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HTC小勞勃道尼:去發現、去改變完整宣傳片段” 與新的 7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HTC小勞勃道尼:去發現、去改變完整宣傳片段

Posted: 12 Aug 2013 10:43 AM PDT

htchold-this-cat

 

稍早 HTC 正式宣佈啟動 10 億美金的宣傳行銷活動,並邀請到鋼鐵人小勞勃道尼作為宣傳影片,除了官方前導影片外,昨天稍早在香港的 ePrice 網站已經有正式的完整影片釋出,不過稍後被移下,但已經在網路上開始有備份版本,並成功的引起網路上的熱烈討論,基本上主軸就是小勞勃道尼不斷的發想跟 hTC 有關的句子,有興趣的也可以到官網上玩玩官方提供的句子產生器,以下是影片截圖以及原本網路上的Youtube影片 (如果被移除,那就....被移除了)。

 

hp

看完後,您最喜歡哪一句呢?是 Here to Change 還是 Hold this cat 呢?您是否也有用 hTC 造出來的英文單字呢?歡迎與我們分享。

 

1

 

2

3

4

5

6

7

8

 

設計給媽媽用的 UI

Posted: 12 Aug 2013 03:40 AM PDT

0-0YMuiC1ZXqY5Q8bj 拷貝-720

你是否曾經遇過長輩們向你請教電腦的問題?像是無法開機、不會註冊、登入失敗、不知道怎麼用 Facebook 等等。進到一個陌生的網頁我們大概能知道哪裡會有個按鈕,哪裡能找到我們要的資訊,就算不熟悉,使用幾次大概就能上手,但是對媽媽來說可能沒有這麼容易。

iFixit 的 UX/UI 總監 Tony Gines 每年大概拜訪他的媽媽一兩次,每次都會被詢問電腦相關的問題,這讓他想到每一天都會有數以百萬計像他媽媽這樣不熟悉操作網頁的人造訪他設計的網站,在申請註冊時總是無法成功填完表格、找不到隱藏的按鈕、對使用者介面感到困惑。作為一個 UI 設計師,Tony 認為網站不能只是可使用的,而要能讓使用者享受其中,並且樂於一而再、再而三的造訪,因此 Tony Gines 寫了一篇文章「Designing User Interfaces for Your Mom」談到他的媽媽使用網站的經驗,以及未來設計網站時能如何改善,讓媽媽們更易於操作的方法。

以下是 Tony Gines 提出未來他在設計網站或 UI 時會想到關於媽媽使用網站的經驗:

她習慣使用的瀏覽器

0-MDHXiPczO0o8228i 拷貝-720

IE 是她習慣使用的瀏覽器,更精確地說,是 IE8,原因是她熟悉所有的按鈕也知道如何操作。但問題來了,她幾乎擁有各式各樣的工具列即使那不是她自願安裝的,但她也不敢任意移除或是更新瀏覽器,深怕這麼做會把電腦毀了!於是 Tony Gines 在幾年前替她安裝 Google Chrome,到頭來她還是習慣 IE,她感到被逼迫著使用 Google Chrome,並總是抱怨無法在 Google Chrome 順利開啓網站。即使 IE 帶給她負面的使用經驗,她還是覺得使用 IE 上網最自在!

Takeaway

了解當多數造訪網站的使用者是使用較早期的瀏覽器時,他們不會抱怨瀏覽器帶給他們糟糕的體驗,而會抱怨網頁設計讓他們無法理解。

 

她無法理解多數網站的功能

0-XTSe4us6V_51kMZM 拷貝-720

Facebook 和 Google+ 能在各種裝置輕鬆上傳與分享照片,對我們來說,分享再簡單不過:用手機拍張照片、按下分享、完成!但對 Tony Gines 的媽媽來說,她仍然使用 email 寄照片分享給親朋好友,她有 Facebook,但她不知道分享的照片只會被家人看到還是會因此洩露隱私。Google+ 的情況更糟,使用者介面沒有提供足夠的引導指示,當她想上傳照片時她不知道該選哪個圈子、不知道如何上傳、不知道能不能順利讓特定的人看到照片,於是她選擇 email,準確地寄給對方並且不會遺漏任何的回覆。

Takeaway

確保你的使用者以正確的方式瀏覽並使用網站,使用視覺化的線索與字句清楚地引導使用者如何使用網站。

 

她不了解那些圖示

0-t-spEGxgRZUTvvxh 拷貝-720

我們總是假設所有人都知道每個圖示的意義,像是「+」可能代表新增文件,還有複製或刪除的圖示大概都能馬上聯想起來,但事實上,並非所有人都能理解圖示的意義,Tony Gines 曾告訴他的媽媽長得像垃圾桶或者「X」的圖示代表刪除的意思,Tony Gines 的媽媽花了一番功夫終於找到後表示:「為什麼它不能寫『刪除』就好了呢?」

Takeaway

圖示在使用上確實很方便,同時能確保在頁面上有固定的大小,讓整體看起來更加簡潔,不需要擔心文字在調整、翻譯後超出範圍。但如果使用者無法理解圖示的意義呢?不妨試試在圖示周圍增加標籤說明吧,清楚告訴使用者圖示所代表的意義,讓操作更簡易!

 

她不是 power user

0-5Ox_RCXqBtWT_rf2 拷貝-720

Tony Gines 發現講再多次 ctrl+C 代表複製、ctrl + V 代表貼上,媽媽永遠也記不起來(就算認真地抄在筆記上也可能會忘記筆記放在哪裡),這也就算了,對於智慧型手機的手勢她們也無法理解,像是在信箱裡往下拉查看新郵件的動作她也總是記不起來。甚至在 Tony Gines 打到她媽媽的手機沒人接時,語音信箱傳來媽媽錄製的一段話:「嗨,我現在無法接聽電話,請留下你的姓名與電話,我會儘快回電」沒錯,她甚至不知道當她漏接電話時手機會告訴他剛剛打來的人是誰、電話幾號。

Takeaway

擁有 power user 是好事,能教導使用者成為 power user 更棒!不要假設使用者知道如何複製貼上,不要假設使用者不再使用「古早」的方法,教導他們如何更快速地完成,同時避免疏遠新世代的使用者。

 

她不介意更多的點擊

0-3KPc-mNnlpLlH39X 拷貝-720

有個理論認為越多的點擊等同於越糟的使用者經驗。Tony Gines 不認同,他認為就算是他---精通網站的使用者---也不曾因為哪個網站要求點擊以完成某個動作的次數太多而令他抱怨。Tony Gines 看過他的媽媽摸索初次拜訪網站,一邊完成動作一邊問著:「我做對了嗎?」,只要是清楚的指示,能準確完成指令,使用者大概都不會排斥,另外能適時給予鼓勵更好!

Takeaway

簡單的設計不代表要精簡過了頭,而是要能簡易操作。把表格分段拆成四個部分而不是一長串能讓使用者不那麼害怕,也能確保使用者照著正確的步驟進行。記住,當表格分成四頁更易於使用者填寫時,不要設計一個「簡單」的單頁表格。

 

她只是想要完成某件事,並且感到與人連接。

0-W_FvEIXZlkySef0w 拷貝-720

Tony Gines 指出他媽媽使用網路的幾個非常基本的理由:付帳單、看影片、與她的兒子保持聯絡。每隔幾個月 Facebook 更動版面後,她必須從頭學起她已知的事物,祈禱原有的圖示、清單都還在她熟悉的地方。線上影片租賃網站 Netflix 在維持介面令人易於操作上表現很好,Facebook 則不然,當她看著塗鴉牆上兒子的照片時,得同時祈禱希望今天頁面不要有任何的變動。

Takeaway

當你打算重新設計擁有忠實使用者的網站時,要瞭解介面上的巨幅改變對他們來說等於得重新熟悉所有的清單與連結,而這可能會使他們感到挫敗並嚇跑他們。這不是要你再也不更新網站設計,不過記得在升級圖示讓它們看起來更好的同時,留下一些舊有元素在原來的位置,保持原有的親切感也很重要。

 

總結

最後 Tony Gines 提到,他的媽媽是位非常、非常聰明的女性,她喜歡科技,她並不是那種古板的人,更重要的是,她和許多的媽媽一樣,想成為我們創造的網路世界的其中一員。因此,讓對我們來說新奇有趣的網站對媽媽來說一樣有趣是我們的職責!所以,動手吧!看看你的網站是否能讓媽媽易於操作,或是長輩曾經在操作電腦時發生什麼趣事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

 

iPhone 簡訊音效「三全音」的由來

Posted: 12 Aug 2013 03:17 AM PDT

medium_9017190514

照片來源:Flickr

iPhone 的「三全音」( Tri-tone)已經取代 Nokia 的「逼逼逼─逼逼─逼逼逼」成為目前手機界最多人使用的簡訊提示聲。每當你收到簡訊時,都能聽到這經典的「三全音」。這個鈴聲的開發者 ── Kelly Jacklin ,同時也是 Jacklin Studios 視聽軟體工作室的創始人,日前在自家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談論了這個指標性簡訊聲的起源。

「三全音」的設計要回溯到 1999 年,起初是因為 Kelly Jacklin 的朋友 Jeff Robbin 的請託。 Jeff Robbin 和 Bill Kincaid 當時正在進行一個名為 DAS 的產品, DAS 後來演變成 SoundJam MP 這個音樂播放軟體,也就是 iTunes 的前身。

對於好友開發的產品, Kelly Jacklin 這麼說:

那時憑我短淺的眼光,我心想「哪個白癡會想用一個 Mac 版的 Winamp !?」我真蠢‧‧‧

Jeff Robbin 委託 Kelly Jacklin 設計一款聲音,用來提醒使用者光碟燒錄完畢。除了一些太技術性的音樂理論敘述,  Kelly Jacklin 提及「三全音」的設計理念:

我在尋找一些「簡單」又可以抓住使用者注意的元素,我想由擁有乾淨聲音的樂器,演奏的幾個連續音符,能在吵雜的住家或辦公室中脫穎而出。所以我有了兩個任務,一是樂器的選擇,二來是連續音符的挑選‧‧‧那時候我很著迷於馬林巴琴( Marimba)和姆指琴(  Kalimbas )的聲音,所以我想說都試試看。音符方面,我想用三或四連音‧‧‧我想給使用者愉快的體驗,所以主要使用大調音階。

medium_175892844

馬林巴琴( Marimba)/照片來源: Flickr

medium_4541657083

姆指琴(  Kalimbas )/照片來源: Flickr

為了開發出自己滿意的聲音,Kelly Jacklin 最終開發了 28 個聲音檔,檔名由音符序列和樂器名兩者結合命名,例如 418-marimba 、 481-kalimba 等。以下是完整的 28 個檔名。

        1358-harp.aiff
	1358-kalimba.aiff
	1358-pizzicatto.aiff
	148-kalimba.aiff
	148-marimba.aiff
	158-kalimba.aiff
	158-marimba.aiff
	358-harp.aiff
	358-kalimba.aiff
	358-pizzicatto.aiff
	418-kalimba.aiff
	418-marimba.aiff
	481-kalimba.aiff
	481-marimba.aiff
	518-kalimba.aiff
	518-marimba.aiff
	531-harp.aiff
	531-kalimba.aiff
	531-pizzicatto.aiff
	581-kalimba.aiff
	581-marimba.aiff
	841-kalimba.aiff
	841-marimba.aiff
	851-kalimba.aiff
	851-marimba.aiff
	8531-harp.aiff
	8531-kalimba.aiff
	8531-pizzicatto.aiff

全部聽過一遍之後,他決定自己最喜愛的是「 158-marimba.aiff 」。 Kelly 將 28 檔案轉成 snd 檔賣給了 Jeff Robbin ,並註明他最喜愛的是「 158-marimba 」。這個聲音後來成功的被用在 SoundJam 的燒錄完成聲,之後 Apple 收購了 SoundJam ,與包括 Jeff 等旗下幾名員工。

2001 年 Apple 發表了 iTunes ,仍廣泛使用「 158-marimba 」。直到 2007 年, Apple 發表了劃時代的產品──  iPhone ,「 158-marimba 」以預設提示聲的姿態再度出現在世人面前。

想像當 iPhone 發表時我有多驚訝,預設簡訊聲竟然是── 「 158-marimba  」現在它有個好名字「三全音」( Tri-tone ) (其實以音樂理論的角度來看不是很精確)。時光飛逝,這個聲音現在變得具有指標性,在電視節目跟電影中出現,成為全球通用的「您有一個新訊息」聲‧‧‧ Wow!誰料想的到?

 

無論是在辦公室工作還是朋友聚會,只要「三全音」一響起,每個人都會心驚一下,趕緊查看自己的手機。或者是在家裡的電視廣告裡出現「三全音」,馬上一家大小忙著找手機,「三全音」儼然成為簡訊的代名詞。

Kelly 的「 The History of the "Boo-Dah-Ling" Sound 」全文底下有其他當初落選的音檔可供聆聽,來看看他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

Tesla 長途試駕:它是怎麼帶動電動車創新的?

Posted: 12 Aug 2013 03:07 AM PDT

T01

本文轉自〈特斯拉是如何驅動電動汽車創新的?

相信用不了多久 Tesla 的低價、長途的電動汽車就要走進尋常百姓家了……

最近,筆者有幸參加了 Tesla 公司的試駕活動,並遊覽了 Tesla 公司的電池與充電技術研發實驗室,筆者覺得 Tesla 公司在電動汽車市場上有著其他廠商無法比擬的技術優勢,並且有能力將電動汽車推向大眾市場。

Tesla 公司目前主推的 Model S 屬於豪華類型,售價在 7 萬- 10 萬美元之間,但是其續航里程可以達到 265 英里,遠超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電動汽車(比如 Nissan 的 Leaf 電動車的續航只有75 英里)。據了解, Tesla 公司計劃在數年之內向市場提供售價在 3 -- 3.5 萬美元之間的電動汽車,但是性能並不縮水,續航里程將與 Model S 豪華車接近。為了讓電動汽車更實用, Tesla 公司將要在美國全境建立起快速充電站網絡,所有 Tesla 的電動汽車可以在快速充電站用半小時充滿可以行駛 200 英里的電力(從下文你可以知道, Tesla 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實力)。

我的試駕行程:從加州的帕羅奧圖(Palo Alto)行駛到舊金山,然後又在高速上開到了聖克魯茲,之後去了 Tesla 生產車間,最後返回了帕羅奧圖的 Tesla 公司總部,行駛總里程約為230 英里(約 370 公里)。

當我在帕羅奧圖領車時發現這輛車的電池並沒有充滿,可能是工作人員昨天晚上沒有充電,汽車的控制面板上顯示著汽車的電池可以供應行駛 208 英里(充滿電可以行駛 265 英里)。如果我想完成上面的行程,就必須在快速充電站停一次。

T02

當前的電動汽車相比燃油汽車有許多優點:對於上班族來說,不再需要開車去加油站排隊加油,只需要回家花十來塊錢充電就可以了,而且電動車的電供馬達依舊能提供向燃油車一樣充沛的動力和靈活的機動性。因為電動汽車不耗油,所以不會帶來空氣污染,就算加上生產過程和發電過程產生的空氣污染,電動汽車的排污量依舊比傳統汽車少 40%。

即便有上述優點,電動汽車有兩個致命的缺點:高成本和低續航電池。

不過 Tesla 公司似乎正在修復這兩個缺點。 Tesla 公司研發的創新電池組和快速充電技術能使電動汽車充電的效率大幅度提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速度,這使得 Tesla 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可以比其他廠家要低。

早上10 點,我驅車離開 Tesla 總部,發現這輛車的爆發力十分充足,0-30 英里加速只用了1.7 秒,在一整天的駕駛中, Tesla Model S 的動力表現非常出色,可以輕鬆地在爬坡路段超車,綠燈亮後其他車還在踩油門加速,Model S 早就已經過了斑馬線。

Model S 的控制面板顯示著汽車當前的狀態、可用電量、能源消耗,還有剎車帶來的電力補充等。

但是當 Model S 提示我汽車還有 67 英里的可行駛里程時,我還是有點擔心它能不能撐到快速充電站。Model S 提示我還有20 英里就可以駛到最近的充電站,雖然很近但是我還是擔心車況、路況會出現問題。於是我關掉了空調,調暗了 Model S 的 17 寸觸控螢幕,輕踩油門加速。當我到達快速充電站時,這台 Model S 還剩下 17 英里的電池續航。

T03

汽車的充電過程簡單得讓我驚訝。在我的記憶中,雪弗蘭的 Volt 電動車充一下午電只能行駛 30 英里。Model S 使用 RFID 技術來識別充電把手,然後自動彈出充電接口。接上電源充電之後,我去停車場外買了一個漢堡,然後回到了車裡,幾分鐘內,衝入的電量已經可以讓我繼續行駛 92 英里,完全可以開到本次試駕結束。隨後我跟另外一位正在充電的 Model S 車主聊了一會,然後回到車裡上路。就這麼一會兒的時間,Model S 的電量已經可以讓我繼續開上 129 英里,即便沒有充滿,它的續航里程依舊遠超當前市面上可以買到的所有電動汽車(Honda、Nissan、福特、通用、菲亞特、雷諾、三星、Smart 以及即將問世的賓士、BMW 所出產的電動汽車)。

雖然說有上述優點,但是 Tesla 現在依舊沒有解決成本和續航的問題。目前 Tesla 在美國一共只有 16 個快速充電站,如果車主晚上忘了充電,那麼很有可能第二天車出去之後開不回來。

充電其實只涉及基礎設施的鋪設,更大的技術問題是電池的成本。因為 Tesla 使用的電池成本非常高,所以絕大多數人買不起這台充一次電能跑 265 英里的電動汽車。

T04

試駕結束之前,我驅車前往特斯的研發實驗室,它坐落在史丹佛大學的山後。 Tesla 公司技術總監 JB Straubel 帶我參觀了 Tesla 第一代電動車Roadster,還有一台只有底盤和輪胎的 Model,可以清楚地看到汽車的動力系統。在 Roadster 上,電池幾乎佔了汽車總體積的 1/3,而在 Model S 上,汽車的馬達和電池幾乎沒有占到多少地方,但是電池容量更大了,同時電池的成本也降低了 50%。

Straubel 指著研發實驗室裡的一大推鋰電池電芯說,這是公司正在測試的鋰電池。這些鋰電池只有 AA 電池一般大小,已經在 Model S 上使用。Model S 的電池組是扁平的,而且充當了汽車的部分結構,使車輛有足夠的結構支撐。

據說, Tesla 選用小尺寸鋰電池組是其最重要的戰略賭注之一。其他廠商也有使用鋰電池的,但是都將電池體積做的非常大,這樣除了會帶來大容量的電量之外,也帶來了安全風險,所以也有不少廠商選擇高密度但是分散的鋰電池組來保證安全,但是這樣的鋰電池組的生產成本會增加。

為此, Tesla 公司選用了由筆記本電腦電池生產廠家生產的圓柱形的鋰電池,節約了不少成本,而且還提高了汽車的安全係數。一台 Model S 電動汽車上有數千個分散的鋰電池。為了防止鋰電池過熱帶來安全風險,Straubel 發明了一套液體冷卻系統在電池組之間遊走,讓過熱的鋰電池快速散熱。

T05

圓柱形、AA 電池尺寸的鋰電池還給了 Tesla 公司設計車輛時提供了便利。其他電動車廠商在設計電動車時都在思考如何放置電池以防撞車後起火,大多數企業選擇佔用車廂或後備箱空間。 Tesla 安裝在底盤的鋰電池電池組則通過了碰撞測試,即使碰撞,電池也不會變形或漏液。

然而根據預測,一台 Model S 電池成本居然高達 42500-55250 美元,佔整車成本的一半以上。Straubel 表示,電池成本其實已經降低了一半了。目前 Tesla 研發實驗室正在嘗試通過提高電池容量,改變電池形狀來降低成本。

其他汽車商場看到 Model S 的創意之後,爭相模仿。通用公司總裁 Dan Akerson 最近發表報告要求公司學習 Tesla 。非盈利機構汽車研究中心表示「Tesla 正在從媒體口中的怪胎長成行業內人人看好的美人」。

在快速充電站充完電之後,便驅車返回了 Tesla 公司總部。回去的路暢通無阻,我不禁開始思考電動交通工具的未來,覺得 Tesla 在電池和快速充電技術上的進步或許可以在市場普及電動汽車。

來源:TechnologyReview

五天五百萬,「進擊的太白粉」成為台灣史上金額最高的群眾募資專案

Posted: 12 Aug 2013 12:24 AM PDT

Attack on Flour ! | flyingV.cc - 群眾募資‧群眾集資網站 Crowdfunding Platform in Taiwan

由於主辦人報不到「Color Run」憤而舉辦的「進擊的太白粉」路跑活動,從父親節當天開始募集資金,僅花了兩天就達成 150 萬的目標,最後更是在截止日的今天突破新台幣五百萬元。

「進擊的太白粉」專案創下了許多記錄:

  • 台灣第一場由素人發起,透過群眾募資平台募資的路跑活動。
  • 台灣群眾募資史上最快破 100 萬募資金額記錄:27 小時。
  • 參與募資人數超過 5000 人。
  • 五天內,募資總額超過新台幣 500 萬元。

這次「進擊的太白粉」專案打破了台灣群眾募資平台 FlyingV 過去的募資記錄:「ch+u:超電能飛行腕錶」,該專案曾募集超過 350 萬元的資金。

FlyingV 最近好消息不少,除了成功讓 105 個專案募資成功,總金額也超過 2000 萬元(今天又要再新增 500 萬), 8 月 19 日亦將登上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櫃買中心)的「創意集資資訊揭露專區」,成為第一個在台灣群眾募資入口網站露臉的平台。(請參考 〈讓創意萌芽,茁壯成創業:台灣將出現「群眾募資入口網站」〉 )

「進擊的太白粉」專案網頁:Attack on Flour

Rails Girls ♥ 歡迎初學女性一起快樂寫程式

Posted: 11 Aug 2013 09:41 PM PDT

tumblr_inline_mm163qQ3He1qz4rgp

照片來源:Rails Girls Tumblr

以往關於網路、開發者的聚會都是男性天下,女生總是萬綠叢中一點紅,不過強調女性限定的 Rails Girls,將在 9 月初於台北舉辦首場工作坊,有興趣的女性讀者請快報名以免向隅,男性讀者請快告訴女性友人這個好消息,讓更多女孩加入 coding 的行列♥!

Rails Girls 是由 Linda Liukas 與 Karri Saarinen 創辦,以「幫助女生們進入 Ruby 以及 Rails 的世界,讓你們有能力實現自己的點子與理想」為主要訴求,2010 年 11 月於芬蘭首都赫爾辛基舉辦全球第一場活動,吸引 100 多名女性參與工作坊。接著 Rails Girls 的足跡踏遍上海、新加坡、塔林、柏林、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城市,數千名程式女力、或冀望成為程式高手的女孩,在宛如遊樂園的工作坊中互相討教學習。

而今 Rails Girls 終於翩然來到台北,將於九月舉辦為期兩天的工作坊,由教練指導學員用 Rails 進行網站程式設計,從原型的網站到佈署在簡易的雲端平台上。只要妳是女性,連「略懂」Rails 也不需,只要具有基本的電腦使用能力,不限年齡都可報名參加,當然妳得自備一台筆記型電腦。男性勿近,但若你是 Rails 高手,可以報名當「教練」。

詳細報名資訊:

  • 報名時間:2013 / 08 / 14 開始報名,2013 / 09 / 03 截止
  • 活動時間:2013 / 09/ 06 -- 2013 / 09 / 07
  • 人數:30 名
  • 會場 : CLBC 慶隆商務中心,復興南路一段293號3樓之1
  • 活動網站:http://railsgirls.tw/
  • 報名網址:http://registrano.com/events/railsgirls-taipei-01
  • 本活動需要費用嗎?不用!只需要你的熱情和學習心。
  • 學員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只要你是女性並具有基本的電腦使用能力與知識,不限年齡與其它條件,必要的工具是一台筆記型電腦(作業系統不限,但推薦 Mac OS 或 Linux/BSP 平台)。
  • 男性可以以學員身份參加嗎? 很抱歉,目前沒有開放。
  • 我會Ruby/Rails,我可以幫忙嗎? 請登記報名教練

活動內容:

螢幕快照 2013-08-12 下午12.14.39

創投教父教你如何說服投資人

Posted: 11 Aug 2013 07:16 PM PDT

01

本文原作者為有矽谷創投教父之稱的 Y Combinator 創辦人 Paul Graham。

當人們在試圖舉起重物而不慎受傷,往往因為他們試圖把力量集中在背部來舉起重物。但正確的做法是,把受力點放在你的雙腿上。和投資人洽談的過程中,缺乏經驗的創業者也會犯這樣的錯誤。他們錯誤地想藉助少許誇張和美言來打動投資人,而不是以自己公司真正做出的事情為說服理由——出現這種情況,多半是創業者本身還沒有想清楚:為什麼自己的新創公司值得被投資。因此他們無法向投資人清晰闡述,遑論說動投資人。

投資人想要的是什麼?一般來說,他們尋找的是有希望取得巨大成就(big success)的公司。基本上,將會有巨大成就的創業公司,他們的收入分佈都遵循冪次法則(power law)1,其增長曲線十分陡峭以致於其它公司都相形見絀。但尋找這種公司的難度比聽起來高得多,通常每一年都只有少數幾家(一般來說是15 家)最終可以大成。所以投資人會把尋找​​這種公司看成是「進位」的遊戲——換言之,只要你看起來有一點點成功的機率,哪怕只有 0.000X 的機率成為那 15 家公司之一,投資人也會對你抱有很高的興趣。但如果他一眼看出你沒有機會,你在他心目中就是「零」,永遠無法打動他。

所以,一間創業公司如何讓自己看起來能夠取得巨大成功?有三樣東西必不可少:實力很強的創辦人,有錢景的市場,和一開始即存在的成功跡象。

夠厲害的創辦人

投資人最看重的一點就是創辦人是否足夠厲害。多數投資人見到一位創業者的前幾分鐘內,他們就能判斷這個創業者是 winner 一類或者 loser。並且判斷一經下定便很難更改。每一位投資人那裡都會有要投資你和不投資你的理由——如果他認為你會成功,那麼他將放大前者的作用力,而如果他認為你做不到,那麼他會以後者來說服自己。舉例來說,你創業的領域可能是一個機會廣闊的市場,但是該領域的銷售週期很長。這時如果投資人喜歡你,那麼他會說他想要投資,因為這個市場前景很廣,如果他不喜歡你,他的理由就會是銷售週期過於漫長了。

當然,他們這麼說的時候,並非有意誤導你對自己的判斷。其實他們往往也不清楚他們喜歡或者討厭一家創業公司的邏輯是什麼。可能你看起來像 winner 多一點,他們就會更喜歡你的點子。

那麼,像 winner 的創辦人一般具有哪些特質?在我看來,一個厲害的創辦人,他看起來有絕對的能力和自信得到他想要的任何東西,哪怕前方障礙重重。這有點接近「自信」的特質,但並非盲目的樂觀和自信,而是一種符合邏輯的自信。

確實有一群人很容易散發出強大的氣場,這群人中有一部分人真的擁有很強的實力,並且不經意間便會從言談間流露出來,而剩下的那部分人則或多或少是「表現」得很厲害。問題在於,許多有能力成就大企業的創業者,最開始尋求融資時都不太擅長把自己的實力展現出來。

怎麼辦?

這時,最不應該做的事就是模仿那些已經頗為老練的創業者開始自吹自擂。投資人或許有時不太懂如何判斷一項技術是否厲害,但是他們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有自信卻是從來不會出錯的。如果你想裝出某種非真實的面目,你最終將離真誠遠去,無法達成說服投資人的願望。

說出事實

如果你是和投資人接觸較少的創業者,又希望讓投資人了解你的實力,說出事實或許是最好的辦法。因為你想要裝作很厲害時,可能很難持續,你得掂量每一句話是否都能符合你假裝出來的「厲害感」。而當你說出事實,則不會面臨這種情況。多數人說出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都非常自信,因為他們相信這是事實。而那些善於讓自己看起來非常有實力的創業者,則能夠把「我們將每年盈利 10 億」這句話,說得和「1+1=2」聽起來有同等的自信。

02

前提是,你自己得首先對「我們將每年盈利 10 億」這一點深信不疑。

這就是最大的秘訣——說服你自己,你的公司值得投資。只有如此當你試圖說服投資人時,他們才會相信你。但所謂的自我說服並非阿Q 似的精神勝利法,而是你真的客觀和仔細地評估過了自己公司的投資價值。如果你自己都覺得自己的公司不值得投資的話,那麼不要輕易去融資。

想做到客觀評價公司的可投資價值,你得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如果你自己不是這方面的專家,而只是被自己想出來的點子所迷住了,那麼投資人會將其視為達寧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具體指無知比知識更容易產生自信),因為在幾分鐘的交談之內,他們就會發現你是否對自己將進入的領域有深入了解,對市場的每一塊都瞭如指掌。

那麼,為何總有人想以自己都不相信的理由來說服投資人?我想或許是我們過往的教育經歷將我們訓練成了如此模樣。

想想我們在學校裡的時候,是否總被要求在完全無話可說的時候說出些什麼?如果你有一份 10 頁的報告得寫,那麼哪怕你只有大概 1 頁紙的想法可以寫,也得湊出 10 頁字數。大多創業公司也是如此,他們覺得以誇大的方式去說服投資人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因為是時候去融資了。很少有人會在融資前停下來想一想,他們將拿出的被投資的理由是否足夠有說服力,自己是否發自內心地去相信。癥結就在此處——我們太習慣把別人的需求當成任務去完成。

事實上,融資的最佳時機不是你需要資金或者是你到了某個 deadline 非融資不可了(比如 Demo Day),而是你有能力去說服自己,也說服投資人的時候。當你停下來先去說服自己的時候,你會靜下心來找出自己公司的投資價值,你會重新整理自己的思路,並且最終得出一個清晰的路線圖,找到走至終點的方式。

何為市場?

注意到了嗎?上面我一直在探討創業公司是否值得投資,而不是它是否將走向成功。事實上,沒有人知道某件創業公司是否最終會成功。而這個未知性對投資人來說是好事——因為成功如果可以預知,那麼它初始的股價就會和它未來可能達成的股價一樣高,投資人也就沒有了賺錢的空間。投資人清楚地知道,每一筆投資都是在賭,賭一場勝算極低的輸贏。

所以,要證明你值得投資,你未必得證明自己極有可能成功,你只要證明自己是一個好賭注就夠了。什麼樣的創業公司會是一個好賭注呢?除了有一個厲害的創辦人以外,清楚知道在一個大市場中佔領足夠領地的行進路徑十分重要。創辦人往往把創業公司看成是「點子(idea)」,但投資人卻是在看「市場」。他們會計算有 x 位使用者平均每年會為你的產品付費 $y,所以整體可獲取的市場規模大約是 $xy,以此估算出這筆生意有可能達到的最大市場規模是多少。

你的目標市場最好足夠大,並且你能將其規模清晰描述出來。雖然也會存在一開始你想進入的市場還沒有被打開的情況,或者你還不是該市場內的實力玩家,但往往從一個暫時很小的市場切入並最終把它做大,更有可能成就一個不可取代的大公司(編者註:比如阿里巴巴)。

因此,只要你能列出一個合理的規劃路線,在幾年內可以一步步佔領一個大市場,通常說服力就足夠了。至於什麼樣的規劃路徑更合理,則取決於這間創業公司的年齡——​​如果它剛剛過了 Demo Day 三個月,那它只要拿出一個有前景的嘗試計劃、值得投資人投資來以實現遠期的目標便可。而一個已經經歷過 A 輪的公司,則必須證明它此前的試驗已經得到論證。

但是,每一間大企業做大的背後都有很多幸運的因素,比如它的成長正好受某種時代潮流所推動。所以,你若想證明自己的公司有可能進入這樣的幸運行列,最好拿出你正從中獲益的時代之潮的證明。通常你可以問自己「為什麼是現在做這件事?」,如果這真的是一個特別棒的點子,為什麼沒有人做過這件事?最理想的情況是,因為某些趨勢的轉變,一個本來看似不可能的點子正經逢巨大的機遇,而你的嗅覺足夠敏銳在其他人之前發現了這個機遇。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微軟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只賣 Basic 語言,微軟不可能成為龍頭。但微軟恰逢微電腦的廣泛普及,因此對微電腦軟件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最終微電腦對微軟的助推力遠遠超出了 1975 年最樂觀的觀察家的預期。

微軟成功了,如此的成功,以致於很多人認為微軟成功的可能性是在幾個月內便可預見的,如果當時投資它一定會是絕佳的賭注。但這種想法錯了。一間不論日後有多麼成功的企業,最初幾個月內它都不可能看起來是一個絕佳的賭注,它只會是一個看起來不錯的投資選項之一,遠遠不到 100% 有把握的程度。個人電腦的風潮確實帶來一個巨大的市場,而微軟也抓住了這一機遇,但沒有人能保證它當時一定不會錯過機遇。

我不能對所有的創業公司都下此定論,但至少我投資的創業公司中,有 50% 都像微軟一樣有走向產業龍頭的潛質,可誰又能說得準最後的結果呢?

拒絕並不可怕

如果你也有和微軟一樣的前景,你就可以順利說服投資人嗎?不一定,當初也有不少拒絕向微軟投資的創投,Google 也一樣。而遭到拒絕很容易讓你陷入尷尬的境地,因為當你開始融資時,投資人最愛問的問題是:「還有誰也想參與投資?」而如果你到目前為止都還沒說服一個投資人時,能說什麼呢?

通常厲害的創業者會這麼解決這一問題——在投資人面前表現得很自信,哪怕還沒有人拍板投資,但也要看起來像有許多創投很感興趣有投資意願。不過,這種略帶誤導性質的方法並不適合所有人,除非你有把握能在掩飾的時候應對自如不心虛,否則類似的謊言投資人已經聽過不下萬次,很容易被拆穿。

所以如果你不是談判的高手,我建議你不要繞開試圖被拒絕投資的現實,而是直截了當地跟面前的投資人分析此前被拒絕的原因是什麼,拒絕了你的投資人犯了哪些錯誤。如果你確信自己的策略沒有錯,那麼你會知道為什麼拒絕你的投資人是錯的。

經驗豐富的投資人懂得最好的點子同樣也最令人害怕,就像他們懂得為什麼很多創投會拒絕 Google。你直言說出是什麼讓拒絕了你的投資人對你的點子感到害怕,會更突顯你的自信。而如果你對被拒絕一事遮遮掩掩羞於啟齒,那恰好證明你的心虛,或許你心裡也覺得被拒絕是有道理的。

這種方法會在你遇到頂尖投資人的時候發揮最佳效果。因為他們知道很多其他投資人太過因循守舊而錯失最可能成功的「異數」。尋求融資和申請大學可不一樣,不是你拿到了麻省理工的入學許可,同理可證 Foobar State 應該也不難進。頂級的投資人要比其餘投資人來得聰明,而最棒的創業公司的點子最初看來通常是很差的,他們會被多數創投拒絕,只有頂尖那位以外。

Dropbox 即是例子之一。YC 最初起源於波士頓,而最初的三年我們在波士頓和矽谷交替培養了一批創業公司。因為波士頓的投資人數量通常很少,並且膽小。Dropbox 就是一個位於波士頓卻在矽谷的 Demo Day 上被發現的公司。波士頓的投資者都和 Dropbox 接觸過,但沒有任何人決定對他們進行投資——Dropbox 只不過是又一家備份和同步資料的科技公司而已,他們是這麼想的。但 Demo Day 剛過幾週,Dropbox 就拿到了紅杉的 A 輪融資。

04

簡化回答

不理解投資人將投資看成一場賭博的結果是,很多創業者會準備滿滿十頁的材料來說服投資人。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要說服投資人去相信一件不確定性過大的事情,必須各方面材料都齊備才可。事實上你只要告訴投資人一件很確定的事情就可以——你是否有能力以差異化的方式來解決將不可避免遇到的問題。另外,當你面對投資人時,盡量用你說服自己的那套語言來說服他們。你不可能用很含糊的辭令來和自己對話,同理投資人也希望自己聽到的理由是簡潔明確的。

最後,如果你還是不知道如何讓自己看起來很有實力,可以試試以下幾點:

  1. 做出一些值得投資的成績;
  2. 理解為什麼你的公司值得被投資;
  3. 把這個理由清楚地解釋給投資人。

相信一點,只有當你真正相信一件事情時,你才能自信坦然地說出此事。盡量把事情做好,然後把這一事實自然地告訴投資人。

SOURCE: paulgraham.com


  1. 關於冪次法則的詳細分析以及案例可以參看豆瓣相關文章。Paul Graham曾寫過一篇文章《Startup=Growth》,此文中的觀點和註解 1 類似,即他認為創業公司必定是高成長的公司,成長斜率很陡,因此符合冪次法則。

小心,垃圾桶正在看著你

Posted: 11 Aug 2013 06:39 PM PDT

screen-shot-2013-08-08-at-10-36-01-am

如今,所有人都想要你的數據,政府為了國家安全,公司為了廣告營收。當你上網的時候,你的行為和言論會被記錄分析,用於各種目的。即使你不上網,也逃脫不了被記錄的命運,在城市裡無數的攝影機追逐著你。這就是技術的兩面性,它在給予人更大自由的同時,也在無情剝奪人的隱私。

在英國,個人資料收集裝置增加了一名新成員,它是垃圾桶。

原來,在 2012 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時,一家新創公司在倫敦安裝了 100 個垃圾桶,它們能夠連接網路,而且配備螢幕。這些螢幕用以顯示廣告或者公共信息。連接網路的垃圾桶雖略顯古怪,但似乎也可以接受。不過,最近,這家新創公司又有了新的想法。

QZ 網站的報導,這家名為 Renew 的公司在部分垃圾桶上安裝了追蹤裝置。當手機使用者經過的時候,如果他們的 WiFi 開啟,垃圾桶就會記錄設備的 MAC 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以便將來對該使用者進行確認。這樣的話,廣告商就能更有目的性的投放廣告了。

Renew 的 CEO Keveh Memari 說,這種做法不算侵犯隱私。「從我們的觀點看,它對所有人開放,所有人都可以購買這些數據。倫敦是世界上監控最嚴重的城市。只要我們不收集姓名和家庭住址,就不會犯法。」

目前,Renew 已經在12 個垃圾桶上安裝了追蹤設備。同時,他還向一家酒吧提出了安裝追蹤設備的建議,這樣的話,酒吧就可以記錄消費者的情況,並且在 Renew 的垃圾桶上針對性地發布廣告。

當然,如果使用者關閉手機 WiFi 或者增加一個網路表格,就能夠避免被追蹤。不過,Merari 說,倫敦 80% 的人在離開家或辦公地的時候,都會開著 WiFi。

「如果我們在第一天、第二天或者第三天記錄不到你,我們以後也會追蹤到你,」他說,「我們只需要你打開手機一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