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工程師的江湖:技術為外功,思維乃內力” 與新的 5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工程師的江湖:技術為外功,思維乃內力

Posted: 07 Mar 2016 07:43 AM PST

fadgsPhoto Credit: Brian Katt

本文原刊於合作媒體 36 Kr,身為一種以數學、邏輯觀看世界並創造事物的職業,軟體工程師到底該具有什麼樣的條件?若以金庸先生筆下的武林來形容,若技術為外功,那麼思維就是推動一切的內力。

一個足球評論家可能並不會踢足球,卻並不妨礙在解說比賽時對某某球星的技藝評頭論足。同樣也絕不敢以高明的工程師自居,而只是以類似金庸先生筆下的武林高手來闡述筆者對工程師的理解。這樣,大家也許就不以筆者為鄙薄狂妄了,這是筆者必須首先聲明的。

一、重新給工程師下個定義

640

按照 Wikipedia 的定義,工程師又稱為電腦程式設計人員(Computer Programmer)、開發者(Developer)、編碼者(Coder)或電腦工程師(Computer Engineer),和網絡上廣泛流傳的碼農同義。筆者無意於也不能夠為工程師給出一個精確的定義,這裡,只是利用工程師的語言做一個簡單描述。不是故弄玄虛,不過博取讀者諸君一笑。

class Programmer : public Thinker {

public:

void design (System &);

void model (Problem &);

void code (ProgrammingLanguage &);

void debug (Defect &);

void refactor (Code &);

void learn ();

void communicate ();

virtua voidl think (Logic &);

private:

vector _pls;

}

工程師是徹頭徹尾的腦力工作者(Mind Worker),怠于思考者絕對不能成為好的工程師。有鑒於此,類 Programmer 天生的就應該是 Thinker 的子類。就工程師所使用的思考技巧而言,Thinker 的具體內涵包括邏輯 (Logic) 和數學(Mathematics)。作為工程師,不一定非要達到邏輯或數學領域的專業水準,而是必須具有邏輯和數學的基本素養。邏輯用來推理,數學用來培養邏輯。另外,數學還有助於工程師訓練另外兩項必不可少的思考的技能,分析和抽象。下文還要展開討論。

工程師的工具是寫程式語言,日常活動和主要工作包括設計(design)、建模(model)、編碼(code)、除錯(debug)、重構(refactor)、溝通(communicate)、學習(learn)和思考(think)。

有關工程師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誤解,認為做工程師門檻低,沒什麼技術含量。即使沒有學過電腦的課程如離散數學、數據結構、算法等,也可以寫程式。寫幾行程式當然算不得什麼,但要修煉成有一定思想境界的一流工程師,卻殊非易事。這就如同會做飯的人很多,但真正的烹飪大師卻並不常見。所謂碼農者,乃是工程師的自我吐槽,豈足深信耶?所以,作為工程師要有持續進階的強烈的進取心,斷不可妄自菲薄,自怨自艾。

2、工程師的思維 「內力」

640-2

漫長的學生生涯中,筆者遇到的最好的數學老師是高中時老師。他上課時講過這樣一段話,當面對一個數學問題,一要想的明白,二要算的準確,三要寫的清楚。直到今天,這句話對於筆者的工程師生涯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能不能想的明白其實是考量一個工程師成敗的至關重要的因素。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有一個普遍的規律,那就是武功必定以內力為根基。比如張君寶與崑崙三絕何足道在少林寺的那場經典之戰中,張君寶能夠 「以少林拳中最平淡無奇的拳招,化解了最繁復的敵招」,始終不落下風,所恃者不過內力之渾厚爾。另外的著名戰例還包括少林寺小和尚虛竹 VS 吐蕃國師鳩摩智以及聚賢莊蕭峰 VS 玄難。內力達到登峰造極空前絕後的第一高手莫過於少林寺的掃地僧。也許風清揚是一個例外,好在我們討論的是一般規律,所以就顧不得他了。

電腦程式所特有的思維(Thinking)就是工程師的「內力 」,思維能力不濟,功能再強大的程式語言也無用武之地。所以,筆者在這裡特別強調工程師的思維藝術。

工程師的思維有一個專業術語,叫做計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計算思維是按照電腦科學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用來理解需求、設計系統、實現編程、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

簡而言之,計算思維就是工程師或電腦科學家是如何思考的。當然,電腦科學的理論知識如數理邏輯、離散數學、數據結構、算法以及面向對象是計算思維的必要條件。計算思維有一系列的智力工具,不能一一盡述,僅列舉關鍵的幾項如下:

抽象思維(abstract thought)。給定一個問題,抽象就是去掉紛繁蕪雜的與計算無關的部分,用規約(Reduction)的方法還原到問題的本質。所謂本質即把原來的問題轉換為一個或幾個可以使用電腦描述並解決的問題,進一步講也就是轉換為在算法上可計算的(algorithmically computable)一個或幾個問題,更準確更理論化更上檔次的描述是轉換為邱奇-圖靈論題(TChurch-Turing thesis)可計算的可數個問題。圖靈機(Turing Machine)和 λ 演算(Lambda calculus)本身就是對可計算性(Computability)的漂亮的抽象,可以作為抽象思維的經典案例來揣摩學習。

一般在實際工作中,常常需要把問題的實體對象根據需求表示為各種數據結構如樹、堆、棧等,而業務邏輯(Business Logic)過程表示為各種算法如排序和查找等。表示(Presentation)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在工程師的實踐中,我們有很深的體會,一旦問題被準確的無歧義表示出來了,解決方案就烘雲托月般地呈現出來了。這就是「數據即代碼,代碼即數據」的道理。

抽象思維也廣泛用於數學家的工作。面對一個困難的問題,數學家們常從兩個方向開展研究。一方面,從特殊情況入手,推廣到更一般的情況;另一方面,將一個一般問題具體化成幾種特殊情況。兩個方向的結果最終匯聚在一起,就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筆者想這可能是論語中 「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的一個最好註解。而從特殊到一般就是不斷抽象的過程。

筆者用一個具體的例子加以說明,有一個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講的是世界上任意兩個人都可以通過最多另外 6 個人相互認識,如果要驗證這一理論,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借助一個圖(graph)來表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每個人用圖中的一個節點表示,如果 A 和 B 認識,那麼在代表他們的節點之間有一條連接。

那麼現在的問題就轉換為檢查這個圖的直徑是否大於 6。考慮到世界人口眾多,且有生老病死,圖的規模必然超大,並且是動態的不斷變化的,算出它的直徑仍需要更多的簡化。這裡就到此為止了。

邏輯推理(Reasoning)。邏輯推理對於工程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與其說邏輯推理用於程式新功能的開發,毋寧說更多的應用在程式修改 BUG 的過程中。程式除錯有點類似於 Sherlock Holmes 偵破案件的過程。

和 Dr. Wason 比較起來,Holmes 的推理優於常人的地方有兩點:第一,在觀察現場或聽取來訪者敘述時,他能夠得到更多的的數據,尤其是一些別人容易忽略的關鍵的細節,這得益於他對犯罪領域知識的豐富積累,知道什麼才是更重要的數據;第二,根據得到的數據,他能夠聯想到更多的可能的結論,這得益於他大量的案例儲存。有了這兩點,就能夠通過一環套一環的推理鏈逐漸縮小偵察範圍,最終認清犯罪事實。

程式除錯也是如此,首先必須掌握程式實際的執行過程的細節。然後從問題出發,分別朝著產生的原因和導致的後果前後兩個方向推理。逐漸定位問題的範圍,最終找到問題的根源和解決的方案。我們比 Sherlock Holmes 幸運的是可以借助於除錯工具來瞭解程式運行的過程,所以一個不能使用除錯工具的程式真是令工程師感到無比沮喪,只能通過 trace 資訊來跟蹤程式運行的過程。

如果不知道程式運行的過程,推理就只能靠猜,那麼修改 BUG 是非常危險的,很容易導致回退(Regression)的錯誤,因為這種情況下如同瞎子摸象,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另外,Sherlock Holmes 還多次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案子越是離奇,越容易解決,因為 Singularity is almost invariable a clue。

對工程師來講,也不必擔心奇怪的問題,奇怪本身就是線索。關鍵看對程式運行細節的瞭解程度和邏輯推理的技術水平。

分析(Analysis)。分析是上文提到的數學家所用思維方式中從一般到若干特殊情況的過程。面對一個問題,如果一下子描述不清楚或者表示不出來,可以先找出滿足問題條件的幾種特殊情況。通過仔細檢查這幾種特殊情況,求同存異,找出他們共同的規律或模式,並對這些模式或規律加以驗證,就可以找出描述或表示問題的方法。這就是猜測加驗證(guess-and-verify)的過程。項目需求分析時常見的應用案例分析(Use Case Analysis)方法,就是用一個個具體的使用案例將模糊的項目需求生動的表達出來。

分解(Decomposing)。把一個大問題分解為幾個小問題,或者把一個複雜的過程分解為幾個子過程,當然有助於問題的解決。這也是工程師常用的手段,如算法策咯中的分而治之(Divide-and-Conquer)和合併排序就是這方面的例子。

遞歸(Recursion)。對於初學編程的人,遞歸可能是一個比較詭異的較難掌握的概念。但是一個工程師如果不懂遞歸,很難再稱之為工程師。因為很多稍微複雜的算法他都不可能理解,如回溯和動態規劃,甚至於樹的遍歷。遞歸常常可以用簡單的方法非常優雅的表達複雜的算法。

另外,有關計算思維的特有方法還有並行、異步 / 同步、模擬 / 近似、優化、分層、封裝、解耦等等。工程師的思維藝術即計算思維不是一天兩天短時間可以形成的,需要在實踐中慢慢琢磨,不斷提升,且永無止境。

3、工程師的 「戰鬥力」 技藝

工程師的思維藝術融化到對程式語言的使用上,最終形成工程師的技藝。因此,程式語言之於工程師,就如同青龍偃月刀之於關羽,如意金箍棒之於孫悟空。離開了青龍偃月刀和如意金箍棒,關羽和孫悟空的戰鬥力就無從談起。所以,脫離程式語言來討論工程師的技藝也無異於緣木求魚,自欺欺人。結合程式語言,工程師的技藝有四個境界,從低到高分別是

初窺門徑。程式語言的初學者,如同小兒咿呀學語,也許可以寫一個類似於 「Hello World」 這樣的程式,但對語言的所有東西都是一知半解,不可能應用於實際的項目中。這是我們很容易就可以達到的級別。有些人初窺門徑之後,往裡面看看,感覺不容易,就放棄了。

登堂入室。對程式語言所共有的基本表達方式有了一定的瞭解,如變量、賦值、循環、選擇等。可以用在一般的目標中,但是寫出來的程式碼看起來滯澀笨拙,很難做出高品質的程式。這個時候,工程師很容易產生自滿的情緒,以為完全掌握了這種程式語言,寫程式也不過如此。如果陷入這種自滿情緒中不能自拔,就失去了進一步進階的機會。

熟能生巧。掌握了程式語言特有的功能,並能駕輕就熟,靈活使用。因此,寫出的代碼更加的精煉易懂,常常使用簡單的方法表達較為複雜的算法。這是一個成熟的工程師的水平,也是我們大多數工程師所能追求的目標。

妙不可言。 這是傳說中神龍見首不見尾大師級的境界。柏楊在《中國人史綱》描述李白的才華稱,李白寫詩時,對漢語的使用就像魔術師手中翻轉的手帕一樣,神鬼莫測。如同李白作詩一樣,筆者想這個境界的工程師對寫程式的各種精微之處了如指掌,能夠將程式語言的各種功能特性發揮到極致,且恰到好處。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並且往往能夠別出機杼,奇思妙想,層出不窮。寫出的程式優雅、高效、別緻。這是我們一般工程師可望不可即的。

4、工程師的精神 「修煉」

640-4

開放。在以往的工作中,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工程師,自以為掌握了某些核心的、關鍵的技術或技能,卻不願意和別人共享,處心積慮的保護著他的 「地盤」,擔心別人染指他的工作。也遇到過這樣的組織,幾個被信任的工程師把持著產品的所謂關鍵模塊,其他人莫想參與,即便再有才華,也只能扮演跑龍套的角色。

這讓筆者想起《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情節,在回答江東首席謀士張昭的詰難時,諸葛亮將儒生分為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這裡不妨將這樣的工程師稱為 「小」 工程師吧。工程師的技藝根植於計算思維中,沒有所謂的不傳的絕招或秘笈。交流和實踐是工程師持續進階的必要且有效途徑。固步自封和抱殘守缺是工程師的大忌,完全是作繭自縛,毫無出息。

嚴謹縝密。在軟體開發中,任何事情在邏輯上原因和結果都是清晰明瞭的,不存在任何意義上的說不清道不明的神秘主義。工程師討論問題時,當然應該使用工程師的語言,即用數據而不是猜測,用邏輯而不是臆斷,來表達自己觀點。

有兩種情況可能造成自己表述時似是而非,模稜兩可:第一,數據掌握的不夠;第二,沒有 「想的很明白」。例如,當我們討論性能(Performance)時,一定要用回應時間(Response Time)或吞吐量(Throughput)這樣有意義的參數,而不只是泛泛的講 「這系統怎麼這麼慢啊」,「電腦在幹什麼呢,等的時間太長了」,「簡直受不了這樣的程式了」。用戶可以這樣抱怨,而工程師則不可。

同樣當我們講到系統耗能時,要用 CPU 佔用率、記憶體這樣定量的參數。因此,一個腦筋清楚的工程師不會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太神奇了,不知道為什麼」,「弄不清楚是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先這樣吧,以後再說」。一般地講,智慧和非智慧並沒有清晰的界限,因為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嚴格地定義智慧。

然而,有了圖靈—邱奇論題,可計算的和不可計算的確實有明確定義的界限,也就是說,電腦可以解決的問題和不可以解決的問題是涇渭分明的,且是可以區分的。對於一個問題,能夠解決就是能夠解決,不能解決就是不能解決,不至於難以確定是否可以解決。所以,所有以上這些說法都不應該是工程師使用的語言,工程師就是要把一切都弄得清清楚楚,不放過任何潛在的問題。

完美主義。筆者不瞭解完美主義的真實意義,也不大拿得准完美主義是褒義詞和貶義詞。筆者用這個詞是為了強調工程師要堅持追求工作的完美。寫代碼時是要有潔癖,不允許有任何瑕疵,這樣的代碼才可能正確、易讀、高效、簡單、優雅。對一項任務,不僅僅是做完就算了,還應該仔細想想是否是否可以做的再好一點。對遇到的問題,即使看似解決了,也要從頭至尾完全弄明白,不能似是而非,不求甚解。

面對變化。變化意味著在新的徵程上,要面對許多未知的東西,加之對安定狀態下的安樂窩(Comfortable Zone)的眷戀,讓我們有著或多或少的畏懼和抗拒。筆者認為這些都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不幸的是,對工程師來說,變化就是家常便飯,如新的目標、新的應用領域、新的程式語言、新的技術架構、開發過程中新的問題、新的功能等,可以說不變的只有變化。其實,好逸惡勞是畏懼變化的根源。只有克服 「懶」 的思想,強迫走出自己的安樂窩,對新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慾,才能適應永遠的變化。

5、工程師的價值提升

640-5

有的公司把工程師看作和水電、機器一樣的冷冰冰資源,做專案計劃時,一些專案經理以為只要給專案分配足夠的資源(包括工程師、水電、機器)並加以正確的管控,項目就可以預期的順利完成。就好像做大鍋炒,只要把各種食材往鍋裡一丟,開火等著就萬事大吉了。

但是,工程師首先是有血有肉的人,絕不等同於毫無感情的機器。一個有雄心的公司要不斷提升產品的競爭力,什麼是競爭力?就是把產品做的好到不能再好,天下第一,誰與爭鋒?產品向好的每一步都需要借助於工程師創造力和想象力,這才是工程師的價值之所在。沒有工程師願意把最寶貴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奉獻給只把自己看作資源的公司。所以,聰明的管理者會想方設法把工程師這種創造力和想像力激發出來。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貝殼放大報告:台灣群眾募資平台密度全球最高,去年總集資 5 億台幣

Posted: 07 Mar 2016 02:02 AM PST

螢幕快照 2016-03-07 下午5.48.00

2009 年 Kickstarter 成立以來,群眾募資的概念席捲全球,台灣也不例外。2300 萬人口,孕育了 13 個群募平台,全世界密度最高,各式各樣的夢想期待著眾人力量破繭而出。

台灣群眾募資顧問公司貝殼放大今日推出了互動式資訊圖表報告,完整清楚刻畫自 2011 年以來台灣獨特的群眾募資風景。

01

儘管 flyingV 與嘖嘖是目前台灣最具知名度的群募平台,不過其實 2011 年已有獨立調查報導非營利集資平台 weReport,隔年由三名旅英研究生創辦的嘖嘖成為台灣首個回饋式群眾募資平台,兩個月後 flyingV 也誕生了,但在此之前兩名台灣留學生拍攝的紀錄片「設計思考」已成功在 Kickstarter 成功募資,寫下台灣群募濫觴。

02

2013 年,彩色路跑 Color Run 在台灣引爆風潮,本來只是惡搞的「太白粉路跑」在眾人鼓吹下登上 flyingV,並寫下最快募資百萬、募款金額最高的紀錄,一個月後旋即被殭屍路跑刷新,五天內集資 800 萬。

03

相較 2013 年一派歡樂,2014 年初是非常「政治」的一年,柯文哲白色力量、反核運動與太陽花學運,「覺醒」氛圍瀰漫整個社會,群募平台成為社會運動募資的後盾。到了年底,則由年輕人的奔放創意接棒,八輪滑板在嘖嘖創下 4000 萬最高集資金額,3D 印表機 Flux 則在 Kickstarter 獲得 5000 萬台幣支持,為台灣境外集資紀錄保持者。

04

去年開始,不倚賴平台、獨立架設網站集資的專案,更突顯了不同集資案件的不同個性,女性生理期月亮杯、iPhone 口袋相簿、金萱字體、MIT 火箭等等等等,豐富多元令人目不暇給。

去年總計 978 個專案上架,501 件集資成功。其中社會公益、文藝展演、設計商品佔最大宗,科技產品與遊戲動畫分別僅有 36 與 37 件,但後兩者因較無地域文化限制,是站上國際平台的主力。

不過也就是在去年,少數靠著激情堆疊的「夢」,由於缺乏實際生產經驗等原因,無法如期交貨、甚至難產等問題陸續浮現,化為泡影,也讓人們對群募打上問號。針對集資爭議,已有部分群募平台推出相關保護機制,如保險、第三方認證與分期撥款等措施,保護贊助者權益。

螢幕快照 2016-03-07 下午5.57.49

另外,這份報告也揭露了一些數據。2012 年台灣總集資金額僅有 850 萬,2015 年增至 5 億,成長近 60 倍。不過,過去四年贊助過群眾集資案件的總人數只有 35 萬人,但在台灣曾使用過網路購物的用戶則有超過 1,000 萬人,因此成長潛力仍大。

過去囿於資金等問題難以實現的夢想,透過網路集合志同道合的人們小額贊助,大如火箭小到月亮杯,都在群眾募資有了萌芽成真的機會。隨著群募愈來愈盛行,案件愈來愈多,提案者怎麼在百花齊放的夢想花園中「被看見」?贊助者怎麼適應群眾募資不等於預購或電商的事實?平台又該以何種角色自居?當群募往主流邁進,對這三方的挑戰也會愈來愈大。可以期待的是,未來會有更多亮眼的夢,等著你我一起參與成真。

完整報告請往此處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irbnb 創辦人:我從小就開始賺錢,卻不怎麼會花

Posted: 07 Mar 2016 01:11 AM PST

11224320_10153679766158610_6174747876337454320_n

原文為 theguardian《Airbnb co-founder Nathan Blecharczyk: ‘A body? It’s unusual, but it wasn’t as if it was in the front yard’》,作者 Paula Cocozza,TECH2PO 編譯

儘管身為一名億萬富翁,但 Nathan Blecharczyk 卻還是喜歡在 Airbnb 上出租自己的房子。據其透露,現在他的房子裡已經住著一位房客,當然這位房客並不知道他的屋主究竟是何人。Blecharczyk 出租的是他位於舊金山(San Francisco)的房子,他的房客萬萬不會想到這個配備有獨立出口以及電子鎖的怡人住所主人竟然會是 Airbnb 的 3 位創辦人之一。即使是有意為之的使用者,也很難在 Airbnb 的網站上找出 Blecharczyk 的資料。「你不大可能輕易在網站上找到我的個人訊息。」他說到,「顯而易見,我並不希望讓人們知道我的住處所在。」

那麼 Blecharczyk 所擔心的被人跟蹤嗎?

「是的,因為你永不會知道何時會被人盯上。」

他會這麼乾脆地承認確實讓人深感意外,因為 Airbnb 所追求的是盡可能為使用者提供詳盡的訊息,以確保使用者入住後不會出現任何不快的意外。但儘管如此,意外還是難免發生。在上個星期,一群居住在法國 Palaiseau 的 Airbnb 租戶在住所週邊行走的時候發現地上躺著一具已經開始腐爛的屍體。當時的情景非常嚇人,屍體蜷縮在一個有挖掘痕跡的區域,頭部靠在地上,表面覆蓋著樹枝。

Screen Shot 2015-10-23 at 6.17.16 PM

Blecharczyk 是 Airbnb 的 CTO。在收到這封郵件的時候,他剛抵達倫敦,正準備前往公司位於 Clerkenwell 的辦公室。這個辦公室的設置和起居廚房非常相似,桌面上疊放著一罐罐的麥片和茶葉,還有許多盆栽。飯店內發現屍體的情景在偵探小說中並不罕見,但在 Airbnb 的出租屋內發現屍體確實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要知道,這家公司所立足的正是陌生人的善意,他們正試圖說服租客和房東來自陌生人的善意是值得信賴的,他們和陌生人可以共同分享一個空間。但就在這個時候,一具屍體卻突然出現。

「呃,這似乎和我們的顧客沒有任何關係。當然,屍體是被他們發現的。」Blecharczyk 說到,臉上浮現出一絲笑意。他的臉龐時常掛著笑容,但這並不是喜悅的表現,這種嘶啞的笑聲聽起來甚至會有點沮喪。「我個人認為『在 Airbnb 住所的花園內發現屍體』確實是一個轟動的新聞標題,但這個標題所傳達的訊息並不能代表我所知道的一切。事件中的住所是一座龐大的物業,這個物業的周邊生長著許多樹木,我們的顧客正是在樹林的某處發現了這具屍體。因此,這是一件很不尋常的事件,當然也是一樁悲劇。但這起事件似乎和 Airbnb 並不存在什麼實質的聯繫,畢竟屍體並不是在物業的前院發現的。」

他很擅長對事情進行分門別類。隨後,一則新聞報導顯示屍體被發現的地方位於一片公共樹林,該區域位於 Airbnb 物業花園以外的底部,並不屬於花園區域。目前我們尚不清楚發現屍體的區域究竟是否屬 Airbnb 物業所有,但不論如何,屍體的出現終究是不可置否的事實,對吧?事件的發生讓人們開始思考 Airbnb 在用戶安全保障的問題上到底能提供多大程度的保證,以及在租戶、房東和平台這段三角關係中,事件的責任應該如何分配。

「責任就根本而言,應該被分攤到房客和房東身上,Airbnb 也會承受投資意義上的損失。」Blecharczyk 表示,「如果事件讓我們的信譽受損,我們的品牌價值會大打折扣,住所共享的模式也會備受質疑。因此,我們也有強烈的動機去避免類似的事件再次發生。一旦事件出現,我們會竭盡所能將事情處理妥善。」

在 2011 年,Blecharczyk 和另外兩位創辦人 Joe Gebbia 以及 Brian Chesky 就曾經經歷過一段困難時期。當時 Airbnb 的一個出租屋受到了嚴重破壞,房東的現金和珠寶均遭遇失竊,有些物品被放到壁爐中焚毀,甚至連枕頭套的標籤也被人剪掉。在這起事件發生後,Airbnb 設立了一個全天候的客戶支援小組,並將受損物業的賠償金額提升至 100 萬美元。此外,Airbnb 在最近還為客戶購買了個人責任保險。

Blecharczyk 表示:「在我眼中,這起惡劣事件的出現並不足以構成針對 Airbnb 業務合理性的質疑。在早期,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每天晚上我們都有數百萬名使用者在別人的房子中逗留。但我們也證明瞭在 99.99% 的時間裡你確實能夠在 Airbnb 的業務中得到非常良好的體驗。如果說這樣的時間發生在一家飯店,想必你也不會因此而選擇停止入住飯店。但你知道嗎,在飯店被發現的屍體其實並不少。」Airbnb 曾公開表示在去年使用服務的 1,700 萬名客戶中,只有 300 個客戶支援熱線的來電被視為緊急呼叫。

Screen Shot 2015-10-23 at 6.24.16 PM

Blecharczyk 本人的房子在出租期間又是否曾經遇到過糟糕的體驗呢?「我從未遇過糟糕的租戶!」他滿懷喜悅地說到。經過一番冥思苦想後,他拍著桌子表示還是不能想起有哪位租戶可以被貼上「糟糕」的標籤。Blecharczyk 唯一感到遺憾的是由於平時工作非常忙碌,他很少有時間能夠和自己的租客待在一塊。

Blecharczyk 和兩位共同創辦人的認識完全出於緣分。當時 Blecharczyk 正在分類網站「克雷格列表 (Craigslist)上物色公寓,並最終找上了 Gebbia 的公寓。「有趣的是,在一開始 Joe 拒絕了我的入住請求,因為他心裡面已經另有人選,但最終那個人選擇了退出。」他笑著說到。Blecharczyk 的說話的過程中也時常會面帶笑容,在他面帶稚氣的臉上,屍體事件所帶來的陰霾似乎已經被一掃而空。就這樣,Blecharczyk 和 Gebbia 就成為朋友,他們兩人早已認識就讀於羅得島設計學院(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身為朝氣蓬勃的企業家,兩人在職業道德方面建立起了共同的信任。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住所後,他們會著手開展自己的專案,在週末也會全天候推進。那麼,Blecharczyk 幾點會上床睡覺呢?面對這個問題,他看起來非常困擾。「我的意思是,我們一直在工作。」

現在他的工作時間已經被縮短至每周 55 或 60 小時,還是比父親的工作時間要長,他的父親下午 6 點左右就會到家。「我已經結婚了,現在有一個女兒,因此我每天都會今年空出時間和家人待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空出時間」是整句話中的重點,他並沒有說和家人共度閒暇時光。在這一切的過濾行為中,組織能力才是關鍵。「最重要的是擁有一種可遵循的模式,我們並不熱衷於作心血來潮的決策,或者遵循自己的個性。」他表示,「我和太太每周都會進行一次約會,我們會提前做好準備。」Blecharczyk 的太太 Elizabeth 是史丹佛大學兒童健康中心(Stanford Children's Health Centre)的一名醫生。Blecharczyk 每隔 2 至 3 周都會到一次健身房,這個習慣讓他看起來比所經歷的狀態要更為健康。

一直以來,Blecharczyk 的生活都保持著非常嚴格的紀律,而女兒的誕生(現在已經 1 歲半)卻似乎給他的生活帶來了某種失序,畢竟嬰兒和紀律並不相容。「實際上,嬰兒也並不像想像中那般胡鬧,至少我的女兒還是比較好預測的。」他說到,「嬰兒醒來、睡覺和飢餓的時間都非常固定,就像是上了發條一般。當然,養育嬰兒非常費時,但只要你規劃得當,嬰兒並不會對你的工作構成障礙。」

Blecharczyk 在工作中會遇上哪些重要的事情呢?

「都是一些內部的工作目標。」他表示。

既要為公司的發展保駕護航,又要將公司的事項規劃得整整有條,還要身兼一個嬰兒的父親,Blecharczyk 似乎已經無暇應對任何自發的意外事件。「我並不認為是命運造就了我,我認為是我造就了自己的命運。」他說到,「在我眼中,自己所坐的是司機的位置,在這兩個世界中穿梭也是我自己的選擇,我認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已經實現了無縫連接。我是一個很有規範性的人,我的思維也很有規範性,我喜歡一切井井有條的樣子。我會為事情設置邊界,以便更好地保持事情的規範性。」筆者認為他和太太的約會應該也屬於「邊界」範疇之中,但這聽起來似乎缺少了一絲浪漫氣氛。「如果不這麼設置,我會沒日沒夜地進行工作。」他饒有智慧地說到。被問及是否喜歡全天候工作這種生活方式的時候,他回答道:「是的,其實我很想過這樣的生活。」

筆者不禁好奇 Blecharczyk 在空暇時間會做些什麼,但他看起來實在太神秘了。「這種情況還從未發生過。」他說到。但為了讓自己聽起來更像一個正常人,他在努力思考後說到:「如果我真有一些能夠任意妄為的時間,我會希望騎一下自行車,這大概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他的回答聽起來缺乏熱情,似乎認為這項運動純粹是在浪費時間。由於他壓根就不會擁有可以任意妄為的時間,Blecharczyk 大概會認為思考這個問題所消耗的時間也是一種浪費。那麼,他曾經有過靜靜地坐下來,什麼事情都不做的時候嗎?「沒有,坦白說我並不認為我是一個會坐著發呆的人。我並不想將這種行為稱謂『浪費時間』,但我確實認為自己的時間非常寶貴,我可以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我自己也不清楚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Blecharczyk 在波士頓一個上等中產階級的家庭長大,在步入青少年時期之前他已經開始工作。12 歲的Blecharczyk 有一次在放學後感到非常無聊,他開始圍著父親的書架打轉。就在這個時候,年少的 Blecharczyk 無意中注意到了一本電腦使用說明書,便迫不及待地讀了起來。在聖誕節的時候,他最渴望得到的禮物是一本和寫程式相關的書籍。「面對一本完好的,足足有 500 頁厚的書籍,不少人會靜不下心來閱讀。但我卻從頭到尾地讀透了這本書籍。」隨後他接著一本又一本地購買程式書籍。

不久後,Blecharczyk 開始學習如何寫程式。Blecharczyk 的父親是一名電氣工程師,他在家裡購置了一台電腦。在最開始的時候,程式知識能夠讓 Blecharczyk 玩電腦遊戲更加有效,正是這種看似「虛度光陰」的舉措為 Blecharczyk 開啓了成為工作狂的道路。慢慢地 Blecharczyk 已經開始編寫程式,從一開始他所編寫的程式只能處理一些非常瑣碎的任務,例如記錄筆記和加密等等。Blecharczyk 會將自己編寫的程式放到網路上。「如果你喜歡我所編寫的程式,你可以向我支付 5 美元。」他說到,「但從來沒有人向我支付過金錢。」

有一天,家裡的電話響了。「原來是有人想要向我支付 1,000 美元聘請我工作!我對此感動非常興奮,忍不住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父親。」父親聽說後笑著說到:「孩子,沒有人會向你支付 1,000 美元的。」當時年僅 14 歲的 Blecharczyk 回答道:「那也行,即使僅僅當成是樂趣,我也會接受這份工作。」不久後 Blecharczyk 就交付了自己的工作成果,而那位守信的雇主則如約向 Blecharczyk 支付了 1,000 美元的資金。這位陌生人所展現的信任正是後來 Airbnb 所依託的基石。這次交易給我帶來了信心,從此我決定要將餘生投入到創業之中。在 2 年之內,Blecharczyk 獨立在地下室經營的事業已經價值將近 100 萬美元。

經營事業的過程並沒有影響 Blecharczyk 的成績,他以名列前茅的成績從波士頓拉丁學院(Boston Latin Academy)中畢業,甚至還成為了一名運動員。在跑步賽季結束之前,Blecharczyk 的生活非常平衡。「賽季結束以後,我的生活不再像從前那麼規律。我更喜歡在事業、學習和運動這三件事情上並駕齊驅,因為這樣的生活方式比較欠缺彈性,我需要做的僅僅是全身心投入到其中。」他拍著手說到。

Blecharczyk 還有儲蓄的習慣。「在這一點上我感到有些愚蠢。」他表示,「要說是儲蓄似乎不太接近現實,因為我根本就一分錢都沒有花過。」年僅 14 歲的 Blecharczyk 就已經實現了財務獨立,對此我們難免會想像他的父母在看見自己的孩子擁有賺錢的能力以後,是否會商量取消他的零花錢,但 Blecharczyk 表示父母從未就此事和他進行過探討。「我認為這是一個共識問題。我並不喜歡向別人索取東西,我會盡可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這是我的一個固有心態。我的父親也是一個崇尚自力更生的人,因此我的獨立能力很強。」Blecharczyk 後來考上了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電腦科學系,並將自己所賺的錢作為學費,並於數年後順利畢業。

即使是在 Airbnb 上線 3 年後(網站於 2008 年上線),Blecharczyk 的父親還是會就事業方面的問題向他發問。「父親會問我到底打算在這個產業呆上多久之類的問題,直到我們成功募集 100 萬美元的投資以及估值已達 10 億美元的時候,父親才意識到了我們正在做的事情規模到底有多大。」目前 Airbnb 已經進入了 191 個國家,估值高達 240 億美元。

據《Forbes》誌統計,Blecharczyk 的個人淨資產總值已經達到 33 億美元,這也讓年僅 32 歲的Blecharczyk 躋身於最年輕的億萬富翁行列。尚在如此年輕的年紀就已經擁有了如此龐大的資產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老實說,我壓根就沒有想過這方面的問題。我的重心全都放在了事業和家庭身上,但這兩個範疇都不需要太多的資金。我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考應該如何花錢,因此我很少會去花錢。」

在 3 個創辦人當中,Blecharczyk 無疑是最安靜的一個。沈默寡言的 Blecharczyk 也是 3 個創辦人中唯一會穿體育運動鞋的一個,而其他 2 位穿的則以休閒鞋為主。此外,Blecharczyk 從不穿 T 恤,而總是偏向於選擇看起來更加整潔的衣服。儘管他表示自己並不是一個過分注重隱私的人,但這個說法難免令人生疑。他的網路足跡非常模糊,在過去 6 年中,他只發佈了 110 條推文,而且絕大部分與 Airbnb 有關。他並沒有列明自己的出生日期,也無意像 Mark Zuckerberg 一樣在 Facebook 上發佈寫給女兒的公開信。他甚至還拒絕公開自己女兒的姓名:「一旦你選擇對某些事情進行分享,你就不可能再將其撤回。」

「有人會熱衷於名聲,而我並不是這樣的人。」Blecharczyk 說到。他說想要的大概是一個可以安靜工作的空間吧。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如何打造黃金團隊?Google:對你的同事好一點

Posted: 07 Mar 2016 12:31 AM PST

A neon Google logo is seen as employees work at the new Google office in Toronto(路透社)

Google 一向以高效率的內部團隊聞名,然而團隊合作要維持高效率, 背後也是得費不少苦心,根據 Quartz 報導,Google 甚至還開啟了一項亞里斯多德計畫(Project Aristotle),組了專門小組訪談上百位員工、分析上百組執行團隊的數據,企圖找出什麼樣的成員組成能打造出黃金組合。

不過數據導向的研究,最後卻得到一個管理者早就覺得理所當然的答案,Google 錯得離譜,要打造最棒的團隊,雖然也該考量成員技能,但最重要的,卻是團隊間要能相處融洽,彼此尊重,並且人人都有平等的發言權。

Google 指出,經過調查後他們發現特別成功的團隊有以下五點特質:

  1. 心理上的安全感:我們要冒險的的時候,會不會對團隊產生不安全感,或是感到不好意思?
  2. 可靠:我們可以放心依靠彼此,準時完成優質的工作嗎?
  3. 組織結構和透明度:團隊的目標、角色分配、和實行計劃明確嗎?
  4. 工作的意義:我們做的事對每一個成員來說都很重要嗎?
  5. 工作的影響力:我們真心相信正在做的事能造成影響嗎?

 

rework(Photo Credit: Google re:Work

這項發現也呼應了 Stephen Covey 在 1989 年出版的鉅作 《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書中提到一個有效率的團隊,其成員通常會努力了解彼此、建立關係、並讓他人更瞭解自己。

而這項發現的核心概念,便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其影響力遠遠超過其他四項指標。在成功的團隊中,成員都相信不論是大膽冒險或分享想法都不會遭到羞辱。Google 對此解釋道:

你在問目標是什麼的時候,會不會怕自己聽起來問了一個外行的問題?或者為了避免大家覺得自己狀況外,選擇在搞不清狀況下沒頭沒腦地做事?

safe(Photo Credit:  Iain Farrell)

我們通常不願做出影響他人觀感的行為,尤其是這些行為可能會讓人對你的競爭力、警覺性、積極度打折扣的時候。雖然這是職場的自我防衛機制,但對團隊而言卻是有害的,反過來說,團隊間愈能夠彼此信任,人們就愈容易承認錯誤、合作,或是接下新的任務。通常這類團隊效率都是一般的兩倍。

得出這項結果後,Google 也為此新增了一套團隊工具,叫做 gTeams 運動:花 10 分鐘健檢以上 5 項指標、提出團隊運作狀態的報告、面對面討論這份報告,並且為團隊們量身打造改進所需的資源。目前已經有 3000 多名員工,300 多個團隊採用新的規範,比如開會時總先丟出上星期冒了些什麼險作為開場等,這些措施增進了 6% 心理安全感和 10% 的組織結構與透明度。

Google 現在已將心理上的安全感列為團隊要素之一,想要增進團隊效率?那就對同事好一點吧。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首件 OS X 「功能完整」勒索軟體現身!被發現藏於 BT 軟體

Posted: 06 Mar 2016 11:04 PM PST

man-1187192_960_720Photo Credit: geralt

相對於 PC 充斥眾多病毒或惡意軟體的環境來說,許多使用者對他們手上 MAC 的高安全性感到十分放心,不過現在 MAC 的「安全神話」很可能要蒙上一層陰影了。據外媒報導,現在有一個名為「KeRanger」的勒索軟體偽裝成 BT 下載軟體,使用者一旦感染後,經過三天就會對 MAC 的檔案強制加密,並勒索 1 個比特幣(約400美元)的贖金。

根據資安公司 Palo Alto Networks 指出,嚴格說來 KeRanger 雖然並不是 OS X 第一個勒索軟體,但卻是首見於 OS X 中具備「功能完整」的勒索軟體。他們在上週五於 BT 下載軟體 Transmission 2.9 版中發現 KeRanger,估計是 Transmission 網站遭到駭客入侵,將官網中的該軟體調包成埋有 KeRanger 的惡意版。

在得知該軟體被埋有綁架軟體後, Transmission 也公開呼籲使用者立即升級到 2.91 版,並表示使用者可以透過 Activity Monitor 來觀察是否有名為「kernel_service」的程式正在執行;甚至最新的 2.92 版會進一步主動移除 KeRanger。蘋果也立刻撤銷 KeRanger 的認證,同時更新 XProtect 病毒碼。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LINE 重啟 IPO 之路?傳將在夏季於美國日本同步上市

Posted: 06 Mar 2016 08:02 PM PST

LINE003Photo Credit: LINE 官網

一波多折的 LINE  IPO 之路終於要成行了嗎?根據路透社旗下 IFR 報導,LINE 很可能就在今年夏季重啟 IPO,並在美國與日本同時掛牌,屆時規模很可能到達 20 億到 30 億美元之間。

IFR 引用知情人士消息指稱,LINE 已經開始準備美日兩地 IPO 相關事宜,日本方面將於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但美國部分還尚未決定是選擇紐約證交所或那斯達克。

其實 LINE 早在 2014 就開始在東京與紐約 IPO 的規劃,當年度已有向東京證券交易所提交過上市申請。不過根據官方指稱,當時將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市場狀況好轉以及獲利能力提升後才會考慮重啟 IPO,當時也沒有外部資金的急迫需求。另外根據 Tech In Asia 的分析,儘管在全球領域中,使用者數量近年已被 WhatsApp 遙遙領先,但 2015 年度仍然有營收 1207 億日圓,成長達 40% 的亮眼成績。

不過另外根據日媒 IT media 指稱,LINE 的公關部門未證實這項消息,並且尚未決定是否真的要啟動 IPO。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