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acebook 全新改版現身,將提供不同內容源的切換” 與新的 5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acebook 全新改版現身,將提供不同內容源的切換

Posted: 06 Mar 2013 07:06 AM PST

facebook

(圖片來源:Mashable)

Facebook 即將於 3 月 7 日上午 10 點 (PST 時間) ,在其總部發表全新的 News feed 設計。根據美國科技部落格 TechCrunch 的報導,新版的版面在搜尋框下方,將會提供選項讓使用者在不同的內容源之間作切換,方便使用者更輕鬆的選擇,頁面也將更簡潔。

techcrunch-facebook-news-feeds-mockup

圖片來源:Techcrunch

facebook-music-feed1

 Mark Zuckerberg 近期曾針對 Facebook 第四季的表現發表言論:

"As our news feed design evolves to show richer kinds of stories, that opens up new opportunities to offer different kinds of ads as well…The organic news feed product that consumers use moving towards bigger pictures, richer media and I think that a lot of the success of products like Instagram is because of that. It’s a very immersive – even on a small screen, just – it’s a wonderful photo product.”

「我們新的 News feed 設計,目的是要分享更豐富的故事,藉此提供我們放置更多不同類型的廣告。同樣是提供資訊流,使用者越來越趨向那些提供較大圖片、較豐富內容的產品,我認為這也是 Instagram 成功的因素:即使只是很小的螢幕,卻能讓人彷彿身歷其境,這才是完美的產品。 」

Mark Zuckerberg 特別強調,舊版的 Facebook 有太多的隱藏的拉軸和兩側的欄位,雖然 Facebook 過去想透過「動態時報」創造出更即時的使用者體驗,但部分使者卻感到反感或是忽略它。藉由刪除多餘的拉軸和欄位, Facebook 可以將能釋出更多版面空間,來放置更多的內容和更大的圖片,並讓使用者專注在朋友分享的美好內容上、降低使用者的焦慮感,讓他們花更多時間看 Facebook 上的內容。

新的個人頁面

newfb1

 

 

screen-shot-2013-03-01-at-12-55-58-pm

(圖片來源:Mashable)

廣告內容

news-feeds-ads-mockup

(圖片來源:Mashable)

透過內容推薦你合適的粉絲團

Screen-Shot-2013-02-28-at-6.38.30-PM

(圖片來源:Mashable)

經濟部、英特爾聯手推動 APEC 創業加速器,邀 YouTube 創辦人陳士駿、施振榮任諮詢委員

Posted: 06 Mar 2013 02:36 AM PST

圖片說明:Intel 公共事務總監葉亦君(左)、經濟部次長卓士昭(中)、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長葉雲龍(右)簽署合作意向書。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今年推動「新興產業加速育成計畫」,獲美商英特爾(Intel)贊助,雙方今(6)日舉行記者會,簽署合作意向書。屆時 Youtube 創辦人陳士駿、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500 startups 創辦人 Dave McClure 等國際知名創業家都將共同參與。

台灣於 2012 年在 APEC 提出「APEC 創業加速器(APEC Start-up Accelerator, ASA)」倡議,獲APEC中小企業部長及經濟領袖會議支持,並納入年度宣言。今年 8 月 13 日將舉辦「ASA 領袖高峰會」,屆時邀集國際級大師蒞臨指導,分享科技產業創業經驗,並與青年創業家對話。

另於 8月14日的「Intel APEC創業挑戰賽(Intel APEC Challenge)」則有來自亞太地區30隊優秀創業團隊,彼此交流創業理念與計畫,Intel 將從中評選 2 組優勝隊伍,至美國鄰近矽谷的加州柏克萊大學參與 Intel Global Challenge 活動。

圖片說明:記者會與會貴賓合影。

今日出席記者會的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長葉雲龍指出,「速度」已成為時下產業競爭的重要關鍵,因此建立有別於傳統育成中心的「創業加速器」,提供結合業師輔導、資金媒合與國際連結等三大要素的合作平台,幫助創業者搶得先機進入市場。經濟部並將遴選 6 組新創事業或團隊,參加 8 月 14 日的 Intel APEC 創業挑戰賽。

Intel 公共事務總監顏亦君強調,創業挑戰賽的宗旨在於,激發年輕人藉由科技創意解決各種社會問題。本身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的旅知網執行長黃正州,曾經參與 Intel 創業挑戰賽,他以過來人身分鼓勵青年創業家參加本類活動,能夠獲得與矽谷乃至於世界難能可貴的交流經驗。

ASA 諮詢委員會/講者陣容

Jonathan Ortmans(全球創業週總裁)
陳士駿(YouTube 創辦人)
David Lee(SK Telecom Ventures 合夥人)
Peter Liu(中經合集團董事長)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
Jeff Hoffman(Priceline 共同創辦人)
John Danner(柏克萊大學資深教授)

以下為邀請中名單

王雪紅(HTC董事長)
苗豐強(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
Wishnu Wardhana(ABAC 主席)
Shelly Esque(Intel 全球副總裁)
Marissa Mayer(Yahoo 執行長)

讓人臉辨識系統來幫你挑今晚的女優吧!

Posted: 06 Mar 2013 12:42 AM PST

AV

本文原刊載於「吹著魔笛的浮士德」部落格Facebook粉絲團在此;遊戲情報部落格《吹著魔笛的浮士德》,不定時提供日、韓、美等海外遊戲情報與網友討論

「人臉辨識系統」在台灣問世多年,卻始終只被用於門禁考勤系統上,而未能有效地往更有趣的方向發展,實在可惜。

有啦,我知道有什麼「明星臉比一比」之類的,但總覺得還可以再更深入一點!再貼近生活一點!只是單純比一比像誰的話,簡直如雞肋一般,玩過幾次就不會再開了。

所以某天我在內部會議中向主管提案,或許可以將其用於某些場所的「服務人員篩選」的功能上,比方說商務人士至中國大陸出差的時候,經常會出入一些......需要大量服務生服務的地方,正所謂外貌是第一印象,挑個外表合自己口味的服務生來接待總是比較開心。

可是中國地大物博人多廣眾,該怎麼從數百位服務人員中快速選到自己要的呢?

這時就需要人臉辨識系統了,將自己心儀對象的照片影像輸入系統中,快速比對服務人員資料庫,挑出相似度最高的一位,直接叫號,豈不樂哉?

但礙於種種原因,這樣的開發案是不可能過關的......

不過沒關係,這種障礙在紳士大國日之本根本稱不上門檻,有位不知名人士設立了「FaceFxxx」這個網站,搭載了人臉辨識機能,它會連結你的Facebook,以你的友人的臉部資訊和龐大的日本AV女優資料庫做比對,最後選出一位最像你朋友的AV女優以推荐給你。

2013-03-05_112604 這對於每天在茫茫片海中尋尋覓覓不知方向的網友們是天大的福音啊......
俗話說我的菜不一定是你的菜,有時會想,自己偏好某位女優是不是因為她和自己喜歡的對象有那麼幾分神似,否則為什麼大家力捧到底的蒼井空和波多野結衣,我看了卻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呢?

總之先來試看看這個網站唄。

首頁:http://jpg.sc/facefxxx/

點擊上面的「我已滿18歲」

會跳出Facebook的授權視窗以取得好友清單,自己斟酌要不要點。

同意以後......

 

「您沒有任何女性友人」

14a719c20dcb8e

 

 

開玩笑的,上面是日本網站的梗。

授權完畢後它會撈取出所有「女性朋友」的資料,先選擇你想要比對哪一位朋友......

然後再選擇一張「正面」的照片......

經過大約20秒的篩選以後,結果就出爐啦!

下面就是和您所挑選的朋友相似度較高的AV女優,目前資料庫只有日本女優,至於像不像,就見仁見智了。

今日的人臉辨識技術新知分享時間就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備註:您可能會遇到以下的訊息:

「ごめんなさい、サーバが大混雑中です」
係指伺服器忙碌中,可能太多人使用。

另一個「写真から顔を検出できませんでした」
係指無法偵測到人臉,可能不夠正面,或是圖片太小

超好逛的群眾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終於推出 iPhone app

Posted: 06 Mar 2013 12:04 AM PST

kickstarter

(本文經編修後刊載於三月份 App 情報誌)

Inside 的 APP 情報誌專欄快變成 Kickstarter 專欄了。Kickstarter 是一個可以讓使用者建立專案進行募資的網站——無論是設計/製造一樣商品、拍攝一部紀錄片、錄製一張唱片、寫一本書、繪製漫畫或童書等等都可以,然後拍攝一小段介紹影片,開始邀集對專案感興趣的網友以各種額度的款項進行「贊助」。一旦達到專案設定的募資金額,就要信守承諾完成計畫,若是不幸沒有募集足夠的金額,就將款項退還給贊助者。最近更是有來自 Kickstarter 的作品奪下奧斯卡金像獎

Kickstarter 這個「夢想平台」自 2009 年 4 月開張至今,可說是群眾募資服務當中最成功的網站,終於在今年 2 月 14 日推出 iPhone app(下載連結),推出後即獲得 App Store 推薦,登上首頁成為「Editor's Choice」,也攻佔上了免費下載的榜首。

kickstarter_icon.001

Kickstarter app 最主要的功能當然就是讓使用者能夠順暢地瀏覽網站上的各種募資專案,所以就連過去從未使用過 Kickstarter、沒有帳號的使用者打開 app,也能直接開始瀏覽各種專案。

圖1

畫面下方的 tab bar 分別是:「Discover(發掘)」、「Activity(活動)」、「Profile(使用者檔案)」。第一個是讓我們瀏覽專案,其次是顯示自己與朋友的贊助情形(誰誰誰贊助了什麼專案),最後是使用者的設定頁面,裡面也會顯示訊息(使用者可向專案提問)、贊助記錄和分布情形,如果不喜歡記錄上一片空白,也有個「Discover projects(發掘專案)」的按鈕。

在 Discover 主畫面的最上方一開始會是「員工推薦」,點一下之後就可以選擇「最受歡迎」、「(使用者自己)已關注專案」,或是根據類型(設計、漫畫、舞蹈、時尚、電影、音樂等等)選想要瀏覽的專案,以及搜尋功能。主畫面右上角的「定位」按鈕也能搜尋我們所在地點附近的專案。

kickstarter_app 圖2

如果您已經是 Kickstarter 的使用者,登入後就能直接從 app 上追蹤自己關注的專案發展情形。app 也會通知您的朋友贊助了哪些專案(相信我,這個通知的魔力不小)。

Kickstarter 的專案介紹頁面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是使用者在主畫面點擊其中一個專案之後,會顯示專案的介紹影片、簡介和各項募資數據,以及專案所接受的各種募資方案,使用者可以直接點選屬意的方案,或是點擊下方顯眼的「Back this project(贊助這個專案)」按鈕。在這個頁面也可以透過手勢「滑」出下一個專案。

圖3

如果想要先進一步了解專案的說明,可以點擊影片下方專案簡介的「Read more(了解更多)」,就會看到 Kickstarter 網站上的詳細說明和各種更新的資訊。

圖5

Kickstarter app 現在還不能直接讓使用者從 iPhone 建立新的募資專案(相信目前也不會有太多人想要這麼做)。但是 app 提供專案建立者管理的功能,除了管理專案的各項數據或是使用者意見,專案管理者還可以透過 iPhone 的相機拍照或錄影,直接為專案更新資訊。在 Kickstarter 上成立募資專案的人經常會需要回應使用者的問題、更新專案的進度等,確保專案的透明度和溝通順暢,大家都想知道(也應該關心)專案的進度以及更多相關資訊。

Kickstarter 的 iPhone app 設計得非常棒,在使用上也非常流暢,幾乎就是我在過年期間除了 Facebook、Twitter 之外最常瀏覽的 app(還有一月份介紹過的 Mailbox,它也在我們的過年期間正式推出)。唯一一個使用者初次使用會感到困惑的地方大概就是不知道去哪裡找「專案分類」和自己已經在關注的專案。

今年一月的時候,群眾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公開了他們在 2012 年的各項記錄。在過去一年裡,一共有超過 220 萬人參與贊助、超過 1.8 萬個計畫募資成功,總計募集資金將近 3.2 億美金(若以募資成功的計畫總金額來看則是超過 2.7 億美金),等於每分鐘平均可集資超過 600 美金。

我認為 Kickstarter 這個設計優良的 app 有機會促進使用者贊助更多專案,相信未來 Kickstarter 公布相關營運數據的時候,會加入行動裝置的相關表現數據,屆時就可以檢視我的假設是否成立了。

我們找到了使用者的需求,但就是做不出產品

Posted: 05 Mar 2013 08:59 PM PST

圖片來源:Adioso

如果你幾年前就對網路創業領域有所關注,Adioso 這個名字大概不會令你感到陌生。作為新一代的航班搜索網站,Adioso 提供的服務充滿浪漫氣息。你只要輸入「明天出發去溫暖的地方」或是「去東南亞玩兩個月」這樣的模糊字眼,網站便會告訴你具體哪天、到哪兒的航班最便宜。

作為 Y combinator 2009 冬季班學員,Adioso 如今發展得如何呢?不大好。

我們山窮水盡。除了我和另一個創辦人,所有團隊成員都離開了公司,我們身心俱疲。公司第一位投資人兼導師直截了當地說,我們拿著投資人的錢走向了失敗。我們基本上就是所有失敗創業企業中的一員。

如果 Adioso 的創意讓你感到新鮮,你並不孤單。事實上,使用者非常喜愛並期待 Adioso 的服務。但哪裡出錯了呢?是不是創業者的融資能力不行,抑或是他們缺乏經營管理的能力?兩者都有可能。但依照創辦人 Tom Howard 的說法,失敗的原因在於,這麼一套理想中的系統根本無法建立起來。

Howard 和他的團隊在2007 年提出這個創業構思時,曾在家鄉澳洲小範圍試水,得到了大量使用者的追隨。Howard 當時的想法是,只需要把產品在世界範圍內鋪展開來,一個屬於自己的帝國就指日可待,Y combinator 的接納進一步肯定了他的信心。

然而,數年之後他們發現,自己根本無能為力。對於世界上那麼多航空公司的航班時間、價格信息,這些瞬息萬變的信息讓他們焦頭爛額卻不得要領。竭力嘗試後,Howard 得出結論: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通過任何手段獲取全世界完整的、準確的、實時的航班信息。沒有了數據的支持,Adioso 的模型只是空談。

Adioso 的理念很好,但是上面沒有我需要的目的地。

嚐到了失敗的滋味,Howard 並沒有放棄,這主要是因為所有用戶的回饋都表明,大家喜歡並願意接受 Adioso。既然自己無法建立起理想中的資料庫, Adioso 開始從其他機票網站上取得數據。這樣做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速度奇慢。「為了得到一個搜尋結果,我們要進行幾十次乃至上百次的搜尋。」

但有什麼辦法呢?Howard 認為,正如 PC、手機抑或3D 列印機的發展旅程,所有新生事物都必須經歷這麼一個效率低下的初始過程。即便它一開始很慢,但只要產品存在,它就可能會有迅捷的未來。Howard 相信,他們這幾年無法完成的事情(建立資料庫),會在未來得到解決方案。

透過從第三方網站取得數據,Adioso 終於迂迴的讓服務理念成為現實,只是它來得很慢。Howard 為自己的網站辯解:即便它很慢,但比使用者自己一項一項查詢要快多了。

Howard 並不成功,也不能說他是個失敗者,更沒有人知道他的堅持是錯是對。

這就是一個創業者的故事。

【資訊圖】掃盲:廣告商如何追蹤你的資訊?

Posted: 05 Mar 2013 06:51 PM PST

我們在網路上的一舉一動都被密切追蹤,不過我們卻不一定理解螢幕背後那雙看不見的眼睛是怎麼監視著所有人的移動軌跡,也不知道那雙看不見的手是如何攫取並利用這些資訊。Backgroundcheck.org繪製了一張圖表(註一),清楚揭示究竟他們─廣告商─追蹤與蒐集個人資料的過程。

很多人都聽過,網站服務商或廣告商是透過放置 Cookie 到使用者電腦內來得到資訊,不過這只是剛開始而已。廣告公司與其雇用的追蹤公司,能夠蒐集所有你在網路上的資料與行為,比方說你經常瀏覽的網站、你的購物慾望,甚至有可能探尋到你的政治傾向、健康問題或財務狀況等等個人隱私。

現在許多網站都放上 Facebook 的「Like」按鈕,你可能不知道,就算你並未登入帳號,這些迷你社交按鈕仍然可以追蹤你的去向,這也是除了 Cookie 以外,廣告公司用來取得使用者資訊的方法。

更詳細的「線上追蹤」流程以及反制方法請參考以下這張圖表:

 

(註一)How advertisers track you and what information they collec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