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總市值突破 10 億美元,到底什麼是比特幣?”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總市值突破 10 億美元,到底什麼是比特幣?

Posted: 08 Apr 2013 04:31 AM PDT

了解比特幣之前,來回顧一下近期的幾則新聞:

本月1 號,比特幣的總市值已經突破10億美元。

造成比特幣幣值上漲的原因很多,有觀點認為這與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及歐元區的經濟不景氣相關——相對於美元和歐元,人們更信任比特幣的價值。上週五每枚比特幣在 Mt. Gox 上的報價第一次突破 92 美元,使得總量約為 1100 萬的比特幣總市值突破 10 億美元。目前,比特幣的價值已經逼近 93 美元,這個數字在一個月前僅為 32 美元,但也是當時的歷史新高。

3 月 22 號的消息,加拿大有位 22 歲小伙子 Taylor More 想把他的祖父母的房子給賣掉,但不接受任何現實的貨幣交易,只收比特幣。那套房產價值 39.5 萬美元,根據當時的匯率,相當於 5500-7000 比特幣,直到現在持有如此多比特幣的人並不多。他向媒體表示:

我想這是提早投入比特幣熱潮的好方法。這是我想到收集比特幣的最好方法了。

2 月 28 號比特幣(Bitcoin)的匯率為 32 美元,創歷史新高。

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位於日本的 Mt.Gox 與西雅圖的 CoinLab 公司達成協議,共同管理比特幣在美國和加拿大的交易情況。CoinLab 早前在矽谷獲得了 50 萬美元的風投,因此 Mt.Gox 希望藉合作的機會打入美國市場,增強比特幣消費者們的信心。比特幣的匯率波動極大,此前最高的匯率為 2011 年 6 月的 31.9 美元,同年又跌至歷史新低 2 美元。

圖為比特幣匯率變化,來源為 Wikipedia

看了這麼多新聞,儘管許多新聞裡都有一點點解釋,但是許多人還是不清楚比特幣到底是什麼。

比特幣的前世今生

先簡單介紹一下比特幣:

它以一套編碼系統為基礎,通過複雜地計算而產生。任何人都可以通過相關的軟體「製造」比特幣,然後利用電子簽名的方式來流通,最後透過 P2P 網絡來核查重複消費的情況。

和傳統貨幣最大的不同是,比特幣沒有一個中央發行機構——人們只需要運行比特幣軟件,就可以參與比特幣的製造,這種方式稱為「挖礦」。比特幣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進行去中心化的貨幣系統,而不以對中央發行機構的信任為基礎。

1982 年,一個叫 David Chaum 的人提出一種不可追蹤的密碼學網絡支付系統的設想。到了 1990 年,Chaum 將他的想法擴展為最初的密碼學匿名現金系統,這個系統就是後來所謂的 ecash。

2008年,一個名叫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描述了一種叫作比特幣(Bitcoin)的電子現金系統。2009 年 1 月 3 日,比特幣誕生,中本聰本人發布了開源的第一版比特幣客戶端。2009 年 2 月 11 日 22 點 27 分,中本聰在 P2P 基金會(p2pfoundation)網站上發了一封帖子,正式對外介紹了比特幣。它完全去中心化,沒有中央服務器或者託管方,所有一切都是基於參與者。中本聰在這篇文章中寫道:

傳統貨幣面臨的根本的問題是——信任。央行必須讓人相信它不會讓貨幣貶值,但事實上貶值的結果經常出現。銀行本應該幫我們保管好錢財,並讓這些錢財以電子化的形式流通,但是他們卻隨意放貸,讓這些財富淹沒在泡沫中。

2010 年,比特幣的第一個公定匯率誕生,來源是相關論壇上用戶之間自發產生的交易。第一筆交易是一名用戶用 10000 比特幣購買了一個 Pizza。目前,比特幣最為主要的參考匯率是 Mtgox 交易所內比特幣與美元的成交匯率。

經過計算,我們可以基本確定到 2140 年之前,比特幣的總量為 2100 萬個。為了避免通貨緊縮的現像出現,每個比特幣還可以分割為 10 的 8 次方份。

圖為比特幣總數,來源為 Wikipedia

2010 年末,中本聰完全退出了這一項目,並在網路上消失了。比特幣的官方網站 bitcoin.org 註冊於 2008 年 8 月 18 日,域名和伺服器都託管在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家小型主機託管商 Louhi Net Oy 那裡。中本聰在 P2P Foundation 上留下的信息顯示他是名日本男性,現年 39 歲,不過有人懷疑中本村是其實是一個俄羅斯駭客,也有人認為他是一個團隊的化名。

比特幣的「淘金熱」

目前已經有許多網站開始接受比特幣交易。包括 Mtgox 以及部分淘寶商店,比特幣兌換實體貨幣的服務也開始出現。也就是說,我們目前可以將比特幣認定為真正的流通貨幣,而非一文不值的虛擬貨幣。

隨著比特幣數量不斷增多,如今要獲得一個比特幣已經十分困難——現在想要通過「挖礦」獲取一枚比特幣,需要多路 AMD Radeon 6990 顯卡異構計算幾天,配置一般的電腦則很可能連續運行 1 年都一無所獲。於是,現在幾乎所有的比特幣「淘金者」都加入了合作掘金的網絡。他們利用分佈式計算的方式更快地挖到「金礦」。

比特幣究竟有多值錢?讓數字來說話吧。

2010 年,一枚比特幣只能兌換0.5 美分,到了2011 年6 月3 日則可以換到10.5 美元,漲幅為200000%。在同年的7 月5 日,一枚比特幣已經可以兌換到13 美元,漲幅提高到了260000%。

比特幣的算法中規定了單位時間裡所能產生的比特幣的固定數量,而透過「挖礦」獲得比特幣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因此通過實體貨幣購買比特幣也是一個重要途徑。作為電子貨幣,除了交換商品之外,比特幣也建立了一套與主權貨幣兌換的機制,以更順暢的流通。於是各種交易平台也就應運而生。

來自愛爾蘭的 James McCarthy 搭建了一個比特幣現貨全球交易平台 Global Bitcoin Stock Exchange,下設五個小公司。除了比特幣兌換,他還嘗試著提供租、借、投資等服務。他是中國境內最早使用比特幣的人。最開始他用自己的電腦「挖礦」,獲得了1000 塊比特幣,後來將精力轉向了比特幣交易。

現在,除了 Geek 以外,許多從事金融行業的人開始加入手機比特幣的行列,一場浩浩蕩蕩的「淘金運動」已經悄悄拉開了序幕。

概念的遊戲

不得不承認,現在圍繞著比特幣已經誕生了一個行業的雛形,但從本質上講,這股「淘金熱」的背後僅僅只是一個概念罷了,想取代現行的貨幣流通體系更是天方夜譚。

為什麼不可能?換個角度看就可以了。

如果我們將比特幣視作貨幣,那麼如何分配將會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因為比特幣本質上不可能做到平均分配,且沒有使用價值,那麼假設比特幣真的取代了現行的貨幣制度,還是需要國家來進行分配,依然需要根據總量來定義額度。

其實比特幣的概念簡單說來,就是描繪了一種全世界所有國家開始停止發行貨幣的景象。這種假設規避了許多問題,卻抽離了政府宏觀調控的智慧,看似維持了秩序實質上是在製造麻煩。

說白了,我們可以把比特幣理解成金子——總量有限,量不斷增多(不斷加工)且全球通行,在價值上並沒有不同。既然沒什麼不同,那麼我們就可以把比特幣看做是一般等價物,我們可以消費比特幣就像我們可以拿黃金去換東西一樣,除了稀有沒有什麼特殊之處,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比特幣是人造的。

Beats of 比特幣,只是一場遊戲。

Echelon 2013 ─ Taiwan Satellite將於4月10日登場

Posted: 08 Apr 2013 12:49 AM PDT

Echelon-2013-TW-Satellite-Facebook-851x315

Echelon 是一個為亞洲提供新創團隊展示及媒合的交流平台,2011 年 Echelon 在新加坡有來自 15 個國家超過 1000 位參加者,7 個國家超過 40 位知名講者,及通過地區選拔的 40 隊潛力新創團隊共同參與這個盛會。

Inside 曾參與 2012 年 Taiwan Satellite 的活動,相關新聞請參考去年我們的介紹:Echelon 2012 – Taiwan Satellite 活動報導

免費報名請點我

Echelon 將於 4 月 10 日舉辦 Echelon 2013 --- Taiwan Satellite 活動,屆時將會有來自亞洲各國包括台灣的團隊參與 Startup Pitches。

基本資訊

  • 地點:台灣國際會議中心
  • 日期:2013 年 4 月 10 日(星期三)
  • 時間:下午 1:00 到6:00
  • 地址:台北市信義路五段1號

Startups Pitching

  • 1. Drimmit
  • 2. Enricheers
  • 3. FlyingV
  • 4. Go1Buy1
  • 5. Pinkoi
  • 6. POP – Prototyping on Paper
  • 7. Reach Network
  • 8. Seconds
  • 9. SweetShot
  • 10. Tagtoo
  • 11. Tapgo Interactive Marketing Platform
  • 12. Waygo Visual Translator

講者與評審

 

圖片來源:Echelon 2013

  • Mark Hsu ─ TMI 創意工場合夥人
  • Stanley Zheng ─ Research In Motion 大中華區資深業務發展經理
  • James Hill ─ Cubie 業務發展
  • John Fan ─ Cardinal Blue Software 共同創辦人
  • Alvin Woon ─ TMI 創意工場合夥人
  • Jeffrey Paine ─ Golden Gate Ventures 創辦合夥人
  • Jit Siong Thaddeus Koh ─ e27 共同創辦人
  • Fox Hsiao ─ Polydice 共同創辦人
  • Martin Yan ─ Amazon Web Services 大中華區業務主管
  • Ching-Mei Chen ─ Cardinal Blue Software 共同創辦人

議程與報名方式

請參考 Echelon 2013 網站免費報名請點我

8天募到100萬歐元,荷蘭新聞理想主義網站啟航

Posted: 07 Apr 2013 09:27 PM PDT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什麼東西上面都有個日期,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編按:摘自電影《重慶森林》對白)

保存期限不僅適用於鳳梨罐頭和愛情,還有網路新聞評價機制,今天的新鮮的新聞,就是是明天的「廚餘垃圾」。而面對這樣的環境,有兩種解決方式:有人試圖將罐頭生產得更快更多,品質先放一邊,因為上架了肯定會有人買來吃,不管味道是不是變差了;也有人把罐頭往地下一甩,大吼一句,我才不要做罐頭!

Medium 選擇的是後者。同樣地,Rob Wijnberg,荷蘭當地報紙「NRC」的主編,選擇的也是後者。他在網絡上發起了一場群眾募資活動,意在建立「新秩序」的新聞網站,結果如下: 8 天時間,1.5 萬人,100 萬歐元……全新的新聞理想主義網站 De Correspondent(意為:記者)即將開始團隊組建。

目前的支持者已經有1.7 萬人,被他理念所打動的人還在增加當中。

De Correspondent 的新聞理念如下:

  • 每日更新,但超越每天的新聞內容;
  • 從新聞到新知
  • 沒有政治意識形態,只有新聞理想主義
  • 內容有主題,有交互聯繫
  • 重視新聞內容大於收入
  • 將讀者變成參與者
  • 沒有廣告,只有合作夥伴
  • 沒有目標受眾,只要相似的心
  • 對理想雄心勃勃,對智慧謙遜有加
  • 僅發行數位版

哈佛大學的 Nieman 新聞學研究室最近採訪了創始人 Wijnberg,他表示,團隊內的記者都會奉行新聞內容第一的觀念,網站會報導重要以及相關的內容,而不僅僅是吸睛的「爆炸性頭條」。

現在還不晚,我們還能重新思考如何做線上出版以及建立一個著重內容優化,而非「熱度」優化的新聞系統。這個系統讓人們能一起做出改變,而非僅僅為了被認可而競爭。世界上得到獎賞的應該是思考和技藝,而不是不經思考的內容。

De Correspondent 最早一批支持者將會獲得網站一年的訂閱權,而在他們決定付錢買這個「概念」的時候,網站的設計都還沒有完成。

因此,網站引起了荷蘭國內媒體報導和爭議。有媒體認為這種行為打著理想主義的旗號行事。有人還惡搞仿造了一個和 De Correspondent 類似的網站,稱這種模式是「愚人節笑話」:一個空頭的承諾能夠募集到多少錢呢?

衛報的銀行業 blog 作者,同時也是 De Correspondent 的顧問 Luyendijk 可不這麼認為。在他的眼裡,這個新型的新聞網站將會改寫新聞行業的DNA。

現在的新聞業都被印刷和廣播媒體所限制了:只製作一個版本的故事,讓每個故事獨立成篇,也沒有後續的跟進,更不利於新聞事件之間進行聯繫。因為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魚肉包裝袋」(一樣腥臭)。

Luyendijk 認為 De Correspondent 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如果你是剛獲知事件,可以從頭一篇文章開始讀。如果是一直此新聞事件很關注的讀者,就可以直接查看事件的後續更新了。這就是網路相對於紙質媒體以及視訊廣播媒體的優勢之一。當然,除了「概念」,他們以及準備好一個精英記者團隊了——荷蘭綠黨的前領袖,幾個知名電視記者,還有荷蘭本土小說家。

在我看來,De Correspondent 的理念和我們之前報導的 Medium 相類似,優質資源為主導,目標直指「顛覆網路按時間倒敘的呈現方式」。最近,類似的網路優質內容保存、改變網路內容規則的嘗試正在「熱炒」(或者說「熱銷」)。樂觀地看,一場內容改革正在到來,可以期待更多高品質的內容出現在網路上。至於這個熱潮能夠持續,從而擴大成為一場運動?我們拭目以待。

Flurry 五周年研究報告:App 正在吞噬這個世界,Web 必須順應其變

Posted: 07 Apr 2013 08:18 PM PDT

2868356069_b2e729871c_o圖片來源: joelaz

五年前,iPhone 開啟行動通訊的時代。而今天,超過10 億的使用者把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使用行動裝置和各種應用服務上。行動通訊衝擊著生活的許多面向,隨之而來的,無止盡的商業機會,結合的產業包括通訊媒體、娛樂、物流、教育、健康等等。

就拿 Flurry 的例子來說,Flurry 在過去五年裡,也見證行動通訊時代的爆炸性成長。2008 年 Flurry 和幾萬名開發者合作,將 Flurry 的分析廣告平台內建在他們的應用服務中,如今已經有超過 30 萬個應用服務內建 Flurry,而 Flurry 每個月可以獲得超過 10 億筆月活躍行動裝置的使用資料。

在五周年來臨之際, Flurry 做了一個回顧報告,並分享了統計數字背後的一些洞見在自家部落格中

首先,我們研究美國用戶花在行動應用和行動瀏覽器上(包括應用程式內瀏覽器)的時間:

TimeSpent_App_vBrowserCats-resized-600圖片來源:Flurry

美國使用者平均每天花在使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的時間,為 2 小時 38 分鐘,其中 80% 的時間花在使用應用服務上,而20% 花在行動版的網頁上。使用遊戲類服務的比例仍然最高,高達總時間的 32%,其次是 Facebook (18% )和 Safari (12%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會在 Facebook 的應用服務內觀看網頁內容,例如在 Facebook 中點擊某個朋友推薦的文章連結,使用者不會使用原生網路瀏覽器(例如 Safari、 Android 、 Chrome 等),而是內容會直接在 Facebook 內顯示。

App 的世界:App 正在吞噬這個世界

這五年以來,應用服務產業正在蓬勃發展,華爾街日報不久前曾估計其年營收高達 250 億美元。這波成長的浪潮,目前還看不出趨緩的跡象,因為繼智慧手機之後,平板也掀起另一波瘋狂的增長。

事實上,持續增加的並不只是裝置的使用數量,還有使用者使用 App 的數量。我們統計了平均每日應用服務使用的數量,下圖是 2010、2011、2012 連續 3 年第四季的統計資料:

AppsLaunchedPerDay-resized-600

圖片來源:Flurry

從左至右,我們可以看到數字從 2010 年的 7.2 到 2011 年的 7.5,最後到 2012 年的 7.9。這個增長和行動裝置的數量無關,而是顯示應用服務經濟尚未飽和,因為使用者所使用的 App 數量還在穩定增長。

最後,Flruyy 統計了超過 220 萬台活躍時間超過兩年的行動裝置,試圖觀察使用者使用新、舊應用服務的比例為何。

New_vSame_AppUsage-resized-600圖片來源:Flurry

如圖所示,2010 年第四季使用者平均只有 17% 的應用服務是新增的,而在 2012 年第四季則上升至 37%。我們相信,使用者願意嘗試新的 App,並可以看出,應用服務市場仍在早期發展階段,並有足夠的空間讓開發者創新。

Web 的世界:Web 已死?

讓我們回頭思考第一張圖,並想想 IDC 最近公佈的一份報告:平板今年的銷量將超過桌上型電腦,明年將超過筆記型電腦。由此我們可以推論:web 的確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這是否意味著 web 已死呢?我們認為不是的。相反的,我們相信 web 將會更貼近行動裝置、網站將變得更像應用服務:首先為提升使用者體驗,再者才是搜尋引擎優化。

行動通訊的浪潮過去被視為 Facebook 的致命傷,正在卻逐漸成為它最大的機會。使用者平均每日使用 Facebook 30 分鐘(是全球平均下來的結果,代表有許多人是每天花更多時間、甚至幾個小時在 Facebook 上瀏覽並參與討論),加上其使用者分佈的範圍廣泛,每月的活躍用戶近 10 億,你就能推測這個黑洞正在吞噬人們多少的時間了。

行動應用服務經濟的顛覆性力量,促成了許多人的機會:捧紅了明日之星和讓少數的人一夜致富,但也讓一些大公司黯然退場。雖然現在的局面依然混亂不清,但我們可以確定的事,智慧手機和平板正在吞噬桌上型和筆記型電腦的市場,同時也在吞噬 web 和人們的時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