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acebook 即將收購 Whatsapp?” 與新的 2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Facebook 即將收購 Whatsapp?

Posted: 03 Dec 2012 01:36 AM PST

圖片來源:Flickr

雖然在亞洲地區比較熱門的群聊 app 是 WeChatLineKakao Talk,但相信大部分的讀者對於 Whatsapp 應該也不陌生。今天稍早傳出 Facebook 可能會併購 Whatsapp 的消息(註一),雖然目前的進展還不明確,但隨著行動裝置越來越重要,Mark Zuckerberg 也一直在強調「行動裝置的開發才是最優先考量」,這個併購看起來似乎是有道理的。

圖片來源:Apple Appstore

目前 Whatsapp 在 Android 上第一年免費,在 iOS 上則要 0.99 美元。即便是付費的群聊 app,Whatsapp 的表現依然非常值得注意。根據 Distimo 的報告,Whatsapp 是最受歡迎的付費 app,也是下載量前十名中唯一的付費 app。筆者認為應該是因為其簡單的功能和界面以及付費無廣告的模式而受歡迎,但 Facebook 卻不屬於這種模式。

 圖片來源:Distimo

就如大家所知道的,廣告是目前 Facebook 主要的營收來源之一。但近期許多反彈聲浪出現,特別是來自華爾街,指出 Facebook 讓廣告變得越來越突出而且具侵入性,然而諷刺的是,Whatsapp 曾經表明他們對於廣告的深厭惡絕(註二)。

Whatsapp 的共同創辦人 Jan Koum 曾經說過:「在每一家賣廣告的公司裡,有很大比例的工程團隊花時間在做數據挖掘、寫出更容易取得使用者資料的程式碼、更新資料伺服器,確認這些資料都有記錄、整理、包裝、送出……,然而最後這些所有的努力都只是為了網頁或手機裡橫幅廣告的一個小改變。」Whatsapp 和 Facebook 之間營運模式的差異大到不能再更大了,但這一則消息出現後,外界揣測或許 Facebook 真的希望也能朝無廣告的營運模式發展,就像送禮功能一樣。

不過併購消息傳出後也有不看好的聲音出現,國外科技媒體 The Next Web 指出(註三),Whatsapp 雖然在全世界有一定的市場地位,但在亞洲地區則不是這樣,WeChat、Line 和 Kakao Talk 都對 Whatsapp 造成相當大的威脅,偏偏 Facebook 對亞洲地區很感興趣。此外,另一問題就是剛剛提到的營運模式,Facebook 和 Whatsapp 的營運模式大不相同,但也不排除可能是 Instagram 類型的併購─從具有威脅性的對手身上收購人才和技術。

整體來說,Facebook 併購 Whatsapp 這件事情的影響很大,不論是對於 Facebook 和 Whatsapp 的競爭者或是對於數以億計的使用者。而且 Facebook 的每月活躍會員數不久前才剛突破 10 億,Mark Zuckerberg 也說了 Facebook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邁向下一個 10 億使用者以及在行動裝置上的開發,把這兩者合起來看的話,Whatsapp 似乎是 Facebook 下一步行動的開始。

延伸閱讀:「親愛的 Whatsapp,你還沒感受到 WeChat 的威脅嗎?

 

(註一)What’s Up With Whatsapp? Facebook Might Want To Buy It, That’s What
(註二)Why we don’t sell ads
(註三)Facebook shouldn’t buy WhatsApp (but it must invest in mobile messaging)

 

Evernote COO 談全球化的方式與長期貪婪

Posted: 02 Dec 2012 10:07 PM PST

Evernote 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公司。它用心經營,它長期貪婪,它擁抱世界。

在昨天舉行的創業邦年會上,Evernote 的 COO Ken Gullicksen 到場正式發表 Evernote 百寶箱功能。會後,ifanr 專訪了 Gullicksen,談及 Everonte 全球化、長期貪婪以及付費增值模式、中國市場等有趣而值得思考的話題。

全球化公司和全球化產品

Get off the patch. Get on the plane. And the world can be yours.
離開小土地,搭上飛機,然後擁抱世界。

這是 Gullicksen 演講用投影片的最後一句話。會後專訪上,我一開始就問起了這句有趣的話具體想表達些什麼。Gullicksen 說作為一個公司的高階領導者,必須要有全球視野、了解消費者如何評價產品以及產品的最優先需求是什麼。你必須深入本地,將時間用在關鍵人物、重要市場和重量級企業上。

一個真正全球化的公司,並不是僅僅在自己的地盤上「運籌帷幄」。如今,Evernote 已經在中國、日本、瑞士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立辦公室,為了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走得更長遠。

全球化的傳統定義是在全球範圍內發表產品。但現代定義應該是在全球範圍內發表和打造產品。

這是 Gullicksen 在演講上提到的另外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那麼,如何去打造一個全球化的產品?」我問。

Gullicksen 認為應該招募可靠的開發者,不管是獨立開發者、第三方開發者還是公司自家的開發者。這些開發者要從世界各地去找,因為他們能帶來不一樣的視野。

引人深思的是,Gullicksen 說他們不會只為了開發一款專門為中國設計的產品而去尋找中國開發者。相反的,他們會從各地的累積經驗,以改進 Evernote 的全球化產品,讓世界各地的 Evernote 使用者都能受益。舉個例子,Evernote 在北京的 R&D 部門就專注於改進 Evernote 的搜尋功能。搜尋是 Evernote 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讓內容「易進易出」是 Evernote 的核心價值之一。相較英文,中文的搜尋和識別功能要困難得多,所以 Evernote 希望讓北京團隊來改進,並造福所有的中文使用者。

長期貪婪與付費增值是一個哲學問題

Evernote 的 CEO Phil Libin 曾在接受華爾街日報的時候提到「長期貪婪」(long-term greedy)的商業模式。他認為讓使用者長期停留在 Evernote 上更為重要,因為在使用者長期的使用時間裡我們都有機會從他身上賺錢。但若嘗試給使用者施加付費壓力,雖然促進了短期營收,但更嚴重的是會趕跑使用者。

Ken Gullicksen 對此的理解是什麼?

忠誠的使用者離開的可能性很小。因此,Gullicksen 認為對 Evernote 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讓使用者變成忠誠的使用者。在此之後,忠誠的使用者付費的意願就取決於使用頻率,以及 Evernote 所創造的價值。這也正是為什麼 Evernote 要開放,並大力支持開發者的原因。為此,Gullicksen 還給了我們一份很有說服力的數據:

一個只是在手機上記記筆記的使用者,和一個同時使用筆記本電腦以及 Evernote 相關產品的使用者,後者付費的機率是前者的三倍。而一個還同時使用多個整合 Evernote 服務的應用的使用者,他的付費機率是第一種使用者的十倍。

當 Evernote 做出越來越好的產品,並提供越來越多你需要的服務時,「付費使用者」的轉換就水到渠成了。

如何執行「付費加值」是一個哲學問題

談到「長期貪婪」與「付費加值」(Freemium)的關係,Gullicksen 認為這是一個執行模式以及發展產品的哲學問題。長期貪婪顯然是付費加值模式的一種。

而「長期貪婪」模式的美妙之處在於:Evernote 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免費產品,並且使用者可以在沒有付費壓力的情況下長期使用。當你選擇付費的時候,你不是被迫,而是自願。但有些執行付費加值模式的產品,當你使用到一定的階段時,它們可能就不再提供服務,強迫著你去付費。

關於中國和矽谷、開發者社群以及硬體

  • 中國和矽谷應該相互學習
    Gullicksen 認為各個國家在創新方面都有很多的不同。中國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很多高品質與設計的應用程式。他認為矽谷應該向中國學習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做出更好的產品。而中國應該向矽谷學習的地方是全球化,因為中國的公司更傾向專注於本土,而 Gullicksen 認為他們應該學習矽谷的公司「抬頭看世界」。
  • 對中國開發者社群的形成有很大期待
    關於 Evernote 在中國建構生態圈的期望,Gullicksen 希望盡可能在中國找到更多開發者,激發中國的潛能,並形成開發者社群。他認為這對中國開發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會,讓他們開始接觸國際市場,這既是 Evernote 的獨特優勢,也是中國開發者的動力。日本東京有兩、三千個開發者正在開發與 Evernote 彼此整合的應用程式,而中國重要地區的開發者數量遠遠超過東京,所以當 Evernote 中國開發者社群形成之後,中國的發展機會非常非常大。
  • 硬體方面的合作和討論一直在進行
    Evenote 內部一直有很多關於硬體的討論,事實上 Evernote 已經跟一些公司,例如 Livescribe 和 Moleskine 展開合作。硬體的範圍不僅僅局限於智慧型手機,只要能提供更好的體驗,Evernote 都很樂意與硬體廠商進行合作。

編按:延伸閱讀可以透過這篇文章來看看 Evernote 在台灣的情形「『我們只做我們自己想用的產品』- Evernote CEO Phil Libin 來台參加使用者聚會,宣布成立台北辦公室以及與台灣大哥大合作

 

自動濃縮文章,將你從資訊爆炸時代中解救出來的 app——Summly

Posted: 02 Dec 2012 09:11 PM PST

小說《天使與魔鬼》、《達文西密碼》的作者丹.布朗在他另外一本不是那麼成功的作品《大騙局》中曾經創造出一種工作叫「汲思員」:

負責簡化資料,分析複雜的報告並從中汲取精華,最後集成單頁的簡報。

現在有一款 app 可以做到上述「汲思員」做的工作——Summly,只是它運作的對象並非情報單位的報告,而是網路上的新聞文章。

過去 Inside 在這篇文章 〈網路讓我們變得廣博還是淺薄?請讀這本《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曾提過這款會自動「濃縮新聞」的 app「Summly」,上個月它推出了 2.0 版本。

去年 12 月中,「Summly」這款由一位當時年僅 16 歲的英國高中生 Nick D'Aloisio 開發出來的免費 iOS app 引起了科技圈的注意,它的主要功能是「濃縮文章」,為使用者處理過載的訊息。這個 app 在 11 月初發表了 2.0 版本,從介面設計到演算法都進行過更新。


▲ Nick D'Aloisio

Summly 能過藉由演算法從文章中汲取重點,縮短文章的內容,將長達數千字的文章濃縮成極短的篇幅(四百個字母,注意,是「字母」,不是「單字」),減少使用者吸收資訊所花費的時間,就像 Nick D'Aloisio 所宣稱的,比 Twitter 長,但比一篇文章短得多。這款 app 甚至還吸引了李嘉誠和旗下維港投資集團(Horizons Ventures)的種子投資。

Summly 的前身是 Trimit——一款「摘要」程式。Nick D'Aloisio 開發這款 app 的初衷就是為了幫助使用者在資訊爆炸的今天能夠快速瀏覽一整天的新消息。Nick D'Aloisio 說,Summly 的演算法會分析文章中的關鍵字、數字、名詞、形容詞、修飾語、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轉折語、日期、句子的語法結構等等,再將文章進行濃縮。

打開 Summly,會覺得它的介面設計有點像 Windows Phone 的風格,除了背景圖片每次都不一樣、顯示未讀文章數之外,還會選出一篇文章放在首頁。

點擊右上角的向右箭號,會進入文章分類。捲動畫面到最下面可以新增、編輯自己想關注的特定主題;按住方格不放可以調整先後順序。

點進分類之後,就可以看到「濃縮後」後的文章,橫向捲動畫面可以切換文章,在文章上點兩下可以把內容變得稍微「長」一點,如果覺得還不夠,可在此時點擊畫面中藍色的右向箭號,或是更簡單一點,直接將畫面往下捲動,就能連結到原文的網頁閱讀。

如果使用者讀到感興趣的內容,可以在文章中按住畫面不放,會看到四個選項如花開般「綻放」出來,提供分享到 Twitter、Facebook、E-mail 分享和儲存文章等四個功能。

儘管程式運作起來很順暢,但 Summly 的介面在設計上有點違反了使用者操作 iOS 6 的習慣。舉例來說,將文章列表頁面向下滑動後會連到原始網頁,但這樣的設計在內容導向的 app,例如 Twitter、Facebook、BBC、TechCrunch 等 app 通常是「更新」內容的手勢。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 Summly 的文章來源包括許多主流媒體(紐約時報、金融時報等),然而 Summly 在這麼做的時候必須非常小心,因為它提供的「濃縮文章」服務主要目的是「減弱」讀者連回原始網頁的動機,作為內容擁有者的網站們很可能會因此發出抗議,甚至引發訴訟。

不僅 Summly,我們過去介紹過的新聞集成服務「Wavii」wavii.com ,最近他們的 app 也更新了),強調的也是透過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來抓取新聞重點(他們的服務不會濃縮文章,但是會「自動」標記出系統認定的重點)。

當然,Summly 的演算法不是完美無缺,有時可能也會抓錯重點或是略過其實很重要的內容,我們並不知道他的準確度。而且這樣的服務顯然並不適合用於文學類型的文章。如果讀者們對 Summly 的演算法感興趣,可以到他們的網頁查看更多資訊。

目前 Summly 已經獲得李嘉誠、新聞集團老闆梅鐸(這或許是為什麼華爾街日報在 Summly 是「獨立」的分類)、小野洋子、Mark Pincus(Zynga 創辦人暨 CEO)、艾西頓.庫奇、女神卡卡經紀人 Troy Carter 等人的投資,總金額約 100 萬美金。我們也可以從 Summly 網站上介紹影片中的演員來判斷,這不是什麼一般高中生的規格。


Summly Launch from Summly on Vimeo.

影片中與 Nick D'Aloisio 談話的人叫 Stephen Fry,英國知名的作家、喜劇演員,曾經參與《V 怪客》、《艾莉絲夢遊仙境》和《福爾摩斯:詭影遊戲》等片的演出,他本人的 Twitter 帳號超過 500 萬人 follow。

儘管這類「自動化」處理資訊的方式逐漸吸引創業家投入,但就像 Nicholas Carr 在《 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 》這本書中提到的一樣,一旦習慣了這種閱讀方式之後,我們的大腦會不會因此永遠失去閱讀長篇文章和書籍的能力呢?未來我們在網路上所讀到的文章還會是它原本該有的樣子嗎?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目前 Summly 只有 iPhone 版,不過根據他們網站上的消息,Android 版應該會在不久後問世。

相關連結
Summly 網站:summly.com
Summly 下載連結:Summly(App Store)

 

(本文經編修後刊載於 12 月份 App 情報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