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iPhone 5c 才是蘋果傳奇設計師心中的那支手機” 與新的 6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iPhone 5c 才是蘋果傳奇設計師心中的那支手機

Posted: 12 Sep 2013 04:56 AM PDT

01

本文作者為 MG Siegler,觀點獨到,原文載於 TechCrunch

其實我們都錯了,iPhone 5c 中的 c 根本不代表「廉價」(cheap),而是「不明就裡」(clueless)。

雖然,c 看上去真的代表 color,但我們真心看不懂蘋果設計這款手機的動機。反覆仔細地看了發表會的影片,我逐漸明白了蘋果推出 5c 的原因源於影片中真正的明星——Jony Ive。

從影片中看,比起 iPhone 5s,Jony Ive 提起 5c 的時候,情緒明顯更為高昂。你會以為事實恰恰相反——畢竟 5s 才是蘋果今年的旗艦裝置啊。但請注意一點,5c 幾乎與 iPhone 5 的設計如出一轍,而 iPhone 5 正是 Ive 全面接管蘋果硬體及軟體設計前設計的機型(此前他只負責硬體外觀設計)。而在包攬蘋果軟硬體設計大權後,由他帶頭全新設計的 iOS 7 配上多彩的 iPhone 5c,相信這才是 Ive 想要的,完全屬於他的作品。

jony ive

對軟硬體間的關係,Ive 是這麼說的:「我們相信蘋果是一種體驗,而體驗取決於硬體和軟體的完美結合。我們試圖模糊兩者的界限來不斷完善這項體驗。」只有同時掌控硬體和軟體設計的人,才能有這麼飽滿的底氣。

當 iOS 7 今年夏天在 WWDC 大會上揭幕時,大家都被它五顏六色的介面驚呆了。但蘋果長期長期觀察者卻認為,這對於蘋果和 Ive 都絲毫不新奇。「重啟」蘋果的初代 iMac 就有 13 種不同的色彩。事實上,這恰好是關鍵賣點。

接著,在之後的許多年裡,Ive 玩創意的材質變成了白色塑膠,然後是鋁,終於,今天的他又回到了最初的夢想。這如同藝術家們經歷了不同的創作時期,而現在也是他回歸自己「多彩」階段的最佳時間,因為他已經同時掌控硬體軟體兩部分。

「我認為真正天人合一的設計是設計、材質和色彩的融合。每一個元素都從多個角度影響著其他元素。」Ive 這樣說。如果你真的相信設計並非膚淺的存在,不僅僅是產品在桌子上呈現出的外貌,而是它如何運轉(如同 Ive 的老夥伴、老上司 Steve Jobs 的說法),硬體和軟體必須無縫結合。iPhone 5c 正是 Ive 進行這項融合的處女作。

但怎樣才能讓蘋果在中國、印度或者其他發展中國家賣出更多 iPhone?答案似乎是否定的。這都歸功於「不明就裡」的誤導性報導。「哦,聽說蘋果正在做塑膠外殼的 iPhone?——那一定會很便宜!」

相反,我們得到的是 iPhone 5 的替代品。目前,蘋果已經停產 iPhone 5 ,但卻依然售賣4S(大 S 和小 s 真是讓人傻傻分不清)。不過 I​​ve 獨立設計軟體與硬體匹配手機的願望已經得以實現。

如今,當消費者走進商店尋找一款 99 美元合約機的時候,蘋果就可以給出一款比「去年機型」更為性感的產品了。另一方面,這不僅消除了 iPhone 5s 與 5 驚人相似的疑慮,也保持了蘋果在價格上一貫的高貴冷艷姿態。對蘋果而言,這是個一舉三得的妙招。

但對科技專家和華爾街而言,這算不得什麼妙招。因為他們時刻掛念著更廉價的 iPhone,就像還有許多人期待著蘋果生產實體鍵盤。還是那句話,蘋果永遠不會被競爭對手牽著鼻子走,而且他們清楚地知道那隻會是一個失敗的決策。如果真的推出了廉價版 iPhone,跳樑小丑會興奮不已,但蘋果的利潤會跌入谷底,再也無法翻身。

蘋果確實認為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是重要的市場,但他們會在一個正確的時間推出一款適當的產品。只不過, 5c 還不是那一款。

SOURCE: techcrunch.com

永豐銀行推出第三方支付系統「豐掌櫃」

Posted: 12 Sep 2013 03:48 AM PDT

P1170274「豐掌櫃」正式上線記者會

幾個月前中華職棒義大犀牛推出曼尼限量商品,每次 1200 件產品 20 分鐘之內被球迷掃光,中間最重要的交易環節是由當時正在試營運的永豐銀行「豐掌櫃」服務擔綱。今天永豐銀行宣布豐掌櫃正式上線,金融業跨足網路圈,冀望為產值上兆1的電子商務市場,建立完善的金流機制。

專為小商家打造

除了資本雄厚的大企業,永豐銀行電子金融處處長陳亭如表示,豐掌櫃念茲在茲的是推行「微經濟」。網路無遠弗屆,創造了人人都可當老闆的環境,個體戶或小商家早已遍佈於網路中,然而安全便利的金流服務始終付之闕如。看準微經濟商機的缺口,永豐銀行推出提供三種付款情境的豐掌櫃:

  • Email 收款:付款連結張貼在電子郵件中,按下即可進入付款頁面。最適合的使用情境大概就是朋友出門玩樂聚餐平均分攤金錢的時候。
  • 網頁付款按鈕:賣方僅需在部落格或 Facebook 上貼入自動產生的語法連結,消費者就可直接按鈕結帳,這對於出清私人物品的人是個方便的選項。豐掌櫃也已與 Pixnet 建立合作關係,讓個人部落格一秒變市集。
  • 訂購單結帳:由豐掌櫃協助產生多種商品訂購單,消費者按鈕結帳。專業賣方如義大犀牛便是使用這種方式。

目前雖然只能轉帳付款,陳亭如說,相關法規通過後,信用卡付款很快就會上線。

根據網頁資訊,豐掌櫃「收款付款」平台使用月費為 380 元,不過為了推廣服務,今年底前免收這項費用;此外陳亭如表示,假如每月收款金額少於 5 萬元,「豐掌櫃也不跟你收錢」。詳細計費方式如下表:

螢幕快照 2013-09-12 下午6.04.42

以往想在網路上賣東西可能需要透過金流系統商建立付款機制,但安全疑慮不是普通的深,這無疑是極欲涉入金融交易的網路業者需要審慎自我評估的重點。陳亭如表示,豐掌櫃作為唯一銀行自建第三方支付系統,並提供價金保管服務,較能保證安全性,並且支援跨平台買賣。

除了信用卡付款機制,帳戶線上儲值、跨境支付也是豐掌櫃未來預計推出的功能。


  1. 根據資策會《2012 年台灣電子商務 B2C 網路商店調查報告》,2015 年台灣電子商務產值規模將突破 1 兆元。

第三方支付服務「綠界科技」網站遭駭客入侵?

Posted: 12 Sep 2013 01:52 AM PDT

螢幕快照 2013-09-12 下午4.48.08

國內資安顧問服務公司 DEVCORE 今天下午在 Facebook 上發表訊息,指出國內知名第三方支付、金流系統商「綠界科技」網站( http://module.ecbank.com.twhttp://android.greenworld.com.twhttp://news.greenworld.com.tw)疑似於 9 月 8 日遭到巴西駭客組織「 HighTech Brazil HackTeam」入侵,至今(截至 9 月 12 日下午)尚未修復。

DEVCORE 並指出,綠界科技旗下的 ECBank 服務在去年曾遭爆料「密碼沒加密」1

綠界科技旗下的 ECBank 也於一年前傳出密碼管理問題(詳見【我的密碼沒加密】部落格),在未經嚴格的驗證程序下,輕易信任遠端使用者的身份,進而引發個資洩漏以及交易安全等嚴重問題,身為臺灣線上金流龍頭的指標性服務商,顯然在資訊安全的訓練以及管理上仍有許多需加強的地方。

以下是 DEVCORE 在 Facebook 所發表的訊息:

DEVCORE 認為將來若金管會對第三方支付服務鬆綁,許多擁有資金的非金融業者會想要加入市場,但資安素養是否已建立,應接受專業團隊檢驗。

台灣網路創業者,七個值得思考的重要課題?

Posted: 11 Sep 2013 10:05 PM PDT

medium_2765981920

圖片來源: Flickr

本文原作者為達摩媒體營運長許景泰先生,負責台灣最大內文式聯網廣告( DotMore )、40家全國知名分眾跨平台網路廣告聯播、台灣最大部落客聯網廣告( BloggerAds ),聚集最多台灣部落客意見參袖參與,超過10萬以上的會員加入,執行超過100家品牌廣告主,專業部落格行銷規劃及執行。服務過上百件全球、本土品牌廣告主,包括: ET today、無名小站、愛情公寓、優仕網、1111 人力銀行網路行銷執行經驗及數十家台灣重要網路公司廣告業務代理暨行銷,本文原載於其個人 Facebook 。

前一陣子,受邀到母校政大「創立方」跟創業家們演講,讓我有機會重新沈澱「台灣網路創業」為何難以生存?獲利?被投資?以下是七個重要課題,是我認為如果台灣網路創業者要成功,必須深思的課題:

1. 若你是看到一個網路市場趨勢:

你該看的不是只有美國或中國,更應該深思,你的網路商業模式是否能符合台灣網路市場環境?台灣有自己獨特的條件和市場環境,通常從國外直接快速移植的網路商業模式,多半不容易成功。例如:台灣電子商務市場競爭型態跟中國不同;台灣網路廣告的價值和認定方式,也跟國外市場不同;台灣消費者和通路型態,也會跟你的網路商業模式息息相關。別只是看好自己的網路商業模式,卻忽略了實際市場環境的險阻,比你想像有更多潛規則在當中。

2. 如果你發想了一個網路可以改變遊戲規則:

你別被一些報導或網路趨勢觀察家給誤導!你應該正視這件事要做到(改變遊戲規則) 99.9 %必須要取得資金或資源才有機會成功!因為,教育市場或讓消費者喜歡上你的網路平台,改變遊戲規劃所需要燒的錢或資源比你想像多!

3. 如果你從滿足或解決顧客需求,思考網路創業模式開始呢?

你該先問不是你的服務有多麼不同,而是你提供的服務「顧客為什麼會想付錢?」。不要只追求所謂「創新服務」來驅使你向前(通常愈創新的服務,會被「數位時代」報導,但卻也很快在市場上消失)!記住,商業之道特別在台灣,有人願意付錢,才能讓你的商業模式得以持續前進,在台灣網路市場更是如此。你可以一開始可以不去想,但勢必很快得面對這嚴肅的課題!

4. 你清楚自己的網路商業模式直接與潛在競爭者嗎?

換句話說,你清楚你「獨特競爭優勢」在哪嗎?網路商業模式變化快速,優勢常是一時的,你好不容易築起的競爭優勢門檻,可能在網路業隨時一攻而破或垮了,你必須深思你的核心價值在哪?記住,有會員不一定會獲利;有流量,不一定可以賣廣告。

5. 你的獲利模式成功與否關鍵取決因素?

看過不少 BP (Business Plan)寫得很棒!也可以很有道理的說出自己的整個商業運作模式。但我老實的跟你說,紙上談兵之所以跟實際情況大不相同,乃在於你所說的「關鍵資源」如何取得?是否可以順利取得?有時候跟你技術和商業模式無關,而在於是否可以不斷找到「關鍵資源」和「關鍵人士」讓你縮短你的「養成期」。多數的網路創業成功案例告訴我們,他們的成功,很多時候因為天時地利,又幸運的找到關鍵人士幫忙或加入得以成就。亦或他們的成功,常回頭思考後才清楚,若沒有找到「關鍵資源導入」可能結局將是失敗收場!

6. 如果你的網路公司想被投資,應思考可被創造「價值」?

有不少網路創業者,不一定「獲利」但卻取得投資人信賴。這因素千奇百怪(畢竟多數被投資是案例中的案例,無法複製)。但不變的是「讓自己成為有賣相的公司」?「有賣相」的定義很多!

有些人善於言說,人脈廣,以自己信任資產去取得投資人對他們新創事業感到興趣,因而取得資金;有些人搭上網路潮流,順勢積極突圍,雖不賺錢但被投資人看中,因而獲得一筆不小投資;有些人則是熬了好多次失敗經驗,讓自己在網路創業上累積不小基礎(經驗/技術/名聲/價值),投資人看中的不完全的是他的網路商業模式有多了不起,反而是投資了這一個人或團隊。

7. 經營自己有興趣,把它變成事業來經營!

我認識一些創業賺錢但沒有被投資的網路公司。幾乎都是讓自己興趣和熱愛的事,變成「事業」來經營。聽起來很普通,做起來卻不容易!這些人之所以看起來很幸運可以讓興趣成就一番事業。歸納主因在於,他們比你想像中在「好學」,鑽研他們熱愛的事業,比你想的勇猛且拼命,他們人不需要太多,也不用太強大的技術團隊,只是因為找到「可以滿足消費者的獲利模式」外,也落實在每一個「細節」,讓細節一點一滴快速堆積出他們成功的事業基石,令人值得尊敬!

解析 iOS 7 的動態焦點設計思維

Posted: 11 Sep 2013 08:48 PM PDT

ios7-1

本文由 eico design 創意總監張卷益撰寫。從專業設計師的角度,解讀 iOS 7 中的動態焦點設計思維。eico design 的動態設計師們還對 iOS 7 的全新動態設計進行了高速模擬和分解(請參考下方影片),將 Parallax 空間動態中的速率曲線做了分析整理,以幫助設計師和參與產品的人理解其中的設計思維和改變。

正如我們在很多類似的辦公大樓中容易迷路,但是在很多全新設計的購物廣場或古代庭院中卻很容易辨識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地,優秀的建築室內設計不僅採用指示標誌引導人們,還能夠以空間結構和獨特的「韻律」來讓人們與建築產生空間共鳴。

同樣的,在產品界面的設計中,隨著功能和界面數量級不斷增加,使用者是否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並且清楚的判斷下一個「十字路口」該怎麼走,是作為產品易用性設計的重要評價標準。換句話說,常常害使用者「迷路」的界面產品具有很大的缺陷。

02

作為使用界面體驗的重要部分,產品界面的動態設計也不僅僅是用來增加視覺方面的感官刺激,更多的是影響使用者對產品的感知和理解。iOS 平台的動態設計,從第一代 iPhone 發表起即通過產品的動態表現,展現界面在 X、Y、Z 軸之間的空間層級關系。通過 iOS 平台的動態表現,使用者可以輕鬆地理解螢幕中所存在的「世界」,以及「我」在這其中所處的位置。而良好的動態設計和表現也是 2007 年 iPhone 誕生時,讓使用者和全世界為之驚嘆的原因之一。

03

在 iOS 7 beta 版本發表後,我們就開始對新版本進行解構和研究。作為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作業系統平台,iOS 7 對未來產品設計的影響不言而喻。

在動態設計方面,我與 eico 動態設計師白燁飛對已經發表的多個 beta 版本做了了分解和模擬。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新的動態設計思維被加入 iOS 7 的平台,其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以操作焦點為中心的動態切換,其二是以「Parallax」結構為基礎的空間速率變化。

操作焦點為中心

在 iOS 7 的桌面系統及內建 app 中,正式採用被稱為集合視圖轉換(UI Collection View Transition Layout)的界面切換效果。此前 iOS 系統中不同層級間的界面切換,幾乎都是以單一的平推是式進行。

而在 iOS 7 中的集合視圖轉換,大都採用了這種以使用者操作焦點為中心的運作方式。其特點為:集合視圖界面的運動基準點或線,不再只是過去的螢幕中心或邊緣,而是將使用者的操作點或軸線,作為界面切換運動的基準點或線。運動路徑也從過去固定路徑的運動,轉變為根據操作點和軸進行移動的動態模式。這樣的意義在於,進一步將使用者的操作與界面切換間的過渡動態做銜接,引導使用者在不同界面的切換過程中移動視覺焦點。而在過去大多數界面切換動態中,使用者不得不在每次界面切換完成後,再重新定位自己的視覺焦點。

041

首先可以看到,在桌面層級中,無論是點擊某個圖示打開 app 的啟動動態,還是打開 app 文件夾的展開效果,都是以使用者的操作點為放大中心進行。每個區域點擊後的效果速率也是不同的,這樣的速率規則貫穿於所有的同類動態中,後文中會進行詳解。

051

同樣的規則也適用 iOS 7 其他內建 app。全新設計過的行事曆 app,由年份轉換到月份的切換動態,以使用者所點擊的日期為中心進行動態放大切換,由月份到單一日期的過程,則是以所點擊的日期所在位置,做 Y 軸的縱向提升。

061 071

在全新的相片 app 界面中,由年份 -> 選集 -> 時刻的切換動態中,照片縮圖在不同尺寸上的放大直到全螢幕的效果,動態運動軌跡取決於使用者在螢幕上的觸控點。

081

新版 Safari 的設計,操作焦點引導的設計思維主要呈現在分頁選擇的切換方式上。相較舊版本,新版 Safari 採用縱向層疊瀏覽頁面的設計方式,使用立體透視的層疊效果,善加利用直立螢幕空間。同時,在點擊選擇頁面至放大的切換效果時,以點擊位置作為基準線進行立體透視運動。

091

實際上,以操作焦點為基準的動態運動,並不是 iOS 7 才出現的新產物,包括在 Clear、Evernote 等 app 以及 iOS 5 的部分設計中,早已採用了類似的設計方式。但是對 iOS 來說,從系統層級開始就全面導入這樣的設計理念,可以算是六年來一次很大的進步。

101

「Parallax(視差)」空間速率

前面談到基於操作焦點的切換模式,是從運動的方位軌跡上來做分解。對動態設計來說,運動速率則是影響使用者感知的另一維度。就像是同樣的樂譜,用不同的節拍速度進行演奏,可能會出現催眠曲和電子舞曲這樣截然不同的效果。

iOS 7 的 app 啟動動態設計中,運動時間不僅比 iOS 6 多出了 80%,而且在速率曲線上也有了較大的差異。下圖中的 X 軸代表了動態運動的時長,Y 軸則代表了運動的速率,可以看出 iOS 6 的動態運動由開始至結束過程中,其加速和減速都是較為平均的。而在 iOS 7 中,app 啟動動態以更高加速度開始,到達最高速後以非常平緩的減速度直至結束。這樣的運動速率給使用者更為舒緩和放鬆的感受,但對於過去六年的 iOS 系統使用者來說意味著一次感知習慣的挑戰。

119

但除了時間和加速度曲線的變化外,iOS 7 的動態速率還包含了一個全新維度,就是與其全新「Parallax」解構相呼應的空間速率。在 WWDC 2013,蘋果介紹了「Parallax」的界面視差空間結構,也在整個系統中加入了許多針對性的設計要素。而在動態設計中,則是通過運動速率的特殊計算模式進行體現。

122-1

以下是我們的動態設計師對 iOS 7 的全新動態設計進行了高速模擬和分解:

在模擬影片中可以看出,雖然 iOS 7 中大多數的集合視圖動態速率曲線是相似的,但是由不同所操作點引發的界面動態,其速率曲線間也有細微差異。規律是在同樣的界面動態時長下,以螢幕中心點作為原點,越靠近螢幕邊緣的操作焦點,越以更高的啟動速度開啟界面動態過程。

131

這樣差異化的動態速率方式,相對全部一致化的動態效果,會給人中心點內容離操作者更近,螢幕邊緣離操作者相對較遠的感覺。通過動態速率在使用者的感知潛意識中,構建出一個界面中的速率空間。這樣的設計方式常見於一些縱版射擊游戲中,但在界面產品的設計中確實不多見。

結語

透過進一步分析和理解,我們可以看到 iOS 7 設計團隊開始從更多新的維度和深度思考界面產品設計。全新的 iOS 系統產品在未來幾年內對使用者、產品以及產業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許多改變令人興奮,特別是某些方面的全新轉變,將過去很多未能實現的設計方案變成現實。對未來產品而言,在帶來新挑戰的同時,實際上也提供了全新的想像和施展空間。

資料庫領域戰爭:Google v.s. Facebook

Posted: 11 Sep 2013 08:17 PM PDT

rockem380

本文出處為 Dimension 〈資料庫領域戰爭:Google v.s. Facebook〉。Inside 獲 Dimension 授權轉載。

每月統計數據,人們在 Facebook 上按「讚」的次數超過 800 億次,在 Twitter 發文 100 億則,在 Amazon 或 Yelp 等購物網站上發表的產品評測超過 1,000 萬則。行銷人員有機會藉著研究這些社交活動、分析網友的偏好以及與其他人們或產品之間的關係(affinity),進而推出受歡迎的產品。

這種趨之若鶩的現象,不禁讓人聯想起 10 年前似曾相似的資料蒐集狂熱:線上搜尋。WIRED 雜誌的創辦人 John Battelle 曾經以「意向資料庫」(database of intentions)來描述這些經由搜尋引擎創造出的資料,這些資料的蒐集是透過觀察人們的搜尋行為,所整理出來的需求以及慾望。

建立意向資料庫背後的出發點非常簡單有力:只要瞭解人們的「搜尋」目標,就可以賣出符合人們需求的產品。搜尋領域龍頭 Google 應該是最瞭解人們意向的公司,並且用這些資料庫中的資料來驅動行銷活動,其實在去年 Google 光是把這些意向資料用在目標廣告產品(Ad Targeting)就賺進了 500 億美金。

Facebook 的社交行為資料庫具有相當價值?

接下來更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像 Facebook 這樣的社群網站是不是也瞭解人們的行為?如果所有的社交行為都被納入所謂的「關係資料庫」(database of affinity),這一個藉著觀察人們社群行為所歸納出的品味以及偏好資料,對於行銷人員是不是跟搜尋引擎的「意向資料庫」一樣有價值?

這個理論聽起來很吸引人,但其中還有個明顯的問題:直到目前為止社群網站還沒有辦法將所謂的「關係資料庫」轉換為任何有用的產品,其實去年在 Google 忙著賺進 500 億美金的當兒,Facebook 只有 50 億美金的進帳。

善用資料庫者才是贏家

資料庫領域戰爭:Google v.s. Facebook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在哪裡呢?Google 比 Facebook 運用資料的能力超過 10 倍?或許吧?但是最大的差一點在於 Facebook 蒐集的關係資料與 Google 蒐集的意向資料有根本上的不同。

思考一下不難理解:意向往往是在購買行為之前表現出來,它代表的是購買的人們想要的東西;但是關係通常是在購買行為之後才會表現,代表的是我們對於已經擁有物品的感覺。因此關係資料無法像意向資料一樣預測短期內購買的行為,但是關係往往建立在感情之上,常常可以持續數年之久,所以關係資料對於行銷活動的意義不同:它可以用作非常有效的品牌廣告工具,而非用於直效行銷領域。

Facebook 以及 Google 都致力於讓關係資料庫轉換為有用的行銷工具, 表面上看起來 Facebook 具備了先天的優勢:他是目前最多人使用的社群網站,所以應該掌握了目前線上最大的關係資料庫;但是仔細分析之後發現 Facebook 目前無法將關係資料轉換為有效的行銷工具,反而是 Google 非常有機會贏得此場競爭。整理原因如下:

  • Google 蒐集的關係資料更為廣泛:或許有人會認為 Google 主要蒐集的都是意向資料 — 但是其實該公司同時也蒐集很多關係資料。每個月有 8 億人使用金雞母 YouTube 服務,近乎 5 億人利用 Gmail 與朋友分享內容,招牌搜尋引擎更是擷取幾乎所有的產品評測、部落格發文、以及 Twitter 推文;即使 Google+ 看起來不太成功,但是也有近乎 2 億人在此發佈關係資料。集結這些服務變成巨大而廣泛的社交資料庫,意味著 Google 目前比 Facebook 更能掌握人們的關係資訊。
  • Google 更能解釋資料實際的意義:這正是 Google 的核心業務:評估大量的資訊來分析人們最想看到的內容。這個技術不僅可以運用在搜尋業務上,該公司的 DoubleClick 部門已經運用這個技術推出關係性廣告超過 15 年了。不僅如此,Google 已經提供工具,讓行銷人可以依據廣告績效來進行更有效的廣告採購 — 這正是關係資料庫最擅長的領域。
  • Google 擁有各類廣告格式:Google 所提供的廣告欄位相當適合建立品牌知名度,舉例來說: YouTube 的 pre-roll 影片廣告可以接觸到數以億計的人群,具備如同電視廣告的影響力,各式廣告聯播網或行動廣告也為 Google 帶來大量收益。
  • 關係資料庫可以作為建立品牌廣告的利器,而意向資料庫則可以用來作為直效行銷的工具。在這場競爭中,能將資料庫發揮最大效益的公司將會是贏家,你看好 Google 或 Facebook 呢?

(文章來源:AllThingsD,圖片來源:avnet.com,原作者 Nate Elliott 是市調公司 Forrester Research 的副總以及主任分析師,他的Twitter 帳號是 @nate_elliott。)

兩年換一次,成熟市場手機更新週期趨緩

Posted: 11 Sep 2013 07:26 PM PDT

m01

Business Insider 發表了一份關於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更新裝置速度的分析報告,用一句話來概括:在市場趨於成熟的情況下,發達市場使用者的裝置更新頻率正在減緩;發展中市場使用者的更新周期卻正在縮短,但在市場成熟後,這一周期也會變長。詳見下文。

這裡的更新周期是指使用者放棄舊手機、購買新手機的頻率。對於智慧型手機產業的相關玩家來說,使用者更新手機的行為是市場發動機,而發動機的強勁與否也就自然而然地取決於更新周期長短了。

相關業者希望更新周期越短越好:

  • 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仰仗使用者的更新行為把新裝置推向消費者和營運商。
  • 營運商則依靠支援高速 4G 網絡的新裝置來拉動數據流量和數據收入。
  • 蘋果、微軟和 Google 這樣的科技公司也有著類似的需求。他們在新的機型上預裝最新的作業系統,這些裝置再促使消費者適應新系統,這一點對於歷來在鼓勵使用者更新 OS 方面做得不怎麼樣的 Google 來說尤其重要。
  • 硬體更新周期的延長對於蘋果的影響特別突出,因為蘋果的商業模式比起有著龐大廣告收入 Google 來說要更加倚重裝置的銷量。
  • 應用開發者為了最大限度使用最新科技,圍繞著最新的操作系統來打造作品。沒有搭載新系統的手機的支援,使用者往往更不上這個節奏。
  • 那些提供移動廣告服務的商戶也需要更新更快的手機來支援對硬體要求越來越高的多媒體內容。

整體來說,這些相關者的利益在消費者持續接受最新裝置的情況下才能達到最大化。

但是,發達市場的更新周期已經是一再延長了。以美國為例,僅管商家不遺餘力地想要把新機型送到消費者手中,誰也沒能把更新周期壓到 20 個月以下。這可能是市場被三星 Galaxy S 和 iPhone 之類的頂級產品線幾乎徹底滲透所帶來的結果。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智慧型手機製造商正在吞食自身的成功所帶來的苦果——這些手機好到已經不需要在短期內進行升級了。

結果就是,升級到智慧型手機的美國消費者數量逐年下降。根據 UBS 的數據,2012 年裡,6800 萬美國消費者購買了智慧型手機,比起 ​​2011 年少了 9%。這家銀行估計這一數字今年還會持續縮減,只是不太可能有去年的大幅度。現有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更新機型速率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整體更新速率的縮水。

m02

智慧型手機更新周期的小小變動往往能牽動幾百萬美元的得失。這也就是為什麼從製造商到營運商再到軟體開發者,無一不希望通過所有手段來吸引消費者,來縮短這個週期。

但是目前為止,至少在美國市場,沒人能做到這一點。2012 年更新周期為 21.7 個月,和兩年的數據沒有差別,但卻有可能在 2015 年時延長至 24 個月。其它發達市場也達到了這一成熟階段。2010 年的數據(來自 Recon Analytics)為,美國 21.7 個月,英國 22.4 個月,韓國 26.9 個月,法國 30.8 個月,日本 46.3 個月。

m03

和發達市場相反的是,發展中的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更新周期愈來愈短。這主要得益於廉價智慧型手機在低端市場(那些由預付費使用者絕對主導的市場,如墨西哥、巴西和南非)的普及作用。

定價在 100 美元上下的智慧型手機正在迅速佔領這些市場,以至於在相對貧窮的國家,使用者也能頻繁更換智慧型手機。最初,這些低端手機只能提供微不足道的科技含量,但它們遲早也會擁有 4G、藍牙、更好的鏡頭和高解析度螢幕等高級配置。在 100 美元以下的區間內,就算只是微不足道的升級,也有可能促使使用者更換手機。

然而,隨著高端裝置和低端裝置之間的差據越來越小,新興市場的更新周期也會最終趨於更長。在沒有突破性創新的情況下,智慧型手機在基本功能方面的差別將會趨近於零,最終變得更加便宜。

原因

創造力的下降

創新能力的下降無疑是造成使用者不願更換手機的根本原因。營運商們以開始硬體和功能上的補強來代替曾經層出不窮的創新。使用者也就失去了更換裝置的理由。

軟體公司和硬體產商的合併潮,導致了市場上競爭對手數量減少

Google 和摩托羅拉合併,微軟收購諾基亞的裝置部門。產業內的這種大合併風潮導致了全球市場上有能力推陳出新的手機廠商的減少。此外,合併帶來的結果還有新機發表數量的下降,自蘋果今天的發表會後,分析師表示今年不會再有具備影響力的手機發表了。

軟體成為焦點

Google 和蘋果這樣的大玩家在各自的操作系統上投入的資源越來越多。這些努力帶來的好處是,舊的機型也可以流暢地運行最新的作業軟體。這是一把雙刃劍,拿 Google 來說,這種情況有利於其最新系統的鋪展從而為廣告業務帶來巨大優勢,可同時又給了使用者不更換手機的理由。

m04

營運商銷售策略的轉​​變

在美國市場,營運商提供的高額補貼算是最能提供使用者換機頻率的單個因素了。營運商以低價換來兩年合約,然後通過數據,電話和信息等其它服務慢慢回收成本。這曾是人人認可的通行法則。據 Recon Analytics 的分析,這也是影響更新周期的最強因素。更高的補貼帶來更頻繁的更新次數,這則分析指出每 100 美元的補貼對應著 8.6 個月的時間浮動。

m05

在美國,各大營運商正在減少新機補貼,這大概是由於舊款手機也能提供新款手機帶來的數據使用量。由 T-Mobile 率先推出的「去合約化」模式也開始得到 AT&T 和 Verizon 等的仿效。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開始放棄合同購機方式,選擇一次付清長期持有的方式購買智慧型手機。

m06

SOURCE: businessinsider.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