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國際加速器 MOX 第一屆 Demo Day,新創團隊讚台灣:可成東西文化橋樑” 與新的 4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國際加速器 MOX 第一屆 Demo Day,新創團隊讚台灣:可成東西文化橋樑

Posted: 01 Mar 2016 03:13 AM PST

MOX demo

GMobi 和美國 SOSV 投資合作,在台北成立針對行動平台的創業加速器 MOX,今日第一屆團隊於三創舉辦 Demo Day,也希望能藉此活動為 MOX 及新創團隊找到更多的合作夥伴。

SOSV 同時也是 GMobi 早期的投資夥伴,經 GMobi 執行長吳伯儀引介 SOSV 來到台灣創立 MOX ,看準東南亞、東歐、南美等新興市場對行動的需求,藉由矽谷式的合作模式,先投資交換團隊股份的方式,希望能將國際團隊帶進台灣,同時也幫台灣的團隊走向國際。第一批團隊分別來自中國、美國、西班牙、以色列、印度、韓國等地,預計在第二屆便會加入台灣團隊。

paul GMobi▲GMobi 執行長吳伯儀

對於新創團隊來說,行銷和推廣常得花上一筆不小的費用,MOX 董事總經理 William Bao Bean 表示,MOX 是台灣第一家國際型的加速器,新創團隊在這裡能獲得創業資金、認識投資人、擁有 160 位導師指導,還能利用 GMobi 的推廣及支付平台,省下一筆支出。

William▲SOSV 合夥人暨 MOX 董事總經理 William Bao Bean

MOX 在找的是有經驗、用戶黏著度高、想要打進東南亞、東歐或南美市場的行動創業團隊,目標則專注於用戶成長。目前合作團隊多為 Seed+ 到  A 輪前,不過具體上並不設限。目前 MOX 已花了 4 萬美金邀請目前的 8 家團隊加入,SOSV 後續投資的金額及持股依情況有所不同,目前金額最少的團隊也已投資了 5 萬美金。

這次的 demo day,我們也訪問到了提供精準廣告投放技術的 Bubbleye,以及提供網路信用資訊分析的 DemystData,請他們聊聊廣告、金融和行動網路市場之間的可能性。

Bubbleye 1▲左為 Bubbleye 執行長 Stefano Roncari,右為營運長 James O'Claire

Bubbleye:知道用戶對什麼感興趣,再精準投放廣告

Bubbleye 執行長 Stefano Roncari 來自義大利,在中國待過 10 年,近兩年前正在開發手機遊戲,卻發現當廣告沒有打中對的族群,就得付出極高的廣告成本換得用戶,帶來的利益卻不高,當時 Roncari 正在北京,和其他遊戲開發商參加聚會,當下發現這個問題相當普遍,便和一些開發者一同創辦了 Bubbleye ,目前團隊有 5 個成員和其他接案員工。

Roncari 表示,過往的廣告數據分析都聚焦於年齡、性別、地區等資訊,再依此推斷使用者喜不喜歡這項產品,但其中的關聯性不夠高,易造成廣告成本的浪費。而 Bubbleye 是搜集遊戲的各項外部資訊,來統整玩家的「喜好」,不需在遊戲內置入 SDK,而是透過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搜集評論、特色等訊息,描繪出遊戲的特色,找出更多特色相似的遊戲,推薦給玩家。對於遊戲公司,更精準的投放可以有效利用行銷資金,對於玩家,則可以減少廣告數量,並獲得真正感興趣的推薦,增進使用者體驗。

根據 Roncari 的經驗,目前行動平台上的廣告,遊戲類佔了 80% 以上,從商機最大的遊戲出發,之後預計也會擴展到其他類型的 app,不同類型的 app 和遊戲最大的差別,可能就是需要解讀的數據類型以及關聯性,需要考量不同變量,如用途、社交性、使用時間等,並將此技術提供給廣告聯播平台,向平台收取費用。

目前 Bubbleye 主要針對美國、東南亞市場,Roncari 認為台灣對於西方文化接受度很高,有潛力成為東西方的橋樑,Bubbleye 當下的目標是找到資金與人才,看中台灣機器學習的人才,以及願意在小團隊中貢獻的衝勁,將考慮在台灣徵才,不過團隊希望維持在 10 人左右以保持機動性。

DemystData▲DemystData 科學長 Craig Shaw

DemystData:金融機構接上網路數據的多合一平台

DemystData 起源於創辦人Mark Hookey 剛搬到紐約時,Hookey 對銀行而言其實是很優秀的客戶,卻因為沒有信用資料而無法辦理信用卡,而興起了替銀行統整並分析信用資訊的念頭。

DemystData 透過 30 多家國際與在地夥伴,彙整客戶的網路資訊,也同樣用到了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聚集包括搜尋結果、比對 email、手機等資訊,提供信用、行銷等數據分析給需要的客戶。而手機較網路更為貼近使用者,能搜集到更多不同面向的資料。

目前銀行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敏捷,DemystData 的科學長 Craig Shaw 提到,他之前就是在銀行分析信用相關數據,但銀行在科技上處理時間緩慢,要接上一個新的資料源,可能得花上 6 -- 18 個月,最後常為了工作績效乾脆放棄不接,現在 DemystData 的服務便可以成為銀行外接資訊的窗口,只要對上 DemystData 一家公司,就可以交由他們來接應其他資訊源。

Shaw 坦承,在各國展開業務,最困難的一點便是尋求數據來源,儘管有全球性的合作夥伴,很多資訊還是需要當地的供應商提供,尤其在開發中國家,很多時候需要自己尋找手機廠商等洽談。

面對中國的芝麻信用,DemystData 表示他們若想進入中國,將考慮成為合作夥伴,考量到芝麻擁有的大量中國用戶資料,他們的定位並非競爭關係,而是類似經銷的上下游關係。

DemystData 的商業模式為向客戶收取平台費用,另外再依行銷、身份認證等需求加收費用。目前 DemystData 的目標為取得更多資訊來源夥伴,以擴張服務地區,獲取更多客戶。

DemystData 目前在全球約有 20 家金融客戶,主要集中於美國,其他還有澳洲、菲律賓、印尼等,未來也可能在中國、印度、泰國展開服務。另外DemystData 在全球有 35 位員工,因為政府獎勵 Fintech,之後將在新加坡開設數據實驗室,目前沒有在台灣開設辦公室的計畫。

MOX 目前每週五會邀請導師分享經驗,探討如何尋找以及應對投資人、下行動廣告以及訂定 KPI 等技巧,除了合作的創業團隊,也向大眾開放報名。講座及第二屆相關資訊將公布於 MOX 粉絲專頁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Uber 是真共享經濟,還是破壞交通體制的吸金大法?

Posted: 01 Mar 2016 02:56 AM PST

ubertaxi

Photo Credit: Senado Federal

作者蕭瑟寡人,典型「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個案。沒事看書充飢、有閒寫文聊聊時事。現專注於教育育成與科技創業。個人臉書連結。費德智庫共同創辦人暨專欄作家。

今天要討論的主題是,是共乘服務(或許應該稱叫車服務?)。

沒錯,就是 Uber。(在美國還有 Lyft、Gett 等其他共乘服務)

最近 Uber 被台灣各層級政府大刀開罰,由於 Uber 的營運模式有助其迴避司機違規的法律責任,首當其衝的還是 Uber 的司機。這次開罰引發了不少爭議,許多人都將矛頭指向政府,批評其食古不化、扼殺科技產業。

敝人自己也來自於科技產業,也能體會這種忿忿心情。

雖說台灣政府在科技產業相關法案多處仍需改進,在面對 Uber,台灣政府並不是特例。從美國紐澤西州加州紐約等地,到加拿大法國泰國等幾乎到哪裡罰到哪。各國政府很有可能是過度保護計程車工會,但是在批評的同時,我們是否思考過這問題的癥結在哪?

Uber 是革了誰的命

要瞭解 Uber 的創新在哪裡,我們要先懂 Uber 的商業模式和計程車與傳統叫車公司有甚麼不同。

叫車公司(Chaueffer Service)一般來說都是一家公司擁有自己的車輛,並聘請司機來提供載客服務。因各地法律不同,司機可能是公司員工,也有可能是自由業工作者。因此這些職業司機會因公司的營運模式不同而享有不同的保險和福利。

計程車(Taxicab)在許多國家都是由政府行政機關管理數量的一種載客系統。由於政府限制計程車許可證的數量,因此許多計程車許可證常常被投資人或計程車公司買下,然後再轉租給計程車司機。許多計程車司機擁有自己的車輛,也有司機向計程車公司承租。

不管是叫車公司還是計程車,都有一共通點,那就是他們受行政機關監督。因為他們屬於營業車輛,必須要有職業駕照、保險和牌照。這些相對於私人駕照、保險和牌照,資格都更嚴格,審核程序也更昂貴。營業用保險除了保護司機和公司以外,也要保執業時搭載的乘客

而 Uber 呢?

Uber絕大多數的司機都是私人戶,開的是自己的家用車輛。Uber 本身是以媒介平台和代收帳款服務自居,視所有司機為自由業工作者。而 Uber 跟計程車公司和叫車公司最大的不同,就是旗下司機幾乎都沒有營業用駕照、車子也沒有營業用保險和牌照。當 Uber 與其競爭者 Lyft 在「車體安全檢查」議題上被質詢時,兩公司都是推託要求司機負起責任。(當然,司機互相檢查無法取代專業的車體檢查)

因此嚴格上來講,Uber 旗下的司機和其擁有的客車,絕大多數都不能合法執行商業載客服務。對此,Uber 仍稱其為共乘服務(Ride-sharing Service),意思就是司機其實是自己已有目的地,只是「順路」載客人並「意思意思」收取小額報酬,也就是「搭順風車」的概念,藉此閃避法律問題。

但是搭過 Uber 的朋友都知道,幾乎所有 Uber 的司機都是守著手機等乘客,根本沒有「順風車」的說法。而當然行政機關也不是白癡,如 Uber 所在的加州政府就下達通牒表示所有 Uber 司機都需要商用執照

Uber 版本的創新

講到這裡,很多人說 Uber 創造的是個新經濟。

對此,敝人不得不直言:鬼扯淡。

其實這種「地下載客服務」在幾乎所有城市都存在。敝人在台灣搭過、在紐約搭過,在拉丁美洲也搭過。這些服務存在有三種原因:第一就是該城市的運輸需求過大,而政府又尚未釋出更多的計程車執照,或叫車公司無法成功拓展業務;第二原因就是一般載客服務的價格超出一些族群的負擔能力;最後的原因,就是一區域完全沒有合法載客服務。

筆者身在地紐約,三種原因造就的載客服務都有。

在台灣我們或許比較少觀察到第三種原因(主要因為台灣面積小人口密集),但是光是在紐約,就有一些離曼哈頓偏遠的貧困社區,幾乎沒有銀行願意設立分行,當地幾乎看不到計程車,更不用談較高級的司機服務。

這些地區有時候會有一些看起來非常危險的廂型車以兩三塊美金的費用載乘客。

而這些載客服務的司機,幾乎全部都是私人駕照、私人保險、私人牌照,非法進行載客服務。

這些司機有沒有被取締?當然有

但是被取締會上新聞嗎?不會

為什麼?這些地下載客服務被普遍認為是骯髒、不守法和危險的服務。所以就算被取締罰到脫褲,也不會有人問起。

搞不好道德魔人還會出來說這些司機沒出息,不事正經營生。

所以 Uber 哪裡不同?

光從司機和車輛的法律定位,Uber 跟這些存在數十年的地下載客服務有甚麼不同嗎?

沒有啊。

但是司機和車輛的素質非常不同。

個人在美國和台灣都搭過 Uber。在美國敝人記憶中搭過的二十幾次 Uber,幾乎碰到的司機談吐都有一定水準,而且多數都算年輕(四十歲以下)而且擁有大學學歷。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位曾就讀我母校隔壁大學的司機跟我聊哲學,還有一位有喜歡養鳥的司機說他花了兩萬台幣去買一隻熱帶鸚鵡。而在台灣搭 Uber 的經驗則是司機更年輕且都有大學畢業。

論車輛,多數的車輛至少有 Toyota 和 Honda 中型車的等級,多乾淨舒適車齡都在十五年以下。

講到這邊,容許敝人自風傳媒的一段評論,轉述其對於計程車的觀感,以及和 Uber 的不同:

「一般計程車常有車輛老舊有異味或司機素質不佳等問題,Uber 車輛卻極少有這類情況,其基礎原因就在於 Uber 設有乘客與司機間的雙向評價機制,若司機獲得的評價長期偏低那麼 Uber 就會取消他的媒合資格,故司機們都會將車輛整理乾淨無異味,也避免在車上抽煙或強迫乘客聊天。」

而對於計程車司機的素質較 Uber 差的說法,其實並不罕見。(敝人身邊朋友就有不少據此批評計程車,認為計程車活該被 Uber 取代)

敝人同意,Uber 的司機和車子的素質或許比計程車好。

計程車呢?

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是從 Uber 的角度去探討這議題,現在不妨去探討一下計程車司機的角度。

在台灣的朋友們,可以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開計程車」這詞的連帶意境。

許多人的直覺是計程車司機的收入不是很好,可能會在車上抽菸、嚼檳榔、看連續劇。

(容我話先說在前頭:這樣說沒有歧視之意)

在紐約,計程車司機給人的刻板印象,就是很多中東、南亞、非洲和東歐移民。車上通常都有點黏黏的而且有股怪味。

當我們將話鋒這麼一轉,是不是突然感覺這麼說話很不禮貌?

這也是為什麼敝人先聲明如此討論並非有歧視之意,而是其實計程車這行業在我們社會中,已經有一種刻板印象。

但是別忘了,計程車司機除了自己要自費買車或租車以外,還得跟計程車公司或投資基金承租計程車許可證才能夠合法執業。你在街上看到的每一位計程車司機,都是經過合法程序去報考營業用駕照、申請牌照和購買保險後才上路的。

對簿公堂

容許小弟我進一步去分析先前的言論:

計程車司機:被認為素質稍遜,車內環境較骯髒且帶有異味讓人不舒服。許多司機多是全職開車,收入不屬於台灣人認定的中高薪族群。司機與其車輛需受政府行政機關管理,有營業用駕照、牌照、保險以及計程車許可,故能合法營業

Uber 的司機:被認為素質明顯較計程車好,許多司機都有受過高等教育。許多司機擁有正職,只是開車賺外快,薪水分布較廣,但普遍較計程車司機高。司機與其車輛在政府行政機關的定義下都是私用車輛,但是卻在沒有合法營業用駕照、牌照、保險的情況下進行非法載客行為。(若有天出車禍,Uber 司機的保險公司都可以因為你是非法乘客而拒絕支付保險金。)

而許多人的反應是甚麼?

因為 Uber 司機和車輛給人的「觀感」比較好,因此即使是非法,政府也應該要立法通融。而計程車司機與其車輛給人「觀感」較差,即使其遵守所有營業客車的合法程序,也活該被非法司機取代。

聽出來了嗎?

這是不折不扣的階級歧視啊!

說穿了,真正大家袒護 Uber 司機的原因,跟 Uber 的營運模式和合法性無關,而只是很單純的:

因為 Uber 司機和 Uber 乘客來自於相似的經濟和社會族群。

然而當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現「因為我喜歡他,因此他就算犯法也沒關係;因為我不喜歡他,因此他沒做錯事被人家搶了生計也無所謂。」這種充滿歧視語言的護短言論有多麼荒唐。

而別嫌敝人把話說白了點,想要更好的司機和更好的車輛,請問合法的高級叫車服務為什麼不用?

因為幫腔的不想花那個錢。

所以說穿了就是幫腔的只想著自己。

Uber 的責任

而至此,Uber 有甚麼責任呢?事到如今,Uber 與其他「共乘服務」公司仍然是秉持自己是媒合服務,並不需直接對司機和其車輛負責。

而這也是許多 Uber 擁護者的辯詞。

如果遵循這種邏輯,那若在餐廳地下室開賭場、在夜店裡面販賣毒品、在小吃店後面拉皮條,警察只能取締賭客、毒頭、老鴇、私娼等,這些提供交易場所的知情業主通通都無罪。

這種說法自然不合理。過去在科技業已經有許多先例,如搜尋引擎、檔案分享系統,都曾經用同樣的「都是使用者的錯」之荒腔走板去逃避法律責任。而對此,在美國政府也祭出相關法案後使得這些提供服務的公司有義務通知使用者侵權行為,並索取任何版權軟體的合法使用權證明,而不是刻意包庇使用者繼續上傳分享他人的智慧財產。在這科技業對於權益的衝擊,各國政府都不斷地在立法和修法來保護各種服務使用者的權益。

而 Uber 今天明明已經知道自己旗下的司機與其車輛幾乎都是非法經營,卻毫不汗顏地向司機抽成。況且 Uber 推出折扣時不但不是自己吸收成本,還是等比例大砍司機的收入。而被法務機關質詢時,卻推說全部都是司機的錯,請問這樣對嗎?

而計程車司機和叫車服務遵循法規合法上路,結果有一群非法的私營計程車惡性削價競爭,結果科技業與其擁護者不但沒有譴責共乘服務破壞了法治和公共安全,反而因為自己的觀感而嘲笑合法業者活該被取代。

今天 Uber 要繼續經營,當然可以,但是是不是應該要確保其駕駛都通過營業的駕照考試,並且有營業用客車保險來確保所有人的安全?

這荒腔走板上演時,或許我們都沒仔細想過:一間靠法律漏洞破壞交通安全體制來牟利的公司,竟然是全球私募和創投基金的熱門投資對象,如今上看IPO(公開上市)。同樣地,計程車因為許可證控管,在紐約這樣的大型城市,計程車許可證(Taxi Medallion)的拍賣單價已經超過一百萬美金。正因如此,計程車許可證被投機戶買斷,躺著賺許可證租金。

不管是 Uber 還是計程車行業,背後的黑手是同一隻:玩弄資本的投機客!在底下的司機不管在兩種體系下都是被剝削的對象,然而我們卻縱容這些投機客繼續玩弄我們的運輸體系。

敢問,今天我們應該的做的,到底是用力鬥爭這些底下的司機呢?還是去修復被投機客用反競爭和法律漏洞破壞的運輸體系?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10 個你所想像不到參與黑客松的好處

Posted: 01 Mar 2016 01:42 AM PST

Participants attend the Campus Party event in Sao Paulo(photo by 路透社)

本文來自於:Intel 《TOP 10 BENEFITS OF HACKATHON PARTICIPATION

因為時間從來都不是商品,所以我們經常被鼓勵要好好善用時間。因此,我們決定好好如何善用每天的時間。我應該來看電影還是來閱讀呢?我應該來運動或來睡覺呢?我應該來學習還是跟好朋友瞎混在一起呢?這些都是很一般的問題,但你是否有想到來參與黑客松活動呢?你之前是否有猶豫過是否應該花 24 、 48 或 72 小時來參與黑客松活動?

假設黑客松活動還不在你的思考名單中,那這邊有 10 個參與黑客松的好處,肯定會讓你認同黑客松的相關活動。

HackathonLA

1. 免費學習新的技能

一般人都會在傳統的教育投入許多資金。但是,如果能免費學習新的技能,感覺不是更好嗎?參與黑客松活動就能夠讓你有這樣的感覺。我知道你一定會感到驚訝,因為你可能會認為黑客松活動主要針對的是相關專業人士。但我很樂意告訴你,一切並不是像你所想的那樣。黑客松創立者試著舉辦特定的技術領域的活動,並提供環境、工具、空間與指導老師來教學並引導啟發你的創造力來解決問題。但最讓人感到美好的是他們會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支持你、鼓勵你。

2. 建立成就感

你能想像嗎?你在對於某個專門技術不熟的狀況下,參與一場黑客松,在經歷一番努力學習的過程後,在最後的成果展示中,對著一整屋子跟你一起突破重重困難的夥伴分享你的成果,不論這個著個成品是做到一半還是只能勉強稱得上完成。相信我,那種成就感是無價的!每當參加黑客松的夥伴在台上展示分享他們所設計的專案時,我總是可以在他們臉上看到散發出榮耀的神情。

accomplishment

3. 強化你的軟實力

在成功的技術職涯當中,並不是只要依靠札實的技術就夠了。它還需要擁有無形的軟實力,如團隊合作與有效溝通。而在黑客松是培育這些技能最好的地方。你必須要能在很短時間內,與你團隊中不認識的人有效地合作。你必須了解每個人的優勢,並如何分派任務與將各個分散不同的部分整合成完整的專案。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在執行任務過程、討論專案觀點與展示設計專案是非常重要的。

Team collaborating

4. 強化你的履歷

當雇主在審視應聘者的履歷時,不會只憑你在履歷中所寫的教育背景與工作經驗,就做出決定。他們所想了解的並不只是表象的事物。因此,列出你參與黑客松的相關經驗,就是你建立的獨特品牌「一位持續學習並願意接受挑戰的人」。很明顯的,擁有那些技能對於雇主來說是重要的資產,並且將讓你在候選資格名單當中與其他人有所區別。

5. 擴大人際網路

人際網路對於黑客松活動是必不可或缺的。想像自己與志同道合的陌生人一同學習與合作,一定會有機會互相往來。另外,在一定程度的壓力下與你的團隊合作,就能夠與他們建立起團結的氛圍,這遠遠超過了參與黑客松活動的價值。除了黑客松參與者外,你還有機會與指導老師當面接觸與更進一步的了解,甚至能與贊助商有合作的機會。透過這些人際關係連結,能確實擴充你的人際關係網路。

6. 為未來專案鋪路

黑客松可能是培育大思維的搖籃,進而變成開始的基礎。例如,於 2015 年 3 月, Patrick Shields 與 Stephan Wong 在波士頓參加了 Intel® IoT Roadshow 。在參與黑客松之前,他們的團隊有個關於將一般門鎖與網路結合的想法,而在參加了黑客松,他們必須在24小時之內將想法實現。根據 Stephan 的描述「黑客松的活動經驗會讓人腎上腺素飆升」。藉由評審員與英特爾人員的建議,能幫助我們更謹慎思考下一步該如何執行我們的想法。最後,共同創立 Random Wire Technologies 團隊的 Keysforall 表示,在參與黑客松期間所執行的專案,現在已經能夠成為預售產品了。

keysforall_0

7. 得到啟發

參與黑客松活動所感受到的正面能量是會相互影響的。到活動快結束時,我能保證你仍然會有許多新想法與新的目標,無論你是否有在活動中展現出來。即便只是在旁觀察參與者如何研究問題,以及他們具有創造力的解決方法就能啟發你的創造力、擴展你的想像空間與讓你受到啟發。

8. 回饋團體

在參與黑客松活動過程中,人們會對於某些技術團體的支援合作往往是非常感激。因為如果沒有團隊的支援,而需要在有限時間內完成專案,有可能是非常高難度的挑戰。就像你從參與者當中獲得協助,解決了手邊的問題,並能從其他線上團體得到相關資源,如果有天有人需要相同的協助,你會覺得有必要做同樣的回饋。

9. 贏得獎項

理所當然的,從黑客松所學到的事物是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收穫,但有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更多的收穫。參與活動的贊助商在某些情況下會分送一些珍貴的東西、軟體證照或硬體裝置。你的專案有可能是其中獲獎專案之一。但你可能從不知道!

Seattle

10. 樂在其中

黑客松的同義就是開心。的確,你在參與過程中會遇到挑戰的事物,而在某些時候會感到壓力,但你將會享受這活動過程中的每個時刻。跟周遭有趣的人相處、享用免費的食物、從事有趣的小型活動,並且讓你的大腦能受到新的技術的刺激,並樂在其中。

Happy

理論上,在如何花您的時間上選擇的越多就更能增加計畫的複雜性。然而,將參與黑客松活動的好處列出清單,其所需做的決定就會變的比較簡單。嘗試並經歷參與黑客松所能得到的好處吧!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TK 專欄】投資不一定要立馬佔股份——可轉換公司債Convertible Note

Posted: 01 Mar 2016 12:18 AM PST

svphoto credit: HBO 影集 Silicon Valley 劇照

這幾個月假藉工作之名行跟團隊哈拉之實,發現可轉換公司債(Convertible Note,以下簡稱CN)在台灣確實是相當不普遍,台灣創投很少用,因此團隊們也很少接觸到。但在米國,尤其是種子輪,滿大部份都是用CN來做,像Quest也大部分偏好用CN來進行投資。因此想說跟大家非常簡單的交流一下CN這個投資方式。一樣,若有誤解的地方歡迎大家留言指導。

首先,什麼是Convertible Note?

簡單來說,就是投資人給你的錢,不在這一輪佔股份,而是用借錢給你的名義,用借貸的方式借你錢。但這筆債權主要不是要你還錢,而是要在下一輪你股權募資時,去把你欠投資人的錢用股權的形式還給他。早期CN大部分是用在很後期的公司,為了達到某個大型募資門檻而做的一種中間過程的投資方式。

喔,那為什麼現在早期創投及團隊要用Convertible Note?

一般的投資就是,「嘿,這些錢拿去花,啊你要給我這麼多股份喔」。看似簡單的買賣,卻充滿了一大堆的實際操作技術在裡面,其中對創業團隊最貴的(不管是金錢成本或時間成本)應該就算是談判成本,以及實作整個流程的成本。有很多針對preferred stock的保護條款是做股權募資時要談判的,但在CN裡面是不太需要拿出來一項一項談的;另外,估值的談判也是一個很傷腦筋的東西,這些通通都可以被延遲到下一輪A輪時再進行。而實做股權的募資所需要的法律文件、發行新股的動作...等都是既耗時又比CN貴上不少錢,所以在很早期的種子輪,CN看起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用讓團隊花這麼多時間去經歷這些又貴又煩的談判,反而把時間和錢省下來去做產品、跟客戶溝通還比較有價值,也因此越來越多新創團隊及投資單位選擇CN。

團隊在談 Convertible Note 時要注意哪些東西?

CN談判的東西少了很多,但畢竟還是金錢交易,所以以下四點是做CN時創業團隊需要注意的:

Valuation Caps:直接用例子來說明,假設A創投很喜歡你,即使你現在只有prototype,剛驗證一點traction出來,團隊也才3-5個人,A創投就決定要投資。除了快點去廟裡還願之外,創業家和投資人之間就會開始談估值。這時A說 「我覺得你們值2000-3000萬台幣」,你說「別開我玩笑了,大佬,至少5000萬台幣吧」,一番爭吵後,你們決定用CN來延遲這個爭論。

於是你用CN的方式拿了一筆錢,把團隊養大,產品用成熟,也成功地獲取了更多高價值的客戶。這時一個有名的VC過來說「阿呦,不錯喔,屌喔,我要投資你!」 然後給了一個3億台幣的估值,你超嗨森,開始轉發投資的消息到臉書上,但當初最相信你、最願意在你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助你一臂之力的那個A創投,卻從本來可以用2~3000萬的估值的價格,一下變成要強迫接受3億的價格,等於是貴上10倍,這情何以堪啊,根本是懲罰最相信你的人!

所以Valuation Caps就是在解決這個問題。雙方可以設一個Cap(以這個例子,比如3000萬台幣),規定當下一輪的估值大於這個Cap時,就必須讓CN的持有者(就是投資人)用這個Cap的價格轉換股權進場。

看到這邊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Valuation Cap其實回過頭來就像是在談估值一樣!因此創業團隊們千萬不要覺得談CN就可以都不用管自己的估值,你還是必須要知道自己的fair price是多少。

Discount:承上面那個問題,另一個解決懲罰早期投資者的尷尬現象,就是透過」打折」。有點像是你跟投資者說,好啦我們就用CN,你不用擔心我們下一輪會讓你吃虧,因為下一輪的價格我們都給你打個X折。通常這個X折可能是15% off, 20% off, 甚至30% off。舉例來說,假設你給CN的投資者20%的discount,當下一輪的投資者用每股20塊台幣的價錢買的話,就等於是給之前CN投資者用每股16塊台幣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discount雖然聽起來很好聽,但對於早期投資者來說20%的discount還是相當不成比例的回報,因此大部份的重點會放在cap的討論上。

Interest Rate: 因為是一個借貸的關係,所以就理所當然會有利息存在。一般來講就是雙方談好的利息數字,或是法律訂定最低利息。可以給的建議大概是,小心那些要求高利息的投資人,做早期CN投資的投資人如果要高利息,要不是作賊心虛就是身上有屎,碰不得啊。

Conversion:這部份大概會是CN合約裡面最多文字的地方了,也是對創業團隊頗重要的區塊。基本上就是在說何時,或在怎樣的情況下,這些錢會轉換成股份。為什麼需要知道呢?因為在一些地方上債權畢竟還是優於股權,所以經營一家公司你必須要知道股債比例以及何時這些債權會轉成股權。基本上就是」時間到了」和」符合資格的募資發生」這兩塊為主。通常合約上會寫一個Maturity Date,通常可能是180或365天之後;而符合募資發生的條件會是一個金額大小的數字,像是一百萬美金。也就是說,當在拿了CN的錢的365天內團隊成功的募資了一筆新的資金且大於一百萬美金時,當初CN的債權就會以當初談好的條件自動的轉換成股權。這邊可以搞得很複雜,有很多種情況可以轉換,建議有興趣的團隊可以再自行谷歌一下。未看先猜沒有人有興趣。

說了那麼多,台灣新創公司可以做Convertible Note嗎?

可以!自從閉鎖型公司法規去年上路後,就可以讓非公開發行的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了。又可以發行無面額股票、特別股...等。德政啊,這邊給政府一個讚。

同場加映:YC的SAFE 和 500Startup的KISS

世界在變,科技在變,當然投資生態也在變。隨著CN越來越普遍,YC和500S都自行推出了自己的版本的進化版類CN投資方式給大家使用,因此想說也簡單介紹一下。

SAFE (Simple Agreement for Future Equity)

SAFE是YC的進化版超簡單投資合約。他本質上不是debt,SAFE不是借貸關係,因此SAFE沒有包括Maturity Date以及Interest Rate。但他還是有Cap以及Discount可以使用。YC之所以希望推出SAFE是因為SAFE就像他全名一樣,是一個極為簡單的投資合約,大概差不多5,6頁左右就完成,旨在更降低雙方的溝通及法律費用成本;另外SAFE取消掉債務的型態,也給了新創團隊很多好處,像是不用擔心債務的優先處置權、沒有額外的利息負擔、以及到期日...等。SAFE簡單到必須要把不同情況的合約用不同份分開,而不寫在一起,你就知道他們強迫症多嚴重了。更多資料請看YC的詳細介紹。

KISS (Keep It Simple Security)

500S真的很會想名字。跟YC一樣的出發點,500S覺得現今的CN還是越變越複雜,因此提議把CN再簡單化,推出KISS。除了降低雙方交易的成本,更在CN中確保投資人及創辦人雙方的平衡。但KISS走在CN和SAFE的中間路線,本質上還是CN,把debt的一些要素加了回來,像是Maturity Date以及Interest Rate,所以比SAFE稍嫌複雜,實際接受度也低於SAFE。但還是提供給有興趣的團隊可以參考看看。

結論

其實網路上滿多人在討論到底seed round是要直接走equity還是debt,老實說,看了這麼多,還真的跟大部份創業會遇到的問題一樣,沒有一個正確答案,真的很克斯百克斯。哪個方式對自己有利也要看很多因素,像是投資人和你誰的籌碼比較多?你是否有信心可以順利募到下一輪?下一輪的估值大概有信心可以抓多少?甚至你急不急...等都是參考因素,因人而異。不過既然國際早期創投越來越多用CN,很建議團隊們也早點知悉這個投資方式,好到國外募資時可以嚇嚇國際創投,別想搞我們啊,大佬。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首例由無人駕駛車引發的交通事故,Google 認錯!

Posted: 29 Feb 2016 06:20 PM PST

A line of Lexus SUVs equipped with Google self-driving sensors await test riders during a media preview of Google's prototype autonomous vehicles in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September 29, 2015. REUTERS/Elijah Nouvelage - RTS2BZQ(路透社)

截至目前,Google 的無人駕駛車一直保持令人印象深刻的良好駕駛紀錄,儘管它曾經發生過零星的失誤和意外,但至少每次的狀況皆非由它自己所造成的。然而,2 月 14 號一起由 Google 無人駕駛車在 Mountain View 撞上一輛公車所導致的車禍,卻成了第一起真正由 AI 所引發的車禍

根據 Google 所公開的事故報告指出,在這起事故中,他們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因為如果他們的車子沒有移動,就不會發生碰撞。

事發當時,Google 的 Lexus 無人駕駛車在加州進行道路測試,結果為了閃避路上的沙包,在切換車道時,與當時車速約 15 英里的公車發生擦撞。而當時坐在無人駕駛車上的測試員表示,雖然他有注意到公車靠近,但他相信公車會減慢速度或停車,所以沒有改為以人為操控方向盤的方式避開公車。結果大約在他們切入中間車道的三秒後,隨即就和公車發生擦撞。

Google 的這輛無人駕駛汽車為改良版的 Lexus SUV,當時的行駛速度不到每小時兩英里,而該輛公車的行駛速度約為每小時 15 英里。幸運的是,這起事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 Google 無人駕駛汽車的左前方擋泥板、駕駛側的輪胎,以及其中一個感應器都遭到損壞。

儘管現已發生第一起由 AI 所引發的車禍,但 Forbes 認為,Google 的無人駕駛車不管怎樣還是比人類駕駛安全。畢竟,Google 已經測試其無人駕駛車多年,且多數的碰撞都發生在車尾部分。不僅如此,就各方數據統計來看,在許多情況下,無人駕駛都還是比人類司機更加安全。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