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謠言的力量連駭客都比不過,部落客成網路最大威脅” 與新的 5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謠言的力量連駭客都比不過,部落客成網路最大威脅

Posted: 09 Apr 2013 08:01 AM PDT

圖片來源:Flickr

本文編譯自〈Bloggers, not hackers, are the real cyber threat〉,作者為 Ryan Holiday,他擔任美國知名服飾品牌 American Apparel 的行銷總監,並曾出版暢銷書《Trust Me, I'm Lying: Confessions of a Media Manipulator》)。

網路攻擊搞得人心惶惶,無分大企業小公司都急著花錢消災。根據 Mashable 的報導,去年網路保險購買激增了 33%,這錢不能說花得毫無道理,畢竟大家都不想被駭客攻擊,除了安全漏洞有疑慮,內部數據資料大走光可是會糗翻天。

不過企業面對的危機,可不只猶如盜用信用卡般顯而易見的網路攻擊。有些威脅以幽微曲折的方式逼近,無可防範,而它所造成的傷害以及後續效應更難以估計。

部落格攻擊(blog attack)就是愈發險峻的破壞形式。你或你的公司已經做好聲譽隨時因為某篇部落格文章而毀於一旦的準備了嗎?

日前美國媒體《The Daily Caller》報導美國參議員 Robert Menendez 在多明尼加共和國買春,嫖的還是雛妓,想當然爾這則新聞很快在網路延燒,Menendez 還來不及反應,近來總隨著部落格起舞的主流媒體當然馬上隨之跟進,事件越演越烈最後成了全國性的醜聞。

後來,當地妓女坦承她們收錢捏造故事(並且她們早已成年),但這已不重要了。部落客忙著一層一層揭開實際上不存在的瘡疤,Menendez 眼睜睜看著自己捲入假醜聞風暴,他束手無策。

企業同樣疲於應付

不只政界容易成為箭靶,商界同樣蒙受不白之冤帶來的巨大損失。

  • 科技新聞網站 Engadget 曾經發表一篇指陳蘋果新 iPhone 和蘋果作業系統將延遲上市的文章,造成蘋果股價蒸發 40 多億,而這則消息來自一封造假的 email。
  • 曾有一名部落客指控美國脫口秀節目《The Daily Show》性別歧視,這名部落客事實上是拿錢辦事,該篇控訴文點擊率有多少,她就可以拿到多少美金。
  • 法國食品飲料集團 Danone 遭巴西影片製作人 Fernando Motolese 恫嚇,他拍了一支惡搞優格引發人體腸胃反應的影片放上網路,要 Danone 按照觀看次數付錢給他,否則就要公開另外一支加上糞便的超噁版本。

諸如此類的威脅如影隨形。不懷好意的人們搬弄是非,瞎掰幾個故事便可能造成蝴蝶效應,抓了根小辮子就擴大渲染成十惡不赦,加之網路傳播飛快的速度,輕而易舉為他們攻擊的對象帶來難以抹滅的傷害。上餐館服務生一個小小的疏失令消費者心生不滿,回家上 Consumerist 網站(編按:美國消費者保護組織)哭訴是報復的最佳管道。

駭客好躲,部落客難防

圖為 SocialFlow 研發副總裁 Gilad Lotan 所做的 Twitter 傳佈研究,綠線與藍線分別為為錯誤訊息與改正訊息的傳播速度。來源:poynter

企業大可鋪設天羅地網阻擋駭客的蓄意攻擊,就算真的慘敗也還有補救的機會,但是面對軟性資產如商譽被誣衊或品牌影響力遭侵蝕,可不是砸錢就挽回得了。散播流言蜚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還要容易形成巨大的煽動力量,一份研究指出,「非真實」的推文(tweets)流傳的速度之快,事後修正的推文遠比不上。這表示無論出自什麼原因,不高興的消費者或不道德的競爭者輕鬆就能在網路上掀起病毒般迅速蔓延的攻擊,而遭侮蔑的對象百口莫辯。

如果新聞週期是由讀者點擊率所決定;如果週期變換太快,新聞總是在「據傳」階段就發佈出去;如果政治人物因未經證實的醜聞受到壓力而辭職下台;如果光是謠言就能撼動企業數百萬市值…我們所有人其實都可能因此付出代價。

只是,這種危機沒有保險可買。

快速約會利器,Tinder在美國校園爆紅

Posted: 09 Apr 2013 02:42 AM PDT

現在美國大學校園裡面最火紅的 app 非 Tinder (app store 下載連結)莫屬。Tinder 直譯為火種,應該不難猜到它的用途。

沒錯,這又是一款線上交友 app,寂寞商機促成交友 app 蓬勃發展,美國 Skout、OKCupid 等等網路紅娘服務多如繁星,而中國也有 WeChat、陌陌、遇見等牽繫牛郎織女。在這一片粉紅色的曖昧氛圍中,Tinder 迅速在校園造成轟動,據《Forbes》報導 (註一),上線至今八個月,Tinder 的總配對數達到 3500 萬。

mzl.otjjljey.320x480-75

Tinder 的操作非常簡單直覺,使用者以 Facebook 帳號登入 Tinder 後(別擔心,Tinder 不會擅自在您的牆上替您公開徵友訊息),Tinder 根據使用者的所在地點,推薦指定距離內的對象。

mzl.ibmthxzo.320x480-75 mzl.lurmajdu.320x480-75 mzl.jlqdkaii.320x480-75

除了有圖有真相,還有 Facebook 共同好友和共同興趣(相同的粉絲專頁)供參考,使用者直接拖拉對方照片到「我喜歡(愛心)」或「沒興趣(X)」的圖示,就可以繼續下一位。如果對方恰巧也「喜歡」你,彼此就可以開始互相傳送訊息,若郎有情妹有意 Tinder 便功臣身退,接下來…就是你們兩位自己的事了。

使用 Tinder 的頻率愈高,也就是愈常在上面選擇「我喜歡」或「沒興趣」,Tinder 愈能抓住您的胃口,挑出心儀對象的機率也愈大。

Tinder 共同創辦者 Sean Rad 等人接受 TechCrunch 採訪表示(註二),根據他們自己的使用經驗,市面上大多約會服務或 app 很難締結出真正的結果,上頭充斥造假的資訊,並且成了垃圾信件的溫床。男士可能丟了訊息給 200 位女性才勉強獲得一封回音,滿心期待成了一場空蕩漫長的等待。

借鑑約會服務前輩 Match.com,Tinder 以校園為出發點,開闢行動世代的交友園地。不若傳統約會網站要求使用者填寫、上傳繁瑣資訊,從身高到星座,從職業到收入,把自己赤裸裸的全曝光在網路上,擺明「我就是要來找真愛」。他們塑造「微交友」形態,挑人過程從頭到尾都是匿名進行,除非兩個人剛好彼此看對眼,才有進一步聯繫的機會,省去許多時間與麻煩,還有被拒絕的傷感情緒。這種卸除壓力的交友方式,或許就是 Tinder 受到美國學生熱烈迴響的主要原因。

目前 Tinder 尚未開始賺錢,不過就他們受歡迎的程度,未來潛力無限,雖然創辦人不願透露商業模式,但據《Forbes》報導,將來 Tinder 有可能推出付費加值服務,如訊息或增添個人資料。

與 Tinder 類似,也以 Facebook 登入的另外一款「交友」app「Bang With Friends」更為直接了當, 目標對象就是使用者的 Facebook 好友,只有在對方也對自己有「慾望」的時候,系統才會發送電子郵件給兩造,之後當然也是由兩位使用者自由發展去了。這款 app 想當然爾大受歡迎,甚至一度傳出 Facebook 欲以 3000 萬美元收購 Bang With Friends 的消息。(註三)

(註一)Tinder For Business? Dating App Looks To Conquer Other Matchmaking Verticals
(註二)Tinder: Finding Traction On Campuses, IAC’s New Dating App Makes It Easy To Break The Ice
(註三)Facebook In Talks To Buy Bang With Friends

三月份 App 生態:Candy Crush Saga 最受歡迎,Puzzle & Dragons 最賺錢

Posted: 09 Apr 2013 01:57 AM PDT

candy_crush_saga.001

專門研究 app 生態的 Distimo 公司今天公布了他們三月份的「榜單」,來看看上個月哪些 app 最受歡迎吧。

iOS 的 App Store 三月份免費下載數前五名免費下載的 app 有三個是遊戲,冠軍毫無意外地是 Candy Crush Saga,另外兩個分別是第三名的 4 Pics 1 Word 和第四名的 Temple Run 2。前五名另外兩個 app 都被 Google 包了,分別是第二名的 YouTube 和 Google Maps,我們之前就曾提過 Google 其實是 App Store 上最大的 app 開發者之一,而遊戲則是 App Store 下載排行的常勝軍、開發者的金雞母

free-apple1

關於 Candy Crush Saga 為何大受歡迎,可以參考這篇 〈 沒玩過也一定看過,七個為何 Candy Crush Saga 這麼夯的原因? 

Google Play 的榜單與 App Store 不同,前四名都是社群類和通訊類 app——Facebook、WhatsApp、Skype、Facebook 即時通,只有 Temple Run 2 擠進第五名。

free-google1

至於 App Store 的付費排行榜,前五名除了第一名的 WhatsApp 之外,其他四名都是遊戲類 app——Temple Run: Oz、Minecraft、Sonic Dash、Toy Story: Smash it!。

paid-apple1

二月底終於在台灣重新開放購買付費 app 的 Google Play,前五名 app 比較分散:Swiftkey Keyboard、Swiftkey(鍵盤 app)、Titanium Backup PRO Key ★ root(備份 app)、Poweramp Full Version Unlocker(音樂類 app)、Minecraft、Nova Launcher Prime。

paid-google1

Minecraft 是唯一在兩大平台都榜上有名的付費遊戲 app,相當了不起。

除了比下載數,對開發者和平台「健康度」而言的重要指標當然就是營收數字,App Store 前五名當中的第一名(Clash of Clans)和第三名(Hay Day)都是由 Supercell 開發,第二名則是當紅炸子雞 Candy Crush Saga。第四、第五分別是 kingdom of camelot battle for the north 和 Minecraft,這裡還是要再提一下 Minecraft,因為他是前五名唯一一個沒有 In-App Purchases(app 內購買)的 app,不像其他遊戲大多是「免費下載」的「freemium」模式,Minecraft 的營收單純來自於本身的標價。

gross-apple1

不靠遊戲平台也能大紅的 Puzzle & Dragons

Google Play 上最賺錢的五個 app 也都是遊戲,第一名是 Puzzle & Dragons(請參考 〈 日本手機遊戲 Puzzle & Dragons 一個月賺進 15.9億台幣 〉),我們曾在 〈 崛起中的日本 App 經濟 〉一文提過,Puzzle & Dragons 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為它不倚賴於 GREE 、Mobage、Mixi 等遊戲平台的支配,儘管如此,它仍然榮登 iOS App Store 九個月的賣座寶座。什麼叫「遊戲平台的支配」?看第二名「윈드러너 for Kakao」和第三名「다함께 차차차 for Kakao」app 名稱就可以略之一二。

gross-google2

Candy Crush 則是唯一在營收上擠入 App Store 與 Google Play 前五名的遊戲 app。

Distimo 在文章最後稱 Puzzle & Dragons 是整個三月份營收最高的 app,而且該 app 同時也是日本 App Store 過去快一年的營收冠軍,營收也在 Google Play 上維持 180 天第一名。

Puzzle & Dragons 的開發商「GungHo Online Entertainment」,正試圖將他們在日本的成功經驗拓展到韓國、英國和美國,成果有待觀察。

追隨 KakaoTalk、Line,微信搶進行動遊戲市場

Posted: 08 Apr 2013 09:31 PM PDT

圖片來源:ifanr

昨日我們得到獨家消息,微信將推出「微信遊戲」平台,而一個星期之前騰訊公布財報之時,電話會議中「遊戲」提及的次數高達 160 多次,可見騰訊對遊戲領域的重視。

的確如此,騰訊坐擁 3 億使用者,就好像擁有一座金山,但若一直不知道如何採金的訣竅,是會被別人嘲笑的。過往的歷史證明,遊戲是迅速將流量變現的好辦法——騰訊相當比例的收益來自網絡遊戲、網頁遊戲以及棋牌類休閒遊戲。而微信的兩位國際對手 Line 和 Kakao 早早進入遊戲領域,收獲良多。

圖片來源:Google Play

Line

2012 年 7 月,Line 公布了 API,吸引第三方遊戲開發者加入。當時的 Line 擁有 4500 萬名使用者,希望從單純的通訊應用,轉變為遊戲平台。後來 Line 採用「矩陣策略」,與遊戲開發者「聯名」開發多款遊戲,大獲成功。

首先流行起來的是 Line Birzzle,這是 Line 第一款與第三方遊戲開發者「聯名」開發的遊戲,剛上線的 24 小時內,下載次數超過 200 萬。從上線第一天開始的的一百天內,達到了 1000 萬次的下載量。

Line Pop,是一款類似「寶石迷情」的消除類遊戲,2012 年 11 月推出。根據 Distimo 統計,遊戲上線一天即獲得 300 萬次下載量,一炮而紅。該遊戲上線 12 天後,就為 Line 帶來 100 萬美元的收益,上線 2 個月後,全球下載量達 2000 萬次。

Line Bubble! 也是消除類遊戲,2012 年 12 月推出,28 天後,達成 1000 萬次下載。截止 2013 年 2 月,遊戲總下載量突破 3000 萬。

第四款大紅大紫的遊戲應用是 Line Play,這是一款行動 SNS 遊戲,累計到 3 月中,全球玩家突破 600 萬人,曾經奪下台灣、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免費排行榜的冠軍。

圖片來源:Google Play

Kakao

和 Line 的節奏相似,Kakao 也於去年進入行動遊戲市場。但和 Line 與第三方遊戲開發者「聯名」推出遊戲的做法不同,Kakao 推出 Kakao Game 遊戲服務平台,使用者透過該平台了解遊戲資訊,還可點擊鏈接直接到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下載相關應用。Kakao 與遊戲開發者分成,占總收入的 30%。

目前,Kakao 占領著韓國的 iOS 以及 Android 行動遊戲市場——其中有 5 款遊戲是韓國 App Store 中毛收入最高的,有 9 款遊戲是在 Google Play 中收入最高的。

其中,遊戲 Dragon Flight 僅上線一個月就獲得 1160 萬次下載量。而 AniPang 上線 20 天,沒有打廣告,也沒有推廣,僅依靠朋友間的推薦突破了 250 萬次下載,同時收獲 150 萬日活躍使用者。現在,AniPang 累計下載量已經達到 2500 萬次,每日為遊戲公司 SundayToz 帶來 50 萬美元的收入。

韓國行動遊戲公司 Com2Us,在 Kakao Game 上發布了 5 款遊戲,並向 Line 推出了 2 款遊戲。其聯合創始人 Jiyoung Park 表示,他們的遊戲在自己的平台上,需要 6 個月的時間,才能讓日活躍使用者增長到 100 萬,但在 Kakao Game 平台上推出,時間只需要兩個月。

總結

「微信遊戲」平台,是不是「下金蛋的雞」?從 Line 和 Kakao 的發展來看,通過通訊平台來推廣遊戲,效果十分顯著——人們對待 Line、Kakao 和微信的態度,就好像手機通訊錄一樣,因此在行動 IM 上推廣遊戲,不光覆蓋面廣,還能夠精確到達。

此外,當 Line、Kakao 以及微信成為統一的登陸賬號,那麼遊戲開發者就能夠利用其中的關系鏈,讓人們在不斷互動中獲得收益。QQ 農場之所以流行,就是因為裡面多了「偷菜」這一設定。

Line 與遊戲開發者聯名所推出的遊戲,全都是免費,其應用基本來自收費道具。而 Kakao 則與遊戲開發者共享收入,把自己當做口碑行銷平台。微信將傾向於何種方式?騰訊有能力與其它遊戲開發者聯手推出遊戲,又可以通過微信中「朋友圈」的機制,形成口碑行銷的載體。具體微信更傾向於哪種方式,就要看哪種方式更符合中國使用者的習慣了。

關於 KakaoTalk 與 Line 的文章參考:

【客座】親愛的,我們真的很愛聊天 – 韓國“Kakao Talk”的發達之路
【韓國行腳系列】親愛的,我們來到了Kakao Talk!

LINE:Naver Japan推出的群聊應用程式從默默無名到一飛衝天
【東京直擊!】參訪 LINE 新總部

來自未來的信差(下)

Posted: 08 Apr 2013 09:22 PM PDT

large_7844308012
照片來源:scorzonera

本文原為創新工場投資總監 @張亮為雜誌《新知》所撰,全面介紹了《全球目錄》及其創辦人 Stewart Brand,該刊物曾被賈伯斯奉為寶典。張亮也在知乎上張貼了全文。本文上篇請見: 〈 未來的信差(上)〉

「紙上的 Google」

《全球目錄》的誕生始於一個小念頭。

1968 年 3 月,布蘭德的父親去世。在回家的航班上,他偶然意識到,自己有不少熟人正在紛紛離開城市,去到公社生活——從 1965 年到 1972 年,美國出現了成千上萬的公社,其中不少是由反對中產階級生活的嬉皮士創建的,他們希望這可以逐漸將美國變成一個由基於共同信念的人人平等的小型社區聯結而成的王國。

想到人們在別處開始新生活,布蘭德就想到生活中常見的、方便人們一口氣買下一堆東西的購物目錄。

經過幾個月籌備,當年 7 月,布蘭德攜妻子開著一輛道奇皮卡開始了「公社之旅」。他印了一份涵蓋約 120 種商品、6 頁紙的油印目錄,並在車上堆滿了商品。一個月間,他們大約賣掉了價值約兩百美元的商品,效率不高。回家之後,他把卡車商店停駐於門洛帕克鎮,名之為「全球卡車商店」,然後將精力轉到這一想法的衍生產物上:那六頁紙的油印目錄變成了《全球目錄》,於 1968 年秋天正式出版。

準確地說,這並非一本雜誌,只是是一本產品分類目錄。第一本《全球目錄》只有 61 頁,所涉 98 件商品都是布蘭德親自挑選的各色書籍。有別於雜誌,《全球目錄》並不每期更換內容,而只將合適的商品和內容增添進去。到 1971 年的《最後的全球目錄》,它厚至 448 頁,包括 1072 件商品,書目幾乎沒有變化,所多的近千件商品大多由讀者推薦並撰寫評論。

和宜家等商店的產品目錄相同,它試圖推薦一種生活方式。和宜家目錄不同,它志不在於引導消費。布蘭德之志,見於他為《全球目錄》撰寫的序言:

「我們就是上帝,我們也許能做好這個角色。到目前為止,遙不可及的權力系統(例如政府、大型企業、教育體系和教堂)造成的問題基本把它們的益處抵消掉了。與此困境及其收益相對應的是,一種屬於個人的、私人的力量正在崛起——一種個體實現自我教育、獲得啟迪、塑造屬於自己的環境,並將他的冒險經歷與有興趣者分享的力量。《全球目錄》願尋找並推廣能促進此進程的工具。」

短短百餘字,是布蘭德人生理念的濃縮。而這本刊物,也堪稱其之前十年遊歷所獲的知識結構的傾囊相贈。恰好,它成為了學院裡的科學研究人員、青睞技術的藝術家、公社裡嬉皮們的書單和工具箱。

全書包括七部分:理解完整的系統、房屋和土地利用、工業和手工藝、通訊、社區、遊牧、學習。

除了第一部分,其他大多由實用性知識及如何獲得相關工具構成:從如何識別野生動植物到如何打繩結,從領養嬰兒到怎樣記帳,到怎樣建造風車、採購水力採煤泵和電鋸,再到從香港郵購廉價相機,不一而足。通常,布蘭德會尋找一本此領域的最佳著作,配上一些相關公司的聯絡方式。

而本書的第一部分,「理解完整的系統」,是一份布蘭德列下的書單。正如其標題所概括的,它充分彰顯了布蘭德的雄心:理解整個世界是怎樣運轉的,並讓它們為自己所用。它多少代表了一批人的知識構成:

  • 麥克盧漢
  • 巴克敏斯特.富勒
  • 諾波特.維納
  • 列維斯特勞斯的《憂鬱的熱帶》及其他人類學著作
  • 榮格的精神分析理論
  • 安東尼奧.高迪和洛埃德.懷特的建築
  • 保羅.艾爾利希的人口生物學
  • 克裡斯托弗.亞歷山大講設計方法的《形式綜合論》
  • 史班瑟.布朗用數學解釋哲學理論的《形式的規律》
  • D.W. 湯普森講生物進化規律的《論生長和生物形式》
  • 《道德經》
  • 各種關於地球的地圖和照片,以及關於如何改造地球的書籍
    ……

讀布蘭德為他推薦的圖書撰寫的推薦語,可以想見他並不試圖猛烈的將書中觀點銷售出去。

比如開篇第三頁關於富勒著作的介紹,只簡單的說:「富勒的洞見造就了《全球目錄》」,而關於《形式綜合論》的介紹是:「克裡斯托弗.亞歷山大是個常被其他設計師引用的設計師。本書試圖談當下設計的問題的本質,所涉領域遠遠超越常人所知及所能融會貫通。」

但讀者相信其品味。當施樂帕羅奧多研究中心(Xerox PARC)成立圖書館時,其員工艾倫.凱直接把圖書管理員帶到了《全球目錄》的卡車商場,把那裡陳設的書每樣都買了一本——日後施樂發明了圖形操作界面和滑鼠游標,而艾倫.凱被視為科技業最重要的思想者。此外,《全球目錄》所影響的人還包括賈伯斯、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和維基百科創始人吉姆.威爾斯。

約略可以想象,那些把《全球目錄》中涉及的著作逐一讀過的人會受到怎樣的影響。或者,看看賈伯斯就可略知一二:《全球目錄》反對人們成為國家機器的齒輪,宣揚人和社會都應找到其真正的存在意義,而賈伯斯正是因為不能在大學裡學到「如何度過一生」而輟學;而在對科技充滿敵意與恐懼的 1960 年代末和 1970 年代初期,《全球目錄》是最早視科技為改變人類生活方式、提升創造能力的工具的媒體,由此不難理解蘋果公司為何將其使命定為「為那些有能力改變世界的人提供工具」;《全球目錄》是當時唯一橫跨科技與東方宗教、神秘主義、公社社會理論的刊物,而將科技與人文的結合,正是蘋果一直以來的基礎理念。

甚至,某種意義上,賈伯斯正是布蘭德推崇的巴克敏斯特.富勒在 1963 年的著作中描繪的「綜合設計師」(Comprehensive Designer):「一個新興的綜合人才,他既是藝術家、發明家和機械師,又是客觀的經濟學家和有發展觀念的策略家」,一個並非專家,卻能在更高的角度審視專家們創造的技術和創意,並將它們變為供大眾使用的工具的人。

遠不到開花結果時,隨著美國公社運動逐漸止息,布蘭德於 1971 年宣告《全球目錄》告一段落。他甚至為此舉辦了一個休刊派對,當著邀請來的 500 名讀者和朋友,他拿出兩萬美元,希望它成為新的工具。之後的一個多小時裡,50 多人走上前台,提出使用這筆錢的各種方法,而布蘭德將他們逐一記在了黑板上……

其後

《全球目錄》誕生於 1968 年,休刊於 1971 年,並不長壽。正刊僅出版過六期,算上各種增刊及 1971 年之後的增補本,也只不過 34 本。

在那之後,布蘭德輾轉於不同的新興領域。他在 1972 年就開始關注駭客的興起,在 1970 年代末開始暢想太空移民,並將此視為當年公社運動的延續,1982 年,布蘭德受邀與人合辦《全球軟件目錄》,為個人電腦用戶們尋找並推薦最好的「工具」,而在 1985 年,他又被邀請以《全球目錄》的思路創辦一個網絡社區,「全球網絡鏈接」(WELL)。

如果布蘭德下定決心,這個 1985 年即告誕生且匯聚了海量高質量用戶的網絡社區足以在日後網絡泡沫時成為一支明星股——它的活躍用戶包括軟件大亨米奇.卡泊爾、駭客凱文.米特尼克、感恩而死樂隊成員和大量主流媒體的記者,這讓它看起來像是 Twitter 誕生 20 年前的 Twitter,而包括美國在線和微軟都曾仔細研究 WELL 是如何設計系統以支撐大量用戶同時在線的——但他早早淡出了 WELL 的具體運營,隨後又因為在論壇中被其他用戶攻擊而乾脆退出社區。

很難預言如果布蘭德細心經營,曾與美國在線分庭抗禮的 WELL 會不會改變互聯網的走向。但很顯然,1990 年代之後,布蘭德的時代已經過去。

在他的時代,有對於權力的激烈反抗,和對於整個世界的充沛好奇,更有普通人的自我重塑。那個時代並不舒適,但足夠刺激。正是在這樣的時代,科技從被人們抗拒的力量,變成了人類自我進化的工具。但顯然令布蘭德、麥克盧漢和賈伯斯們始料未及的,科技順流而下,最終變成了大眾消費品,以及軟化我們心智的新式迷幻藥。

1980 年代初,賈伯斯率領團隊研發麥金塔電腦時,曾想將這台電腦命名為「自行車」,取其幫人類大腦跑得更遠之意。但麥金塔最終敗給了 PC,失敗的原因之一是,開放的 PC 系統上擁有更多的游戲。而當賈伯斯東山再起,無論聽音樂的 iPod、刷微博的 iPhone 還是打《憤怒的小鳥》的 iPad,都成了新的娛樂首選。

這讓不改初衷的布蘭德在今天像個孤獨的探索者。而他依然像 20 多歲時一樣,遊歷於不同領域。除了萬年鐘,他還在參與幾個項目:一個是羅塞塔計劃,取「羅塞塔石碑」之意,試圖保存世界上那些面臨滅絕命運的語言;另一個則是利用 DNA 樣本把已經滅絕的物種復活。

large_5263594152
照片來源:cellanr

為什麼做這些浪漫而不實用的工作?布蘭德的答案是:「我認為我們變得太過短視了。所有東西都變動得非常快,所有人都在同時干多件事情。投資也是為了獲得短期的回報,民主政體也是被短暫的選舉交替的循環所主導。快速的進步是好的,但它也是過於投機取巧了。當一切都是在快速變動的時候,未來看上去就像明天一樣。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十年或一百年之後的未來。」

而在萬年鐘的官方主頁上,在萬年鐘所在的內華達州的山脈的照片之上,壓著 T.S. 艾略特的一段詩:

我們不應該停止探索,
我們所有的探索,
最終將回到我們的起點,
並第一次了解該處。

這是個來自布蘭德的萬年宣言。

來自未來的信差(上)

Posted: 08 Apr 2013 09:22 PM PDT

large_5156373884
Stewart Brand(照片來源: frontiersofinteraction

本文原為創新工場投資總監 @張亮為雜誌《新知》所撰,全面介紹了《全球目錄》及其創辦人 Stewart Brand,該刊物曾被賈伯斯奉為寶典。張亮也在知乎上張貼了全文。

2012 年 12 月 14 日這天,是史都華.布蘭德(Stewart Brand)的 74 歲生日,他在冷清清的社群網站 Google+ 上分享了一段影片,只被轉發 4 次。

影片名為《全觀》(overview),講的是人類進入太空之後,獲得了俯瞰地球的全新視野,而這視野又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撫今追昔,布蘭德回憶起往事:「1966 年春天,我賣了一批印有『為什麼我們還沒有看到地球全景照片』的徽章,直到 1969 年這類照片才終於面世,後來,我又把它們放在了《全球目錄》(The Whole Earth Catalog)的封面上。」

這是寂寞的慶祝。一晃四十年,人們和《全球目錄》間的距離,已如俯瞰地球的鏡頭般遙遠。布蘭德本人卻和四十年前沒什麼兩樣:身處主流之外,四處尋訪令他興奮的新事物,並推進著一些振聾發聵的非常項目——唯一的區別是,當年人們對他的聲音更敏感也更熱衷,而今天的布蘭德相當孤獨。

large_6228370385
照片來源:marciookabe

很多人之所以認識布蘭德,源於 2005 年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那次著名的演講。在這次演講的結尾處,賈伯斯說:

「當我年輕時,有一本很棒的刊物叫《全球目錄》,它被我們那一代人奉為至上寶典。它的創辦人叫 Stewart Brand,他就在離這裡不遠的 Menlo Park 鎮,憑一己才華塑就了刊物。那是 1960 年代末,個人電腦和桌面排版還沒出現,排版全靠打字機、剪刀和寶麗來相機。它就像紙上的 Google,卻又比 Google 早了 35 年:它懷有理想主義地介紹了大量實用工具和一流觀念。」

「斯圖爾特和他的團隊做了幾期《全球目錄》後,實現了創刊之初的使命,於是他們出版了最後一期。那是 1970 年代中期,我像你們現在這麼大。最後一期的封底上印有一張清晨鄉間公路的照片,是那種喜歡搭車冒險的人常會見到的風景。照片之下是一行字: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這是他們停刊時的告別語。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這是我一直以來的自我期許。現在在你們畢業之際,我也這樣祝福你們。」

▲ 約在 13:00 處

這本被賈伯斯盛贊的刊物曾經在 1970 年代初名滿美國:在全美國城鄉的書店和家庭裡到處可見,總銷量達到 2500 萬份,並贏得了國家圖書獎。可就像布蘭德一生中做過的許多事——他涉獵太廣,大多率性為之,不強求結果——《全球目錄》在其巔峰時便宣告結束,讓布蘭德難以獲得比肩其他媒體大亨的世俗意義上的功名。

但對布蘭德而言,窮五年時間推行一本刊物及其理念已經算漫長,他要做的事太多。《全球目錄》之後,他成了個人電腦時代最早的吹鼓手,積極宣揚起黑客精神和信息的免費化趨勢(他的另一句名言:「資訊渴望被免費(Information wants to be free. 也有人翻譯成『資訊渴望自由』)」),隨後是呼籲移民太空,以及聯合創辦美國最早也是影響力最大的網上論壇之一「WELL」。最近幾年,他又致力於氣候變化、全球城市化和生命科技這三個領域。

彼得.杜拉克曾將布蘭德追隨的麥克盧漢和富勒喻為「科技的吟遊詩人,也是狂熱的科技傳道者」,這兩個稱號同樣適合布蘭德。整整四十年,布蘭德忙於扮演著新技術、新趨勢的探路者,以及現在與未來的連接者。他像來自未來的人,總試圖基於未來之果去改善當下之因。

人類的未來有多長?布蘭德並未給出答案。但他於 1996 年聯合創辦的「永今基金會」(Long now foundation)正在美國內華達州建造一台運行一萬年的巨鐘。顧名思義,今日可以是 24 小時,也可以是一萬年,端賴於你怎麼設定自己的世界觀。

雜家

布蘭德並非尋常媒體人,他做出版不是因為自己是個老手,而是很多想法憋了十年,需要分享。

他 1957 年進入史丹佛大學,讀生物學。當時矽谷尚未成為全球科技產業中心,蘋果、甲骨文等公司還要十多年才出現,但關於科技與人類世界的關系的思考已經出現。

這是一個時代的分水嶺。在那之前,是二戰之後萬物復甦的舊世界,所有人貪婪地享用著和平帶來的繁榮和平靜,代價是:國家主導一切,個人扮演國家機器的螺絲。正如金斯堡所總結的:「感覺和感官經驗的明顯收縮和思想上的機械式紊亂,導致了冷戰的爆發…… 麻木冷漠就此開始,頭腦和心臟被分割、頭顱跟軀幹被分離,思想也被機械化。」在那之後,則是個人的重新覺醒,人們不再甘於循規蹈矩,不由自主的投奔了由新技術、新觀念、搖滾樂、迷幻藥和自由市場組成的新世界。

第一個影響布蘭德世界觀的人是他的老師保羅.艾爾利希(Paul Ehrlich),後者日後關於人口增長及其影響的兩本著作被收入了《全球目錄》,但布蘭德在校時,艾爾利希的研究方向是生物進化學,其結論是,與傳統的二元論不同,個體既是完整系統的組成部分,也自成系統。個體、群體及所在的環境處於一種持續的交換之中,以至於難分彼此。

這個觀點的影響力持續良久。布蘭德是美國最早呼籲美國政府公布地球全景圖的人,就因為他希望更多人能以更宏觀的角度審視自己和世界的關系——日後他出版的每一期《全球目錄》都以地球的照片作為封面,不僅如此,他曾專門在《最後的全球目錄》(The Last Whole Earth Catalog)的封底的地球照片上注明:「我們無法拼湊它,它本渾然一體。」(需要說明,賈伯斯的演講中提到的印有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的那期並非 1971 年的《最後的全球目錄》,而是 1974 年出版的《Whole Earth Epilog》)。

和冷戰中成長的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布蘭德尋求一切能在日常生活中實現自我解放的方式。異常幸運,他先後邂逅了東海岸的先鋒藝術組織 USCO 和住在西海岸的《飛躍杜鵑窩》作者肯·克西(Ken Kesey)和他率領的「快活的惡作劇者」(Merry Pranksters)。

USCO 是個半表演群體半公社的混合體,他們既著迷於東方神秘主義,也樂於接受新技術。他們利用不同的技術營造演出氛圍,但其先鋒演出的目的改變觀眾對世界的觀念。混跡其中,布蘭德接觸到了諾伯特·維納(Norbert Weiner)、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和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

維納最早提出,人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機器,而機器可以像人一樣被授予有目的的行為。他的「控制論」(Cybernetics)融合了無線電通訊、神經生理學、心理學、數學邏輯、媒體學等十余個學科,最後從對機器控制的研究返回到對真實世界的分析:生物、機器和社會三者都是相似的,都是一個通過處理信息實現自我調節的系統。某種意義上,他和艾爾利希的研究有著一致性:他們都反對簡單的二元對立,而將信息往返視為系統自我完善的方式。

幾乎同時成名的富勒和麥克盧漢則擁有著南轅北轍的觀點:富勒認為科技通往神性,完美的科技造就人與宇宙的終極和諧,而麥克盧漢則將科技視為人的延伸,是人類改善自我得以進化的方法。雖然觀點迥異,但在對科技懷有敵意、將計算機視為冷酷機器的時代,這兩名科技主義者可謂大道相同。而他們讓並非工程師背景的布蘭德開始思考:技術既是社會轉型的力量,也可以是文化創作者的工具。

時勢造英雄,維納、富勒和麥克盧漢均在當時成為名人,即使當時人文和科技兩者涇渭分明,1960 年代社會上下各種人都樂於尋找認知這個世界的方法,足令今天我們所處的這個娛樂至死的時代汗顏。

相比 USCO 給布蘭德帶來的知識結構上的沖擊,肯·克西為他創造的則是精神的解放。布蘭德因讀了《飛躍杜鵑窩》而給克西寫信表示傾慕,從此之後進入了對方的圈子。在克西那裡,他嘗試了 LSD 等迷幻藥,以及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以來波西米亞式的生活方式。

在此之餘,布蘭德還曾去到俄勒岡州中部的印第安保留地拍攝宣傳冊,在長達三年的時間裡斷斷續續接觸黑腳族、納瓦霍族等印第安種族的文化。印第安世界中,人與土地的和諧共存讓已經感到白人社會專業卻內心分裂的布蘭德深有感觸,也讓艾爾利希到維納的種種觀念得以回響。

人們是否可以像上帝一樣活?像上帝一樣俯瞰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完整的運轉規則、上帝般無所不能、對地球的未來負責?這成了布蘭德終其一生的核心觀念。

在那個蠢蠢欲動的時代,布蘭德的機緣得天獨厚,長達十年介於科學與藝術、非主流文化和印第安人文明的之間游歷,讓他釋放了自我,更成為發出某種聲音的獨特人選。

>> 〈 未來的信差(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