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支付寶強勢侵台,台灣人到底應不應該害怕?” 與新的 9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支付寶強勢侵台,台灣人到底應不應該害怕?

Posted: 11 Dec 2015 05:00 AM PST

22222

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旗下支付寶週三正式對外宣布,和台灣超過 3500 家商店合作,要讓超過 4 億的中國支付寶用戶來台旅遊時,食衣住行都可以不靠現金,只靠手機搞定。新聞一出隨即引發台灣民眾熱議,有人支持、也有人表達擔憂,其中公民記者莊豐嘉、Jay Fang 都在自己的 Facebook 上發表看法。

前晚與曾經定居上海多年的朋友吃飯,他說,中國對支付寶的問題頭痛的不得了,因為很難進行金融監理。他說,馬雲隨便講句話就被當聖經一樣,其實災難恐怕就來自淘寶網。他舉例,馬雲用淘寶網進行眾籌(群眾募資),群眾盲目的力量太驚人,其中趙薇和范...

Posted by 莊豐嘉 on Wednesday, December 9, 2015

面對中國,台灣人需要的是清醒我在中國斷斷續續旅居超過10年,我只能說我越來越不懂中國,因為中國太大,人太多,這幾年的變化大,我根本跟不上她變化的腳步。當我看到「忽然間」台灣讓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的支付寶在台灣登陸,我非常駭異,更讓我...

Posted by 方儉 on Wednesday, December 9, 2015

對此,我們訪問了永豐銀行電子金融處主管梅驊。他的看法是,如果台灣民眾擔心的是,商家怎麼可以為了要賣東西給中國民眾,就願意接受支付寶,並未思考中國政府背後可能的企圖和用心,那麼我們對於銀聯卡或是 Paypal 的看法又是如何?因為這個問題背後的本質在於,台灣歡不歡迎非本國人在台旅遊及消費。若中國官方調整陸客來台觀光政策,台灣商家的生意當然可能受影響,但金流支付工具只是其中一個環節,或可不用單獨放大來看。

另外,還有一派聲音來自,為什麼這項服務不是由台灣的金流服務業者來做,而是單方的接受支付寶或是微信支付?梅驊認為,金流服務最重要的是必須管控與承擔的可能發生的交易風險,包括 Visa、Master 等國際組織都是這樣的角色,因此台灣的業者可以直接與銀聯合作,提供銀聯信用卡收單或是電子支付,所以今天台灣金流服務業者若想取代支付寶這個角色,而完全自行提供陸客類似的服務,那麼這家公司必須有能力在中國當地合資或是自行設立公司,並通過中國金融機構的相關核可,管控跨境交易風險等,不然就是必須和境外相關的金流業者合作(包括 Paypal、支付寶等),各司其職,提供跨境的金流服務。

台灣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支付寶?

梅驊表示,其實台灣金流服務業者像是豐掌櫃、Pi、歐付寶等,都是類似 Paypal、支付寶的服務,但相關應用的情境和場域還尚未普及。生態圈的建立是需要時間的,而這也正是現在許多台灣數位金融服務業者正在努力做的事。

梅驊表示,則認為,台灣的支付工具一直都很多元、使用也很方便,法規是最常被大家質疑的地方,不過持平而論,法規的開放和安全的系統建置、業者的內稽管控都有關係。

許多業者在開放的風潮下,卻相對比較不重視安全這一塊,一般網購平台,也常常傳出帳號被盜用的情形,而如何在安全與方便之間,取得平衡,應該是業者最必須先關心的事情。他表示,主管機關這兩年在法規的思維上也越來越開放,業者風控做得好,自然也較有籌碼能夠說服相關的政府單位開放法規。

從國家體制來看,集權相較於民主,對於支付寶的推行有無影響?

至於台灣曾有業者提出,「政府機關為什麼不先放手讓業者去做去闖,爾後再訂定法規」,梅驊表示,中國政府的確通常都是先讓業者去做,隨後在制定法規,這是中國政府的做法;台灣從金融安全等多方考量,必須先有法源依據,業者才能開始進行業務。

不過梅驊也開玩笑的表示,集權國家只要業者一有任何問題、一出差錯,公安是可以隨時到公司抓人、把機器搬走的,所以他們的開放與集權的確是有關係的。

另外一個支付寶的發展之所以能夠迅速發展,也和經濟規模有關,只要勇於投資,就有機會獲得廣大的用戶發展基礎,這在台灣也是需要考量如何在地經營的挑戰。

台灣版的支付寶,目前最看好哪一家?

梅驊表示,以銀行產業來說,他當然對於自家的豐掌櫃充滿信心,因為他們不只是替代原本使用者的金流支付方式,而是嘗試去了解收款方與付款方的支付場域需求,進而建立開創生態圈,滿足現代人新的支付需求。

以小農和文創產業來說,豐掌櫃除了作為他們金融支付的工具,也能滿足這群人貸款的需求。過往,向銀行借錢可能得看借款人的薪資所得等資料,但透過豐掌櫃,他們把將貸款者過往在電商平台或是拍賣平台的營收,也列入了風險考量因素,除了微貸款,豐掌櫃亦提供超商物流等合作服務,所以豐掌櫃已經不只是支付工具,而是能夠服務他們商業上的需要。

另外,梅驊覺得智付寶等業者的靈活度也很高,也是不錯的金流服務。在台灣,現在要說誰是未來的產業霸主還太早,這個市場還需要很多業者大家一起攜手投入,先讓使用者與店家更熟悉這些技術,一起打造生態圈是更重要的事情。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日本新創發表「AxelGlobe」微型衛星觀測網,要賣地球表面大數據!

Posted: 11 Dec 2015 02:01 AM PST

grus01Photo Credit: ALEX SPACE 官方影片

源自東京大學,日本太空新創公司「ALEX SPACE」今天發表「AxelGlobe」地球觀測影像資料庫計畫,將發射 50 座超小型衛星進自轉軌道,藉由每天對地球攝影所收集的大量資料,運用在公共建設、能源、天然資源與農業等用途上,預計 2022 年就可全數昇空建立完整系統。

這次 ALEX SPACE 所採用的超小型衛星「GRUS」大小只有 60×60×80 立方公分,重量約 80 公斤,並搭載兩座直徑 30 公分的高倍率望遠鏡,具黑白影像 2.5 公尺、彩色影像 5 公尺的解析度。全系統 50 台 GRUS 將可每日攝影並更新 45% 的地球總土地面積(幾乎含括所有人類主要經濟活動領域在內)。

比起之前開發費動輒數百億日圓的大型衛星,GRUS 的成本可縮小到百分之一內(仍須數億日圓),並藉由串聯其他無人飛機與第三方衛星的影像資料,為企業連結 API 提供客製化服務。ALEX SPACE 評估屆時衛星影像市場將有 2000 億日圓的商機,並期望藉由 AxelGlobe 計畫帶動衛星影像資料獲得各界更廣泛地運用。

grus02▲AxelGlobe 將廣泛運用農業、公共建設、天然資源觀測上,Photo Credit: ALEX SPACE 官方影片

在此計畫發表之前,ALEX SPACE 已有成功開發「WNISAT-1」、「Hodoyoshi 1號機」、「WNISAT-1R」等三台超小型衛星的實績,目前 WNISAT-1 與 Hodoyoshi 1號機已正在衛星軌道上運作中,WNISAT-1R 也預計 2016 春季就能發射運行。

「AxelGlobe」計劃預計第一波就能在 2017 年發射 3 台衛星,並針對農獲、違法伐木、長距離管線,以及海洋大型基礎建設等用途開始觀測。以下是 AxelGlobe 的示意影片: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影音黑船來襲!LINE 推出 LIVE 直播,AKB48 與 flumpool 上陣!

Posted: 11 Dec 2015 01:52 AM PST

linelive1Photo Credit: LINE 日本官網

影音線上直播最近可謂大爆發!不僅大手 YouTube、Facebook 紛紛積極經營、Twitch 在電玩領域獨領風騷,或是麻吉大哥的《17 APP《LIVEhouse.in》,以及本站介紹過的韓國《Afreeca TV等等,「直播」服務在使用者眼球的佔比越來越高了。而現在 LINE 也來插一腳,正式在日推出「LINE LIVE」搶攻直播市場。

linelive2▲值得紀念的首播節目就是 AKB48 10 周年特別節目,Photo Credit: LINE LIVE

「LINE LIVE」已在 12/10 於日本地區同步推出 Android 與 iOS 版本,web 版也於稍早釋出,並於 10 日當天晚上七點撥出首播節目「AKB48 劇場 10 周年特別節目」。初期將會針對 100 位 名人及表演者開設專屬頻道,並陸續與企業、運動明星、藝人等特定對象合作,甚至日本藝能圈年末一大事「日本唱片大賞」也在預定播放節目之中,至於一般用戶則預計將於 2016 早春開放。

直播會在中午 11 點-14 點,晚上 18 點-24 點的智慧型手機黃金時段,以每日 5~8 篇影片的形式播出,使用者只要上「LINE LIVE」官網掃描想加入名人的 QR Code,將名人官方帳號加入好友即可,並且能即時留言與其他正在觀看影片的用戶交流。

linelive3▲目前開放 100 組名人頻道,只要掃 QR Cod 就能即時追蹤直播,Photo Credit: LINE LIVE

台灣地區雖然 Android 與 iOS 手機版本尚未推出,但讀者仍可上 web 版 (https://live.line.me) 觀看。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速度比傳統電腦快一億倍!Google 量子電腦演算大突破

Posted: 10 Dec 2015 11:59 PM PST

Rupak Biswas, director of exploration technology at 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speaks in front of a D-Wave 2X quantum computer during a media tour of the Quantum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 (QuAIL) inside the NASA Advanced Supercomputing (NAS) facility at 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in Mountain View, California, December 8, 2015. REUTERS/Stephen Lam - RTX1XT8J▲NASA Ames 研究中心探險科技總監 Rupak Biswas 站在 D-Wave 2X 量子電腦前發表演說  (路透社)

Google 人工智慧實驗室和 NASA Ames 研究中心共同成立的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宣布他們的量子運算計畫有重大突破,他們使用 Google 2013 年向 D-WAVE 公司採購的 D-WAVE 2X,在一項最佳化演算法的問題上,達到傳統電腦的 1 億倍。而量子電腦在概念性驗證上優良的表現,可望讓人工智慧更強大。

傳統以電腦是以邏輯匣(gate)來運算,而使用量子位元,開啟和關閉狀態能同時存在,就能處理龐大資料。D-WAVE 2X 是一台絕熱電腦,特別適合解決最佳化問題,找出同時滿足所有條件的最佳解答。

 使用量子物理機制?

號稱全球第一台商用量子電腦的 D-WAVE 爭議在於,研究者們無法證實它是使用量子物理機制擊敗傳統電腦。D-WAVE 安裝在 NASA 加州的 Ames 研究中心,是由稱作量子退火器的超導晶片運作。去年 Google 在 Santa Barbara 設立了一間新實驗室,自己製作量子退火器,也在研發多用途,不限於最佳化問題的量子電腦。IBM微軟同樣也在研發類似的技術。

Google 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負責人,電機工程總監 Hartmut Neven 提到,他們比較了多次 D-WAVE 和傳統單核電腦的運算速度,證實 D-WAVE 真的可以利用量子物理,完成設定的運算。「在經過設計的特定概念性驗證問題上,快了 1 億倍,」 Neven 說。「D-WAVE 不到 1 秒就完成的事,傳統電腦要花上 1 萬年。」Google 已經公開他們的研究報告,不過還沒經過同儕審查,Neven 表示接下來會將成果發表於期刊。

D-wave(Photo Credit: Steve Jurvetson)

適合量子電腦的演算法

Google 的成果相當驚人,不過還是有部份疑慮,因為這次使用的演算法和 D-Wave 核心晶片上的演算法相當類似,若使用替代演算法,傳統電腦就可能利用漏洞獲勝。儘管如此,Neven 說他團隊的研究還是有價值,因為當未來量子退火器能處理更大量的資料,傳統電腦就無法利用捷徑獲勝了。

瑞士聯邦科學機構的物理學教授 Matthias Troyer 則認為,「重要的是,尋找量子退火是否在某些問題上,能打敗最好的傳統演算法,再加以運用。」

量子電腦的應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如果 Google 成功研發量子退火器,將能大大幫助機器學習軟體,根據 Google 工程部副總裁 John Giannandrea 說,他們使用現有的電腦已經難以處理許多問題,「而且我們已經有很多電腦了,」Giannandrea 補充。「不過這些研究要對 Google 的產品造成影響還要好幾年。」

雖然還要再等幾年,不過負責 NASA Ames 研究中心 D-WAVE 裝置的 David Bell 認為,最終量子運算可能加速 Google 目前提供的影像辨識,也可以運用在基本的資料清理,剔除有問題的資料。除了 Google,量子運算也能協助規劃空中交通、安排火箭發射,並模擬未來的太空計畫及太空載具。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樂天公布聖誕消費調查,台灣送禮壓力成長位亞洲之冠!

Posted: 10 Dec 2015 07:28 PM PST

rakuten_Christmas

以「點數經濟學」進軍台灣,並在日本打造獨特產業生態系的樂天市場發表「2015 聖誕送禮秘密」。這次樂天針對各個亞洲市場進行消費者在聖誕節期間進行購物與送禮的行為調查,品牌溝通與形象策略部長李慧瑩表示結果發現台灣人今年對聖誕節送禮壓力成長居然位於亞洲之冠!顯示聖誕送禮不僅逐漸變成台灣社會的重要習慣,同時隨和但健忘的個性增加了送禮購物的困難。

因此,樂天這次為台灣人對聖誕送禮煩惱的需求,針對 12 星座做出「聖誕送禮指南」,針對四象星座不同的個性,建議最適合類型的商品。另外也推出聖誕節期間點數天天 5 倍回饋、特賣週多項熱門商品下殺 5 折等優惠,要讓消費輕鬆送禮,歡慶聖誕。

另外,本次發表會中李慧瑩也表示台灣樂天生態系也正在成型當中,自今年初樂天信用推出至今已達成 5 萬張發卡量,由於「樂天生態系」是環繞在「點數經濟學」中成長,樂天信用卡對於點數累積與消費已將引起連帶效應,並預計在明年 Q1 就會引進其他新的樂天業務來台。

以下為完整新聞稿:

樂天市場購物網發布「2015 聖誕送禮秘密」亞洲區消費者購物行為跨國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人收(送)禮健忘指數全亞洲第一,但健忘隨和的台灣人,聖誕送禮壓力指數成長幅度卻居亞洲之冠,每 3 個人台灣人中就有 1 人為挑選聖誕交換禮物傷透腦筋!面對急速增加的送禮壓力,台灣人尋求網購來紓壓,台灣人上網購物高於實體購物的時間名列亞洲前茅。

樂天市場購物網也同時剖析台灣人 4 大星象消費特性,首度公開星座送禮眉角,提供消費者輕鬆挑選聖誕禮物。因應台灣人怕麻煩、愛比價以及要回饋等消費特性,為使消費者買得划算,樂天市場除推出超級點數天天 5 倍回饋外,並從 12 月 14 日起,推出樂天市場 SUPER SALE 超級特賣週,精選多項熱門商品天天下殺 5 折起,精打細算歡慶聖誕節!

台灣人好相處,卻反讓購禮壓力成長幅度居亞洲之冠!

樂天市場購物網針對台灣、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印尼等亞洲五國,進行「2015 聖誕送禮秘密」跨國大調查,發現有近半的台灣人完全不記得去年曾經送過或收到的聖誕禮物,但是卻有7成的台灣人對聖誕禮物感到滿意,顯示健忘的台灣人很隨和。

台灣人個性隨和又健忘,但好相處的個性,卻讓送禮的人摸不著頭緒?根據調查指出,31% 的台灣人對選購聖誕禮物倍感壓力,較去年增加 11%,成長幅度居亞洲之冠。送禮壓力大也讓台灣人比全亞洲更願意花錢在購買聖誕禮物上,與去年相比,全亞洲人挑選聖誕禮物的時間普遍減少,但台灣卻是人是唯一增加的國家:

  • 台灣人聖誕禮物預算位居第二名:台灣人願意花 970 元購買聖誕禮物,比全亞洲平均 900 元更多,僅次新加坡的 1,103 元,而馬來西亞僅願意花 824 元最小氣。
  • 台灣是唯一增加挑選時間的國家:台灣人今年約 2.6 小時,相較去年 2.3 小時,是全亞洲唯一增加選購時間國家!
  • 因台灣人無特別收禮偏好,因此購買禮物時,條件首選為實用至上(37%)、對方喜歡的東西(29%)及價格(24%)。

從調查數據中也可觀察到,台灣人最愛在網路消費,為全亞洲唯一使用網路消費高於實體消費的國家,且若有多餘預算時,26% 的台灣人願意增加預算來網購禮物,高於其他國家,顯示台灣人對網購的依賴。而亞洲人愛網購的主要原因為方便(83%),其次為容易瀏覽及比較其他商品(55%),再來是有因回饋、會員制而產生的價格效益(41%),顯示網購族精打細算心態,希望可用較少花費就買到高 CP 值的禮品!

樂天市場購物網營運長羅雅薰表示:「為了提供消費者優質的購物經驗,樂天市場藉由獨有的超級點數提供會員消費金額 1% 的回饋,藉此建立會員忠誠度,搭配樂天回饋祭,將原有 1% 超級點數回饋一口氣提升 5 倍,等於購物享有 5% 回饋,讓消費者在聖誕佳節有感享受會員優惠。此外,為了讓消費者輕鬆選購聖誕交換禮物,樂天市場將自 12 月 14 日起至 12 月 21 日止,推出樂天市場 SUPER SALE 超級特賣週,集結 3C 家電、人氣排隊美食、流行服飾、暖冬居家用品等折扣商品,搭配點數加碼優惠,花小錢就能買到熱門商品!」

12星座聖誕送禮眉角大公開,成為最受歡迎的送禮達人就是這麼簡單!

聖誕節想送個好禮,又怕踩到地雷?樂天市場購物網首次將星座納入跨國調查範圍,並剖析 4 大星象個性與偏好,公開必勝送禮秘訣!

  • 水象星座(雙魚座、巨蟹座及天蠍座):62% 的巨蟹座會牢記每一年的聖誕禮物,且為所有星座中對收到的禮物最挑剔(26%),其敏感纖細的內心,讓他們成為最難搞的星座代表。水象星座非常重視禮物品質,最適合以外表吸睛的禮物取勝!如聖誕節限定版哆啦 A 夢氣墊粉餅,俏皮又可愛的造型絕對能吸引水象星座的目光!
  • 火象星座(牡羊座、獅子座及射手座):以活潑快樂、大咧咧的性格的獅子座為代表,62% 的他們不論收到怎樣的禮物都會很開心,為最貼心的星座。面對活潑好動的火象星座,最適合以創意十足禮物取勝!如糖粉紛飛的雪花球糖罐,立刻贏得火象星座的讚賞。
  • 風象星座(水瓶座、雙子座及天秤座):雖然不特別重視節日送禮,但 78% 天秤座希望將禮物送給需要的弱勢團體,被封為最天使的星座。而隨和友善的風象星座靈活圓滑,療癒性禮物非常適合讓他們動個不停的腦子放鬆!如大小朋友都愛的米奇米妮陶瓷碗,絕對可融化風象星座的心。
  • 土象星座(金牛座、處女座及摩羯座):以踏實的處女座為代表,42% 的處女座不論收到怎樣的禮物都會特別珍惜,絕對是最念舊的星座。對樸實固執的土象星座而言,實用性絕對是最重要的挑選標準,每天都會使用到的物品如今年大受歡迎的 Panasonic NA97 吹風機、保溫罐等,就是最適合土象星座的禮物。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加速成長,Facebook 推開放人工智慧硬體系統

Posted: 10 Dec 2015 04:19 PM PST

01

本文原刊登於《聯合新聞網》。

在先前持續發展以機器學習為基礎的人工智慧系統,同時也在今年 GTC 說明如何運用繪圖硬體資源協助加速機器學習成效,Facebook 稍早宣布將導入以開放架構設計的人工智慧自主系統設計,其中也導入大量 Nvidia Tesla M40 繪圖卡運算資源,並且藉由開放架構與更多協作資源整合,藉此帶動更廣大的機器學習效果與人工智慧應用。

Google 宣布開放旗下機器學習軟體框架「TensorFlow」,藉此串接各類應用服務帶動龐大的機器學習成效發展之後,同樣長時間投入人工智慧發展的 Facebook,稍早也宣布推出以開放架構設計的人工智慧系統硬體設計「Big Sur」,藉由導入大量 Nvidia Tesla M40 繪圖卡運算資源,以硬體資源形式協助縮減整體機器學習所需時間,進而讓人工智慧的「理解」能力可在串接各類應用服務下成長。

在先前發展中,Facebook 旗下人工智慧系統已經能識別多數文字結構與所代表含意,甚至可進一步 "理解" 影片內容,並且完成辨識超過 487 種體育活動,同時可在分析、理解文字內容後回覆相關提問。在今年 F8 開發者活動中,Facebook 也實際展示將《魔戒》摘要內容輸入系統,讓人工智慧針對文字結構進行分析比對,並且在理解內容後回答針對文字敘述所做提問,例如回答《魔戒》角色相關問題,或是魔戒什麼時間點處於何處等問題。

02

而如同 Google 開放旗下機器學習軟體框架,藉由開放架構形式提供各類應用服務導入,進而能持續累積機器學習能力,Facebook 此次宣布推出人工智慧系統硬體設計「Big Sur」,同樣也透過開放架構與各類服務銜接使用之下,預期也能配合硬體加速方式帶動更廣泛的機器學習資源,進而讓人工智慧精準度成長速度加快。

以目前許多廠商先後投入以機器學習為基礎的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的目標,主要還是以協助人類完成多數單調、機械式操作的工作流程,藉此騰出更多時間可投入需要更精準操作的工作內容,或是以大腦構思其他創意想法,如此才能進一步推動更多科技技術成長。

※相關連結》

Facebook to open-source AI hardware design (Facebook 公布消息)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12/15飛起來踢球吧!— 當魁地奇遇上東京奧運,日本未來先生暨隱形斗篷發明人 – 稻見昌彥來台!

Posted: 10 Dec 2015 08:35 AM PST

寶博士最近做了不少事,包括政問,還有 LUNA 360 相機。很多人問我,為何你有那麼多的想法,LUNA 的創意從哪裡來。事實上,這些奇點大學回來後的創意、創造力,背後其實有個很重要的人給我許多影響 — 那個人,就是我在日本慶応大學媒體設計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時的指導老師 -- 稻見昌彥(Masahiko Inami) 先生。

(攝影師:Ken STRAITON)
12月15日晚上,在富邦藝術基金會的牽線與幫忙之下,我們順利邀請到我的老師稻見昌彥教授來台灣,介紹他這幾年來令人瞠目結舌的新發明、新計劃,開創大家的全新想法,一起射月!

2003年時代雜誌年度最酷發明 -- 光學迷彩/隱形斗篷

原本在我去到奇點大學前,稻見教授還是慶応大學媒體設計研究所的教授,今年11月,他離開慶応大學,正式獲聘為東京大學情報理工學系終身全職教授稻見昌彥,同時也是攻殻機動隊REALIZE PROJECT 事務局執行監督。12年前,稻見教授就以光學迷彩研究(Optical Camouflage),獲得2003年時代雜誌的報導,選為年度最酷發明。
 
當時的研究是如何利用光學技術,讓人可以在一個斗篷之下,如同哈利波特的隱形斗篷一般,失去蹤影?期望稻見教授在演講中和大家分享。

日本版的 Google Glass -- J!NS MEME

美國 Google 曾投入大筆資金研發的穿戴式科技 Google Glass,以失敗收場,但沒多久後,日本最大的眼鏡廠牌之一 J!NS 卻推出了一款沒有螢幕,卻能感測你的視線位置、臉部表情的感測眼鏡,能夠協助偵測運動狀態、閱讀狀態、開車精神,甚至每日心情。

而針對這樣的全新穿戴式智慧產品 J!NS 就在全日本找了五間大學六名教授共同開發創新的應用,稻見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攻殼機動隊 REALIZE PROJECT 任職中

對於日本動漫稍有了解的人一定聽過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事實上連我在奇點大學的時候,只要討論到人類意識、人工智慧、存在本質的話題,就連義大利人、美國人都會問說「有沒有看過攻殼機動隊?」

(本影片在 Chrome 瀏覽器中可以拖曳轉動視角,360度觀看劇情)
這部動畫因應明年的新劇場版電影上映,成立了一個攻殼機動隊 REALIZE PROJECT 事務局,目的是集結當前的科技、研發的能量以及學術界裡最先進的技術,要在 2029 年以前,實現攻殼機動隊電影裡的科技!稻見昌彥教授也當然而然的被選為該計畫的執行監督,不負他在日本「未來先生」的稱號。

2020年,超人奧運會,日本開催!

今年七月,寶博士葛如鈞在富邦講堂帶來科技指數型成長的趨勢觀察,從3D列印、無人飛行器、機器人發展,到人工智慧,所有的科技發展,都指向爆炸性的指數型成長,「射月思維(moonshot thinking)」,已然成為現代人必須擴充思考模式;而2020年,運用擴增人類技術的「超人運動會」將有可能隨著東京奧運展開,背後的推手之一當然也是 稻見昌彥教授。
50_1
為了探討2020東京奧運的超人運動項目所開設的「超人運動協會」想像示意圖
這個計畫雖然有點瘋狂,但已然成形。究竟 2020 年的東京奧運,是否會有全新的運動項目,運動員在天上飛,裁判先生在水裡游,還是足球自己會頓地?離東京奧運5年,你我都需提前準備好指數思維,一起想像!

我們的未來不是再經歷進化,而是要經歷爆炸。— 雷‧庫茲威爾

1981 指數成長,是一種不可逆的必然,曾有趨勢家預言,智能爆炸會在2005年至2100年之間發生,當科幻影集裡的無人駕駛車、食物列印機、智慧語音助理等想像,開始不見怪地出現在現實裡,其實此刻,技術性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已然開啟序幕,我們尚未接近「智能爆炸」的臨界點,但奇點瞬間爆發後,我們將進入超人世代,還是後人類時代?

12/15日,稻見昌彥教授應富邦藝術基金會之邀,於富邦講堂以「飛起來踢球吧!——當魁地奇遇上東京奧運」為題,分享人機互動、遠距臨場(Telexistence)、光學迷彩(Optical Camouflage)等趨勢與研究。

該場活動將由寶博士開場,並協助 QA,現場並會贈送寶博士簽名新書《放膽射月!全球最聰明大學「奇點」教我的事》給提問者,也會抽選出幸運觀眾,贈送 寶博士 x Livehouse.In 限量紀念 T-shirt!

12/15 (二)飛起來踢球吧!—— 當魁地奇遇上東京奧運

講師:稻見昌彥/東京大學情報理工學系終身全職教授、攻殻機動隊REALIZE PROJECT 事務局 執行監督

課程費用:1,200元
時間:19:00-21:00
地點:臺北文創大樓6樓

報名連結:http://accupass.com/event/register/1511040945222054263156

完整未來系列課程:

12/01 (二)親愛的鮑魚——自然‧取法‧解構‧仿生
講師:陳柏宇 /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副教授兼副系主任
更輕、更強、更韌,億年進化的密語,人類現在才有能力解破。12/08 (二)你與太空的近距離
講師:林大涵 ╳ 吳宗信
台南、馬桶、鋼管,傳統產業如何轉換為航太工業?12/15 (二)飛起來踢球吧!—— 當魁地奇遇上東京奧運
講師:稻見昌彥/東京大學情報理工學系終身全職教授、攻殻機動隊REALIZE PROJECT 事務局 執行監督
體感、真實感、未來感、功能、思考能力,機器人與生活的特殊性關係。課程主策劃:葛如鈞課程費用:請參考富邦藝術基金會官網www.fubonart.org.tw上課地點:臺北文創大樓6樓(台北市菸廠路88號)
富邦講堂專線:02-2754-7998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ppWorks School 強力徵求班主任,但台灣需怎樣的數位培訓?

Posted: 10 Dec 2015 03:16 AM PST

hu01

最近知名的創業加速器與創投機構 AppWorks 傳出即將招兵買馬,準備針對國內企業需要的網路人才開辦「AppWorks School」開班授課。由於 AppWorks 為國內指標性的創業加速器之一,這次針對軟體工程、資料分析開辦課程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業界討論,同時也一定部分的反映業界確實存在人才需求的問題。Inside 這次同時訪問 AppWorks 創辦人林之晨 Jamie、ALPHA Camp 創辦人陳治平 Bernard 以及相關業界資深人士,試圖從各自的歷程中來探索在目前網路業的人才培育問題。

台灣吹起網路人才荒

「為什麼決定現在開辦 AppWorks School?」 我們不禁對 AppWorks 想自己跳下來開班授課感到好奇,畢竟,如果只是單純教導技能,坊間已經有許多機構正在做這件事。「一開始 AppWorks 從團隊開始,一直到招集 mentor、成立創投資金,都照著順序循訊漸進。一直到現在輔導兩百多個公司,我們發現這中間團隊將近 3000 個員工,其中有一半是工程師。我們看到自己有很多團隊要開始找像是 Data Scientist 等較進階的網路工作者,但台灣學校目前無法教出業界真的需要的進階人才。」Jamie 解釋,「過去一年內,單單工程師的人數就成長了 500 人,預計未來會到 1000人左右;在徵求人才方面,我們已經跟台大、政大等學校機構合作辦理徵才。」

hu05▲Appworks 即將開辦網路人才培訓課程

但是,這畢竟不是長期的辦法,Jamie 觀察到每年工程師的需求越來越多,但學校教育體系每年培訓的人數是固定不動的,背後反映供不應求的問題。另一方面,台灣的青年失業率也不低。理論上,台灣必須增加資工系學生的人數,就連美國目前都積極調整他們的資工業學生,「我們希望 5 年內資工系學生可以成長目前的 3 倍。」Jamie 這麼期望。但畢竟台灣教育體制變動需要長遠時間,既然如此只好決定自己跳下來做。「目前初期是期望幫助工學院相關科系的學生,針對業界需求訓練程式語言的能力,到長期可能每年訓練數百名工程師,來支撐台灣網路業的急迫需求;同時也想要去服務那些失業或 under umployeed 的人,長期來看也是希望對台灣平均薪資能夠有所貢獻。」

Mobile 是人才大環境的「痛點」

談到初期 AppWorks 想鎖定的培訓領域與訓練課程時,「Android 與 iOS 開發工程師會是我們的首要目標。」Jamie 這麼回應。「現在已經是 mobile 的時代,而且來得實在太快了。目前網路公司遇到的問題都是 mobile 流量已經或即將超越桌機,但因為過去訓練體系的關係,能找到的 mobile 工程師卻無法超越桌上工程師;而且 mobile 是需要 Android 與 iOS 各自一組人力,甚至也要多出人力在 mobile web 進行開發,在不同 os 下要互相串連遠比過去桌上 web 單一架構會複雜很多;短期內,企業最痛的就是 mobile 人才的短缺。」

簡言之,隨著網路進入行動時代, Android、iOS、mobile web 與傳統 web 彼此間需要更多、更複雜的串聯機制才能帶給使用者良好的體驗;但是過去的資工教育還是偏重於傳統 web 環境。關於這點,ALPHA Camp 創辦人 Bernard 有進一步的觀察:

「過去 Web 時代,使用者接觸、使用網路產品與服務的次數較少,每次使用時間較長。但是到了 Mobile 時代,許多過去沒有的使用情境,都需要適應調整。比如說人手一機的情況下,有更多人能夠『同時』在網路上,因此在通訊、社交等方面的應用需求就比過去高出許多。又比如說,另一個移動裝置的特性,就是使用者能夠更『頻繁』的上網,但是每次的使用時間就相對比較短一些。可能只是拿出手機,看一則新聞,然後公車到站了,就又收了起來。或者有一條訊息進來,拿出手機回覆完之後,就又結束了這次的使用旅程。這都跟過去 Web 時代,使用者會乖乖坐在電腦前面,花個半小時一小時來上網、使用服務有很大的不同。」

人才如何與企業連接?

的確,在 AppWorks 傳出要開辦授課的時候,有不少人還是會直覺聯想到 ALPHA Camp 正在做的事。不過仔細來看 AppWorks 初期的規劃是以培訓「軟體工程師」等電腦科學人才,還是與 ALPHA Camp 鎖定「新創」還是有相當的差異。例如除 mobile 工程師以外 AppWorks 若還有餘力的話,將會針對資料庫工程師或是資料科學家開設課程;尤其專業的資料科學家難得可貴,但通常在業界裡都是公司需要一定規模以後,才會有「資料科學家」或「資料分析師」一個專職的出現(對新創來說,在人力資源較吃緊之餘,通常較難出現這樣的專職)。

而相較之下, ALPHA Camp 的作法是以「新創」的角度思考,像 Web 開發、iOS 開發、數位行銷等新創初期迫切需要的能力與人才為主。在他們統計五屆下來近百位的畢業欲求職的學員中,有 78% 的學員在三個月內都是進入國內外的新創團隊工作,甚至有 20% 的學員踏上自行創業之路。

hu03▲ALPHA Camp 以對準新創團隊所需的人才為主

會提到上述部分,並非想要在兩者間硬做比較,其實在理念上比起一般的坊間「電腦技能班」,這樣真正圍繞在網路與新創圈的 camp 或 accelerator 都具有一個特質:更貼近業界所需。比起一般的「技能學習」,由於大量與業師、新創團隊與業者建立關係,他們可能更加強調業界真正且即時的需求,例如他們都會重視「實作」的重要性。以 ALPHA Camp 為例至今在課程調整上,Bernard 就解釋他們比起初始「增加更多的實作練習、作業,以及除選修的技能學習外,更多增能學程、新創產業活動鏈結等,針對新創產業界的文化、人脈、及求轉職、創業等提供專業資訊,期能做到真實的與產業接軌。」

不約而同,Jamie 也期許 AppWorks School 初期專心於培養人才,等到之後模式成熟,再成為「培養企業人才第一站」,並服務到全台灣的網路產業;尤其目前雖然在高階人才上 Head Hunter 盛行,但也有不一定留得久的問題。透過 AppWorks School ,Jamie 希望能藉由在實作中真正有效的訓練,藉而達到媒合人才的效果。

網路與新創本質就是「快」與「變」,想法與態度才是關鍵

那麼長遠來看,網路業的人才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特質?Bernard 就很強調,無論是創業者、工程師或是其他職位,「解決問題與快速學習」的能力是非常必須的特質與心態,因為在新創工作問題就是會不斷產生的,有沒有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面對並去解決它,將會是未來的致勝關鍵。此外,專業分工在圈內也逐漸變得模糊,除了核心技能之外還需要其他領域的知識與技能。舉例來說,不管是 Designer 還是 Developer,都必須參與、瞭解使用者調查的過程。

Jamie 也有類似的觀察。他認為,網路產業的特色,就是永遠不曉得兩年之後怎樣,因為變動太快,台灣因為沒有配合網路產業變動快的特性,從中產生嚴重的結構性問題。並且在網路業需要的並不是單一技能的人才,以前人說是「T」型,現在則是越來越多人講「兀」型當道,意指除橫向的學習以外,還要有兩個深入的領域才會變成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比如說對工程師而言,除了懂 coding 以外,如果能懂 UX,跟大多 I 型人才相比,兩個專長與其他知識交匯可能性大的很多。

但大環境是很多人喊「台積電」但教的是「雞排店」

或許,台灣還值得慶幸有 AppWorks、ALPHA Camp,以及其他真正與業界緊密脈動的單位或人士跳下來從事數位培育工作。這些單位不單只傳授技能,也能扣緊企業需要的趨勢,並立志培養具有積極態度與獨立思考的人才。但綜觀來看,先撇除正式的學校教育體制以外,大環境中也有不少打著「數位人才培育」的地方,其實在素質與心態上是值得堪慮的,我們這次也同時收集幾位業界資深的 CTO 對人才的看法,他們普遍認為,好的技術人才是非常需要自我學習的能力。

以大公司來說,如果遇到好的工程師,即使他技能一時之間無法成為即戰力,但只要邏輯正確、懂自我學習,他們就願意先拉進帶著跑;對這些好的工程師而言,就業的選擇權力反而較多是在他們手上。那麼反過來說,這些會去一般坊間「補習班」的人呢?在這些 CTO 的經驗看來,這些「補習班」訓練的人力,有相當的部分是抱持「學一份技能就有一份工作」的心態,而忽略網路業瞬息萬變的現實;他們也點出,培育的最終目標「媒合」遠比「技能」重要。

hu04

▲在補習班學到底是變成「台積電」還是「雞排店」?

不僅如此,坊間的「補習班生態」常打出華麗的口號,像是晉身科技新貴、輕鬆網創當老闆、掌握大數據商機來吸引招生。不過只要對業界熟一點的人就知道,不管是創業或就業,掌握技能只是最基礎的開始。這種喊出「台積電」事實上只給「雞排店」的現象正是造成台灣數位人才有所落差的原因之一

或許台灣還在等待「獨角獸」

那麼台灣非學院的數位人才教育體系到底還需要什麼?從技術人角度來看,在以前 web 盛行時,很多服務最後還是能以「硬燒錢」的方式解決,例如臨時多租伺服器、硬加買頻寬等作法;但在寫出好 code 原比之前複雜許多的行動時代,mobile 工程師甚至到其他工作內容,所要求的品質遠比之前還高,而這必須從大環境改變來共同提升。創業圈已經看到不少人正努力翻轉大環境,但或許缺的就是一隻「獨角獸」能成指標效應,引領台灣社會真正認識「創新才是未來」,而這也可能是有意扶植、培育新創企業人們的最大目標。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美國募資 2 天破 170 萬台幣,台灣 360 度攝影機 Luna 的故事

Posted: 10 Dec 2015 02:48 AM PST

luna camera

隨著 Youtube 和 Facebook 都開始開放全景影片功能,再加上 VR 熱潮,產生了 360 度環景攝影的需求,為此台灣團隊推出了 Luna ,一台可以輕易拍攝 360 度環景的攝影機,可以拍照、錄影,而且還防水。外型是一顆小巧圓球,前後各有一超廣角鏡頭,可吸附在任何磁性金屬表面,可連 Wi-Fi,也可以搭配 app 操作,並將成品變成虛擬實境影片。

 

 

Luna 12/9 凌晨0點才在美國知名群眾募資平台 Indiegogo 開放,專案設計預計上線 46 天,2 小時內募資便達標 50%,約台幣 75 萬的金額,過了一天 100 組早鳥方案便銷售一空,還榮登 Indiegogo 首頁精選,現在也已經突破最初的集資目標,已破 53000 美金(約 170 萬台幣)。隨後也在美國的新奇產品分享平台 Product Hunt 登上精選,現在推薦人數已經超過 400 。

Screenshot luna product hunt

Luna 團隊成員包括 FLUX 3D 印表機設計師江尚峰、Google 奇點大學成員葛如鈞,以及奇點大學校友 Servando Canales,以及來自印度,擁有機械工程背景的 Gaurav Gupta。讓我們來聽聽主導這項台灣設計、台灣製造的 Luna 攝影機計畫的功臣之一葛如鈞,分享這趟勇敢「射月(Luna)」的心路歷程及動機:

其實這次的 Luna 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實驗。

團隊從奇點大學回來後,變動了好幾次,從我是唯一的台灣人,到後來有 FLUX 設計師加入,到曾經一度有知名大學的人工智慧教授參與協助,到最後變成現在的四個人。

中間沒有任何一段時間有實體辦公室(中途曾經在外籍成員來台時短暫待過 Changee 和 Garage+ ,非常感謝他們),也從來沒有 1 秒鐘所有成員實體的聚集在一起過,每次都只有兩個、三個,交錯地聚集,全員到期,目前還有沒有過!,所有的工作都是遠端完成,遠距討論。所有的討論都是英文。

此外最重要的,是我們想要創造一種新的模式,讓竹科的技術結合創新、設計的年輕團隊,混合出一種新的台灣變種,非常高速的切入新興市場,直接挑戰大公司。Luna 之前,並非沒有 360 相機,但不好用,不好玩,不夠創新。我們發現了新竹的公司完全擁有這樣的技術,卻沒有能力把它做得性感,甚至不知道虛擬實境的趨勢即將很快來臨,不過一旦說明了之後,大家都對這個趨勢以及既有技術的優勢感到興奮。。

我們希望這個計畫可以成功,主要不是 Luna 能賣多少顆(當然越多越好),但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夠開創出成功的合作類型,讓台灣的技術不要只是等著外籍團隊或國際公司來採買,而是主動走上國際舞台,吸引大家的眼睛。

這次 Luna 專案是將台灣推上國際舞台的一大步,而 Luna 攝影機在 Indiegogo 上募資期限還剩 44 天,一般專案為美金 299 元。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Mark Zuckerberg 父親分享 7 則育兒經:怎麼養出一名影響全世界的孩子?

Posted: 10 Dec 2015 01:36 AM PST

ez(Photo Credit: Edward Zuckerberg)

養兒育女是人生的重大里程碑,很多人說,孩子出生後生命就不再相同了,想要培養孩子的創業家精神,卻又毫無頭緒嗎? Facebook 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 的父親 Edward Zuckerberg 日前接受地區電台的的訪談,內容談到了 Mark Zuckerberg 的成長環境,以及他與妻子是如何培養他們的兒子成為一名影響了全世界的人,以下是這次訪談 Inc. 的重點節錄:

dentist(Photo Credit:  Irina Patrascu)

1. 自己當個模範勞工

Mark Zuckerberg 的父親是一位牙醫, 直至今日他仍然在紐約住處經營診所,母親有心理醫師執照,據 Zuckerberg 醫師所說,當時她「大材小用」地在這間診所當經理。Mark 從小就看著他的雙親在家裡經營事業,並肩扛起生活擔子,也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新潮的科技。「我的孩子們都是在辦公室長大的,而且常常接觸電腦,」 Zuckerberg 醫師說。「早點接觸電腦好處很多,一定也因此激發了 Mark 對科技的興趣。 」

3625586362_07cd7f85ee_o(Photo Credit:  uros velickovic)

2. 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

「要說我和妻子的信念,這大概是最好的解釋,」Zuckerberg 醫師說。「與其在你的孩子身上強加框架,或試圖替他們決定人生方向,不如看清楚他們的長處,並協助發展他們有熱情的事。」在 Los Angeles Times 一則報導中,Zuckerberg 醫師講述他曾在辦公室電腦上替他兒子安裝教學光碟, Mark Zuckerberg 小時候就是這樣學程式的。「他覺得學校功課很無聊,」Zuckerberg 醫師說到,所以他就教年僅 12  歲的兒子用 Atari BASIC「寫了一個原始版的即時通訊軟體,讓牙醫診所裡的人能透過電腦溝通」,命名為「Zucknet」。

dad_baby(Photo Credit:  Guian Bolisay)

3. 讓他們知道你以他們為榮

Zuckerberg 醫師形容他的兒子是「好學生」而且「喜愛數學和科學」,但他說離家去唸 Phillips Exeter Academy 中學,後來還去了哈佛的 Mark ,在小的時候「是個安靜的傢伙⋯⋯不喜歡炫耀他的成就。」他補充道,「我以他的成就為榮,我也以每個孩子的成就為榮。」

discipline(Photo Credit:  Andrew Taylor)

4. 定好規矩並嚴格遵守

根據 Zuckerberg 醫師在電台節目上的談話大綱,他也很重視管教,他說他「不相信體罰」,但補充道,家長還是得讓孩子知道「就是這個,這是不能接受的行為。如果你在他們小時候就教他們,有些負面行為你不喜歡,他們就能理解你對一些事的觀感。」基本上你可以當個開明的家長,但還是別忘記他們只是孩子,他們需要你們扮演雙親的角色。

playground(Photo Credit: Linus Andersson )

5. 孩子也需要玩樂

Zuckerberg 醫師有自己的休閒嗜好,也同樣鼓勵他的孩子。在紐約雜誌的文章內,他提到自己是「一個潛水愛好者」而且佈置了「珊瑚的畫」以及 200 加侖的魚缸在他的辦公室。

「我覺得任何極端的教養方式都不好,孩子需要發展空間,要有地方讓他們工作,也要有地方讓他們玩,」他說。

home_office(Photo Credit:Brad Montgomery)

6.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在訪談中,一位聽眾 call-in 電台,問 Zuckerberg 醫師如何掌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他便再次回到他與妻子在家工作的例子上。

「我的老婆是超人,」他說。「她能同時完成工作也花時間在家裡。我們的情況比較特別,因為我的辦公室就在家裡。如果你的職業允許,我很推薦這樣做,你在工作的時候也能陪伴家裡的孩子。」

另外根據報導,Zuckerberg 醫師在 Facebook IPO 時握有約 6000 萬美金的股票(約台幣 19.6 億),如果他現在還持有這些股票的話,現在約價值 16.7 億美金(約台幣 545.8 億)。

young-old-feet(Photo Credit:Maurits Verbiest)

7. 心態不要太早變老

紐約雜誌訪問 Zuckerberg 醫師時,是這麼形容他的:

不高但身材健壯,有著柔和、杏狀的眼睛,看著你的時候總是拖長一拍,好像要把你整個看穿一樣。雖然頂著禿頭,57 歲的他看起來相當年輕,穿著藍色的襯衫,並紮進 CK 牛仔褲裡,搭配一條寬皮帶及一雙樂福鞋。一條金色熱帶魚的項鍊繞在他襯衫的領子上。

這段形容看起來年輕充滿活力,而不管你幾歲,記得為你的孩子建立好榜樣,不要向年齡屈服。

 

歡迎加入「Inside」 Line 官方帳號,關注最新創業、科技、網路、工作訊息

好友人數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