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矽谷新創教父 Paul Graham :生存還是死亡?” 與新的 1 篇文章 - Inside 網路趨勢行銷與開發

Link to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矽谷新創教父 Paul Graham :生存還是死亡?

Posted: 18 Oct 2015 05:34 AM PDT

5653340435_e5b7118536_b(photo by Philippe Put)

本文來源:Paul Graham ‘s Blog, 36氪 翻譯

 

當我和那些已經運作了 8 、 9 個月的新創公司交談的時候,我通常想問他們的第一個問題都是一樣的。假設他們的支出固定而且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他們的成長率也沒有改善,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是依靠剩下的錢達到最終可獲利的目標嗎?或者換一個更加戲劇性的的說法:如果按這種情況運行下去,他們是走向死亡還是能夠生存下去?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創始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狀況。跟我交談的創始人有一半對自己的企業是否正在走向死亡還是能夠生存下去並沒有什麼概念。

如果你也在這部分人群中的話,不妨可以用 Trevor Blackwell 這個計算器來自己的新創公司算算命。

螢幕截圖 2015-10-18 20.10.10

你的公司如何生存下去?

我之所以把這個當成第一個問題,是因為之後的對話都建立在這個問題的答案上。如果你的公司可以生存下去,我們就能夠談談他們該如何雄心勃勃地創新。如果你的企業無法繼續下去的話,我們可能就會談談是否還有挽回的機會;但如果順著當前的軌跡運作下去的結果是個死胡同的話,那我們就應該談談有沒有其他方向可以選擇。

為什麼有很多創始人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走向死亡還是能夠生存下去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是他們並不習慣問自己這種問題。不過就像問一個 3 歲孩子如何養活自己一樣,新創公司過早地問自己這種問題其實沒有任何意義;但隨著新創公司不斷發展,這個問題的意義也不斷加大到最後的生死攸關。這種轉變往往會嚇人一跳,讓他們措手不及。

所以我提出了以下建議:晚問不如早問,可以早點問自己你的公司估計會有怎樣的命運。儘管我們說這個問題究竟什麼時候會發生這種改變,但就像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一樣,儘早地擔憂這個問題,總比你到最後才發現好的多。

之前我在文章中提到過「致命匱乏」(fatal pinch)這個現象。它等同於注定死亡+ 慢速成長+ 沒時間解決拯救。而創始人陷入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走向死亡。

創始人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前景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為可以很容易的獲得融資。但事實往往是相反的,更糟糕​​的是,他們越依賴這種想法,他們錯的越離譜。也許它有助於幫助分​​清什麼時候現實什麼事幻想。與其暢想在未來模糊樂觀的是考上,不如現實點,明確地把解決方法羅列出發。比如「我們正在走向死亡,當我們希望投資人能夠拯救我們。」 也許你會說,它會在我的腦海裡響起警報。但如果你能儘早地打響警報的話,你可能會避免「致命匱乏」。如果有投資人拯救你的話,你當前就會無路可走可不至於瀕臨死亡。

別忘了風投的規則:風險投資人關注的只能是你的成長

如果你的成長率有發展前景的話,譬如達到每年 6 倍的成長率,那麼就算你現在沒有獲利,依然會有投資人會投資你。但投資人其實是非常善變的,你能做的也僅僅是「開始」相信他們會投資你而已。有時候你公司出現的一些情況可能會嚇跑投資人,這時候即便你有很好的成長率也沒什麼用。所以,無論你的成長率有多好,最好也只是把融資作為你多個計劃裡的 Plan A 。你應該有 Plan B:你應該明確的知道,當你不能獲得融資的時候,你應該怎樣做來保證公司的發展。同時,你需要在 Plan A 行不通的時候立刻​​切換到 Plan B 上。

在任何情況下,快速成長和低廉的支出在很多創始人眼裡都是對立的。事實上令人驚訝的是,實際上一個新創公司的開銷和成長速度是沒什麼關係的。一個新創公司快速成長通常的原因是用戶喜歡它的產品,在市場上有很大的需求。一個新創公司開銷巨大時,往往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和開發和銷售支出比較昂貴,或者說它們本身就是一種浪費。

如果你關心這篇文章的,你應該不僅僅問我該如何才能避免「致命匱乏」,還應該思索如何才能避免死亡。其實答案很簡單:別著急擴編。

對於快速獲得融資的新創公司來講,快速擴編是最大的殺手。

創始人常常告訴自己需要招募各方面的人才。但往往他們高估了廣招的效用。為什麼呢?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有很多工作要做,天真的創始人認為如果成長員工會是比較好的;另一部分原因是其他成功的新創公司有著大量的員工,所以一些創始人認為人多力量大,只有人足夠才能成功。但事實上,那些成功的且有著大量員工的新創公司,往往是成功的結果,而非成功的原因。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公司成長速度緩慢,但創始人並不願意承認你的產品沒有什麼吸引力這個事實。

另外,剛剛獲得融資的創始人也會在投資人的勸說下進行過度的招募。因為投資組合效應,他們對投資公司的策略很單一。如果無論投資人說的多麼天花亂墜,他們的目的是要把你吹的很大,看起來很有價值;但作為創始人,你和他們的動機不一樣,你想要的只是自己的公司可以繼續發展下去。

以下就是一個新創公司走向死亡的常見原因。他們的產品吸引力一般,成長率也沒有快速成長。他們之所以很容易獲得第一輪融資是因為創始人非常聰明,提出的創意也很值得鼓勵。但因為產品吸引力和成長率都一般,並沒有達到驚人的程度。

因此,創始人會通過大量的招募來達到快速成長的目的,而且投資人也支持他們這麼做。但事實上成長率也沒有因為人員的增加而成長。這樣下去,這些初創公司會慢慢開始走偏。他們會希望更多的融資來拯救他們,但因為巨大的支出、緩慢的成長,沒有任何投資人會選擇他們。最終也只能無奈地面臨死亡。

產品吸引力才是關鍵

這些新創公司本應該儘早地認識到你的產品並沒有驚人的吸引力,而招募新人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反而會使現況更糟。在這個階段,創始人需要做的是創新產品而不是擴大,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只是幾個關鍵的人而不是大量的無用的人。

經常問自己現在是走向死亡還是能夠持續發展下去,這可能會讓你避免悲劇發生在你身上,也會讓強迫自己去嘗試提高成長率的其他方法:譬如使用一個創新性的方法,或是對產品進行重新設計。這對絕大多數新創公司來講,這些方法是比較有效的。

Airbnb 在融資四個月後才進行第一次招聘,此前都是創始人拼命地工作。但這樣的模式卻創造了Airbnb 今日的成功。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共享經濟」下勞資關係的困境與出路(上)

Posted: 18 Oct 2015 02:28 AM PDT

1142424516_69c87402aa_b(photo by Q Family)

本文來源:Bloomberg 《It's Like Uber for Janitors, With One Huge Difference》Tech2ipo 翻譯。

早在十年前,誰能想到如今我們每個人手機上一個個小巧的應用程式會成為新經濟增長的引擎? 「共享經濟」的迅速走紅,開始撕扯傳統的經濟形態。公司與工作者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以 Uber 為例,該公司一直將司機定位於兼職者的角色,從而規避掉為全職工作者提供的種種福利津貼成本,而美國勞工組織正在據理力爭,為新經濟下的工作者謀得更大的勞動保障。

當不少人都在為「共享經濟」的偉大而歡呼雀躍的時候,卻忽略了其背後的陰影:事實上,成千上萬所謂的「兼職者」只能選擇多勞多得這一條路,沒有福利津貼,沒有醫保政策,更無所謂升遷管道。而在美國,圍繞著「共享經濟」下勞動者權益保障的戰爭已經開打,更重要的是,一些新創公司正在選擇與 Uber 完全相反的理念,給員工提供與向傳統公司看齊的待遇和保障。

這篇文章應該給國內的「共享經濟」科技公司以及政策制定者一些啟示……

曼哈頓市中心,正值公司白領成群結隊地出來吃午飯的時間, Afonso Oliveira 大步地穿過人群。他的背上背著 45 磅重,價值 350 美金的工具背包。這個背包中囊括了一切修理工所需要的傢伙,小到在數位廣告公司中鎖緊一根滲水的水龍頭,修理某個社群網路辦公室裡的一排插座。

他步伐緊湊,簡直要一路小跑起來,因為 Afonso 在閒暇之餘會跑馬拉松,所以在一天的輾轉奔波對於他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一天兩天還可以接受,時間長了就連他也受不了。 「這份工作中免不了要來回奔走。有時候我會走的非常快,因為時間的確非常緊張。」他這麼感慨道。

他腳上穿的並不是一般修理工所配備的工作靴,而是 Salomon Speed​​cross 的跑步鞋。也正是這樣一雙鞋子,標誌著他的身份跟一般的維修人員真的有點不一樣。

O2O 辦公室清潔維修科技公司 Managed by Q

Oliveira 目前為 Managed by Q 這家 O2O 公司服務。各大公司跟 Managed by Q 簽署服務協議,在需要維修人員出現的任何時候,就到了 Oliveira 出馬的時候了。工作內容簡直無所不包,有可能是修理管道、安裝顯示器,佈置站立式辦公桌。

在跟 Managed by Q 簽約的這些公司的工作區,會專門有一個特別設置的 iPad,需要服務的時候,員工都在上面點擊幾下,然後 Oliveira 一個人,或者再帶上他的幾個同事就會準時出現,其效率、服務的性質本身跟送餐服務,叫車服務沒有什麼區別。
1445140061422

 

Oliveria 此時要去的地方是一家數位行銷的初創公司。這個維修人員小心翼翼的經過某些經理一樣的人物,然後查看 iPad 上的內容,最終發現是一扇玻璃門朝著錯誤的方向開著,卡在那兒動不了了。 「門栓卡死了。」他立刻發現了問題所在,然後他剪下一塊地毯,將一個塞子卡在了門框最上方,玻璃門瞬間恢復到之前的狀態。公司旁觀的員工忍不住讚歎:「這太神奇了!」而在此時, Oliveira 已經在去電梯的路上了,他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個維修地點,在這個辦公樓裡他所花的時間不到 10 分鐘。

Managed by Q ,這家按需即時響應的維修清潔新創公司於 2014 年的 4 月創建,其公司的產品性質決定了它成為人們眼中的「辦公室維修清潔領域的 Uber」,尤其是在對外尋求融資的時候它也是這麼自我定位的。其實,除了這個稱呼以外,它還有一個更加高大上的稱呼,也是聯合創始人 Dan Teran 的所愛:「一個為空間而設的服務系統」。

Q 本身這個字眼,就意味它默默無聞的站在幕後,在任何需要它的時候它會立刻現身提供幫助,就像是 007 電影中武器發明專家 Q 先生一樣。 Managed by Q 也是一樣。只要是一個辦公室負責人無法應付的突發狀況,都在它的服務內容中。有可能是需要一名水管工人,有可能是需要給公司的餐具室再訂購一些餐巾。

而此時還沒有說到 Managed by Q 這家公司真正特殊的地方。從本質上來說,它不過是另外一種形式的 O2O 公司而已,但是它與 Uber 等大公司最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它能夠給清潔工、修理工提供一份穩定的收入,一系列正規公司所能給予的福利津貼,甚至還有一系列職位提升的機會。

一般的 O2O 公司,它們只是跟某些獨立的勞務承包商簽署合作協議,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某些臨時工而已,而 Managed by Q 卻擁有超過 400 名,作為 W-2 僱員存在的正式工!而如今, Uber 超過 16 萬的美國司機仍然沒有歸類到 W-2 這個類別​​當中。

W-2 員工身份對新經濟模式下的勞動者緊閉大門

根據 Intuit 的預測,到 2020 年,按時薪結算工資的勞動力將佔據美國整體勞動力的 40% ,而在 2010 年這個數位還僅僅停留在 25% 。根據 Edelman 的數據,在2015 年美國整體勞動力當中由 34% 的人都至少從事過某些自由職業。而這樣的數字背後是存在某些危機的……

在今年年初的時候, Uber 被判訴訟失敗,法院判決 Uber 錯誤地將許多司機當做獨立的承包商來處理,而不是全職員工。而 Uber 也對此判決表示不滿,正在提請上訴。其他的一些即時需求響應公司,比如 Lyft 以及零食快遞新創公司 Instacart 都遭遇了相類似的訴訟官司,甚至於一些已經存在了很多年的老牌公司 FedEx 以及 Yelp 也未能倖免。

在今年 7 月,即時需求響應的清潔公司 Homejoy 因為不堪與勞資糾紛訴訟而宣布關門。到底 O2O 科技公司下的勞動力是屬於什麼性質?這個問題甚至已經成為了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的話題之一。

這場法律上的紛爭其實圍繞的是一個非常細微,但是意義卻非常重大的區別。

按照美國法律,一個簽署了 1099 勞動協議的勞動力,在提供服務的時候(這其中就包括了提供基於手機 App 的叫車服務)是有權利在雇主那裡享受到工作的穩定以及某些福利的。但是情況卻朝著另外的方向發展: 1099 勞動者往往需要自己的繳納稅收,自己安排工作計劃,靠自己在工作過程中進行自學,甚至勞動工具也是自備。這就讓僱傭 1099 工作者的成本大大低於僱傭 W-2 工作者的成本。

波士頓律師 Shannon Liss-Riordan 有著自己的看法:「這個案子最重要的關鍵點就是對工人的控制權到底落在誰的身上。」也正是因為他,在上述針對 Uber 的那場訴訟案中,成功在「按需即時響應經濟」中爭取到勞動者 W-2 身份(儘管 Uber 不服還在提請上訴階段)。

美國國家稅務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認為,如果你所提供的服務是完全被雇主所控制的,那麼你就不符合「獨立承包商」這個角色。而正是這一點,讓這些O2O 公司躲避不了責任,無法將勞動者視為「獨立承包商」。畢竟,作為 O2O 的平台,你必須承諾給予消費者高品質的服務,而且不能違反法律,從這兩點上來說,勞動者的工作確實是完全被這些科技公司牢牢控制著……

某些「按需即時響應」的科技公司都意識到了法律界某種的風向越來越不利於他們,(其中包括了快遞公司 Shyp 以及提供協助的公司 Alfred ),在今年前半年非常積極地將自己合約下的工作者轉變成了 W-2 性質。而 Managed by Q 這家新創公司做的更加徹底,從一開始就視勞動者為 W-2 身份。

Managed by Q 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Teran 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真的希望能夠對表現優異的員工給予回報,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培育人,發展人的公司。」這樣的想法看起來似乎真的帶來了某些回報。在 2015 年, Q 在 A 系列融資中獲得了 1500 萬美元的融資,領投人是 RRE Ventures 。

公司業務已經擴展到了芝加哥和舊金山,在曼哈頓也已經獲得了超過 300 位客戶,服務的辦公室面積總計 250 萬平方英尺。每個客戶至少在一個星期會付費購買 4 個小時的清潔時間。該公司最近從 Buffalo Wild Wings 以及 LivingSocial 挖來資深經理人,而在舊金山新上任的公司總經理就是從 Uber 剛剛跳槽過來的。

Managed by Q 最大的成績並不是上面這些數字,而是成就了數以百計的維修人員和清潔工。相比較而言, Uber 經常誇下海口,說自己提供了無數的司機崗位,而且承諾在2015 年跨歐盟合作計劃中會帶來 5 萬名新的司機。其實,這些數字在短期內確實能夠實現,但 Managed by Q 相比較而言,它也在提供了某種相對寬鬆的工作的彈性,但同時給工作者的工作保障則提升到了新的水準之上。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投機客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