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10 家在 500 Startups Demo Day 獲得矚目的新創公司” 與新的 2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10 家在 500 Startups Demo Day 獲得矚目的新創公司

Posted: 07 Feb 2013 02:52 AM PST

500 startups

昨天矽谷知名的創新育成機構 500 Startups 在舊金山的山景城舉辦了他們一系列 Demo Day 的第一場。一共有 32 個團隊上台簡報,包括來自台灣的 Cubie。我們為大家挑選了幾個獲得矚目的團隊。不過話先說在前頭,這些都是參與創新育成的團隊,請不要將他們與市場上已經成熟的服務混為一談。

Cubie
來自台灣的 Cubie 同時提供 iOS 與 Android 使用者通訊與塗鴉功能。目前全球下載數已經超過 500 萬次,平均每天新增兩萬名使用者,每日活躍使用者與每月活躍使用者的比例是 25%。曾在 16 個國家奪得社群類 app 第一名。去年他們已經獲得一筆 110 萬美金的投資。對 Cubie 的開發或技術方面感興趣的可以參考這篇〈 工程師談 Cubie Messenger 350 萬次下載背後的功夫 〉。

CompStak
CompStak 企圖透過「群眾外包(crowdsourcing)」的方式讓使用者貢獻房地產資訊,為房地產經紀商與買家提供房地產資訊平台,創辦人本身就是紐約的房地產經紀人。

Dealflicks
Dealflicks 想要降低電影院的「空座率」。根據他們的統計,有 88% 的電影院座位其實都是空的,也因此,他們能夠以四折的價格銷售電影票,在最後關頭提供高額的折扣吸引使用者,這種作法在航空業或旅館業都很常見。目前 Dealflicks 的年度電影票銷售額有 500 萬美金。

GazeMetrix
GazeMetrix 很有趣,他們能夠偵測「品牌」在「何時」、「何地」被使用者拍照並上傳到網路上。如果您是品牌的經營者,當品牌的照片在網路上出現病毒式散播的現象時,GazeMetrix 會通知您。換言之,他們提供品牌行銷活動的成效評估工具。

iDreamBooks
愛看電影的人上電影院前會先去 IMDb 或 Rotten Tomatoes 調查電影的評價,iDreamBooks 想要當出版業的「Rotten Tomatto」(仔細比較會發現它們的版面跟 Rotten Tomatto 有幾分相似)。他們認為目前市場上缺乏一個好的書籍評價機制,即便是 Amazon 亦然,上面充斥著假造的評價。不同於 aNobii 這類的書籍網站,iDreamBooks 會先蒐集、彙整專業評論家的意見(當然,也開放讀者評論)。目前 iDreamBooks 的評價系統已經獲得紐約即舊金山的公共圖書館系統採用。

Kickfolio
以 iOS 為例,目前 app 開發者要進行 app 先期測試時,有人會選擇 TestFlight 的服務,讓未上架的 app 也能讓沒有綁訂開發者帳號的 iOS 裝置安裝。但 Kickfolio 則是採用 HTML5 的技術,讓開發者開發中的 app 可以直接在網頁上透過模擬器輸出畫面。而參與測試的人只需要打開 iPhone 或 iPad 的瀏覽器連到特定的網址即可。然而這樣的作法在效能上恐怕會打折扣,對於 app 效能方面的判定幫助不大。

WalletKit
他們針對 iOS 的 Passbook 功能,提供店家自製折價券的服務。類似的服務已經有不少網站在做了,例如 Passdock、PassSource 等等。

TouristEye
出國旅行總是令人愉快,但是計畫起來並不輕鬆。TouristEye 是一個讓使用者「安排旅遊行程」的網頁程式,強調圖像化的操作。

WayGo(外國)
中文使用者需要的即時翻譯服務通常是英翻中,不過外國人需要的恐怕就是中翻英了。跟 Word Lens 很類似,WayGo 這個 app 可以透過 iPhone 的鏡頭「即時」將中文翻譯成英文(不過就技術上來說前者更厲害一些)。

Hunie
許多新創公司最苦惱的往往不是產品的技術,而是在 UI、Logo 設計的部份,Hunie 提供一個媒合新創公司與設計師的平台,從中收取 12% 類似「仲介費」的費用。Hunie 的平台上目前有 1000 位設計師可以提供服務,他們聲稱還有約 10000 名設計師在等候名單上。

以下是 500 Startups Demo Day 的完整影片(偏心一下:台灣的 Cubie 在大約 23:30 處)。

Watch live streaming video from 500startups at livestream.com

另一個消息則是日本最大的電信商 NTT Docomo 宣布投資 500 Startups1,並且另外準備了 100 億日圓(合約 1.09 億美金)的創投基金,將會特別著重於以下幾個領域:

  • 媒體/內容
  • 金融/支付
  • 商務
  • 醫療/健康照護
  • 物聯網(machine-to-machine,M2M)
  • 集成/平台
  • 環境/生態
  • 資安

崛起中的日本 App 經濟

Posted: 06 Feb 2013 08:38 PM PST

world-series-apps-japan-720

上個禮拜 inside 發表了「Google Play 強勢崛起,去年第四季銷售額翻倍」一文,探討 App Store 與 Google Play 的表現追蹤報告,其中談到 Google Play 營收成長在 2012 第四季成長近一倍,主要歸功於日、韓兩大市場,其中日本市場的表現還超越了美國,由此可見日本 App 市場崛起之勢。

接著 App 數據分析網站 App Annie 針對日本的 App 市場做更進一步的分析報導「World Series of Apps: JAPAN」,從五大面向探究日本之所以在 App 市場中,重要性與日俱增的原因。

1. 日本行動市場概況

「過去日本以 Feature Phone 為市場主流,然而現在智慧型手機正逐漸佔領市場。」

Feature Phone 一詞在西方帶有負面意涵,指那些原始到只能用來通話、發訊息的手機。但是日本對 Feature Phone 的定義有所不同,即使是有高效能的攝影鏡頭、GPS、網路連線與多媒體功能,在日本仍被視為 Feature Phone。那對日本人來說,具備什麼條件才算是智慧型手機?一個簡單的規則是:如果它是 iPhone 或 Android 系統的手機,它就是智慧型手機。

截至 2011 年底,智慧型手機在日本市場只有 23 %的市佔率,其中電信業者握有相當的控制權,然而現在智慧型手機正大舉進攻日本市場,甚至有人認為隨著使用者切換到 iPhone 或 Android 系統手機, Feature Phone 將在五年內滅絕,加上 Apple 和 Google 積極開拓日本市場,迫使電信商改變策略以維持以往在市場上的絕對權力。

「日本電信商:越來越微弱的守門能力」

iOS App Store 的出現打亂了日本行動產業的原有模式,讓日本電信商失去控制手機內容的能力,也削弱電信商對手機製造商的影響力。這對所有日本電信商都是個壞消息,尤其是對日本最大電信商 NTT DoCoMo 來說更是威脅到他們長久以來能獲利的策略。

由於 DoCoMo 不是 Apple 的合作夥伴,無法控制 iPhone 的製造與銷售,更不能控制 iTunes Store,因此他們專注於 Android 系統手機,以此維持他們對國內手機製造商的影響力,以及在自家平台發佈內容的能力。

另一方面,提供 iPhone 的日本第二及第三大電信商 KDDI 和 Softbank ,讓使用者能透過 iOS App Store 取得服務而非透過自家平台。KDDI 和 Softbank 賦予 Apple 更多權力,希望 iPhone 能提升自己在日本電信業的地位。

App Store 正迅速改變使用者取得內容的模式,同時也剝奪了電信商關鍵的營收來源。讓電信商比起以往更依賴手機的銷售額以提升營收,於是日本國內手機製造商如 Sharp、Panasonic、Fujitsu、Sony Ericsson 更加致力於製造高品質的 Android 系統手機以期望能對抗 iPhone。

「App Store 改變了行動產業的權力分布,電信龍頭創造自己的 App Store 以持續涉入保持相關」

比起 KDDI,第一大電信商 DoCoMo 正失去更多的消費者,而 Softbank 更是比起 2011 年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很明顯地,日本消費者正從 iPhone 找到更多樂趣。為了維持對行動產業的影響力,DoCoMo 開發「dmenu」、「dmarket」兩大平台試圖重新贏得消費者青睞。

2. 日本的平台大戰

iOS App Store 的營收與下載數量一直扮演主要角色,儘管在日本行動市場中 Android 系統佔三分之二,而 iOS 只佔三分之一,但 iOS 的營收表現仍遠勝於 Google Play。然而近來 Google Play 驚人的成長率十分值得關注,正持續縮小與 iOS App Store 的差距。

ios-google-play-japan-revenues-720

Google Play 的營收正在趕上 Apple 的領先地位

雖然仍遠遠落後於 iOS 的營收,但 Google Play 持續增加的獲利能力將進一步激勵自己持續發展。其中在 2012 年 10 月,日本超越美國成為 Google Play 營收來源第一的國家。

「面對 iOS 和 Google Play 的市佔率大戰,日本電信商們抱持觀望態度」

KDDI 和 Softbank 投資在 iPhone,因此策略緊跟著 iOS 變動,他們希望消費者對 iPhone 和 iPad 的需求持續增長,並釋出對內容的控制權給 Apple 以換取更多的市佔率。DoCoMo 的情況複雜許多,他們希望 Android 系統超越 iOS,但不希望消費者習慣 Google Play 平台。他們希望的是消費者使用 Android 手機然後選擇 DoCoMo 的平台。

究竟誰能在平台大戰中獲勝,將取決於分別支持 iOS 與 Android 的兩大陣營如何決策應對,無論如何,迎合消費者口味是最重要的。

3. 決定日本 App 經濟的發行商

在日本,遊戲產業在 App 經濟中佔主導地位。截至 2012 年 9 月,分析日本 iOS Store 9 個月以來的 App 發行數量,我們發現前 20 名發行商有 18 個是遊戲公司,這 20 名發行商囊括了一半以上的產值。日本市場屬於頭重腳輕型,前五大 App 發行商佔營收比將近三分之一。

top-20-ios-publishers-japan-720

NHN、Gameloft 和 Apple 在眾多日本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來自西方的 App 發行商永遠是個局外人,除非與日本當地建立連結」

縱觀日本前幾大 App 發行商,很明顯地,試圖進入日本遊戲市場的西方發行商正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除了文化隔閡,外來品牌必須與手握豐沛資源的當地企業抗衡。我們熟知的遊戲巨頭 Electronic Arts、Zynga 與 Rovio 儘管比日本多數發行商有更多資源,卻都不在前 20 名發行商之列。其中來自韓國的 NHN 排名第 8,歸功於他們成功以子公司 -- NHN Japan -在日本營運,推出廣受歡迎的社群 app -- LINE。

面對日本 App 發行商們建立起的堅固堡壘,西方發行商要進入市場是難上加難。上圖有許多發行商屬於公開上市公司,擁有足夠的規模與資金投入廣告支出,因此西方發行商想要在日本有一席之地不僅需要足夠資源更要精準執行策略。

另一個西方發行商可行的途徑是與當地社群遊戲平台結盟,像是 GREE、Mobage(DeNA)、LINE 等能讓開發者接觸百萬使用者的平台。這些社群遊戲平台透過遊戲社群與交友邀請在日本迅速擴張。

4. 遊戲與社交類平台

「日本的遊戲產業向來發達,而社群 App 則在近幾年蓬勃發展」

4-720

遊戲類 App 在日本 iOS App Store 總營收排名第一

日本這股對遊戲的熱愛進而移轉到 App 的營收表現,自 2012 年 1 月到 9 月以來,在所有 App 類別中,遊戲類 App 佔日本 iOS App Store 總營收的 77 %,同時美國的遊戲類 App 佔 iOS App Store 總營收的 59 %。

「隨著智慧型手機逐漸普及,App 開發人員正興奮第迎接遊戲產業的新時代」

儘管越來越多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但現在還是有許多遊戲玩家使用 Feature Phone,由於 Feature Phone 透過網頁進行遊戲更加便利且能兼顧相容性於各個裝置,相較之下,許多智慧型手機的遊戲都只是 Feature Phone 遊戲的一部份,也就是在智慧型手機上可以玩,卻無法享有全部利益。

「社群網絡在日本正經歷臨變革性的成長」

社群網絡的崛起對日本 App 生態是個關鍵性的指標,相較 2012 年 1 月與 2012 年 9 月,iOS Store 社群類 App 營收驚人地增長 383 %。在 2012 年,免費下載的 Line 在排行中持續超越 Facebook 與 Twitter。

5-720

LINE 強勢力抗 Facebook、Twitter 和 Skype

5. 在日本最受歡迎的 App

日本社群類 App 的增長幾乎可完全歸功於來自 NHN 的 LINE,自 2011 年 6 月發行以來,全球使用者破億,並在超過 32 個國家的 iOS 免費下載排行中排名第一。

6line-720

來自 App Annie --- LINE 的歷史排名

「LINE 在社群類別中的優勢成為社群遊戲的最佳跳板,成功侵略 GREE 、Mobage、Mixi 的市場版圖」

LINE 證明了它能藉由自己的社群版圖快速拓展其遊戲 App,LINE POP 在發行 24 小時內創造 300 萬下載次數,並在發行後12 天內達到1000 萬下載次數,另外 LINE Birzzle 則在發行後 97 天內達到 1000 萬下載次數。

上個月 inside 曾報導過 LINE 在台灣舉辦的「LINE 2013 NEW YEAR party」,當中提到 LINE 將持續發展遊戲、行銷、在地生活與行動支付等面向的服務,朝智慧生活平台邁進,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在台突破 1200 萬使用者,LINE 將深耕在地服務,成為智慧生活平台」。

「不倚賴社群遊戲平台也能登上排行榜第一的 Puzzle & Dragons」

7dragon-720來自 App Annie --- Puzzle & Dragons 的歷史排名

Puzzle & Dragons 之所以值得注意是因為它不倚賴於 GREE 、Mobage、Mixi 等遊戲平台的支配,儘管如此,它仍然榮登 iOS App Store 九個月的賣座寶座。Puzzle & Dragons 的遊戲設計深受日本玩家喜愛,在日本 App Store 許多遊戲屬於紙牌遊戲,從 Feature Phone 切換到智慧型手機時只做了視覺上的升級變化,很少有遊戲像 Puzzle & Dragons 願意跳脫窠臼,它充分運用智慧型手機的特性創造不同其他遊戲的遊戲機制,針對智慧型手機的特性發揮最大潛力。

儘管日本在 App 市場上具有相當經濟潛力,但由於日本三大電信商分別投入 iOS 與 Android 陣營互相競爭,進而影響 iOS App Store 與 Google Play 的營收表現,目前仍存在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最後 App Annie 提到,隨著 Feature phone 的市佔衰退與智慧型手機的崛起,龐大、成熟且高獲利的日本 App 市場對開發者來說更有吸引力了。在持續成長的同時,日本也致力改善 App 市場環境,正迅速蛻變為 App 產業相關人士無法忽視的市場。

又是木馬屠城記?Yahoo! 宣布與 Google 就廣告業務展開合作

Posted: 06 Feb 2013 07:54 PM PST

troy

Yahoo! 今天宣布,正式與 Google 達成廣告合作,將在 Yahoo! 自身以及其合作夥伴的網站顯示來自 Google Adsense 和 Google AdMob 的內容。

Yahoo! 表示,希望此次合作能達到這樣的效果:讓廣告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合適的使用者面前。但這次並不是獨家的合作。

令人注意的是,這次是 Henrique de Castro 加入 Yahoo! 擔任 COO 之後與 Google 的首次合作,而他的上一份工作正是前 Google 全球廣告業務資深副總裁。他曾在慕尼黑舉行的 DLD 會議上表示,為了提高搜尋的相關性,Yahoo! 要成為「內容搜尋的 Google」。也就是 Google 搜尋、展示的是內容的連結,而 Yahoo! 則要直接呈現內容,而不僅是內容的標題。

在搜尋方面,目前 Yahoo! 是與微軟的 Bing 合作,而 Yahoo! CEO Marissa Mayer 之前曾公開對那項合作案表達不滿,甚至可能重新考慮與微軟的搜尋合作。然而目前還不清楚這次與 Google 達成廣告方面的合作後,Yahoo! 是否會在搜尋業務方面有所變動。

編按:事實上早在多年前 Yahoo! 與 Google 曾就廣告業務達成合作協議,但是在美國司法部調查後便取消了。至於這次是過去合作案的延伸,還是像 NOKIA 換了 CEO 之後出現政策大轉彎,我們不得而知。NOKIA 由過去掌管微軟商業部門的 Stephen Elope 擔任 CEO 後,僅四個月即宣布 NOKIA 的智慧型手機將捨棄 Symbian 和 MeeGo 系統,全面採用 Windows Phone 系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