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想改變資策會?先從加入資策會做起!” 與新的 1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想改變資策會?先從加入資策會做起!

Posted: 06 Dec 2014 08:52 AM PST

‪‎想改變資策會?先從加入資策會做起!

(圖片來源:資策會民生科技服務大樓粉絲團)

前幾天我看到我大學學弟 Fox Hsiao 貼了一篇 鄭國威先生所撰的 "從改變資策會開始"的文章標題,而今天我總算拜讀到全文了。

看完後,我非常心有戚戚焉..怎麼說呢? 因為我正是從資策會離開到產業工作的一個人。約2003年,我進入資策會 加入了數位內容國家型計畫,成為動畫產業、遊戲產業輔導窗口之一,而在資策會待了一年左右,我便離開而進入遊戲產業,自此後的發展都幾乎在遊戲業中。

為什麼會離開資策會呢? 最大的原因莫過於: 我覺得「在會中所做的一切,不管是規劃的政策,或是推動的輔導,好像都跟產業的實際需求有"一點差距"。」

當我輔導廠商時,我總感覺我們所制定的政策方針,對於廠商來說,有如隔靴搔癢,無法有效滿足需求;又或著所制定的輔導方案,不論是申請流程或資格限定,對於多數為中小型企業廠商來說,反倒成了申請門檻和某程度上的阻礙。因此,常會聽到有人這麼嘲諷著那些拿到補助的廠商都是"固定那幾家"....

為了瞭解到底資策會所推行政策,跟實際遊戲產業現況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我毅然決然地決定離開資策會,來到遊戲產業公司上班...而這近10年來...我發現到幾件事情:

1. 與其說資策會推動無力造成產業無法有效成長,倒不如說多數公司過於追求短線經營,極少數想紮根深長:

更簡單的來說,這幾年我在業界中看到現象是:多數公司的"申請補助案"都包裝得很好,但實際上是掛羊頭賣狗肉---只為了拿到一筆補助款當成公司現金收入項目之一來做公司營運業績,而非真正用在長久的產品R&D和營運經營上...

我這樣說可能會打到一堆業者們,但別急著反駁,咱們捫心自問,是否公司拿到錢後,有真正努力達到在申請會議上跟委員們/工業局跟資策會長官們拍胸脯掛保證一定會做出來的成績績效? 我相信的確會有部分公司是真有達成,但很抱歉,這樣的公司佔整體來說比例甚微。

對資策會來說,盡力的支持、輔導每一個有諮詢需求、送件申請補助的廠商們是最高服務宗旨,然而,如何讓每一個接受輔導的廠商企業們能夠真正地將所得的資源(不管是補助金或是其他服務所得)都能夠用在正軌,這反受企業經營者的品格、操守和價值觀影響 。

若多數的企業經營者對政府資源的運用上就是帶著其他的意圖而非真用於跟政府掛保證要做的事情上,那麼,又怎能怪資策會輔導成果出不來呢?

2. 資策會將資源不下放,企圖全部攬在手中:

這裡我認同鄭國威 先生提到的當資策會拿到政府資源後,到最後大大小小都由資策會承包去。但這樣的作法在企業中不也常看到嗎: 集團中的資源盡量都是在留在各單位中流通、不外流。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但問題是出在於: 這些政府資源在資策會中的跨單位整合度、資訊流通透明度很差。

不要說業者了,我自己都搞不清楚資策會所有研究所和業務部門中,有多少業務是大家都在做,做法也都一樣的? 若不是透過有經驗的第三方合作夥伴說明,我不會曉得原來別的處/所也正在做一樣的事情。

這也難怪對廠商來講,要搞清楚什麼事情找哪一個單位諮詢很困難。又或著,廠商的一個需求卻發現許多處/所都有類似的服務提供,而不知道到底哪個單位的服務才是最適合自己。 在這樣的狀況下,不僅是各處/所的服務執行果效無法產生更大的外溢效果,也造成了廠商對資策會服務整合度觀感不好。

「為什麼不能一站式服務呢? 不要一件事情叫我跑A & B單位,難道不能在這裡一次解決嗎」這類似的話我相信很多廠商都對資策會的的輔導人員說過,包括我自己到業界後,也這般跟我前同事們提過。以上這樣的剖析資策會狀況,並非是要讓大家對資策會更失望,相反的,是希望鼓勵有理想、有經驗的業界人士們,能勇敢地進來推資策會一把!

資策會,並不是跟大家搶奪資源,而應該是要創造更大資源分配效益給產業才是,而若沒有產業的專業人士不怕弄髒雙手的進來攪和泥水,使汙水變清,那麼資策會就永遠不會是產業的推進器!

柯文哲,因著對台北市的停滯成長感到失望,進而脫去醫生外袍從政選舉;產業專家/ 創業家們,為何不因著對資策會的期待,進而加入這單位做改變呢?

十年前,我帶著探索產官兩方對於產業狀況改善的期待差異程度而離開資策會,而2015年開始,我要帶著我在遊戲業所獲得的一切資源、經驗、人脈回到資策會與數位內容辦公室中做影響的改變。

改變,必須由一人捲起袖子,跳下來做起...你呢? 願意進來一起弄髒雙手嗎?

來吧! 不要嘴砲資策會了,有抱負的你,現在就打開你的履歷表,修改好投入資策會的人才招募中吧!! 若不想,那你有甚麼資格數落資策會呢? 不是嗎?

‪#‎姊回鍋資策會是要當產業的好夥伴不是寄生蟲‬

正視Bottom up的力量

Posted: 06 Dec 2014 07:55 AM PST

正視Bottom up的力量

筆者最近看了一篇七月下旬的文章,該文章是說Uber與Airbnb這兩個目前算是最受爭議的新創服務,不約而同地把觸角從原本的一般消費者,延伸到企業市場。Uber與 Airbnb都使用Concur的平台來服務企業客戶。Concur是一家提供企業差旅費用管理服務的公司,該公司目前在全美有兩萬三千多家企業用戶。雖然Concur已經與Fourtune 100中的七十家企業整合其出差系統,但Concur注意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差旅活動,比如說訂某旅館,該旅館並不在公司的出差系統中,所以 Concur開發了一個叫做 TripLink的產品,可以彙整這些企業用戶的差旅資訊,導入該企業的員工費用報帳系統中,由企業來統一支付。

 

Uber形式上的計程車服務,從城市中發跡,原本就有很高的機會是企業用戶。Uber後來有一個"Uber for Business"的服務,就是專門讓企業用戶可以由公司設定的一組付款方式,搭乘Uber的費用直接由公司付款。這與Uber與Concur TripLink合作的形式與意義類似!

但Airbnb又是如何與企業用戶搭上線呢?企業用戶出差時,有時候需要可以容納多一點人的團隊可以進駐,或者需要較長的租賃時間,或者因工作地點變動(在美國時常發生東西岸的relocation)需要的一段時間的居家型租賃,有的還有要大一點的會議空間等,上述這些需求,一般的旅遊或商業旅館不一定可以滿足,或者費用太高。此時反而是幾乎已存在各大城市中,可提供各式各樣房型,短中長期租賃的Airbnb,可以滿足這些需求。

Airbnb自己的統計,有幾乎10%的Airbnb使用者,其使用Airbnb是因為商務出差。為了因應這樣的需求,Airbnb也特別成立了一個"Corporate and Business Travel on Airbnb"的專區!現在Airbnb跟Concur合作,像Evernote,Lyft以及Salesforce等三十家企業已經與把Airbnb納入企業差旅系統中,從今年秋天開始,這些企業的員工就可以用剛剛提及的 Concur TripLink到Airbnb上訂房了,這對於Airbnb經營企業用戶市場,是如虎添翼!

雖然Uber / Airbnb進軍企業市場,這樣看起來是順理成章。但Uber與Airbnb,是這幾年興起的 sharing economy最具代表性的兩家新創公司,從他們開始創業時的初衷,其實沒有特別針對是一般消費者或者是企業用戶,或者應該是說,初期的產品服務設計,是針對一般的消費者,而因此使用者也大多數是消費者,一開始甚少是整個企業為主來使用。但消費者有時使用服務時,他們當時的身份其實是上班族,是從事商業活動時需要運輸或者住宿服務。只是當Uber/Airbnb沒有特別推企業服務,以及跟企業平台介接之前,這些是自發性的使用服務行為(事後可能可以再像公司報帳)。

而當這種自發性的使用越來越多時,直接或間接影響其他同事也使用這些服務,也有可能會有員工直接向企業反應是否可以由企業帳戶直接支出,或是企業出差管理相關主管注意到越來越多的員工支付這些服務的費用,而讓企業決定正式納入企業出差系統中。相對於"Corporate"一貫的"Top Down"決策過程,筆者稱此為"Individual" 的"Bottom Up"向上影響企業決策的力量。筆者過去與現在經營的兩個產品,也都有這樣的"Bottom Up"現象,與讀者分享。

Skype經驗

筆者2004年引進Skype時,Skype創辦人很清楚表示,這是要給一般消費者使用的,因為Skype走P2P,會穿防火牆,這樣無法掌控的怪物,根本不可能存在企業中。但Skype全球通訊免費,要付費的SkypeOut在當時是電信業者國際話費的1/10不到,對於能省則省的企業用戶來說,當然是最佳的國際通訊選擇。企業不主推,但員工紛紛使用。SkypeOut的營收,有超過70%是企業用戶的貢獻。

逐漸的,企業開始正視Skype的存在與價值,開始向Skype詢問是否有企業方案。Skype也因應這些需求,有了"Skype for business"專區,陸續推出企業管理SkypeOut帳戶的平台,可與企業內部分機系統介接的Skype Gateway等這些企業solutions。現在微軟買下了Skype之後,可以在Skype身上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產品影子,更在2015年會以企業版的Skype全面取代 Lync。想到當初在消費者市場,微軟強勢地以Skype取代MSN時用戶的反應,可想見到時候目前使用Lync的企業,應該會有一段痛苦的轉換期吧!

Zoom的實際狀況

筆者剛於台灣推出不久的Zoom, 是特別針對SOHO與中小企業開發的線上與行動多人(視訊)會議服務。視訊會議畢竟還是以商業用途居多,但傳統的視訊會議系統,不是昂貴,不然就是需要專人安裝,這樣的產品,涉及預算與技術支援,也只能由企業內專門負責的部門或主管"Top Down"來決定採用哪一個系統。Zoom 看到BYOD與Mobile Internet的盛行,所以雖然針對的市場是中小企業,但其產品設計的策略,不論從UI,從價格,其實真正鎖定的是中小企業中的"個人",讓員工個人因為工作上的需求,不用等到冗長的"Top Down"決策過程,可以自己先行使用。覺得很方便很好用後,會推薦其他同事使用,逐漸由"Individuals"向上影響,就是"Bottom Up"的策略!

而這個策略真的奏效了,從註冊的電子郵件來判斷,一開始以企業電子郵件註冊者只佔 30%,但其比例逐漸提升到60%。而這些企業電子郵件註冊者轉換成長期付費用戶的比例是 65%,其中40%是企業統籌購賣數個host accounts,自行管理分配給不同部門使用。

大型企業都來了!

更讓人意外的是,台灣幾家知名的跨國企業,有軟體,電子,手機等產業,也紛紛來詢問Zoom是否可以且如何與企業目前的硬體型視訊會議系統相容,以及能否與企業內部通訊系統例如Outlook介接等。大企業通常都是需要有負責的業務與技術人員服務,而且都會要求要客製化,所以即便Zoom有API這樣的solution,但大企業,原本不是Zoom鎖定的市場,筆者說,Zoom must do something right(但不是Do the Right thing,因為Zoom的right thing 是專心與專注服務Soho與中小企業),可能是專業功能比硬體型好或有彈性,加上幾乎是不用編列預算的價格(筆者之前服務的大型電信公司,以自己銷售產品規劃給高級主管使用的視訊系統,一年要台幣三百萬),吸引了大型企業。大企業內的部門,形式上就類似是一個中小企業,然後到員工個人,這又可能是"Individuals"向上影響,發揮"Bottom Up"力量的極致表現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