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讚不下去沒關係,Facebook 一口氣推出六個新按鈕”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讚不下去沒關係,Facebook 一口氣推出六個新按鈕

Posted: 08 Oct 2015 09:25 AM PDT

491Photo Credit: The Guardian

九月 Mark Zuckerberg 在一場公開問答中表示 Facebook 將推出除了讚以外的按鈕,讓大家更能適切的表達哀傷或其它情緒的同理心,不過他沒明說到底具體方案為何。

今天這個答案終於揭曉,Facebook 發表了「Reactions」,在本來的「Like」(讚)以外、多增加了 Love、Haha、Yay、Wow、Sad、Angry 共七種圖像符號,讓使用者精準傳達喜愛、笑了、開心、驚訝、悲傷、憤怒的情感。

Today we’re launching a pilot test of Reactions — a more expressive Like button. As you can see, it’s not a “dislike” button, though we hope it addresses the spirit of this request more broadly. We studied which comments and reactions are most commonly and universally expressed across Facebook, then worked to design an experience around them that was elegant and fun. Starting today Ireland and Spain can start loving, wow-ing, or expressing sympathy to posts on Facebook by hovering or long-pressing the Like button wherever they see it. We’ll use the feedback from this to improve the feature and hope to roll it out to everyone soon.

Posted by Chris Cox on Thursday, October 8, 2015

動態消息中所有訊息,無論是好友貼文、粉絲專頁、廣告,都會出現這組符號可供選擇。在手機上,使用者碰觸一下「讚」鈕,就會跳出其它情緒選項供你選擇,若在電腦上,游標滑過貼文讚處,便會浮現這六個選項。

至於其它 Facebook 旗下產品,比如 Instagram 是否也將植入相同作法,Facebook 產品總監 Adam Mosseri 表示尚無此計畫。

為什麼 Facebook 要在讚之外增加這些符號?人的情緒是很複雜的,光一個讚無法準確傳達對訊息的感想,比如最近沸沸揚揚的總統候選人遭撤換的新聞,有些人一定「讚」不下去,但又很想按個什麼來表示意見,這時候有其它選擇就很重要了。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在手機上打字實在太痛苦了,使用者需要按一下就能表達關心的功能。

等到功能正式上線,粉絲團管理者也能在管理頁面看到每則訊息獲得的各種反應,亦即精確測知網友對內容的真實感受,Facebook 的廣告業務應該也將因此受益。Adam Mosseri 說,粉絲專頁無法取消多重表情選項的功能,因為有些開放有些關閉,可能會造成使用者混淆,以為哪邊出問題了。

Facebook 將從愛爾蘭與西班牙開始測試,之後才會決定是否擴大到全球市場。至於為什麼選擇這兩個國家,Adam Mosseri 解釋,由於愛爾蘭與西班牙使用者很多,但好友多是與自己生活圈緊密的人,沒有太多外國朋友,社群屬性比較封閉,對 Facebook 來說是很理想的實驗環境;而在西班牙也能順便觀察非英語系國家使用者對圖像式(非文字表述)傳播的反應。

看完本文你覺得?(不知有沒有讀者跟我一樣立刻想到台灣 Yahoo 新聞的心情投票 XD)

Screen Shot 2015-10-09 at 12.25.00 AM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MOSA 搞很大,為台灣創業活動立下新標竿!

Posted: 08 Oct 2015 05:40 AM PDT

20151007_130822
一般人印象中的產業會議都是一板一眼、中規中矩,但這次在台灣首次由創業家社群打造新型態的新創大會 MOSA ,從網頁、手冊到展場設計都是國際活動的水準,除了漂亮活潑以外,以螢光綠色作為主體,搭配 MOSA 標誌與幾何圖形投影、七彩雷射燈光,說是派對也不為過。

而不只是設計漂亮,活動在各國創投上台 pitch 之後,演講主題從新創如何宣傳行銷、連續創業的前輩經驗分享、新創團隊走向國際的經驗,甚至還有國家太空中心淺談火箭科學 (是的,台灣有在做太空載具)。

為台灣新創點燃火苗

12132500_1650738645173666_6049878878005527495_o▲科技感十足的開場表演(圖片來源:MOSA 官方粉絲團。)

在精彩的表演過後,主辦方之一的阿瑪科技創辦人黃耀文為 MOSA 拉開序幕。黃耀文說到,我們台灣有很多努力優秀的人才,但因種種原因沒有上一代成功,而上一代也不太理解我們在做什麼。太陽花運動以後政府開始注意並積極介入並協助新創產業,當時不管政府做什麼都不討好,國發會這段期間還是勇敢地跳出來協助,也促成了 MOSA。

我相信我們只要點火台灣新創就能燒起來。

國發會想要辦一場像 Computex 一樣大但更新更有活力的新創大會,找了著名國際新創會議,芬蘭 Slush 的策略長 Martin Talvari 來幫忙。和黃耀文接洽後,他和 Martin 到處請人幫忙遊說各界,還有創業家講者自掏腰包買機票從美國專程飛回來。「大家都是為了幫助台灣新創產業才聚在這裡。」黃耀文說。Martin 也表示這場活動非常精彩划算,他也有來看 Computex,覺得有這麼棒的技術卻形式老舊,沒有好好包裝很可惜。加上台灣新創競技場(TSS) 、Power For Point 工作坊、串串及眾多學生志工的協助,MOSA 於焉誕生。

毛治國:台灣提供優渥的環境給創業者

12068608_1650738415173689_5213862179243724737_o (圖片來源:MOSA 官方粉絲團。)

由於此次 MOSA 定位為國際新創交流會議,因此定官方語言為英文,而行政院長毛治國全程便以英文演說,還主持了創投的午餐會,接著又馬上開場致詞。他說台灣有優秀的行銷製造技術,民眾也很歡迎新創產業,其實應該很有吸引力。

政府已經集結各部會的力量要創造友善的環境,要吸引國外人才,最近還通過創業簽證、第三方支付相關法案,成立工作空間、新創競技場。也聚集了如 AppWorks、500 startups 等 VC,還在矽谷建造了輔導台灣新創的台灣創業中心。也希望透過以上努力,能夠在台灣建造國際創業中心,吸引國內外企業提供經驗和資源,對於國外創業者也備妥了簽證、資金等進駐誘因。

經過五權憲法洗禮的政治創業家

12080064_1650738448507019_8365578461825623831_o(圖片來源:MOSA 官方粉絲團。)

柯文哲因為 MG149 帳戶案,且這次選舉創新採取不抹黑、不惡性競爭的方式成功當上台北市長,自稱經過五權憲法磨練的政治創業家。為什麼要創新?柯文哲表示,不變的只有化石,要改變才有活路。不過改變也常常不成功,像是生物發生突變死的比存活得多,失敗是自然常態。因此劣勢者更要創新,不變就是死亡,而優勢者反而沒有原因擅做改變自尋死路。

那大公司就沒必要改變了嗎?長期下來大公司的產品也要一直改變,成功企業如蘋果產品也要不斷進化往正面發展才有生存空間。創新是一件雖然容易失敗但一定要做的事。

柯文哲說關於成功的條件他想了很多詞彙:努力、勇氣 ....... 但都覺得不夠傳神。後來發現不如一句 Just do it! 簡潔有力,做就對了。做就對了,那就要勇於嘗試,他過去參訪史丹佛大學的新創中心,看著他們的環境學到了一件事:不是要創造一個容易成功的環境,要創造一個不怕失敗的環境。正因為絕大多數創新會失敗,沒失敗過就不叫新創了,所以政府能做的就是營造一個環境讓青年敢冒險,不必像以前創業要四處跟親友借錢,一旦失敗不得翻身就罷了,還要面對還不完的人情債。

在這裡柯市長提到幾樣協助創業的目標政策:

  • 創業單一窗口
  • 整合民間資源:天使俱樂部、國外創投交流
  • 架構創業協力連結網路 co-working space
  • 辦理創業課程:教下一代怎麼當老闆
  • 提供創業資金資助:申請更容易

其中特別的是辦理創業課程,他發現台灣的孩子接受的都是怎麼當員工的訓練,不知道怎麼創業當老闆,所以這部分要從教育做起。

柯市長覺得台灣現在的民主政治環境,已經無法回頭走中國或新加坡大政府的路,可能要向荷蘭或瑞士學習。他覺得我們應該要從 「mass production」 轉為 「production by mass」,也就是大量生產的路線到眾人生產。而推行原則是民間先行,政府支持。「老百姓比政府更厲害,我們負責支持就好。」柯文哲展現對民間力量的信心。

VC 來 pitch

12087864_1650692095178321_5445944621479956472_o(圖片來源:MOSA 官方粉絲團。)

MOSA 還顛覆常態找了近 40 組 VC 來對創業者 pitch 。各國 VC 排隊向新創團隊 pitch 他們的經歷,各個團隊來自德國、新加坡、香港、中國、韓國、日本、英國、美國當然還有台灣,一個個排隊上台用英文 pitch 。投資的產業也不限科技或網路,從手機、VR、機器人、大數據、智慧家居、人機界面到農業、生技、文創,只要是新創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的 VC,而且這些投資者都有經驗可以提供給創業者,並利用 MOSA 提供的媒合活動深度交流。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Criteo 行銷報告:台灣人愛手機購物、App 轉換率比行動網頁高

Posted: 08 Oct 2015 05:39 AM PDT

IMG_7946▲Criteo 亞太區執行總裁上野正博。

半年前,許多行銷人可能都還認為,透過智慧型手機所完成的交易,多半是衝動性消費、成交商品單價低;但半年後的今天,行動商務發展迅速,消費者透過手機買的東西,單價愈來愈高、品項也愈來愈多。

Criteo 亞太區執行總裁上野正博 7 日遠從日本飛來台灣,參加由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主辦的「2015 亞太電子商務趨勢論壇」,他在會後與 Criteo 東南亞地區董事總經理齊藤裕子一同接受 Inside 訪問,分享了許多他對行動商務趨勢的看法。

行動商務趨勢 1、台灣人愛跨裝置購物

根據 Criteo 2015 年第三季行動商務報告顯示,行動商務交易已佔全球電子商務的 35%。其中又以日本、英國、南韓的零售行動商務交易數量最大。

而台灣雖不是交易數量最大的國家,成長卻也相當猛烈。目前,台灣的行動商務交易在整體電子商務的比重佔了 39%,超出平均值 4%,且數字仍在持續成長。

但到底在這些成長數字的背後,意味著什麼?是手機成為了大家最喜愛的消費管道之一?還是,消費者利用手機購物前,會先透過其他裝置瀏覽商品?

上野正博對此提出了有別以往的觀察,他發現,過去大家總認為,消費者會先透過手機瀏覽商品,再用桌機、筆電下單,然而實際的情況並非如此,現在更常見的,反而是消費者會先在家裡或辦公室透過筆電、桌機瀏覽商品,然後運用通勤、等人等零碎時間,回到手機結帳下單。

不過上述行為,並不會發生在東南亞消費者身上。因為多數年輕的東南亞人,家裡並沒有電腦,而這也因此更加深了他們對手機的依賴度,讓當地的行動商務市場充滿無限商機。

行動商務趨勢 2、App 轉換率比行動網頁高

在了解到消費者跨裝置的購物行為後,上野正博更進一步分享了電商產業不得不關注的訊息——對零售商來說,App 的轉換率比行動網頁遠遠高出 3.7 倍,且在 App 中,商品被消費者加入購物車與完成結帳的比率較桌機高出 2 倍。不僅如此,每一筆在 App 完成的訂單價值,比起桌機和行動網頁都高。

儘管從上述數據,可以發現 App 對行動商務非常重要,但上野正博也提出了零售商跨足行動商務的挑戰。

他說,首先零售商必須有一個自己的 App;再來,這個 App 還能不被使用者刪除;最後,使用者在下載了 App 之後,還要有使用的意願、經常使用。

行動商務趨勢 3、再行銷技術讓廣告投放更精準

在行動商務市場的快速發展下,台灣行動廣告的廣告量在 2014 年翻倍至新台幣 22.87 億元,2015 年更預測至少可達到新台幣 39.63 億元。

而作為廣告需求方平台(DSP)的 Criteo 也正是看好行動廣告的發展,致力於運用再行銷技術(Retargeting),協助客戶進行精準的廣告投放,提供每一位消費者所需的不同訊息,創造更完善的購物體驗。(更多有關 Criteo 廣告投放技術的介紹,可以參考「為什麼 Facebook 出現我剛查詢的旅館廣告?Criteo 重定向技術精準命中的秘密」。)

然而,再行銷技術精準歸精準,近來卻逐漸有消費者反應,他們在線上完成交易之後,該商品廣告卻仍舊重複出現。對此齊藤裕子表示,這與電商平台有較大的關係,因為很有可能是該平台,找了許多間公司投放廣告所導致。但至少 Criteo 目前沒有遇過這樣的狀況。她也建議消費者,如果感到困擾,可試著關閉廣告,或開啟廣告攔截器。

上野正博則風趣回應,雖然自己身為廣告投放公司的一員,但他也曾封鎖過廣告。不過不是因為他買了東西,還看到廣告,而是他曾經因為幫家裡網購了衛生紙,結果到了公司工作時,還不斷看到衛生紙廣告,實在尷尬。

最後,Inside 記者提出疑問,想了解 Criteo 面對未來將會有愈來愈多穿戴裝置出現,可能成為新的廣告投放管道,他們有什麼樣因應的計畫?上野正博表示,目前公司仍舊比較專注在行動、桌機與平板的跨螢裝置數據收集,對於穿戴裝置的議題,還在觀望。但他也稍微透露了 公司的下一步可能會推出類似 Google PLA 廣告的服務,不過這一切都還是未定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Yahoo 欲以完整廣告解決方案,邀電視圈一起進攻網路影音戰場

Posted: 08 Oct 2015 01:13 AM PDT

huang

去年底 Yahoo 召開記者會公佈 2015 年四大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影音。昨天他們舉行記者會,由 Yahoo 台灣董事總經理王興親自揭曉一年來的成績,攜手 LiTV、酷瞧、Legacy、民視等策略夥伴,以及少部分自製內容,自「影音」上線兩年半以來,瀏覽率成長翻倍,行動影音瀏覽量成長近 10 倍,未來將廣邀更多業界合作對象,致力於打造 OTT 時代的「優質影視生態圈」。

從數字看收視裝置變化

王興表示,根據觀察,網路影音與電視收視喜好相近,多集中在娛樂、戲劇、綜藝、新聞等主力內容。

2015 年每天瀏覽網路影音的時間相較 2012 年成長 70%。而目前台灣每月高達 87%、超過千萬網友經常上網看影音。

但這不代表「電視被取代了」,只是人們收看影音的行為有了轉變。據 Yahoo 調查,電視收看的熱門時段較過去更加集中,高峰期大約是在晚間 7:00 -- 10:00 左右,超越手機、平板與電腦。但白天時間人們多用手機觀看影音,而到睡前則改為使用平板。

不過,電視觀看時數則只在 55 歲以上的族群變長,55 歲以下逐漸縮短。普遍來說,台灣觀眾使用各類裝置收看影音的平均時間分別如下:電視 125 分鐘(24%)、電腦 134 分鐘(26%)、手機 197 分鐘(38%)、平板 59 分鐘(11%)。

Yahoo 影音策略:影劇、直播、素人創作

yahoo

Yahoo 台灣在發展影音的主要策略,是以提供完整廣告解決方案、共創雙贏說服更多合作夥伴加入。比如與 LiTV 線上影視平台合作,今年四月播出中國戲劇《武媚娘》,收穫 1800 萬瀏覽量;民視偶像劇《星座愛情系列》也於 Yahoo 影音平台播出。

同時,今年五月 Yahoo 開闢了直播演唱會的內容新路。與 Legacy 合作直播陳珊妮、楊乃文、那我等你意思了等高人氣音樂人與樂團演唱會,讓無法出門、或來不及搶票的聽眾,在家也能同步感受現場熱度,至今累積超過 52 萬網友造訪,預計年底前推出 20 場網路直播演唱會。

另外,Yahoo 先前也找來甫獲金鐘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的黃子佼,製作、主持直播節目「Yahoo LIVE」,開播首季即創下破百萬人次收視;台港中同步播出的「Yahoo 娛樂爆」,收看次數則破 2.5 億。

昨日合作夥伴與 Yahoo 聯袂出席,針對網路是否瓜分原有族群,他們都異口同聲地說,網路為他們找到新的群眾,原有的電視收視率並未降低,到現場聽演唱會的觀眾人數從來不減。

Screen Shot 2015-10-08 at 4.10.09 PM

影音無疑已成兵家必爭之地,科技巨頭與新創公司相互廝殺。Yahoo 最主要的三種影音內容:熱門影劇、演唱會直播、以及少量的素人原創,目前都已有非常強勁的對手,奪取人們注意力的這場仗,還有得打。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