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美國在台協會:打造台灣世界級的創業環境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美國在台協會:打造台灣世界級的創業環境

Posted: 18 Nov 2012 07:11 AM PST

圖片來源:美國在台協會

為響應全球創業週,美國在台協會上週四早上於世貿九樓舉辦創業家、創投、學界代表、官方代表的多方對談,以小型的會議形式,並分為上下半場兩個部分。

當天上半場的與會者包括:appsWorks 共同創辦人林之晨Cardinal Blue 創辦人樊立勳、台大工管系教授江炯聰、玉山國際投資顧問總經理 Mr. Volker Heistermann ;下半場的與會者則包括:商業軟體聯盟(BSA)台灣分會主席 Gina Tsia、Google 策略分析師 Andy Yee、行政院經建會代表秦羽翔(Regina Chyn)、 台灣創意工場的 Kevin Ho(註一:連結中的第三位),現場有華爾街日報全程採訪。(講師順序為依照當天發言順序)

Inside 筆者以學生代表的身分參與,在此和 Inside 的各位讀者分享當天聽到一些不錯的觀點。:)

台灣創業環境的現況

圖片來源:Jenny

林之晨(Mr. Jamie)

兩年前從紐約回來台灣的林之晨(Mr. Jamie)認為,在台灣創業有絕佳的人才優勢,除了軟體開發的能力之外,台灣的創意市場、文化輸出也都居於上風。Jamie 特別提到台灣工程師的態度勝於美國軟體工程師,因為他們更樂於學習新的事物,例如:若你要一個專精 php 的美國工程師去學新的 Ruby on Rails  時,很多人會寧可離開公司去找別家需要專精 php 的公司,台灣工程師的想法則是會覺得這是個很好的學習機會,而台灣工程師的薪資卻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

樊立勳(John Fan)

在美國長大的 Cardinal Blue 創辦人樊立勳(John Fan)三年前第一次回到台灣,他分別從環境(setting)、雇用(hiring)、募資(funding)三個方面來談台灣的創業現況。John 提到,台灣產業是出口導向的,但台灣學生、新創公司很多是提供在地服務,像是幫在地人訂飲料、在地旅遊等等,很難推出到更大的國際市場。

如何把台灣的軟體產業出口? John 的建議是,在創業的團隊中,可以更多元、更國際化,找熟悉國際市場的人加入你的團隊,並在前幾大的平台上創造出最高的價值。以  Cardinal Blue 為例,他們在美國創辦公司(兩位美國代表),並在台灣設分支(九人的工作團隊),其中主要的收入都是從美國市場來的,台灣分支基本上是不賺錢的。在台灣,除非證明公司的收入超過一千萬台幣,公司才能向台灣證券商業公會(ACR)申請新一輪的募資,但他們在美國矽谷卻可以拿到兩百萬美元的創投資金。

John 認為,台灣有好的人才、好的環境,和好的基礎建設,如果配套的政策可以更好,台灣會是一個更適合創業的。John 提到,儘管有好的人才、好的環境,但台灣卻沒有好的募資環境,讓新創公司可以更好的成長。有些新創公司的做法,是跨國取得資金,像是 Cubie 在日本拿到資金。

江炯聰教授(J.T. Chiang)

台大工管系的江炯聰教授,則是以學界的角度,談如何培養在學生成為創業家,以及台灣學生很難走出國際市場的幾項原因。其一是學生創業團隊的同質性太高,也許是不知道,或是不敢向國外發展。課堂上,江教授認為應該要提供更多元的學習方式,並鼓勵學生多方嘗試。

Volker Heistermann

曾在多國擔任投資顧問的玉山國際投資顧問總經理 Mr. Volker Heistermann 提到,兩年前他是看到了台灣的創新思維,才選擇留在台灣。Volker 認為,很多錢在外面等著(the money is abundant out there),重要的是創業者的天分。Volker 補充,所謂的天分不單是指能想出好點子、想出下一個 Facebook 或是 Twitter,而更是台軟硬體結合的優勢。另外,台灣需要熟悉國外市場的人,把資訊帶回台灣創業市場,而不只是找個西方面孔。

在資金募集方面,除了台灣政策的限制之外,價值觀也是一個因素。在台灣,很多錢都是投資到房地產,因為台灣的投資者害怕把錢投入看不見實體物件的市場,尤其是投資在「人才」要素上的軟體產業,況且新創公司十賭九輸,讓很多投資人卻步。Volker 認為,創業家和創投兩方都需要調整,一方面創業者要 「 think bigger」 ,不只是專注在台北、高雄,更要看到、深入其他經濟體像是韓國、新加坡、日本,甚至是中國(然而中國對新創公司而言是個很難打入的市場)。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國際的創投來到台灣,像是自從日本海嘯侵襲,越來越多日本創投公司來到台灣投資,像 Cubie 就從日本創投手中募得不少資金。

圖片來源:Jenny

台灣下一波創新的機會

 Gina Tsia

下半場,資工背景、擁有創業背景的商業軟體聯盟(BSA)台灣分會主席 Gina Tsia ,分享了她當年和同學一起創業的故事,並提供幾個建議給想創業的年輕朋友。另外,她也對台灣目前的政策限制提供了一些看法。 Gina 提到,當初她和她其他同樣是資工背景的同學,在網路泡沫化之前設立了做 IC 設計相關的新創公司。當時的環境和現在並不相同,Gina 說明當時創立公司和現在相比較容易,因為還未經歷過泡沫化的影響。

但一開始,他們因為背景太過相似,沒有人有法律、會計、財務層面的實務經驗,因此她花了不少時間在學習法律方面的操作,像是設立公司、讀懂並簽公司合約,甚至最後他們被一家大公司買下時的併購合約。Gina 建議創業者,創業團隊裡必須要差異化、找不同背景的人,並且彼此溝通需要有適當的橋梁。她特別強調法律層面和辨認合約的能力,法律系畢業的學生主要為學習法律理論,一開始可能也不懂一般公司創立的法律要件、合約簽訂的實務操作等等。

另外, Gina 提到軟體投資是投資在人身上的,你的資產就是你的員工,因此要思考如何創造你的價值要從團隊人才開始。最後,Gina 提到政府對於 App 的七天鑑賞期並不合理,因為現在網路上的資訊發達,消費者很容易獲得服務內容的資訊。這樣的法律是在 App 產業都還沒出現時訂下的,並不適用,很可能扼殺許多 App 遊戲的生存。

Andy Yee

Google 策略分析師 Andy Yee 更進一步的分析台灣的優勢,包括:台灣為科技之島,擁有軟硬體整合的能力、台灣的基礎建設、人才、創意等等,但台灣缺少的是全球性規模的點子。 Andy 提到,小點子也不用擔心,因為透過網路、Apps 也可以擴展到世界性的規模。Andy 提供了三點建議:

  1. 鼓勵雲端技術
  2. 擴展電子商務:台灣電子商務占零售業僅 3 % ,相較於英國的 8 %
  3. 更多募資管道:群眾募資對小點子是個很好的募資管道,但政策的開放必須跟上

秦羽翔(Regina Chyn)

接下來是行政院經建會的代表秦羽翔(Regina Chyn)女士。Regina 針對上半場講者和觀眾提出許多對政策的建議,說明政府政策決策的困難,並說明政府提供了兩個管道給企業家和民眾,包括圓桌會議和政策鬆綁平台,歡迎各界的意見表達。另外,政府的政策也有已部分的改善,像是把創辦公司的程序縮減為十天、三個程序,就可以申請完成。

Kevin Ho

當天的最後一位講者是台灣創意工場的 Kevin Ho,提到台灣因為初創階段的創投很短缺,因此台灣創意工場學習北京創新工場,致力於和初創公司合作、改善台灣創新產業的未來。Kevin 說明, 「Wintel」(Window+Intel)的商業模式已經不再運作的那麼好,並受到嚴峻的挑戰,邊際利潤越來越小。駕馭著整個產業的,已經轉變成平台像是 Apple、 Amazon 等等。那麼下一波趨勢是什麼呢?

  1.  雲端和精實創業
  2. 平台像是 Apple、Amazon、Android
  3. 智慧型裝置對生活形態的衝擊(Mobile First Lifestyle)

Apple 最先使用了設計裝置(創意+硬體的結合)的商業模式,並獲得成功。但除了智慧型手機裝置之外,在不同的領域還有很多不同的裝置應用,像是導航裝置、網路橋接器(Access Point)等等,目前還沒有人駕馭這些市場、很少人嘗試在這幾塊去創新,還有很多發展的空間,是台灣很好的機會。

 

註一:台灣創意工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