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五個我欣賞的設計小細節”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五個我欣賞的設計小細節

Posted: 24 Jun 2013 04:03 AM PDT

cov

圖片來自 Christopher Boffoli

本文作者為 Facebook 產品經理 Julie Zhuo,Inside 曾經刊登數篇她撰寫的文章,相當值得公司管理階層或設計人參考:

優異的設計以各種方式存在於每個角落,除了那些廣為人知的偉大設計之外,還有一些非常棒的細節設計也值得我們關注,本文介紹最近遇到的五個我認為值得一看的設計(排名不分先後)。

Snapchat 的大圓按鈕

01

這個按鈕可謂簡單至極,就只是個大圓圈,操作也很簡單,單擊拍照,長按錄影。這個設計極為符合人們下意識的動作,因為拍照和錄影從本質上來說都相似,唯一的不同是時間長度,所以指尖在按鈕上停留的時間決定你最後拍出的是照片還是短片。更絕的是沒有任何後期特效,也不需要呆呆的站在那擺拍。這個設計毀譽參半、機遇和風險並存,你不能確定你到底拍了幾秒的影片,但是這款 app 本身就是一款簡單的圖片/影片分享 app,簡單在這裡才是王道。

Candy Crush Saga 的「增加五次機會」

02

嗯⋯⋯其實我有點不好意思說我已經在這個遊戲貢獻上百美元。儘管這個遊戲也有部分缺點,但是,它確實能讓使用者上癮。而且會讓你不由自主的多花幾十美分購買五次額外的移動機會來通關。這招很有效,首先是激發你的控制欲,本人是那種限定移動次數就難以通關的人,想要過關,只能購買額外的移動機會來搞定了(135 級之上除外,那又是另一件事了)。另外,更要命的是它總是在你講過不過的時刻出來。本來,如果距離通關還有很遠,你應該會堅持下去直到通關為止,但是,如果就差那麼一點點就過了,你會很不甘心,這時候你就更願意花 99 美分來搞定了。

這招在很多遊戲中能經常見到,但沒有一個能比得上 Candy Crush Saga 給我的感覺強烈,我老是想用自己的方法來通關遊戲,而不想屈服於遊戲規定的步驟,而且我就差兩步就搞定了,就兩步,兩步⋯⋯

Path的貼紙商店

03

這可能是一種比「增加五次機會」更有效的獲利方式。畢竟,作為貼紙,它傳達的是個人的喜怒哀樂,每一枚小小的貼紙和其他細節設計反映了 Path 的態度。打開商店的時候,會出現一段短暫的動畫,還有段清脆的鈴鐺聲,就像在宣告「本小店開張了」一樣。這個貼紙小店的佈局非常整潔優雅,每枚貼紙上都有個小小的聚光燈,彷彿在博物館一樣。而且,螢幕左右傾斜的時候,所有貼紙還會隨之來回晃動,用很有趣的方法回應你的動作。這個小店獲得成功的秘訣就是它從未試圖讓自己變得真實(說實話,有誰見過真正的貼紙店?)。它故意採用誇張的效果來取悅用戶。有時候我想,如果誰在做小店的貼紙設計工作,那他一定一定非常開心吧。

Spotify 的「熱門歌曲」功能

04

發現 Spotify 增加「熱門歌曲」這一欄還得提到我最近經歷的一次按慣例我為的自駕遊準備播放列表的時候,雖然現在這項功能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了(許多音樂網站/應用都提供這種基於點擊/播放數量排名的榜單),但是 Spotify 最大的不同是它提供一項額外的數據——全球播放次數。對於那些星探來說,這項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這項數據也能間接的告訴你,哪些歌手是成名很早的,哪些是最近才竄紅的。而這些是其他榜單裡找不到的。

當然,對於初次看到這組數據的人來說,可能他們不會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其實是有更好的方案來代替單一數字的,我期待將來的時候,Spotify 能設計出更好的方案來幫助我挑選歌曲。

Evernote 的卡片設計

05

這些小小的白色方框看起來就像白色的名信片,能讓你在不必打開的情況下預覽內容,這種更加貼近現實的設計要比一個簡單的列表好太多了。我所有的筆記都是一些零碎的紀錄,包含許許多多的話題,沒有什麼具體的好方法能工工整整的整理它們,所以,Evernote 這種簡單的兩列卡片的設計反而使用起來最舒服。而且,他們力圖保證卡片的簡單大方,彷彿就在暗示你「一點也不複雜,你能隨時撕下每頁紙」。另外還有一點,保持卡片適當的寬度可以使使用者感覺更舒服,畢竟你只是用它來紀錄一些臨時想法,不是長篇大作,寬度太大反而會讓人覺得好空虛。

後記:當然,這個巨大的世界裡還有許許多多的優秀設計要比我上文提到的這五個好很多。然而,上述這五個細小設計總能讓我停下來細細思考。其實不論什麼 app,本質都是由許多部分組成,如果每部分都精心設計過,那麼整體的水準一定會非常高。

VIA: medium.com

給年輕開發者與設計師的五點建議

Posted: 24 Jun 2013 03:11 AM PDT

pic_su_17

圖片:蘇打綠〈畢業典禮〉微電影花絮照

本文譯自〈Tips for young designers / developers〉,作者 Michael Tempest 是英國自由開發者與設計師。

我想分享一些在我初出茅廬開始從事設計和開發時,希望能夠聽到的幾個建議。這些建議不是絕對性的,您也不必全盤採納。我期盼的是,這些小小的建議能在未來幾年幫助你面對難關。

走出校園

校園內的課程,能夠幫助你建立設計或開發的根基,不過這並不是獲得一份好工作的保證。勞動市場要的是競爭力最強的畢業生,你必須證明自己與眾不同。

大學期間,你有最好的時光準備個人作品集(以及你的銀行帳戶)。切莫固步自封,試著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四處詢問有沒有人需要幫手,把自己的技能推銷給當地餐廳、商店或任何商家。未來的雇主想知道,你有適應真實世界的能力。而學生時代的經歷,便是證明。

如果遍尋不著工作機會,那就構思並執行自己的計劃。假設你是設計師,為自己鍾愛的品牌設計一幅海報,或者重新為它們設計網站。倘若你是開發者,寫出實用的 plugin,或是開發 app。成品愈多,愈能使你在未來脫穎而出。

勇敢說不

我剛開始工作的那些年,拒絕是我最不敢啟齒的幾件事之一,別誤會,有時候你就是得學會妥協。不過,向客戶的某些要求說不,絕對合情合理。比起予取予求,適時拒絕更能有效促進生產力,原因很多,我就不老調重彈,請參考以下兩篇文章:

苛求細節

「細節」是讓你得到同儕關注的重點。事實上,作品中的細節往往決定了設計師與開發者的潛力或視野。

退一步思考你的作品所呈現的每個細節。時間或許迫在眉睫,截止期限眼看就要火燒眉毛,但是假若你能即時為作品增加某個環節,引起他人讚揚「了不起,他想得真周到⋯⋯」,那麼作品的前景無可限量。

人外有人

有志想成為更傑出的設計師或開發者,此時此刻你必須⋯⋯把自尊拋到一邊去。

欣然接受批評與建議,坦然面對自己永遠不可能是最頂尖的那位,永遠有更厲害的人等你虛心求教。自尊心太強烈恐怕會讓你畫地自限。

勤於分享

說出想法一點也不足為懼,如果你堅持深藏不露,那永遠也沒辦法確知它的效果。把自己的概念或主意放上網路,獲得的評論會讓你的工作表現更好,如果引起網友熱烈議論,你的工作會增加不少。第一次收到迴響的時候可能會令你緊張兮兮,如果被批評得體無完膚也別氣餒,利用這些建議再接再厲。

Michael Tempest 的五項建議頗值得大學學子或畢業生參考,他也提到,若無後顧之憂,大可不必在乎金錢,為所愛而創造,樂在其中吧!

Think Again:蘋果賈伯斯、Tesla 創辦人 Elon Musk 卓越的祕密

Posted: 23 Jun 2013 09:21 PM PDT

本文出處為 TedxTaipeiThink Again:蘋果賈柏斯、Tesla 穆斯克卓越的祕密〉。Inside 獲 TEDxTaipei 授權轉載。

上週我們在 TEDxTaipei 的金山南路辦公室聚集了一些熱愛創新的朋友,舉辦了 TEDGlobla 2013 Think Again 放映會,今天我們來談談「Think Again」。

think-again-2

Think Again的威力

如果我們來看人類的創新歷史,雖然「revolution」(革命)可以帶來觀念的跳躍,但「evolution」(演化)帶來的改變才是人類創新的最大動力。

賈柏斯與他的蘋果公司在本世紀的成就,可以說就是「Think Again」威力的展現,蘋果公司從來沒有發明過電腦、MP3 隨身聽、智慧手機、平板電腦,但這些產品卻在蘋果團隊巧手打造之下,改變了科技世界的樣貌。

談到蘋果與賈伯斯的思考方式,公司總部也在加州的 IDEO 設計公司近年因為與蘋果關係緊密,加上得獎無數,讓所推廣的「設計思考」近來成為一套顯學,設計思考不只幫助蘋果與其他國際大廠產品與眾不同,最近這股風潮也延燒到台灣,華碩公司董事長施崇棠就把設計思考當做是員工教育重要的課程。

你可以不用當個設計師,但卻也可以了解什麼是「設計思考」,IDEO 執行長 Tim Brown 在 2009 年在 TED 上的演講,對如何「設計思考」給了最好的方向,當他看到當代設計視野越來越狹窄,產品越來越淺薄時,他鼓勵設計師要大格局思考(Think Big),而不要只是穿著黑色高領毛衣、配戴造型眼鏡,淨做一些雞毛蒜皮小事。

其實設計思考可以在全球暖化、醫療、教育等重要議題上發揮功用。

例如為了解決白內障眼內透鏡造價過高的問題,印度馬都賴醫院設計了自己的眼內透鏡,他們使用了低成本的 CAS/CAM 製作技術,讓透鏡成本從原先高達 200 美元降到 4 美元,現在馬都賴醫院的工廠也成了開發中國家最大的眼內透鏡供應商。

設計思考提供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在這種思考途徑中,我們不再預設單一的解決方案,它鼓勵我們去嘗試新的事務,然後從各種方法中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因此產生了新的想法、流程,而不只是產品而已。

賈柏斯逝者以矣,後繼者來者可追,最近被媒體封為「下一個賈柏斯」的電動汽車公司 TESLA 創辦人 Elon Musk 這位支付平台Paypal創辦人,腦中創意源源不絕,在出售 Paypal 賺進億萬美元財富之後,近年積極投身在電動汽車、太空旅行的領域,創辦了電動車廠  Tesla 與太空旅行公司 SpaceX。

Musk 也在今年 2 月參與了 TED,分享了他是如何思考永續能源。

當主持人 Chris Anderson 讚嘆地球上怎麼會有這麼創新的人,問 Musk 是如何辦到的?

Musk 回答: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我沒有好的答案給你,我一直持續工作,真的很多工作。

我們似乎發現了一件事情,真正成功的思考者,他們的思考其實都是以願景為原點, 從不滿足就是他們的燃料,讓他們不斷的Think Again and again……….。

矽谷的明日之星:被大公司「買下」的人才

Posted: 23 Jun 2013 09:08 PM PDT

160045db9a_54739937_o2▲ 圖片來源:電影《麻雀變王妃》劇照

本文轉載自虎嗅網 〈 被大公司收購的創業者將會主導矽谷未來的創新 〉。

作者 Peter Relan 曾經是一位工程師,也曾於網路公司擔任管理階層,此外他還是一位成功的連續創業者、天使投資人以及有著 25 年經驗的科技業資深人士。2007 年他創辦了 YouWeb 育成中心,培養出一系列成功的行動和遊戲公司。原文來自 TechCrunch,虎嗅編譯。

沒人能夠否認矽谷現在的人才資源之豐富,無論是科技人才還是創業人才都是如此。矽谷地區就好像是數位創新的麥加聖地一般,雖然對於一些人來說卻是蠻荒的西部(Wild West)而已。許多創業者移民至矽谷,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創辦下一個 Facebook 或者 Twitter,技術人才和工程師是實踐這一理想的必備條件。

無奈選擇

大部分完成學業來到這裡或者是從本地大學(比如史丹佛、柏克萊)畢業的工程師們都有這種慾望,在某一個時間點上,創辦他們自己的公司。但其中大多數人將會發現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氣餒的想法,留在未來幾年再去考慮,現在還是選擇加入一家規模小但有前途的創業公司勉強度日。

豐富的人才環境產生了這樣一種做法,我猜你肯定聽說過:人才收購(acqui-hire),即收購一家公司的目的完全是為了網羅該公司的人才。過去幾年裡,Yahoo、Google、Twitter 和 Facebook 是採取人才收購做法的主要公司,這讓許多年輕的創業公司和它們的明星工程師通通被收入到一個新的組織架構當中。

可不要搞錯了——創投和創辦人才是併購交易的最主要受益者。其他高層或團隊中級的人員卻經常更有野心,嚐到了成功的滋味,卻還沒有到可以退休的程度。這樣來看的話,下一位 Jack Dorsey(Square 共同創辦人)很可能已經在矽谷了,只不過還沒有成為一個創業者而已。現在他們寧願把自己的時間都獻給某家科技龍頭公司,夢想能開創更偉大的事業。

這就催生出一個未被發現的創業者群體,就在我們的周圍。這些人多是工程師和產品經理,不到 30 或者 30 出頭,擁有在創業公司工作的紮實技能,了解市場,被創業精神所吸引,但是卻有點不太願意承擔風險。

這些未來的創業者或許沒有目前這些科技公司創業者或 CEO 的履歷,但是他們曾經在某一個創業公司(如今是一家大公司)工作過。他們了解設計一款產品背後的意義,也明白擴張之後的規模是怎樣的龐大,他們曾經在 Facebook、Yahoo、Twitter 或 Google 體驗過。為了將創業成功的機率最大化,需要有這兩點經驗才行。

Google 們給了這些未來創業者什麼?

當我提到「在一家高度創新性的公司工作」時,我指的是像 Google、Twitter 和 Facebook 那樣的公司。Google 有自己的創新計劃,正像 Larry Page 所說,Google 要「創造還不存在的偉大事物」;Facebook 則有著自己快速迭代、打破常規(hack-and-break)的哲學;Twitter 則需要發明許多新東西來摸索商業化盈利模式。

Google 和 Facebook 是這方面公司的典型,與其他公司有所區別,真正給員工授權,它們都有著從下至上、技術導向的文化,它們為員工分配了特定的一段時間用於自己喜歡的項目,鼓勵他們花時間在有創新性的工作上。此外,加速器項目在各個地方出現,也是有助益的因素之一。

我預測矽谷的下一輪革新將由那些在 Google、Facebook 和 Twitter 工作的工程師們主導,他們的工作經驗,加之有效的社群網絡,在享受大公司福利的同時又可以花時間在解決新問題上面,這些都是他們創業成功的最有利的條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