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Netflix是如何用大數據捧紅「紙牌屋」的”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Netflix是如何用大數據捧紅「紙牌屋」的

Posted: 26 Feb 2013 06:45 AM PST

cards

現在網路上最熱門的美國影集,可以說就是 「紙牌屋」(House of Cards,在美國知名的影評網站 IMDb上,在15,000個評分中獲得 9.0 的高分,你就可以知道這部美劇現在的熱門程度。

而這個跟網路圈有什麼關係嗎?這部影集是由 Netflix 這個線上影音服務,用一億元美金買下版權,打破過去美國網路影音服務是先跟HBO、FOX或者是其他大電視頻道買節目後,才在網路上播出的模式,直接是由網路首播;跟過去一週一集不同,影迷們不用每週苦苦等待,「紙牌屋」當天一口氣就推出一季 13集(所以很多字幕組都在哀號),而紙牌屋本身更是請來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作為導演(社群網戰、班傑明的奇幻旅程、鬥陣俱樂部)以及知名演員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作為劇中扮演美國多數黨黨鞭的角色(請自行替換成國民黨林益世或者是吳育昇,這樣的角色),話題性十足;一推出後,在美國等地就成為熱門討論焦點。

那麼Netflix 是否在買下本劇開拍前就知道這部片會不會紅呢?紐約時報在近期的文章中Give Viewers What They Want,如此評論:

在美國的電視業裡,沒有什麼事是確定的,也許你找齊金牌導演、實力派演員跟熱門劇本,但還是跟擲骰子一樣,都是在賭。但是不是有破解之道呢?任何一門生意中,如果可以預見未來,是相當有殺傷力的,而 Netflix 可能靠著「紙牌屋」辦到了這點。

以下為IT經理網編譯自SALON的內容,早在一年前,Netflix就開始利用大數據分析,對節目的進行安排,透過對觀眾收看習慣的了解, Netflix發現, ​那些喜歡看BBC舊版「紙牌屋」的觀眾,同樣也喜歡大衛芬奇導演的電視劇, 或者凱文史貝西主演的電視劇。

因此, 對Netflix的高層來說, 購買這部由大衛芬奇導演,凱文史貝西主演的同名電視劇就是合理的。而這也最終也讓他們決定花一億美元來購買這個1990年BBC同名電視劇的重製版。

新版「紙牌屋」一共兩季, 第一季已經在2月1日在Netflix平台上獨家播出,第一季一共13集, 北美、英國、愛爾蘭、拉丁美洲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會員都可以點播觀看。在去年11月, Netflix的公關總監Jonathan Friedland在接受「連線」雜誌採訪的時候說:

我們知道觀眾在Netflix上的觀看習慣, 所以, 透過觀眾收視分析, 我們對哪些劇集會受歡迎很有信心。 隨著時間過去, 我們能夠針對不同觀眾推出他們更加喜歡的節目。

除了節目自身的受歡迎程度外, 大數據戰略還有一個優勢, 就是Netflix的推薦引擎也會有很大作用, 這可以使Netflix節省不少行銷成本。Netflix的數據表示, 75%的觀眾都會被Netflix推薦觀看所影響。

Netflix的公關副總裁Steve Swasey說:「透過我們的演算法, 我們可以發現那些可能喜歡凱文史貝西或者政治題材電視劇的觀眾,進而推薦給他們喜歡的劇集。」雖然具體的數據還得過一段時間才會揭曉, 但觀眾對新版「紙牌屋」的最初評價相當正面。而人們不禁要問, 大數據分析究竟給影視創作帶來了什麼?

Netflix的數據來自於它的2900萬觀眾。每次觀眾的搜尋, 正評或負評, 這些數據也會和第三方數據, 如尼爾森的收視數據綜合起來, 此外,再加上地理位置數據、裝置數據, 社群媒體分享數據, 觀眾加書籤數據、 每次觀眾登入授權的數據,以及每部影片或者劇集的數據, 都會進入Netflix龐大的數據分析系統裡去。

通過Netflix的演算法, Netflix不僅僅知道你星期天晚上比星期一下午更可能會看恐怖片。也可能知道你更喜歡用平板電腦來看片。哪些地方的人們更加喜歡在星期天下午,用平板電腦觀看。Netflix甚至能夠記錄哪些使用者當節目結束,幕後人員表開始跑時,就停止觀看。

分析凱文史貝西,大衛芬奇的粉絲與政治題材電視劇的相關性, 僅僅是很小的一個應用方式。Netflix透過對觀眾習慣的了解, 足夠它判斷某些特定內容對觀眾的吸引程度。

Netflix的資深數據科學家Mohammed Sabah在去年夏天的一個研討會上指出, Netflix可以針對某一幀畫面進行內容分析, 分析當時的觀看習慣。這些數據, 可以和其他數據關聯起來, 得到更加完整的分析。而根據Sabah的演講看來, 這裡的「其他數據」可能包括音量、顏色、背景等等數據, 這些數據可能綜合起來, 得出關於觀眾喜歡內容的有價值的資訊。

Netflix的首席內容官Ted Sarandos表示:

Netflix對觀眾非常有針對性。不像其他傳統電視台或者有線電視營運商, Netflix不需要把內容先放出去後才知道觀眾喜好程度,Netflix在內容播給觀眾前就已經知道這些。

當然, 以數據為中心的決策也不一定能夠保證成功。凱文史貝西甚至大衛芬奇的參與, 也不能保證一定成功。作為Netflix, 它的目標是要挑戰HBO在高品質影片的地位。這需要對大數據分析進行精益求精的優化。要記住的是, 任何大數據分析, 也不可能避免小概率事件的發生。

不過, Netflix這次在「紙牌屋」上的嘗試,對於製片業即將迎來一個重要轉折。新媒體公司過去幾年來, 已經在利用大數據分析的推薦引擎, 向觀眾推薦他們喜歡的節目。而現在, 大數據分析正深入到電影的創作環節, 這對將來整個影視創作行業從劇本選擇、 導演與演員的選擇, 拍攝和後期製作, 乃至行銷, 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

名人行銷?李安一手拿奧斯卡小金人,一手狂嚼In-N-Out

Posted: 26 Feb 2013 03:32 AM PST

昨天,第8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舉辦,李安再獲最佳導演;今天,從Twitter、Facebook與微博,都在傳一張李安一手拿奧斯卡小金人,一手捏著漢堡狼吞虎咽的照片。李安隨後對美國媒體說,當時他還真有點累了。

innout

從飲料紙杯的包裝來看,這是美國漢堡快餐店In-N-Out的品牌。

奧斯卡頒獎現場旁邊就是In-N-Out店?這不是巧合。每年奧斯卡典禮完畢後,《名利場》(Vanity Fair)雜誌都會舉辦奧斯卡年度晚宴,明星們照慣例會從頒獎現場轉戰《名利場》晚宴,而In-N-Out這兩年皆是該晚宴的食品提供者。

據名利場網站一篇文章披露的食物清單,去年奧斯卡頒獎後的名利場晚宴,In-N-Out為宴會提供800個漢堡,In-N-Out餐車直接開到晚宴現場製作漢堡。李安這個吃相不算什麼,有一年,安潔利娜裘莉就提前離開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穿著晚禮服跑去In-N-Out餐車旁邊吃漢堡。

In-N-Out是諸多好萊塢明星的漢堡最愛。有部落客稱,湯姆‧克魯斯拍片時,通常都有一輛In-N-Out的餐車在現場,隨時製作漢堡給他吃。

與其他速食店相比,In-N-Out提供的食物品種最簡單,主要就是漢堡、薯條、飲料和冰淇淋,沒有雞塊、沒有沙拉、沒有蘋果或櫻桃派之類的點心,更沒有人們在麥當勞看到的小玩具。而之所以能吸引到一批名人粉絲,是因為In-N-Out堅持高品質的控管。它從1948年創立以來,堅持每一樣食物都進行新鮮配製、現場加工,沒有其它速食店所不可缺少的微波爐或是冷凍庫。

目前,In-N-Out連鎖的大本營仍在美國西岸,沒有在全美展開大規模擴張。The Orange Country Register最新剛好對In-N-Out這個情況進行了報導:為什麼In-N-Out這麼保守?它採訪了In-N-Out年僅30歲的女繼承人Lynsi Torres,她目前是這家公司的主席。原因如下:

In-N-Out固執拒絕特許加盟,它因此可以全權掌控每家店的運作。也因此,In-N-Out不可能快速實現擴張。

原材料問題,In-N-Out的所有食物都是新鮮的,店裡沒有任何冰櫃與微波爐,所以每個店都必須在離兩個總後勤中心不遠的地方。Lynsi Torres說,「我們重視品質,我想顧客們對這一點相當尊重。」

品牌。In-N-Out的品牌偏精英化,這有賴於它的大批狂熱粉絲,如果它在全美快速擴張,其品牌光環或會受影響。「我們不會像其他公司那樣去做改變,」Lynsi Torres說,「這會讓我們顯得獨特,不會讓顧客們覺得我們變味兒、與初衷背離。」

自從Torres的祖母逝世後,In-N-Out從202家店擴張到281家,每年增長6%,現在,其連鎖店遍及美國五個州,有16,000名員工。Torres接管公司後很低調,不過彭博的億萬富豪排行榜把她列為美國最年輕的女性億萬富豪後,不少聚光燈也投射到她。

本文轉載自虎嗅網:「 李安一手拿奧斯卡小金人,一手狂嚼In-N-Out不奇怪。好萊塢為何都愛In-N-Out?

神奇護腕 MYO——透過感應肌肉活動變化識別手勢

Posted: 26 Feb 2013 01:01 AM PST

bfd06e41f9d798b26ee2f1555f70696f

如果類似 Google Glass 這類穿戴式裝置未來會成為主流的話,到時候我們會如何與這些裝置進行互動呢?一個可能的答案是手勢操控。但是現有的手勢互動,比如 Kinect 或者 Leap Motion,大多是以鏡頭識別使用者動作來做的。MYO 這款神奇的護腕則另闢蹊徑,通過檢測使用者運動時手臂上肌肉產生的變化,配合手臂的物理動作監測來做人機互動。

戴上護腕,你就可以像絕地武士一樣控制各種裝置了。MYO 設計了一個特定的動作來啟動裝置,相當於 Google Glass 的「OK,Glass」,而且這一動作正常人平時不會用到。MYO 利用藍牙 4.0 來連接到智慧型裝置,現在支援 Mac OS 和 Windows,未來將會推出適用於 iOS 和 Android 的 API,讓開發者進一步探索各種好玩的東西。

a86e1d51bf5f15fdcdc6b80d00172dce

MYO 在官網上稱,護腕對手勢的捕捉速度快到不行,有時候你甚至會覺得自己的手還沒開始動 MYO 就已經感受到了。這是因為你的手指開始移動之前,肌肉已經激活開始運動了。

比起 Kinect 和 Leap Motion,穿戴式的 MYO 的優勢在於不受場地的限制,互動時更自然,但是在精確度和手勢豐富程度可能還是比不上 Leap Motion。穿戴式的特點可能註定了 MYO 的優勢戰場在行動領域,比如同 Google Glass 的互動。

MYO 現在已開放預訂,售價 149 美元,預計今年年底開始出貨。從最開始的穿孔卡帶,再到鍵盤滑鼠,以及現在的觸控螢幕和體感,如今又出了這個 MYO,未來的互動還會有什麼新玩法呢?

編按:開發出 MYO 這款產品的公司 Thalmic Labs 已獲得包含 Y Combinator 資金在內的 110 萬美金種子基金,目前員工 10 人。

大忙人李開復如何使用社群網站

Posted: 25 Feb 2013 09:24 PM PST

6297256769_3e2e638fdb_b
照片來源:TechCrunch

今天不論是文化圈、娛樂圈、科技圈的名人,或是政治人物等,都想透過社群平台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以擴大、發揮自己的影響力。但這些人可不是專業部落客,他們有工作要忙、有會議要開…… 除了找人「代勞」之外,真要自己經營社群,該怎麼辦呢?或許我們可以參考前 Google 大中華區總裁、創新工場創辦人暨 CEO 李開復博士的例子,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有在關心社群網站發展的讀者,應該有聽說過前陣子李開復在新浪與騰訊微博上被禁言三天的消息。上個禮拜他「解禁」了,紐約時報中文網也在前幾天刊登了他在禁言最後一天的受訪內容1,當中揭露了像他這樣一個大忙人使用社群網站的秘訣。

制定流程並善用工具輔助。

李開復玩社群很「認真」,不僅定期更新,而且全都是自己打理,不假他人之手。但是他當然不是一則一則地看所有的訊息,也非「瀏覽」般快速看過,而是用了工具輔助2,只看經由演算法排序過,當天最熱門、最有影響力的前兩、三百則訊息,快速掌握當天的重點議題。

於是紐約時報的記者問李開復每天花多少時間在微博上,他答:

就差不多在兩小時之內,一個半到兩小時。這個工具一方面可以告訴我哪兩三百條我最值得看。我看到一條我就可以轉發它。還有一個問題,我上微博的兩個時段,是早上六點到七點,晚上八點到九點,但是這兩個小時你不斷地轉發的話,一個小時轉發八條,粉絲會煩死了。所以我們就開發了第二個工具,它讓我的轉發可以分散開來(spread out), 在分散轉發的時候,我當然自己會留意說,這個東西是有時效性(time sensitive)的,我現在就要轉,這個東西等半小時也不差,這個東西明天發也可以,這自然地能夠讓我的微博在一天的黃金時間比較集中地發出,但是絕不會有一小時發出兩條的情況。這是我們理工科的思維。

李開復認為正是因為自己採用了這套作法,讓他成為新浪微搏上影響力最大的使用者(follow 他的使用者數量高達 3000 萬,在騰訊微博上則是超過 2400 萬):

其實,我的粉絲就是這麼來的,告訴你實話。你可以去查,去年這工具大概是 10 月開始測試的,在去年 8 月的時候,我可能排 20 名吧,現在應該是第四、第五名了——指粉絲數。不過,粉絲數不是很准,新浪有一個影響力排名,以前我都是排第十左右,現在我排第一。第一的理由,其實就是說,我抓到了微博真正的精華,藉助機器和人的聯合,它(機器)挑兩三百條,我再從裡面挑十幾條來轉。這真的是精華中的精華。然後我再把它在黃金時間發出,而不是半夜兩三點發出,這兩者加起來,就是人的智慧加機器的智慧,加上我的一些個性化點評。這是轉發,另有 10-20% 是我的原創。有時我想到一個原創,比如談教育的,但我不急着傳出去,我會把它留到父母親都上網的時候再發。

就像紐約時報中文網記者說的,李開復是把微博「變成一個 business(事業)來做了。」

同一天,李開復又在中國大陸(類似 Quora)的問答網站「知乎」更進一步解釋自己每天使用微博的「流程」3

我的微博全部是自己發的,內容大概分布:10% 當天原創(時事新聞評論、微博熱議等),20% 累積原創(不斷累積的,例如閱讀感言、網上看到的好東東、家庭趣聞、特別好的舊微博等沒有時效性的),50% 工具輔助轉發,15% 員工的推薦建議(例如國外趣聞,國外投資文章、科技投資好文),5%「私信投稿」。

每半小時發一條是因為用工具定時,但是每條都是我挑的。用工具是因為我的空閒時間無法和黃金時間(早上 9-11,下午 3-5,晚上9-11)匹配對應,而且不能太頻繁地發(會洗板)。流程大約如下:

  1. 早上6點上微博,工具自動整理昨晚 10 點睡覺後 8 小時裡面最有價值的約 100 條微博,看一遍,邊看邊決定那些轉發點評,定時在黃金段每半小時發出(若有時效性特別重要的,就馬上發;如果當天微博較少,就一小時一條)。
  2. 6:30 轉發完畢,然後看累計的投稿、累計原創、員工建議,再定時幾條。
  3. 有時間的話,再看看工具裡面的關鍵詞監控和引爆話題,再去搜索一下當日大事和重要關鍵詞,如果還有時間,就看看我最認可的幾個人有沒有發什麼。
  4. 最後再基於上面工作和其他感觸靈感,發當日原創。7點結束。這樣通常上下午約 10 條微博就定好了。

上面的流程,上班時間再抽 30 分鐘來再做一次,下班後再抽 30 分鐘再做一次。一天三次,共兩小時,就運營結束了。(如果有碎片時間,也會用手機上上微博)高效嗎?

我們可以觀察出李開復使用微博的流程與操作策略都是經過考量的。而且,大家注意到了嗎?他覺得自己是在「營運」。

當然,李開復要成為新浪微博影響力第一名的人物靠的不僅僅是這套流程,還有他過去在專業上參與微軟、Google 核心經營團隊的身分作為加持(如今是投資人),他除了會在專業人士的社群網站 LinkedIn 用英文發表文章,還有許多機會在其他媒體平台曝光,例如這次的紐約時報中文網專訪(雖然該網站在中國需要「翻牆」才能看),他自己也是暢銷書的作者……

但如果連策略都沒有,還談什麼「經營」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