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2016 UX 設計師發展趨勢:十八般武藝樣樣通” 與新的 3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2016 UX 設計師發展趨勢:十八般武藝樣樣通

Posted: 14 Feb 2016 11:52 PM PST

UX design trend.png(Photo Credit: hobvias sudoneighm)

本文作者傅裕煒(Yuwei Fu)。

現居紐約擔任 UX Design Lead,作品曾獲得艾美獎最具創意互動設計、坎城銀獅等大獎。平時樂於輔助新創事業和推廣體驗設計,並參與AEDA(Asian Experience Design Association)和 TheAccentStudio好有格等分享設計組織。

2015 年底,筆者在台灣與 Design Infomation & Thinking LabUI/UX Designer Night 分享美國從事  UX 設計的經驗,由於大家對美國 UX 產業發展趨勢感到興趣,促使我與業界的設計師和 AEDA (Aisan Experience Design Assocation) 的成員們,探討 2016 年 UX 設計師在美國或全世界業界的走向和會面臨的挑戰。

UX 人才從設計公司流動到科技產業和新創事業

在出現 UX 這名詞前,多半我們稱自己是互動設計師 (Interaction Designer),主要服務於數位廣告公司或網站設計公司,著重介面的架構與易用性。而科技和軟體公司也逐漸重視使用者經驗 (User Experience),編制用戶研究人員爭對前端資訊收集和後期易用性測試。近年來互聯網和新創公司 (startups) 的成功,被歸功於產品貼近用戶的需求,於是 UX 被廣泛推廣,UX 設計師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接著物聯網和穿戴式科技的盛行,用戶經驗也從數位介面延伸到實體與環境的互動,於是體驗設計 (Experience Design) 名詞的出現。

UX 設計師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有更多機會嘗試不同的工作型態,於是從數位廣告公司轉戰科技公司和新創事業。之前在數位廣告公司 R/GAFi (Fantasy Interactive) 的同事,不少人現在任職於大型科技公司如 AppleGoogle 或互聯網巨頭如 AirbnbUbur,當然也有人加入新創團隊或自己創業。

現在擔任 Apple 體驗設計師的 Fi 前同事 Maria Ho,認為以前在廣告公司會受到客戶預算和時間的限制,很多好的創意沒有辦法執行,而現在自己和公司就是客戶,很多好的功能與設計都能在持續更新。

之前報導過智慧型健身教練MOOV 的 Meng Li,離開 R/GA 後成立穿戴式科技新創,除了發展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外,擔任 CEO 的她需要面對公司營運與銷售的挑戰。

自己的工作經驗是從大型數位廣告公司到中小型設計公司,並擔任 UX 顧問扶植新創事業。這樣的轉換主要是為了拓展專業領域,了解不同產業型態,當然也跟 UX Agency 的發展趨勢有關。

UX 會變成通才

美國早期互動設計師 (Interaction Designer) 的徵才內容,會要求相關科系畢業且了解程式語言,對象以多媒體應用藝術設計與科技,和人機工程學系的本科生為主。如之前提到,近年來 UX 被廣泛推廣,相關的專業課程在坊間開設,並邀請業界的設計師教學,另外有設計和科技公司舉辦短期證書班,配合線上教學,使大眾有很多學習 UX 的管道,促進非本科的學生與從事相關產業的上班族轉行做 UX。

之前同事在民間的教育機構 General Assembly 擔任講師,我受邀指導學員作品與提供求職方面的建議。我發現學員很多是在同行業擔任專案管理視覺設計和程式工程師,因為對 UX 有興趣或計劃轉行,他們對案子的流程很熟悉且有業界的人脈,就只缺 UX 的作品集。

另一個例子是我曾擔任 UX 顧問的新創 Atlis Labs,主要是開發手機應用程式,方便搜尋朋友推薦的商家與服務,並能即時向朋友圈詢問商家。合夥創辦人兼產品總監Nadv,剛從大學商學院畢業沒多久,因為家族從事創投,耳濡目染下也想要開發自己的產品,當時初期因為預算有限,他自己用 Keynote 軟體畫線框 (wireframes) 把想法呈現出來。由於 Nadv 時常下載使用新的手機應用程式和吸收大量的科技訊息,他雖然沒有專業的訓練,但他有能力能成為 UX 設計師。

當 UX 變成通才後,開始出現職位名稱加上 UX,例如 UX EnginerUX AnalystUX Copy、UI/UX Designer 等職位。相信大家對 UI/UX Designer 很熟悉,當公司分工沒那麼細 UI Designer 需具備基本的 UX 技能,而近年科技公司如 Facebook 和 Spotify 稱 UI/UX Designer為 Product Designer

專業的 UX 設計師要具備十八般武藝

今後 UX 入門會越來越容易,設計師需要加強縱向的專業技能和發展橫向的相關知識,來提升自己。縱向像是用戶調查、介面設計、原型 (prototype) 製作、用戶測試分析等專業技能的加強,橫向如對科技的敏感度、優化搜尋引擎 (SEO) 的了解、社交平台的研究和大數據的分析等相關知識的涉獵,再跨足對不同產業的了解如財經醫療教育等。

未來的 UX 人才會以上述縱向的深度和橫向的廣度來評論,當然這些不是一蹴可及,需要長時間經驗的累積和服務於不同的產業。在科技日新月異和用戶喜好變化快速下,UX 設計師的即戰力和學習力是不被淘汰的重要關鍵。除了學習以外,了解自己的 UX 技能也很重要,依據能力的不足訂立學習計劃,每隔一段時間評量自己是否有長進,UX 成長評量圖能方便瞭解自己縱向的專業技術,也能把項目改為橫向的相關知識,做雙向的評量。

以下是評量圖的範本,通常設計背景的 UX 設計師在研究分析、策略擬定和簡報技巧都比較弱,可以在要加強的項目旁寫上學習計畫,每一個月檢查自己有沒有達成並做調整,相信持之以恆你也能當到領導階層。

下載UX成長評量圖

UX_grow_evaluateform.jpg

評量圖範本:資深 UX 設計師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每秒高達 1.125 Tb,數據傳遞速度新紀錄誕生!

Posted: 14 Feb 2016 11:05 PM PST

16273399055_be6e9b06d3_oPhoto Credit: Groman123

資訊傳遞技術可說日新月異,還記得 INSIDE 曾經報導過透過可見光傳遞,將比現有 Wi-Fi 快百倍的「Li-Fi」嗎?這種技術在實驗環境曾創下最高可達到每秒 224 Gb 傳輸量,雖說無線與有線技術有一定的差距基礎,但現在這個數字也被遠遠拋在腦後了。這個月稍早,倫敦大學學院發表新的固網光纖連線技術,速度可高達每秒 1.125 Tb,創下人類最快數據傳遞速度的新紀錄。換句話說,全套 HD 畫質的《權力遊戲》電視劇將在一秒就能傳遞完畢。

來自倫敦大學學院 Optical Networks Group 的研究員 Robert Maher 解釋這項新技術是在單一光纖線中,發出 15 組不同波長的脈衝,到達目的地時由具有超高頻寬的接收器合併成單一資訊。研究團隊把這種光纖稱呼為「超級通道」,並期許廣泛使用在智慧城市、洲際級資訊纜線等巨量用途,成為下個世代的核心網路傳遞系統。

在本項研究成功之後,Optical Networks Group 下一個目標將是克服光訊號在長距離被扭曲的問題,讓這項技術穩定使用在長達數千公里的纜線上,進一步早日完成實用化。

via:Science AlertPhys.org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服務與軟體才是物聯網重點,民進黨科技政策真準備好了嗎?

Posted: 14 Feb 2016 08:56 PM PST

taiwannextPhoto Credit: 路透社

作者蕭瑟寡人,典型「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個案。沒事看書充飢、有閒寫文聊聊時事。現專注於教育育成與科技創業。個人臉書連結費德智庫共同創辦人暨專欄作家。

 

大選落幕,台灣見證了第一次的「完全」政黨輪替。或許是因為蔡朱民調懸殊、也或許是兩大黨爭的戲碼依舊,這次選舉激情很空洞。

我們進步了嗎?

進步,不可否認。中華民國跛腳走來一百餘年,承諾之民主憲政,黨產政治下仍維持訓政本質。這次除了民進黨拿下行政權與國會絕對多數,學運素人也透過時代力量擠上立法院。台灣總統民選後二十年,終於有條件將政黨競爭之賽局正常化。或許,這將是罷黜黨團協商架構的第一步。

自務實面觀之,台灣未來的政治板塊可能擺脫愚蠢的「藍綠」語言,轉而形成以具體訴求和執行力主導的政治生態,而不再逢藍、逢綠必反。至此,我們點到重點了:「可能擺脫」而非已擺脫。而這次選舉後教人更深層省思的是:

台灣選後十年的走向還未明朗,而這次選舉多少顯示出台灣年輕的民主政治與國家重要議題仍有一段難以跨越的鴻溝。而蔡英文總統和新國會將接下的重擔,恐怕比歐巴馬接下的美國還要更沈重。

面對紅色帝國

若你問一年輕人當初反媒體壟斷運動、太陽花學運是在抗爭甚麼?

恐怕很多人會跟你說:「反對中共黑手伸入台灣」。

這種回答,告訴我們一件事:台灣不是公民意識抬頭,而是經濟困境引爆了台灣對於對岸政經強權的恐懼。

反媒體壟斷遊行本意不應是反旺中,也不是反對中共的勢力伸入台灣,而是反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沒有妥善監督台灣媒體業,使旺中集團收購控制多家媒體以及頻道業者,被指為壹電視無法上架以及嚴重置入性行銷之背後主因。真正的問題不在於旺中本身以及其傾中立場:若台灣為一成熟民主國家,今天不管是親美、親日還是親歐集團都不應該有機會壟斷媒體和封殺內容業者;同理,親中集團在台灣也應有發聲權。我們講求的是公平的監督機關與監督程序。

而太陽花也不是反中國介入台灣經濟,而是在沒有通過兩岸監督條例的情況下去強行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服貿)。問題不是在於中共如何透過黑箱服貿來滲透台灣的經濟:若台灣為一成熟民主國家,今天不管是美國﹑日本、韓國還是歐盟都不應該透過黑箱作業來強行通過不受民意監督之經貿協定;同理,若台灣與中國透過合法立法與行政程序簽定協議,台灣人也不應該去因對方是中國而抗爭圍堵。我們講求的是公平的監督機關和監督程序。

台灣違憲脫序的事件不勝枚舉:從近年的羈押陳水扁與審判過程、陳雲林訪台、林益世賴素如案的自由心證,一直往回回溯至江國慶案、尹清楓案、陳文成案等,唯獨到了媒體壟斷、服貿、洪仲丘案、阿帕契案才引爆了數十萬人的大規模抗爭。

雖然過去一兩年的抗爭行動原先的出發點有程序正義基礎,真正醞釀抗爭情緒的是台灣經濟衰退、中國影響力與日激增,壓迫了台灣人的安全感造成的情緒反彈。如今選舉結束,大家以為台灣已經有機會扭轉命運,然而這種想法是種民智未開的天真。

中國對於台灣的影響力不是一日形成的,台灣人若對於一敵對國家(註:若一國家多次聲明將武力入侵、部屬飛彈意圖攻台而且還對台發射導彈試圖恫嚇台灣民眾,更不用提台灣之中華民國與之仍處於內戰狀態,這種國家就就叫作敵對政權。)有戒心,早該在李登輝時期時之「戒急用忍」時就該有所堤防,如今再來如何防堵中國產業與其紅色供應鏈為時已晚。

如今,中國是台灣最大出口和進口國,中國進口就將近兩成,對中國出口則佔將近四成。中國為一專制政權,其有能力一夕間斷台灣經濟命脈,只是此舉是否值得放棄政治籌碼的問題而已。中國對台影響力大增不是政治人物(與政客)的決定,而是台灣私企資金長久以來的流向所致。政客與多數人一樣,不過是識時務事。不管是如何政黨輪替,台灣的進出口現實難以朝夕扭轉。

故此,這次最大的勝利者應該算作時代力量,旗下諸多素人一舉攻進立法院。相較之下,1990 年的野百合學運參與者,二十六年來在台灣地方政治努力一路直上才在全國政壇開花結果。七十年代的美麗島事件參與者亦是經歷數十年的努力。能夠在幾次學運後便將一群從未有參政經驗、無需面對兩岸政治現實的年輕人以「清新」形象送上全國政治舞台,也算是打破了先例。

產業與人力結構

九零年代來臨時,面對人力成本與薪資上漲而獲利空間受限的台灣代工企業,理當像二戰後的日本企業一樣,從幫美國人代工開始,直到自己投入研發,最後在電子、重工業、汽車等產業痛擊美國對手,造就了二十世紀後半的日本榮景。如今,日本經濟雖低迷,其累積的研發產能仍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

反觀台灣,解禁後,台灣企業紛紛西進,利用中國的廉價人力和天然資源來降低成本。這還不打緊,台灣製造業外移後並未積極投入研發,使得台灣的高知識人力缺乏新就業機會。以陳水扁任內的兩兆雙星為例,台灣對競爭對手南韓的對策就是向美商、日商繳納權利金,自己則只專注於生產。最後兩兆雙星造成台灣廠商過度擴張又未掌握核心技術,最後被三星等南韓大廠各個擊破。

長久以來不重視研發和轉型而造成的產業空洞,不是換個領導者就能夠改變的。

物聯網到底想連甚麼

這次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或 IoT)成了選戰的焦點之一。不只蔡英文陣營幕僚提出的產業政策,還是朱立倫陣營的產業方針,都把物聯網當作台灣產業的救命仙丹。

首先敝人希望多數台灣人能對物聯網三字有正確的認知,才能夠有效監督政客之產業政策。所謂物聯網,跟雲端、大數據一樣,是種行銷用的噱頭詞(Buzzword),而非有明確定義的新科技或是新應用。就好比雲端一詞基本上就是「存在於伺服器端的服務」、大數據就是「很多資料」,物聯網說穿了就是「把所有東西連上網路」。物聯網的產品和技術領域包山包海,從汽車、冰箱、手錶到農業灌溉、智慧型太陽能板,全部都可算是物聯網。

因此,除非台灣未來所有的家電和工業裝置都沒有網路化和資訊化的意願,不然基本上是「不可能」不參與物聯網經濟的。基本上拿物聯網出來當作「政策方向」,就好像說「未來我們國民應該多吃飯來增加GDP!」一樣無聊。

而在大選前,小弟一拙文討論到台灣過去的資方思維持續將產業動能導入低毛利的代工產業。台灣未來的產業該思考的問題不是會不會參與物聯網經濟,而是到底要怎麼參與?

拿個實際的情況來討論好了:若我的冰箱可以增測冰箱內的各種容器類型與其重量,當我冰箱中標示為豬肉或牛奶的容器空了,冰箱可以設定自動向送菜服務訂購。而當我回到家時,我的手機會自動依照我的位置向送菜服務公司預約時間。送菜服務接著可利用無人機將商品送至門口,然後透過手機訊息告知我至門前取貨。

以上應用,需要冰箱和食品容器能夠在資料上互通才能辨識容器類型和內容重量。智慧型冰箱公司則必須加入送菜服務公司之應用程式介面(API)。而送菜公司則須整合無人機的飛航功能與公司物流系統來確保貨物在預約的時間內送達。(註:目前為止送菜服務如 FreshDirect 仍需手動預約、亞馬遜才剛開始嘗試送貨無人機試飛,而智慧型冰箱目前還沒有成熟的內容控管系統)要將這整套系統整合成便利的服務,除了硬體設備外還需要軟體與資料緊密配合。硬體廠商除了賣設備的一次性收入和一些維護費用外,所有服務產生的收入幾乎都被軟體公司拿下了。

以上可見,物聯網經濟其實是整合性服務導向經濟,軟體和資料才是智慧型整合運用的核心。如果台灣照著老路走,到最後只是設計製造智慧型冰箱、智慧型容器、無人機等,面對開發中國家更便宜的人力和製造成本,不用十年,台灣廠商的獲利標準必定又是毛三到四。

所以,光是喊物聯網是沒有用的。台灣還是需要正視軟體研發和軟硬整合問題,台灣人因為只專注於做手機而錯失行動科技的大餅,若用同樣的眼光看待物聯網,最後也可能錯失新服務業的大餅。

台灣創業界的泥沼

創業二字,也是充斥這次選戰版面的噱頭之一。

講創業,不為了別的:因為經濟不好了,若不轉型只能吹噓創業

輔助創業這口號喊了恐怕不下八、九年了。而國家從國發會、科技部、中小企業服務處到大專院校都在喊創業,再加上競標的法人團體(如資策會)、各類私營加速器和地方政府機構,台灣每年砸百億台幣在「搞創業」恐怕不在話下。

過了將近十年了,台灣新創生態相當於一個美國二線城市。以台灣在製造業的國際地位,這成績還有進步的空間。這段時間內中國窮追猛趕,印度也快速成長。台灣公家的資金都花到哪裡去了?台灣還是不改表面功夫的習慣,做事沒有考慮到專業師資、管理流程等配套措施,只是規劃個實體空間就隨便交差

而台灣老牌加速器至今幾乎沒有重要成功出場案例(註:成功出場,或 Successful Exit,意思就是公開上市或被併購,也就是股東股權已清算)。很多人推說是因為這些加速器太年輕了,但有趣的是,美國知名的加速器除了 Y Combinator 有十一年歷史外,其他都在十年以下。就連台灣人最喜歡哈拉的舊金山 500 Startup 加速器,也不過成立了五年多而已。很明顯,問題不是「時間長短」,而是台灣不健全的培育機制

而未來政府的計畫呢?期將上任的蔡英文團隊打算在桃園又另外搞創業計畫(亞洲矽谷),也曾經說過會繼續重用資策會

請問我們台灣的創業基地還不夠多嗎?我們的創業培育計畫還不夠多嗎?

今天的世界資本市場是流通的,如果台灣有很多優質的新創公司,國際級創投和培育體系今天在台灣的投資互動一定會更密切,根本不需要我們去塞錢請別人進來

而今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困境呢?

首先,台灣的科技人力即使有技術,在思維上已經跟時代脫節(從台灣大部分的網站就可以看出來了,給你幾個例子:這個這個這個)。台灣在達康泡沫之前還算是資訊產業甚早起步之國家。而達康泡沫後,美國資訊產業的復甦之路從擴大線上服務(取代單機應用程式)、擴大電子商務服務版圖、內容發表平台、社交網路、服務化架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雲端(架構雲與平台雲)、行動運算、分散式運算(大數據基礎技術)一路走來,都是不斷地將服務和運算能力模組化,讓工程師可以快速組合、快速開工、快速修改,更減少了團隊間的相互依賴性。這些服務的出現對資訊產業最大的衝擊就是管理模式從以待辦事項和品管為主的瀑布式管理(Waterfall method)走向執行週期更彈性、更短的敏捷式管理(Agile Method)。產業風氣改變使得今日的美國工程師比達康泡沫前的工程師更能獨立作業、更富有創意、更具有規劃能力。我們的產業已經長期落後,我們的技術人才在乎的是成品交差,而不是團隊合作的流程。

第二,台灣的人文風情和現代的科技新創文化格格不入。台灣的社會講究名次地位,是個重面子不重裡子的文化,造成的問題就是台灣創業家不喜歡問問題(而新創事業的成功九成都是靠師資、人脈、網路去激發,並不是傳統埋頭苦幹就可以成事)。台灣不講究團隊合作,從台灣產業跟南韓到現在對抗中國的情況就可以看出,台灣人沒有別人團結;而說到培育創業,曾經有訪台的外國創業家跟我說他覺得台灣很不可思議,這麼小的地方而且成功案例不多,連輔導師資都這麼難找的地方,台灣培育中心和加速器竟然不懂得合作分享資源!在矽谷、紐約,不同的創投和加速器之間常常合作交流。最後就是台灣人崇尚短線利益,而不願意去做長期投資。沒有甚麼人想投研發、也不想投資員工,喊創業只想做新聞和收割。合作的意願沒有,鬥爭搶功勞倒是煞費苦心

第三,政府施政和立法有待加強,輔助不足反倒是扼殺台灣新創公司很用力。

第四,我們台灣人甚麼不動,動嘴最行。連產業育成計畫都可以交給「經濟研究學者」去寫,為什麼我們會把國家未來產業的命脈的執行策略交給連產業都沒碰過的人呢?我們的培育計畫和加速器又怎麼會是由沒有自己成功創過業的人來主導呢?我們的嘴砲鬥爭文化是已經深入國家各層級,請問我們還要談甚麼實質發展?

最後,台灣的大環境持續惡化,危及到很多商業模式的可行性。綜觀 B2C(企業對使用者),台灣平均薪資過低,可支配收入過少的情況下台灣人只願意花錢在買手機等實體商品,而願意花錢買軟體服務,因此正慢性的謀殺著台灣的民生科技創意。綜觀 B2B(企業對企業),台灣製造業和科技業毛利持續下滑,也直接降低了公司花錢在企業用軟體的意願。久而久之就是企業無法透過科技增加效率而毛利更進一步下滑的惡性循環。若整體民生和經濟問題不解決,台灣的市場對於新創事業只會越來越嚴苛。

所以,新政府你準備好了嗎?

我誠心希望新政府能拿出魄力、痛定思痛。請人民監督新政府不要再浪費公帑造蚊子館,請把國家的錢拿出來把我們出走國際的菁英請回來協助產業升級。請新政府不要再把產業大策交給中研院,與其自作聰明班門弄斧寫計畫,不如把資金拿來補助成功的創業家來操刀。最重要地,希望新政府能夠動手進行稅制改革,不要再讓台灣的財富被塞進閒置的房地產。

請問,新政府你做得到嗎?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德國資訊業生活 —— 一個半月年假、起薪 45K 歐元,以及並沒有那麼高的物價

Posted: 14 Feb 2016 07:38 PM PST

10919881846_a25172c991_cphoto credit:Polybert49

原文刊登於批踢踢實業坊,作者 zsguo (song),曾就讀清大資工、計量財金雙主修學士,並於美國伊利諾大學交換一年,畢業後前往德國 RWTH Aachen 大學攻讀軟體系統工程碩士,期間曾赴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研究。目前在德國資訊產業工作,透過文章分享他在德國就業一年半的心得,Inside 獲授權刊登。

在德國就業一年半了,到底這裡的薪資水準如何,生活如何,能存下多少錢,大致跟大家分享一下。

先打預防針,以資訊業來說,歐洲名目薪資確實比美國低,碩士畢 45K(年薪,歐元,以下若無特別標註都是如此)。歐洲薪資基本如此,真正能跟美國動輒 90K 美金比的只有瑞士,但是非歐盟人非常難拿到工作簽。

既然如此,歐洲還有什麼吸引人離鄉背井的誘因呢?

  • 低學費(並非全部。但至少德、法、義、西、芬蘭等是如此),我以往在德國一學期才付 230 歐元左右學費,而這筆錢竟還包北威省內無限的交通車票(高鐵除外),加上德國可持學生簽證打小工(美國多數學生簽不行)。碩士讀下來頂多花了五十萬台幣左右的貸款- 我相信即使在台灣,存到這筆錢應該不算難。比起美國讀兩年中西部公立學校一百五十萬,東西岸私立名校兩、三百萬,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 低房租:宿舍 200-300 歐/月。雅房 300-500 歐/月,套房至兩房小公寓 500-800 歐/月(慕尼黑、法蘭克福等較貴,再加 250);美國灣區/紐約:1500-2000 鎂/月。不過美國中西部也同樣便宜,500 鎂/月沒什麼問題。總之若少數昂貴的城市,其實房租跟台北也差不多。附註:柏林其實是一個物價非常便宜的首都。
  • 多元的文化接觸與旅遊機會:不同文化的國家近在咫尺。自駕或火車輕鬆遊,探索建築、美食、服飾輕而易舉。美國由於開發較晚,城市景觀較少。固然有壯觀多樣的國家公園風景。不過多數相當遙遠,多數要搭飛機輔以租車方得成行。

講這麼多,身為一個計量人,還是把這些效果量化表示。但是,我在這篇文章不考慮兌換美元/歐元/台幣。或許有些人關注最近歐元的低水平。歐元近期的低檔乃短期的貨幣政策所導致,就長線來看基本面仍相當穩健。縱使歐元區真的崩解,則歐洲發達國家如德國、荷蘭的貨幣只會因其出口競爭力升值而已。當然,這也意味著避免去非發達地區國家工作。總之,只要短期內不需要用到大量的台幣/美金,我不認為目前的歐元匯率需要過分擔憂。

收入

資訊業碩士畢約 42K -- 50K 左右(稅前),我和我太太的起薪都落在這個範圍,我有多位(非歐盟人)的同學也是。在德國,這個收入範圍的所得扣除率大概是 40%,就是實領 60%。

扣除的部分包含了所得稅、養老金、健保與長照保險(看病基本免費,偶而有部分負擔,整體跟台灣健保差不多好),所以「並不是 40% 都拿去繳所得稅(所得稅大概只有 20%。如果單薪家庭則只有 10% 左右)」。

剛入行幾年薪資可以漲得很快,不過得自己去爭取,一年 5-10% 基本不是問題。做個五到七年,資深工程師之後,大概會到達高原期 70-80k,這個數字有多位朋友證實。如果能升到中級主管,則有機會挑戰 100 k 以上。

目前理工醫護在德國辦工作簽證易如反掌。若取得德國學歷,拿到工作合約,則簽證辦理當場就可核准,抽籤都不用;若無德國學歷,則須勞工局審核。但因為理工醫護缺工,所以問題也不大。

其他科系畢業則通常要 50k 的薪資水準才可辦,只有少數比較傑出的人可以達到這個水準。倒是,如果一個人在德國拿到合法長期簽證(工作簽或學生簽),則其配偶亦可申請工作簽證。

如前所言,此數字跟美國軟體業不能比。不過,美國發的主要是軟體業,其他的就差多了。德國則是多數理工人才薪水都在這個區間。德國的社會福利/勞工保障或許好些,但對於中產階級而言,美國也不算差。

若跟台灣比的話,淨所得是跟聯發科或台積電 R&D 差不多。屏除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進得去這少數的明星公司之外,生活和度假的型態就有很大的差別了。魚與熊掌各有所好,有興趣就繼續看下去。

支出:約 30K

總花費大概是 30K (兩人)。要說是一人 15K 也差不多。細項如下:

  • 房租:12k(由於我和我太太在不同城市工作,租兩間房,故這部分較高。若同住,則 7k -- 10k 應足夠。其實這沒有比台北高多少。
  • 汽車:6.5k(賓士 C class 公司車,但還是算個成本,畢竟這可算是薪水一部分)。
  • 旅遊:7.6k,許多是出差搭配旅遊,這大概包括了幾個大的行程如下:1. 義大利托斯卡尼自駕兩週、紐約和德州五天、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四天、義大利西西里島五天 2. 台灣懇親一個月機票和額外旅遊花費 3. 不時週末開到法國荷蘭德國盧森堡玩一玩。雖然看起來很多,但其實歐洲旅行並不花錢,用心尋找,60 歐元往往就可以住到很好的旅館,古堡也不是難事。至於機票若早點定,150、200 歐元就可以來回西班牙、希臘、土耳其等地。之所以會花這麼多,實在是因為我們太會玩了。
  • 商業午餐:1400
  • 剩餘生活雜支:2800。注意:真正的生活開銷其實很低。很多人會覺得歐洲很貴是從觀光客觀點在火車站、機場買東西,而那裏是最貴的。火車站和機場跟超市的價格可以差到 4、5 倍以上。比如超市的礦泉水 1.5L,只要 0.12 歐元,比台灣還便宜。是在地人就不會在火車站買東西,即使會,也知道火車站那一間店比較平價。

PS:有小孩的話,每個月可領大概兩百歐元直到成年。教育健保免費。所以基本上小孩不會多花什麼錢,只是多花時間。

儲蓄

一個人一年可以存個差不多 15k 吧,兩個人 30k。給個參考,福斯 Golf 大概 25k,賓士大概 35k -- 45k。若買房的話, 30 坪較新且地段不錯的的公寓(無公設)大概 200k,也就是存個五、六年就可以現金買斷(畢竟薪資會升)。回台灣置產的話,買台北房子的助益不大,因為實在太貴,買中南部的房子,當作養老用,倒是相對簡單。

另外,如果有心投資的話,一年一年賺個 15k 的資本,也算是頗有得玩了。投資,總是缺第一桶金啊!

生活

中午外食中餐館大概四歐元(三菜肉任選),吃潛艇堡三明治的話三歐元。許多大公司會有自己的員工餐廳,價格差不多。總之,沒比台北市貴多少。晚餐幾乎都自己煮,健康營養又合口味。晚上通常有 2-3 小時的自由時間。

除了午間特餐外,歐洲的外食通常相對昂貴,動輒 15 歐元起跳。所以若晚餐都外食,花費會直線上升。但另一方面,一個人大概花個 25-30 歐元就能嘗到精緻的南歐菜系全餐配好酒,同等級的菜餚在台灣也是要一千塊以上起跳的。

我們通常一、兩週會去吃一次較好的中餐或西餐,享受之餘也揣摩精緻料理是如何製作的。常有傳聞歐洲的店六點就關了,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了。如今,多數國家的店都有開到八點,少數大賣場開到十點,週一到六營業,基本上沒有太多的不方便。

那週日呢?諸如運動場館或者博物館還是會營業,除此之外,有許多家事要做呀!

我們自己的週末生活大致是:

  • 健身:打網球、游泳
  • 小旅行:去荷蘭賞花、去法國買法國時裝、去荷蘭買新鮮海產、去 Neuhaus 的巧克力
    工廠大口試吃、去德國參觀古堡
  • 打牙祭:15-30 歐元一個人,可吃到不錯的中菜或西菜

長途旅遊是我認為歐洲生活最吸引人的地方。優渥的長假(28 天年假 + 11 天國定假日),搭配不過遠的城市距離,讓我們不停地在各地發現驚喜。

去年主要著重在義大利、西班牙、美國,今年則安排了希臘、南法、北歐極光等行程。喜歡旅遊的,自然會享受歐洲生活。反之如果對城市文化、好山好水沒有興趣,那還是別考慮好。

職場

工時 40 小時是常態也被嚴格遵守,有些人甚至拿 35 小時合約。回家加班偶爾有,但不常。

真的加班太多也可以凹補休,老闆和雇員彼此尊重,想要什麼福利自己爭取,只要合理老闆通常會接受。在公司幾乎不可能加班,同事大概都五點到六點走,七點多算是超級晚。

一週 1-2 天在家工作(Home office)還滿常見的(不過要有原因,像我是因為跟我太太分居兩地,照顧小孩也可以是原因)。

國定假日 11 天之外,我的有薪年假有 28 天,差不多是六週,通通可以放。不放還會被公司罵。28 天其實不算很多的。

我的公司接受我以講英語為主。在資訊界,這通常不是大問題;在其他工業界,會稍微注重當地語言一些。比如:技工可能只聽得懂當地語言。但其實不管什麼職位,都沒有所謂一定要會當地語言這回事。當地語言,以及專業知能,兩者都是雇主希望獲得的。但是愈是(技術)專業的職位,愈講求專業知能,所以只要你有辦法和老闆或部門同事溝通,我認為專業知能更重要,語言反而是其次。這裡的專業知能不是什麼幾年年資的問題,是你到底有多「利(sharp)」的問題。如果你的技術水平比德國人明顯好,那講英文實在不構成聘用障礙。

美國在語言方面當然有其優勢。雖然這個優勢在抵達的初期很明顯,畢竟大家都學過英文。然而就我理解,許多人進了職場數年後,往往發覺沒辦法完全達到與在地人相同的語言水平而產生無力感。也由於美國會講英文的外國人多,故外國人要升遷時英文變得挺關鍵的。

歐洲的情況是反正沒幾個外國人會講他們的當地語言,如果妳會講,就已經算是很好了。我覺得在美國高等的英語能力(比如托福 110+)所帶來的職場競爭力,大概相當於在歐洲中高等歐語(托福 95-100+,其實歐語沒托福)的競爭力。

當然長遠來講,如果住了十年還是不能掌握當地語言的話,對職場升遷或多或少會有影響。但是繼續當個資深工程師,當到 50、60 歲基本上也沒什麼不可,只要你持續進修,持續當個領域上的強者,這完全沒有問題。我們公司有好幾個資深工程師/業務顧問應該都過六十了,沒有管人,待遇卻跟中級主管差不多(就我了解美國亦然)。

我個人是不太傾向待這麼久啦,混個幾年後或許會轉往美、日發展,拓展經歷。最後還是想回到大中華地區,所以我有在考慮進一步的進修,或許是 MBA,或許是博士。

結論

跟在台灣工作的同學比的話,我覺得生活品質好很多,與資訊業平均薪資相比,存的錢也算多,至少我幾乎不必為任何出國旅遊存錢。

當然,稅後所得或許僅是與聯發科、台積電差不多。然而,現實並非是每個人都有那方面的技能,且台灣的電子資訊業工時普遍長早就不是新聞。

勞動保障好很多,資遣通告期普遍 3-6 個月、薪水保障高,80-90% 都是合約保證給付,只有剩下是公司營運紅利。台灣有許多公司看起來很發,但其實本薪給的有限(8-10 萬就算很好了)。

當公司賺錢時確實可以一年分個 100、200 萬紅利。但是綜觀這二十年發展,有那間公司可以年年發大財的呢?

學習異國企業文化、語言,好比發掘法國人與德國人的各種不同處,就我看來是很有趣的事情,長遠也有助於自我和不同的人群相處、溝通。

對於一個喜歡旅遊的人來說,在歐洲工作則無疑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歐洲的食材相當便宜,給我很多的發揮空間,此外比利時街坊處處可見的巧克力鋪,實在令人愛不釋手。(PS:歐洲當然也有高級超市,好比 Jason's 那種檔次,賣的貴許多。但我個人認為健康首重當季新鮮蔬果以及均衡飲食,故我對高級超市並沒有多少興趣。如果你覺得一定要上高級超市才搭得上自己的身分,那情況可能會不同。但必須說,即使是平價超市如 Aldi,停車場還是有很多雙 B 轎車的)

話說回來,如果只想宅在家,不想開伙,想每天吃外食,然後又賺很多錢買很多東西(車子、模型、相機、名品)的話,那歐洲不適合。

跟美國比的話 ...(我沒在美國工作過,只有交換學生一年),淨所得可能還是會少美國一百萬吧。這是確實的。

要讀個 TOP MBA 的話,美國薪水會存得快一點,如果要買台北的房子,我想在美國當軟體工程師會存得快一點;如果要買矽谷的房子,那多賺的錢恐怕悉數還是會被房貸吃掉。

當然美國也可以在比較便宜的地區找到仍然是 90、100K 的工作,便宜的房子。但這些地區的生活,講好聽是單純,對我來講則是無聊。舉例:大城市要開車五小時甚至坐飛機,除了 outlet 以外缺乏城市逛街樂趣。中餐館選擇就只有三間,還煮得不怎麼樣。大家都住獨棟別墅沒錯。但是出了門什麼都沒有,去那都要開車。不過,如果嚮往鄉村生活,喜歡週末待在家從事個人興趣,或許這樣也適合。

另一方面,美國的勞動保障較差一些(容易被 fire),治安也較差一些(黑槍問題)、兒女教育經費高很多。如果要省錢讀公立學校的話,則又得去住較貴的學區。

總之在美國賺得比較多是事實。但人生到底有沒有比較好?我想每個人答案不同,我覺得如果目標是長期居留的話,美國或德國都可以提供一個非常理想的人生。

要房有房、要車有車、要旅遊有旅遊、要發展有發展。反正只要你不過分貪心,這些都不會是問題。你不要亂花錢的話,不貸款也能買車買房(不過有時貸款是一種划算的理財手段)至於細節?那你得自己決定了。

最後給想問我問題的朋友一些建議:

  1. 問問題前,請先爬我在 Oversea_Job 版以及 studyabroad 版的文章。
  2. 我對非理工的就職情況非常不清楚。我只知道非理工的找工作相對難,薪水通常差一些,簽證也較難辦。請原諒我很可能不會給你具體解答。
  3. 如果是理工的朋友,請來信的時候具體說明你突出於他人的地方,如果你無法評斷自己有多強,或者你在國內產業就是中甚至後段班,那來歐洲是不容易的。台灣人普遍過於謙虛、禮讓。然而這樣的習慣,不管是在大陸、美國、歐洲,都必須改變。你必須學習勇於表達以及行銷自我,才能在這個戰鬥叢林中存活。
  4. 原則上我傾向給年輕的朋友回信。愈有社會經驗的,請自己多加探索。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