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馬雲將於 5 月 10 日辭任阿里巴巴 CEO,接任人選尚不明確” 與新的 8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馬雲將於 5 月 10 日辭任阿里巴巴 CEO,接任人選尚不明確

Posted: 15 Jan 2013 03:44 AM PST

今天下午,馬雲在致全體員工的郵件中宣布,將於今年 5 月 10 日辭去阿里巴巴集團 CEO 職務,專任董事會 主席,未來的工作將主要負責協助 CEO 做好組織文化和人才培養工作,還會參與阿里巴巴董事局的戰略決策。

馬雲在郵件中稱:「從心底裡,我佩服今天的年輕人。網路是年輕人的天下,能給他們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榮幸,也是我們這些人可以給公司未來創造最大的貢獻所在。」

而就下一代 CEO 的人選問題,馬雲並沒有明確指出將由誰接任,但他在郵件裡表示:「之所以我提前數月宣布離任 CEO,鼓勵年輕同事站出來擔當,大家不用擔心,我們有信心在 5 月 10 日宣布新任 CEO。」

馬雲的卸任,很容易讓人聯想到 1 月 10 日阿里巴巴宣布將重新調整組織架構,將阿里的業務拆分成 25 個事業部,交由戰略決策委員會和戰略管理執行委員會負責這一決定。從這 25 個事業部的管理體系來看,可謂分工明細,或許馬雲是想通過充分釋權,為自己的此次宣布離職預先鋪路。

以下是來自阿里巴巴官方微博的馬雲辭職全文:

各位阿里人,

期待写这封信很久了,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这一刻。。。。

我将在 2013 年 5 月 10 日,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 CEO 一职,将全力以赴做好集团董事局主席全职工作。

此时此刻,我只是想和家人,同事,朋友,合作伙伴,亲们说声:谢谢。谢谢你们支持了我 14 年。我知道自己的性格和做事方式方法,你们的宽容和信任,特别是全力以赴的创造,让我有了人生最珍贵,最难忘的 14 年。

9 年前初创淘宝时,有位投资者朋友和我谈话,希望我有一天不再担任 CEO。他认为我不会是个标准版的合格 CEO,我同意他的看法呵呵。但我知道那时候的我和公司都没有准备好。从那时候起,我和我的团队就开始为这一天努力。我们也许不会是最成功的公司,但我们希望自己是最持久,最具活力的公司。

这14年来,阿里的业绩让我骄傲,但更让我惊喜的是阿里人的成长。阿里独特的文化造就了大批独特魅力的阿里人。作为创始人CEO,退让 CEO 是个不容易的决定,因为这容易造成误解。特别是我这个年龄,还是常规意义上年富力强的时候。我绝无偷懒之想法,尽管当阿里巴巴 CEO 绝非易事,我是看到阿里年轻人的梦想比我更美,更灿烂,他们更有能力去创造自己的明天。

14 年的创业经历让我幸运的看清了自己想做的,能做的和必须放下的。。。。从心底里,我佩服今天的年轻人。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48 岁的我不再“年轻”,阿里巴巴的下一代比我们更有优势运营好互联网生态系统。

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今年,阿里绝大多数生于 60 年代的领导者将会退出管理执行角色,我们将把领导责任交给 70,80 年代的同事们。因为,我们相信他们比我们更懂得未来,更有能力创造明天。能给他们提供更多,更大的舞台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这些人可以给公司未来创造最大的贡献所在。

大家肯定很关心谁是未来的 CEO 吧。接任创始人 CEO 是个很艰难的工作,特别是接像我这样性格鲜明而又"ET"类的 CEO 更是需要有巨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阿里有幸有数位这样的领导者,每一位都具有罕见的领导魅力和风格。他们将会给未来的阿里带进不同的元素和气质。但要说服他们作出如此巨大的牺牲和投入,确非易事,这也是我考虑了一年多的事。所以我提前数月宣布离任 CEO,鼓励年轻同事站出来担当,大家不用担心,我们有信心在 5 月 10 日宣布新任 CEO。

各位阿里人,阿里立志发展102年,我们还有88年要走。没有健康,良好的年轻人接班制度,我们很难想象我们会走到那一天。今天只是我们未来 N 次领导者轮岗换班中的第一次。今天的阿里巴巴已经有这样的能力,实力和责任做好接班人制度的建设。而且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能力。

再次谢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即使不是 2013 年的 5 月 10 日,我也终究有一天要离开 CEO 岗位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将主要负责阿里巴巴董事局的战略决策,协助 CEO 做好组织文化和人才的培养,并将会和大家一起加强和完善阿里的公益事业。

我相信,做自己开心,做自己能做的,配合好比我强的人的工作是今天的我最应该做的正确事。

If not now, when? If not me, who?!此时此刻,非我莫属!

阿里人,GO!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 CEO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2013,1,15

如何得到一份像我這樣的工作?(上)

Posted: 15 Jan 2013 02:50 AM PST


照片來源:Joi

本文翻譯自 〈 How to Get a Job Like Mine 〉:

美國作家 Kurt Vonnegut(當代幽默諷刺大師馮內果)過去總是將他的演講題目定為「如何得到一份跟我一樣的工作(How to Get a Job Like Mine)[^1]」,然後在演講的時候講任何他想講的東西。我的狀況跟他相反,我被告知可以講任何自己想談的。於是我決定,與其談論網際網路的未來或是集體協作(mass collaboration),我最感興趣的恐怕還是「如何得到一份像我這樣的工作」。

所以該怎麼做呢?毫無疑問,第一步當然是選對基因:我是出生在美國的白人男性,家境不錯,父親在電腦產業工作。然而不幸的是,我也不知道怎樣才選得到這種好康,所以講這個大概沒什麼用。

但是另一方面,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是被困在美國中部一個小鎮的孩子,所以我的確摸索出一些讓我逃離這裡的撇步。我想我可以將這些方法與各位分享,希望多少能夠減少一些生命中的不公平。

第一步:學習(Learn)

我做的第一件事,你們可能都聽說過了,就是學習電腦、網際網路以及網路文化。我讀了一大堆書、看了大量的網路文章,並且作了一些嘗試。首先我加入了一些電子郵件通訊列表(mailing list,一種特定群組內部互相發送群組電子郵件的名單),試著去理解大家在講什麼,直到我自認 OK 了才加入大家的討論之中。

我逛網站,也打算作一個自己的網站。最終我學會了如何打造一個 web 應用程式(web app)並且著手進行。當時我 13 歲。

第二步:嘗試

我做的第一個網站是 get.info。這個點子是希望有一個免費的線上百科全書,讓所有人都可以在網站上新增、編輯、組織內容。我全部自己來,還加入許多很酷的功能,也差不多在所有瀏覽器上測試過,我感到非自豪。這個網站當時也的確得過獎,成為年度最佳創新 web 應用程式之一。很不幸的,那時候我認識的人都只是學校裡的孩子,所以其實沒什麼人可以寫出很多篇百科條目。(幸好幾年之後,我媽媽告訴我有個新網站叫「維基百科」,做的事跟我的網站一樣。)

第二個我做的網站叫「my.info」。這個點子主要想解決的問題是,與其從網路上不同的地方獲取新聞,何不有個程式自動從網頁上將所有的新聞集中到一個地方呢?後來我完成了,網站也順利運作,但我並不是唯一想到這個點子的人,那時有許多人正在著手開發一個新技術「syndication(聯合供稿)」。有一組人從中分離出來,打算為它建立一個叫「RSS 1.0」的技術標準,我加入了他們。

第三步:抓緊機會(Grab)

從學校畢業的那個夏天我還沒有工作,所以有很多時間可以自由運用。我把所有的時間花在閱讀 RSS 1.0 電子郵件群組的內容,做盡了所有奇怪的工作或是任何他們需要幫忙的事。很快地,他們就問我想不想成為他們的一員,最終我成了 RSS 1.0 技術規格的共同制定人。

RSS 1.0 是建立在一種叫「RDF(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資源描述框架)」的技術上,經常引發大家激烈的討論。所以我也開始研究 RDF,加入了他們的電子郵件群組,研讀相關資料、問一些蠢問題,漸漸地我開始搞懂它了,於是很快我在這個 RDF 的圈子有點名氣。當他們宣布打算成立新的工作群組制定新的 RDF 規格,我決定偷偷跟上。

一開始我先問那個群組的成員我能不能加入,他們拒絕了。由於我真的很想加入那個群組,所以我想出別的辦法。我讀了 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全球資訊網協會,負責制定 web 標準,不過其標準僅是「推薦」而非強制)的規則,W3C 就是負責運作那個工作群組的組織。他們的規則說,工作群組可以拒絕讓別人加入,但是如果有 W3C 的成員組織推薦,那麼就不得拒絕。所以我開始找 W3C 的會員組織名單,找了一個看起來最友善的,問他們可不可以推薦我加入那個工作群組,他們同意了。

成為工作群組的成員表示每週要參加電話會議、大量的電子郵件或是透過 IRC(Internet Relay Chat)討論,偶爾要飛去奇怪的城市和別人碰面、有許多人要認識。

我是 RDF 的信徒,所以很認真地想讓別人採用它。當我看到哈佛的 Lawrence Lessig 教授正在建立一個叫「Creative Commons(創用 CC)」新組織時,我寄了一封信給他,說他們的計畫應該採用 RDF,並解釋給他聽。幾天之後他回覆說:「好主意,你可以幫我們做這件事嗎?」

所以我後來就加入了 Creative Commons,也因此到各地參加研討會或聚會,也認識了更多人。大家開始認識我之後,我也開始在各地、各個領域中有了朋友。(待續)

繼續閱讀-->> 如何得到一份像我這樣的工作?(下)

如何得到一份像我這樣的工作?(下)

Posted: 15 Jan 2013 02:43 AM PST


照片來源:dsearls

本文為 〈 如何得到一份像我這樣的工作?(上) 〉 續篇。

第四步:創建(Build)

後來我放下這些去史丹佛讀了一年大學,那是加州一間有如田園詩般的小學校,陽光永遠是那麼閃耀、草地永遠是那麼地綠、學生總是往外跑。那裡有一些很棒的教授,我也的確學到很多,但我感受不到知性的氣氛,因為大多數的學生似乎一點也不在乎學習和研究。

但是在接近年底的時候,我收到一封署名「Paul Graham」的信,他說自己正要開始一項「Y Combinator」計畫。背後的概念是找一群聰明無比的程式設計師,將他們聚在一起、給他們一些錢、完成一切文書作業後成立新公司。這群人在打造新公司/服務的同時,也很用心地學習 Y Combinator 教的一些必要知識,例如商學、如何找投資人或買主等等。Paul 建議我提出申請加入 Y Combinator。

於是我照做,也入選了。在長時間辛勞地工作後,我發現自己正在做一個叫「Reddit.com」的小網站。其實我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我們沒有任何商業方面的經驗,我們真正打造一個產品的經驗也不多,甚至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的網站到底行不行,或是為何可行。每天早上我們起來就是確認伺服器沒有掛點、網站沒有被垃圾留言給佔領、使用者也沒有棄我們而去。

當我剛開始做 Reddit 的時候,成長得很慢。這個網站很早就上線了,我們只用了幾週就做好。前三個月裡,每天超過三千人造訪已屬難得,也差不多就是一個 RSS feed 的基本水準。後來,過了幾個禮拜馬拉松式的 coding,我們將 Reddit 從 Lisp 語言換成 Python,我也因此在部落格寫了一篇文章。這件事受到許多人注意,沒有人生氣起來像 Lisp 粉絲那麼誇張。直到今天,我在派對上自我介紹時提到自己在 Reddit 工作,人們還是會說:「噢,是那個從 Lisp 轉換出去的網站。」

差不多就是那個時候,網站的流量開始起來了。之後的三個月,我們的網站流量翻倍了兩次。每天早上我們都會查看一下流量圖表、看看我們表現得如何——加入的新功能是否獲得關注、我們的網站是否在網友間口耳相傳、使用者有沒有拋棄我們等等。每一天數字都成長得更高。每當我們稍稍從工作中休息一下、喘口氣,網站看起來還是成長得一天比一天快。

但我們還是不知道要怎麼賺錢。我們在網站上賣 T-Shirt,但是每當我們賺了一點錢,也只能用來訂更多 T-Shirt 來賣。我們也開始賣廣告,然而表現得並不好,差不多就是每個月幾塊錢。我們也想過授權「Reddit 技術」給其他像我們一樣運作的網站,卻找不到誰真的需要這種授權。

很快地,Reddit 每個月都有數百萬的使用者造訪——一個遠超過美國一般雜誌讀者的數字,我會知道是因為當時跟很多雜誌發行商聊過,他們都很好奇 Reddit 的魔法使否也適用在他們身上。一開始,我們對他們建議的每件事都說好,而且很幸運地,也都管用,因為我們寫程式的速度比他們寫一份正式合約的速度還快。

此外,線上新聞網站也開始注意到 Reddit 能為他們帶來巨大的流量。他們覺得在所有文章加上某種「Reddit this」的連結可以帶來更多流量。但是據我所知,加入這種連結其實對文章在 Reddit 更受歡迎其實幫助有限(而且還會讓你的網站看起來更醜),不過這的確是幫我們打了許多免費的廣告。

沒多久,談合作就變成談收購。被收購——我們一直以來的夢想!再也不必煩惱網站賺不賺錢。有些公司願意接手這件事,我們還會因此致富。於是我們放下手邊所有的事務進行協商,然後那些工作就一直被晾在一旁。

我們花了好幾個月協商。首先,我們對價格爭論不休。我們準備了一堆計畫跟報表,到他們公司總部做簡報、參加永無止境的會議、講一大堆電話。最後對方回絕我們的報價,我們就這樣走了。後來他們的態度改變,我們還是握手同意了交易,開始商討一些關鍵的部份,然後談判又破裂。最終定案前我們這樣來回了大概三、四次,還因此停下手邊的工作長達半年之久。

我開始必須瘋狂地考慮金錢問題。因為壓力的關係,我們開始變得很敏感、缺乏生產力。我們開始互相吼叫、冷戰,接著再設法回頭一起工作,然後又開始彼此互相大吼。在收購定案前,這家公司幾乎要分崩離析。

最後,我們跟律師一起簽完了所有文件,隔天錢就進了戶頭,結束了。

我們全部移到舊金山,開始到 Wired News(我們被 Condé Nast 這家擁有 WIRED 等多本刊物的巨型出版公司收購)辦公室上班。

那時我蠻慘的,我難以忍受舊金山、難以忍受辦公室的生活、難以忍受 WIRED。我生病了,過了一段很長的聖誕假期,也想過自殺,跑給警察追…… 當我禮拜一早上回到辦公室,他們叫我辭職。

第五步:自由

失業的前幾週感覺蠻怪的。多虧舊金山的陽光,我在家附近閒晃,也讀了很多書,但沒多久我就發現自己需要做點事。我開始寫書、開始整理我在心理學領域發現的有趣研究,我不是要談那些研究結果,而是用說故事的方式。每天我都去史丹佛大學的圖書館(史丹佛大學對心理學家來講是所好學校)。

但有一天我接到 Brewster Kahle 的電話,他創辦了 Internet Archive,一個意圖將所有東西數位化之後放上網路的超酷組織。他說他想要將我們過去聊過的計畫付諸實現。那個點子就是收集世界上所有書裡的資訊然後將之共同存放在一個地方,一個自由的維基系統(a free wiki)。

譯註:這裡的「維基」指的是網路上開放且可供多人協同創作的超文字(hypertext)系統。

於是接下來幾個禮拜我投入了這個我稱之為「圖書館」的工作,號召程式設計師、與一位設計師合作,並且做了其他奇奇怪怪的工作,就為了讓網站上線。最終這個網站成了「開放式圖書館(Open Library)」(openlibrary.org)。這個網站很多部分的工作是由一位非常優秀的印度程式設計師完成:Anand Chitipothu。

另一位朋友 Seth Roberts 建議我試著去改善高等教育系統。雖然對於解決方案我們無法達成共識,但我們一致同意一個好辦法:一個告訴學生不同職業之間差異為何的維基系統。這個網站就快上線了。

另一位老朋友 Simon Carstensen 寄來一封 E-mail 說他從大學畢業了,打算找我創辦一家公司。Well,一直以來我都有份創業點子的清單,於是我就把排行第一的點子拿來用:讓架設網站變得跟填一個文字輸入框一樣簡單。接下來幾個月我們不斷努力讓網站變得越來越簡單(同時也變得比較複雜)。這個網站最近上線了,叫 Jottit.com。

同時我還申請擔任兩個暑期程式計畫的「導師(mentor)」,這兩個計畫都極富野心而且相當驚人,也就快上線了。

我也決定要投入新聞工作,第一篇文章已經刊登出來。我弄了幾個跟科學有關部落格,開始著手進行我自己的學術論文,這是基於我自己對「誰才是真正寫維基百科的人」此一議題的研究。有一些人,包括 Jimmy Wales(維基百科創辦人)這位維基百科發言人,都聲稱維基百科並非是個大型的分散式計畫,差不多就是 500 人左右在貢獻內容,許多人還是他也認識的。他是做了一點研究支持自己的論點,但我在處理數字上面更加小心,也發現截然不同的結果:維基百科上有非常大量的內容是來自於新的編輯者,許多人甚至還沒有申請帳號,只是在條目中東加一句西加一句。為何 Jimmy Wales 會犯下這個錯誤?因為他看的是每一個使用者做出更改的次數,卻沒有觀察到他們所更改的「量」有多大,所以這 500 多人對維基百科做了非常非常多的編輯工作,但他們每一次編輯所修改的內容都很少,大多只是修改拼字錯誤、更改格式等等。所以我們似乎更有理由相信這 500 人是在「編輯」維基百科而非認為他們是在「撰寫」維基百科。

我的建議

所以秘訣是什麼?我如何用簡潔的幾句話就說完做過的事,讓自己聽起來像是個還不賴的人?

保持好奇心、廣泛地閱讀、嘗試新事物。我想許多人們所說的智慧,追根究柢都是源自好奇心。

接納一切事物。我很不擅長說「不」——到了病態的程度,無論是計畫、訪談邀約或是對朋友。我做過非常多的嘗試,即便當中大部分都是失敗的,我還是有所作為。

假設其實沒有人知道自己在幹嘛。有一大票人拒絕嘗試,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知道的不夠多,或是他們假設自己所想到的所有方法其他人一定已經全都試過了。Well,的確有一小搓人真的知道該怎麼把事情做對,而知道要嘗試新事物的人又更少。所以如果你願意在某些事上全力以赴,想信你會做得不錯。

遵循這些法則造就了今日的我,一大堆專案讓我壓力沖天。

每天早上我起來收信,查看有哪個計畫今天會崩盤、有哪個最後期限得趕上、有哪個演講需要準備、有哪篇文章我得編輯……

或許,有天你也會像我一樣,萬一果真如此,希望我能幫上忙。(全文完)

本文的作者相信大家都猜到了,他是 Aaron Swartz。這樣一位年輕才華洋溢的人,卻在上週以年僅 26 歲之齡,於紐約家中自殺了,令人不勝唏噓。

早逝的天才,網路神童與資訊自由鬥士——Aaron Swartz

Posted: 15 Jan 2013 02:24 AM PST


照片來源: ragesoss

在 Aaron Swartz 自殺後三天,美國聯邦政府正式宣佈撤銷對他的控告(撤銷告訴理由是他本人已於三天前死亡)1

Swartz.dismissal by Ars Technica

早逝的天才

美國時間 1 月 12 日凌晨兩點,麻省理工學院底下的「The Tech」網站率先披露 RSS 1.0 規格共同制定者、Reddit.com 的共同創辦人2」 Aaron Swartz 11 日於家中自殺的消息3

Aaron Swartz 非常聰明、極富才華,參與制定 RSS 1.0 規格時年僅 14 歲,近年更是非常關心網路中立性、資訊自由等議題,成立了 DemandProgress 組織,最著名的活動就是反 SOPA/PIPA 法案,他本人也很喜歡參與維基百科的編纂和相關事務,甚至還想當維基基金會的董事(雖然失敗了)。但是有憂鬱傾向的他卻受到 2011 年一樁頗具爭議性的官司所苦,面臨高達 100 萬美金的罰款與 35 年的刑責,案件原本預定在二月進行判決,外界猜測就是以上種種原因使他選在這個時候自殺。

PACER 與 JSTOR 事件

2008 年時,Aaron 從法院電子檔案公共存取系統(PACER)下載了約 2000 萬頁的文件,但其實一般人下載這份文件是要付費的,每頁 10 美分。他相信政府用人民的錢所建立起的資料庫,人們應該得以免費使用。後來聯邦政府並沒有就此事起訴他。

這個案件大概是這樣,Aaron Swartz 在 2010 年 9 月多的時候開始透過麻省理工學院的網路,陸續從學術期刊資料庫 JSTOR 上下載了 480 萬份文件,包含論文、評論以及其他 JSTOR 合作出版商所擁有的內容。後來 Aaron 也因此在 2011 年中遭到逮捕,然而 JSTOR 在確保文件不會被放到網路散播之後,即放棄對 Aaron Swartz 提出控告4(他們在 Aaron Swartz 自殺的消息傳出後又再發表了一份聲明5)。然而美國聯邦政府卻執意介入,對 Aaron Swartz 控以電腦及網路詐欺等 13 項罪名,並要求法院判罰 100 萬美金罰款與 35 年徒刑。

而 Aaron Swartz 本身就有憂鬱的問題,部落格 Boing Boing 的 Cory Doctorow 為他所寫的悼念文〈 RIP, Aaron Swartz 〉中提到,Aaron 已經為此痛苦多年。Cory Doctorow 和友人曾在 Aaron Swartz 還小的時候因為到舊金山參與 RSS 規格制定(當時他住在芝加哥)而短暫照顧過他

Aaron Swartz 的家人對美國政府與麻省理工學院非常不能諒解,也發表了聲明,指出正是是兩者導致了他的自殺。

Aaron Swartz 自殺的消息迅速引起各界的關心,Y Combinator 的 Hacker News 也在首頁表示哀悼。曾與 Aaron Swartz 合作過的哈佛大學法學教授  Lawrence Lessig 也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撰文譴責,直指美國政府對 Aaron Swartz 的所作所為是一種罷凌的行為6。Twitter 上更是有許多人紛紛表達難過之意。


(圖片來源:Hacker News)

其中一個連結是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WWW)發明人 Tim Berners Lee 博士所發出的 E-mail「Aaron is dead.」,僅譯如下(如有粗疏之處,煩請指正):

Aaron is dead.

Wanderers in this crazy world,
we have lost a mentor, a wise elder.

Hackers for right, we are one down,
we have lost one of our own.

Nurtures, careers, listeners, feeders,
parents all,
we have lost a child.

Let us all weep.

還在這個瘋狂世界漫遊的人啊,
我們失去了一位導師,一位睿智的老者。

為對的事而奮鬥的駭客們,我們有一員倒下,
我們失去了一員。

教養者、看顧者、傾聽者、養育者、
所有的父母,
我們失去了一個孩子。

讓我們哭泣吧。

Aaron 死了。

也有人在 Hacker News 上說:

這令我非常震驚,事情不應該是這樣。我並不認識他,但我之前正在玩他開發的 web.py 框架。這感覺很怪,我本來還在想如果他今天接受 pull request,說不定我就可以看到程式變得更好。你看他在 Github 上最近幾天才採納了別人貢獻的程式碼,跟今天還相隔不到一週

我不清楚 JSTOR 案的的細節或是他在 Reddit 做了些什麼。但我可以從他的程式碼中看出他的用心,他想要把程式變得更好、更簡單、更優雅,對此我感到很敬佩。他就這樣一去不復返實在是一大損失。

也有人將他的貢獻簡單地整理出來:

  • 他的部落格很棒。
  • 參與制定規格的 RSS 讓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接收豐富的資訊。
  • 參與測試、提供意見的 Markdown 讓人可以很直覺地將純文字形式的資訊格式和結構轉換成 HTML。
  • 重寫了 Reddit,讓數百萬的人得以共享資訊。
  • 他開發的 web.py 框架所做的貢獻讓數不清的 Python 程式設計師透過 web 應用程式處理資訊方面有所領先。
  • 他成立的 DemandProgress 組織讓美國人得以對政策發聲,保護並且為自己把資訊自由贏回來。
  • 他所參與過的創用 CC 促進了訊息的自由及公平使用,並且讓內容創作者了解還有版權以外的其他選項。
  • 族繁不及備載。

Aaron Swartz 的家屬為他成立了一個紀念網站「Remember Aaron Swartz」,讓各界人士到此站留言紀念他。

駭客組織 Anonymous 更是接連駭入 MIT、美國司法部和 W3.gov 等網站,在上面發表了一起聲明,認為 Aaron Swartz 的悲劇是政府一意孤行的結果7。現在白宮網站甚至出現民眾連署要求將麻州檢察官解職8

Aaron Swartz 的悲劇除了令各界深感難過,很可能激起更多網路使用者群起反抗網路霸權,他致力推行網路中立與資訊自由,曾在 2008 年寫下題為 〈 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 〉 的宣言9,他的精神在宣言中展露無遺:

資訊就是力量。但就像其他力量,有些人意圖將這樣的力量據為己有。全世界所有的科學及文化遺產,以論文和書籍的方式在各國出版,從紙本逐漸轉換成數位格式,並且被私人企業給封鎖。想一讀科學界最重量級的論文嗎?你必須付出巨款給 Reed Elsevier(大型出版商,名列財富五百強)這樣的機構。

有些人正為了改變而奮鬥。開放存取活動(Open Access Movement)致力阻止科學家拱手將自己研究結果的版權讓出,轉而發表在網路上,讓所有人都得以存取。但是即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也只能適用於未來所出版的文獻。在此之前的學術文獻則以難以見於公共領域。

現在的情況就是價格過高。強迫學術界成員付費取得同儕的研究成果?將整座圖書館的藏書全數電子化後卻只讓 Google 存取?提供科學論文給第一世界的菁英大學,而非貧窮國家的孩子?這實在太超過、太令人難以接受。

很多人會說:「是這樣沒錯,但我們又能做什麼呢?這些公司持有版權,他們從授權中賺取大量金錢,而且完全合法——根本不能阻止他們。」但我們的確可以有所作為,一些我們早就這麼做的:反擊。

那些得以存取學術資源的人——學生、圖書館員、科學家——你們被賦予特權,當世界上其他求知若渴的人被拒於門外時,你們卻因知識的盛宴而飽足。但你們大可不必如此——事實上,站在道德的角度,這也絕非理所當然。你們有責任與世界分享知識的果實。你們也已經在做了:與同事交換帳號密碼、為朋友下載文件。

同時,那些被拒於門外的人也非無所事事。你們早就在鑽洞翻牆,解放那些被出版商深鎖的訊息,並與朋友分享。

但這一切行為都見不得人。還要被冠上窺探或盜版知之名,好像分享知識與殺人同罪一般。可是分享並非不道德——他是一種道義責任。只有那些被貪婪所蒙蔽的人才會拒絕與朋友分享。

大企業正是被貪婪所蒙蔽。賴以生存的法律保障著他們——股東少賺一毛都不行。被收買的政客為他們立下法律,確保他們可以決定誰擁有知識。

遵循不公的法律就沒有正義。是時候覺醒、繼承公民反抗的傳統,對抗這群侵佔公共文化的竊盜。

我們需要資訊,無論它在何處,複製他們、散播他們。我們要蒐集那些沒有版權限制的資訊,將他們建檔。我們需要買下那些收費資料庫的內容並將其放在網路上公開。我們要下載科學期刊並上傳到檔案分享網站。我們需要像游擊隊一般奮戰,爭取資訊公開。

一旦世界各地的人都加入,我們就不會只是宣揚反對知識私有化,而要讓它成為過去。你會加入我們嗎?

Aaron Swartz July 2008,寫於 Eremo,義大利

Aaron,謝謝你!願你安息。


  1. Swartz.dismissal
  2. 嚴格說起來 Aaron 並非 Reddit 共同創辦人。一開始 Aaron 是用自己的公司「Infogami」申請加入 Y Combinator,後來 Infogami 與 Reddit 合併,成為 Reddit.com 的母公司 Not a Bug。Reddit 的共同創辦人之一 Steve Huffman 曾經在自家網站上回答過這個問題,他似乎不認為 Aaron「算是創辦人」(來源)。
  3. Aaron Swartz commits suicide
  4. JSTOR Statement: Misuse Incident and Criminal Case
  5. Official statement from family and partner of Aaron Swartz
  6. Prosecutor as bully
  7. Anonymous Hacks MIT,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In Aaron Swartz Tribute
  8. Remove United States District Attorney Carmen Ortiz from office for overreach in the case of Aaron Swartz.
  9. 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

提高電子商務營業額的公式(上)自然流量的因式分解

Posted: 14 Jan 2013 08:37 PM PST

 

作者簡介:小黑,本名邱煜庭,不過還是希望大家稱呼他為小黑,臺灣網路行銷操作者,接觸網絡多年,曾任MIS、網站企劃、網路行銷企劃、行銷顧問。 專精於Google、Bing及百度白帽SEO,Inbound Marketing(集客式行銷)推廣者。 著有《 網路集客力 》一書(臺灣城邦集團PcUser出版),目前返台從事網路行銷講師及顧問的工作,致力於集客式行銷及雙向O2O(Online to Offline, Offline to Online)、SEO推廣等。原文連結請參考。

那天有人PTT上面問到關於電子商務的問題,讓我非常疑惑,因為他問到:主要希望能提高網站的訂單轉換率(訂單/不重複人數)、以及有什麼creative initiatives可以提高訂單轉換率,以及提高客單價、不重覆拜訪人數等。要了解及破解這個問題,因為我是一個重視公式的人,所以我們先從公式的因式分解開始,我們都知道基本的營業額公式是:

流量 X 提袋率 X 客單價 = 營業額

 

這個公式很基礎,沒什麼好說的,但是問題就是這個流量在網路上其實就是網站流量,所以拆解後會得到:

(付費流量+自然流量)X 提袋率 X 客單價 = 營業額

自然流量

看起來還是太粗造了,由於大多數電子商務公司可能沒有很多的預算,那我們先拆解自然流量這一塊:

[ 付費流量 + (自然搜索流量 + 滿意消費者分享流量 + 媒體主動報導流量 + 舊顧客回訪數) ]  X 提袋率 X 客單價 = 營業額

沒錯,基本上來說自然流量的簡單拆解,主要就是自然搜流量、滿意消費者的分享所帶來的流量,以及包括媒體的主動報導;而滿意消費者日後再來的時候,就被稱為舊顧客回訪,這個比較沒有值得拆解的地方,這個取決你你基礎產品力的好壞,它是否願意回來再次消費,當然跟部份行銷策略有關,但主要還是取決於你的產品4P

自然搜索流量沒什麼好說的,其實就是搜索引擎優化(SEO)做的好,你就會有搜索引擎幫你免費轉化消費者的需求到你的網站來;而滿意消費者分享其實會取決於你目標族群(TA)的網路參與度,像是3C、服飾等類型產品,它的分享數就會高;如果你的產品可能是汽車、機車這種,雖然也有部份的人會主動分享,但是相較來說比例就不高。所以小公式為:

滿意消費者數 X 網路參與度 = 滿意消費者文章分享數

而且自然流量其實是連動的,因為滿意消費者分享有分線上及線下兩個環境,當用戶在線下分享的時候,它並沒有媒介可以直接到你的官方網站,所以變成未來回到有網路的環境的時候,受滿意消費者影響的用戶,便會透過搜尋引擎或是直接打網址,進到你的網站裡來。透過直接打網址,在流量分析中會被紀錄成直接流量(Direct Traffic);而搜尋的時候,通常就看你品牌關鍵字的SEO有沒有做好,基本上最起碼要在第一頁可以找的到(第十名沒有關係,但最少要在第一頁,降低搜索放棄率)。

而除了前面兩塊外,當然當品牌或是產品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有報章雜誌主動來報導,而報導跟受滿意消費者用戶影響一樣,有線上線下之分,類似的參數因子也差不多,所以除了較沒有值得拆解的「舊顧客回訪」之外,再拆解這三塊的話,更細部的可以寫為:

{ 付費流量 + [ (用戶需求關鍵字搜索量 X 搜索引擎優化率)+ ((滿意消費者文章分享數 + 電子媒體報導該篇瀏覽數) X 內容有帶上網址點擊比例)+ ((受滿意消費者影響用戶數 + 受未帶網址電子媒體報導影響用戶數 + 受線下媒體影響用戶數) X 實際搜尋比例)+ 直接流量 + 舊顧客回訪數 ] } X 提袋率 X 客單價 = 營業額

實際執行面

要注意一件事情,雖然另一項流量是「付費流量」,但不代表「自然流量」就100%是免費的,只是在操作上,可以用較低的費用達到目的。至於搜索引擎優化該怎麼做,老實說來要說個12個小時以上,沒辦法在本篇中太詳述,基本的一些資訊請你有空先看看台灣SEO學院awoo SEO 網路行銷誌,或是我在Slideshare上的簡報,也有部份是關於SEO操作的簡報,請發揮精實創業學習的精神,踏實的花點時間把他們看完,我相信基礎幫助已經不少。

而自然流量中,扣除掉媒體的主動報導比較無法操作之外(當然你有強者我朋友是記者那就沒話說),你最可以控制的除了SEO外,就是「滿意消費者文章分享數」。這件事情或許多很多人都不陌生,也是最廣泛被使用的策略,也就是「誘之以利」。這個行為在中國電商圈稱之為「曬單」,在台灣比較廣泛使用「開箱」這詞,鼓勵用戶開箱曬單,是你務必要執行的策略,而且分享的點越多越好,部落格、Facebook、論壇等社群平台,都是鼓勵用戶去分享的場所,而且越精確越好,這樣你的「內容有帶上網址點擊比例」也就能夠順勢提高,Facebook、Plurk等社群媒體的點擊率一般會優於部落格或論壇,因為其中有社群因子在裡頭(可參見Social+search+ad的第15頁,了解社群因子的影響)。

那誘之以利的策略也很多,直接送出有價值的小禮品是最直接的策略,但相對來說成本高,而且不容易提高回購率(回購率 = 舊顧客訪問數 X 提袋率)。所以許多電商平台都會設計「購物回饋金」,或是直接贈送禮券的方式,不僅同時可以提高舊顧客訪問數,也可以提高滿意消費者文章分享數的數量。但是不要忘記前面我們提過的滿意消費者文章分享數的小公式,文章數還是部份取決於顧客的網路參與度,網路參與度越低的族群,這部份的施力點也就越小,在規劃策略以及回饋機制設計的時候不可不慎。

我們今天先聊自然流量的部份,光這一部份我想你就有很多的策略可以去執行了。如果是你,你覺得還有什麼自然流量的來源呢?歡迎留言討論。行銷有時候真的沒什麼,就是看你夠不夠細心罷了。

>> 提高電子商務營業額的公式(上)自然流量的因式分解

>> 提高電子商務營業額的公式(中)廣告流量的因式分解

>> 提高電子商務營業額的公式(下)自媒體經營流量的因式分解

提高電子商務營業額的公式(中)廣告流量的因式分解

Posted: 14 Jan 2013 08:24 PM PST

 

(Photo by mtshaw

作者簡介:小黑,本名邱煜庭,不過還是希望大家稱呼他為小黑,臺灣網路行銷操作者,接觸網絡多年,曾任MIS、網站企劃、網路行銷企劃、行銷顧問。 專精於Google、Bing及百度白帽SEO,Inbound Marketing(集客式行銷)推廣者。 著有《 網路集客力 》一書(臺灣城邦集團PcUser出版),目前返台從事網路行銷講師及顧問的工作,致力於集客式行銷及雙向O2O(Online to Offline, Offline to Online)、SEO推廣等。原文連結請參考。

上集我們已經將自然流量做了簡單的因式分解,想當然爾的,我們這集就是要來拆解付費流量這部份。不過在開始之前,你也可以看看好友Jerry許景泰在他的牆上發表的也值得一讀的見解。 

不過我想許多人跟他一樣會疑惑:為什麼我在討論自然流量的時候,並沒有提到關於Facebook導流、Blog文章口碑推薦、討論區PO文這些流量導入。事實上我覺得這也是做電子商務必須考量到的事情,Facebook跟Blog的內容不可能憑空出現,否則自媒體經營的人事成本也是花費之一,而且這個人事成本幾乎可以說是沒有投入(派人經營)就無法轉出流量,跟自然流量是不相同的(除非你是一人公司,沒有多餘人力成本),這也是許多電子商務的盲點之一,在不是很必要的地方投入了過多的人力成本,結果最後雖然空有營業額,但依舊是沒有獲利。就算你拿到的投資者的錢,卻讓高層獨厚高薪,不願投入成本在流量的創造上,這就是很錯誤的電商操作方式。故我刻意將其拆開討論。

所以我們先集縮自然流量,先來看付費流量的拆解:

[(廣告流量+自媒體經營導入流量)+自然流量 ] X 提袋率 X 客單價 = 營業額

廣告流量

其實付費媒體可以說是最簡單可以達到流量目的的操作,因為有錢真好,但沒錢就只好吃草。但為什麼我還是特別要把付費流量拉出來講,是因為必要的投資,是做電商的不二法則,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No pay, no gain。那廣告流量中,單純以媒體種類來區分的話可以細拆分為:

[((關鍵字廣告+聯播網廣告+社群廣告+媒體採買+eDM廣告發送+置入性行銷+資源置換+聯盟行銷+贊助商連結)+自媒體經營導入流量)+自然流量 ] X 提袋率 X 客單價 = 營業額

原本我想在細拆下去,因為關鍵字廣告包含Google關鍵字廣告跟Yahoo關鍵字廣告;聯播網廣告講不完,Google Display、雅虎、酷比…..等;媒體採買又要細分至廣編稿、公關稿、業配文及最狹義媒體採買(一次幫你的廣告上到許多非聯播網的網站);置入性行銷又可分為新聞置入、部落客置入、影視節目置入、節目冠名……等。老實說,這些東西一下子講不完,跟SEO一樣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說完,如果你對這一系列的操作有興趣,國內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書籍或網站可以教你,但是你可以去中國的派代網多多吸收一點乾貨(中國用語,意指有料的文章,不過這貨乾不乾,建議你可以從『留言』開始看)。我今天想要跟各位討論的,主要在於著陸頁的問題

在操作付費流量的時候,最容易產生的盲點就是只看流量進入的多少,卻忽略了轉化率的問題,而殊不知,在基礎的產品4P已經做好的情況下,將付費流量轉化成有交易的造訪(這兩個維度都是Google Analytics中有內建的,請妥善使用),其實取決於著陸頁的設計。

電子商務的著陸頁設計概念跟一般網路行銷著陸頁的設計概念有點不同,在網路行銷的領域當中,CTA(Call To Action,要求行動)的元素設計是中心準則,但是在電商的著陸頁當中,「一定有個東西你喜歡」的元素設計才是中心準則。當然,如果你的產品品項不夠多,只有兩到三樣的話,還是回歸CTA的設計準則,但我可以先跟你說:這樣做電商會很辛苦,因為你永遠達不到那個經濟規模,建議品項太少的商家,卻又想做電子商務,盡量還是以加入B2C平台為主,否則同樣的同樣的流量費用,你轉出來的成效肯定無法跟品項多的相比較,人家投入流量的費用一元可以收入一元五毛,你可能一元一毛都不到。不過當然,這還得考慮你的客單價會有很大的關係,當你客單價夠高的時候,你轉出的金額就會高,也就是我們常講的:投資報酬率(ROI)

所以付費流量在這邊該重視的,不是你投入了多少或是多廣的媒體,而是重視轉換及有效流量,所以公式應該轉化為:

{ [(廣告投入金額 / 單次點擊費用)+自媒體經營導入流量 ] +自然流量 } X 提袋率 X 客單價 = 營業額

而如果從公式中將「廣告投入金額 / 單次點擊費用」取出,乘於提袋率的話,這個值就是「有交易的造訪」,也就是:

(廣告投入金額 / 單次點擊費用)X 提袋率 = 有交易的造訪

那我們剛剛也有提過,如果要提昇這個的提袋率,就取決於你的著陸頁的優化,在訊息面的話你應該做到:

  1. 提高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2. 包括客觀及社群訊息
  3. 與消費者建立信任

而在著陸頁結構及內容上你應該做到:

  1. 為顧客提供一個直接路徑
  2. 將廣告詞中所傳地的訊息表達完全
  3. 設計一定會加入購物車的物件(影響因素取決於價格及產品力)
  4. 減少導航列選擇
  5. CTA詞語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取決:限時限量)

由於篇幅的關係,我們今天先討論廣告流量到這邊,當然這幾篇都只會是概論而已,很多再更細節的部份無法直接文字撰述,但是相信本系列文將提供各位明確優化的方向,而不至於不知道該從何下手,不過也希望你在優化的方向及順序,是依據文章的順序來執行,新技術或媒體並不一定能夠幫你帶來比較好的流量,沒有成交的流量都是枉然的,希望各位能夠記住這一點。如果你有更多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或來信討論。

 

>> 提高電子商務營業額的公式(上)自然流量的因式分解

>> 提高電子商務營業額的公式(中)廣告流量的因式分解

>> 提高電子商務營業額的公式(下)自媒體經營流量的因式分解

提高電子商務營業額的公式(下)自媒體經營流量的因式分解

Posted: 14 Jan 2013 08:18 PM PST

作者簡介:小黑,本名邱煜庭,不過還是希望大家稱呼他為小黑,臺灣網路行銷操作者,接觸網絡多年,曾任MIS、網站企劃、網路行銷企劃、行銷顧問。 專精於Google、Bing及百度白帽SEO,Inbound Marketing(集客式行銷)推廣者。 著有《 網路集客力 》一書(臺灣城邦集團PcUser出版),目前返台從事網路行銷講師及顧問的工作,致力於集客式行銷及雙向O2O(Online to Offline, Offline to Online)、SEO推廣等。原文連結請參考。

 

上集,我們提到了自然流量,包含SEO及用戶的自然推薦經營小策略及方向;而在中集,我們介紹了關於轉換率以及著陸頁之間巧妙的關係。在本集當中,我們要把最後一個關鍵點,也就是一直沒有講到,理論上是一筆看似是免費流量,但實際上是付費支出的自媒體經營流量,我們先複習一下整個公式: 

[(廣告流量+自媒體經營導入流量)+自然流量 ] X 提袋率 X 客單價 = 營業額

自媒體經營 = 內容行銷

自媒體的經營有很多層面,但實際上我們也可以把它廣義的定義為:只要是由你可以操作的範疇,皆是屬於自媒體的範疇,更或者來說,自媒體經營其實就是一種內容行銷的操作。那就公式而言,我們可以拆解為:

[(廣告流量+(社群網站流量+部落格流量+合作媒體流量+論壇討論區流量+視頻網站流量+問答網站流量)+自然流量 ] X 提袋率 X 客單價 = 營業額

為什麼我會把「自媒體經營」放在最後一個講,其實主因還是內容行銷這門學問要綜合前面兩個操作,才會有所成效。其他幾項流量導入策略都可以獨立操作無妨,但是唯獨內容行銷,如果前面兩者觀念沒打通或是實踐得不徹底,自媒體操作的轉換率會低的可憐(甚至沒有)。因為內容行銷嚴格來說有三個階段:

自媒體經營務必計算成本

記得我在前面講過,不要把自媒體經營視為免費流量嗎?所謂的成本,不是單純把行銷成本算進去就好(製造業思維),而是人力及許多如管銷成本,都必須計算進去。如影片拍攝,或許你不需要佈景,道具製作,用個有HD錄影的手機就能拍攝。看起來是很低成本的行銷手法,但之前的腳本撰寫,影片拍攝完的剪接﹑音效﹑字幕﹑效果及後製, 請人處理要外包費用,自己員工寫有薪資成本,在在都是成本的支出(如果你覺得不需要這些費用或工作,影片只需要有梗就好,那就去拍吧!沒成效的時候再回來學學什麼叫內容行銷)。所以在內容產生階段,就有著第一筆的費用支出。如果你真的考慮到這方面的成本,我相信你一定會對自媒體經營會在更認真看待才對。

自媒體的轉換

當內容產生完畢後,也不是隨便丟就會有效果,這些自媒體都只是一個中轉站,除了官網,部落格,電商平台或是導購外,只要沒有直接轉換成訂單的機會,你就最起碼要給它一個連結,並且撰寫導購性文案,誘使消費者點擊。它該出現在哪:在文章的底部,在影片描述,在電子書的任何一個角落及內容連結;如果不能放連結,那就該提示用戶如何搜尋,給他明確的關鍵字(記得先確認你是否已經排在第一),然後透過關鍵字廣告或是SEO收割用戶。

要知道,自媒體的經營,其消費者行為是走AIDA途徑,或是接承AISAS中Search/Social階段。沒有明確的轉換媒介(連結或SEM),除非你的目的只是做形象,做品牌,或是你的產品已經擁有優勢通路以及獨占性,否則別忘了,當你在做內容行銷的時候,你也同時在幫同質性的產品教育用戶。所以當你不具備前面條件的時候,務必做好轉換媒介的功夫。

所以其實自媒體經營的流量拆解實際上應調整為:

[(廣告流量+(導入自媒體流量 X 媒介轉換率)+自然流量 ] X 提袋率 X 客單價 = 營業額

結語

我想三集看下來,你會發現其實這套公式其實並不僅限於電子商務網站適用,任何可以轉出價值的網站或是需要導入流量的網站,整套公式都是可以相呼應套用的。唯一的差別在於,電子商務的任何流量導入後,都須要有製造強烈的"Desire“的印象,這是最大的要點。我們今天先講完關於流量這件事情,我知道後面還有「客單價」跟「提袋率」兩件事情沒有談到。但是對於這兩件事情,我想會依據每個產品或是通路的不同而有所差距,這個改天我們會另闢新系列文來專門討論這兩件事情,因為這就涉及所謂「定價策略」的問題。最後我們重新複習一次公式大集合

{ (廣告投入金額 / 單次點擊費用)+(導入自媒體流量 X 媒介轉換率)+ [ (用戶需求關鍵字搜索量 X 搜索引擎優化率)+((滿意消費者文章分享數 + 電子媒體報導該篇瀏覽數) X 內容有帶上網址點擊比例)+ ((受滿意消費者影響用戶數 + 受未帶網址電子媒體報導影響用戶數 + 受線下媒體影響用戶數) X 實際搜尋比例)+ 直接流量 + 舊顧客回訪數 ] } X 提袋率 X 客單價 = 營業額

付費跟自然,前者請重視轉換率,後者請擴大目標發展長尾,如此一來,你的電商之路的基礎概念我想應該就有了。

 

>> 提高電子商務營業額的公式(上)自然流量的因式分解

>> 提高電子商務營業額的公式(中)廣告流量的因式分解

>> 提高電子商務營業額的公式(下)自媒體經營流量的因式分解

 

登台時間——Safari 向世界公開的一刻

Posted: 14 Jan 2013 06:18 PM PST

作者為 kouko,職業:流量詐欺師,兼職 Blogger、UI Designer。Twitter ID:@kouko_d。本文 〈 登台時間 —— Safari向世界公開的一刻。 〉 刊載於他的部落格「wa+er. 白蘋果急救室」。

本文為「Safari is released to the world」一文之翻譯,原作者為曾負責 Safari 與 WebKit 計劃的前 Apple 工程師 Don Melton。

在 Safari 開發早期,我並不只有擔心 Apple 的 IP 位址或是瀏覽器的使用者代理字串可能泄漏我們的秘密專案,同時也擔心外界許多好奇人士注意到那些我僱來 Apple 工作的人。

除了那些在 PBS 播出的 Netscape 紀錄片中出現的人之外,我只認識少數其他矽谷的 geek。當然,其中幾個人都已經知道我在 Apple,並且正在進行某些無法透露的專案。而在這個小鎮裡,不用多少人就能讓天花亂墜的猜測如滾雪球般地流傳。

隨後不久,我就發現 Andy Hertzfeld 這位曾經與我一起在 Eazel 工作過的 Apple 老兵,在 2001 年 1 月 25 日——我第一天開始上工做瀏覽器的時候,就已經完全搞懂了整件事。Andy 在這方面非常有洞察力,不過還好他當時對這檔事也沒說些啥話。

在 2002 年春天僱用同樣是前 Apple 與前 Eazel 員工的 Darin Adler 時,在業界引起了較多的關注,因為他可是比我有名多了。不過由於 Darin 從來都沒有像我一樣有專門從事瀏覽器相關工作的經歷,因此也沒人猜出其中的關聯來。

不過當我在 2002 年 7 月僱用了 Dave Hyatt 時,各種猜測開始四處流竄。

當 Dave 在 Netscape 時,他在 Mac OS X 上打造了 Chimera(現在稱為 Camino)瀏覽器,同時也與其他人一起建立了之後成為 Firefox 的專案。這些 Dave 參與開發的軟體都是基於 Mozilla Gecko 引擎,他在瀏覽器業界中也是個真正的名人,並在幾乎所有 Mozilla 的專案裡工作過。

所以在 2002 年夏季,許多部落客與科技網站都猜測 Dave 一定是打算把 Chimera 帶到 Mac 上。不過 Chimera 早就已經是個 Mac 軟體,也不需要做任何移植的工程,所以 Dave 到底在 Apple 幹嘛?沒人知道,而且這些猜測都說不通,這也可能是為何謠言如此快就平息的原因。

不過當 Safari 在 2003 年 1 月 7 日的 Macworld 上正式發表時,大家都會回想起這檔事。至少當 Steve Jobs 在台上發表的時候,有一個人會想起這整件事。

在我重新找到並看過 Macworld keynote 影片之前,我早就完全忘掉當天發表的其他東西。考慮到我看過 Steve 完整彩排至少四次以上,這還蠻可悲的。

不過大家必須了解,我當時完全專注在 Safari 上。同時我的老板,Scott Forstall 要我在彩排過程中全程到場,以防事情出了啥岔。

而且要讓人尿褲子,沒有比看著自己做的產品在 Steve Jobs 展示途中出錯來的更快了。

當時我擔心的其中一部分,是在網路運作的可靠性上。所以我找了 Safari 的第一個工程師Ken Kocienda 跟我一起去解決問題, 畢竟他寫了超多的網路相關原始碼。如果有必要,ken 也可以當場診斷並修補 Safari的 任何其他部分。他也發明了我們團隊格言的其中之一 ——

“If it doesn’t fit, you’re not shoving hard enough.”

「如果有啥東西不順,那就是你操的還不夠用力。」

彩排的大多數時間,我與 Ken 除了坐在空蕩蕩的觀眾席,看著演講大師的工作 —— 打造他的演講之外,基本上沒事可作 。作為旁觀者,看著這過程簡直是一種特權。在 Apple,我們其實都是學生,而不僅僅只是觀眾而已。當我看到這幾天其他公司笨拙地發表產品,我再次發現 Steve 走了之後,這個世界同時失去了多少東西。

在一次彩排途中,Safari 在S teve 展示途中出了岔 —— 它沒辦法載入任何內容。不過在我的褲子漏出任何玩意之前,Ken 發現是整個網路連線斷開了,我們沒啥可做的。IT 部門的夥伴們隨後快速修復了問題,同時也搭好了一個備份系統。不過我依然擔心在真正的關鍵時刻會再次出問題。

正式演講的當天,Safari 團隊只有少數人在現場的觀眾席。顯而易見地,員工出席証在這類活動中總是有限的。不過我們有很棒的座位,離最前面只有幾排的位置 —— 畢竟當事情真的出了啥岔,你不會想太靠近舞台的。

“So, buckle up.”

「綁好安全帶。」

Steve 以這句話開始了 Safari 的發表。而這也是我希望自己可以做到的 —— 把我自己用安全帶綁起來。然後,他開始將我們的產品目標定位為「速度」,於是我繃緊了全身。當然不是因為我不同意這點,而是我知道接下來就是:

展示時間。

Steve 在舞台上使用 Safari 的整個 6 分 32 秒中,我不記得我有呼吸過。我腦袋裡想著的是彩排過程中出現的網路故障,還有我不斷地在腦袋裡尖叫著「別斷線!別斷線啊!」我們只有一次機會給別人留下第一印象。

當然,Steve、Safari 以及網路連線運作的完美無瑕,我不用擔心。

之後回到幻燈片上,Steve 開始談到我們如何打造 Safari。

“We based Safari on an HTML rendering engine that is open source.”

「我們以開放原始碼的 HTML 引擎來為基礎來打造 Safari。」

這時候,所有人都想起夏季關於 Dave Hyatt 把 Chimera 帶進 Apple 的各種謠言了。

不過在 Dave 加入專案的一年前,我與我的團隊,以及我的管理鏈的支持下,選擇了我們使用的引擎。Dave 在加入後,也認為我們做出了很棒的決定。但是我們使用的並不是Chimera瀏覽器裡的Gecko引擎。

我們使用的引擎是 KHTML,明確來說是 KHTML 與 KJS —— 在 KDE 的 Linux 瀏覽器 Konqueror 裡的程式碼。在演講結束後,我寄了這封信給 KDE 的團隊向他們致謝,並且介紹我們的團隊。在會場的 Wi-Fi 回復之後,我當場就在座位上寫了這封信。

你大可以爭論 KHTML 是否是正確的決定,不過過了十年,我也已經不再在意這問題了。我在之後的文章會詳細說明我的原因。

警示:我並不恨 Gecko。

不過,在這邊先回到 Steve 的演講。

每個人都在為了 Apple 擁抱開放原始碼而鼓掌。歡天喜地,歡天喜地。大家只是想著明年還會發表啥玩意。然後 Steve 把下一頁幻燈片放到了螢幕上,螢幕上只有一個字——KHTML,六英尺高的白色字母落在藍色的背景上。

如果你去聽我刊出來的影片,就會注意到當時沒有人鼓掌。原因?我猜測是因為大家看了有點混淆,以及對這方面完全缺乏背景知識。

而在影片裡大家聽不到的,是在離我們 15~25 排後的座位,顯然有個期待「Gecko」這個字出現的傢伙坐在那裡,用他的最大音量喊著:

“WHAT THE FUCK!?”

「他媽的這啥玩意!?」

KHTML 也許是比 Apple 自己打造瀏覽器還要來得更大的驚喜。而且那是光榮的時刻,我們唬住了所有人。

Apple 的保密計畫——隱姓埋名的 Safari

Posted: 14 Jan 2013 05:48 PM PST

本文作者為 kouko,職業:流量詐欺師,兼職 Blogger、UI Designer。Twitter ID:@kouko_d。本文 〈 Apple的保密計畫 —— 隱姓埋名的Safari。 〉 刊載於他的部落格「wa+er. 白蘋果急救室」。

本文為「Keeping Safari a secret」一文之翻譯,原作者為曾負責 Safari 與 WebKit 計劃的前 Apple 工程師 Don Melton。

我們在研發 Safari 的大部份時間裡,它一直假裝成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明確地說,是假裝成從 1998 年開始預裝在作業系統內的 Internet Explorer for Mac。而在 Safari 正式公開前的六個月,它開始假裝成 Mozilla 瀏覽器。

為何我們會這樣做?同時,在 Safari 的程式碼與行為與這些瀏覽器如此不同的情形下,我們是如何讓S afari 偽裝成這些瀏覽器的?

我除了被 Scott Forstall 指派建立一個團隊並打造瀏覽器之外,同時也要讓這該死的專案保密。順道一提,在建立原始開發團隊的時候,因為直到有人正式接下工作之前,我不能透露任何的工作內容,讓這整件事真是麻煩到爆了。這關係到你的管理能力,不過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總之,就是保密。我們並沒有像 Jony Ive 的設計團隊,或是幾年之後的 iPhone 團隊那樣的物理性封鎖。不過除非你真的知道要找誰,不然你在園區裡面是找不到我們的。就算找到了人,你也不會知道我們在幹嘛。除非你剛好抓到我們正在跑 Safari——不過我們通常都會先把辦公室門給關好。

再說,我也不擔心有人說出去。Forstall 當然信任我們,這也是之所以他是個好老板的眾多原因之一。我也信任我的團隊,要不然我壓根不會僱用他們。我們的團隊,以及 Apple 內部的 beta 測試人員也不會跑出去告密。雖然測試人員少的要命,不過也不能怪他們。

當時 Twitter 與 Facebook 也還不存在,Apple 裡也沒人蠢到會把工作內容寫在部落格上。所以,那我要擔心啥玩意?

伺服器紀錄 —— 這玩意把我嚇得要死。

當 Web 瀏覽器從 web server 讀取頁面的時候,瀏覽器會用使用者代理字串(user agent string)向 server 表明自己的身份,基本上就是名稱、版本、平台等訊息。同時瀏覽器也會將 IP 位址傳送給 server,好讓 server 知道該把頁面傳回去哪裡。這種溝通機制除了讓Web能夠運作之外,同時也可以讓 server 知道是誰在用哪個瀏覽器,還有使用者的位置。

說到這邊,大家應該聽得懂,對吧?不過接下來還有更多玩意⋯⋯

回到 1990 年左右,當時有某些超有遠見的 IT 人幫 Apple 搞了整個 Class A 的 IP 位址。沒錯,Apple 有 16,777,216 個固定 IP 位址。而且,由於全部的 IP 都屬於同一區——現在我們稱為一個「/8 block」 —— 每個 IP 的開頭都是相同的數字。就 Apple 這個案例來看,這個數字是「17」。

IP 位址 17.149.160.49?這是 Apple。17.1.2.3?沒錯,就是 Apple。17.18.19.20?一樣,也是 Apple。17.253.254.255?媽的!還是Apple。

我完蛋了。

雖然我們在專案運作的時候就像 CIA 的秘密行動,有忠誠宣誓還有其他所有的套路,不過當在 Apple 園區網路內使用 Safari 的時候,我們不能夠讓Safari當「Safari」自己。要不然某個路邊的Web server 管理員可能會從記錄檔裡的使用者代理字串與IP位址資料中發現其中的關聯,於是 Steve Jobs 想在 2003 年 1 月 7 日的 Macworld 上揭開的驚喜就會這樣死在路邊。當然,很有可能我也會一起死在路邊。

所以,每當在 Apple 的時候,我們會用我的巧妙設計把 Safari 的使用者代理字串藏起來。之所以說是「我的」,是因為這些在 Safari 與 Webkit 裡的程式碼就是我親自設計,並且依然還在原始碼裡的玩意。感謝老天,我的工程團隊已經移除,或是重新改寫了所有我寫的其他玩意。我僱了很多不錯的人。

每當我們在 Apple 園區網路以外的地方,例如自己家的時候,我們會把 Safari 的使用者代理字串改回原本的樣子。我們必須要這樣做,以便進行完整的測試。這可以讓我們調整字串,以便與當時的網站保有最大的相容性。這也解釋了為何 Safari 的使用者代理字串有那麼多額外的資訊,例如 KHTML 的 Gecko,這個使用其他瀏覽器引擎的名字。

我們不能在正式推出 Safari 的時候禁用使用者代理字串,不過我們接下來做了個最棒的事 —— 在指定的日期讓它自動啟用。在十年前正式發表的那天,Safari 就會從它被隱藏的光芒中自豪地展現出它真正的樣子。

而在它正式發表之前,我每天就在緊張、失眠以及四處搜尋網路上的伺服器紀錄中度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