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設計幼兒遊戲 app 跟你我想的不一樣——專訪台灣創意工場駐點創業家 Jason Warren” 與新的 1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設計幼兒遊戲 app 跟你我想的不一樣——專訪台灣創意工場駐點創業家 Jason Warren

Posted: 05 Dec 2012 05:18 AM PST

 

Jason Warren 是目前台灣創意工場(TMI)的駐點創業家,17 歲開發出第一款遊戲,創辦過幾家軟體和硬體公司,參與過早期 Windows Mobile OS 開發,也曾在 Motorola、Audi 等公司擔任產品經理,後來加入 HTC,是直接向執行長周永明匯報的高階主管之一。今年五月他離開 HTC,之後經過介紹參加台灣創意工場的 EIR(Entrepreneur in Residence,駐點創業家)計畫(現已更名為「創業領航計畫」)。

創業領航計畫是目前台灣創意工場力推的計畫之一,台灣創意工場合夥人兼 CEO Lucas Wang 在部落格上寫道:

到底什麼是 EIR?網路說明很多,對我們來說,就是有創業想法,可以自組團隊,有部份經歷的個人,在還沒有完全選定一個產品或模式去執行時,TMI 歡迎他先來我們這坐坐。EIR 可以跟我們開所有的會,看所有的案子、參加討論、協助已有團隊。TMI 提供六個月的基本開銷,讓他可以好好規劃與招募人員。

上個禮拜 Inside 有機會訪問台灣創意工場目前的駐點創業家 Jason Warren,請他跟我們聊聊台灣的創業環境與他們團隊的新作品——幼兒遊戲 app「Sticker Games」。

Jason 認為台灣的創業家與世界上其他出色的創業家有許多相同之處:強烈的創業動機、極富熱情、認真工作…… 但是在市場開發和生態圈上的差異則較為明顯,他認為台灣的創業環境相對而言顯得較為封閉,在一些創業點子點子的規劃、執行上有時會會自己悶著頭做,比較跟不上世界的腳步。而他擔任 EIR 就是希望能夠以自己的經驗來協助這些在台灣創意工場的創業團隊,彼此激盪出更多的火花。

Jason 和他的團隊最近開發出一款 iPad 幼兒遊戲「Sticker Games」,是針對 2-5 歲學齡前兒童設計的拼貼、拼圖遊戲。遊戲中負責與幼兒互動的兩個要角是邦妮(兔)和貝兒(熊)。他們的遊戲在十一月下旬推出後曾進入不分類排行榜前 100 名。

瞄準幼兒遊戲市場

除了因為自己也有小孩之外,Jason 解釋,幼兒遊戲 app 市場其實有很大的潛力,尤其這類 app 需要解決的問題跟其他 app 很不一樣,是個有趣的挑戰,由於使用者是小孩,他希望能為世界帶來正面的影響(positive force for the world)。

設計

其實一開始我在試用 Sticker Games 的時候感到非常困惑,因為遊戲只能一路玩下去、沒有選單、不能選關卡、不能退出目前的遊戲(只能直接退出 app)…… 實在不能算是好的 UI 設計。後來我到 TMI 請教 Jason 為什麼這樣設計,他解釋:「因為那對幼兒來說不直覺,他們也不識字,這樣設計最好。」


遊戲靈感來自紙膠帶

「小朋友只會想要一關一關接著玩下去。」支撐 Jason 設計理念的並非只是推測。他們團隊確實找來了許多小小測試者,也就是學齡前的小朋友進行測試。

除了遊戲設計,聲音也是幼兒遊戲互動體驗的重要環節。Jason 透露,為邦妮這個遊戲關鍵角色配音的人就是「航海王」動畫的配音員之一。

如果小朋友一路玩下去,就有機會收到 Sticker Games 寄送的實體貼紙——其實這是 Jason 所做的另一項嘗試,他們計畫讓虛擬角色成為實體。


玩到某個關卡後會送給玩家的實體貼紙

為角色建立故事,讓他們成為品牌

我們知道無論迪士尼、星際大戰、航海王等動漫品牌,周邊商品的銷售的是營收的大宗,迪士尼甚至有自己的主題遊樂園。Inside 之前也報導過 Angry BirdsCut the Rope 等 app 讓遊戲角色走出螢幕,跨入現實的經營策略。Jason 的計畫也是如此,除了實體貼紙,他希望將來能能讓邦妮跟貝兒兩個角色出現在玩具店中,成為幼兒喜愛的絨毛玩具。

而且,邦妮絨毛玩具不只是設計讓小朋友拿來抱的,還能與 iPhone 結合帶來新的互動體驗——讓絨毛玩具不僅會說話,甚至出現表情的變化。

正在開發 iPhone 版

Jason 秀了一下 iPhone 與邦妮結合之後的互動方式,除了 iPhone 賦予絨毛玩具聲音與表情動畫,當然還有重要的互動方式:觸控。


兔子的臉部其實就是 iPhone 的螢幕

Jason 解釋其中一個互動方式就是邦妮會對小朋友說:「我肚子餓了。」這時小朋友可以拿「蔬果」給邦妮吃,也就是將道具拿去碰觸邦妮的臉(也就是 iPhone 的螢幕),可是邦妮要怎麼辨識小朋友拿的是胡蘿蔔還是蘋果呢?有人可能會想到利用 iPhone 的前置鏡頭做影像辨識等等,其實沒有這麼複雜。多虧 Apple 的多點觸控設計,Jason 的團隊可以藉由不同的數量的觸控點(以及觸控點之間的距離),來讓 iPhone 做出判定。

行銷

由於是幼兒遊戲的 app,除了一般常見的廣告方式,Jason 還舉了幾個我們在一般 app 上不常見的行銷方式:

  • 劇場/街頭「快閃」劇場:主角當然就是邦妮與貝兒,Jason 打算選定幼兒與父母常去的地方,利用街頭小劇場的方式引起幼兒(還有父母)的注意,「關鍵在於時間的掌握,不能太長,但也要能讓小朋友留下印象」。
  • 與幼稚園合作:既然瞄準幼兒遊戲市場,與幼稚園或托兒所合作自然是個不錯的宣傳方式。

未來的目標與發展

Jason 的目標是先讓 Sticker Games 可以留在付費 app 排行榜上,然後再擴張到亞太地區其他市場,最後才是全球市場。選擇先做台灣市場的理由與 Jason 對遊戲與實體周邊商品的策略有關,無論寄送貼紙或是銷售實體玩具,在現有的資源下都必須從台灣本地市場出發。Jason 也向我們表示歡迎精通遊戲開發者、遊戲設計師加入他們的團隊。

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於,Sticker Games 的定價是新台幣 90 元,這對家長而言並不算是很高的定價(市面上許多幼教產品價錢遠高於此),但我們知道在付費 app 在台灣單一市場能產生的營收有限,因此實體化策略對 Sticker Games 來說應該會是關鍵。然而,若要快速讓小朋友們認識遊戲中的角色,有什麼方法會比「免費」更快呢?這是我們的疑問。

Jason 為 Sticker Games 規劃出來的行銷推廣計畫看起來很有意思,接下來就看他們如何執行了。

原來 Facebook 不是要收購 WhatsApp,而是要將「Facebook 即時通」變成 WhatsApp

Posted: 04 Dec 2012 09:19 PM PST

儘管 Facebook 打算收購 WhatsApp 的消息已經被否定了,但 Facebook 也在今天決定要加入取代簡訊的運動。Android 版的 Facebook Messenger app(即「Facebook 手機即時通」)將不再要求使用者以 Facebook 帳號註冊,跟 WhatsApp 相似,讓使用者只用手機門號與名字註冊,稍微降低了 app 的使用門檻,也意味著 Facebook 打算憑藉上億名安裝 app 的使用者做進一步的擴展。

在這之前,邁入 20 歲的簡訊服務已經面臨許多 app 的挑戰。除了 LINE、Viber、WeChat,還有處於領先地位的 WhatsApp、曾經紅極一時的 BlackBerry Messenger、蘋果的 iMessage、Kik 等等。之前傳言會被 Facebook 收購的 WhatsApp,其商業模式運作得相當良好,這在競爭激烈的即時通訊領域是非常少見的(WhatsApp 曾在多個國家以付費 app 之姿擠入下載量前十名排行榜)。這個小而美的 app 由前 Yahoo! 工程師 Koum 和 Brian Acton 共同創立,目前團隊有 30 人。八月的時候 WhatsApp 曾宣稱其伺服器每天收到 40 億則訊息,發出 60 億則訊息,每天總訊息量已超過 100 億則。


圖片來源:Twitter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領域中,Facebook 試圖成為使用者首選的即時通訊 app。採用手機門號的註冊方式,Facebook 即時通不僅有機會吸引到 Facebook 以外的使用者,還能將 app 搖身一變成為可以代替文字溝通的 app。除此之外,部分 Android 手機已經支援訊息集成功能,可用 Facebook 即時通收發簡訊。如果你發送訊息給一個不在 Facebook 上的人,訊息還會附帶一個建議下載 Facebook 即時通的連結。

不過目前 Facebook 即時通的更新只會在少數幾個國家出現——像是印度、澳洲、印尼等,Facebook 表示日後會儘快擴展到其他國家的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