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開發者請小心!iOS 7 沒那麼容易搞定” 與新的 4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開發者請小心!iOS 7 沒那麼容易搞定

Posted: 13 Sep 2013 02:37 AM PDT

ios_7

作者 John Koetsier 為專門報導 Apple 、 Twitter 的記者,擁有自己的部落格,專注於科技行銷,原文刊載於 VentureBeat

蘋果日前「正式」發表了 iOS 7 ,也讓全世界數以萬計的開發者,終於弄懂了這個他們三個月前拿到 Beta 版本的手機系統,將會讓他們的 app 需要大翻新一番。

且,他們還沒做好準備。

「很多公司充滿恐慌的找上我們。」uTest 的 CMO Matt Johnston 在今早這麼跟我說。「等兩個禮拜 iOS 7 開放下載後,你將會看到許多慘烈的事情發生,看許多受歡迎的 app 評論開始急轉直下。」

iOS 6 和 iOS 7 的差別很明顯卻難以捉摸。

overview_hero_avail_endframe

iOS 7 介面

有些滿懷希望的開發者為了新系統,試著重新編寫它們的 app ,iOS 7 新風貌和給予的新感覺,讓他們的舊介面看起來笨重又不合適。更糟的是,如果試圖嘗試小氣的「向上兼容」方法,會讓他們的 app 在 iOS 7 中頻頻閃退( crashes ) ,Johnston這麼說。以上舉的案例在過去三個月裡,任何一個 iOS 7 的使用者都可證實(連我也中過標)。

還有更嚴重的,新的作業系統擁有新的要素,例如 overlays 和透明度,以前的 app 會發現它們不但看起來怪,事實上應該說是不合群。舉個例子,iOS 7 中對文字排版的限制,意思是說有些你 app 中的動態文字,會面臨到被擠出畫面的狀況。加上一個最大的挑戰, Apple 對每個人投出的曲球: 64 bit 。

「有些公司完全沒料到這步‧‧‧讓每個人都猝不及防。」 Johnston 說。「這代表了開發者和測試者的世界越來越艱難──現在你要面臨 32-bit 和 64-bit 兩種處理器。」

當然不是所有的開發者都嚇了一跳。

很多人在夏天就開始為 iOS 7 做準備,用 beta 版來運作,然後一步步的調整他們的 app 直到能和 iOS 7 完美相容 。一旦 Apple 扣下板機,他們便可以老神在在,馬上推出兼容版本,而 Apple 日前也「提醒」了所有的 iOS 開發者,建議他們盡快交上  iOS 7 版本的 app 。

網路、手機 app 測試公司 uTest ,旗下擁有 100,000 個遍布全球 200 個國家的測試員, 他們的客戶包括 Google 、 HBO 、 Amazon 。 uTest 在七月時,有大量的 iOS 測試需求湧入,需求數字到八月甚至跳了 10 倍之多──比過去幾個星期都來的多。「 iOS 7 的測試旋風席捲了我們整個八月。」 Johnston 這麼告訴我。

事實上,新一代的 iPhone 「們」對使用者來說是很棒的,他說。尤其 iPhone 5s 擁有快速的 64-bit 處理器、強大的圖像處理能力,將會引來明顯更好、更迷人的 app ,尤其是在遊戲類上。但它們與上一代 iPhone 的差別,也的確帶給了原本已經分身乏術的開發者新挑戰。

取巧不一定能真取到「巧」:

「 iOS 7 對於使用者來說是個截然不同的體驗,而且差別相當大。」他這麼說。「如果開發者只想說要『轉』成 iOS 7 適用版本,就明顯的犯了錯。」

危機就是轉機。然而,有些公司會利用這個變化,當作是一個從 app store 區分 app 版本的機會──藉此來賺更多錢:

Todd Anglin :「對於一些開發者來說,這次的 iOS 改版代表了機會。」他是開發跨平台工具公司 Telerik 中的一員。「對有些想掌握 iOS 7 嘗鮮浪潮的開發者來說,可能會是個小淘金潮。而有些多年來被迫免費更新 iOS app 的開發者來說,會利用 iOS 7 的過渡期,來發表他們 app 的新版本,必須『重新購買』的新版本。」

「偷取」吸引力──Paypal、YouTube 的人氣速成秘訣

Posted: 12 Sep 2013 10:02 PM PDT

medium_3590453791
飛機間的 Piggybacking / 照片來源: Flickr

作者為 500 Startups 導師(mentor) Sangeet Paul Choudary原文 Stealing Traction: How Youtube, Paypal, StumbleUpon and AirBnB Grew Through Piggybacking 。文中提到的 Traction 一詞目前並無統一譯名。根據 AngelList 創辦人 Naval Ravikant 的定義,Traction 意指「市場需求的量化證明」。Piggybacking 指的則是將另外一方扛在肩上或背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大人將小孩放在肩上,使其視野更遠的姿勢。

談到要創造雙邊網路( two-sided network ),我們會面臨到的其中一項關鍵的挑戰,就是該怎麼滿足買賣雙方?平台方該以客人為優先還是業者?還有為什麼總是只有買方,或是賣方其中一方加入呢?平台方在起步時常會遇到此類的無解問題 ( 原文為 Chicken-Egg Problem ) ,有個增加 traction 的方式,就是從其中一方偷一點過來。

在持續發展的網路產業裡,只要您的平台持續做大, Piggybacking 就能為網路用戶提供附加價值。就成長策略而言,這裡有一些較有擴張性和未來性的策略,可以做為你的成長引擎。

但你要怎麼樣做的漂亮又正確呢?

試著當潛在網路中的先鋒

StumbleUpon 是 Firefox 上的第一個「附加元件」,也因此 StumbleUpon 有了不少優勢,它內建在瀏覽器中,對於搜尋資料更是不可或缺。它是瀏覽器裡內建的「附加元件」,以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如果可以在瀏覽器中直接使用的話,就比 Google 首頁上的「好手氣」還來的有競爭力。 Firefox 最初使用下載量為基準,來對「附加元件」評分 , 身為其中的開路先鋒 , StumbleUpon 一開始就跑得比別人還快, 且對於 Firefox 的成長來說, StumbleUpon 也絕對功不可沒。

解決市場中的棘手問題

要加強自己在另外一個網路上的地位,有個方法很簡單,就是去解決使用者在那上面遇到的困難。

大部分Paypal 獲得的 traction ,源自於他以 eBay 做為平台,加上他們的付款方式比其他繁瑣的授權方法好上許多。 使用 Paypal 不用經過信用卡的重重關卡,就可以立即付款,解決在 eBay 上面臨的所有付款問題。除此之外, 當信用卡公司在努力弄清楚他們該如何管理線上詐欺時, Paypal 只是很簡單的把這風險轉到自己身上。(一個高風險公司改變整個業界的經典案例)Paypal 很快就成為 eBay 上的主要支付方式,它快速的成長,直到成為線上支付的代名詞。Paypal 也試過很多其他策略,以幫助他們的 traction 最大化,但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擊敗其他同在場上的對手

不像 Paypal 和 eBay 之間的關係,新創公司也可能因為比對手更能解決問題,進而脫穎而出。

「以動制動」現在是新創公司的文化之一,AirBnB 的 Piggybacking 對象是 Craigslist,它們的策略是逆向操作,讓使用者能夠在 Craigslist 上交叉發表文章 。 Airbnb 讓房東每次在 Craigslist 發文的時候,都會自動在 Airbnb 也貼上一篇。值得注意的一點是, Craigslist 不允許第三方服務連到上面發文,所以 Airbnb 必須找個方法去偽裝這個功能。 Airbnb 提供更好的「端至端」交易體驗,以及在「短期住宿」上勝過對手。站在 Craigslist 的肩上,然後從他們那偷取 traction ,讓 Airbnb 發掘了最初客群,最終他們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市場。

幫另一邊的創意者增值

YouTube 從沒停止成長, 但諷刺的是,MySpace 卻只比生活瑣事來得有趣一點。 MySpace 本是從素人歌手與地下樂團起家,也就是那些需要一個方式來展現他們天份的人。MySpace 的影片功能原本殘缺不全,直到 YouTube 用它以 flash 為底的 one-click 影片補起空缺, MySpace 的使用者才總算找到他們問題的解決方法。一旦戰場轉移到社群網路上, YouTube 的「轉發」就開始病毒式傳播( 他是怎麼貼這影片到頁面上的? ),讓數以百萬的人看見。直到 2006 年,YouTube 的造訪人數超過了 MySpace ,雙方的曲線終於開始分歧。

幫助使用者解決「分享」問題

Photobucket 也有相似的情況,它解決了在 MySpace 上的照片張貼問題。在 2006 年後期,有 60 % 的 MySpace 用戶都與 Photobucket 做了連結 ,最終 MySpace 以 2.5 億美元收購 Photobucket 。

正如同 YouTube 解決在 MySpace 上會面臨的上傳影片問題,Flickr 則解決了部落格的「照片分享」。每個部落客都會在他的部落格上放照片,更提高了這項服務的能見度。在 Yahoo! 重整時, Flickr 快速成為第五多人造訪的網站。

Youtube 和 Flickr 的共同成功關鍵是:共享和傳播。對於要讓內容廣為人知,共享是關鍵,「共享」最後演變成平台頁面上的小按鈕。更近期一點的 DailyMotion ,影片分享界的第二把交椅,它們在 Facebook 上發表影片分享的應用後,用戶快速增長,也因此 DailyMotion 不用和YouTube 正面對決。當然在 Facebook 裡「影片分享」的整體數字, Youtube 還是勝過 DailyMotion 許多。

創造一個獨特的附加價值服務

Bit.ly 依附著 TweetDeck 快速成長,或者更追根究柢的說,是 TweetDeck 背後的 Twitter 。因為 Twitter 上有 140 個字的長度限制,使用者需要一個像 Bitly 的「縮網址」服務。事實上 TweetDeck 為 Twitter 找到的速成方法,也就正是選擇 Bit.ly 做為縮網址的服務,在許多其他縮址服務都失敗的前提下, Bit.ly 因此獲得額外的 traction 。

IE 挾著 Windows 擊敗 Netscape ,是常談到「反壟斷」時都會帶到的不正當手段。那時網際網路發展迅速,電腦使用者需要一個瀏覽器,把 IE 和 Windows 綁在一起是 Microsoft 的一步高招。

今日的「Piggybacking」

隨著 Facebook 推社交圖譜,「站在某人的肩膀」這種情形漸漸越來越常見。 Zynga 和 BranchOut 以在 Facebook 上的應用,得到了更多的 traction ,RockYou 也因為在社群網路上的病毒式傳播得到不少知名度。「與 Facebook 連結」滿足了原本在網路上的「登入」需求,也帶起了第三方平台利用社交圖譜來快速獲得 traction 的趨勢。

以下是設計模式:

Piggybacking 架構在「好上加好」的前提:在基礎已經有人打好的情況下,就能贏在起跑點。這個觀點在這邊的文章裡有清楚的解釋。

將「Piggybacking」做到極致

要做到「易於分享」,不僅針對 Facebook :「分享」已經成為 Facebook 和 Twitter 的同義詞,就算在今日 Youtube 和 Flickr 兩者的分享也是同樣的有力。事實上,許多在 Facebook 上的使用者,已經對越來越多「應用程式的要求」的轟炸感到麻木。 Pinterest 的快速成長, 肯定了它的「Pin It Forward」功能,這個功能允許部落客分享 Pin ,且可以更進一步的讓其他人轉分享。端看你的產品有什麼目標,使用普遍的社交網路,如 Facebook 和 Twitter 來傳播,可能會是個好主意,也可能徒勞無功,關於這一點沒有統一的看法。但如果這樣的做法被否定的話,只是證明「共享」不適用於你的產品而已。

留意「合作」:合作對於 piggybacking 來說非常重要,你瞄準的使用者小圈圈,應該要是你合作平台上的主要使用者。你們兩者的背景應該要是相似的。(假如一個開放跟一個封閉,兩者的合作不會互助)。當 Google 發表 Buzz 時,它想藉由 Gmail 為跳板 ,它使用 Gmail 的通訊錄來逐步推廣 Buzz 的社群圖像,但結果是場災難,因為要與社群圖像連結,兩者的情況相差甚遠。最終, Buzz 始終沒「大放異彩」,實際上更拖累了郵件服務,因為 Gmail 本身是一個深受使用者信任的服務, Buzz 的「聯絡人自動帶入」被視為背叛了使用者的信任。

幫你的「基礎網路」增值:為什麼使用者要轉發新玩意?StumbleUpon 幫助瀏覽器的使用者去發現新鮮事,Paypal 則幫助 eBay 的用戶立即付款, YouTube 幫助樂團播放他們的影片。甚至 Zynga 跟 RockYou 都提供給 Facebook 上的用戶,一些與朋友同樂的機會。

iPhone 5s 指紋辨識會是密碼終結者嗎?

Posted: 12 Sep 2013 09:02 PM PDT

1f7e42799b5c6374ae78f157180fec9d

本文作者 Mark Burnett 是一名安全顧問,原文載於其部落格 Xato.net

蘋果日前已宣佈, iPhone 5s 將會包含指紋掃描功能。大部分的人認為這項創舉將是安全方面的一大革新,但是,我們很多來自安全社群的專業人士對此都抱有高度懷疑。雖然很多媒體認為,指紋將會成為密碼的終結者。然而在這一點上,還是存在很多異議的。在此我希望能將指紋與密碼的對比羅列出來,供那些並不是非常清楚其含義的人參考。

生物識別技術就如同我們日常熟悉的用戶名、密碼的概念一樣,是一種系統用來識別和驗證使用者身份的方法。我們都熟知的一點是,密碼的安全性很弱,並且不方便管理。這就是為什麼人們總是期望誕生新的認證產品,進而終結密碼的使用。儘管密碼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但目前而言,它仍然在各種身份驗證系統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事實上,密碼確實有很多缺點,然而瑕不掩瑜。同理,對於生物識別技術也是一樣。你無法簡單的用指紋識別來取代密碼,進而得到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即便一些舊有問題會因此得到解決,一些新的問題也會隨之引入。

為了釐清這些概念,如下的表格將對生物識別技術與密碼認證在各方面作逐一對比。打勾的條目表示該技術在此方面遠勝過對方。兩邊都打勾則表示各有優缺點。

fing

以上對比說明了什麼?

如你所見,顯然生物識別技術並非密碼的完美替代方案。這也是為什麼每次生物識別技術公司在其發佈會上宣稱自己是密碼終結者時,其安全專家們只能表現的唯唯諾諾。生物識別技術確實在某些方面明顯優於密碼,但是他們也有很多劣勢。甚至在某些方面,他們二者都很脆弱,或是根據具體情境各有優點。目前而言,上面的列表並未考慮到各個條目的權重。但是一個基本的觀點在於,無法透過簡單的比較,就判斷出二者的優劣。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同時使用二者來獲得更好的安全性,是遠勝於僅使用其中一項的。這是因為你能夠享受二者各自的優勢,而缺點則減少了。舉例而言,我們都知道一旦你的指紋資訊被盜用後,指紋自身是無法改變的。但是透過密碼與指紋的配對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同時採取二者的方式被稱為「雙重認證」。

就目前披露的資訊而言,還不知道蘋果手機是否允許同時使用密碼與指紋。

具體的來看 iPhone 的指紋掃描感測器,有一些有趣的特點很值得注意。首先,將指紋識別裝置附加到手機上,彌補了很多單純生物識別技術的缺陷。比如難以登記,需要特殊的硬體支援以及隱私等問題。因為指紋只儲存在本機,即你自己的手機上,所以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另一個有趣的事實是,手機自身成為了驗證身份的第三重因素:它只屬於你。當這一點結合「雙重認證」在一起之後,使得這一身份認證系統變得很可靠。試想一次盜用行為需要首先取得你的手機,然後還要擁有你的指紋,最後還要知道你的密碼。這幾乎很難同時做到。

總之,指紋掃描裝置的安全性主要取決於他的實現。但是即便它不盡完美,也比無數缺乏保護的手機要強得多。

這裡還有一些很多人提到的安全問題:比如這會不會是一個美國國家安全局用來建構指紋資料庫的大陰謀呢?就目前所知,蘋果是透過加密指紋,然後進一步將其儲存在手機自身的硬體中,並不會上傳網路。這種做法是否安全還有待觀察。但是值得留意的一點是,你的指紋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私密:事實上它會留在每一樣你碰過的東西上。

寫給設計師:如何與工程師一起工作

Posted: 12 Sep 2013 07:34 PM PDT

large_1236029063
Julie Zhuo 與 Facebook 平台團隊成員(照片來源:Niall Kennedy

本文譯自 Facebook 產品設計總監 Julie Zhuo 發表於 Medium 的 〈 How to Work with Engineers 〉,是接續 〈 寫給產品經理與工程師:如何與設計師一起工作 〉 與 〈 寫給設計師:如何與產品經理一起工作 〉 的系列文章第三篇,也是最後一篇,談的是設計師該如何與工程師合作。(如果您不是設計師,而是負責往網站或 app 的內容,可參考這篇 〈 負責產品內容的人該怎麼與開發者合作? 〉)

多年前,我曾當過產品經理,然後是工程師,過去七年從事的是設計工作。每天我都跟擔任這些角色的人一起工作,每一天,我對產品開發背後的責任、挑戰和藝術都有新的體會。工程師是團隊的魔術師,他們拿到開發計畫、圖像素材後,只需輕輕舞動手指,Voila(看哪)!產品就動起來了。身為一個設計師,妳要如何跟上他們精明、喜好自嘲卻又按部就班的做事節奏呢?請繼續讀下去。

工程師就是那個將點子化為現實的人

工程師可以讓好的提案變成真的,永遠、永遠不要忘記這件事。不管妳的公司有 5 個、500 個還是 5000 個工程師,工程師都不是一種「資源」。他們是打下基礎、讓產品動起來的守護者。他們使產品得以運作,而且運作起來速度飛快;他們使產品堅固、耐用、可靠,還能讓產品規模化,使數以億計的人受益。

我說這些的意思是:工程師超厲害!

這表示……

想讓神奇的事發生?妳只需要說服一、兩個工程師

這是真的。許多傳奇性的產品故事都是這樣開始的:幾個朋友、一個週末、幾罐啤酒、一起「駭」一下,產品經理和主管加入都是之後的事。他們會從基本的東西開始——一個想法、一個設計、一個實作。這就是為什麼公司要付錢來換取與工程師之間的緊密聯繫。

或是,想像一下這個情境:妳發現產品有一個小小的部分令人很不舒服,真的很受不了的那種。妳覺得那個設計根本就不對。妳該怎麼辦?

  1. 下次團隊開會時提出來,讓負責安排任務優先順序的人放入清單,留給之後某個新進工程師「練習一下」以適應環境。
  2. 緊盯著某個工程師,走到她的桌邊,問她是不是可以花個五分鐘處理這個問題。看著她交出成果(也許必須用 80 年代知名樂團設計一件 T-shirt 之類的作為交換,反正妳對 Illustrator 很在行)。

猜猜看哪個選項可以最快解決問題?

這樣說吧……

如果合作的工程師也欣賞設計的價值,那麼事情就容易多了

當妳所合作的工程師,不必問妳每一項細節也知道該如何填補模擬畫面的不足之處,即便妳忘了在模擬畫面標出網頁邊界距離是幾個像素,她自己也會打開 Photoshop 測量——這是多麼美妙的事。特別是她還能給出一些讓設計變得更好的意見,這簡直不可思議。更驚人的是,這樣的工程師完成第一個版本後,妳會幾乎分辨不出她做的東西跟妳給的模擬畫面有何區別,一切的細節是那麼的精準到位。

要怎麼樣才能跟這種等級的工程合作呢?Well,妳可以雇用他們。如果可以的話那妳真的很幸運,因為 UI 設計導向的工程師可是大家搶著要。

編按:我們曾經在 〈進化或是被淘汰——iOS app 設計師的暑假作業〉簡單介紹過的 Loren Brichter 就是這樣的一位工程師,幾個月前他也加入了 Facebook 的團隊。

或是妳可以協助合作的每一位工程師學會欣賞好設計。該怎麼做?別只是把模擬畫面丟給工程師——好好地跟他們解釋妳的設計。與他們分享妳的價值,告訴他們為什麼妳的設計提案值得被開發出來。協助他們學習如何判斷實作出來的成品與妳的設計是否相符。當妳說某個東西看起來不好的時候,告訴工程師妳是怎麼想的。

建立關係很重要。人們價值觀與優先順序的移轉都建立在與他人的對話之上。這很老派,但用來做事非常有效。(關於這點,推薦大家閱讀紐約客 〈Slow Ideas〉 一文)

很多工程師或許不注重設計上的細節,但是他們大部分都很在乎使用者體驗,而且會想要把它變得更好。我不是說每一個設計師都很享受設計細節的工作,但工程師那份為了讓產品變得更好的心,有助於我們對他們解釋設計背後的理念。

因為工程師越是喜歡設計,他們越能夠理解背後的思維,看見設計的價值,進而讓設計越快完成實作,而且還會做得更好。

儘早了解工程上的限制,也為自己節省時間

身為設計師,很容易栽進「如果」的世界。如果我們可以讀懂妳的心思,明白妳想要、想看的是什麼,並且呈現給妳呢?如果你點了這個按鈕之後畫面就爆出一陣火光的特效呢?

如果你沒有及早搞懂技術或時間上的限制,那就別為了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設計費心。(就算這是個值得一試的設計也一樣,如果你真的明白它的限制,就會知道這有多困難。)最糟的情況是妳投注大量時間和心血去完善設計,倒頭來卻發現根本不可行。好的設計師已經夠少了,要解決的大問題又那麼多,我們最不需要的就是這類沒效率的事。

所以下次如果有什麼好點子冒出來,但妳心中對於是否可行卻感到疑慮重重時,別猜,直接問工程師。

另一邊也一樣……

省下工程師的時間;隨時讓他們知道最終設計長什麼樣子

如果妳要工程師去實作一項設計,但是在看見成品之前自己也不太確定設計可以運作得多好,那麼請妳一定要讓工程師知道很有可能東西還會再修改。對他們而言沒什麼比熬夜趕工後卻拿到一張寫著「哎呀,整個設計已經改囉」的便條更困擾,這下子他們只得把自己全心投入、幾乎已是產品水準的程式碼給丟掉。

當然,沒有哪個工程師不曾把程式碼砍掉重練的。這就是工作的一部分,設計也是。好的工程師知道產品開發過程會是一團亂,東西做出來之前我們不會知道是否行得通。事情會變來變去,設計會改來改去。但是決定出哪些部分仍須繼續探索、哪些部分必須就此定下來,可以幫工程師理出程式碼的架構——到底要趕快寫出來呢,還是寫得彈性一點,之後再行修改。

確保工程師可以把東西做出來的最佳辦法,就是極度密切地合作

要像「東西完成的時候妳就坐在他們旁邊」那樣密切。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才不會顯得過度強調:確保大家進度一致最容易的辦法,就是大家在同一個空間工作。如此一來,問題浮現、被解決的速度會快很多。

最終產品完成後要是得不到大家的愛,批評、責難便很容易紛沓而至。「喔,我的模擬畫面好極了,但工程師做得不對。」這是有害的想法。妳,設計師,擁有的是要對使用者發表的產品,不是妳電腦裡的 Photoshop 模擬畫面。如果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對,妳怎不有所行動?妳怎麼不請工程師完工後為妳展示一下,好讓你們審視細節?為什麼在實作的過程中妳不問工程師對設計有沒有疑問?為什麼妳看到 bug 後沒有立即開票請工程師處理?

對,去擁有它。

工程師最在乎的,是設計要完整

很有趣,人們形容設計師是「細節導向」,但事實上大部分他們給的設計規格會遺漏很多使用上可能遭遇的狀況,最後靠著必須將所有情形都實作的工程師去把他們找出來。

想成為工程師心中的設計英雄嗎?請確定妳的設計解決方案是完整的、已考量所有極端情形,像是:

1. 國際化:妳的設計在其他語言下看起來如何?有注意到德文那些很長的字對排版所造成的威脅嗎?
2. 錯誤狀態:網路突然中斷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如果資料庫當掉了呢?或是其他類似的情況。
3. 極端的使用者:使用者如果沒有活動或資訊,讓這一頁空白的話怎麼辦?或是他有太多活動記錄或資訊怎麼辦?
4. 轉換:到底 A 畫面轉換到 B 畫面的具體方式是?好的工具或許能幫上忙,請看 〈 How to Survive in Design (and in a Zombie Apocalypse). 〉。

設計上述這些狀況不僅能在全面檢視過妳的設計後建立起信心,還有助於工程師規劃整個系統的架構,對於開發時程給予適當的評估。更不用說完整的設計還可以避免最後一分鐘才倉徨拼湊出一堆空白的爛東西——只因沒人發覺,此時再來補救也為時已晚。

請當個乖寶寶。確定妳的設計是完整的。別只為理想的使用情形做設計,踏出那個滿是模擬畫面的太虛幻境。就像每個工程師都知道的,只有把產品做出來才算數。

這是系列文章的第三篇,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 〈寫給產品經理與工程師:如何與設計師一起工作〉 和 〈寫給設計師:如何與產品經理一起工作〉 。

Hugo Barra:我為何離開 Google 加盟小米

Posted: 12 Sep 2013 07:33 PM PDT

hugo-barraHugo Barra

8 月底,負責 Android 產品的 Google 高層 Hugo Barra 突然宣布離職,加盟小米。在此之前,Barra 和一位 Google 員工關係親密,但該名員工後來離開 Barra,轉向 Google 創辦人 Sergey Brin。Sergey Brin 也在 Barra 宣布離職後不久與結婚 6 年的妻子分手。

然而 Barra 說,離開 Google 的原因並非如此,在這之前就​​已經萌生退意。2008年,Barra 離開待了四年多的語音識別公司 Nuance,加入Google 行動部門。起初,Barra 一直在歐洲工作,為 Google 的全球化發展貢獻力量。

在加入 Google 的第二天,Barra 飛到北京,參加一個特別的季度會議。在那裡,他遇到了小米的現任總裁之一林斌。林斌當時負責管理 Google 行動產業在中國的開發。這次碰面是雙方日後合作的一個開始。

2010 年底,Barra 轉到 Android 團隊,在Google 總部加州山景城工作。而那時,林斌已經離開了 Google,和幾名關鍵的 Google 工程師和產品經理一起開發小米。

Barra 後來被小米的發展吸引,經常到北京拜訪他們。當小米開始做手機後,Barra 把小米手機帶回 Google 總部,然後向公司同事展示。

Android 設計主管 Matias Duarte 告訴 Barra,他認為小米是 Android 最好的拓展平台之一。聽完 Durate 的描述,Barra 對小米的興趣更加濃厚。

「對我來說,那是個特殊的重要時刻。」Barra 回憶說,「Matias 的話確實發揮了作用。這也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小米在做正確的東西。」

和 Barra 關係密切的天使投資人 Robin Chan 是小米的早期投資人,正是他促成了 Barra 和小米的對話。談判從 2012 年夏天開始,那時小米正在準備發布第二款手機——小米 2S。

「起初他們的問題是『你認為我們該如何拓展國際市場』,到後來問題慢慢變成,『或許你應該過來幫我們』。」

最吸引 Barra 的是林斌希望他能接管小米的國際業務。「我不是個生意人,不過他希望由一個擁有深刻使用者視角的人來領導這項業務。」

非正式的談判一直持續了大約 6 個月,在今年早期,談判開始升溫。儘管 Barra 說自己在 Google 過得很開心,但是中國市場看起來充滿更多可能。

「對我來說,這可能是一輩子只出現一次的機會,一個真正的夢想般的工作。」

Barra 隨後決定向 Google 公開自己的想法,這時 Android 負責人已經從Andy Rubin 換成 Sundar Pichai。Barra 希望自己的離開能激起公開、透明的討論,兩邊企業都能參與。畢竟對小米而言,Google 是它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對於 Google,小米或許更重要。Google 過去一直希望中國市場能出現實力雄厚的 Andr​​oid 裝置商,在 HTC 面臨挫敗後,Barra 加盟小米,某種程度上並非壞事。

Barra 說雷軍主要關注行動領域的三項內容:硬體、軟體和服務,他把這些比喻為「鐵人三項」。現在「鐵人三項」已經成為小米成功的關鍵,「他們像製造軟體一樣生產硬體」。

雷軍告訴 Barra,要像對待功夫一樣思考行動產業。「對於功夫,雷軍告訴我速度可以擊敗一切。」Barra 說,「所以團隊關注高性能表現,同時希望越快越好。」

現在看起來還不錯。小米去年賣出 700 萬台手機,今年預計是 2000 萬台。2013 年小米的營收預計將達 40 億美元,公司目前的整體估值是 100 億美元

和產業鏈供應商們的緊密關係是保證增長的關鍵,小米同時為使用者提供更多差異化選擇。「他們很多地方都這麼做,借助主題讓使用者自行設計手機。讓設計師和工程師時刻關注身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聽取他們的回應。」

Barra 認為小米的特點就是關注使用者,目標是為使用者提供低價但又能讓他們讚歎的手機,然後讓使用者更加堅定地使用它。

而小米未來勢必邁入「左右潮流」的市場,比如美國和歐洲。Barra 也樂於接受挑戰,他說「如果我做得正確,幾年後,全世界都將和討論Google 和蘋果一樣討論小米。」

Barra 不久後就將在北京扛起重責,他已經開始學中文,不過這實在令他很頭痛。他說:「中文的四個聲調特別困難,對我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

Source: AllThings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