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美國夢” 與新的 7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美國夢

Posted: 21 Mar 2013 08:02 AM PDT

POP Launch Party

本文作者 Ben 是創業家、JavaScript 愛好者,喜歡 R&B、靈魂樂、爵士和藍調音樂,覺得如果自己結婚了,娶的會是位歌手。

Ben 是 DreamersLabWoomoo Inc 的創辦人,後者團隊開發出來的 app 開發工具「POP — Prototyping on Paper」讓他們進入矽谷科技圈人士的雷達之中。Inside 曾經採訪過他們:〈 讓你的 App 原型躍然紙上——POP 開發團隊專訪 〉。他以這篇 〈 美國夢 〉 向大家分享今年初他們到新加坡、矽谷去闖蕩的經驗,未來他們整個團隊將會移往矽谷,挑戰他心目中的「偉大航道」。

如果說創業家們喜歡把自己比喻做海賊王,那矽谷可以算的上是偉大的航路了。大家總是期盼著心中那個天馬行空的絕妙點子有實現的那一天。至少這四年來我一直是這麼畔著的。美國夢,彷彿近在咫尺卻又那麼遙不可及。

前情提要

POP 慶功宴當晚當大家都喝個爛醉不省人事的時候,只有 Shao 1 發現我們悄悄的上了 Hacker News。他興奮的在空無一人的公司聊天室為大家即時報導著,『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我們上頭條了!!!』。隔天醒來信箱裡躺著好幾封使用者寄來的信,仔細一看裡面竟然包含了一些國外業界名人。雖然在興奮之餘覺得一切太不真實,但在心中已經暗自決定是時候去美國闖闖了!

本來非常衝動的想要馬上買機票殺到美國去,一面問意見一面也看一下矽谷創業環境,畢竟這些人可不是我們平時想見就見的到的阿!但是激情過後仔細想了想,就要聖誕節了,去了也是我們三個窩在某個小旅館孤單的吃著烤火雞,還是長期計畫一次把所有能見到的人通通見完吧。

行前準備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決定出發日期後就開始和有經驗的朋友求救啦,CubieJames Hill, PicCollageJohn Fan 以及 GumhooTai-Ku 二話不說馬上幫我們寫了一堆介紹信。平常寫 code 寫慣的的我們,寫起信來可真是痛不欲生,太長怕人連看都不想,太短又怕無法引起人興趣。再加上同時要趕新功能上架,準備 WebConf 講稿加上最重要的 pitch deck2 寫太爛被打槍。所以直到出發前也才橋好新加坡的行程,而這時我們 pitch deck 甚至還是沒有完成的狀態呢。

這趟旅行我們預算非常有限,能省則省。新加坡住的是 back packer,美國住的是同樣在創業的朋友 Noah 家。在美國的一個月我們非常 lean 的打地舖了將近四個星期。機票也是買最便宜的3,美國來回只花了三萬一。

新加坡

『台灣有人才沒制度,新加坡有制度沒人!』語出自某位致力於推動新加坡創業環境的朋友。

久聞新加坡政府對於打造商業環境不遺餘力,便決定在這趟旅行順道拜訪。前一陣子一群台灣創業家們才去好好的拜訪了一圈,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篇文章『25 hours, 6 VCs, 2 gov. agencies, several local startups』。

由於我們在當地是舉目無親,事前便託各路朋友介紹,最後竟然能在兩個工作天中跑了十多個地方。老實說新加坡創業環境真的是非常的棒,新加坡政府針對各種不同等級的公司提供了相對應的計畫,種子基金大都是落在其中的 Technology Incubation Scheme。我們拜訪的幾家像是 Golden Gate VentureThe Network Fund 皆是這個計畫的合作對象。所以會要求將公司設在新加坡,而這其實也不是什麼麻煩事,尤其是對於正在尋找 Product-Market Fit 、還不需要擴張請人的團隊來說,其實是個很不錯的方向。

除此之外不得不提一下新加坡政府機關的辦事態度實在是沒話說,Spring Singapore 的 Ying Yan Woo 在約 VCs,media 以及 startups 時幫了我們非常大的忙,辦事積極的態度讓你完全無法和公務員這三個字聯想在一起,台灣應該好好借鏡一下。

除了政府對於投資的補助之外,新加坡大學甚至提供直接到海外像是矽谷的 startups 做 intern 的 program。而我們後來到了美國也的確遇到了幾個正在朋友創業團隊裡實習的新加坡學生,非常棒的交流。矽谷絕對是世界上最好的創業環境,但新加坡也不乏有來自矽谷的團隊,像我們遇到的 Gimmie 就是一個將市場瞄準亞洲的好例子,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讀者或許可以要求 Inside 採訪他們的 co-founder David

除了與政府合作的種子基金之外,還是有些獨立運作的 incubator 可供台灣創業朋友參考。其中值得一提的是 JFDI,才開始兩屆的 incubator,在當地的風評卻已相當好。不僅是第一屆成績亮眼(當中六成的團隊都拿到了種子基金、平均新加坡幣 $650,000),其中的創辦人 Meng Wong 更是位充滿個人風格的 geek,聊個兩句就覺得是位會功夫的奇人,據說 JFDI 原先即是他取為 Just Fuckin Do It 的縮寫。另外這屆裡也有來自臺灣的團隊 讀able,期待他們幾個月後也可以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新加坡創業圈的人們似乎都在致力於鼓勵優秀人才投入新創事業發揮更大的價值、而非進入安穩高薪的金融業,相對來說台灣創業的機會成本可以算是低很多了。如果已經有想法和初步的原型,不妨多找機會跨出台灣,接觸海外市場並與更多有經驗的人交流。我們這趟就拜訪了許多創投、育成中心、科技媒體、政府官員、創業團隊。每次的對話都能給予產品新的刺激與啟發,非常值得!而這一系列討論也延續到美國行讓我們持續成長,期待之後能在海外遇到更多來自臺灣的團隊。

矽谷

『對創業家來說,這世界上沒有任何地方像矽谷一樣。』這裡是全世界最厲害的創業家聚集地,你吃飯喝咖啡旁聽到的都是創業相關的話題。這裡的創投數量比台灣的新創公司還要多,創投間競爭激烈的程度超乎你的想像。這裡的人看事情的角度和你不一樣,當我們專注在細節他們看到的是更大的目標。簡單說這裡集中了所有的資源-『點子,人才,資金』!

在這裡又要再提一次,創業真的是需要很多人幫忙的,由於出國前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出只約了主動找上我們的一兩位大人物。沒想到到一下飛機信箱裡就有 二、三十封的介紹信,原來都是 Yusan Ventures 的 Volker 幫我們寫的。再加上 Shao 的前老闆 David Liu 也幫我們寫了十幾封,以及之後會面的人的介紹,於是這趟美國行大約參與了四十多個會面。

Cinderella

我們非常幸運的在前幾天就拜訪了 Cubie 的 Tempo & Cjin。更幸運的是平常很少出現的 Dave McClure 也在現場,於是 Cjin 鼓勵我們趕緊上前給個 30 sec pitch。最不怕死的 Shao 又一馬當先的衝上去了,Dave 聽了很喜歡,轉頭問了 LivingSocial 的 CTO Aaron Batalion 覺得 POP 如何。沒想到他兩個星期前在 twitter 上已經看過了而且覺得非常酷!於是 Dave 便說,『如我你們願意的話,我很歡你們加入 500 Startups 這個大家庭』。和 Shao 當下實在興奮不已(Leo 重病在家),就像灰姑娘突然變成了公主一樣。這種故事大概也只會在這裡發生吧!

Incubators

這裡的 incubator 非常的多,各州加一加應該有好幾十個。在台灣聽過的大概只有 Y Combinator(YC)和 500 Startups。Incubator 的作用在傳承前人的經驗,讓你在創業的路上可以少走一點錯路。除了前面提到的兩家,另外比較出名的還有 TechStars 以及 AngelPad

Y Combinator

YC 在矽谷的影響力大大的超乎了我的認知,在這麼多次的會面,舉凡 VCs,angels(天使投資人),其他 incubators 還有創業家,沒有一位說過他們壞話,幾乎全是推崇,這實在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尤其是投資者的反應會讓我覺得如果我是 YC 出來的團隊好像不管我做什麼都募得到資,產品一定會成功一樣。入選 YC 的團隊基本上會拿到一筆約 2 萬美金的小額投資,創業團隊要釋出約 2-10% 股份,另外還有停提供一筆 8 萬美金的 convertible note。辦公室,住宿自理,平常有 office hours 可以問問題,有強大的 alumni network 可以找幫忙。三個月後有個盛大的 demo day 幫你匯集了好幾百位投資者,再下來就看各人啦。

500 Startups

實際走訪 500 Startups 讓我覺得在某些方面其實和台灣的知名 incubator appWorks 滿像的。主事者 Dave McClure 和 Jamie 都是 rock star,辦公室都是在精華地段大樓裡,所有團隊都在同一辦公空間一起打拼,一樣有 mentors 及 advicers 給你意見,一樣有個大 demo day 幫你邀請投資者。不同的地方大概是 500 Startups 的 mentors 都是國際上一線網站的員工以及 demo day 完矽谷的投資人是真的會投資吧,身在台灣的我們也只能期待大環境更好了。我個人其實是非常喜歡 500 Startups 團隊活力充沛的工作氣氛,參加了一次技術分享會也是受益良多阿。另外他們也收非常多國外團隊,台灣來的 PicCollage 以及 Cubie 也都在這 program 發跡的,有興趣的團隊可以認真考慮一下。

AVOS

AVOS 是 YouTube founders Steve Chen(陳士駿)以及 Chad Hurley 在離開 YouTube 之後所開的公司。前一陣子買下了老牌的 Delicious 等網站後,現在也開始往 incubator 的方向邁進。因為 Steve Chen 的台灣背景,所以他特別想幫助台灣的新創團隊,他認為台灣人才濟濟,一定也可以做出世界級的產品!目前一屆只收三隊,將多一點心力集放在這些團隊上幫助他們成功。這次去美國之前,很幸運的經過了朋友的介紹認識了 Steve,這趟有很大的原因也是為了要來見見這位傳奇人物,很意外的他非常的沒架子,相處起來非常輕鬆,期待之後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的經驗。

Tandem

最後要提到的另一家 incubator 叫做 Tandem。剛開始沒幾屆,在矽谷也還不是很有名。不同的是他們只 focus 在 mobile,一屆也只收 3 個團隊。這樣的好處是可以放全部的心力來培植,據官方說法號稱有 9 成的團隊成功幕到資。值得一提的是一般 incubator 給的錢只是讓你餓不死,Tandem 給的是 20 萬美金,足夠讓你在早期就開始招募新人員,但相對他們拿的股份也多了點,一開始會用 founder price 買你 10% 股份,之後的 convertible note 則是沒有 CAP(估值)但是有 20% discount,並保留下一輪投資 15% 的 option。我們這次借住的朋友 Noah 也是在這個 program 裡,產品是個音樂相關的 app 叫做 Musigram,可以將自己的一句話 remix 進音樂裡傳送給朋友,非常酷!至於另外兩家知名的我們這次沒有接觸,就等其他有參與過的人分享吧。

Co-working space

台灣最近也吹起一股 co-working space 風,最出名的是 IEH,我們目前也是在這裡。美國這類型的地方滿多的,像是 hacker home, hacker dojo 等等。對於短時間來這裡拜訪或出差的人是個非常好的選擇,拓展人際關係也有非常大的幫助。這次認識的一位天使投資人就住在 hacker home 而我們也去拜訪了一下得到了同業不少的 feedback。生活在一起,有志一同很可能在這裡就找到了你的 co-founder 呢。

Venture Capital

美國,尤其是矽谷的創投實在是多到不可思議。光名單上看到的就幾百家,更不用說加上天使投資人的數目了。乍看之下好像滿地都是錢,但其實現實是很諷刺的,所有 VCs 只想投前 5% 的 startups,而好的 startups 也只想給前 5% 的 VCs 投資。

這一輪接觸下來讓我覺得而大部份的 VCs 看的不只是點子,不只是 team,他們看的是有沒有所謂的 smart money 在裡面。說穿了風險投資當然是要用最小的風險換取最大的股份,上過大媒體就像在身上貼了個認證,進了知名 incubator,大人物要投資等等都像是種種的認證。認證越多,風險就越小。

其中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可以算是 Andreeson Horowitz 了。他們門口大排長龍,好像在超市等結帳一樣。他們對有沒有進 incubator,有沒有上過媒體,有誰已經要投資我們似乎沒有多大的反應。但產品一旦引起他們的興趣甚至會向我們要一個開發中的版本來測試。給我們的感覺是非常的有主見,也難怪可以在短短的幾年內就躍升為矽谷一線 VC。

我其實非常喜歡和這些人對談,尤其是質疑你的人。認同你的投資人當然好(那就快點給錢吧),但不認同你的投資人,質疑你的部分卻是最受用的。他們會質疑你肯定不是因為你長得不好看,一定是因為在這麼豐富的投資經驗中,這個產品在營利上還有不足。在這些談話中也讓我們更清楚下一步要如何走下去。

Startups

矽谷既然是新創的聚集地,這裡遇到的創業家們想當然都非常的厲害,而且大部分都很年輕。這裡創業家之間很少聊用什麼技術去做產品,不是技術不重要,而是如果沒有實踐點子的能力,那可能連起跑點都還沒站上去。

這次聊的比較深入的團隊有 YC 的 CrowdboosterstrikinglyPixelapse,以及 500s 的 Waygo。有一點很大不同的是相對起來我們專注的事情往往過於狹隘,簡單說大概是 vision 不夠大吧,和這些人聊過之後大概能了解為什麼以前覺得一些莫名其妙的服務也可以募到幾百萬美金了。但另一方面來說 vision 雖大,無法實現的話也就淪為空口說白話了。

另外這次也拜訪了幾間大 startups 像是 Heroku 等等(炫耀一下我們還去給了個 lightning talk 哈哈哈),不得不說這些成功的大 startups 工作環境和食物實在是沒話說,看了我都想在這裡工作了。令人意外的是雖然這些創辦人現在有錢又有地位,但是相處起來就好像一般人一樣,實在是非常難得。反觀在台灣有些人大神被叫久了,還真的以為自己是神了。越是有成就越應該要謙虛阿,成功絕不可能是一個人的成果,驕傲會讓人盲目的。

夢做大一點

對於文筆不好的我,文字能表現的實在有限,實際走一趟的經驗和震撼絕對不是這篇文章能表現的。不管募不募資,來這裡看看什麼是一個成熟的創業環境,來和各國的高手交流一下,對之後的發展絕對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看遠一點,走向國際吧。你能作的其實比你想的更多,Dream big!

**最後本來想寫一個 thank you list,但實在太長寫不完加上 Inside 也不是我的個人 blog 所以還是就此打住,但我們是真心謝謝那些曾經幫過我們的人。THANK YOU ALL, REALLY!

我們正在找新夥伴,如果自認是 web 開發,iOS 開發或是介面設計得高手,歡迎來信到 job@woomoo.in


  1. Wraecca 為了讓外國人有更好的印象出國前改名叫 Shao 了。
  2. Pitch deck 就是那一份說服 VC 投資你的文件,寫 pitch deck 是一件很難的任務,和 email 一樣寫太多沒人想看,寫太少引不起人興趣。Volker 曾和我們說『 你們有很好的點子和產品,但這份 pitch deck 實在是不及格,裡面都是在講產品,產品我從你們網站就知道在做什麼了,我需要知道的是你們有多少競爭者,你們和競爭者有和不同,未來的規劃是什麼,要如何花募到的錢等等 』。之後參考了 Pitchenvy 最後總算是有了個像樣的結果。
  3. 我們機票是用 169 機票小站 購買的,來回只花了三萬一,但是代價是好幾個小時的轉機等待時間。

親愛的,我把我的 iPhone 閹割了!

Posted: 21 Mar 2013 07:40 AM PDT

圖片來源:Flickr

每當有人看到我的 iPhone 時,他們的反應通常都是:「少年,你 iPhone 中毒了吧?」是的,我的 iPhone 裡沒有瀏覽器,電子信箱、Twitter、Instagram、Facebook……。

我的 iPhone 看起來就像這樣:

 

圖片來源:Medium

當然,並非我手機壞了,我是有意為之的。本來我是想試驗一星期,沒想到卻試了一個月,現在我已經回不去了。

接下來,我將解釋一下為何我會拋開智慧型手機的大部分功能,將它還原到一個基本手機的模樣,如果你也對這種嘗試感興趣的話,我也會教你怎麼做到這一點。

我不想廢話連篇,空許一堆沒用的承諾,開始嘗試就好了,真的很容易做到,並且在我看來,體驗簡直棒極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非常個人化的體驗,我感覺我腦袋掌控不了手機上如此繁雜的功能,我相信有些人是可以的,並且很享受,但就我而言,我對於已經趨於成熟的智慧型手機缺乏自制力。

我應付不了口袋裡無盡的訊息流

iPhone 和 Android 非常了不起,它們棒極了,可以說就是你掌中的無盡訊息流。但問題是,我並沒有所謂洞悉全球的視野,就好像現在這樣,我在敲打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只是專心敲擊鍵盤,不開一個網頁、不回一封郵件。

無論正在做什麼,我總能隨時隨地的抽空幹別的事。長此以往,我才開始留意到,可能這種方式對我來說,根本就不適合。

自然你完全可以透過意志力抵擋誘惑,這很好,但對我這種意志力薄弱的人,光有意志力是遠遠不夠的。

查看電子信箱、Twiiter、新聞,琢磨這段時間內,是不是有有趣的事情發生,惦記著是不是有人傳 Twitter 給你、發信件給你……

凡此種種,都將削弱我對真實世界的感知能力。現在,我很容易就會對近在眼前的事情感到厭煩。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掏出手機……

我留意到我的注意力正在逐漸潰散,而這種趨勢還在進一步加重。我腦海中似乎總有一種持續不斷的嗡嗡聲存在。而在讀完手機裡的資訊之後,資訊恐慌還算好,最壞的狀況是我受負面能量影響,效率嚴重下降而且感覺更百無聊賴。

好了,再說下去就太囉嗦了,來看看我這個星期是怎麼過的吧。

一周歷程

如上所述,我想要關掉我腦海裡永無休止令人討厭的嗡嗡聲,我該做些什麼呢?

刪除 Twitter/Instagram 和任何新聞流

我並不想趕流行,讓自己變成個假掰的新聞通。在過去 100 天裡,我有 97 天在同一賣墨西哥雞肉捲的餐廳吃晚餐,這家餐廳離我的公寓只有一個街區。很無趣,對吧?

因此,你就可想而知,當我看著 Instagram 上各種食物照片時,我是什麼感覺了;同樣,你也可想而知,當我在換尿布時看著 Twitter 上各種關於 SXSW 的消息,我是什麼感覺了;當然,我並非真的就在換尿布的時候更新 Twitter,這只是個比喻,比喻你懂嗎?

你得承認,有些人就是會對閱讀媒體流感到不適。而已經有很多人都討論過這個了,我在這裡不再贅述。

我長按圖標,Twitter、Facebook、Instagram 開始搖擺起來,叉、叉、叉。

在你每刪掉一個 app 之前,iPhone 都會問:刪掉 app 也會刪掉儲存在手機上的資訊,你確定嗎?天啊,我確定嗎?這些 app 真的很酷,這問題橫在我面前的時候,我真的猶豫了。但冷靜之後,我意識到,即使刪掉,我也能夠在 15 秒內重裝回來,何況它也不會刪掉我帳號裡的所有訊息。

然後,砰,頓時清淨了。

刪除 Email 帳號

接下來一個問題就是電子郵件。查看郵件會不斷的提醒我我要做的事情,而以我打字速度,直到現在我都不能用手機回信件。當我用手機查看郵件的時候,我意識我有任務在身,但我不會立刻著手去做。

不斷有新的郵件進來,給我帶來的存在感和自尊,其實還沒有我去一處我過去 16 年裡從未去過的奢華酒店,拍上一張好看照片強烈。而比起讀完一封郵件之後無作為更糟糕的情況是什麼呢?那就是壓根不去收郵件。因為這樣你就承認你是個魯蛇(loser)了。

我先是刪掉了我的Gmail app,然後找到內建信箱 app 的設定欄,刪掉了我的帳號。

刪掉郵件真的很難,對面那個刪除按鈕時,我的手還在不停地抖動。但在我下定決心之後,我發現我已從一個任務流中抽身出來。

世界頓時又安靜了。

不用 Safari

經過以上幾個步驟之後,我發現,原來最根本的問題是網路,你懂的。

不用 Safari 可能比停止前幾樣要更複雜,但是相信自己,你可以做到的。我找了好一會,終於發現只需要到設定→一般→限制,找到了停用Safari 的選項即可。

限制功能其實是為了限制你不信任的人使用你的手機。巧的是,我不信任我自己。

百無聊賴很不賴

這七天究竟過的怎麼樣呢?你可能已經知道了:是的,我過的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壞。甚至,七天過後我都沒有意識到,因為我已經喜歡上我「 無能的」iPhone 了。

自然,還是會有無聊和厭倦的時候。儘管試用了好幾個月,我還是會時不時的去掏口袋。但因為沒有那些功能,我掏出手機之後,瞄一眼,還是會放回去。

這種無聊的時光,開始逐漸演變成一種「樂趣」。有些無聊的時光,我就只是呆呆的盯著我那在遊樂場獨自玩耍的兒子看,這種感覺開始變得甜滋滋的。如果你還沒有孩子,可能你一個人在遊樂場會覺得很沒意思,並且會手機不離手。但逐漸習慣之後,就算是呆呆的望著天空,什麼都不想,我也覺得這很好。

在公車或者火車上,因為沒有什麼可讀,所以我開始嘗試跟其他的乘客聊天,或者只是觀察他們。這感覺棒極了!而且,我也不再一邊聽歌一邊滑著什麼,只是單純的沉浸在一首歌裡。我很享受。

撤銷

可能有人會說,我可以輕易的撤銷這一切——刪掉的應用可以重新安裝,帳號刪除也可以重新添加,Safari 限制也可以隨時解除。

這些只有當我必須上網或查郵件時,我才會這樣做。讓我驚訝的是,這樣的情況發生的很少,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而我猜這也是為什麼我能在沒有智慧型手機之前,活這麼久的原因。

比如我需要查看某個航班的確認碼,或者郵件裡的聯繫人電話,我會重裝一些必須的應用。而同重新安裝一樣,再次刪掉也不費事兒。

偽君子?

是的,有人會說,那你為什麼現在還在 Medium 上發這篇文章?我得承認,我非常喜歡我所抱怨的一切,我真的很喜歡電子信箱系統,我過去也在 Gmail 工作。

現在我只用電腦上Twitter 和查閱郵件和新聞。下一步,我想在電腦上嘗試我對於 iPhone 的做法,只是現在尚未開始。

還有人會說,那你為什麼還用 iPhone?或許有一天我真的會完全不用手機,但現在的情況是,我喜歡 iPhone 的大部分功能。我經常聽音樂、iPhone 的相機也很不錯、Google Maps、基於位置的提醒以及天氣預報,還有用 Find Friends 關注我家人的動態訊息……這些都是能讓我有種「活在未來」感覺的功能。我很喜歡 iPhone,我只是希望擁有它一半的功能就好。

結論

我至今未能成功說服哪位朋友加入我的嘗試,他們都認為我有病,我的妻子也覺得刪掉信箱太激進,不過她倒是對我現在有更多時間照看孩子很滿意。

我認為一兩天的嘗試,並不能讓你免去分心的干擾,體會到專注的快樂。如果你已經感覺到問題的存在,你就應該馬上開始,停掉或刪掉那些給你造成困擾的 app。

而如果你也在做著跟我類似的嘗試,也可以同我分享你的感受。

原文作者為 Google Ventures 合夥人 Jake Knapp。

越來越重要的一種能力–內容力

Posted: 21 Mar 2013 05:59 AM PDT

2013-03-21 17.31.06 拷貝

 

 

最近因為賦閒在家的關係,也蠻多不同產業的朋友跟我約了「聊聊」,其中有些像是非正式的諮詢。

前後有三個不同產業領域的朋友,都跟我提到類似的計畫「我們希望組一個小團隊,主要做兩件事--設一個網站/部落格產出與我們產業有關的內容,並且經營此一主題的社群。因為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社群行銷經驗後我們發現,精準且具有溝通效果的內容需要我們自己持續的產出,才可以達到與使用者/潛在消費者溝通的目的,再透過社群的持續互動循環,我們才可以為自己培養一群穩定且逐漸成長的客源。」,通常講完話之後,朋友都會把眼光望向我「老查,有機會邀請你來幫忙組成這個團隊嗎?」「我?為什麼?」「因為你有在寫部落格/拍照,加上也了解社群經營,感覺很適合來做這件事」

我是否適合先暫且不提,不過從這樣的現象裡我看到的是:夠敏感的企業主或行銷人員已經察覺到,「內容」會是社群媒體時代中相當有價值的資源,值得投資以取得競爭所需的差異化與優勢。

而有一次跟某本雜誌的副總編輯「聊聊」時,談到他們對於雜誌數位化的嘗試與現況,他進一步問我「對於雜誌的數位化,你有什麼想法?」我說「除了現在的「新刊數位化」之外,你們其實還可以嘗試活化你們累積數十年的內容資料庫」「我們的確有這些長久累積的內容資料庫,但是要怎麼樣才算是你說的「活化」呢?」「舉例,最近三星的話題開始熱門起來,固然你們也許新刊也會做專題報導,但是如果把你們過往曾經做過的三星相關報導迅速的編輯成一輯數位「特刊」,以一個不算高的價格透過虛擬通路販售,相信會有一定的銷售量。而除了與新聞或話題有關的主題之外,還有各種主題像是「行銷」、「業務技巧」、「人物」、「企業傳記」...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給「特刊化」,這個作法你需要的是特別有一位編輯專心的來編,因為那跟你們現在的雜誌編務應該是分開的。甚至你們可以開放資料庫權限給某些領域的專家來編,你們再跟他透過分潤等方式讓他得到合理的報酬,如此就可以讓這件事規模變大且不需要擴大人力編制」「其實你說的這種作法,我們一些同業已經用實體的方式在做(就是便利商店或大書店經常看到的99元特刊),也證明是有市場的,看來是可以思考的模式」「我認為主題的挑選的眼光與敏感度與編輯與功力會是成功的關鍵」我這麼說。

(補充:本文發表後,數位出版的專家傅瑞德大大在FB留言中提到:「除了版權之類非技術性的問題之外,其實做數位版也沒那麼難,但前提是前面的編輯出版階段完成之後,檔案要以「下一手還有人要用」為考量來整理保存;否則無論後面要運用的是紙本或數位版,都一樣麻煩。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刊物裡面有幾百張圖檔,但前一手美編是「以自己看得懂為原則」來幫檔案命名(沒有任何命名規則,而且很多是中文檔名),丟在同一個檔案夾裡面,後面一手的美編每要用一張圖,就得大海撈針一次,可能做完一篇文章就崩潰了。這些小地方,都得實際做過才知道,但碰到的時候多半也已經沒辦法回溯改善,只能花力氣硬幹,但往往就沒有下一次了。」,這是非常重要的實務面提醒,特別加註在此)

 

我認為,「內容力」即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能力,原因是,在我們每天的社群互動中,非常大的一部分就是「內容」與「資訊」被分享而流動的過程,內容就如同航行在社群之海流之上的船,有好的船才可以乘載你或你的企業、產品、服務等訊息到你希望到的地方。 會是什麼樣的能力?我想也許可以分成以下幾種--

  1. 創作:原創內容當然是最具差異性,獨一無二的。如何可以透過書寫、影像甚至影片等達到傳達品牌/產品/服務訊息之效果?過往的品牌或企業也許依靠「與既有的內容生產者結盟」的方式(像是廣編稿、部落格置入、聘請寫手...),不過可以預期這項能力將會慢慢需要回歸到企業內部,才可以用有效率/持續/精準/夠深入的方式長期的與顧客和潛在消費者進行持續潛移默化的互動。
  2. 編輯:除了一般含義中的編輯工作外,需要特別被強調的是選題的能力以及具有對於讀者需求的理解,隨著新聞、趨勢、社會現象、群眾心理、領域的發展與消長...如何運用已有的內容資料庫或是與創作者配合產出新內容,以及為內容做好的包裝,都會是編輯力發揮的領域。
  3. 策展:與編輯不同的是,策展者思考的將不只是內容,甚至包括主題(可以是無中生有的題目)、形式(實體或虛擬)、場所、人,各種呈現方式與體驗等都會是策展人可以去運用的「內容」,甚至可以這麼說,策展人會是在「發展主題」、「整合資源」、「創造體驗」等方面發揮其價值。

 

好消息是,因為創作工具的普及化(連智慧型手機都可以作為創作工具了)、社群網路的連結性與傳播力,只要具有創意、保持觀察與思考,實際去嘗試與執行,透過「計畫 Plan」、「執行 Do」、「檢核效果 Check」、「調整 Action」的PDCA循環,加上每個人獨一無二的興趣、愛好、特質與經驗、知識,培養屬於自己的內容力並不困難,套句周星馳電影的對白「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是的,你也可以。

Google Reader 的流量表現這麼好,那 Google Plus 呢?

Posted: 21 Mar 2013 02:23 AM PDT

google reader圖片來源:Flickr

在「社群搜尋失足、創新精神遠去──Google 老了,比微軟還要老」一文中,作者認為 Google Reader 關閉一事完全悖離了 Google 的願景,而且 Google Reader 能帶來的流量遠遠超過了 Google Plus,BuzzFeed 證實了這一點。

BuzzFeed 是一個社群化資訊網站,是 Alexa 排行榜全球前五百大網站之一,全美第 121 名。根據 BuzzFeed Network 的數據資料(註一),擁有 3 億使用者的 Google Reader 所能帶來的流量與 1 億月活躍使用者的 Google Plus 相比,結果如下圖:

buzzfeed google reader圖片來源:BuzzFeed

這份數據是自 2012 年八月統計至今的,但是這數據並不完整。去年 Google 開始預設將使用者導向 SSL 加密,使得導入其他網站(Referral)的流量數據都被遮蔽了,以至於 Google Reader 流量的測量就變得更困難。

另外,像 Feedly、Reeder 這種使用 Google Reader 作為同步服務的 app 上的數據並未納入考量,因此可以說這只是一份保守估計的數據,真正的 Google Reader 流量會比上圖中所顯示的更多。更不用說還有間接使用 Google Reader 的使用者

google referrals to new sites圖片來源:BuzzFeed

上面這張圖則是呈現出透過 Google 所導入的網站數量。雖然 BuzzFeed 認為 Google Reader 的成長變化有一大部分可以用導入到 BuzzFeed 合作夥伴的網路來解釋,但即便如此,Google Reader 的相對表現依舊相當亮眼。就算 Google Plus 宣稱擁有 1 億的月活躍使用者,但如果要來比較導入其他網站的流量,還是被 Google Reader 打趴在地上。

著名的獨立部落客 John Gruber 在他的部落格上表示這個數據是正確的(註二),不過他也提到 Google 就是不希望使用者離開 Google,這一點與「社群搜尋失足、創新精神遠去──Google 老了,比微軟還要老」一文中對 Google Plus 的看法不謀而合。

 

(註一)Google Reader Still Drives Far More Traffic Than Google+
(註二)Google Reader Still Drives Far More Traffic Than Google  Plus

Andy Rubin的黯然離場:他為何非走不可?

Posted: 21 Mar 2013 01:39 AM PDT

andy

(photo by Joi)

導語:他一手打造Android系統,助力Google直追蘋果,與iOS二分行動市場的天下。卻在Android扶搖直上之時,不得不黯然離場,忍痛割愛,放手讓Android前行。

本文編譯自:theverge.comDisconnect: why Andy Rubin and Android called it quits

一周前,Google 宣佈Andy Rubin 將調離Android,加入一項秘密計劃。決定一出,業界嘩然,Google 內部員工亦震驚不已。然而,Andy Rubin 的離去並非突然,他的秉性、才能,他對Android 的幫助與侷限,都成為他離去的伏筆。很多人猜測Android 之所以叫Android,是因為它聽起來和Andy 諧音。這個猜測只對了一半,並非發音相近,Android 正是Andy Rubin 的綽號。早在1989 年,Andy 還為蘋果工作時,他的同事就給他起了這麼個俏皮的綽號,因為Andy 對機器人(robot)有著狂熱。直到2008 年,Android.com 仍做為Rubin 的個人首頁而存在。

Rubin 對Android 的意義不言而喻。去年六月,流言紛傳他會離開Google,轉投創業公司CloudCar。鑑於他對Google 的功績,以及在CEO Larry Page 核心集團內的特殊地位,謠言擴散極快,驚慌四起。人們紛紛議論他走後的Google 該走向何方。Robert Scoble 甚至寫道:“Andy 這些年為Google 做了多少事啊!”

Rubin 很快現身滅火——宣稱CloudCar 只是自己洛杉磯育成計劃裡的一間創業公司,其創辦人是自己的好友。“我從未想過離開Google”,Rubin 在自己的Google+ 上寫道,末尾附上“27 號的I/O 大會見!”。去年I/O 大會,Rubin 仍是舞台之主,他的名字和Android 同列,毫不違和。

然而周四,Page 就宣布Rubin“決定移交Android,開啟在Google 內的新篇章”。Rubin 給開發者寄送郵件,表達了相同的意願:“在我內心深處,更想做一個企業家。”

Rubin 沒有離開Google,但他將不再和Android 有任何關聯——Android 的龐大超乎Rubin 的可控範圍,Rubin 對Android 亦深感疲憊。

天才之能,天才之累

十年間,Rubin 一手將Android 從白紙上天馬行空的想法發展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超過7.5 億裝置置入Android,超過250 億的app 被下載,綠色的小機器人標識和被咬了一口的蘋果辨識度相當。

然而,盛名之下,Android 卻前路難​​明,荊棘遍佈。平板電腦市場上,Android 市占率跟iPad 相去尚遠。而Android@Home 計劃(致力於讓開發者為家用電器開發app),又似乎操之過急。儘管Google 堅持開放系統理念,卻無法從中獲得實際利益,甚至讓自己的競爭對手Samsung 搶占行動設備市場,賺得盆滿缽滿,超越己身。

“就連微軟都比Google 更懂得如何在Android 基礎上借助專利賺錢。”分析師Michael 不無嘲諷地說道。在其它領域內,Google 也幾乎失去對Android 的控制。Amazon 的Kindle Fire 搭建在Android 基礎之上,他們的Amazon app store 卻在和Google Play 競爭。

沒有人會否認Rubin 天賦異禀。他既有建築師之才,又有嘗試不倦、勇於突破的駭客精神。進入Google 之前,他做過蘋果的工程師、微軟的經理,又獨立創業,帶領兩支創業團隊走向成功:一是Danger,一是後來的Andr​​oid。

“我樂於和Andy 共事,因為他有驚人的才能。他極擅長於設定宏大的目標,哪怕早期看似癡人說夢,最終他總有能力調動小團隊,把不可能變成可能。”Google 公用建設部資深副總Urs Hölz​​le 說,“他是天才型人物,沒有他,我不認為還有誰能造就今天的Andr​​oid。”

但Rubin 一直不願,或者說不能,讓Android 成為Google 的印鈔機。Samsung 製造出遠銷海外的Andr​​oid 智慧型手機,Google 卻無法從中獲得一分利潤。“Andy 是個天生的獨舞者。他不斷奔向心中所想,無謂的人事皆不入眼。”曾與Rubin 共事的一位業界人士說道,“但是Android 必定會成長到某種的規模,那時它離不開團隊內部的互動、合作、協調,甚或需要強力的外部資源支撐。事實證明,Android 成長到這個階段時,Rubin 發現自己失去了掌控力。他開始舉棋不定,看不清航向。”

Danger往事

Rubin 和他創立的Danger 被看做首台智慧型機之父。在網路泡沫的年代,他的產品一鳴驚人——支援網路的智慧型手機,擁有自己的app 生態系統。他本人則更加特立獨行。工作室附近停放著他的麻雀電動車、Segway(無污染的電動兩輪代步車),以及Pole Position 式的電子遊戲機,還總時不時地撿回螢幕顏色不同的手機。諸如Rich Miner、Steve Perlman 甚至是Steve Wozniak(蘋果共同創辦人)都會忍不住駐足觀看。

在Danger 的四年中,Rubin 從未間斷過戰鬥,從不喊累。“他極力掩藏自己的疲態,”Danger 時期和Rubin 親近的一位同事說,“我曾見過他工作至深夜,幾近虛脫,第二天卻依舊換上乾淨的襯衫去上班,仍能在採訪和商業會議中應對自如。”

Danger 的科技實力,遠遠超出它所屬時代的想像力,卻在實現商業價值方面步履維艱。“他們勉強維繫著公司的生存,”Runbin 的前同事說道。直到2003 年,Rubin 被投資人剔除出局,通信業老手、精明的生意人Hank Nothhaft 接過權杖。

“當時我們有一個超棒的產品,即將推出市場,因此我們找來Hank。只有他知道如何處理這麼大的生意,和合夥人打好交道。”Danger 的前投資人Rees 說,Hank 才是能帶領這間企業上一個台階的CEO。

離開Danger 不久,Rubin 就著手Android 的研發。就像那句話所說,“他不會逗留太久”,Rees 回憶道。

Google歲月

2005 年,Larry Page 買下仍屬雛形的Andr​​oid,Rubin 就此加盟Google。但Sergey Brin 和Eric Sc​​hmidt 一直同Android 保持距離,他們不懂行動領域。Page 卻對Rubin 開放行動作業系統的遠見讚賞不已。他甚至覺得Google 可以推動全球範圍的手機革新浪潮,哪怕困難重重。

Page 堅信Android 對Google 意義非凡,Rubin 卻半信半疑。他感受到Google 內部結構的鬆散,企業文化的瘋狂,以及最初的不適。就連他把限量​​版德國汽車送進修理廠,於崇尚平民主義的Google 人而言都像炫耀之舉。

在外界看來,Google 快速收購Android 的舉動似乎預示著他們進軍無線領域的決心,但Google 自身不願坦露過多細節。Rubin 進入Google 的領導層,擔任行動數位部門高級副總裁。他帶領產品研發,尋找合作夥伴,和賈伯斯成為盟友。

但Android 的諸多努力最終都不甚了了。彼時風風火火說要組建引領行業標準的Open Handset 聯盟,最終卻被OEM 巨頭瓜分平台。Android Update 聯盟也曾嘗試協調系統更新時間,卻以失敗告吹。Rubin 贊成的Motorola 收購,至今無法為Google 實現獲利。

CFO Pichette 說,Motorola 怎麼看都不符合Google 一貫崇尚的新奇標準。而這起收購案​​帶來的大肆報導,又令Google 陷入沸沸揚揚的專利訴訟中。

Google 不願透露現在有多少員工為Android 工作,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規模已是最初Rubin 帶來的8 人團隊的幾十倍。超過200 人的Google+ 資料填寫的是Android 或Google Play 員工,但真實數據可能還要更多,2010 年時就有200 到250 人的規模。相比之下,Rubin 離開Danger 前管理的只是剛過100 人的團隊,他還沒當過這支團隊的CEO。

交出權杖

Google 對Rubin 的去處緘默不言,但外界的揣測紛紛指向Google X 研發實驗室。這位樂於發明東西的Andr​​oid 之父,已擁有11 項專利權,以及一堆專利申請書。他對硬體有天生的熱愛,尤其是可以拍照的硬體。在微軟的時候,他總是偷偷走開,回到自己位於洛杉磯的實驗室,在氖燈管的照耀下敲敲打打。實驗室窗戶上的標語忽隱忽現:Robots that kill.

蘋果時期,他駭進公司系統,告知同事股票價格。在Danger 時,他從網上收集各式各樣的圖片。“他的車上佈滿了插件。他的家裡也是。”Rees 回憶道,“他喜歡可以觸摸的酷玩意兒。”

脫離Rubin 後,Android 將被交到資深副總Sundar Pichai 手中,他同時還負責Chrome 和Apps 兩個項目。融合Chrome OS 和Android 的猜想由來已久,如果真能如此,Google 就能將PC 與行動裝置的軟體統一起來,創造出類似Pixel 這種可以觸摸的筆記型電腦。Google 也表示這兩個作業系統未來可能融合,但目前一定不是最佳時機。

Page 希望Google 產品線能連貫統一,如此不僅有利研發,也有利市場。但對Chrome OS 和Android 這支團隊而言,融合之路困難重重。它們的風格不一,目標不同——Android 團隊習慣飛快的工作節奏,他們必須不間斷地工作才能升級軟體、修復bug、趕上行動網路迅猛的發展步調。

而Pichai 則兼具冷靜和戰鬥力。作為產品經理,他把Chrome 瀏覽器一路做到行業頂尖,同時還能兼顧Google 的專業產品Apps。若Android 和Chrome OS 團隊合併,必得經歷陣痛,才能達到穩定之態。對此時此刻的Google 而言,融合絕非明智之選。Android 換將之後,Pichai 讓Android 走向盈利的任務呼之欲出。他得完成Rubin 未竟的任務。

距離今年的Google I/O 大會只剩兩個月,門票一如既往地被一搶而空。現在,人們都翹首以盼地期待Google 宣佈點什麼,但猜測已經太多。分析師Gartenberg 說道:“其實Google 也未必清楚自己想做的是什麼。嘗試是肯定的,這需要一個過程。有一天我們會和Google 一起恍然大悟 ‘喔~原來這就是我們想要的'。”

Tips:更多本日精選網路新聞 http://share.inside.com.tw/

我是 Evernote 執行長,我是這樣做筆記的

Posted: 20 Mar 2013 08:45 PM PDT

Evernote 執行長 Phil Libin

有使用 Evernote 作筆記的人,會不會很好奇其他人是怎麼運用他們的 Evernote?網路上其實有不少人分享他們做筆記的心法,但是這回很不一樣,Evernote 重量級人物─執行長 Phil Libin 在美國問答網站 Quora 親自為網友解答。(註一)

Phil Libin 認為,用了 Evernote,他再也不必困陷在煩惱如何組織的泥淖,每幾個月就更換一種組織方式,輕鬆無痛。事實上,更明確的說,Libin 並不太依靠筆記本的組織,通常他想找什麼資料,在 Evernote 中打上關鍵字搜尋就對了。Libin 暗示,接下來 Evernote 很快將推出更多相關功能,讓大家能在一片經年累月密密麻麻的筆記中,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資訊。

Libin 的 Evernote 帳號裡大概累積了 9000 篇筆記,分散在 45 本筆記本中,不過多數筆記都是寫在他的預設筆記本。

至於其它筆記本多為「分享」之用,比方說:

  • 「董事會」的堆疊(stack),董事會議的紀錄都在這裡,並分享給董事會成員及管理團隊。
  • 「我吃了什麼東西」,這本筆記本約有 700 篇筆記,分享的範圍更廣泛,沒人猜得到裡面會出現什麼食物。
  • 關於「會議」的堆疊,裡頭分成好幾本筆記,主要記載他參加的會議記錄、名片等等。
  • 「親筆簽名」筆記本,存放電子書的作者簽名。
  • 另外還有旅行、簡報素材等等提供分享的筆記。

除了分享給別人,Libin 的帳號也接收大約 30 本筆記本的共享內容,包括設計資產、現況報告等,多數來自 Evernote 的同事。Libin 和他的員工共享一本名為「員工目錄」的筆記本,新人加入時立刻增添資料,大家很快就能熟識新面孔。另外還有「外帶」筆記本,隨時更新提供外帶服務的美食餐廳名單。

Libin 的標籤(tag)不多,其中之一是「想要」(want),大概就是購物欲望清單,大部分都是網頁剪輯,也有些是他自己拍的照片。另外還有「旅行」、「@待辦事項」等等大概共 20 個標籤,不過只偶爾使用而已。他說他實在無法稱得上標籤代言人,因為 Evernote 的使用者有人可以設到成百上千個標籤。

那麼他的 Evernote 究竟有哪些內容?

  • 30% 是來自網頁剪輯
  • 30% 是 Food、Hello、Skitch、Penultimate
  • 20% 是純文字筆記
  • 15% 是檔案跟其他東西
  • 5% 是轉寄信件

註一:How does Phil Libin (CEO of Evernote) organize his Evernote stacks, notebooks, notes and tags?

上帝就在細節中,Amazon怎麼讓「下拉式選單」反應超級快

Posted: 20 Mar 2013 06:57 PM PDT

amazon-box-bench

如果你以前覺得 Amazon 這家公司不太會在使用者體驗下功夫,這篇文章可能會改變你的看法。

Amazon 首頁的左上角有一個商品分類瀏覽的下拉式選單。當滑鼠從選單中的選項上滑過時,子選單的顯示速度超級快。我們可以看一下:

amazon 1

這個顯示速度基本上是與滑鼠移動同步的,但是絕大多數網站的下拉式選單在顯示子選單時會有一定的延遲,例如:

amazon 2

這個延遲反應是必須的,因為如果沒有,當你想把滑鼠從一個主選單挪到一個子選單時,子選單會消失。就像這樣:

amazon 3

 

但是 Amazon 的下拉式選單沒有這個延遲,而且子選單也不會在不應該的時候消失。它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呢?答案是透過偵測滑鼠移動的方向和軌跡。

 

amazon 4

想像將滑鼠當前的位置、子選單的左上角和左下角三個點連成一個三角形。如果滑鼠在這個三角形的範圍之內移動,那使用者很有可能是想把滑鼠從主選單移到子選單上,所以就不應該立刻更新子選單。但是如果滑鼠移動到這個三角形之外,則可以馬上更新子選單。這就是 Amazon首頁反應速度超快的下拉式功能表背後的演算法。

上帝就在細節中(God is in the details)

揭開一個前端細節的秘密,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精妙的演算法,而是一家大型網路公司對於產品和使用者體驗的態度。Amazon 的數百億市值有多少是從這些很小很小,但是很明顯有用心的產品細節中積累出來的呢?

如果想把這個選單功能運用到你的網站上,這是 Khan Academy 工程師 Ben Kamens 寫的 jQuery 程式

如果你覺得這個很神奇,很想做這方面的工作,或是覺得這沒有什麼,你的 UX 設計比這個好,可以考慮給研發出這個細節的 Amazon 團隊(chaddes@amazon.com)投一份履歷,因為他們正在招募新員工。

 

原文出處:Breaking Down Amazon's Mega Dropdown

延伸閱讀:[HCI] 費茲定律Fitts’ Law與使用者介面設計

Google 正式推出筆記 app「Google Keep」

Posted: 20 Mar 2013 03:31 PM PDT

unnamed-12

幾天前網路盛傳著 Google 將推出筆記 app「Keep」1,今天 Google 在部落格上正式發表了這項產品2

blog-heroblog-widget_2

現在 Android 使用者已經可以從 Google Play 下載 Google Keep(連結),以下是 app 功能說明:

快速記錄想法思緒,隨時隨地輕鬆重溫記事內容。您可以建立檢查清單、輸入語音記事,也可以嵌入相片並加上註解。您可以在任何裝置(電腦或行動裝置)上即時存取您撰寫的所有記事內容。

Google Keep 可讓您:

  • 透過記事、清單和相片記錄想法思緒
  • 自動將語音記事轉成文字
  • 使用主螢幕小工具快速記錄想法思緒(根據部落格說明,此功能必須是 Android 4.2 以上系統才能使用)
  • 使用不同顏色區分各類記事,方便日後尋找
  • 不需使用時,只要將記事滑開即可封存
  • 在記事中加入核取方塊,即可將記事轉換成可勾選的清單
  • 將記事安全地儲存在雲端,隨時隨地輕鬆存取;您可以前往 http://drive.google.com/keep 存取記事

以下是 Google Keep 的產品影片:

Google Keep 也有網頁版,再過幾週,所有使用者將能直接透過 Google Drive 使用這項功能。不過 Google 並未提到是否會推出其他平台版本的 app。

google_keep

Google Keep 網頁版介面簡潔,看起來很像社群網站更新狀態的欄位,標題跟筆記內容甚至是在同一個輸入框,除了文字之外還可插入圖片、加入代辦事項、選擇筆記分類(顏色)。Google Keep 網頁採 responsive design(響應式設計),便於各種尺寸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使用。筆記呈現的方式則有格狀或單一欄位條列方式兩種選擇。目前功能還很陽春,除了缺乏分享功能之外,URL 也無法自動轉成超連結,不過隨著時間過去,加入上述功能對 Google 來說應該都不是問題。

對於這項服務,除了讓人回想起去年 7 月(又是 7 月)關閉的「Google 筆記本」服務之外,自然也會聯想到 Evernote,究竟 Google 是否真如 〈 社群搜尋失足、創新精神遠去──Google 老了,比微軟還要老 〉 一文所提到的:

幾年前,Google 是創新者,它創新、開放,但今天,Google 越來越習慣嚴防死守可能的競爭對手,它不再那麼開放,它開始模仿潛在競爭對手,用和對方完全一致的方式競爭,然後用自己的巨大體量去試圖壓死對方,正像曾經的微軟做過那樣。

這樣討論或許過於嚴肅,而且產品才剛推出,是否能開創如 Evernote 今日這般的生態系還很難說(至少產品要能撐到那時候啊)。然而經過 Google Reader 即將被被關閉這樣的事件,相信有些使用者仍是心有餘悸。Google 選在此時推出產品(或者說,在新產品推出前宣布關閉多項產品和服務)的決定是否正確,值得討論。當然,也歡迎各位讀者與我們分享您的 Google Keep 使用心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