西岸,如果在歐巴馬的募款餐會中,找來電影明星 George Clooney,將使得 40~49 歲的婦女超級慷慨地掏腰包。這給他們一個念頭:在美國東岸,誰可以具有像 George Clooney 一樣的魅力?

他們把過去所蒐集的資料找出來分析,並根據結果邀請了著名電視演員 Sarah Jessica Parker,以競標的方式募款,讓得標者可以到 Sarah 家裡或她的餐廳吃晚餐,這果然幫歐巴馬的競選團隊募得了巨款。

一般民眾無從知道的是:歐巴馬陣營這個邀請 Sarah 的舉動,不是突發奇想,而是根據對於資料背後的客觀現象的研究分析而發現的選民特徵:喜歡競賽、喜歡跟明星一起晚餐。

對歐巴馬的陣營來說,這是一開始就訂下的競選策略。他們從一開始就決定:這會是一個跟傳統完全不同的、以數據來引導的競選。雖然競選最後是以政治為目的,但選戰過程卻不一定是靠『政治本能』來指導。他們一開始就決定要『測量』選戰中大大小小所有的因素。他們的分析部門為此擴增到 2008 年的 5 倍大, 並邀請的專門分析巨額資料的分析專家來負責。

列為高度機密的數值分析中心

但到底這個龐大的資料分析部門確切在幹什麼,卻一直被列為高度機密。他們用神秘的名稱,譬如說『獨角鯨』 (Narwhal) 或『捕夢者』,來稱呼該部門中的資料分析試驗計劃。

甚至連辦公室也跟其他的競選幹部保持隔離,而設立在巨大的競選總部遙遠邊緣的一個沒有窗戶的房間。裡面的科學家不斷地向歐巴馬與其助理做簡報,但對外界卻高度保密。他們認為這是他們在組織建構上對付羅姆尼的最厲害武器。

在大選之後,這個高科技的競選中心總算公開了他們的尖端科技。他們呈現給世人的,是一個超級巨量的資料分析研究單位,不但幫歐巴馬募得相當於新台幣 300 億的巨款、重新調整電視廣告的對象,並針對搖擺州選民建立了詳細的研究模型,找出任何可以增進競選電話、挨家挨戶訪問、郵件與社群媒體等競選效率的任何因素。

整合各種資訊的巨型資料庫

歐巴馬在 2008 年競選對資訊的掌握已經很先進,但同時卻因資料過於龐大而造成問題。義工們由歐巴馬網站拿到的催票名單,跟經由辦公室拿到的催票名單不同,也跟募款名單不同,造成到處都是資料庫,但卻各自為政互不分享的混亂情形。所以他們花了整整 18 個月的時間建立了一套系統,將來自民調、募款、實地採訪、消費者情報以及社群媒體與行動電話的聯絡對象等所有資料庫,跟民主黨的主要選民資料庫進行整合。

這樣形成的巨型資料庫,不但讓競選團隊知道如何找到選民並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更讓資料分析員能夠進行測試來了解什麼樣的競選方式能夠吸引什麼樣的選民。譬如說,在各地競選辦公室所準備的電話名單,不光只有選民的姓名跟電話號碼,還有根據『可說服度』而建立的排名(persuadability),最容易被說服的排在名單最前面。選民的基本資料:年紀、性別、種族、住宅區與投票歷史決定了百分之75的可說服度,剩下的則靠選民的消費傾向。藉此,他們可以預測或模擬哪一個選民比較會經由網路或經由郵件捐款。譬如說,他們發現那些在 2008 年有訂閱歐巴馬的競選電子郵件,但後來不再續訂的選民,可說服度是最高的。

根據類似這樣的資料,歐巴馬的數值分析員將選民區分成不同的選民結構群體,進行各種不同的測試來決定專門對於該群體的特殊拉票方式。譬如說,他們發現,由搖擺州內選民住區當地的義工來打電話,會比從外州打進來的效果要好得多。

競選團隊以這種方式建立了對於各種假設的預測,而這些預測幾乎都是以數據為根據,很少有靠政治直覺的判斷。

增進募款效率

這個巨型資料庫同時讓募款更有效率。競選團隊事先完全不敢相信300 億(新台幣)的募款目標,但在夏天,網路活動以爆炸性成長之後,他們達到了這個目標。這個網路募款主要歸功於精細的、以數據為根據的電子郵件競選方式,每天有幾十個訴求經由電子郵件送出。如前所述,最關鍵的因素在於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有很多電子郵件純粹是用來測試以何種方式可以增進募款效率。試驗之一,是用不同的郵件標題、不同的寄件人、不同的信件內容,將結果加以分析看看何種組合可以募到最多錢。譬如說,由歐巴馬的老婆蜜雪兒送出的電子郵件,通常比其他人送出的更容易募到錢。

另外,他們發現有註冊參與一個可以透過網路或簡訊,不必重新登入就可以重複捐款的『快速捐款計劃』(Quick Donate program)的支持者所捐的捐款量是一般支持者的四倍。所以他們擴充這個計劃,並贈送競選貼紙鼓勵更多人註冊。

預測投票率

在募款所採取的這一整套,同時應用到對於投票率的預測上。分析團隊用四種不同的民調資料,針對搖擺州建立了非常詳盡的選民藍圖。選前一個月,分析團隊光在俄亥俄州就對 29000 選民做了民調。這已經涵蓋了 0.5% 的俄亥俄州選民,使團隊可以了解不同人口與地區的選民在任何時刻所關心的議題。

這讓團隊佔盡極大優勢,譬如說,在歐巴馬在第一次大選辯論(10月3日)令人慘不忍睹的失敗之後,他們分析了哪些支持者改變支持對象轉而支持羅姆尼,哪些仍然繼續支持歐巴馬。在選前混亂不明的一個月,這些研究讓他們了解到:那些因為辯論而轉變立場的人,本來就不是歐巴馬的支持者,而多半可能是羅姆尼在之前因為一連串的競選失誤而轉而支持歐巴馬的選民。這使得競選團隊在歐巴馬的選情看起來要被羅姆尼趕上的時候,比一般人更能保持冷靜。

這些民調與選民資料每天都被重新分析與測試,並進行模擬投票以用來預測各種可能的意外情況。他們等於每天都在經歷投票日當天的情況。平均每天晚上進行了 66000 次模擬投票。每天早上,這些模擬投票會告訴他們:這是你們目前的當選機率。他們根據這些模擬結果來重新調整要在那些方面投注更多資源。

在網路方面,他們採用了史無前例的大量臉書催票來複製傳統的挨家挨戶的拜訪方式。在最後一個禮拜,上網下載他們的一個軟體的選民,會接到一個附有他們住在搖擺州的朋友的相片的訊息。只要按一下訊息內的一個按鈕,就可以自動提醒他們的朋友要立刻採取行動,譬如說趕快去選民登記、去提早投票、或是當天去投票。他們發現,被自己在臉書上認識的朋友提醒或拉票的選民,有 20% 會採取行動,主要是因為拉票是來自認識的人。

增進廣告效率

除了幫助募款、預測投票率以及催票以外,資料庫也用來調整廣告的購買方式。傳統的競選是僱用所謂的媒體顧問專家來決定要如何買廣告。相對的,歐巴馬的競選團隊完全以內部民調資料為基準。他們可以針對特定地點的特定選民結構,設計出特定的廣告與播放時間,因此看起來,他們的廣告會出現在一些看起來跟政治完全無關的莫名其妙的節目與時段裡。根據他們的評估,因為把錢花在可說服度高的選民,使得他們的廣告比 2008 年更有效率得多。

幫助歐巴馬選擇競選場合

這些資料庫甚至還影響了歐巴馬的競選場合,包括出現在社群新聞網站 Reddit 來回答選民的問題。為什麼要去連很多歐巴馬的資深競選成員聽都沒有聽過的網路社群?很簡單,他們的資料告訴他們:歐巴馬的很多催票對象是 Reddit 的網友。

另外一個例子,是九月中,以色列總理 Netanyahu 趁著到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的機會,公開要求歐巴馬對伊朗採取強硬立場做出承諾,並要求歐巴馬要跟他會談。但是歐巴馬辦公室卻以行程緊湊為由拒絕會面。歐巴馬不但沒有會見他,甚至連聯合國大會中,世界各國領袖難得在紐約聚集的時候,他竟然沒有去跟他們打招呼,反而跑去婦女節目接受訪問,在節目中跟幾個女性主持人聊天。

這個舉動讓所有競選專家大惑不解。有人說歐巴馬拒絕會見以色列總理,難道不怕得罪美國的猶太人。CNN 一個曾經在好幾任總統身邊當過顧問的資深政論家 David Gergen 說,在各國領袖面前握手拍照,這對歐巴馬的領袖形象應該是大大的加分,他搞不懂為什麼歐巴馬寧可跑去婦女節目。

但如果熟知歐巴馬的競選模式就知道,統計資料顯示美國人根本不怎麼關心外交,即使是美籍猶太人之中,也只有 4% 在意美國怎麼對待他們的祖國以色列(68% 在意經濟)。換言之,歐巴馬的競選行動是以客觀資料來導向的,而不是傳統的『政治感覺』。這跟共和黨主要靠主觀感覺的競選方式完全不同。

這個以數據為主導來做選戰策略決定的模式,在幫助歐巴馬競選連任中擔任了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這個模式的成功,意味著華府那些傳統的所謂選舉專家,他們靠經驗與直覺來競選的方式將快速被淘汰,而被新一代的,有能力分析巨大數量的資料庫的數據分析專家與電腦程式員所取代。換言之,在政治領域上,我們已經進入『大量資料庫』的時代。歐巴馬這個效率驚人的客觀數值化競選方式,應該可以給關心台灣政治與選舉的讀者一個相當重要的啟發。

後記

這是筆者有關於這次總統大選的第三篇文章。之前第一篇簡介歐巴馬與羅姆尼【1】,第二篇介紹美國總統選制【2】,第三篇本來要寫這次大選觀察到的部分綠營人士的無理性的偏激言辭,不過網友直江山城守已經說了個大概【3】,筆者就暫時不談,這一篇改介紹歐巴馬做為競選團隊神經中樞的高科技數值分析中心。本文的大部分內容來自時代周刊的一篇文章【4】。如果時間許可,我們可以再討論羅姆尼陣營號稱可以對抗歐巴馬『獨角鯨』計劃,最後問題百出而被某些人稱為災難的『逆戟鲸』(Orca) 計劃。

參考:

【1】美國2012總統大選(1) 歐巴馬與羅姆尼 (同文發表在黑雨網,有精彩討論)
【2】美國2012總統大選(2)選制簡介 (同文發表在黑雨網,有精彩討論)
【3】因為此次美國大選而產生的疑問 / 直江山城守
【4】Inside the Secret World of the Data Crunchers Who Helped Obama Wi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