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群眾募資平台里程碑:Kickstarter 宣布實際參與資助人數超過三百萬人” 與新的 2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群眾募資平台里程碑:Kickstarter 宣布實際參與資助人數超過三百萬人

Posted: 27 Nov 2012 01:54 AM PST


照片來源:Scott Beale

過去 Inside 曾經多次報導過的群眾募資網站 Kickstarter,繼十月底擴張到英國之後1,今天他們在自己的 Twitter 帳號上宣布:截止昨天為止,已經有超過三百萬人「back(贊助)」Kickstarter 上的專案。

到目前為止 Kickstarter 上已經發起過 78497 個專案,募集的資金總計約為三億六千兩百萬美金(這個數字只有包含「募資成功」的,募資金額未達目標的沒有算在內),募資成功的機率約為 43.7%,將近三萬三千個成功的專案中,有 17 個專案最後募資超過了 100 萬美金,其中一款利用電子墨水技術的電子錶「Pebble」甚至募集了超過 1000 萬美金。現在 Kickstarter 上還在募資中的專案有 3242 個。

今年四月的時候,Kickstarter 宣布他們的募資金額達到一億一千九百萬,換言之,他們的募資金額在七個月左右的時間成長超過兩倍。而 Kickstarter 最為群眾募資平台,也從中賺取了「仲介費」(5%)約 600 萬美金。

如同 Dave McClure 昨天所說,現在新創公司可以「賺錢」的手段跟機制可說是越來越完善。而以 Kickstarter 這類群眾募資方式發起的專案,具有一種優勢——取得「事先」驗證自家產品/服務的好機會:如果募資失敗,可能代表自己的專案不夠受歡迎,因為現階段來說會上 Kickstarter 瀏覽甚至贊助專案的人不但熟悉網路,而且願意嘗鮮(也就是所謂的 early adopter,早期採用者),因此募資的成功與否,對專案發起人就是一種暗示:如果連早期採用者都不買單,怎能期望大眾熱烈接受我們的產品?(當然,也有可能是專案在 Kickstarter 上的包裝失敗)萬一募資成功,那等於是宣告在只有產品原型的情況下就擁有第一批客戶,而且他們還先付了錢。

我們曾經數次提過這樣的概念:無論是紙、筆、印刷術、影音設備、個人電腦、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和 3D 成型機等等,當工具普及後,能夠自由運用的人就越多,造成的效應也就越加多元。這些是都是絕佳的工具,搭配遍佈全球的貨運系統、網路纜線、金流服務…… 所構成的就是如今 Kickstarter 等群眾募資平台以及上頭各式各樣專案的面貌,這股風潮如今也已經吹到台灣

當然,群眾募資這樣的方式並非沒有疑慮,如同我們在前面提到的,Kickstarter 上的募資成功實際上不到一半,而且也不是沒有發生過贊助後專案承諾的產品卻延遲出貨的情況2。台灣方面則是尚欠完整的法律規範

讀者們有沒有資助過任何群眾募資的專案呢?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

 

Google 研究總監 Peter Norvig:智力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Posted: 26 Nov 2012 11:11 PM PST


照片來源:Google+

Peter Norvig 是 Google 的研究總監(director of research),他說自己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作。與 Google 核心業務不同,他所負責的團隊面向最尖端的科技,孕育許多激動人心的項目。最近,Peter Norvig 接受了英國衛報的採訪,談到了人工智慧、個人計算、地圖服務等諸多領域。

Google 研究團隊匯聚了業界頂尖的人才,不過它並一定適合所有人。如果你希望創辦自己的公司,或者希望在小公司工作,這並不適合你。除了無人駕駛汽車之外,Google 也不會資助硬體上的研究。

「在內部我們仍然需要做出選擇。這裡比新創公司更加自由一些:壞的決策不會立刻導致破產,但是你不能說,我要做些事情,給我 20 個工程師吧。」顯然,這涉及到優先順序的問題,雖然有些優先事項聽起來非常奇怪。

在 60 年代、70 年代的時候,許多重大科技成果來自貝爾實驗室、IBM Watson 研究實驗室、全錄研究中心(Xerox PARC),他們都研究與公司核心業務無關的技術,而許多發明最終也沒有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對此,Peter Novig 非常了解,他提到了一本 1999 年的書:《探索未來:全錄如何創造、然後錯過了首部個人電腦》。

「書中說他們在探索未來,但他們以某種方式發明了未來」,他說,「我覺得他們租借了未來。有一天人們會買得起 PC,但是我們還沒走到那一步,於是拿出 20 萬美元給研究員配備個人電腦,這樣可以看看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在 Google 做的事情也是一樣的。」比如無人駕駛汽車、智慧型眼鏡(Project Glass),或者動用 1 萬多台電腦檢視 1000 萬張圖片去識別貓臉。

和上述那些研究中心不同,Google 的研究和自家其它業務是緊密聯繫的。「從某些方面看,我們做的事情很像英特爾,那裡的研究團隊會設法開發新業務。如果成功做出某種東西,卻導致其他人從這項新業務中獲取更多利潤,這點他們倒不擔心,只要業界繼續購買英特爾晶片的話。我們也是一樣——如果我們發明了新東西,即使我們不擁有它,只要它能讓兩個人開始使用網路,就有可能有一個人會變成我們的使用者。因此,如果我們開創了一個新行業,對我們來說就是成功。」

無人駕駛汽車、智慧型眼鏡就是這樣的產品。「我們把它們當做已有優勢的延伸——汽車是地圖能力的延伸,同樣地,眼鏡是通訊和在地服務的延伸。」

對於 Google 的地圖服務來說,9/11 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從那時候起,網路成為重大消息的來源。9/11 和卡崔娜颶風讓 Google 以新的視角看待自身的服務。Peter Norvig 說,人們開始問「紐爾良今天看起來和昨天有什麼不同?」。這使他們意識到時間將成為地圖服務的重要維度,「人們會要求更多的即時訊息」。

Peter Norvig 的職業生涯中,人工智慧是重要的一個方向,從 80 年代中期開始,他開始研究機率推理和不確定性。這涉及到貝葉斯的理論,當時在人工智慧領域,對於這位 18 世紀數學家的想法仍然充滿懷疑。不過,隨著電腦科學的發展,他的理論已被廣泛運用。Peter Norvig 說,構築一個可用的系統是說服他人的最好方法。

他提到了 Google 翻譯,這個服務並不是由語言學家開發的,而電腦學習語言的過程與人類完全不同,它利用的是廣闊的網路,從大量的翻譯文檔中學習將不同的語言配對。這和 Google 利用上萬台電腦辨認貓一樣,是在辨認模式。

Peter Norvig 在今年的奇點高峰會(Singularity Summit)介紹了自己的工作成果,但他並不相信電腦能力的增強會把我們帶到奇點,即人工智慧趕上人類智能的時刻。他支持奇點研究院的原因是因為他認為一切都會加速變化,並且會改變社會,人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不過,「我最大的擔心是,人們太關注特定日期了」。在今年的大會上,有人把奇點到來的時間確定為 10 到 100 年之間。

被稱為「人工智慧之父的」的 John McCarthy 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仍然認為奇點是「胡扯」。在一番研究之後,Peter Norvig 認同他的觀點。他說,我們並沒有處於一個特殊的時間點上,「我們在創造新東西,但是和過去比起來,今天做的並沒有什麼不同。」

科技的進步並沒有改變人與機器的關系,「我比較抗拒人工智慧可以無限擴展自己這樣的想法。人工智慧可以幫助你解決更難的問題,但是有些問題就是那樣,你會遇到這樣一個點,聰明對你沒有有任何幫助,我認為我們的許多問題都是這樣的。就像政治——我們不會說,只要有一個更聰明的政治家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人們是否過分高估了智力的價值?對此,Peter Norvig 說:「Kevin Kelly 與我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將此稱作『Intelligentism』——認為智力最重要的態度其實是一種偏見。我們認為智力是重要的,並以此稱呼自己的種族,但如果我們是大象,或許我們會希望得到超級力量,或者如果我們是獵豹,會希望獲得超級速度。有些社會問題非常困難,因為它們就是那個樣子,那不是我們夠聰明之後就可以解決的」。

Twitter 本來要叫「快可立」?

Posted: 26 Nov 2012 08:27 PM PST


照片來源:foreverdigital

您知道嗎?如今擁有數億使用者的 Twitter,原本很可能會取名「Quickly(快可立)」——對,就是那個多年前曾在台灣風靡一時的飲料店名稱。

我們在 The Next Web 上看到這件事1,覺得很有趣 XD 因為當時 Twitter 創辦人之一 Jack Dorsey 很愛喝快可立的飲料,他曾經在 06 年(Twitter 誕生的那一年),發出以下這推:

jasmine green bubble tea. Too bad we can't name twttr: Quickly

茉莉泡沫綠茶。我們不能把 twttr 叫做「快可立」好可惜。
(當時 Twitter 的名稱,當時的構想與手機簡訊有關,所以會把母音去掉。)


來源:Twitter

而且 Jack Dorsey 似乎不是說說而已,他還認真想過這件事,過沒多久,他又發了一推:

thinking we would get sued by Quickly! International Bubble Tea superstars. Quickly!

(指如果真的把 Twitter 命名為快可立)我們可能會被快可立告上法院!國際泡沫茶飲明星。快可立!


來源:Twitter

如果當初 Twitter 真的叫「快可立」,或許在台灣會有比較多人用?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