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Evernote CEO 的經營哲學:保持年輕、長期貪婪、打造百年不墜的產品” 與新的 5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Evernote CEO 的經營哲學:保持年輕、長期貪婪、打造百年不墜的產品

Posted: 14 Mar 2013 04:03 AM PDT

evernote圖片來源:Flickr

本文編譯自「Heads in the cloud: Evernote's quest to stay forever young」。

我們要替你打造第二個腦袋,Evernote 就是你的一部分。
We are going to build you a second brain -- the idea is, eventually, it's just part of you.

--Evernote 創辦人暨 CEO Phil Libin

Evernote 成立於 2008 年,致力於打造雲端筆記服務,並與其他熱門 app 和服務合作,例如 iCook。最近 BBC 對 Evernote 的創辦人兼 CEO Phil Libin 進行了採訪,談到這位 CEO 對 Evernote 的願景和如何維持長期的利益。以下為三個訪談要點:

Evernote 能永遠保持年輕嗎?

這是 Phil 致力的目標之一,但年輕並不意味著停止公司規模擴張或避免賣出股權。相反的,這些反而都在 Phil 的考量之內,他口中的年輕其實是指保持創意的靈活度。此外,他還補充:

要保持年輕還要看你能多迅速地做出決策,以及能多無情地對抗侵蝕公司的笨拙。
It's really about how quickly you can make decisions and how relentlessly you battle encroaching corporate stupidity.

Phil 認為要讓公司保持年輕就像陷入一場抗爭之中,一場為了對抗自然形成的公司官僚體制而存在的抗爭。官僚體制會滲入每件事情的每個細節之中,這讓每一件事情都變得更笨拙。而雖然要對抗它很難,不過也很有趣。

成長並且不斷整合

Evernote 目前約有五千萬的使用者,每月起碼使用一次的活躍使用者約有一千五百萬。雖然在問答中談到這個數字跟 Facebook 比起來還差的遠,不過 Evernote 的這個成績在生產力工具之中可以說是相當亮眼。

另外,Evernote 當然是有競爭者的,像是微軟的 OneNote、Springpad 和 Catch,但是要說到最能引起熱烈討論的一定還是 Evernote,這不外乎是因為 Evernote 提供了完善的 API 讓開發者能夠自由整合 Evernote 的服務到軟體當中。

除了軟體之外,也別忘了 Evernote 與 Moleskine 筆記本的整合,還有今年一月在 CES 上與三星合作所推出的 Evernote 冰箱。雖然許多人的評論都是這概念太奇怪了,但 Phil 堅持這個整合絕對不是在開玩笑,他就是希望 Evernote 可以出現在每個地方,以成為你的第二個腦袋。此外他還透露:

這很有趣,我一開始在 2008 年和三星談這件事情時,有好長一段時間根本沒有半點進展。(但現在居然真的出現在 CES 上)
It's funny, I first talked to Samsung about building Evernote into a refrigerator in 2008 and nothing got started for a long time.

Phil 還提到不排除讓 Evernote 出現在車子和 Google Glass 中。

7594031722_83ecd80dc0_b圖片來源:Flickr

利益的衝突

Evernote 目前沒有獲利,Phil 對此表示 Evernote 將會在 2014 年化虧轉盈,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是努力成長,而非盈利。Phil 堅決反對像其他雲端服務一樣推出與使用者相關的廣告來加快成長,他認為 Google、Facebook 和其他一些公司都很棒,但也都有一個通病,就是這種固有的利益衝突。

人們沒有充分地意識到固有的利益衝突會如何傷害品牌忠誠度。
People don't fully recognise how much an inherent conflict of interest can hurt brand loyalty.

Evernote 的商業模式像是一個哲學問題,Phil 表示只有當人們真正喜歡他們的產品,並想要為了專業版服務而付費時才會嘗試賺錢。這也就是他先前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採訪時所提到的長期貪婪(long-term greedy)商業模式,而 Evernote 的 COO Ken Gullicksen 也曾對長期貪婪提出他的見解

忠誠的使用者離開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是讓使用者變成忠誠的使用者。在這之後,忠誠的使用者付費的意願就取決於使用頻率,以及 Evernote 所創造的價值。這也正是為什麼 Evernote 要開放,並大力支持開發者的原因。因為當 Evernote 做出越來越好的產品,並提供越來越多你需要的服務時,「付費使用者」的轉換就水到渠成了。

另外,Phil 也拒絕提供 HTML 5 的 Evernote 應用。雖然 HTML 5 除了支援 iOS 和 Android 之外,還支援 Windows Phone、黑莓機以及 LG 的 WebOS 等平台。但 Phil 捨棄這種想法,並稱 HTML 5 為「最低標準」的技術:

你是實現了一致性的目標,但卻把所有東西都搞得一樣糟糕。而我們在說的事情則是我們要擁有獨立的團隊,讓這些團隊彼此競爭,為每個平台作出最好的服務。
You achieve consistency by making everything equally crappy. We've always said, let's have independent teams that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to make the best version for each platform.

這意味著公司員工會從彼此的成就中學到東西,確保所有團隊能持續不斷地互相超越,但 Phil 也承認這樣做的不利之處在於以這種方式進行開發成本會高很多。

總結

Evernote 想要保持年輕、不斷整合並且堅信著長期貪婪的商業模式,但是人終究有一天會死,而 Phil 知道他的公司可能也是。因此他們正計畫推出另一款產品 Evernote Century,讓使用者可以將資訊保存 100 年,並指定誰有權可以動用你的資訊。不過 Phil 表示這產品還有許多難題尚待解決,他目前能向我們保證的是(同時回應了先前 Evernote 的資安問題):

我們絕對不會將你的資料交給任何人,唯一的可能是法院要求我們這麼做。
The only way we're ever going to turn your data over to someone is if there's a court order to do it.

麥當勞、星巴克、IKEA 如何經營社群網站?

Posted: 14 Mar 2013 03:56 AM PDT

麥當勞、星巴克與 Ikea 三家跨國大企業經營社群網站有什麼特別之處嗎?答案很可能與你想像不同。以下文章部分編譯自數位行銷諮詢網站 EConsultancy,作者為 David Moth。

Facebook 粉絲團「無為而治」

 

圖片來自 McDonald's Facebook

網路行銷策略教科書可能總要社群經營者多 po 多健康,三不五時張貼內容,與粉絲的互動愈密切,才能隨時在一片訊息汪洋中抓住網友的目光。不過麥當勞與星巴克似乎不太甩這套,但仍無損社群經營的效益。

麥當勞美國臉書粉絲團有 2700 萬粉絲,星巴克的粉絲更多達 3300 萬,在品牌粉絲頁中都算是名列前茅,但它們的發文頻率卻相當寬鬆,麥當勞的粉絲頁內容通常只以自家產品如新品上市或促銷活動為主,少有關心粉絲噓寒問暖的訊息,與品牌無直接關係但能彰顯企業形象的發文也不多;而星巴克的粉絲團更有可能幾個禮拜都紋風不動。這與沃爾瑪(Walmart)一天到晚在 Facebook 上與粉絲聊天、甚至即時轉播重大運動比賽的策略顯然大異其趣。

圖片來自 Starbucks Facebook

但是無論麥當勞或星巴克,只要一發文,仍能獲得成千上萬個讚。星巴克 po 了一張位於西雅圖派克市場的第一家星巴克照片,簡單寫了「Where it all started」(一切就從這裡開始)一句話,不費吹灰之力 10 萬個讚、2100 個留言輕鬆入袋。

相較於麥當勞和星巴克在 Facebook 上略顯「無為而治」的態度,Ikea與粉絲的互動就熱絡許多,網友的提問、抱怨或建議通常都能得到回覆。Ikea 也更擅於利用 Facebook 辦活動,曾於英國推出「我想在 Ikea 過夜」得到近 10 萬網友迴響,其中 100 人真的在 Ikea 倉儲內睡了一覺。澳洲 Ikea 不甘示弱,也辦了場比賽,選出一對幸運情侶在 Ikea 舉行結婚典禮,近百位 Facebook 粉絲觀禮。

Google+ 空城不是叫假的

 

圖片來自 McDonald's Google+

那麼這三大國際品牌又是怎麼經營 Google+ 呢?麥當勞的 Google+ 放了 Logo 和封面照片,但是宛若鬼城一座,空空如也(不過說也奇怪,即使好像只有阿飄,還是有接近兩萬粉絲)。Ikea 呢,最「新」一則貼文停留在 2012 年 9 月,看來也是放水流。星巴克就比較認真一點,但也大多直接轉載 Facebook 或 Twitter 的內容,不過至少百萬人「+1」,仍有一定的曝光量。

Twitter 備受寵愛

美國麥當勞不太看重 Facebook,對 Google+ 更是不理不睬,但對 Twitter 倒是愛戴有加,一天會向追蹤者發出好幾則推文,用語親和許多且經常拋出問題吸引粉絲回覆。麥當勞也開了個專門回應顧客抱怨的「@McDonaldsCorp」帳號,對 Twitter 粉絲的重視可見一斑。

Ikea 在經營 Twitter 上也頗用心,不若麥當勞專開一個處理客訴的帳號,Ikea 一個 Twitter 帳號任務包山包海,小至人們前往採購家具的路上、大至抨擊馬肉事件,都耐心回應,而除了客服外當然也不能漏掉促銷活動的發布。只是如此一來兩者混合在一起,可能反而使訊息模糊不清。

而星巴克的 Twitter 則多是回應追蹤者的讚美或疑問,內容中庸平淡,企業社群媒體團隊通常被賦予極大的自由,只是或許是為了避免爭議,星巴克在 Twitter 上即使與粉絲互動較多,但並沒有太多驚喜。

台灣,Facebook 為王

不難想見,台灣社群網站使用集中 Facebook,Twitter 或 Google+ 的使用者都算「少數人口」,因此社群經營較為單一。而美國卻各自擁有喜好族群,相對而言分散心力,不同的社群媒體必須採用不同的策略,概略而言,Facebook 重視感官與視覺元素,因此可能得花較多時間產生內容,發文頻率自然相對低盪,而主要以文字為媒介的 Twitter 雖然相對單純許多,但可處理的事務卻包羅萬象且即時迅速。


圖片分別來自美國麥當勞 Facebook台灣麥當勞 Facebook

當場景搬到台灣,三個品牌皆只專注在 Facebook 上。而其中最顯而易見的差異是,不若美國粉絲團多是三言兩語與大量意象化的照片,台灣三者粉絲團的視覺編排設計皆花俏許多,影像元素豐富,既有單純的攝影照片、也有海報,甚至也能看見粉絲手繪圖片;傾向以親切口語化的文字與粉絲「搏感情」,發文頻率幾乎至少一天一則,面對網友的質疑或客訴,也多能及時回應。看來無論哪個品牌,來到台灣都十分注重 Facebook 的經營。

Google Reader 創造者:我早知道它會被殺死

Posted: 14 Mar 2013 01:34 AM PDT

google_reader

相信許多愛用者還在為了 Google 宣布 7 月 1 日要關閉 Google Reader(Google 閱讀器) 這個消息惋惜不已,同時也很好奇為何 Google 為何要做出如此決定。

Google Reader 創造者早有心理準備

large_740423031

GigaOM 創辦人 Om Malik 訪問到了 Google Reader 的創造者 Chris Wetherell1,他說自己其實有點驚訝這個產品可以活得那麼久,因為他一直都有 Google Reader 會被關閉的心理準備:

When they replaced sharing with +1 on Google Reader, it was clear that this day was going to come.

當他們決定將 Google Reader 的分享功能替換成 Google+ 的「+1」時,很明顯地這天(指 Reader 被關閉)即將到來。

Om Malik 認為 Google 從來不曾相信過 Google Reader 這項產品,Google 從 2005 年開始發展 Google Reader,那時正是 RSS 與部落格興起的黃金年代,但是該產品與商業化無緣,Chris Wetherell 說 Google 不曾嘗試將服務的人氣轉換成營收,從結果來看,這個產品並沒有挺過實驗階段,成為一個真正的商品。

前 Google Reader 產品經理上 Quora 解答

除了創造者,一位 2011 年離職的前 Google Reader 產品經理也在 Quora 上分享了他對 Google Reader 被關閉的看法:2

講白了 Google Reader 從來都沒有直接為 Google 帶來什麼收入(當然,還是有 Feedburner 或 AdSense for Feeds),而且那也不是產品的目的。

團隊多次被縮編

Brian Shih 告訴大家,早在他還擔任 Google Reader 產品經理時,團隊就曾面臨至少三次的縮編,而且都跟 Google 的社群產品有關,分別是 2008 年的 OpenSocial、2009 年的 Google Buzz 和 2010 年的 Google+。

就是在 2010 年,Google 決定要「殺(kill)」了 Google Reader,但是團隊之中不少人拒絕加入 Google+。Brian Shih 認為上頭三番兩次想要從 Google Reader 團隊挖人,只因為全 Google 恐怕只有 Reader 的人是真的懂社群(他們在社群方面無論是隱私權設定或分享機制都一直在做實驗)。

苟延殘喘

那為何 Google Reader 還可以存活(保有持續維護的狀態)到今年呢?Brian Shih 推測是因為 Google Reader 的使用者對 Google+ 大有助益,因為這群人對內容非常飢渴,他們在 Google+ 上的分享能夠協助這個 Google 力捧的平台成長。

但自從 Google Reader 改變了分享機制的設計之後,使用量開始下滑,最終促使 Google 決定永久關閉這項服務。

Brian Shih 說他個人覺得 Google Reader 依然有很大的價值,特別是在這個資訊從不同來源湧入,甚至已經過載的時代,但是作為一個 RSS 閱讀器,Google 認為這個產品很難有繼續成長的空間。

Google Reader 替代方案

螢幕快照 2013-03-14 下午4.16.19

那些為 Google Reader 感到惋惜的朋友,我們相信 Feedly 會是個不錯的選擇,Feedly 是一款跨瀏覽器、跨平台(iOS、Android)的 RSS 聚合服務。雖然目前他們還是與 Google Reader 串接,不過他們正在發展一個專案「諾曼第(Normandy)」3,屆時會從後端將讀者在 Google Reader 的訂閱內容轉移出去,所以現在讀者需要做的就是用 Google Reader 帳號登入即可,無需手動轉移。

若您想要將 Google Reader 的訂閱資訊匯出,Google 也有提供,除了 Google Reader 原本的匯出功能,讀者也可以到 Google Takeout 將 Reader 的資料以 JSON 格式匯出(該服務還可以匯出其他 Google 服務的資料)。

GoogleReaderBlogPost-b

而知名的資訊聚合 app「Flipboard」也立刻在部落格發文4,要大家別擔心,只要使用者申請 Flipboard 帳號,再同步 Google Reader,即可保住所有的 RSS feed。

reeder-1

另一款受到好評的付費 RSS reader app「Reeder」開發者也在 Twitter 上宣布5

Don't worry, Reeder won't die with Google Reader.

別擔心,Reeder 不會跟著 Google Reader 一起死掉。

除了網路社群之外,善用實體活動方式做好社群經營

Posted: 13 Mar 2013 11:42 PM PDT

一卡皮箱

前兩天和一位經營電子商務網站的朋友見面,聊到他的生意,他提到他的VIP客人每月下單的金額都很高。另外他則是以觀察身邊與他的目標客群近似的朋友的品味,去決定引進的商品與推廣的主力品項,不過也擔心這樣的觀察會不會失之片面。當他問我就社群經營上對他的生意有沒有什麼建議時,我說「你要不要考慮舉辦針對你的VIP的實體聚會活動,約他們喝下午茶?」

會這樣建議,當然是有原因的,不過先表下不提。

近來因為離開職場的緣故,時間多了,也多了些不同機關團體邀我去分享「社群經營」這主題的機會,雖然我想大部分人想談的會是「網路社群經營」,但是在我的簡報裡如果時間夠的話,我也一定會放「實體聚會」這一單元。「實體聚會?會不會太花錢但是影響範圍卻不大啊?」,也許有人會這麼問。

我想請您先回想一個畫面,賈柏斯站在台上,手裡拿著某個設計精巧的設備,示範給台下的數千人看,口裡還頻頻說著「Amazing!」,而全場的聽眾如痴如醉,彷彿進入了另一個時空,在那裡只剩下賈柏斯和他手中的東西,其他的一切都不存在。

實體活動能夠感受到的體驗,絕對還是無法以影像、聲音、文字被替代的。

再問您一個問題:上述景象你是怎麼看到的?我想答案應該幾乎100% 都會是「透過實況轉播/影片記錄/電視新聞看到的啊」

所以,實體活動真的影響範圍不大嗎?端看其目的與實際執行的效果而定。

我曾參與過前兩年在台灣的「推友」(Twitter 使用者)或「噗友」(Plurk 使用者)圈滿多網友參與的一個系列性實體活動「Punch Party」的志工,也曾在工作上與團隊夥伴企劃與執行了「一卡皮箱分享小聚」,再加上以軟體開發技術為主軸的技術社群,或是網路創業者的交流聚會,甚至行之有年的各種主題社群聚會如讀書會,品酒會等等,實體聚會一直是社群凝聚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到底舉辦實體活動會有哪些效果呢?可以歸納成以下幾點:

  1. 面對面加強關係經營:俗話說「見面三分情」,透過虛擬媒介的互動與交流,與實際見到面彼此交談,能夠產生的關係深度與強度絕對有所不同。
  2. 直接的互動獲得完整真實意見:我過往在負責營運某些服務時,常常會在舉辦會員聚會時遇到有會員到我面前來說「今天因為剛好碰到你,所以我想跟你說,你們的服務應該要改進OOOO等等,這樣就會更好用了」,你可能會想「他為什麼之前不透過客服管道反映?」,但是以我們自身的經驗來看好了,你上一次寫信或打電話去給你不太滿意的廠商提出建議是何時?應該很少會這樣做,因為覺得要透過那些方式反映不那麼直接且花時間。但是當在聚會上遇到廠商代表時,也許你就會直接告訴他你的意見,甚至進行深入的討論與互動。
  3. 深刻的體驗補數位互動之不足:在活動中,視線是360度的,聽到的除了台上的聲音,還有身旁的人的談話。加上嗅覺、觸覺、味覺,整個感官上的體驗是強烈而完整的。
  4. 產生公關效果,媒體參與的機會:活動如果要溝通的訊息規劃得宜,且也對參與者對我們的觀感有信心的話,其實也可以邀請媒體一起參與,同樣的媒體可以獲得的訊息與體驗也會是深刻獨特的,對於公關來說也可以發揮正面的效果。
  5. 另一種“內容”的產生:在這個網路社群時代,參與活動的人也許就扮演了「即時轉播分享」的角色,讓活動希望傳達的感覺與訊息藉此被傳播到社群媒體。而主辦者如果也做好現場的影音與文字記錄甚至規劃了網路(影像/文字)轉播,活動其實也將會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內容」,達到延續的溝通效果,像是TED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所以,為什麼我會勸前述經營電子商務網站的朋友去企劃一個針對他們VIP的實體聚會甚至持續舉辦?也是因為上述的原因:除了可以讓VIP感受到你對他們的重視(關係經營),透過活動的設計提供他重要的顧客不同的體驗(體驗行銷)外,透過活動中的互動去更進一步了解他們的喜好與意見(比起單純的觀察絕對更深入與實際),當然也是改進產品與服務很關鍵的重要資訊。

至於要怎麼樣辦好一個實體的活動呢?當然最基本的「人事時地物」(甚至有專書在探討)一定要好好規劃,但是如果考慮到網路社群時代的分享性時,也許對於後續效果會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梗」,或者說,「體驗」的趣味性與吸引力,例如:

 

  1. 主題與形式:像是我們當時在企劃「一卡皮箱分享小聚」時,就把「不能只講投影片,一定要帶實體的物品到現場」當做是一個梗,而事實上,每位講者所帶來的物品,也的確成為感動現場參與者,或是吸引參與者拍攝留念與分享的重要元素。甚至也因為這一點,引發了許多講者分享出他從來沒有在其他場合發表的故事,產生驚喜的效果。
  2. 現場的元素:像是會後的紀念品,會場的佈置物,甚是是餐點食物,有沒有什麼元素是可以引發「Wow」的體驗,讓參與者會想要迫不及待或者事後整理去分享給他朋友的?
  3. 想要傳達的氛圍與訊息:常常看到許多活動花了預算舉辦,但是淪為單純的吃吃喝喝,是不是有什麼訊息或者希望營造的觀感與氛圍是可以在現場切實傳達給與會者的?在顧慮到活動的節奏與熱鬧效果時妥善的規劃與安排,也是規劃時相當重要的事。

當然,在規劃自己的活動前,多去參與與觀摩一些舉辦很久且成功的活動也會是很好的靈感來源。

在經營社群時,絕對不要忽略了「實體活動」這一項重要的形式,這也是創造出與其他同質性社群的差異與獨特性的方式之一。

 

Android 之父 Andy Rubin 卸任,未來仍繼續在 Google 工作

Posted: 13 Mar 2013 10:46 PM PDT

andy rubin圖片來源:Flickr

根據 The Verge 報導,Google 宣佈 Andy Rubin 不再擔任 Android 負責人,該職位將由 Chrome & Apps 的資深副總 Sundar Pichai 同時兼任。Google CEO Larry Page 在官方部落格上宣佈此項人事異動,而 Rubin 似乎僅離開原有職位,但仍留在 Google 任職,職位未知。

Page 肯定了 Andy Rubin 過去的工作,更透露目前 Android 在行動市場中的地位——全球超過 7.5 億台 Android 裝置被啟動,從 Google Play 下載的 app 多達 250 億個。

華爾街日報也刊載了 Andy Rubin 寫給 Android 合作夥伴的告別信,Tech Crunch 全文轉載如下:

「親愛的朋友,

2007 年 11 月我們宣佈開放手機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迎來 34 位創始成員。今天,我很感激建立了 Android 的這 85 位 OHA 成員,你們以如此驚人的速度在驅策創新。自 2008 年發佈第一款 Android 裝置以來,Android 生態系統已經有了顯著的成長。Android 裝置數量和多樣性遠超我最樂觀的預期——超過 7.5 億已使用的裝置!

談到核心,Android 一直都趨於開放,秉持一千個頭腦比一個好的想法。隨著生態系統的成長,我們在 Google 的團隊也在成長。我感到非常驕傲,能夠與那麼出色的團隊一起為了建立 Android 平台和服務而日夜工作。單單看去年......一個擁有鴻鵠之志的小團隊便發佈了有著 Google Now 的 Jellybean,在多個國家發佈了多種語言版本的 Google Play,與多個夥伴合作推出了三款新的 Nexus 裝置,促進了生態系統的創新。

今天,Android 的成功離不開我們管理團隊的力量,這給了我自信離開 Android,完成職權交接。下一步,除了他已有 Chrome & Apps 的工作,Sundar Pichai 還將領導 Android。Hiroshi Lockheimer——你們中很多人對他已很熟悉——還有 Android 領導小組中的其他成員將與我們的夥伴緊密合作,推動 Android 發展,為那些未知的新產品和服務打造平台。

至於我,我有一顆企業家的心,而現在正是我在 Google 開始新篇章的好時機。對於我們在早些日子裡(也沒那麼久遠!)所完成的成績,我感到吃驚。我也將繼續滿懷激情,堅持簡單的理念和共用的目標——對所有人、所有地區自由開放的開源平台。

感謝支持,

andy」

Page 回憶起 2004 年 Rubin 拜訪 Google,提到 Android,Rubin 相信圍繞一個開源作業系統制定標準可以驅動整個行動行業的創新。大多數人當時認為他傻傻的。但他的觀點立刻引起共鳴,因為當時為行動裝置開發服務相當痛苦。十年來的努力換來出色的成就,遠超預期,也塑造了強大的領導團隊。如今 Rubin 決定離開,開始新的工作。

讓我們也學 Page 對 Andy 說:

Andy,再給我們更多驚喜吧!
Andy,more moonshots please!

RSS 即將沒落?Google 宣布 7 月 1 日關閉 Google Reader 服務

Posted: 13 Mar 2013 06:48 PM PDT

8de4bbcca1fc8f8bd92b3bf5b25f6a2a

Google 在官方部落格中宣布,繼 2011 年秋季產品大掃除後,新一季的清掃也要開始了。他們表示,關閉這些功能和服務是「為了保持專注,好把握其他機會」。

螢幕快照 2013-03-14 上午9.42.30
▲ Google Reader 的使用者今天打開服務之後就會讀到這則訊息。

Google Reader 和照片編輯軟體 Snapseed 都列在關閉名單中。Google 會在今年 7 月 1 日關掉 Google Reader,結束它持續了 8 年的服務,使用者可以用 Google Takeout 將訂閱來源輸出。Google 說這個產品的確有忠實顧客,但這些年它使用率在不斷下降。Google Reader 的關閉可能很大程度上意味著 RSS 的衰落,RSS 廣告將會受到影響,同時對很多 iOS、Android 平台接入 Google Reader 的app(比如 MobileRSS、Reeder 等)也會有所影響。針對 RSS 的生死衰落,歡參考我們網站過去的討論

此外,去年被 Google 收購的照片編修軟體 Snapseed 桌面版(Mac 及 Windows)更是從今天起就停止更新。

另外,Apps Script 不再支援 GUI Builder(從今年 9 月 16 日起) 和 five UIApp widgets。同在今年 9 月 16 日,CalDAV API 只會對白名單開發者有效,Google 建議使用 Google Calendar API 作為替代。3D 建築製作工具 Building Maker 會在今年 6 月 1 日關閉,不過 Google 說未來會強化 3D imagery。

其他的變動還包括:停止對黑莓版 Google Voice app 的支持,黑莓使用者可用 HTML5 app;到 4 月 30 日將關閉 Google Cloud Connect;棄用 Search API for Shopping。

針對 Google 這項宣布,Twitter 上有許多使用者在發表推文的時候,不忘加上「#DontBeEvil」等 hashtag 作為諷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