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acebook動態消息演算法變更,小編們又要挫哩等?” 與新的 7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acebook動態消息演算法變更,小編們又要挫哩等?

Posted: 07 Aug 2013 08:42 AM PDT

851578_610574745641471_2003152050_n

Facebook 在數個小時前於官方的部落格上宣佈將對動態消息(News Feed)的演算法進行重大變更,一樣目的是為了讓使用者看到更多感興趣的內容,不過事實上 Facebook 一直都在不定期的調整演算法,而過去每次的更新都是更新了大家才有感受到,而 Facebook 在這次的部落格文特別提到,他們要改變這樣的作法,藉由發文讓大家知道改變的好處與原因。

根據官方在部落格裡的說法,其實每個人一上到 Facebook ,就會看到平均是 1,500 則的動態消息,對所有人來說,不可能每一則大小的事情都看完,因此,Facebook得運用演算法的方式進行排序,而每次排序的結果就會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原本 Facebook 對於動態消息的排序機制是,針對使用者上次造訪 Facebook 後到再次造訪的所有訊息進行評分,如果訊息的發佈者與使用者的關係夠近或者獲得夠多的讚與評論,則會獲得更高的優先順序,那麼就會從 1,500 訊息裡篩選出 300 則較為重要的訊息

最新的演算法調整有兩個:

  • Story bumping,是指Facebook 在對動態消息做排序時,不只收集使用者上次造訪Facebook後產生的所有訊息,還會將他從未瀏覽過的所有資訊算進來。也就是說,如果有些重要資訊以前出現過,但是使用者沒有逛到,下次回訪時,如果Facebook 認為這些錯過的訊息比權重較高的話,這些訊息也會被拉上來,此功能已經在網頁版本上線,但行動版仍未上線。
  • Last Actor,Facebook 根據使用者最近的50 次互動,推薦使用者目前最有興趣的資訊。比如你上午對好友的某則狀態按讚,那麼你下午看到他其他的動態機會變增加。目前網頁與行動版都已經上線。

根據部落格裡的說法是,他們在早期的演算法測試中,發現的改變是:

  • 可以增加他們從朋友看到的自然動態(指的是沒有下廣告) 5% 的按讚數、留言與分享數。增加粉絲專頁自然動態 8% 的按讚數、留言與分享數。
  • 演算法改變前,一般人平均閱讀他們牆上 57% 的動態訊息,還有 43%沒看完,在讓沒看過的動態訊息浮上來後,可以讓閱讀百分比增加到 70%。

看起來整體來說都是正面的,也許小編們可以不用過份擔心,不過仍歡迎各位小編分享您最近是否有感受到影響。

 

讓創意萌芽,茁壯成創業:台灣將出現「群眾募資入口網站」

Posted: 07 Aug 2013 05:45 AM PDT

large_1394588888
照片來源:Éole Wind

過去 Inside 多次介紹過國內外的群眾募資平台或是上頭有趣的專案,像是外國的 Kickstarter、Indiegogo,國內則有 FlyingV、嘖嘖或 weReport 等等。群眾募資的模式已經掀起另一股創業、創新的浪潮,以往只存在於腦海中、設計圖上的各種概念有實現的可能。

Kickstarter 至今已有 46,357 個專案成功募資,超過 450 萬人參與,一共募集了超過 7 億美金;國內的 FlyingV 成立至今也已經成功地為 105 個專案找到資金,募集了約 2300 萬台幣。這類只有在專案募資成功才會收取費用的平台(募資不成功則將資金退回給贊助者)是近年來促成許多人實踐夢想的舞台。

鼓勵群眾募資

這次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櫃買中心)最近宣布「創意集資資訊揭露專區」將於 8 月 19 日上線,FlyingV 將會是第一個與之合作的群眾募資平台,共同協助台灣有意實現心中點子和創意的人,讓你們的夢想更容易被看見。

「創意集資資訊揭露專區」可以說是由櫃買中心為各群眾募資平台背書的「入口網站」,將會呈現各種需要募資的專案資訊,使用者可以從「創意集資資訊揭露專區」連到該專案所屬的群眾募資網站。網站上線後第一波將主打文創相關專案。1

櫃買中心代為把關

惟相關集資專案審核過程及金流之處理,攸關捐贈者之權益,櫃買中心將適度扮演監督集資專案審核、交易金流及集資專案執行控管之角色。2

我們詢問了 FlyingV 的共同創辦人林弘全,他說 FlyingV 與櫃買中心已經準備了半年多,網站將由櫃買中心架設、營運,欲參與「創意集資資訊揭露專區」的募資平台,需在金流和信託部分符合櫃買中心的規範,例如集資成功手續費率以 10% 為上限、須建立集資資金撥付控管與創意提案審查等制度。以 FlyingV 為例,金流部分已改用第一銀行的第三方支付服務「第e支付」,專案募得的資金也已有信託保障,民眾可以放心。

櫃買中心對欲集資的專案基本上僅有「不違法、不違反社會善良風俗」的要求,但仍有審查的權力。至於要如何宣傳,櫃買中心在網頁上表示:

櫃買中心並會再將創意提案訊息通知於櫃買中心掛牌之 800 多家上興櫃公司、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文化部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等相關單位,以提高群眾集資平台網站知名度及增加創意提案曝光機會。3

「創櫃板」

至於另一個櫃買中心廣受矚目的計畫——專為群眾募股而設的「創櫃板」,很可能於這次的「創意集資資訊揭露專區」上線之後,在年底前推出,協助資本額較小的微型企業或新創公司更容易募集資金。

「迷妳雲」事件,新鎧科技的官方聲明稿

Posted: 07 Aug 2013 04:24 AM PDT

minicloud

針對稍早蘋果日報的報導,「迷妳雲涉嫌吸金億元!實際負責人是辣妹詐騙始祖,工程師爆料:宣傳的功能我們做不出來」,新鎧科技在其粉絲團上發佈聲明稿:

關於日前媒體報導新鎧科技與前鉅泰公司負責人王慎言(原名王宗立)疑似不當加盟事宜,內容與事實有重大出入,故闡述如下:新鎧科技專精於研發製造,秉持正派經營原則,期許永續發展,唯一時不查,2012年由前鉅泰公司負責人王慎言使用假名取得產品代理權,並發生不當加盟事宜,新鎧科技對此已做出處理,並再次嚴正申明:

一、 王慎言先生從未任職於新鎧科技,更非公司負責人或所謂實際負責人。

二、 新鎧科技與鉅泰公司已於2012年2月底公告結束合作關係,此後並無其他合作。

三、 新鎧科技遭逢重大考驗,雖蒙受信譽及利益之失,仍秉持負責態度,與鉅泰公司解除合作後,已代位補償該公司業務代理期間加盟商之虧損。

四、新鎧科技將持續創新研發、積極行銷,提供消費者最佳商品及服務服務

對於本次未經查實之報導 ,以致傷害公司商譽及消費者權益,以致傷害公司商譽及消費者權益,新鎧科技都將保留法律追訴權。

公司並附上 TVBS 報導影片澄清:

 

 

螢幕快照 2013-08-07 下午07.17.00

您用智慧型馬桶解放嗎?小心屁屁被駭客攻擊

Posted: 07 Aug 2013 04:01 AM PDT

本文轉自〈能被黑的智能馬桶:這才是馬​​桶的崛起?

你曾經聽說過伊奈智慧型馬桶嗎?這是一個時髦無比的高科技廁所,坐在上面給你無比放鬆的舒適感。它能提供衛生清潔,清洗用的淋浴噴頭。蓋子打開的時候,舒緩的音樂響起,加溫器開始運作,對空氣中註入芳香除臭劑……不過最近這個馬桶出名了,不是因為智慧型,而是因為可能遭駭,因此出名,真糗!

在黑暗中,會有微弱的光芒照亮你,當你「解放」完畢後,智慧型裝置會重整、自動關閉蓋子、然後空氣淨化劑會釋放出一股 Plasmacluster 負離子,恢復房間的電平衡。

另外有兩個可伸縮的坐浴噴嘴(見圖),可以調節水壓和溫度(完事之後自動清洗身體);有一個按摩設置,可以交替噴出強烈和溫和的霧。那感覺就像你看著對面牆上的電影淹沒在一片玫瑰花瓣的雲海裡。

001

很美好吧?8 月 1 日,資訊安全公司 Trustwave 發出警告「伊奈智慧型廁所能輕易受到攻擊」。

「因為打開蓋子、操作浴盆、操作沖洗噴嘴等這些都是由 Android 手機app My Satis 透過藍牙遙控的,其中的 Bluetooth PIN 碼 0000 是寫死(hard-coding)到 app 上的。」

002

根據資安公司意見:「使用 My Satis app 的可以藍牙控制任何 Satis 廁所,只需下載 My Satis app,然後可使用它來反覆沖洗廁所,加大水的用量,浪費你的錢。駭客沒事可以忽然打開、關閉盒子,或者開啓浴盆和風乾功能,讓你在上面方便的時候突感不適時可用。」

003

所以說如果你願意花5686美元買一個智慧型廁所,那麼活該你遭這些「新奇罪」。最糟糕的的是,諮詢公司表示目前沒有補救措施。不過幸運地是,目前為止沒有收到供應商的負面回應,不知道這次事件可以讓智慧型廁所一舉成名嗎?

從人的隱私來講,有些人希望自己的廁所越簡單越傻瓜,而那些期待在排泄同時還要一定程度享受的,可以買個 Inax Satis 然後謹慎行事。

Via Slate

華郵老記者給貝佐斯的公開信:捍衛下屬,贏取忠誠

Posted: 07 Aug 2013 03:36 AM PDT

IMG_0004

照片來源:Washington Post

亞馬遜執行長 Jeff Bezos(下稱貝佐斯)以個人名義擲 2.5 億美元併購華盛頓郵報,電子商務大亨進軍媒體,他打的是什麼主意?在動向尚未明朗前,曾獲兩次普利茲獎殊榮的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 Gene Weingarten 寫了一封公開信,提醒貝佐斯,經營媒體與經營企業是兩碼子事,並呼籲他,做一位值得下屬擁戴的老闆。

歡迎來到華盛頓郵報。我已經讀過報導,你買下華郵所花的 2.5 億美元,大約僅佔你的淨資產 1%,這樁交易之於你,大概就跟我買下一輛 2003 Honda Civic 一樣不痛不癢。話說回來,我希望,並且相信,你不會把華郵當成玩物,或者將它當作自己規模龐大的企業業務的推廣利器。儘管併購金額可能只是你口袋中的零錢,不過對你而言應該仍是非常重要的買賣,而你也準備挽起袖子大幹一場,矢志為傳統報業再度注入贏利活水。我想提出一些建議。

先回溯到 1982 年,我擔任《邁阿密先驅報》(The Miami Herald)週日特刊《Tropic》的編輯時,高層交代我們刊登一篇表揚邁阿密地區傑出中學生的《銀武士獎》(The Silver Knight award)得奬者的報導。「銀武士」是一家優異且高尚的企業,但是獎項卻是由《邁阿密先驅報》的擁有者 Knight-Ridder 贊助。這篇報導自然而然無法採取批判角度,而是赤裸裸的歌功頌德、毫不掩飾的自我宣傳。我們當時拒絕報導該獎項,因為《Tropic》是一本小小的特刊,努力建立活躍且犀利的形象,馬屁文章有違我們的格調。雖然高層大發雷霆,斥責我們以下犯上,但最終仍把該報導移到其它不重要的版面,我們並未受到懲罰。

我查閱 Wikipedia 時,發現當年就讀邁阿密 Palmetto 中學的小貝佐斯,也是《銀武士獎》得奬者之一。哈哈。

你與我,年輕時原來曾有過這段淵源,我曾輕蔑你。但現在誰是贏家,我想這是昭然若揭。

言歸正傳:我們當天拒絕刊登,是正確的決定。但最重要的是,我們的高層非常明智的尊重我們。事件過後十年裡,《Tropic》強烈的個性無所拘束的奔放出來,贏得許多邁阿密的死忠讀者,我們的作者與攝影師入圍四次普利茲獎,其中兩此獲獎。這些成就,來自上級賦予的信任,縱然有時心不甘情不願,以及最重要的,他們的全力支持。

我曾把這個故事告訴卓越的華盛頓郵報前總編輯 Howard Simons,就在 1990 年他因癌症離世前夕。他聽了微笑著說,這則故事與他管理報紙時的原則不謀而合:「挑戰權勢,捍衛下屬」(Kick up Kiss down),當個值得下屬愛戴並尊重的上司,即使激怒老闆亦在所不惜。Katharine Graham、Don Graham 在這點上讓人拍手叫好,他們經常令董事會氣炸,過去輝煌的時日裡,他們不惜成本、樹立積極進取的新聞風格,這是我們感佩他們的因素,員工的忠誠來自愛戴與尊重,這是無可取代的優勢。

我的父親曾經說過,羅斯福前總統 1945 年驟世令他悲慟萬分,但並不是因為對於即將接任的杜魯門感到疑懼,我的父親對杜魯門一點也不熟悉,他只知道,羅斯福於二戰期間欽點了杜魯門,因此他必然值得信賴,這於我父親而言已是足夠的保證。

說了這麼多,我想,我對即將帶領華盛頓郵報的你,有很高的期望,而這來自 Don Graham 的擔保:這對報紙來說,是正確的事。他說,你是正確的人選。他的說法也已足夠建立起我對你的信心。

「偉大」,這個在體育新聞中失去意義的詞彙,已被過度濫用,因此我並不會形容你得到的是一份「偉大」的報紙,我甚至也不敢斬釘截鐵地定義,你買下的是一份「報紙」。你買下的,是充滿一群才華洋溢、兢兢業業的記者組織而成的機構,而此刻,有些人正因我們無法預知的變化而恐懼不安,甚至,我們已經因此失去了一些優秀的夥伴。

你在商場上的成功,無庸置疑,外界也形容你是一位視野前瞻的人。我期盼你很清楚如何帶領這家非凡的企業走向未來。在路途中,請牢記在心頭:「挑戰權勢,捍衛下屬」。

關於《銀武士獎》,很抱歉,但,我們是對的。

Yahoo! 新 logo 也是 Marissa Mayer 的 A/B 測試嗎?

Posted: 07 Aug 2013 01:35 AM PDT

過去一年新聞不斷的網路老將 Yahoo! 今天在官方部落格宣布,將在下個月推出新的 logo。1

過去一年,在新任 CEO Marissa Mayer 的帶領之下,Yahoo! 的面貌開始變得不太一樣,提昇員工福利、換首頁、一連串的收購,還推出了廣受好評的得獎 app「Yahoo!氣象」…… 最近一件他們想要改變的是妳我都很熟悉的 Yahoo! logo——以象徵著他們的快速改變、象徵著他們創新的靈魂。

一天一 logo

不過這只是「30 Days of Changes」的開始,Yahoo! 在部落格說,未來的 30 天,他們會推出各種不同的 logo 設計,並且放在首頁以及其他相關網站上,一直到台灣時間 9 月 5 日為止,當天將會公布最終版的設計。以下是第一款設計,採用較為現代化的無襯線字體(但是有比較好看嗎?)

tumblr_inline_mr5658AZ8H1qz4rgp
螢幕快照 2013-08-07 下午3.35.10
▲ 現在這個設計已經出現在美國版的 Yahoo! 首頁

大家可以去 Yahoo!  的部落格Twitter 或 Facebook 看接下來每一天的 logo 設計。

「Marissa Mayer」風格

為什麼是 30 個 logo?而且還全部公開給大家看?一般而言,即便是為了展示設計流程,將所有(或是說高達 30 種)設計都公開展示出來,是頗不尋常的作法。

不過這家公司的 CEO 是 Marissa Mayer,那我們一點都不意外。她是 Data-driven Design(由數據驅動的設計)信奉者。紐約時報過去曾報導過,Marissa Mayer 為了弄清楚 Google 顯示出來的超連結「要用哪一種藍色比較好」,她要求團隊測試了 41 種藍色。2

螢幕快照 2013-08-07 下午4.12.47

不僅如此,我們所熟知 Google 搜尋結果頁面上方的廣告欄位,底色是怎麼決定的?搜尋框與搜尋工具列之間的留白應該距離多少會比較合適?搜尋結果一頁要顯示幾個項目?這些都是 Marissa Mayer 主導的使用者經驗研究產生的結果,她曾在多個場合中以這個例子說明 Google 對於使用者行為相關數據的重視(Google 經常以業界所稱的 A/B testing 分析使用者對不同介面和欄位安排的使用行為,調整其產品設計,同樣以此聞名的公司還有亞馬遜、微軟、eBay 等等)。


▲ Marissa Mayer 於 2008 年 Google IO 發表的 keynote,說明 Google 如何打造產品

這次的「30 Days of Changes」會不會又是另外一次由 Marissa Mayer 主導的 A/B 測試呢?歡迎各位讀者討論。

迷妳雲涉嫌吸金億元!實際負責人是辣妹詐騙始祖,工程師爆料:宣傳的功能我們做不出來

Posted: 06 Aug 2013 11:03 PM PDT

螢幕快照 2013-08-07 下午1.53.45

本文出處為 T 客邦 〈 迷妳雲涉嫌吸金億元!實際負責人是辣妹詐騙始祖,工程師爆料:宣傳的功能我們做不出來 〉。Inside 獲 T 客邦授權轉載。

其實從前兩年開始,在電視上的網路應用就漸漸熱門起來。而從去年開始,打著創造智慧家庭口號的「迷妳雲」這個產品,開始跟各大信用卡、電信公司合作,在帳單上猛打廣告,而電視廣告「甩變大」、「刷一下,省很大」等口號也逐漸建立起產品印象。沒想到今天的蘋果日報報導,迷妳雲竟然涉嫌上億元的吸金案,背後的主導是過去辣妹詐騙集團的首腦!

以下先摘錄蘋果日報的新聞重點

【綜合報導】新鎧科技遭員工檢舉,稱將推出手機功能的「智慧型遙控器」,可遠端家電遙控、上網,藉此開放加盟、吸金上億元後,改推低技術的「迷妳雲」網路多媒體播放器來應付。士林地檢署還查出,新鎧實際負責人竟是「辣妹詐騙始祖」王宗立,已改名為王慎言,昨發動搜索並依詐欺等罪偵辦,訊後王獲二十萬元交保、共犯丁宜良五十萬元交保。

檢調接獲新鎧員工檢舉,指王宗立(四十四歲)詐欺前科累累,還刻意不擔任新鎧負責人,找來現任董事長兼執行長丁宜良合作,隱身幕後。新鎧當初對外宣稱將推出結合手機及遙控器的「智慧型遙控器」,標榜可在家上網、觀看影音,甚至遠端家電遙控,升級為智慧型住宅,但事實上公司根本沒有這種研發能力,王、丁等人卻對外大肆開放加盟吸金。


小編之前看到這款產品廣告的時候,以為僅是又一款新的android電視棒之類的產品,所以沒有多加研究,新聞爆出來後Google了一下,這款產品現在PC home線上購物還有賣,這是產品截圖:

01

以電視棒來說,4700元價格似乎貴了點。「海量影音」這個口號,似乎只有在中國製造的產品才有資格講這句話。那產品有什麼功能呢?以下是網頁的介紹:

02

這個產品功能前面五項看起來很中規中矩,就是一般網路多媒體播放器,網路上隨便找一款大陸製的產品兩千元有找。最後一項聽起來很厲害,也的確很有特色,但是妙就妙在這個「週邊設備為選購項目」的註解。

根據蘋果日報報導,該組織的首腦王宗立找來現任董事長兼執行長丁宜良合作,當初對外宣稱將推出結合手機及遙控器的「智慧型遙控器」,標榜可在家上網、觀看影音,甚至遠端家電遙控,升級為智慧型住宅,從前年中開始,以老鼠會方式開放加盟,加盟金則分五萬五千元到一百一十萬五種級距,加盟金愈高分紅比率愈高。但對外吸金上億後,王宗立改推出低技術產品「迷妳雲」向眾多加盟者交代。

03

▲這位王先生每次都吸金上億元,新聞也報了好幾次,他被抓被放也好幾次,口袋裡恐怕已經好幾百個億了吧!

檢調指出,「迷妳雲」僅算是網路多媒體播放器,只能上網及瀏覽影音,坊間已有眾多類似商品,技術與當初標榜的「智慧型遙控器」無法相提並論。據了解,檢調昨約談新鎧的工程師時,有人坦承:「公司做不出那樣的東西。」

以下是這款產品的電視廣告,其實純粹以產品的角度來講,這個產品也不算騙人啦,東西也是真的。而且看了一下其他網友對於這款產品的介面測試,發現在App端設計的功能其實不差,應該是有找過軟體工程師用心好好的設計過。公司裡頭應該還是有想要好好做事的人。

可惜,現在幕後的內幕被踢爆,而且產品的價格真的太貴。現在老鼠會吸金也能吸到3C產品上頭來,而且廣告還能做的這麼大,真是讓人太驚訝了。

砸 2.5 億買華郵,貝佐斯有什麼圖謀?

Posted: 06 Aug 2013 09:53 PM PDT

jeff bezos

本文轉載自虎嗅網 〈 我認為這才是傑夫·貝索斯收購《華盛頓郵報》的原因 〉。

本文作者 Henry Blodget 是 BusinessInsider 網站的創始人,後者也是亞馬遜創辦人 Jeff Bezos(下稱貝佐斯)投資的媒體之一。作為貝佐斯資助的創業者,同樣是媒體人的Henry如何解讀收購《華盛頓郵報》一事?原文來自 Business Insider,虎嗅編譯:

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是 Business Insider 的投資人,在收購新聞公佈之後,許多人都會問我這樣兩個問題:

  • 創業的公司由貝佐斯持股擁有或投資,這是一種怎樣的感受?
  • 為什麼傑夫・貝佐斯要投資新聞業務?(這意味著什麼?)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好極了。任何一家想要打造偉大產品和服務的公司都找不到比貝佐斯更棒的投資人了。他有耐心,聰明至極,以身作則:如果你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做自己的事情,只要看看亞馬遜就好了。

與典型的資本投資者不同,貝佐斯關注的是長遠計劃。任何時候,只要有機會將今天的利潤再次投入到一個在未來會帶來回報的計劃當中,他一定不會放過。而當他是你公司的投資人時,你也會感到要去做同樣的事情。

所以,每一個堅信《華盛頓郵報》將會成功轉型一家成功數位業務公司的人,都應該為貝佐斯的收購感到激動萬分。(所有希望《華盛頓郵報》永遠不要改變的人,應該想想別的可能了。)

至於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貝佐斯收購《華盛頓郵報》⋯⋯

我不知道答案。

但是我很樂意揣測一番。

首先,我猜貝佐斯覺得擁有《華盛頓郵報》是一件很好玩、有趣並且很酷的事情。我猜如果全部原因真的就是這麼簡單的話​​,那麼傑夫貝佐斯本人對此也應該沒什麼意見。畢竟,這可是一個投資做火箭和原子鐘的男人。他並不一定是為了錢才去投資。或者是為了吹牛。或者是商業戰略上有配合。

第二,我猜貝佐斯認為數位新聞業務和他的產業(電商)之間存在某種相似的地方——而新聞產業裡尚沒有人真正將這一點資本化。

哪些相似的地方呢?

首先,數位新聞和電子商務是傳統競爭者無法進入的領域:無限廣漠且無限深遠(infinitely broad and infinitely deep)。商店和傳統媒體資產都受制於物理空間:要嘛必須被垂直化,比如 Best Buy 或者 Automotive Week,要嘛就是普遍化,比如 Walmart 或者現在的《華盛頓郵報》。數位業務並沒有這些限制。

另外一個相似的地方是數位新聞和電子商務都可以被深度量身打造。就好像每一個亞馬遜的訪客都會看到不同的首頁一樣,每一個訪問新聞網站的人也會被呈現不同的甄選內容。

第三個相似點是,做到業績優秀並不一定需要掌控整個市場。科技產業往往是贏家通吃的局面。媒體和電商領域卻有著規模龐大的細分市場機會,市佔率很小也可以最終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企業(你不需要統治整個市場來贏得勝利)。

最後,我猜貝佐斯覺得新聞業務可能有許多方式可以和亞馬遜形成互補。

這一點是為什麼呢?

  • 一、亞馬遜已經涉足內容生產和銷售業務——而新聞不過是另外一種內容而已。亞馬遜平台分發海量的印刷和數位媒體內容。《華盛頓郵報》發表和銷售的內容也可以進入這個管道。同樣,亞馬遜生產的內容——主要與電商相關,但是逐漸在向媒體傾斜——也可以與《華盛頓郵報》的內容整合起來,向顧客和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 二、亞馬遜已經涉足訂閱和媒體設備業務。訂閱亞馬遜「Prime」遞送服務的使用者已經可以收看免費的電影和電視節目。亞馬遜 Kindle 使用者也有免費的圖書看。不難想像 Prime 訂戶和 Kindle 使用者很快就可以獲得便捷的《華盛頓郵報》免費訂閱服務——這一點會讓 Prime 和 Kindle 更有價值。《華盛頓郵報》的記者們則能夠為電子書和自出版業務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
  • 三、「新聞」其實在數位意義上,是等同於大流量網路節點的說法:人們瀏覽消費訊息的同時也會停下買一些東西。內容服務和電商公司一直都在將這兩種體驗整合在一起,但是從未有人成功過。考量亞馬遜在合作行銷(affiliate marketing)和廣告方面的經驗,不難想像《華盛頓郵報》將很快成為下一代整合內容和電商的試驗田。
  • 四、亞馬遜正在進入本地貨物投遞業務——這也是《華盛頓郵報》已經涉足的領域。亞馬遜的員工能否可以去遞送你每天的早報?為什麼不可以?你每天的報紙——或者一部分訂戶——肯定可以享受到亞馬遜員工的投遞服務。

長話短說,總之有許多很酷的商業合作是貝佐斯和亞馬遜可能會去試驗一番的。

當然,看上去貝佐斯也想要做一個合理的買賣。

貝佐斯以 0.5 倍的營收價格收購《華盛頓郵報》,或者是 2.5 倍的數位業務營收,如果你將印刷業務忽略不計的話。而數位業務營收仍舊在成長之中。考慮到《華盛頓郵報》現在每年損失 5000 萬美元,貝佐斯的最終開價可能有些高了。但是無論他怎樣處理《華盛頓郵報》,不太可能就這麼讓它一直虧錢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